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沙鴴
鴴形目鴴科動物
蒙古沙鴴(學名:Charadrius mongolus)屬小型涉禽,體長約20厘米。上體灰褐色;下體包括頦、喉、前頸、腹部白色。跗蹠修長,脛下部亦裸出。中趾最長,趾間具蹼或不具蹼,后趾形小或退化。翅形尖長,第1枚初級飛羽退化,形狹窄,甚短小;第2枚初級飛羽較第3枚長或者等長。三級飛羽特長。尾形短圓,尾羽12枚。是遷徙性鳥類,具有極強的飛行能力。通常沿海岸線、河道遷徙。生活環境多與濕地有關,離不開水。棲息於海濱、島嶼、河灘、湖泊、池塘、沼澤、水田、鹽湖等濕地之中。
蒙古沙鴴
冬羽和夏羽相似,但所有的黑色和栗紅色均變為褐色。前額白色向後擴展,與白色眉紋緊相連。眼先淡灰褐色,頭頂、後頸和上體灰褐色,翅覆羽具窄的暗白色羽緣,下體白色,上胸具斷裂開的灰褐色胸帶或僅為上胸兩側的一大塊灰褐色斑。
幼鳥似非繁殖羽,但上體和翅下覆羽具沙皮黃色羽緣,胸斑也為皮黃色。
虹膜黑褐色,嘴黑色,腳暗灰綠色。
大小量度:體重♂55-67g,♀51-67g;體長♂180-198mm,♀180-196mm;嘴峰♂17-19mm,♀17-19mm;翅♂124-139mm,♀126-131mm;尾♂47-60mm,♀45-51mm;跗蹠♂31-36mm,♀30-34mm。
(註:♂雄性;♀雌性)
棲息於海邊沙灘、河口三角洲、水田、鹽田,繁殖季節見於內陸高原的河流、沼澤、湖泊附近的耕地、沙灘、戈壁和草原等。垂直分佈高度從海平面至青藏高原(海拔5500米以上)。
棲息於沿海海岸、沙灘、河口、湖泊、河流等水域岸邊,以及附近沼澤、草地和農田地帶,也出現於荒漠、半荒漠和高山地帶的水域岸邊及其沼澤地上,有時也到離水域較遠的草原和田野活動和覓食。常單獨活動,有時也見成對或成小群活動,特別是冬季常集成大群。性較大膽,常在水邊沙灘上走走停停,邊走邊覓食。迫不得已時一般不起飛。主要取食昆蟲、軟體動物、蠕蟲、螻蛄、蚱蜢、螺等小型動物。也取食蠕蟲、蚱蜢、螻蛄、黑小蜂及鞘翅目昆蟲。
在中國台灣3-5月為普遍的過境鳥,秋季和冬季較少見。春季約有700-1800隻分別在鴨綠江口、雙檯子河口、鹽城灘塗和長江口出現,亞洲東部種群數量約6萬隻。蒙古沙鴴在香港春季出現的高峰期在4月中旬至5月初,研究證實其壽命至少有10年。
蒙古沙鴴分布圖
山西(太原)、四川、西藏(革吉、聶拉木、普蘭、波密、噶爾、日土、班公湖、安多、仲巴、獅泉河、帕莫錯、崗巴、當雄)、陝西、甘肅(蘭州、河西、甘南)、青海(柴達木盆地、格爾木、天峻、澤庫、海晏、青海湖、祁連、達日、瑪多)、新疆(天山、昆崙山、帕米爾高原、喀喇昆崙山、阿爾金山)(繁殖鳥,旅鳥);北京、天津、河北(北戴河、唐山、灤南、新安)、內蒙古(呼倫池)、遼寧(興城、朝陽、雙檯子河口、盤錦、營口、旅順、大連、鴨綠江口)、吉林(長春)、黑龍江(哈爾濱、齊齊哈爾)、上海(崇明、南匯、余山)、江蘇(鹽城、大豐、射陽)、浙江(寧波、寧海、溫州)、福建(福州、廈門)、江西(鄱陽湖)、山東(黃河口)、河南、湖北、廣東(深圳、硇洲島、上川島、陸豐)、廣西(東興、北海、北部灣、梧州)、海南(海口、陵水、文昌、萬寧、崖縣、瓊海、臨高、瓊山)、西沙群島、南沙群島(太平島)、寧夏(六盤山)、台灣、香港、澳門(旅鳥,偶然冬候鳥)。
蒙古沙鴴(繁殖)
蒙古沙鴴(5亞種) | ||
---|---|---|
中文名稱 | 拉丁學名 | |
1. | 蒙古沙鴴青海亞種 | Charadrius mongolus schaferi |
2. | 蒙古沙鴴西藏亞種 | Charadrius mongolus atrifrons |
3. | 蒙古沙鴴台灣亞種 | Charadrius mongolus stegmanni |
4. | 蒙古沙鴴指名亞種 | Charadrius mongolus mongolus |
5. | 蒙古沙鴴新疆亞種 | Charadrius mongolus pamirensis |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