壯族師公戲
壯族喜聞樂見的傳統民間藝術
壯族師公戲,壯人俗稱“唱師”、“跳師”,是壯族人民喜聞樂見的傳統民間藝術,也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流行最廣泛的劇種之一。壯族“師公戲主要流傳於河池、宜山、來賓、武鳴、邕寧、貴縣等壯族居住區,是在‘跳神’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師公’是一種迷信職業者。裝師公的人,戴假面具,邊跳邊舞,以表現‘請神驅鬼,祈福消災’或豐收酬神的宗教內容。因為師公在祭神驅鬼時常喃喃歌舞,它沒有道白,一唱到底,故又叫壯族詩劇。據研究,它在清同治年間就具有戲劇雛型。早期的師公戲,演員穿紅衣袍,主要以蜂鼓擊拍伴奏。後來逐漸分行當,使用管弦樂及其它鑼鼓等伴奏,具有健康、樸實、活潑的藝術特點。”(引自黃現璠等著《壯族通史》第588頁)
廣西壯族人民聚居的地區,除了信奉道、佛兩教之外,還普遍盛行一種稱作“梅山教”(或稱“三元教”、“師教”)的原始宗教,尊奉唐道相、葛定志、周護正為始祖,系多神信仰,是當地巫教、道教與古代儺禮混合而形成的一種教派。壯族人民的傳統習俗,天旱求雨、豐收酬神、驅鬼逐疫或料理喪事,需請“梅山教”師公(壯語稱“公篩”,即巫師)主持盛大的祭祀儀式。這種儀式的稱謂各地不一,有“打醮”、“做齋”、“古篩”(壯語譯音,意為做師)、“調芒廟”(壯語譯音,意為跳廟神)、“調篩”(跳師的諧音)、“唱師”等稱呼。師公在祭祀儀式中,除進行念咒、卜卦、請神、驅鬼等巫術活動外,主要是戴面具跳神,並演唱各位神的傳說故事。師公所表演的各種跳神舞蹈,群眾稱之為“師公舞”。
“師公舞”源於何時,民間藝人有些不同的說法。一說源於周代,其唱本中確有“周朝唱師傳下來”、“三元三聖號真君,周興幽厲作諫臣,辭職參師為正教,究竟五行秘密文”等唱詞;一說源於黃帝時代,說黃帝就是運用梅山教密文戰勝蚩尤的;又傳唐、葛、周為皇帝母親擊鼓舞蹈,驅邪治病,皇帝封其為三元,遂“三元教”廣為流傳;又一說源於漢代,葛諸亮南征十洞蠻王時,有梅山教徒隨征,后流落於十萬大山傳教,由此出現師公。以上種種,均屬口頭傳說,沒有可靠的文字依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師公舞”起源甚古。與嶺南(廣東、廣西古稱嶺南)古代巫舞、儺舞有著一定的淵源關係。
儺舞,作為一種驅鬼逐疫的古禮與民間習俗,早在周代已盛行於宮廷和中原地區的北方農村。古代儺禮是驅鬼逐疫,時間在除夕前一日和老人喪葬時,方相氏戴面具扮儺,服裝是玄衣朱裳,道具是戈、盾和大鞀,這些恰恰與師公在“打醮”、“做齋”儀式中的祭祀內容、服飾道具都有相同之處。儀式最後,師公穿紅袍、戴面具、執趕鬼杖(或劍器)到各家各戶趕鬼的場面,則與方相氏索室驅疫如出一轍。再將在宋代已聞名京師的“桂林儺舞”與壯族“師公舞”相比,則發現有更多的共同之處。除了酬神祭祖、驅鬼逐疫的祭祀內容和戴面具跳神的表演形式基本雷同外,都者均屬梅山教系統,都有三十六神、七十二相之說,在打擊樂伴奏中,均以蜂鼓作為主要樂器,而且都說是由五樂師傅所制。這就說明壯族“師公舞”與儺舞的關係也很密切。
綜上所述,“師公舞”可能源於嶺南古代巫舞。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儺舞的表演形式,至唐、宋后,由於道、佛二教相繼傳入廣西,又觸到了道教的影響,師公藝人為了招徠觀眾,還大量吸取了民間的傳統文藝、體育形式,逐步演變成為一種半宗教性、半文藝性的獨特的表演形式了。
十五個男人踩蓮花-馬山古寨鄉師公戲
壯族師公戲是壯族特有的劇種,在來賓市興賓區、武宣縣、象州縣、合山市凡有壯族聚居的村莊,幾乎都有壯師戲班或壯師戲演員。他們除演傳統劇目外,還編演反映群眾生產生活的劇目,每逢佳節喜慶,都有演出活動,深受群眾喜愛。據不完全統計來賓市目前共有近200個壯師劇團(師班)活躍在廣大的壯族鄉村。2002年8月,武宣縣通挽鎮被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授予“廣西壯師戲之鄉”的榮譽稱號。2007年1月自治區人民政府將來賓市申報的“壯族師公戲”列入自治區級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十五個男人踩蓮花-馬山古寨鄉師公戲
賓陽師公戲-圖片由南寧市群眾藝術館提供
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師公戲主要流佈於廣西的北部、中部和南部,尤以河池、柳州、南寧、百色等地區為活躍。廣西師公戲依民族、語言、音樂唱腔和流行區域有不同的分類。就民族而言,分為壯族師公戲,苗族、瑤族師公戲,毛南族師公戲和仫佬族師公戲等。以語言而分主要有平話、壯話、苗話、瑤話、毛南族話和仫佬族話師公戲之別。平話師公戲是用平話來演唱的。據說,講平話的廣西人祖先原籍是山東青州益都縣白馬苑,後跟隨宋代狄青的“平南軍”留在廣西。(當然,也有一些語言專家認為“平話”並非平南軍的專用語言,僅僅是一種漢族的“平民話”,簡稱“平話”。)廣西的平話大體可以分為“桂南平話”和“桂北平話”兩個區域。桂南平話主要使用於賓陽、邕寧、橫縣、貴港、上林、馬山等縣和南寧市郊區以及左、右江流域的一些集鎮和部分村莊中。桂北平話則主要使用於桂林市郊區和臨桂、靈川、永福、龍勝、富川、鐘山、賀縣、融安、融水、羅城、柳江、柳城等地的集鎮和村莊中。這些平話,大同小異,主要是語音有些差別而已。佷多講“平話”的地方已經普及了普通話,加上人口的流動性加大,即便是原來講平話的地方,已有許多人不再使用平話。平話師公戲源於清朝,演出時頭戴木製面具,玄衣牛襄,以“武教”的刀劍和杯碟為道具;行當有生、旦、凈、丑四大類,以丑角為主。隨著會講平話的人越來越少,或許不久的將來,平話師公戲將會成為“絕唱”。而壯話師公戲簡稱壯師戲,在壯族地方叫“詩劇”、“唱詩”、“壯師”、“調師”。主要流傳於河池、宜山、來賓、貴縣、上林、武鳴、邕寧一帶。它從師公歌舞(巫師跳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民間小戲。師公戲的舞蹈本身就是樂神的動作,“師公”即巫師,唱歌跳舞以娛神,稱之為“儺”。初時師公表演時穿紅衣戴木製面具,後用紙畫臉譜代替,1911年後才去掉面具,開始代妝表演。壯話師公戲在壯族地區如今還十分流行,其他地方就少見到了。壯族師公戲又叫“做齋”,以壯族民歌音樂和曲牌為基礎,伴奏的也沿用小型鑼、鼓、鈸和木魚等打擊樂器。壯話師公戲採取敘事與歌體,極少對白,載歌載舞,以唱為主,無固定表演形式。
壯族師公戲廣泛地吸收壯族流傳的民間故事、傳說以豐富演出內容。在戲中有唱詞、唱腔和舞蹈,初具了戲劇的雛型。起初,師公在表演時戴上假面具,以作神的形象為人間驅鬼逐疫。隨著演齣劇目的增多,“人神”比例的變化,面具逐漸為化妝所代替,師公戲遂演變成一個劇種-壯師劇,它與壯戲一道,成了壯族藝術的並蒂蓮。
師公在”請神驅鬼”時要戴上假面具,開始做一些簡單的舞蹈動作。接著以師公調唱一些咒語或宗教故事等,邊歌邊舞,多跳壯族民間神“莫一大王”、“甘王”、“三界公”等。師公將灘祭與當地的唱歌吟詩的風俗相結合,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風格。獨舞時,幾個基本動作反覆貫串始終,舞段完整,節奏鮮明。
賓陽師公戲-圖片由南寧市群眾藝術館提供
1980年10月,在黨的“雙百”方針指引下,在縣人民政府的重視支持下,縣文化局和縣文化館決定對近30年來改革現代師公戲,依然是一鑼一鼓作伴奏,依然是一個腔調的不足之處,再一次全面的改革。為此,縣文化館組建了一支名為“賓陽縣改革現代師公戲實驗劇團”,並創作和排練了現代師公戲“柳二嬸嫁女”且將收集、整理後部分本縣優秀的師、道、唱腔及民歌、民謠共24種音樂曲譜,定為改革現代師公戲的唱腔曲板,排練實行導演制,增加民族器樂伴奏和擊樂的合理運用,製作了舞台立體布景,充分利用科學技術之聲、光、電藝術手段,烘托舞台環境氣氛效果等藝術手法,果然,鄉下作實踐演出效果極佳。
十五個男人踩蓮花-馬山古寨鄉師公戲
武宣師公戲
武宣師公戲,又稱壯師戲,是壯族特有的戲種,其源遠流長,從1445年(明代正統10年)發跡至今,已有560年歷史。在武宣凡有壯族集居的村莊,都有戲班或成員,他們用壯語演唱,演員穿長袍,頭戴文武官員秀才舉人帽,伴有舞蹈,或唱或跳,用峰鼓和銅鑼管弦伴奏,把唱、做、念、奏融為一體,編演反映群眾生產、生活鬥爭實踐的戲目,歌頌真、善、美,深受群眾喜愛,每逢佳節喜慶時,都喜歡開展此項文藝活動。1983年通挽鎮演出的《新花》、《心靈》戲目,曾參加地區、自治區調演,2002年8月通挽鎮獲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授予為“廣西壯師戲之鄉”的榮譽稱號。自治區民族歌舞團曾邀請通挽鎮大昌村的“壯師劇團”老藝人黃淑仕到該團傳授民間藝術。
河池、上林師公戲
河池、上林縣的“壯族師公戲”(亦稱壯族師公舞)人物性格突出,舞蹈語彙比較豐富,並具有一定的韻律和規範。表演時,師公著寬袖大袍,戴上刻有人物臉譜的木製面具,在打擊樂伴奏下,先表演一段獨舞或雙人舞,示意這位神靈已降臨人間,接著坐下來演唱該神的身世業績,歌頌他的力量與功德。每個神各有一個不同的面具和唱本,舞蹈動作和伴奏鼓點也各具特色,生動的表現了各個神的性格特徵。如唐、葛、周三將軍能為人民驅鬼逐疫,消災去難,他的動作英武豪邁,氣宇軒昂;三界是個神醫,能為百姓驅瘟治病,保佑平安,他的身段瀟灑飄逸,頗有文人風度;莫一大王力大無窮,為民平匪除患,表演時手持寶劍,動作剛健強悍,具有英雄氣概;靈娘能保佑人間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她的舞蹈節奏緩慢輕盈,舞姿舒展優美,表現了一位善良的女神形象。功曹是傳訊請神的使者,在他的舞蹈中扭胯晃身的動律貫串始終,顯得生動活潑;天公和帝母是兩位為人間送子賜福的神,他們的雙人舞富有生活氣息,給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天公戴上了善良憨厚、笑容可掬的木相(木製面具),配上那聳肩晃頭、雀躍追逐等詼諧的動作和風趣的舞步,真是妙趣橫生。帝母則戴著溫順秀麗的女性面具,含蓄可親,在天公的追逐挑逗下羞羞答答,躲躲閃閃,天公追得精疲力竭,氣喘吁吁,直到跌倒在地,頓時間,逗得滿場觀眾失聲大笑。這裡我們所看到的天公帝母根本不是什麼神的形象,而是普通人的愛情生活在“師公戲”中的反映,這些充滿生活情趣的表演,使人得到了美的藝術享受。
貴縣師公戲
貴縣師公戲有壯族、漢族兩種。清同治初年,貴縣一帶已有壯族師公戲演唱,它與安徽的儺戲、廣西桂北和江西的儺舞相類似,是在巫師跳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民間小戲,用壯語演唱。初時穿紅衣戴木製面具,後用紙畫臉譜代替,1911年後才去掉面具,化妝表演,並有了戲裝。主要唱腔有打水、行游、三光等,多為有幫腔的集曲,屬曲牌聯套體結構。主要用打擊樂蜂鼓(以陶瓷做鼓身)、鑼、鈸和無膜笛伴奏,風格古樸。主要劇目有《莫一大王》、《順知戽海》、《白馬姑娘》等,大多根據壯族民間故事改編。
武鳴師公戲
十五個男人踩蓮花-馬山古寨鄉師公戲
十五個男人踩蓮花-馬山古寨鄉師公戲
馬山縣師公戲的發展歷史據志書考證,大約可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形成於宋代初期的師公班,當時師公念的經名叫“唱師”,唱師跟遠古的“唱屍”是同音、同義詞。民間活動以打齋醮為主。當時的師公班有幾個流派,其中壯語師公稱“蠻師”、瑤族師公稱“下批師公”,漢族平話師公稱“賓陽客家話師公”。到了明代初期,外地漢族人大量湧入馬山,他們帶著各種文化戲曲形式滲透到社會各階層,有的無業閑散文人也加入到師公班裡來,他們把壯族師公的唱本用“土人方塊字”記錄下來,有時也用漢壯兩種語言完成一句話,這就是馬山人平時講的“陰陽話”。後來,這一古老民間宗教文化形式經過整理、提高、發展成了有人物衝突、有場次、有較完整的故事情節的小劇本,這就是師公戲。可見馬山縣師公戲有幾個流派。
十五個男人踩蓮花-馬山古寨鄉師公戲
馬山古寨鄉師公戲-踩蓮花,是屬梅山教派的一種祭祀舞蹈。它歷史悠久舞蹈語彙比較豐富,民族特色濃郁,是壯族民間舞蹈的一種形態,為當地農村民間祈福的一種藝術形式。它雖稱師公戲,實與壯族傳統師公戲以唱為主伴以舞蹈為輔的藝術形式不同,而是舞蹈,屬壯族師公舞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