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霸主

春秋霸主

春秋五霸是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此說見之於《史記》。另一種說法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hé lǘ),越王勾踐。此說見之於王褒的《四子講德文》。

齊桓公


齊桓公
齊桓公
齊今北,盛產魚鹽,經濟富裕,是東方的一個大國。齊桓公是春秋時期齊國的第十五位君主,姜姓,名小白,齊襄公幺弟,公元前685年~前643年在位,是首先稱霸中原的國君。齊襄公是一個暴虐的君主,國內怨聲載道,人人憤恨。小白進宮勸諫,襄公不聽。他在鮑叔牙的勸說下,出奔到莒國。公元前685年,襄公的族弟公孫無知與大臣連稱、管至父串通發動政變,殺了襄公,篡奪了君位。一個多月後,齊人殺死公孫無知,迎接出奔在魯國的小白的兄長公子糾回國即位。而國內的高氏、國氏等貴族支持小白繼位。小白抄近道首先回到齊都臨淄,當上了國君,即齊桓公。他重用管仲,不計前嫌,任命曾輔佐公子糾的管仲為相國。在管仲的主持下,齊桓公在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特別是因地制宜,發展漁業,使齊國富強起來,為最後稱霸奠定了基礎。為了擴大影響,他興兵伐魯,大獲全勝,滅掉了附庸於魯的遂國。后又歸還戰爭中奪取的土地,各國諸侯認為他是一個可信的賢德之君,願和他同盟,使他聲名鵲起。齊桓公派遣使臣朝拜剛繼位的周僖王,贏得了周天子的歡心。他召集各國諸侯到北杏開會,被推舉為盟主,后又在幽地與宋、魚、衛、曹等八國歃血為盟,齊國稱霸的局面終於確立,齊桓公成為春秋首霸(“首”可以解釋成“首先”,也可以說是“最傑出”)。
管仲、鮑叔牙,齊桓易牙、豎刁等小人,讓他們掌握了國政。在位43年後,齊桓公於公元前643年病死。他的5個兒子因爭位而忙於內戰,屍體於死後67天才下葬。這時的齊國,社會矛盾不斷激化,他創下的霸業也就衰落了。

晉文公


晉文公
晉文公
晉國周代春秋時期諸侯國名,出自周成王弟唐叔虞。疆域約為今山西省南部。唐叔虞之子晉侯燮父徙居晉水,至晉孝侯時,國都名翼(今山西翼城縣);曲沃代翼之後,晉獻公遷都絳(今山西翼城縣東南),別都曲沃(今山西聞喜縣東)。晉文公,姬姓,名重耳,第二十四位晉國國君。齊桓公之後,中原沒有真正的霸主,直至晉文公(前636年~前628年執政)時才重舉“尊王攘夷”之旗幟。文公早年曾因“驪姬之亂”,在外流亡十九年,飽嘗艱辛。即君位后,他任用狐偃、趙衰等賢良,整頓內政,改革政治,發展經濟,整軍經武,取信於民,安定王室,和好秦國,國力大盛。方文公即位之時,周室發生內亂,襄王蒙難出奔於鄭。趙衰向文公指出:“求霸莫如入王尊周。……方今尊王,晉之資也。”文公乃於公元前635年獨力勤王,匡扶周室,迎襄王複位,於是晉之聲名大噪。周襄王二十年(前633),楚軍包圍宋國都城商丘。次年初,晉文公領齊、宋、秦之軍在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與楚軍交戰。
由於楚國立國至此,從未有敗戰記錄,甚至齊桓公也不敢與楚人開戰,因此當時所有人都以為晉國必敗無疑。
而晉文公為了回報昔日流亡時楚成王的接濟之恩,堅持先退讓三舍(約45公里)才接戰。敵前退兵形同不戰而逃,為此晉文公承受極大壓力,甚至晉軍內傳出他夢到了被楚成王打倒在地、吸食腦髓,所以才嚇得想放棄決戰之傳聞。但這場戰役最後晉國贏了。晉國的山戎大軍打破了楚國荊蠻大軍的不敗神話。
晉文公歸途中大會諸侯於踐上(今河南鄭州北),天子遣人封其為“伯”(霸)。後來,晉文公又會諸侯於河陽(今河南孟縣西),周襄王亦被召與會。晉文公因戰勝楚國而稱霸於諸侯。文公死後,晉國之霸業猶維持百年之久。

楚莊王


楚莊王(?—前591年),又稱荊庄王,出土的戰國楚簡文寫作臧王,漢族,姓羋,熊氏,名侶(一作呂、旅。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所以應該稱為熊侶而不是羋旅),謚號庄。楚穆王之子,春秋時期楚國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庄王之前,楚國一直被排除在中原文化之外,庄王自稱霸中原,不僅使楚國強大,威名遠揚,也為華夏的統一,民族精神的形成發揮了一定的作用。楚莊王自前613年至前591年,共在位23年,後世對其多給予較高評價,有關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鳴驚人”等也成為固定的成語,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
楚莊王,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英雄,在位初期,“昏聵閉塞,貪圖酒色”,國政皆賴於成、斗二氏,無所作為。庄王親政后,勵精圖治,對內分令尹之權,壓制若敖氏,任用蘇從、蒍賈、伍舉等賢臣。后子越政變,庄王沉著應對,一戰定乾坤,穩定後方;對外與晉國趙盾郤缺多次爭霸受挫,卻能屢敗屢戰,任用孫叔敖大膽革新,楚國大治。
邲之戰,軍令統一的楚軍大敗政出私門的晉軍,宣告著楚莊王霸業的功成名就,其雄才大略使楚國稱霸於中原,號令諸侯,打破了晉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並矢志不渝的維護著霸業的延續,時刻盯防著晉國的反撲。楚莊王的強勢北進,客觀上促使著先進的中原文化與個性獨特的荊楚文化的水乳交融,也為先秦時代華夏文明的民族大融合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其豐功偉績足以永載史冊,千古傳頌。
然而,楚莊王並未將楚國國策法律化,依舊採取人治而非法治,終為時代所局限,其處理後事上的疏忽導致人亡霸滅也就顯得勝敗有憑。而自楚莊王後期所推行的王族政體也對日後的楚國影響極為深遠。此後百餘年間,子重、子辛、子囊、子庚、子南、公子圍、子皙、子瑕、子常、子西、子國等楚國王室成員先後充當令尹,雖亦一度抑制了卿族勢力膨脹,卻日漸腐敗直至淪喪,成為楚國發展圖強的最大毒瘤。
楚國又稱荊、荊楚,是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楚國祖先族姓羋,熊氏。最早興起於古荊州之地的楚部落,滅於秦國。轄地大致為現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慶、河南、安徽、江蘇、江西部分地方。楚莊王是春秋時期楚國的國君,羋(mǐ)姓,熊氏,名旅(一作侶),楚莊王,楚穆王商臣之子,公元前613年~前591年在位。
楚國原是一個南方小國,經過文王、成王的發展之後,到穆王時已漸漸出現停滯狀態。庄王即位時年齡尚不足20歲,國內矛盾重重,爆發了他兩位師傅公子燮與子儀發動的叛亂。叛亂雖被及時平息,但對他這個幼主來說,卻是一次不小的考驗和不利的開端。在複雜的形勢下,他採取了以靜觀動的對策,表現出沉湎於聲色犬馬、不問政事的狀況。
三年後,他對楚國的政局和各類人物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他重用了伍舉、蘇從等忠直之臣,攻滅了前來進犯的庸國,使楚國的勢力向西北擴展。他任用孫叔敖為令尹,虛心聽取孫叔敖對治理國家的意見。庄王在位期間,君臣上下和睦,一致對外。他帶頭執法,重視社會生產,發展經濟,充實國力。他務實的統治使楚國社會安定,民風儉樸,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
楚國要北進中原,爭霸諸侯,首先就要拉攏與其相鄰的鄭國。楚國在北林打敗晉國軍隊后,鄭國開始聽命於楚國,但仍然搖擺不定。為了爭當霸主,楚晉之間進行了長時間的戰爭,最後楚軍大獲全勝,聲威大震,國勢日強,而晉國在中小國中威信下降,失去了支配他們的能力。不久,楚莊王滅掉了蕭國,又連續三年攻伐宋國,迫使宋國向楚求和。楚莊王飲馬黃河,問鼎中原,實現了自己稱霸的願望。中原各國諸侯對楚國言聽計從,唯唯諾諾,有敢違背楚國旨意者,楚國兵鋒所向,沒有不迅速瓦解的。
楚莊王連年用兵,但他盡量做到不違農時,對百姓安撫體恤,從而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支持,這是他的高明之處。他對外戰爭也是採取威德並用的策略,並不只是著眼於某一塊土地的得失,而更注重於以德取勢,號令天下,這使他的霸業最終取得了成功。

宋襄公


宋襄公
宋襄公
宋國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國君子姓,位於現在河南商丘一帶。
宋襄公(?~前637),春秋時期宋國的國君(前650~前637),宋桓公之子,子姓,名茲甫,於公元前650年即位。宋國原本是周初商代貴族微子啟的封國,領地為現今豫東及蘇、魯、皖接壤地區,都城為商丘(今河南商丘)。到宋襄公之時,國勢漸盛,而其稱霸中原的慾望也愈加強烈。
公元前645年和643年,成就了齊國霸業的管仲、齊桓公相繼病死。桓公死後,他的五個兒子為爭奪君位發生內訌,易牙勾結宮中權勢作亂,立公子無虧為君。齊國也因內亂而國力漸衰,徹底喪失了霸主地位。公元前642年,野心勃勃的宋襄公趁機聯合曹、衛、邾等國出兵討伐齊國,並扶持逃到宋國避難的公子昭當上了齊國國君(即齊孝公)。宋襄公此舉受到了各諸侯國的稱讚,宋國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而一心想繼承齊桓公的地位的宋襄公自恃定齊有功,野心越來越大,妄圖稱霸中原。
公元前639年,宋襄公發起鹿上(宋地,今安徽阜陽南)之盟。對此,宋國的重臣公子目夷(宋襄公的庶兄)曾多次勸諫宋襄公說:“小國爭盟,禍也。宋其亡乎!”(《左傳·僖公二十一年》)但正做著霸主之夢的宋襄公並沒有接受目夷的規勸,他再次邀請各國在宋國開會,商議會合各諸侯國訂立盟約,想以此來抬高自己的聲望。同年秋,宋襄公又約楚、陳、蔡、鄭、許、曹等國之君會盟於盂(宋地,今河南睢縣境)。赴約時,宋襄公不聽目夷的勸告,執意不帶兵馬,而楚國卻設伏兵於盂,抓獲宋襄公。隨後楚國起兵伐宋,但遭到了目夷所領導的宋國軍民的頑強抵抗宋襄公,楚軍久圍宋都數月而不能攻克。后經魯僖公的調解,宋襄公才被楚國釋放。
縱觀宋襄公一生所為,他實乃一志大才疏之人。齊桓公死後,諸侯中以楚國最強,楚成王實際上已稱霸中原。而宋國本是一弱國,國小力單,原本無力稱霸,但宋襄公卻自不量力,一意孤行,妄圖與楚爭霸。宋國在與楚國的政治較量中,始終處於下風,一敗再敗。而在決定其命運的泓水之戰中,他又大講仁義道德,死守古代“不鼓不成列”的決鬥式戰法,不肯乘敵“半渡”、“未陣”而擊之,結果兵敗身死,為天下人所恥笑,毛澤東評之為“蠢豬式的仁義”。宋襄公的爭霸實際上是在為楚國確立其霸主地位搭橋鋪路,“正所謂‘宋襄霸業’,實為楚成霸業。”舊史稱宋襄公為“春秋五霸”之一實屬名不副實,而最務實的《左傳》中也並未以霸許他。

吳王闔閭


吳國是公元前12世紀—公元前473年立國於長江下游的一個古國。姬姓,其國境位於今蘇皖兩省長江以南部分,后擴張到蘇皖兩省全境及贛東北部分地區。
吳王闔閭又作“吳王闔廬”。姬姓,名光,公元前514年~前496年在位。吳國是春秋時期長江下游的一個國家,原本是楚的屬國,吳君壽夢時吳國開始崛起。晉國為與楚國爭霸,採取聯吳制楚之策,派楚國亡臣屈巫帶著一隊戰車來到吳國,教吳人乘車、御射、列陣,吳軍由此學會了車戰。此外,吳國與晉國交好后,經濟、文化也得到發展,國力逐漸強大起來。於是,吳君壽夢慢慢萌生了走出國門的意圖,自號吳王,欲與南方大國楚國在疆場上一試身手。公元前584年,吳軍新編水陸大軍齊出,一舉攻下楚國淮河重鎮州來。此後近70年間,雙方先後發生過十次大規模的戰爭,幾成世仇。在這十次戰爭中,吳軍全勝六次,楚軍全勝一次,互有勝負三次。公元前515年,吳國公子光奪得吳國王位,稱吳王闔閭。闔閭即位后,立志稱霸天下。
具有政治膽識的闔閭大力搜羅人才,採納良策,聽取民聲。他任用了楚國亡臣伍子胥,聽取其振興吳國的建議。他修建城郭,設置守備,積聚糧食,充實兵庫,為稱霸諸侯作準備。經過幾年的努力,吳國不斷發展壯大,百姓豐衣足食,樂於為國家而獻身。為了給楚國點顏色看,他一舉滅亡了楚的附庸徐國,楚國對此也無可奈何,眼睜睜地看著他在徐國稱王。
具有了強大的經濟實力,闔閭開始整軍經武,把重點轉向軍事上的發展。他任用伍子胥幫他訓練吳國的士卒,以適應與中原諸侯國作戰的需要。又重用軍事家孫武,提高戰術素養;加緊製作鋒利的寶劍,以供戰爭之用。一切準備就緒,闔閭首先把矛頭指向了強大的楚國。公元前506年,吳國聯合唐、蔡兩國,對楚國大舉進攻,楚軍瓦解敗退,主帥令尹子常狼狽逃竄,吳軍大獲全勝,又經過幾次戰鬥,進入了楚都城郢。楚昭王驚慌出逃,后在秦哀公的幫助下才重返國都。戰勝楚國后,闔閭的鋒芒轉向了越國,開始了對越的攻戰。公元前496年,在兩軍交戰時,他不幸被越軍射來的箭擊中,受傷而死。

越王勾踐


越國位於吳國之南,定都會稽(今浙江紹興市),擁有今浙江大部和江西一部分、廣東東部和北部以及福建北部,前473年滅吳后盡有吳國故地,勢力範圍一度北達江蘇,南入閩台,東瀕東海,西達皖南、贛東,雄踞東南。
越王勾踐又作“越王句踐”。姒姓(一說羋姓),越氏(一說騶氏),名勾踐,公元前496年~前465年在位,越王允常之子,是春秋時代的最後一位霸主,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勾踐
勾踐
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勾踐即位。由於其父允常不肯幫助吳國攻打楚國,又支持闔閭弟夫概自立,兩家結下了怨仇。吳王闔閭趁越喪亂之際興兵伐越,勾踐起兵抵抗。吳軍戰敗,闔閭受箭傷死於回國途中。其子夫差即位后,時時不忘殺父之仇,用了兩年多的時間練兵。公元前494年,吳越夫椒之戰中,勾踐一敗塗地,被困在會稽山。打了敗仗的勾踐聽取了臣下大夫文仲、范蠡的意見,答應卑辭向吳國求和,等待時機以再圖大業。大夫種通過吳臣太宰嚭說服吳王接受了越國的求和,勾踐夫婦入吳為奴。
勾踐抵達吳都,夫差有意羞辱他,要他住在闔閭墳前的一個小石屋裡守墳喂馬,有時騎馬出門還故意要他牽馬在國人面前走過。勾踐忍辱負重,小心伺候夫差,做到百依百順,勝過夫差手下的僕役。夫差生病,勾踐前去問候,還掀開馬桶蓋觀察夫差剛拉的大便,了解夫差的病情。時間過去3年,由於勾踐盡心服侍,再加上吳太宰嚭不時接受越大夫種派人所送之禮而在夫差前為勾踐說好話,使夫差認為勾踐已真心臣服,決定放勾踐夫婦和范蠡回國。
勾踐回到越國后,卧薪嘗膽,勵精圖治。周敬王四十二年(前478年),吳國多年災荒又遇大旱,倉廩空虛,百姓飢餓,多就食於東海之濱,勾踐乘隙攻吳。越軍以兩翼佯動、中央突破、連續進攻的戰法,大敗吳軍於笠澤(今蘇州南)。夫差見大勢已去,就自殺而死。勾踐率得勝之師,北渡淮河,與齊、晉等國會於徐州(今山東滕縣)。周元王派使臣送來祭肉,封勾踐為“侯伯”。自此,越軍橫行江淮一帶,諸侯盡來朝賀,勾踐的霸業完成。
當勾踐剛剛滅吳稱霸時,其手下最大之功臣范蠡被封為上將軍,然范蠡深知“大名之下難以久居”,“久受尊名不祥”,故功成立即隱退,“自與其私徒屬乘舟浮海以行,終不反”。傳其改名陶朱公,后以經商而致富。范蠡曾遣人致書大夫種,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大夫種未能聽從,不久果被勾踐賜劍自殺。

秦穆公


秦穆公(—前621),一作秦繆公,春秋時代秦國國君。漢族,嬴姓,名任好。在位三十九年(前659年-前621年)。謚號穆。在部分史料中被認定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非常重視人才,其任內獲得了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孫支等賢臣的輔佐,曾協助晉文公回到晉國奪取君位。周襄王時出兵攻打蜀國和其他位於函谷關以西的國家,開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為為西方諸侯之伯,遂稱霸西戎
秦國僻處西陲,原是居住在秦亭(今甘肅張家川)周圍的一個嬴姓部落,周初為附庸小國,春秋初年因秦襄公平王東遷才被封為諸侯,並承周平王賜給岐山以西之地,后定都於雍(今陝西鳳翔南)。國小民弱,在群雄並起的春秋時代,與其他強國相比,顯得很不起眼。到了秦穆公時,國勢才逐漸強大起來。
自秦襄公正式立國后,經文、憲、武、德、宣諸公,秦的疆土不斷東移,到穆公繼位時,已佔有大半個關中。秦穆公繼位當年(前659年),就親自帶兵討伐茅津(今山西芮城東)的戎人,開始了擴張疆土的事業。
秦穆公寬厚仁愛,不計較小事。《資治通鑒》中有這樣一個故事。秦穆公走失了一匹馬,岐山腳下的農民捉得並分給三百個人一起吃了它。(秦穆公的)官吏追捕到了(食馬的人),想按照法律來處置他們。秦穆公說:“有德才的人不因為畜生而殺人。我聽說吃馬肉而不喝酒,就會傷及身體。”於是便給酒他們飲。後來秦穆公攻打晉國,(那)三百人聽說秦穆公被晉軍圍困,拿著銳利的武器以死相救,來報答給馬肉吃的恩德。這次秦穆公擒獲了晉侯班師回國。
秦國要發展,首當其衝的是其東鄰晉國。晉獻公晚年,發生驪姬之亂,世子申生自殺,公子重耳和夷吾出逃。穆公九年(前651年)晉獻公死,驪姬子奚齊繼位,旋即被其臣里克殺死。秦穆公派百里奚帶兵送夷吾回國繼位,為晉惠公。夷吾事先答應將河西八城割給秦作為謝禮,但繼位后卻毀約。晉臣丕豹逃到秦國,受到穆公重用。十二年(前648年)晉國旱災,秦穆公運了大量粟米給晉。十四年(前646年),秦
國發生飢荒,晉國不僅不給秦國糧食救災,反而乘機出兵,於次年攻秦。雙方在韓原大戰,秦軍最終生俘晉惠公。在周襄王和穆姬的請求下,秦穆公與晉惠公結盟后,將其放回。晉惠公送太子圉到秦國為質子,並將黃河以西的地方獻給秦國,秦的東部疆界擴至龍門。二十三年(前637年),晉惠公死,公子圉逃回國繼位,為晉懷公,繼續迫害逃亡的公子重耳。秦穆公於是將重耳從楚國迎來,以極為隆重的禮節接待,將女兒文嬴及四位宗女嫁其為妻,然後於次年送重耳回國為君,是為晉文公。晉文公殺死子圉,在秦的參與下,尊王攘夷,敗楚城濮,成為霸主。三十年(前630年),秦又出兵幫助晉文公圍鄭。鄭老臣燭之武夜裡從圍城中用繩子吊著逃出,見秦穆公說:“鄭國滅亡,於秦不利。晉國的力量增強,相當於秦國的勢力減弱,況且晉人這次開拓了東邊的領土,下次就會向西邊的秦國用兵。大君何必損害自己國家的利益,共同幫助晉國呢?”秦穆公於是與鄭結盟,留杞子、逢孫、楊孫戍守,罷兵而還。

評判標準


春秋爭者雖多,可霸主名額有限,這樣爭議就頗多。爭議的真正源頭實則就是對霸主評價的標準有所區別。縱觀各類史籍,很難得到一致標準,原因如下:
其一,泛華夏地區的諸侯國是否能參與霸主評選
楚國本身也是周王室的分封國,春秋時楚君熊通打敗隨國,讓隨國在周桓王面前說情,提升楚國爵位。周桓王不同意,熊通就自立為“楚武王”。楚國稱王之後,理論上就與周王室的封國體系脫節,不再是服從周王室分封的合法諸侯國,但實際上仍是泛華夏諸侯國之一。所以作為後世史學家,對於楚國也並非排斥。
其二,需不需要獲得周天子承認
所謂霸主,是在周天子的名義之下號令諸侯,即“尊天子以令諸侯”。周天子雖然大權旁落,但仍是華夏共主,是所有臣民的精神領袖,不可以公然對抗;否則就不是爭霸,而是反整個中原政治體系。
在通常定義的霸主之中被周天子正式承認的有:齊桓公、晉文公、吳王夫差、越王勾踐等。
齊桓晉文自然不必說,這二人屬於正統的華夏文明。齊國先祖為姜子牙,建國初始地位就是侯爵地位。而晉國不但初始為侯爵諸侯國,還是姬姓諸侯國,地位自然也不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