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氣內動

風氣內動

風氣內動,中醫學術語。病機名,指因臟腑功能失調,致使氣血逆亂,筋脈失養的病理現象。臨床表現眩暈、抽搐、昏仆及口眼歪斜、兩目上視等神經系統癥狀。其症似風象的急驟、動搖和多變,故名。《素問*至真要大論》:“諸暴強直,皆屬於風。”

目錄

正文


風氣內動的機理及其臨床表現
風氣內動即是“內風”。由於風與肝的關係較為密切,因此,又稱肝風內動或肝風。風氣內動是體內陰陽失調,陽氣亢逆變動或陽氣虛衰而變動的病理狀態。
風氣內動以陽為本。內風以動越不定之象而名之。風氣內動,出現動搖、眩暈、抽搐、震顫等臨床表現。動屬於陽,靜屬於陰。故《臨證指南醫案》說:“內風,乃身中陽氣之變動”。《中國醫學大成·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說:“夫動皆陽化”。生理狀態下,陽主動;病理時,陽病則動。
風氣內動病有虛實之分。《柳選四家醫案·評選靜香樓醫案》說:“內風本皆陽氣之化,然非有餘也,乃二氣不主交合之故”。
內風實證常見陽盛風動、熱極生風、痰火生風、痰氣內郁生風等病理改變。
陽盛風動,亦名肝陽化風。素體陽盛,復因郁怒所傷,肝氣化火,肝陽暴張,火隨氣竄,橫逆絡道,血隨氣升,上沖巔頂,發為眩暈、中風。症見頭痛、眩暈欲仆,肢麻肉瞤,手足蠕動,語言不利,甚則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舌蹇不語等。陽盛風動主要責之肝陽妄動,《吳中珍本醫籍四種·繆松心醫案·肝風門》說:“由肝陽亢逆,化風內動”。
熱極生風,是由外感溫熱病邪,內傷營血,邪熱熾盛,劫灼肝陰,筋脈失養而拘急收引,致成熱盛生風的病理變化。症見高熱煩躁不安,肢體抽搐,兩目上視,甚則角弓反張等。若熱邪盛極,內陷心包,清竅蒙塞,多神昏譫語,不省人事,痙厥並見。
痰火生風。痰為有形之邪,易於阻經絡而蒙清竅。火為陽邪,性動而上竄,痰火相合,火挾痰上竄,蒙竅阻絡,發為中風、眩暈、癇證。臨床常見眩暈欲仆,動搖不穩;或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語言不利;或突然昏倒,四肢抽搐,牙關緊急,角弓反張,口吐白沫,兩目上翻,移時自醒,一如常人。
痰氣內郁生風。痰屬陰邪,常隨氣而動,居無定所,妄行妄動。宿痰內伏,復因惱怒氣逆,逆氣挾痰,上蒙清竅,內阻經隧,以致清竅失聰,經隧不利,內風動越。臨床所見的中風、眩暈、震顫諸病亦常由此起。常見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言語蹇澀,頭暈目眩,站立不穩,或手足顫動,行走不便,苔白膩,脈弦滑等。
內風虛證,亦稱虛風內動。病理變化以陰虛風動、血虛生風脾虛肝旺為多,亦有因陽虛而動風之候。
陰虛風動。陰為陽之基,陰虛於內,一則陽失其制,陽動生風,證屬肝腎陰虧,肝陽上僭,動越生風,表現為眩暈,動搖不穩,面色漸紅,脈弦大。《吳中珍本醫籍四種》說:“肝腎陰虧,風動上旋……”。一則陰液不足,筋脈失養,筋急而攣,抽搐拘急,震顫掉搖,肌肉 動,脈弦細。《柳選四家醫案·評選環溪草堂醫案》說:“內風多從火生,其原實由於水虧;水虧則木旺,木旺則風生”。
血虛生風。血主濡之,血旺能滋臟腑,榮筋脈,濡肌膚,潤毛髮。血虛失榮,臟腑筋脈失養,以致內風動越。《中國醫學大成·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說:“肝血內乏,則陰虛於下,陽愈上冒,變風化燥”。《吳中珍本醫籍四種》說:“血虛則木燥,木燥則生風,此虛證也”。血虛生風,症見肢體筋脈拘急,或搐搦,大便燥結,面色無華,唇舌色淡,脈細弱
脾虛肝旺,又稱土虛木搖。脾主肌肉,五行屬土,化生氣血,滋養臟腑經脈。《素問·經脈別論》說:“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脾土虛弱,生化之源不足,一則不能滋榮臟腑,潤養筋脈,筋急而生風;再則,肝木主克土,土虛則肝木過旺,必犯脾土而擾中宮,以致土虛木搖,內風動越。《柳選四家醫案·評選靜香樓醫案》說:“四肢稟氣於脾胃,脾胃虛衰,無氣以稟,則為振顫。土虛木必搖,故頭暈也”。臨床常見的小兒慢驚風(又稱慢脾驚)即多屬脾虛而肝木過旺所致。症見抽搐直視,或手足搐搦,但抽搐緩慢無力,時發時止,一般體溫不高,面黃神疲,倦怠懶言,多合目昏睡,或睡時露睛,納少便溏,或下利清谷,舌質淡,苔薄白,脈虛或沉緩無力等。
陽虛生風。陽主動,陽虛本當無力以動,但陽氣虧虛,不能溫養筋脈,筋脈亦拘急而動,即為陽虛動風。陽氣不足病涉多臟,如中焦虛寒,陽氣不能外達於四末,手足筋脈失所溫養,也可拘攣為病,此脾陽虛而生風。《太平聖惠方》記載“夫肝臟虛損,氣血不榮,內傷寒冷,致使兩脅脹滿,筋脈拘急,四肢厥冷……,是肝氣不足之候也”。此為肝氣肝陽不足而生風。陽主化氣行水,陽氣虛衰,水氣不化,寒水內停,浸漬筋脈,亦能生風。《傷寒論》說:“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就是汗傷陽氣,水氣內停,虛陽動越而生風。《金匱要略》謂:“皮水為病,四肢腫,水在皮膚中,四肢聶聶動”。亦由陽氣不振,水氣內停,筋脈失於溫養之故。
總之,風氣內動以陽氣為根本,病多陰陽失調,以陽亢而陰虛為常見病理改變。病變與肝關係最為密切,而風病之由,責之筋脈失養,或為陰血虛而不濡,陽亢生風;或陽氣虛而筋失溫煦,陽虛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