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

唐代杜甫創作的組詩作品

《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是唐代詩人杜甫的組詩作品,作於杜甫處於窮愁絕境之時。這組抒情詩展示了詩人當下複雜不平的心態,真切感人;融合了屈原等前人詩歌藝術表現手法並有所突破,使激越的悲情得到了動人的傳達;標誌著杜甫前、後期思想轉型的最終完成。這組詩,無論就其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還是就其與杜甫前、後期思想的關係而言,都在杜集中具有重要意義。

作品賞析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是杜甫行路最多的一年。所謂“一歲四行役”,說的便是這一年。這一年也是他一生中最苦的一年,像這七首詩所寫的,真是到了“慘絕人寰”的境地。他採用七古這一體裁,描繪流離顛沛的生涯,抒發老病窮愁的感喟,大有“長歌可以當哭”的意味。
在內容上,第一首從自身作客的窘困說起;第二首寫全家因飢餓而病倒的慘況;第三首寫懷念兄弟;第四首寫懷念寡妹;第五首,由悲弟妹又回到自身,由淮南山東又回到同谷;第六首由一身一家說到國家大局;第七首集中地抒發了詩人身世飄零之感。在結構上,七首相同,首二句點出主題,中四句敘事,末二句感嘆。
從藝術上說,組詩末首是較為精彩的篇章。此詩開頭使用了九字句:“男兒生不成名身已老”。濃縮《離騷》“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意,抒發了身世感慨。杜甫素有匡世報國之抱負,卻始終未得施展。如今年將半百,名未成,身已老,而且轉徙流離,幾乎“餓死填溝壑”,怎不叫他悲憤填膺!六年後杜甫在嚴武幕府,曾再次發出這種嘆窮嗟老的感慨:“男兒生無所成頭皓白,牙齒欲落真可惜。”(《莫相疑行》)其意是相仿的。
次句“三年飢走荒山道”,把“三年”二字綴於句端,進一步突現了詩人近幾年的苦難歷程。“三年”,指至德二載(757)至乾元二年。杜甫因上疏營救房琯觸怒肅宗而遭貶斥,為飢餓驅迫,在“荒山道”上嘗夠了艱辛困苦。
三、四句,詩人追敘了困居長安時的感受,全詩陡然出現高潮。十二年前,杜甫西入長安,然而進取無門,度過了慘淡的十年。他接觸過各種類型的達官貴人,發現長安城中憑藉父兄餘蔭,隨手取得卿相的,以少年為多:“長安卿相多少年。”這不能不使詩人發出憤激之詞:“富貴應須致身早。”“致身早”,似是勸人的口吻,卻深蘊著對出現“少年”“卿相”這種腐敗政治的憤慨。這和他早年所寫的“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顯然同屬憤激之言。
五、六句又回到現實,映現出詩人和“山中儒生”對話的鏡頭:“山中儒生舊相識,但話宿昔傷懷抱。”詩人身處異常窘困的境地,當然感嘆自己不幸的遭遇,因而和友人談起的都是些令人很不愉快的往事。憂國憂民的“懷抱”無法實現,自然引起無限傷感。
第七句“嗚呼七歌兮悄終曲”,詩人默默地收起筆,停止了他那悲憤激越的吟唱,然而思緒的巨潮如何一下子收住?“仰視皇天白日速”,擱筆望天,只見白日在飛速地奔跑。這時,一種遲暮之感,一種凄涼沉鬱、哀壯激烈之情,在詩人心底湧起,不能自已。
《同谷七歌》在形式上學習張衡四愁詩》、蔡琰《胡笳十八拍》,採用了定格聯章的寫法,在內容上較多地汲取了鮑照《擬行路難》的藝術經驗,然而又“神明變化,不襲形貌”(沈德潛唐詩別裁》),自創一體,深為後人所讚許。此詩作為組詩的末篇,集中地抒發了詩人身世飄零之感。藝術上,長短句錯綜使用,悲傷憤激的情感,猶如潮水般衝擊著讀者的心弦。

創作背景


這組詩是杜甫在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十一月所作。這一年杜甫四十八歲。七月,他自華州棄官流寓秦州,十月,轉赴同谷,在那裡住了約一個月,這是他生活最為困窘的時期。一家人因飢餓病倒床上,只能挖掘土芋來充腸。在饑寒交迫的日子裡,詩人以七古體裁,寫了這七首詩。

作品評價


宋代張戒歲寒堂詩話》:若《乾元中寓居同谷七歌》,真所謂主文而譎諫,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者也。“氣劘屈賈壘,目短曹劉牆”,誡哉是言!“乾元元年春,萬姓始安宅”,故子美有“長安卿相多少年”之羨,且曰:“我生胡為在窮谷,中夜起坐萬感集。”蓋自傷也。讀者遺其言而求其所以言,三複玩味,則子美之情見矣。
明代高棅唐詩品彙》:李薦《師友記聞》:太白《遠別離》、《蜀道難》,與子美《寓居同谷七歌》,《風》《騷》之極致,不在屈原之下也。孫季明《示兒篇》云:歐陽公傷五季之亂,作《五代史》序論,故盡以“嗚呼”冠其首;杜子美傷唐室之亂、作詩史於歌行,間以“嗚呼”結其末,《同谷歌》、《冬狩行》、《折檻行》、《白馬詩》等篇是也。前此,詩人所稀有者,公獨用之。其傷今思古之意歟?
明代胡應麟詩藪》:杜《七歌》並仿張衡《四愁》,然《七歌》奇崛雄深,《四愁》和平婉麗。漢、唐短歌,名為絕唱,所謂異曲同工。
明代陸時雍唐詩鏡》:《同谷七歌》稍近《騷》意,第出語粗放,其粗放處正是自得也。
明末清初王嗣奭杜臆》:《七歌》創作,原不仿《離騷》,而哀實過之。讀《騷》未必墮淚,而讀此不能終篇,則節短而聲促也。七首脈理相通,音節俱協,要摘選不得。
明末清初王夫之唐詩評選》:“(其一)天寒日暮山谷里”倒一句用韻,俾入管弦,亦近俗節。”“(其三)‘東飛’句,樂府雅語。”“(其四)‘杳杳’句住得好,於急故緩。”“(其五)迎頭用興,只一直寫來,第六句卻淡淡住。”“《七歌》不紹古響,然唐人亦無及此者。”
清代仇兆鰲杜詩詳註》:蔡琰《胡笳十八拍》結語曰:“笳一會兮琴一拍,心憤怒兮無人知”……《七歌》結語,皆本《笳曲》。朱子曰:杜陵此歌七章,豪宕奇崛。至其卒章,嘆老嗟卑,則志亦陋矣,人可以不聞道哉!申涵光曰:《同谷七歌》,頓挫淋漓,有一唱三嘆之致,從《胡笳十八拍》及《四愁詩》得來,是集中得意之作。
清代何焯義門讀書記》:《七歌》以擬《四愁》,其音節則《胡笳十八拍》,而奇健勝之。《七歌》以第一篇作領,下六篇乃分言之。
清代沈德潛《唐詩別裁》:“七歌,原本平子(張衡)《四愁》、明遠(鮑照)《行路難》諸篇,然能神明變化,不襲形貌,斯為大家。”

作者簡介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男,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出生於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遊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後輾轉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杜甫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別”等名作。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大曆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歲。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