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是成都地區一所以中西醫結合為特點的大型現代化綜合醫院,醫院始建於1942年,1985年被上級命名為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醫院分為春熙路紅星路兩個部分,在紅星路設有西南地區享有聲譽的“成都市名醫館”。醫院設甲級和普通病床600張,年門診量60多萬人次,住院病人近萬人次。

醫院規模


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
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
醫院科室設置完整,專科分類齊全,現設有內、外、婦、產、兒、眼、耳鼻喉、針灸、腫瘤等17個病區及相應的32個二級專科,並設有兒童腦癱康復中心、乳腺專科、痛證專科、肛腸專科、變態反應科、中醫美容等50個專科門診和16個醫技科室。
醫院醫療設備先進,擁有螺旋CT、菲力浦D93·65大型遙控X光機,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儀、經顱多普勒腦血流圖診斷儀、全自動血氣電解質分析儀、全自動血球計數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液透析機、腹腔電視內窺鏡、大型肺功能儀、高壓氧艙、白內障超聲乳化儀、近視準分子激光治療儀(LASIK)、ICU重症監護系統等大型現代化醫療設備。
醫院現有職工1455人,其中、高級衛技人員656人。醫院重視人才培養,擁有一大批基礎紮實、熟悉專業、技術精湛的中西醫結合知名專家和中青年技術骨幹。其中博士后1名、博士研究生4名、碩士研究生43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9人,全國知名中醫藥專家及省市名中醫10人、市級優秀專家3人。
醫院設有中藥劑型改革、呼吸病、心腦血管病、針灸針麻、計算機應用等多個研究室,承擔了國家及省、市下達的大量科研課題,其中80%為中西結合科研課題,並獲得了國家及省市科技成果獎104項。醫院是省、市“繼續醫學教育”培訓基地和“成都市中醫藥繼續醫學教育網路培訓中心”,承擔了全市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人員的“繼教”培訓及醫學院校的大、中專生的臨床教學任務,是成都中醫藥大學的臨床教學醫院。

中醫


針灸科
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針灸科為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具有雄厚的技術力量及較高的科研水平,承擔全院的針灸臨床、科研、教學工作,設有針灸病區、針灸門診兩部分;科室先後獲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四川省、成都市科技進步獎10餘項。有國家名中醫1人,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6人,有多名專家參加中國政府援外醫療隊到國外進行技術指導,或到瑞士、法國、加拿大等國進行學術交流。除接診本地患者外,還先後接待大量省外及國外患者慕名前來就診者。
診治的主要病種有:
腦血管疾病:腦出血后(恢復期)功能障礙,腦梗塞功能障礙(早期康復);
腦外傷、腦腫瘤術后後遺症;
脊髓疾病導致截癱;
周圍神經疾病:周圍性面癱;顱神經麻痹;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膀胱病變;格林巴利綜合症;突聾,神經性耳聾,尿失禁;三叉神經痛枕大神經痛;頭痛:血管緊張性頭痛、叢集性頭痛、緊張性頭痛;
睡眠障礙;
帕金森氏綜合症;
各種疼痛性疾病;
各種退行性骨關節疾病: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骨質增生、症膝關節骨質增生症等。
開展的技術:
傳統康復技術:針灸(體針,頭針,眼針等)、按摩;中藥熏蒸;牽引。
現代康復技術:關節鬆動術;神經促通術(運動再學習、Bobath、Rood)等。
中醫科
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中醫科歷史悠久,特色突出,實力雄厚,解放初期便以擁有卓雨農、王梓珍等一大批中醫名家著稱,后更有一批如謝正卿、鄭陶萬、黃公正等醫技精湛的專家,現仍有享譽省內外的知名老中醫王曉東等一批省市名中醫坐診。
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中醫科現有主任醫師3名,副主任醫5名,主治醫師6名,醫師2名,其中4名醫務人員被指定為省、市級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中醫科分設了內、外、婦、兒、皮膚及乳腺等中醫專科。各科醫師經驗豐富,技術過硬,能熟練運用中醫“望、聞、問、切”四診合參,重視整體與局部的合理治療,結合相關的西醫檢查,配合多種中醫綜合治療途徑:如外科中藥外敷治療癰、疽、疔、癤;婦科微波治療盆腔炎、陰道炎、痛經、外陰潰瘍等;乳腺科中藥外敷及紅外線治療乳腺增生病、乳腺炎、乳痛症、乳房囊腫、乳腺腺病等,對各科常見病、多發病能辯證論治、合理用藥、療效顯著;對部分難治性疾病,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有較好療效;能運用中藥治療亞健康狀態,達到標本兼治和“治未病”的顯著效果。
乳腺科
乳腺疾病是婦女的常見病、多發病,特別是乳腺癌的發病率逐年升高,已成為嚴重威脅廣大婦女身心健康的惡性腫瘤之一。
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乳腺專科門診是成都市最早建成的特色性專科門診,由從事乳腺專科臨床十餘年、經驗豐富、專業技術過硬的女醫生坐診。科室備有先進的檢測儀器及治療儀,採用中西醫結合治,同時為您提供乳房疾病防治知識講解,定期觀察您的病情。對乳腺各種良性疾病(小葉增生、囊性增生、導管良性病變、乳頭溢液、產後乳絡不通、炎性病變、皮膚病變等)採取中醫中藥治療為主(我院院內製劑乳腺Ⅰ號、Ⅱ號片療效確切,無毒副反應);對乳腺良、惡性腫瘤患者儘早安排手術,術后配合中醫中藥及西醫藥對症治療,降低腫瘤複發機率,並可減少乳腺癌術後患者放化療毒副反應,提高生活質量。
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乳腺科門診是成都市最早建成的特色性專科門診,科室由4名女醫務人員組成,高年資醫生2名,醫學碩士1名,各醫生均畢業於重點醫科大學,均有十年以上中西醫結合臨床工作經驗並曾在全國著名醫院或醫科大學進修學習。熟悉各種乳腺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熟悉內外科疾病,對運用中醫中藥等治療方法方面有獨特見解,且有豐富臨床經驗專業技術過硬。
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中西醫結合乳腺科門診可以提供:
1、乳腺疾病的諮詢;
2、熟練精準的乳腺手診;
3、先進的紅外線乳腺檢查;
4、乳房彩色B超和CT及MRI檢查;
5、乳房穿刺術及乳房脫落細胞學等病理檢查;
6、乳腺紅外線治療;
7、中藥配合中頻外治;
8、純中藥或中西藥結合內治;
9、通乳治療;
10、產後乳房保健等。
診治範圍:乳腺小葉增生、囊性增生、導管良性病變、乳頭溢液、乳頭內陷、產後乳絡不通、炎性病變、皮膚病變、副乳病變、乳腺纖維腺瘤、乳腺癌等。

歷史沿革


1926年,成都市立醫院開始籌建
1942年8月1日,成都市立醫院在小南街(原成都市立第一小學校址)上正式成立
1950年8月17日,醫院遷至成都市春熙路東段16號
1950年1950年11月2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接管成都市立醫院並舉行開業慶典
1953年1月24日,成都市立醫院更名為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

科室介紹


皮膚科
科室開展皮膚病、性病及皮膚美容的臨床醫療、科研工作。除開展常見的細菌性、病毒性、真菌性、變態反應性、紅斑鱗屑性、血管炎性、結締組織性、黏膜性、物理性等皮膚病,如痤瘡、帶狀皰疹、疣、濕疹、皮炎、急慢性蕁麻疹、銀屑病、斑禿等的診治外,還開展性病的治療。對影響美容的皮膚病亦能採用規範、合理、有效方法為 患者科學進行診治。
呼吸內科
呼吸內科具有40年的歷史,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四川省衛生廳重點甲類專科、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中西醫結合重點研究機構、成都市醫學重點學科,成都市醫院管理局特色專科。建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研二級實驗室“呼吸病理生理實驗室”。科室技術力量雄厚,科室的學科帶頭人和技術骨幹承擔了中國中西醫結合呼吸病專業委員、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省中西醫結合呼吸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省、市呼吸專業委員會委員等職。歷年來科室承擔各級科研課題20多項,獲得各級省、市科技進步獎十多項。
該科對急慢性支氣管炎阻塞性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肺心病、肺癌、細菌性肺炎、肺間質纖維化等疾病療效顯著,尤其對呼吸重症如:急慢性呼吸衰竭、肺性腦病、致死性肺部感染、重症哮喘、嚴重酸鹼失衡、電解質紊亂、張力性氣胸和大量胸腔積液等救治經驗豐富。中西醫結合特色突出,並有療效顯著的專科中藥製劑。科室學術技術水平躍升全國先進行列,在省內居領先水平,其專科規模也居省內最大。
骨外科
骨科具有30多年的歷史,科室技術力量雄厚,科室的學科帶頭人和技術骨幹分別擔任了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骨科分會常委和委員、中華醫學會省、市骨科專業委員會委員、成都市中醫骨科專委會委員等職,是成都市醫療事故鑒定和成都市勞動能力鑒定成員。歷年來科室承擔各級科研課題6項,獲得成都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
本室對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管狹窄、頸椎病、肌腱末端病、骨關節炎、骨腫瘤等疾病療效顯著,尤其對骨科創傷如:脊柱脊髓損傷、肢體骨幹骨折、關節周圍骨折、手外傷、軟組織缺損等救治經驗豐富。中西醫結合特色突出,並有療效顯著的專科中藥製劑。科室已經形成亞專業發展,現有脊柱、關節、上肢和下肢四個亞專業組,均由經驗豐富的專家帶組。骨科的創傷救治水平居省內先進,成都地區領先地位,全年救治的創傷病人數遠遠高於成都市級醫院水平。
骨外科現有病床83張,2011年度病床使用率達157.3%以上。科室配備和可以使用的設備有核磁共振、64排CT、大型X光機、關節鏡等。
科室衛生技術人員61人,其中醫生23人(醫生:博士5人,碩士8人,本科5人,專科2人;正高1人,副高8人,中級3人,初級3人),護士38人(護士:本科1人,專科19人,中專7人;中級4人,初級23人)。
內分泌科
內分泌科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中西醫結合內分泌代謝專科建設項目、四川省中醫藥管理重點中西醫結合內分泌代謝專科、成都市醫學重點學科。1985年建科,經過近30年建設,現已成為市內領先、國內先進,集臨床、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專業學科。
科室技術力量雄厚、專業團隊梯隊合理。現有主任醫師3名、副主任醫師8名、主治醫師10名,博士研究生2名、碩士研究生13名。學術帶頭人陸志明、張勤及後備人才蒲琳、劉述益、李偉、伍悅蕾等分別擔任中華醫學會內分泌、糖尿病、骨質疏鬆、心血管及老年醫學專業委員會全國青年委員及省市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常務委員、委員。擁有全國知名內分泌老專家吳桐等老一代醫務工作者;業務骨幹分別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上海瑞金醫院、北京協和醫院、南京第一醫院等國內著名院校接受過內分泌專業進修、學習。科室近三分之一醫生擁有中醫背景,長期開展中西醫結合內分泌疾病治療。
科室擁有國家中醫藥內分泌及代謝二級科研實驗室,可開展內分泌及代謝病相關檢查。學科配置20餘台先進設備,總價值超過350萬元,利用率大於80%.設有病床180張,分設3個病區(南區2個、北區1個)。
科室承擔省科技廳、省衛生廳、市衛生局課題多項。承擔成都中醫藥大學、瀘州醫學院川北醫學院等醫學院校本科生的臨床教學任務。擅長診治糖尿病及其急、慢性併發症,甲狀腺疾病繼發性高血壓、肥胖症、痛風、骨質疏鬆症、低鉀血症、高脂血症、更年期綜合征腎上腺垂體等內分泌代謝疾病。定期開展對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健康知識講座,提高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防治水平。定期舉辦國家級及省級繼續醫學教育學習班,濃厚學術氛圍及擴大對外學術交流。
心血管內科
心血管內科經過長期、特別是近十多年的努力,走到了我省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界的前列,是成都市衛生局重點學科、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省級中西醫結合重點專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
該科具備心功能室、心臟介入導管室、CCU監護室、生化實驗室和動物實驗室,建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研(二級)實驗室“心血管功能實驗室”。科室將以中醫傳統理論和中西醫結合的研究成果為基礎,並緊跟現代醫學的發展步伐,利用心臟介入技術、心臟結構和功能的無創檢測技術、分子生物學檢測技術、計算機和先進的數理統計工具和方法,建設一個高水平的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學科。科室在發展西醫、吸收西醫心血管方面的先進技術和成果的同時,時時不忘從傳統中醫中獲取營養。特別注意中、西醫兩種醫學體系的互補性研究,力促中西醫結合醫學的發展。例如針對冠心病介入性治療和急性心梗溶栓造成的缺血后再灌注,開展了葛根素對大鼠心肌頓抑模型的干預研究;針對硝酸酯容易產生耐藥性的棘手難題,開展了復方丹參注射液抗硝酸酯耐葯的研究,在抗耐葯機制研究方面、除了抗氧化機制外、還從內皮依賴血管活性因子的基因表達方面進行了深層次的研究;其它研究還有活血類中藥對擴血管類西藥致氧分壓下降的干預研究和通心絡對心血管作用的基礎與臨床研究等。特別是95年以來對心力衰竭所做的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系列研究,成績顯著。科室學術技術水平居省內先進,在中西醫結合診治心血管疾病方面躍居全國領先水平。
兒科
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是一個以研究兒內科疾病、基礎醫學及兒童保健為重點、兼有醫療、教學、預防任務為一體的醫療機構。兒科病房頗具現代兒科醫院的特點,突出“以人為本”的新理念,為小患者營造了溫馨、舒適、便利的就診環境和就醫條件。兒科病房為滿足不同層次患者的需求,建有高級陪住病房、普通陪住病房,可收治各種兒內科疾病的病人。專家門診部擁有一批醫德高尚、醫術精湛的兒科專家應診,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形成了獨特的中西醫結合醫療服務特色,可以滿足不同層次患兒就診的需求,在兒科感染性疾病、慢性咳嗽、哮喘等方面的診斷和治療處於成都市領先水平,尤其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肺炎等呼吸系統疾病方面有獨特的優勢。應診專家7人,正副主任醫師7人,有多名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擁有高水平的靜脈穿刺護理團隊,兒科平均年門急診量10萬餘人次,年住院病人2000餘人次。
兒科硬體設施有很大改善,使用多種現代化儀器診斷和治療。如真空霧化泵、微波治療儀、多功能監護儀、微量血糖計、膽紅素皮測儀、多功能治療儀。開展了中西藥物霧化吸入、微量元素檢測、微血生化套餐(肝、腎功能、肥胖、心肌炎)檢測和胃腸功能、肺功能檢測。為滿足急診患兒的需要,我們採取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留觀病人,除常規西藥靜脈輸液外,突出中醫中藥特色,如穴位貼敷治療小兒咳嗽、支氣管炎、哮喘、過敏性咳嗽咽炎過敏性鼻炎、腹痛、腹瀉病等。開展“冬病夏治”的“三伏貼”用以治療和預防小兒反覆感冒、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哮喘、久咳久喘、過敏性鼻炎、咽炎等疾病的反覆發作。由於突出中藥特色,不僅療效顯著,副作用小,而且費用低廉,無痛苦,受到普遍歡迎。

引發展前景


整體搬遷到新址后,醫院迎來了跨越式發展時期,在醫院周邊社區尚不成熟、新樓盤尚未大量入住的情況下,2009年醫院門診及住院病人持續增加,日平均住院人數保持在800左右,日門診量在1200人次左右。為適應城市向南發展需要,醫院正積極啟動二期工程,擬新增床位1000張,儘快解決群眾住院難問題。
醫院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坐落在成都市高新南區萬北路18號新址。新址總體規劃建築面積約12.79萬平方米,建設用地138畝。設置床位1500張(一期500張,二期1000張),工程分兩期建設,總投資約6.1億元(一期3.5億元,二期2.7億元),現一期工程已竣工交付使用,二期工程正在立項報建中。
醫院另一部分設在成都市紅星路一段44號,有享譽西南的成都中醫名醫館,館內開設了門類齊全的中醫專科、專病診室、功能完備的輔助科室。這裡彙集了來自省、市的六十多名技術精湛,醫德高尚的著名中醫專家、教授。名中醫們在這裡沉痾於民,救急於眾,授業解惑,傳經佈道,培養高徒,傳承各派中醫學術精華,就診病人絡繹不絕。為了促進中醫藥事業的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中醫診療需求,成都市政府批准在此修建“成都市傳統醫學中心”,該項目投資1.6億元,建築面積約3萬平方米,設置床位350張,該項目已被列為國家拉動內需項目和成都市重點建設項目,現已動工建設,預計2011年竣工。

醫療團隊


姓名職稱、行政任職專長
許海嘉主任醫師青光眼眼外傷翼狀胬肉的治療
曾流芝主任醫師擅長疑難眼病診治以及各種類型白內障、青光眼、角膜移植及眼表整形、ICL治療高度近視等手術
余蜀翔副主任醫師擅長兒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與治療。尤其是小兒腎臟疾病、慢性咳嗽、慢性腹瀉、心血管重症疾病、呼吸及新生兒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徠(以上資料來源)

領導團隊


黨委領導行政領導
姓名職務姓名職務
趙 聰黨委書記熊 明副院長
陳澤君黨委副書記 院長沈柳箐總會計師
郭 強黨委專職副書記
劉 煉紀委書記
(以上資料來源)

學術研究


研究平台

醫院非常重視加強重點學科建設。現有國家級重點專科2個(中西醫結合呼吸內科、心血管內科),國家級重點專科建設項目2個(內分泌代謝科、兒童康復中心),省級7個(呼內、心內、內分泌、神內、神外、耳鼻咽喉、小兒腦癱),市級學科3個(呼內、心內、內分泌),市級特色專科2個(中西醫結合呼吸內科、腹部腫瘤外科);建有國家級中醫藥科研(二級)實驗室3個(呼吸病理生理實驗、內分泌代謝實驗室、心血管功能實驗室);設有呼吸病、高血壓及相關疾病、中藥劑型改革、針灸針麻、中西醫結合內分泌代謝病、計算機應用等多個研究室。被確定為“四川省中醫藥重大疾病防治中心(小兒腦癱)”的兒童康復中心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規範之一的小兒腦癱防治中心;被確定的“四川省中醫治未病中心(刮痧)”。

學術交流

醫院不斷發展和加強國際學術交流,先後派出醫務人員到美國、法國、德國、日本、奧地利、瑞士等國講學和進修。同時美國、法國、奧地利、加拿大、日本、德國、新加坡等國和聯合國的專家學者也相繼來院參觀、訪問、交流學習。

文化傳統


精神文化

醫院宗旨
病人至上 大醫精誠
中西並重 救死扶傷
醫院精神
勵精圖治 團結奮進
開拓創新 追求卓越
醫院願景
成為全國一流、西部領先的國家重點中西醫結合醫院

獲得榮譽


“病員第一、質量第一、信譽第一”是醫院的服務宗旨,醫院始終堅持以優質的服務,優良的秩序,優美的環境及過硬的技術去贏得社會的認可。1999年被市政府授予“成都市先進集體”,醫院連年被評為“市文明單位”、“省文明單位”、“市優質服務最佳單位”、“市十佳文明窗口”、“省文明單位標兵”、“省中醫十佳單位”、“全國百佳醫院”等稱號。1994年9月被評為愛嬰醫院,1995年4月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准為“全國中藥製劑和劑型改革基地”,1995年10月被評為中西醫結合三級甲等醫院,1999年被國家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同授予“全國百佳醫院”稱號。

醫院地址


醫院地址:成都市高新南區繁雄大道萬象北路1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