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8條詞條名為煙墩村的結果 展開
煙墩村
山西朔州市朔城區神頭鎮下轄村
圪針溝”是對明初山西移民點形象的概括。據考證,明洪武、永樂時期大規模外遷邊塞居民,馬邑及周邊地區既是遷出的重點區域,又是戍邊置屯墾荒的重要遷入地。《明太祖實錄》等史籍清晰地記載了朔州移民,而馬邑圪針溝這個移民集散地卻被歷史所湮沒。
據山東省《定陶縣秦譜》記載:“洪武二年(1369年),秦氏由山東出發聚集至朔州馬邑縣煙墩村圪針溝,又遷居忻州紫郡定居,後幾經遷徙。”與他們同時遷徙的還有定居忻州紫郡的董姓。此記載印證了馬邑是明初移民集散地,移民到此集中,也就不足為怪了。
空邊政策遷出的政治移民
明初,殘元勢力為避明軍討伐,逃往蒙古地區,因物資缺乏經常南下攻掠,嚴重影響邊民的生活,山西是受害最頻繁的地區之一。明廷為了悉空草原以防蒙古人南下,實行“移塞外邊民入內”的空邊政策。據《明太祖實錄》記載,洪武五年(1372年)八月,遷朔州民自故元士卒及家屬於鳳陽地區泗州;九月,“上(朱元璋)以山西弘州、蔚州、定安、武、朔、天城、白登、東勝、澧州、雲內等州縣,北邊沙漠,屢為胡虜寇掠,乃命指揮江文徙其民居於中立府(今安徽鳳陽),凡八千二百二十八戶,計口三萬九千三百四十九。”
2020年8月26日,山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煙墩村為2020—2022周期山西省衛生村
明廷在切斷蒙古軍隊補給的同時,也給自己軍隊的給養帶來了困難。為此,明廷採取亦戰亦和的政策,在邊塞移民大批前往內地置屯墾荒的同時,不斷撤州縣而廣置衛所、增設軍屯,向邊防要塞實施以軍屯為目的的軍事移民,然而大同一帶素稱“苦寒之地”,且塞外、大同周邊民眾大量被強行內遷,因此必須遷來大批人口方可施行。
洪武三年八月,朱元璋命中書省臣曰:“山北口外東勝、蔚、朔、武、豐、雲、應等州極邊沙漠,宜各設千百戶所統率士卒、收撫邊民,無事則耕種,有事則出戰。”此次設置了蔚州衛、大同左衛、大同右衛、朔州衛四衛,明制一衛5600人。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八月,據《明史·地理志》載這次徵兵涉及到山西平陸、夏縣、芮城、臨汾、襄陵、洪洞等70個州縣,可謂遍及全省。此次設置了16個衛,徵集近十萬兵丁,這是山西行都司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移民。
郭志康所著《簡明中國姓氏考》載:“朔縣(今朔州市)的馬邑,為中國移民點之一”,馬邑在明代移民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忻縣誌》載,由於連年混戰,加之元至正末年瘟疫傳染,使境內十室九空,幾無人煙。於是“縣主奉令到朔州馬邑縣,領諸移民來忻落戶”。忻州很多村莊或姓氏都自稱來自馬邑縣,遷入時間多稱“明初”或“洪武”,有關記載很多。
《五台徐氏宗譜》記載:“始祖才甫,明洪武間由馬邑遷五台之大建安村。才甫祖兄弟三人,曰意甫,曰通甫,長幼行次無考。通甫復遷河間,意甫遷河南,或曰仍回馬邑。”朔州《馬邑徐氏家譜》也記載了這一史實:“洪武初年,馬邑縣煙墩村圪針溝徐氏兄弟三人……連家眷遷於五台東堰村(即今東冶鎮——筆者注)。”
《郝氏家族史》記載:先祖郝完同其本家郝從裕及其表弟張澄、張敬等從馬邑縣煙墩村圪針溝遷來忻州,郝從裕分配到合索村;而郝完到董村落戶;而他的表弟張澄、張敬遷往忻府區高城鄉辛庄,張監遷往忻府區秦城鄉尹村落戶。
《趙氏族譜》記載:始祖趙德祥,字瑞齊,祖籍山西朔州馬邑煙墩村,於洪武二年遷至忻州前播明村。另據民國十三年立的《趙氏宗祠碑記》載:據先世遺言原籍在塞外朔州馬邑煙墩村安居樂業,自明洪武初葉遷居於雁門之南忻州郡之北占籍於前播明村。后播明村馮氏,也是從朔州馬邑遷居來,其三女與趙德祥結為連理。
《米氏世家》載:“米氏太始祖米時中,從朔州馬邑遷忻,后攜帶長子米榮與榮子妻,南遷平遙縣落戶五里庄。而把妻子甲氏及次子米拳子妻留在忻州北關定居。”米氏《始祖顯妣甲太夫人墓碑誌》也有記載:“明洪武三年,米氏時中公,從朔州馬邑三角(“角”實為“甲”——筆者注)村,遷家屬到忻州入籍永豐鄉北逮關都二甲居焉。”甲太夫人的墓誌,不僅印證了《米氏世家》的記載,更記錄了洪武初年馬邑移民的事實,是馬邑移民最有力的見證。
忻州市五台縣、定襄縣還有許多姓氏是從馬邑遷出,此處不一一列舉。經馬邑遷出的移民還分佈在太原市、原平市、晉中市等其他地區。據原平市蘇龍口鎮白石村村史記載,村民以自明代由山西朔州馬邑縣遷來的移民為主。太原市陽曲縣大盂鎮三畛寨《三珍村史簡介》及《大盂鎮三軫村趙姓族譜》載:洪武四年(1371),三畛趙姓始遷祖和王姓始遷祖王現,兩姑舅表兄弟從朔州馬邑縣狼兒村結伴遷來陽邑,初居大盂南堡。《清徐高白賈姓來源》記載,賈氏始祖賈欽,洪武二年由馬邑遷忻州,后遷清徐。另外還有朔州馬邑梁氏和、穆、蕭、通兄弟四人,分別遷往崞縣北社村、盂縣、真定府、中霍鎮。
以上方誌、譜牒、碑文也許只是有關馬邑移民的“冰山一角”,但它們是各族後代尋根問祖的重要線索之一,也是研究馬邑移民史的極佳資料,據考經馬邑遷出的移民有近百萬之眾。雖然有些資料缺乏科學的考察,有些說法還有待進一步考證,但各姓氏譜牒或石碑記載以及幾乎眾口一詞的族源不能不引人注目。
三、戍邊置屯墾荒政策產生的移民遷入
明初,邊塞地區地廣人稀,民政清簡;其北部則時有少數民族騷擾,軍務繁重,故撤州縣而廣置衛所。在邊塞移民大批前往內地置屯墾荒的同時,另一場以發展軍屯為目的的遷徙運動也在山西全境展開,這就使軍隊的駐防和調動在實際上成了移民運動,形成明代一大特色。
(一)置衛御蒙
首先,有一部分跟隨徐達等北征至此而留下來置衛的軍士及其家屬。朔州《蔚氏家譜》(1371—1999)載:“大明洪武二年,大將軍常遇春奉命西征,收復大同……等地,當時年僅二十五歲的始祖蔚魯祥在其帳下任參將……。”
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感到蒙古軍事力量一時還難以消滅,遂把全面進攻戰略改變為防禦為主的戰略,轉而加強北部防守。八月,命中書省臣曰:有事則出戰”。此次設置了蔚州衛、大同左衛、大同右衛、朔州衛四衛。按明制一衛5600人計算,那麼遷來的人口大約要有2.2萬,連同家屬至少也有6.6餘萬人。
明代前期,本籍軍戶一般不在本地衛所從軍,衛所戰士或是從征而來,或是徵集而至,或是由投降的故元降士所組成。《朔州孟氏源流考》介紹有一部軍兵從東勝遷來,《敕贈文林郎孟公墓表》載,朔州孟氏先祖“世代為代北東勝人,高祖諱大芳。國初,應募即戎於朔,遂家焉”。還有從其他地方遷來的,《敕封驃騎將軍李公墓表》:“先世原籍湖廣荊州府石首縣石家莊人。始祖雲從太祖皇帝開天,遠逐胡氛以庫官遷塞,遂即大同右衛前所軍。”
(二)置屯墾荒
以大同為中心的周邊地區是明朝邊防重鎮,常年需要大量兵士戍守,但遠離中原產糧區,道路艱險運輸極為不便。為解決供給問題,明朝積極鼓勵守軍建立“且耕且守”的軍屯。
洪武二十五年(1392)八月開始,明朝掀起了一個北部邊防建設高潮,兵力、範圍進一步擴大。朱元璋命馮勝、傅友德等人在山西各地大舉徵兵,前往大同一帶和相鄰的內蒙古南部等地屯田,充實大同、朔州、東勝等地的衛所。此次徵兵“閱民戶四丁以上者,籍其一為軍,蠲其徭役,分隸各衛,赴大同等處開耕屯田”;並規定在“東勝立五衛,大同城立五衛,大同以東立六衛。”如此算來,16個衛要徵集89600人。同年十月,馮勝等回應復命,據《明史·地理志》載這次徵兵涉及到山西(除大同外)平陸、夏縣、芮城、臨汾、襄陵、洪洞等70個州縣,可謂遍及全省。次年二月,新置衛所正式成立。
洪武二十六年(1393)朱元璋又下令設大同後衛等10衛。這次又有5萬餘人遷入,連同家屬最少也在15萬人左右。
(三)築城戍邊
北方的蒙古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善騎射,機動性強,在冷兵器時代騎兵野戰占絕對優勢,而漢人在步兵、火器上有長處,所以築城池,修關隘,以己之長,禦敵之短,十分有效,朱元璋便令北邊“高築牆”設防備戰。雖然是在元代城池的基礎上加固增築,但由於塞外大同周邊民眾大量被強行內遷,當地平民數量銳減,需要從各地大量徵調兵丁,也有一部分匠人被調入。明律規定匠人遷徙后依然從舊業,不得改行。明朝洪武二年(1369),洪洞縣城南五里圪針溝村繪畫藝人赫偉,遷朔州下團堡村。
洪武二十八年(1395)正月,山西馬步官軍26600人往大同周邊地區築城屯田。這些屯田衛所,不少分佈在朔州地區。九月,又有新衛建立,這批新建衛所主要分佈於今內蒙古南部、山西北部及河北西北部。洪武三十一年(1398),安東中屯衛(治所朔州)從韓府、沈府調來護衛官軍,軍人與家屬約有1萬人。洪武年間大同地區穩定的軍衛共有15個,按照標準建置應有8.4萬士卒。假設軍人之半數為大同地區或山西其他地區的土著轉來,則屬於移民的軍人及家屬約為12—13萬人。
建文四年(1402),又在朔州設立安東中屯衛,從東勝遷來軍兵。
永樂后新設之衛所多位於大同西南和大同至朔州一線,但為數不多。西南僅威遠、平虜二衛,井坪一所,最初約有3.6萬左右的人口,朔州北的馬邑、山陰2所,又帶來了2萬多移民。《大明昭勇將軍劉氏先塋碑記》載:“劉氏之先,乃陝右延安府膚施縣之族也,高祖諱彥隆……永樂八年(1410),自膚施詔戍大同右衛,遂為居焉。”《郭詵先塋碑記》“郭公先世在之時為湖廣蘄州廣濟縣人……成化十九年四月,命調平衛,時平虜創設,其營繕捍衛悉賴焉。”
衛所的普遍設置,不僅加強了軍事力量,而且促進了當地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這些軍隊的駐防事實上構成了一次規模龐大的移民,建立衛所數量可觀的軍士成為當地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明代實行軍戶世襲制,屯戍必須攜妻子、父母、余丁等家屬,一同耕種份地,以資軍用,一旦編入衛所,便世世代代不能脫離軍籍。但其人口在民冊上不予登記,除部分家譜記載外,很難找到他們的原籍及調防后的蹤跡。《明故武略將軍衛鎮撫尹公墓誌銘》記載:“謹按公諱耕,字宗伊,號東村,貫直隸鳳陽府泗州盱貽縣籍。始祖諱興,當國初從戎,以功次升所鎮撫。高祖專,亦以功升指揮僉事,尋調山西行都司,朔州衛世襲焉,繼而因事改授衛鎮撫。”
(四)民屯墾田
在設置衛所置屯墾荒的同時,也有部分民眾被遷入,設立民屯。《清處士杜公諱墓碑》載:“傳自有明,某公從太原縣晉祠遷於朔之團堡村,入民籍,歷幾世。”《鄉祭酒杜常宇暨孺人史張沈氏墓碑》載:“按狀,杜氏系出自太原晉祠,明季,諱世英者,例遷朔。胞兄世賓、世相偕來,隸團里一甲民籍。”
《內蒙古自治區史·大事記》記載:正統末年(1450以前),明王朝徙豐州及雲內縣兩地民眾于山西應、朔諸處,州縣廢。
通過上述論證,明代初年馬邑周邊地區的移民數量不僅大,而且類型多,既有歸降的蒙古人的內遷,也有較大範圍的邊民內徙;既有大規模的墾荒性移民,也有數量可觀的屯衛性移民,眾多來源的移民人口,構成了豐富多彩的移民畫卷。
順便提一點,明代大同、朔州地區駐紮重兵,戰事頻繁,一定有因避戰而逃亡的流民,造成人口大量流失;另外,雖然明廷為解決邊境軍隊糧草設立了軍墾,但當時的耕作處於廣種薄收的粗放式經營階段,根本無法滿足軍隊需求,因而明廷在大同設立了商屯,有一部分商人為了經營之便在此定居,後代世襲繁衍。《山西定襄西刑郭氏》族譜就記載,“始祖玘公初居朔州馬邑縣趄柳村。明洪武二年,因避戰亂遷居定襄縣城西十五里智村居住,同時遷出的還有恕、寧兄弟二人”。當然,這些移民大都是自發行為,也應屬移民的一部分,只是人數無法統計。
耕地面積2575畝
全村共有機井9眼,耕地可全部實現機井灌溉。
現有村民415戶,1449人,共有黨員20名,“五保”戶6戶,低保戶19戶。
2009年農民人均純收入6363元。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