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蛇卵

一種皮膚病毒感染性皮膚病

“飛蛇卵”是潮州民間對“帶狀皰疹”的稱謂。又名“蛇膽瘡”又名“蛇蛋瘡”,“帶狀皰疹”是一種皮膚病毒感染性皮膚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后,潛伏在體內再發,造成沿神經支配的皮膚區出現帶狀排列的成簇皰疹,伴隨神經痛。緣何稱“飛蛇卵”?因為這種皮膚病發生迅速如“飛”,形似一條“蛇”纏身(主要發生於腰部),“卵”者是由於皮膚出現一粒粒如蟲卵般成群成簇,因而稱為“飛蛇卵”。

類型


中醫類型

中醫將“飛蛇卵”分為:熱盛型、濕盛型、氣滯血瘀型三種。中醫對本病的病因病機論述甚多,一般認為與風、濕、熱、邪有關,多由濕熱內蘊,感受毒邪,濕熱毒邪互相搏結,壅滯肌膚為患。
熱盛型見:局部皮損鮮紅,皰壁緊張,灼熱刺痛。自覺口苦咽干、口渴,煩悶易易怒,食慾不佳。小便赤,大便干或不爽。舌質紅,舌苔薄黃或黃厚,脈弦滑微數。屬肝膽熱盛,氣滯濕阻,兼感毒邪。治用清利濕熱,解毒止痛。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龍膽草9克、當歸6克、生地15克、梔子9克、甘草6克、澤瀉9克、車前草12克、柴胡9克、黃芩9克、板蘭根12克。),每天一劑,連用6天。濕盛型見:皮膚顏色較淡,皰壁鬆弛,疼痛略輕,口不渴或渴而不欲飲,不思飲食,食后腹脹,大便時涯,女性患者常見白帶多。舌質淡體胖,舌苔白厚或白膩,脈沉緩或滑。治以脾失健運,蘊濕不化,兼感毒邪。治用健脾利濕,佐以解毒。方用除濕胃苓湯加減(蒼朮9克、厚朴9克、茯苓12克、甘草6克、豬苓9克、澤瀉9克、桂枝6克、苡米12克、山葡萄9克、板蘭根12克。),每天一劑,連用6天。
氣滯血瘀型見:皮疹消退後局部疼痛不止。舌質暗,苔白,脈弦細。屬氣滯血瘀,餘毒未盡。用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清解餘毒。方用活血散瘀湯加減(川芎6克、防風9克、赤芍9克、蘇木9克、連翹9克、花粉9克、皂角刺6克、紅花6克、黃芩9克、枳殼6克、大黃6克、板蘭根12克。)每天一劑,連服6天。

西醫類型

由於機體免疫功能和受侵神經的不同,本病在臨床上有以下特殊型表現:1.不全型帶狀皰疹。局部不出現皮疹或只出現紅斑或丘疹,無典型水皰,很快自行消退。
2.大皰型帶狀皰疹可出現直徑大於0.5cm的大皰,如櫻桃大小。
3.出血型帶狀皰疹,水皰內容為血性或形成血痂。
4.壞疽型帶狀皰疹皮疹中心可壞死,結黑褐色痂皮,不易剝離,癒合可遺留瘢痕,多見老年人及營養不良的患者。
5.泛髮型帶狀皰疹病情嚴重,有死亡報告。本型少見。局部發疹至播散全身時間約1~10天,水皰簇集,有融合傾向,可累及肺、腦等器官,常伴高熱、頭痛等中樞神經受累癥狀,多見衰弱的老年人及惡性淋巴瘤患者。
6.眼帶狀皰疹(三叉神經眼支)多見於老年人,疼痛劇烈,可累及眼角膜、結膜、虹膜睫狀體、鞏膜等發炎,甚至全眼球炎,以致失明。上行感染可引起腦膜炎,而致死亡。
7.耳帶狀皰疹(Ramsay-hunt綜合征)即面癱、耳聾、外耳道皰疹三聯征。VZV侵犯膝狀神經節后根,引起面神經、聽神經受累所致。表現為單側面癱、外耳道皰疹、鼓膜皰疹伴患側耳痛、耳鳴、耳聾、乳突壓痛,舌前1/3味覺障礙,常伴有眩暈、噁心、嘔吐、眼球震顫等癥狀。
8.內臟帶狀皰疹。VZV侵犯脊神經后根神經節引起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的內臟神經纖維支配區發疹,出現胃腸道及泌尿道癥狀,可發生節段性胃腸炎、膀胱炎;若侵犯胸腹膜,引起胸、腹膜炎症或積液。

西醫治療


一、主要是一般和對症治療。原則:抗病毒、減少疼痛、預防繼發感染、縮短病程。
①神經痛:可給止痛劑如阿斯匹林、安乃近、消炎痛布洛芬、新癀片等。皰疹后神經痛需止痛劑和鎮靜劑合用,如多慮平25mg,日3次口服;甲氰咪胍0.2g,地塞米松1.5mg,賽庚啶2mg,日3次口服,維生素B12100微克每日一次肌注,共用10天。
②局部皮膚護理治療;酞丁安搽劑或爐甘石洗劑外搽,1日3-5次。糜爛者塗2%龍膽紫溶液或塗新黴素糠餾油糊劑。或紫外線照射、音頻電療,激光照射(氦-氖或二氧化碳擴束照射)。
③眼部帶狀皰疹:可用皰疹凈或無環鳥苷液滴眼,為防止角膜粘連用阿托品擴瞳;
二、抗病毒治療,主要用於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病人,阿糖腺苷無環鳥苷。口服高效抗病毒藥阿昔洛韋萬乃洛韋等(臨床提示:阿昔洛韋對治療后遺神經痛無效)外用阿昔洛韋眼藥水塗患處。可口服抗菌葯或外用紅黴素軟膏塗患處。如果水泡破裂,可用2.5%龍膽紫溶液塗患處。皮質類固醇激素:短期應用,千萬要慎重!
三、對正在用細胞毒、免疫抑製劑或代謝拮抗劑的患者,因易產生病毒擴散,應盡量減低劑量或停用。
四、可配合清熱解毒中藥和針刺療法。推薦中成藥如肝火熾盛者,口服龍膽瀉肝丸;脾虛濕困者,口服胃苓丸或參苓白朮丸;氣血淤滯者,口服血府逐瘀丸
以上藥物的劑量及用法,須遵醫囑。
治療期間應卧床休息,注意營養,還應穿清潔柔軟的棉製內衣,以減輕摩擦。如疼痛影響睡眠,可適當服些鎮靜止痛藥。春季是多種傳染病流行季節,老年人及體質虛弱者應盡量少去空氣不潔的公共場所,以免感染。平時要堅持鍛煉身體,保持心情愉快,生活起居要有規律。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是一種DNA病毒,體積210~250nm。可經呼吸道傳播,但傳染性很小

民間治療


潮州民間在治療“飛蛇卵”上積累了很多驗秘方,如用草藥“過江龍加雄黃醋”外用,草藥“馬鞍藤葉搗汁”外敷,草藥“方骨苦楝(即鬼針草)搗爛”調酒外敷,草藥“飛天蜈蚣草搗汁”調酒抹之,草藥“倒蓋菊搗汁”調酒抹之,草藥“節節花搗爛”外敷,草藥“葉下珠雄黃未”外敷。或取中成藥六神丸數十粒(視皮損大小而定),用碗研成極細末,再用涼開水或食醋調成糊狀,直接敷於病灶上。若皰疹潰爛流水,也可用用藥末直接撒在皰疹創面之上,每日1次。
得了“飛蛇卵”,屬於中醫“有毒之症”,要重視戒口,即忌食容易引起積火之辛辣食物,如酒、辣椒、羊肉、狗肉;戒吃肥肉、牛乳;忌食牛肉與公雞肉;忌吃收斂之食物如芡實、菠菜、芋頭等,要吃清淡食物,如多吃蔬菜、水果,還要重視休息、進行適當的戶外活動、減少工作和學習壓力、放鬆精神、調整情緒,就可以縮少病程和降低後遺症發生。

傳染途徑


過去的觀點認為,帶狀皰疹是不傳染的。但是,國內外臨床觀察發現,帶狀皰疹還是具有一定傳染性的,尤其是與帶狀皰疹患者有過密切接觸(接觸帶狀皰疹患者的水皰液)的嬰兒、孕婦、免疫力低下人群和從來沒有出過水痘的人及沒有接種過水痘疫苗的人易被傳染。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的傳染途徑如下:
人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的惟一自然宿主,皮膚上皮細胞是主要靶細胞。病毒借飛沫經呼吸道或接觸感染進入機體,經2次病毒血症,病毒大量複製,擴散至全身,特別是皮膚、黏膜組織。約經2—3周潛伏期后全身皮膚廣泛出現丘疹、水皰疹和膿皰疹,皮疹分佈呈向心性,以軀幹較多,可發展為皰疹。
水皰皮疹內含大量病毒,水痘消失后不遺留瘢痕,病情一般較輕,但偶有併發間質性肺炎和感染後腦炎者。細胞免疫缺陷、白血病、腎臟病或長期使用皮質激素、抗代謝藥物的兒童患水痘表現為重症,甚至危及生命。成人患水痘時,20%—30%併發肺炎,一般病情重,病死率亦高。孕婦患水痘的表現亦較嚴重,並可引起胎兒畸形、流產或死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