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姓

乘姓

現行較罕見姓氏。漢族姓氏,上海松江,江西永修,山西長治、晉城、運城,遼寧清原等地均有分佈。其姓氏有五種淵源。

基本介紹


乘[乘、乗、椉,讀音作zhèng(ㄓㄥˋ),亦可讀作shèng(ㄕㄥˋ)或chéng(ㄔㄥˊ)]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乘姓
乘姓
源於姜姓,出自春秋末期齊國君主齊景公狩獵與操演兵車陣式之千乘邑,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古邑“千乘”,在殷商末年屬於商朝諸侯薄姑國屬地。西周初年,周成王滅薄姑國,毀其宗廟,並將薄姑地賜予太公望(姜子牙)以擴建齊國。姜太公即在臨淄築建國都,並依次分封自己有功的“大夫”。各大夫隨即也築造城邑,以組織管理自己的社民,陽信歸屬的邑城舊址在今山東省陽信縣溫店鎮丁廟村。
周簡王姬夷二十五年(公元前547年),齊景公姜杵臼繼位,用晏嬰為相,也曾“向孔子問政”,內修國政,外操強兵,在列國之中,首屈一指。齊國當時有戰車較多,閱兵時竟有“千乘”列陣。因此各國都稱齊國是“千乘之國”。齊景公到陽信一帶廣袤的平原來狩獵,深知地利的優勢,即在此周圍安排養牧他那四千多匹戰馬,並在此開闢校場,操演兵車陣式各種戰法。據史籍《史記》記載:“景公愛少子荼,欲立為太子,諸大夫不服,景公老,惡言嗣事,乃謂諸大夫日:為樂耳,國何患無君乎?”為避諸大夫多言,齊景公即以狩獵與練兵為名,經常長居於邑中。
周敬王姬丐三十年(公元前490年),諸大夫欲請齊景公回臨淄,立太子,齊景公則避而言他地對諸大夫及諸公子說:此地最宜養馬練兵。這裡真美,我深愛此地,待我百年之後就乾脆葬在這裡吧。當年“秋,景公病,命齊相立少子荼為太子,並逐群公子,遷之萊。景公卒,太子荼立,冬未葬,而群公子畏誅,皆出亡。”
周敬王三十一年(公元前489年),齊悼公姜陽生繼位,為及時樹立自己正統威望,即遵齊景公的遺願,齊悼公宣布:此邑名改稱“千乘“(今山東陽信西鄙方城窪),將“狼”地方圓十里闢建為正式的大型兵城(今山東陽信霧宿窪遺址),在兵城西南另築高台(今山東陽信狼丘遺址),以指揮操練;並將齊景公真的就葬於楊林(今山東陽信城西郊西北村,後人喚作楊家冢)。另在臨淄另立衣冠冢以供祭祀。從此,歷史上最早的“千乘邑”城,就在今魯北陽信境內誕生了。戰國時期,燕國君主姬噲讓位於相國“子之”,由此引發了燕國大亂。周郝王姬延元年(公元前314年),齊國趁火打劫,田齊宣王田辟疆借平亂名義攻進燕國,攻破燕國都城,殺了燕王噲,使燕國差點亡國。燕昭王姬職立志報仇,築“黃金台”,拜樂毅為亞卿,西盟強秦,東合楚韓趙魏諸國,聯手進攻齊國。周郝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以樂毅為上將軍,統率五國兵馬殺奔齊國。樂毅出兵半年,連下齊國七十多城,最後只剩莒和即墨兩城。燕、齊兩國相鄰,齊國挨近燕國的千乘邑、博昌邑等邑盡屬樂毅。攻破齊國都城臨淄后,燕昭王為了徹底摧毀齊國,即把近燕的“千乘邑”和“千乘兵城”徹底平毀,能搬運的東西全部運走,千乘邑全境“皆為郡縣以屬燕”。至此,已經有三百十三年春秋文明史的千乘城毀於一旦。五年後,田單以火牛陣破燕軍,齊襄王田法章在復國復城的過程中,將千乘邑的城邑遷出縣境而南至高苑,故地的行政管理一應民務仍屬千乘邑。
在齊景公的庶支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歿居之邑名稱為姓氏者,稱千乘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千氏、乘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其乘氏的姓氏讀音作shèng(ㄕㄥˋ)。

第二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大夫子乘之後裔,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時期,楚國有個大夫名叫子乘,專職負責掌管楚軍中衛(軍車),其後裔子孫以先祖名字為姓氏,稱乘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其姓氏讀音作zhèng(ㄓㄥˋ)。

第三個淵源

源於地名,出自戰國時期魯國古乘氏邑,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戰國時期,魯國有乘氏邑,故城址在今山東省菏澤市鉅野縣西南一帶地區,是春秋時期“西狩獲麟”之地,秦朝末期彭越起兵之所,在秦、漢之際屬濟陰郡,后改隸山陽郡鄆州。其時住民自春秋末期就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者,稱乘氏,讀音作chéng(ㄔㄥˊ)。在中國歷史上的東漢末期,曾經在乘氏邑發生過一場大戰,史稱“乘氏之戰”:
漢獻帝劉協興平二年(公元195年),溫侯呂布和軍師陳宮率一萬多兵馬從東緡(今山東金鄉)出發攻打曹操。當時漢相曹操就駐軍於乘氏城(今山東菏澤鉅野),部隊都下鄉收麥子去了(兵皆出取麥),留守還不到一千人,乘氏城內空虛以極。曹操便讓隨軍的女眷們都拿上旗幟到城陴(短牆上)去站崗。正好乘氏城西邊有一段大堤,堤南有一大片樹林,深不可測。呂布來了以後,看見城牆上站著女人,城西邊又有大堤,堤南林木幽深,便懷疑曹操在那裡設有埋伏。陳宮力勸呂布及時發動進攻,但呂布自以為是地說:“曹操這個傢伙很狡猾,我可不上當!”根本就不聽陳宮的意見,竟自率軍向南後退了十餘里。如此一來,反而給曹操以充足的時間調回軍隊並及時進行了部署。等到第二天呂布率軍再來時,曹操“隱兵堤里,出半兵堤外”,呂布則“令輕兵挑戰”。兩軍相遇后,曹操的伏兵瞬間都從堤內衝出,“步騎並進”,打得呂布落荒而逃,曹操“追至其營而還”。事後,陳宮仰天嘆道:“布,非與謀也!”

第四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秦、漢時期的公族後裔公乘氏,屬於以先祖爵號為氏。公乘氏,出自秦、漢時期的公族後裔,以爵號為氏。在秦、漢時期,公族爵位分有二十等。按史籍《漢書·百官公卿表》的記載:“爵二十:一級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裊,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長,十一右庶長,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駟車庶長,十八大庶長,十九關內侯,二十徹侯。”在二十個爵位中,自第一級至第四級都是士族,自第五級至第九級位比大夫,都是軍吏,平民之爵不得過公乘,超過的要回授給同族的人。自第十級左庶長至第十八級大庶長,位比九卿,都是軍將。第十九級、第二十級均為列侯。其第八級為公乘,從平民中因功晉封官爵者到該級截止,但可世襲此爵位,有其後裔子孫以爵位稱號為姓氏者,稱公乘氏。
在公乘氏的後裔子孫中,有人以先祖官爵稱謂為姓氏,稱公乘氏,后省文簡化位單姓公氏、乘氏,乘氏讀音作zhèng(ㄓㄥˋ)。

第五個淵源

源於複姓,屬於以複姓省文簡化為氏。古代有複姓乘馬氏,為掌管或飼養戰馬之官吏的後裔;有乘丘氏、乘邱氏,為以騎兵駐守於戰略要地之領軍的後裔,后皆分別省文簡化為單姓乘氏、馬氏、丘氏、邱氏等,乘氏讀音作shèng(ㄓㄥˋ)。

得姓始祖


姜杵臼(齊景公)、羋子乘(熊子乘)。

遷徙分佈


乘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多以京兆、咸陽、潁川、汝南為郡望,現行較罕見姓氏。
上海松江,江西永修,山西長治、晉城、運城,遼寧清原等地均有分佈。漢族姓氏。春秋時有乘盆;漢代有乘昌,煮棗侯;又有乘弘,博士;晉代有乘越;宋代有乘澤,益州推官

郡望堂號


郡望

京 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上“京兆”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為其太守。例如: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置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為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要特別注意的是:“京兆”並非僅指陝西長安地區,凡歷朝歷代都城所在的由中央政府直轄的周邊地區,皆可稱為“京兆”。
咸陽郡:咸陽是享譽海內外的歷史文化名城。周郝王十年(丙辰,公元前305年),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81~前338年)任用商鞅進行變法,在涇渭之交營建宮城,並遷都於此。因“地處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陽”,故名咸陽。中經秦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五代,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帝國,直至西漢初年,這裡作為戰國秦和秦王朝的都城長達一個半世紀之久。將咸陽解讀為中國第一帝國都是當之無愧的。嗣後,歷經西漢、新、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到隋、唐,咸陽因毗鄰京城長安,而被當作京畿之地和塋藏之野。宋明以下,咸陽作為西北地區重要的物資集散地,作為溝通中原和西部邊疆的交通孔道,其軍事戰略地位仍然相當顯著。如今,在西安-咸陽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戰略框架下,一個具有重要經濟戰略地位的大都會城市帶正在崛起,咸陽作為西安的後花園,它的建設和發展正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咸陽境內的政區建置,始於夏代。商王朝時期,發展到邰、豳、程、犬等方國。周朝,以豐、鎬為中心,周圍分佈有戈、秦等國。周顯王十五年(辛未,公元前350年),秦孝公遷都咸陽,在秦國全面建立了郡縣政區體制。秦統一后,設內史管理都城咸陽,奄有整個關中地區。秦朝末期,被項羽分為雍、翟、塞三國,號“三秦”。市區以西屬雍,以東屬塞。西漢時期在關中設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三郡,號“三輔”。市境屬扶風、馮翊兩郡,今長武一帶屬上郡。東漢時期遷右扶風郡治於槐里(今陝西興平)。三國曹魏時期屬扶風、新平(郡治漆縣,今陝西彬縣)和馮翊郡,西晉屬雍州扶風(郡治池陽,今陝西涇陽)、始平(郡治槐里)、新平三郡及安定郡的一角。前秦在長陵設咸陽郡。北朝時分屬雍州咸陽、安定、北地三郡。唐屬京兆府、邠州。五代時期分屬京兆府、耀州、乾州,邠州。宋朝時期分屬京兆府、耀州、醴州、邠州。金國時期分屬京兆府路的京兆府、乾州、耀州和慶原府的邠州。元朝時期屬陝西行中書省奉遠路及其所屬的耀州、乾州,省直屬的邠州。明、清時期屬西安府、乾州,邠州。民國初屬陝西關中道,後分屬第十、二、七、九行政督查專區,北部屬陝甘寧邊區關中分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咸陽分屬三原、縣、咸陽分區,1950年合併為咸陽分區,1953年癸巳撤銷咸陽分區,1961年復置,1968年改為地區。1983年10月撤銷地區,設立咸陽市,實行市管縣體制。
潁川郡:夏王朝建立后,許地是夏王朝活動的中心區域,夏啟建都於夏邑,“大饗諸侯於鈞台”(今河南禹州三峰山東麓)。殷商時期許地分佈的諸侯國和部落有歷(今河南禹州),有熊氏(今河南長葛),昆吾(今河南許昌),康(今河南禹州)。春秋、戰國時期許地先後為鄭、楚所據。分屬韓、魏、楚。戰國末期秦國滅韓國后,以所得韓地於秦王贏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置潁川郡,治所在陽翟(今河南禹州)。之所以名為穎川郡,是因為有一條河,名為穎水,其上游支系流經郡中大部分地區。郡治設在陽翟(今河南禹州),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許昌市、長葛縣、登封市寶豐縣以東,尉氏縣、郾城縣以西,密縣以南,葉縣、舞陽市以北一帶的廣大地區。西漢高祖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析許縣,置潁陰縣(今河南許昌魏都區)。許縣、潁陰縣、陽翟縣、長社縣(今河南長葛老城)、鄢陵縣(今河南鄢陵彭店鄉古城村)、襄城縣均屬潁川郡。三國時期,曹魏稱潁川郡,屬豫州,許昌縣、潁陰縣、鄢陵縣、長社縣等皆屬潁川郡。許昌為曹魏五都之一,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以“漢亡於許,魏基昌於許”,改許縣為許昌縣。南朝宋永初二年(辛酉,公元421年),置許昌郡(今河南許昌張潘故城)。南朝宋景平元年(癸亥,公元423年),許昌郡城被北魏大將周幾夷為平地,其地為北魏所據。北魏置潁川郡,治長社(今河南長葛老城)。西魏置許昌郡(今河南長葛老城)。東魏天平元年(甲寅,公元534年)改為潁州。東魏武定七年(己巳,公元549年)改潁州為鄭州,治移潁陰(今河南許昌魏都區),領陽翟、潁川、許昌三郡。北齊將潁陰縣併入長社,以長社為潁川郡治。北周大定元年(辛丑,公元581年)改鄭州為許州,治長社(今河南許昌魏都區)。隋晁時期改許州為潁川郡,轄十四縣,潁川(今河南禹州)、長葛、許昌、隱強(今河南鄢陵陶城)、鄢陵、襄城諸縣屬之。唐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改潁川郡為許州,鄢陵、長葛、陽翟、許昌諸縣屬許州。唐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許州改稱潁川郡,屬河南道。長社(今河南許昌魏都區)、長葛、陽翟、許昌、鄢陵諸縣屬潁川郡。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復稱許州。北宋初,許州,隸京西路。宋元豐三年(庚申,公元1080年),升許州為潁昌府,隸京西北路。宋大觀四年(庚寅,公元1110年)稱許州,隸京西北路。到了元朝時期,許昌仍為州,長社、長葛、襄城縣屬之。鄢陵屬開封府。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廢長社縣,併入許州,領4縣,長葛、襄城屬之。許州、鈞州均隸開封府。明萬曆三年(乙亥,公元1575年)鈞州改為禹州。明末李自成起義軍將禹州改為均平府。清朝初期,許州、禹州屬河南省。清雍正二年(甲辰,公元1724年)許州升為直隸州,長葛屬之。鄢陵屬開封府。清雍正十三年(乙卯,公元1735年)許州升為許州府,臨潁、郾城、襄城、長葛、密縣(今河南新密)、新鄭屬之。許州府、開封府均隸河南省。中華民國成立后,許州改為許昌縣,改禹州為禹縣,與長葛縣均屬河南省豫東道。鄢陵縣直屬河南省。民國十五年(丙寅,公元1926年),廢道為區,許昌為河南省第二行政區,治許昌(今河南許昌魏都區)。長葛、禹縣屬河南省第一行政區,治所鄭縣(今河南鄭州),鄢陵則直屬河南省。
汝南郡:西漢高祖劉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當時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潁河、淮河之間、京廣鐵路西側一線以東、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縣、上蔡縣、平輿縣、項城縣一帶地區,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輿(今河南平輿)。元至元三十年(癸巳,公元1293年)改蔡州為汝寧府,成為河南行省八府之一。明沿元制,明成祖朱棣封藩四子於此,稱崇庄王,在此傳十一世。清朝時期仍為汝寧府。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廢府,改為汝南縣。民國十三年(甲子,公元1924年)另置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導專員公署於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曾設汝南專署,1950年建汝南市,1951年市合併於汝南縣。現為汝南縣即汝南縣城,隸屬駐馬店地區。

堂號

京徠兆堂:以望立堂。
咸陽堂:以望立堂。
潁川堂:以望立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