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瓷器

明清時期的瓷器

明、清時期是我國瓷器發展史上的極盛時期。特點是彩瓷得到巨大的發展,器物造形型,紋飾繁多而精美。彩秞品種豐富多彩,“其彩色,則霽紅礬紅、霽青、粉青、冬青、紫綠、金、銀、漆黑、雜彩,隨意而施。”

簡介


明清瓷器
明清瓷器
瓷器的前身是原始青瓷,它是由陶器向瓷器過渡階段的產物。中國最早的原始青瓷,發現於山西夏縣東下馮龍山文化遺址中,距今約4200年。器類有罐和缽。原始青瓷在中國分佈較廣,黃河領域、長江中下游及南方地區都有發現。
中國真正的瓷器出現是在東漢時期(公元23-220年)。首先是在南方地區的浙江省開始出現的。浙江紹興上虞縣上浦小仙壇發現東漢晚期瓷窯址和青瓷等。瓷片質地細膩,釉面有光澤,胎釉結合緊密牢固。從顯微照相可見,青瓷殘片釉下已無殘留石英。這種釉無論在外貌上,或是顯微結構上,都已擺脫了原始青瓷的原始性。已符合真正的瓷器標準了。
東漢之後的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公元220-581年)南方青瓷的生產,如浙江越窯等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在紹興、餘杭、吳興等地也都設有窯場,形成獨自的窯系。所謂窯系,是指某一著名窯場與附近或外省的一些窯場均生產某一種或幾種相同類型的產品,這些窯場就構成一個窯系,以主要和最有影響的窯場命名。浙江是中國最早形成窯系的地區,其原因可能與這裡是中國瓷器的發源地、制瓷業特別發達有關。
越窯生產青瓷黑瓷,到西晉晚期也生產青釉褐斑瓷,即在器物的主要部位加上褐色點彩,以打破青瓷的單色格調。
三國時越窯的產品胎質堅硬細膩,呈淺灰色;釉汁純凈,以淡青色為主,黃或青黃色少見;器型有碗、碟、罐、壺、洗、盆、缽、盒、盤、耳杯、香爐唾壺、虎子、水盂、泡菜壇等日用瓷。西晉時又出現了了扁壺、雞壺、燭台和辟邪等新產品。南朝時佛教盛行,瓷器上多以蓮瓣或蓮花作為裝飾。從三國到隋統一前的數百年中,以越窯為代表的瓷器生產有了長足的發展。它的品種繁多,式樣新穎,已深入到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人們不可須臾離開的用具。
此外,在南方當時還有婺州窯、湘陰窯和豐城窯等著名窯址。
北方瓷器的出現要晚於南方,大致是從北魏晚期到隋(公元581-618年)統一前的近百年中發展起來的。北朝青瓷的器型有碗、盤、杯、罐、壺、瓶、盒等,多為日常用品,陳設品較少。蓮瓣罐是北朝典型產品。它有三系、四系、六系和方系、圓系、條系的區別,均從肩至腹堆塑成肥碩的蓮瓣,有六瓣或八瓣不等,底有圈足。最能代表北方青瓷生產水平的器物,是河北景縣封氏墓出土的4件蓮花尊。其體積最大的一件高約70厘米,口至肩部有三周貼花,飾飛天紋、寶相花紋、獸面紋和蟠龍紋。肩有六系,其下有六層堆塑上覆下仰蓮瓣紋。
北方瓷器生產雖晚於南方數百年,但它一旦掌握了青瓷生產之後,便迅速改進生產技術,提高工藝水平,並結合北方的人文特點,導致了白瓷的出現。白瓷是由青瓷發展而來的,兩者的區別僅在於胎、釉中含鐵量的不同。瓷土含鐵量少則胎呈白色,含鐵量多則胎色較暗,呈灰、淺灰或深灰色。就瓷器本身的發展而言,是從單釉瓷向彩瓷發展的,無論是褐綠彩、白地黑花、青花、釉里紅,還是鬥彩、五彩、粉彩或琺琅彩,都是以白色為襯托,來展現各種色彩的艷麗與美妙的。所以,白瓷的產生,對瓷器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至唐代已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
北齊武平六年(公元575年)范粹墓出土的10件白瓷器,是目前已知時代最早的白瓷器,有碗、杯、三系罐、四系罐、長頸瓶等。
唐代(公元618-917年)南方的青瓷、北方的白瓷、三彩瓷;以及湖南長沙窯的復彩瓷均有較大的發展。
其中,長沙窯的瓷器在亞非13個國家、73個地點都有出土,說明它的影響遍及國內外。從其產品中的胡人雕塑、椰棗、棕櫚紋樣及書寫阿拉伯文等方面來看,可能出現了專門為外銷而生產的瓷器。
宋代(公元960-1279年)在唐代的基礎之上,出現了“定、汝、官、哥、均”五大名窯並稱於世的現象。
元代(公元1279-1368年)是中國瓷器生產承前啟後的轉折時期,在很多方面都有創新和發展。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元帝國在江西景德鎮設立了“浮梁瓷局“,為景德鎮瓷業生產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並為其在明清兩代成為全國制瓷業中心和飲譽世界的“瓷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元代景德鎮在制瓷工藝上有了新的突破,最為突出的則是青花和釉里紅的燒制。
青花瓷一般指的是由鈷料作為呈色劑在胎上作畫,然後罩以透明釉、經高溫一次燒成,呈白地藍花的釉下彩瓷。青花瓷充分體現了中國的民族特色,它一經在景德鎮出現,就以極旺盛的生命力而迅速發展,成為生產的主流達數百年之久,並遠銷國內各地及亞、非諸國;釉里紅是用銅紅料作為呈色劑,在胎上繪以紋飾,在罩以透明釉,在高溫還原氣氛中燒成的呈釉下紅彩的瓷器。釉里紅的燒成難度大,成品率底,尤其是色純正者少。釉里紅呈色鮮艷,白地紅花引人矚目,極受人們的歡迎。
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兩代是中國瓷器生產最鼎盛時期,瓷器生產的數量和質量都達到了高峰。景德鎮作為“瓷都”的確立,使景德鎮窯統治明清兩代瓷壇長達數百年,直至今日。當時,各種顏色釉瓷和彩繪瓷是景德鎮制瓷水平的突出代表。

特徵


明代

明清瓷器
明清瓷器
1、造型豐滿、渾厚、古樸,器型線條柔和、圓潤,給人以質樸、莊重之感。
2、胎體,琢器指立體造型,如瓶、尊等,都較厚重。圓器指平面造型,如盤、碗等,其胎體也較清代厚重。
3、明代青花資器,早期暈散,中期漂亮,晚期發灰、暗淡。
4、永樂、宣德瓷器的裡子很規矩,俗稱“凈里”,其他時期的盤、碗類,內壁欠平整,有凹凸不平之感。琢器的腹部有多至兩層的銜接痕迹。弘治以前注重修胎,接痕不大明顯,正德以後,到嘉靖隆慶萬曆及明末各朝,胎體接痕特別顯露,民窯器尤甚。
5、明代所有瓷器露胎處(底足、器口等)多有火石紅痕迹的現象。
6、釉面最大特點,為釉質肥厚、滋潤,青花品種除成化、弘治、正德三朝少數器物釉面潔白外,其餘皆為青白色,俗稱“亮青釉”。這種白中閃青釉面貫穿於整個明代的始末。器口及足邊微有垂釉痕迹。
7、紋飾多為寫意,畫面豪放生動,畫龍多兇猛,咀巴象豬咀,俗稱“豬咀龍”,怒發前沖,爪部團成圓形,有三爪、四爪、五爪,晚期龍紋有衰老之態。前期所繪鳳紋與元代一樣,頸部無發毛,在龍、獅及獸身上多帶有火焰紋。嘉靖以後所畫兒童形象,頭部很大,額角及後腦勺凸出。八寶圖案為輪、螺、傘、蓋、花、魚、罐、腸。文字裝飾有回紋、百壽字、福字等。
8、器足,大件器足,多為砂底,永樂、宣德大盤均為白砂底。明代早期和晚期的圓器足底,常有塌底、沾砂、放射狀刮削跳刀痕,到末期更為明顯。器足形狀有直圈足、內斂圈足、卧足、台階式圈足、外傾內斜削式圈足、直切圈足、壁形足、平削圈足、深圄足、淺圈足、刮削平足等。
9、款識,明代以前景德鎮瓷器多不書款;永樂以後,開始在官窯器物上書寫本朝年號款,在民窯器上有圖記款,吉祥語款,私家人名款。款字多以青花書寫,兼有暗刻,凸印,朱書等。除永樂、宣德、弘治、萬曆有篆書外,其餘多為楷書款,以六字雙行和四字雙行為主,亦有極少數為單行橫款、環形款、豎款。一般格式為“大明××年制”,隆慶時期多為“大明隆慶年造”,書寫位置,一般寫於器足底面口沿或器身上。所有青花書寫的款字、色調都較深沉、無飄浮感。

清代

1、清代各朝的瓷器,內容豐富,既有共同風格,又各具不同的特點。
2、清代瓷器的造型,順治、康熙時,古拙、豐滿、渾厚,雍正時的秀巧雋永,乾隆時則顯規整,嘉慶、道光以後則稚拙笨重。
3、胎體,琢器類,一般薄厚適中,圓器類則有厚有薄。康熙時,胎體體重,質地堅硬細密。雍正時有胎質輕薄、細潤,潔白度高。道光以後的胎體厚笨、質地粗松。清代的琢器類腹、頸部接痕極為少見。明代瓷器露胎處,常泛火石紅色斑到清代已基本消失。
4、釉面不及明代肥腴光亮,施釉稀薄,色澤略顯青白順治、康熙兩朝,釉面平整細膩,胎釉結合緊密,釉面分別呈青白、粉白、醬白,硬亮青等幾種色澤。雍正時稍面細白瑩潤,多有桔皮皺紋。乾隆時的平整泛青,嘉道以後的不夠平整,波浪明顯。晚清時施釉稀薄,釉質疏鬆,不夠堅緻。
5、紋飾深受同時期繪畫的影響,民窯瓷器,寫意寫實並存,用筆豪放。御用官窯瓷器,圖案趨向規範化,用筆細緻入微,構圖拘泥、繁縟。早期紋飾中的山水、樹木多採用斧劈皴,並加皴點,古裝仕女高髻秀麗,柔細的花卉採用沒骨畫法。晚期紋飾中的人物面部無神,鼻部隆大。這一時期龍紋形態不一,既有方頭大額、正肅蒼勁的,也有纖柔細身的,一般為獅子頭,龍發較多,龍腳明顯突出,兩支腳立體感強,龍身體粗笨,一般畫為四爪和五爪,如同雞爪。
6、趴在清代,由於瓷器工藝受到了西方繪畫藝術的影響,因而在瓷器上出現了具有西方繪畫風格特點的花紋圖案。如在琺琅彩瓷器和部分出口瓷器上,時常可以看到一些繪畫西洋人物,樓房、船和狗之類的花紋圖案。
7、清代八寶圖案為輪、螺、傘、蓋、花、罐、魚、腸。
8、大件器物和早期器物,多為光滑的砂底。順治、康熙時瓷器足型較為多樣,有雙圈層底、斜削式底、二層台式底、卧足、滾圓泥鍬背形足等。
9、景德鎮官窯多署皇帝年號款,民窯有干支年款、吉祥語款、私家款及圖記款等。有印、刻、青花、紅釉、金彩、料彩等多種,楷篆均有。康熙楷多篆少,雍正楷、篆並用,乾隆以後篆多楷少。晚期同治、光緒、宣統三朝,又以楷書款為多,外圍以圓圈或方框格式。民窯款識,多隨意亂寫,字體草率。

鑒定


明代瓷器

明清瓷器
明清瓷器
洪武時期瓷器的鑒定要點
1、元明兩代瓷器的砂底,露胎處均可見星點狀或大片火石紅斑。這種火石紅斑,自元代開始出現,經明代,沿續到清代乾隆以後才完全消失。
2、釉面多為青白色,色澤清雅、柔和悅目。
3、所繪龍紋,不如元代兇猛,多為五爪龍。元代所繪的折枝或纏枝蓮葉紋的葉形較大,為大花、大葉,到洪武時則明顯縮小。
4、瓷器底足中心乳釘狀突起,是元代器足遺傳。
5、明代早期紋飾,大多簡練嫻熟,豪放生動。官窯器的紋飾精細秀麗,或多或少流露出元代風格。
永樂時期瓷器的鑒定要點:
1、在我國的陶瓷工藝史上,此時的鮮紅釉、甜白釉和青花瓷器獨樹一幟,佔有特殊地位,成為明清兩代的典型。
2、永樂瓷器的造型清秀、圓潤、靈巧。
3、永樂時胎土淘煉精細,胎體輕重適度,尤其以白砂底之細膩而著稱。
4、釉面肥厚,瑩潤平凈,無桔皮紋。白釉器的口、底、邊角與釉薄處多閃白色或黃色,釉汁厚聚處閃淺淡和蝦青色。
5、青花器造型工整精緻色調凝重古雅,絢麗鮮艷,體態優美俊秀,用進口“蘇泥勃青料”,燒造時有自然的暈散,形成濃重凝聚的結晶斑點,呈凸凹不平狀。
6、圓器中的口沿,以手試之有鋒利感。而後仿的口沿多圓潤,不見稜角。這種器口特點,是我們斷定年代和區分真偽的主要依據之一。
7、琢器胎體接痕微露,不及元代與明初時期明顯。
8、常見器足有:里直外收式圈足、齊平式圈足、高深外撇式圈足,圈足露胎處多泛火石紅斑。盤碗類,器心多微下凹,器底外凸,呈塌底狀。
9、永樂時,開始書寫帝王年號款,均為四字篆書。
宣德時期瓷器鑒定要點
1、永樂為明代瓷器的開創和發展時期,而宣德則為鼎盛時期。陶瓷界有青花首推宣德的說法。宣德青花以其胎土精細,釉汁均凈,造型工整,凝重渾厚,胎質細膩,多細砂底,器形多樣,青花濃艷,紋樣優美而久負盛名。琢器介面少見,胎體比永樂時厚重、堅緻。
2、釉面特點為桔皮紋。青花器釉面,呈亮青,前期與後期釉面稍白,中期為青白色,釉面均很細潤。
3、青花用三種色料:①進口蘇泥勃青料,②國產料,③進口和國產混合料。青花自然暈散,形成濃重的凝聚結晶斑,深入胎骨。宣德青花可謂青花之冠。
4、磯紅彩始於宣德,瓷釉為宣德創新品種之一,仿哥釉也是從宣德時開始的,黃釉是宣德時燒製成功的,青金蘭釉又稱“雪花蘭”或“灑蘭”,為宣德時景德鎮能工巧匠又一傑作。
5、紋飾一改永樂時的纖細風格,顯得粗重豪放,筆法蒼勁。尤以龍紋猙獰兇猛之狀,可為明、清兩代之最。
6、宣德瓷器署有年款的,較永樂時顯著增多。一般為六字楷書款,亦有四字的,書寫部位不定,全身均可書寫,亦採用篆書。曾有宣德款識“滿器身”的說法。
7、彩瓷楷書寫“德”字無“心”上一橫,篆書寫“德”字,“心”上都有一橫。
8、器足、琢器多細砂底,無釉、無旋痕,泛有火石紅斑。盤心微有下凹。雍正仿斜坡盤底,於足脊處滾圓如“泥瞅背”狀。
成化時期瓷器的鑒定要點
1、成化時期瓷器造型莊重圓潤,玲瓏俊秀,小件居多,俗稱"成化無大器",但也不是絕對的。
2、胎質純潔細潤,胎體輕薄,迎光透視呈牙白色或肉紅色,如脂似乳,瑩潤光潔。釉質肥厚,光潔晶亮,胎精釉亦精,高穆深雅,同臻其妙。
3、成化青花瓷器,以淡雅、沉靜的色調行於天下。但往往因釉質肥厚,青花色淡,而有雲遮霧障若隱若現的現象。尤以底足的青花款色調,表現的最為突出。青花色調濃重者,相近於宣德晚期,並和多數淺淡色調,同時並存。
4、鬥彩為成化創新品種。
5、紋飾線條纖細,多用雙線勾勒填色法,填色較淡。只用平塗,只分濃淡而不分陰陽,無渲染烘托。繪人物衣著,只繪單色外衣,無內衣作襯托,故有成窯“一件衣”的說法。成化青花以淡雅著稱,用“平等青料”取代“蘇泥勃青料”呈色穩定,發色蘭中閃灰青,成化青花與弘治青花相類似,故有“成弘不分”的說法。
6、成化瓷器釉面,以細潤見著,俗謂“明看成化,清看雍正”。
7、成化器足,凡飾有青花雙邊線很規矩,緊靠圈足底部,而靠近足眼無釉處,那條圈線,顏色較深重,上面一條則顯清淡。可用這一點來做鑒定參考依據。
8、款識字體,挺拔有力,如同出自一人之手。一般為“大明成化年制”,“大”字尖圓頭高,“成”字撇硬直到腰,“制”字上大下小,“衣”字一橫不越刀。
弘治時期瓷器的鑒定要點
1、胎質與成化時相同,修胎規整纖巧。
2、釉面肥腆滋潤,潔白光亮(白色居多,也有的白中閃灰色)。
3、紋飾線條纖細、舒展,比成化時更為柔和透逸。
4、盤有塌底現象。由於器底整個收縮下凹,使器里圈足承托處微顯凸露。
5、圈足處理光滑圓潤,足牆比成化時略矮,內牆直立,深淺不一。官窯盤碗之類和成化時基本一樣,亦有“器足雙邊線”的特徵。
6、器足底釉面色調,由初期的白色逐漸轉變為灰色,後期則為“亮青釉”。
7、款識雖沿用舊制,但字體趨於清秀,筆劃纖細柔和。以楷書為主,字體小而規整。有四字或六字兩行豎寫款。
正德時期瓷器鑒定的要點
1、正德時期,大器日益增多,修胎欠佳,接痕明顯。
2、此時正處於大明瓷由細緻、薄胎向粗糙、厚重過渡的階段,因而粗細兼有。
3、釉面有白中閃青的特點。
4、圖案紋飾中,多有表現回教、道教色彩的裝飾。青花器的繪畫,除沿用一筆勾勒點划外,兼用雙線勾勒、填色平塗法。民窯器物,大多粗率豪放。
5、器足露胎處一般修切平齊,也有滾圓狀出現。較淺的器足多向里收斂,有跳刀旋痕和塌底現象。有的足心似乳狀突起,與明初的肚臍狀底足相似,民窯也是如此。
6、器底釉面,有典型的青白色和亮青色特徵。
7、正德以四字或六字楷書為主,其中以四字居多。亦有用迴文、巴思八文和紅彩梵文書寫的款識。其特徵是:“大”字橫短頭非高,“明”字日月平微腰,“正”字筆鋒三橫平,“德”字心寬十字小,“年”字橫劃上最短,“制”字衣橫少越刀。
嘉靖、隆慶時期瓷器的鑒定要點
1、嘉靖胎質不及前朝,器型多種多樣,有方形、棱形的造型。
2、琢器胎體厚重,接痕顯露。圓器多有隨底心下凹和塌陷。
3、一般器物釉面粗糙不平,官窯及民窯小件器物則細潤肥厚。往往見軸下的青花輪廓線有模糊不清及暈散的現象。
4、青花用回青料,有時加入石青,其色調呈特殊的紫蘭,青金蘭色,同時也有發淺淡黑灰色。
5、青花及白釉器物,常於口部塗刷醬黃釉,形成黃口之特徵。
6、紋飾線條雖纖細清麗,畫風多寫意卻顯得粗率,畫面多見道教色彩及吉祥祈福內容。
7、器底施釉,多為亮青釉。
8、圓器圈足多向內收斂,甚至有的可用手指掛起來。玲瓏薄胎器皿一般為滾圓矮淺窄小的圓足。
9、款識字體,筆劃較粗,均為楷書體。一般多於底足書寫六字雙行、帶有雙圈。“大”字的一拋一捺較平,“靖”字立部往上,“年”字一拋挨上點,“制”字衣橫少越刀。
10、隆慶時青花色調蘭中泛紫,濃重艷麗。在嘉靖、隆慶、萬曆三朝的青花中,以隆慶時青花呈色最佳。這點可作鑒定判別隆慶青花器的主要依據。
11、款識多寫“大明隆慶年造”,極少寫“制”字。隆慶時器物傳世不多。
萬曆時期資器的鑒定要點
1、萬曆資器,一般質地粗松,胎體厚重,器身多變形不規。
2、青花色調,早中期呈蘭中泛紫,晚期為灰暗暈散,並開始採用淺描手法。
3、裝飾工藝技法,有鏤雕、鏤空、開光、暗刻等,青花中出現類似鐵線描的繪畫。此時繪畫風格,繁縛麻密,幼稚滯拙,具有粗礦的民間藝術色彩。晚期畫面不考究,布局繁亂,比例失當。
4、大器多粗砂底,也有個別平底或淺寬圈足,底部落款處常略微凹陷,並於中心施釉如臍。盤碗之類,足徑較闊,底部多施釉,無釉的砂底,可見明顯的放射狀跳刀痕與火石紅色,官窯圈足多處理為滾圓,民窯則多斜削,並出現了通常認為是康熙時才有的那種斜削式拱壁底。
5、青花瓷器釉色早期:渾重艷麗,蘭中泛紫。中期:蘭中閃灰,發色漸淺。晚期:蘭色灰暗,多有暈散。
天啟、崇禎時期瓷器的鑒定要點
1、器型大多不規整。此時出現了日本風格的造型。崇禎時,器型不規正的現象較天啟時更為突出,一般器物,胎體厚重,修胎粗糙,底足常常有旋削刀痕和重刮削痕,並且多有粘砂。
2、胎質粗糙為多,淘煉不精。但小件器物仍很精細,並有萬曆遺風。
3、釉面亮青程度明顯減弱,施釉稀薄。崇禎時,器口普遍施加黃色醬釉
4、青花有四種不同色調,其中暈散和黑灰的與那種纖細輕淡的色調相差懸殊。崇禎時,青花色調的暈散和走軸現象比天啟時更甚。常使紋飾模糊不清,也有較鮮亮明快或類似天啟時淡描色澤。
5、紋飾中多反映出日本風格,如扇面紋、皮球花紋等。另外,明末清初時盛行的題詩聯句風氣,在此時亦有表現。此時流行的豪放誇張的減筆寫意畫,與萬曆那種密麻零亂的紋飾構圖,形成鮮明對比。
6、器足可見里收向心式的刮削痕和放射狀跳刀痕。也有的器足留有類似明初器底的小乳頭,此時底足不施釉的較多,但沾有砂粒。多為細潤白砂底足,足邊修切圓滑齊整,胎體裸露部分較多。形成了明末清初獨特的器足特徵,並為斷代提供了依據。
7、天啟器物款識少。一般寫於器底。格式為“大明天啟年制”。崇禎時,從款識上看,有書官窯款識的,也有以隸書寫干支紀年款的,此外,還多見隨意亂寫的“宣德”、“成化”、“嘉靖”等偽托前朝的年款。

清代瓷器

順治時期瓷器的鑒定要點
1、順治瓷器,正處於明未清初過渡階段,胎體厚重細潤、潔白堅緻,器型樸拙。
2、釉面以光亮不足的卵青色為多,一些琢器釉面較厚,常使淡色青花模湖不清,並保持明代在器口施醬黃釉的特點。
3、青花色調大致分為四種,其中的翠青色與康熙青花相似,不施青花的五彩器漸多。
4、圖案紋飾,內容新穎。流行的紋飾有,洞石花卉、眼麟、芭蕉、人物故事,還有畫中題句等。
5、器足演變為滾圓的泥鍬背狀,底部可見螺旋紋,此時已流行明末出現的寬圈足的雙圈底足。
6、款識,分官窯款與干支紀年款,有楷書、隸書和篆書。
康熙時期資器的鑒定要點
1、器型敦重古拙,新創器型繁多。琢器的頸部,較其它時期細長,圓器以墩式為主。
2、胎堅質細,繽密似玉,修胎規整,普遍有厚重感。
3、釉面光滑細膩,胎釉結合緊密,精面由早期的青白演變為中期的粉白與漿白色。中期以後至雍正時期又變化為硬亮青釉。
4、青花使用國產珠明料,青花色調翠蘭色為主,均有色調深沉,緊貼胎骨的特點。
5、五彩與其它彩器,早期色彩濃重、艷麗,中期漸談,晚期色調柔和。
6、早期器物口部常塗醬黃釉,一般器口均施一層含粉質的白釉,給人以加厚口沿凸出的感覺。
7、五彩是由紅、黃、蘭、綠、紫等五個顏色組成。明代五彩是由紅、黃、綠、紫四種釉上彩和釉下青花組成。以釉上的蘭彩,代替釉下青花。還有紅、黃、綠、藍、黑組成。康熙時五彩有的增加了金彩,使畫面富麗堂皇。
8、這時三彩器較為盛行,有黃地三彩、綠地三彩、紫地三彩、墨地三彩、醬白地三彩、虎皮三彩。此時還有釉下三彩,即由青花、釉里紅和豆青三種釉下的色彩組成,它是康熙時期一種特殊品種。康熙抹紅,其包為正朱,鮮艷奪目,其官窯彩碗為最佳。釉里紅亦為上乘。
9、康熙後期,出現了郎窯紅,器物口沿有“燈草口”是從明代永樂時期出現的。
10、康熙時,彩繪人物,多用蘭筆勾出面目,甚為耐久,美人兩頰又往往暈以淡赭,頗為嬌艷。人物衣裙最為生動,樹則老乾槎榧,花則風枝炯娜。畫松為茄色之干,墨色之針,渲以硬綠,給人以濃翠欲滴的感覺。
11、圖案紋飾時代感較強,其畫意、筆法、布局、施彩工藝等均有特定的時代韻律。題材為歷史典故、人物故事,還有漁家樂、耕織圖、漁、樵、耕、讀等。此外,還有草蟲、花鳥、雲龍、山水、八仙人、八仙慶壽、八寶、博古、纏枝花卉、樓台殿閣、合合二仙、三星人等。
12、器足,有平足、寬厚圈足、雙圈底、二層台底、拱壁底、圈足。
13、康熙時有一種雙底大盤,足底有兩個圈,在兩圈之間,有個深槽、這種雙底大盤,比較典型。還有這時的筆筒特點是上下兩部分粗些,中腰較細,底面有一圈無釉。
14、康熙官窯款以書寫為主,大多寫在器底部,有少數寫在器身上,一般為“大清康熙年制”有六字二行、六字三行,民窯器物一般無款,有的器物僅有青花雙圈或一秋葉、盤腸等。
雍正時期瓷器的鑒定要點
1、雍正瓷的造型特點是:雋秀爾雅,小巧玲瓏,以盤、碗、杯、碟和小件器物為主。器型比例協調,有所謂的“曲線美”。
2、胎薄體輕,大器規整而不厚重。
3、釉色品種繁多,釉面有桔皮紋,這是雍正器突出的特點。
4、窯變紅釉,由這時開始出現,是由紅和蘭兩種顏色交織一起,蘭色多於紅色。
5、爐鈞釉,也是從這時開始的,是由高梁紅和松石綠兩種顏色交錯在一起。
6、青花色調為青白和粉白。青花顏色層次不如康熙時多,一般的只有2-3個深淺顏色。
7、彩囂的色彩柔和而不艷。粉彩、五彩、琺琅彩所繪人物、景物,都明顯縮小,畫面聚收。粉彩紋飾細膩,色調淡雅,立體感強。在施彩的紋飾周圍,側視往往可見白釉地襯托處有一圈五光十色的“彩暈”。
8、紋飾有工筆畫風格,人物面目清秀,花卉尤其細膩撫媚。
9、鬥彩器比康熙時又有提高,無論是彩色還是花紋圖案都較前更為精細,用彩較薄,色調顯得非常柔和淡雅。
10、由雍正開始琺琅彩瓷器稱“古月軒”,比康熙時的製作工藝更為精細。這時琺琅彩與康熙時有顯著區別:康熙時,一般都是帶彩地的較規矩的圖案畫。而雍正時,都是不帶彩地的繪畫,特別是講求畫意,而且繪畫題材也多了起來,如花鳥、山水、松、竹、梅等,表現極為生動形象。
11、雍正時紋飾仍以繪畫為主,圖案特別工整別緻。寫生畫中的花卉、禽獸非常生動,表現的陰陽面也很明顯與當時的紙絹畫風相同。
12、繪畫紋飾有:纏校花卉、折枝花卉、過枝花卉、松竹梅、皮球花、八桃、花鳥、花蝶、雲龍、雲鳳、團龍、團蝶、八寶、壯丹、喜鵲登梅、山水、人物、西廂記、嬰戲圖、十六子、仕女圖、八仙人及樓台殿閣等。
13、器足規整,足邊滾圓,露胎窄細。
14、官窯年款有“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也有六字三行楷書款,都有青花雙圓圈、青花雙方框,個別也有不帶邊框的,還有“大清雍正年制”,“雍正年制”圖章款。
乾隆時期瓷器的鑒定要點
l、造型規整,比例適宜,外觀曲線雖不及雍正時的優美,但仍比嘉、道時期的雋秀,小件器物尤為精緻。前期器型和雍正時一樣恰到好處,後期則顯獃滯。此後各朝的造型風格,除嘉慶初尚能恪守乾隆舊樣外,余者皆為依次遞減,每況愈下。
2、前期胎體細潤,後期漸趨粗糙。
3、青花呈色雖有多種表現,但以穩定的純正蘭色居多。初期有黑褐、青灰、淡蘭各色,調均沉著,紋飾清晰。
4、爐鈞釉到乾隆時與雍正時不同,其顏色由松石綠和深蘭色組成。
5、琺琅彩也稱“古月軒”或叫“姿胎畫琺琅”,一般都有“乾隆年制”四字楷書的蘭料款。
6、古銅彩就是用粉彩及金彩,在強器上進行繪畫,用來模仿古代青銅器的紅、綠、蘭各色銹斑,這是乾隆時期瓷器彩色的發明。
7、乾隆瓷器中,有流行在紅、黃、蘭、綠、等彩地進行繪畫,可稱為彩地繪畫。
8、有的彩地上開出圓光進行繪畫,稱作開光繪畫。
9、由乾隆開始出現了彩地軋道,這種軋道,是用工具劃出來的,像軋出來的一樣,因而稱為軋道。
10、出現了用粉彩繪畫的百花不露地瓷器。
11、彩瓷釉面,常有似漣滿的均勻小皺紋。
12、製作工藝水平極高、精巧、秀麗、無奇不有,為制瓷史上所罕見。
13、圖案紋飾,時代特徵鮮明,繪畫工細、層次清晰,畫鳳嚴謹而細膩。
14、器足較前朝寬厚、足脊滾圓,有的塗以黃色或黑色釉。足器近釉處,多有刮削胎體留下一圈小鋸齒痕。
15、官窯年款,多數是篆書體“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圖章款,個別也有“乾隆年制”四字篆書圖章款。楷書款比較少。民窯器物上的家藏款不大盛行。
嘉慶、道光時期瓷器的鑒定要點
1、嘉、道時期瓷器的胎骨與乾隆時期相比變化不太大,只是胎質顯得粗松一點。在胎骨的潔白程度上差了一些,胎骨較前朝略厚。從道光時起,器型線條生硬,常常見稜見角,無圓潤秀美感,顯得拙笨。
2、瓷器釉質變粗,釉面上普遍出現了“細桔皮釉”及輕微的“波浪釉”。白釉的顏色還是白中閃青色,但潔白程度不如乾隆時期,後來逐漸變灰色。
3、趴在豆青青花瓷器中,有堆粉、青花,俗稱“青花堆粉”或“青花加白”,燒制方法是,先在青花下面胎骨上,按花紋圖案的大致形狀施以一層白粉料質,然後再在白粉上面繪以青花花紋圖案,最後施釉燒制。堆粉青花的紋飾凸起,色彩鮮明,美觀大方,具有立體感。這種堆粉青花最早始於康熙時期,到雍正、乾隆時有燒制,但數量不多,而到嘉、道時期才比較盛行。
4、花紋裝飾仍以繪畫為主,但保留了乾隆時期的遺風。繪畫工整、細緻,所繪紋飾不如乾隆時生動活潑,成為比較死板的圖案式,寫意畫較少。道光時能將名人書畫摹入瓷杯上,一方寸能畫出五、六個人物形象,眉目如生,工緻殊絕。
5、繪畫題材主要有:雲龍、雲鳳、龍風、三羊、獅球、花鳥、花蝶、草蟲、花卉、四季花(牡丹、荷花、菊花、梅花)三果、勾連、山水、人物(八仙、仕女、天河配、嬰戲圖)、風景(廬山十景、西湖十景、燕京十景),以及喜字、壽字、御句詩等多種文字裝飾。
6、喜字常常是與青花淡描裝飾在一件器物上。這種青花淡描雙喜字的紋飾最初是從乾隆時開始出現的,到嘉道時期才逐漸多起來。
7、在嘉、道時期,凸雕的鐵花紋飾開始多了,雖然在乾隆時已出現,但數很少。這種鐵花紋飾,一般都裝飾在哥瓷器物的口、耳、腰等部位上,俗稱"哥瓷鐵花"。
8、屬於彩地繪畫、彩地軋道、彩地開光、綠里底及耳飾等;在乾隆時比較時興的多種形式的瓷器花紋裝飾方法,到嘉、道時,更加普遍應用。
9、器物造型發生了一些變化,屬於盤、碗類器物增多。屬於瓶、尊等大型立體器物比較少了。此時出現了葵花口、四方口、六方口、八方口等形式。
10、由道光時開始出現了作為陪嫁用的五件一套的器物、(即一件瓶、兩件將軍罐、兩件花觚)俗稱“五大件”。
11、嘉慶、道光款識形式:①官窯年款是“大清××年制”六字篆書圖章款,也有“××年制”四字圖章款,楷書年款較少。②民窯器物,多數無款,書寫年款的只是極少數。其形式為“大清××年制”六字篆書圖章款,或“××年制”四字楷書款。③慎德堂為道光窯,以三字直款為佳。皆為抹紅楷款,亦有金款。民窯還盛行家藏款,有“退思堂”,“行有恆堂”,多數為青花、紅彩楷書款。④嘉、道時期還盛行仿製成化時期的年款。在一些器物底部刻劃“成化年制”的“豆乾款”(即刻劃年款后,用醬釉施在款上,形如豆乾狀),在哥瓷鐵花器物上,多是這種“豆乾”款識。
咸豐、同治、光緒、宣統時期瓷器鑒定要點
1、威豐到宣統這幾朝瓷器的胎骨,基本上相差不多,在胎質方面比不上嘉、道時期。這時胎質越來越變得粗松,胎骨也相應變厚了。
2、由咸豐時開始,瓷袖逐漸變粗,瓷袖與胎骨結合不夠緊密,因而出現的“波浪釉”和“桔皮釉”現象比嘉、道時期更為嚴重。
3、在瓷器的釉面上,甚至經常還出現有氣泡及脫釉現象。白釉不如嘉、道時潔白,而逐漸變成了白中微閃灰顏色。
4、窯變紅釉,這時又有了較大的變化。釉面上蘭紫色彩斑,越變越少,而紅顏色的面積越來越多,有的甚至基本上變為全紅色,幾乎看不到蘭紫色斑了。到光緒、宣統時,還出現了另一種由紅與黑兩種顏色組成的窯變紅釉。
窯變紅釉的演變過程是:雍正是蘭色多於紅色;乾隆時是蘭色少於紅色;嘉、道是紅色多於蘭色;咸豐以後是基本上變為全紅色;到光緒、宣統時是紅與黑兩種顏色組成的。
5、青花的顏色,只有1-2個層次,在同治末期還出現了一種蘭紫色的青花。同治以後堆粉青花比較少了,這時青花下面的堆粉極薄,顏色淡淺。
6、由咸豐到宣統這一時期,粉彩發生了顯著變化。粉彩的料質由精細變為粗糙,粉彩的顏色由濃艷變為淡淺。
①咸豐、同治時,粉彩的含量比較多,彩粉比較濃厚,而且在精細粉彩器物上,往往還描繪金彩,所以此時粉彩表現得十分艷麗:②光緒、宣統時,粉彩含粉量減少,粉料非常淡淺。
7、軟彩,是同治晚期出現的。到光緒、宣統時比較盛行。軟彩器物,只有民窯有,官窯軟彩尚未見到。
8、水彩,是光緒末期出現的,此種色彩不含粉質,具有彩料薄,顏色淡之特徵。它是光緒末期,宣統瓷器上所使用的一種色彩。
9、紋飾以繪畫為主,但繪畫日趨草率,缺乏章法,表現得極不形象,也不精美。繪畫人物,比較呆板,無生氣。繪畫花鳥,禽獸沒有生氣活潑之感。
10、官窯紋飾絕大多數是工筆畫和規矩的圖案畫:民窯多數是寫意畫。同治晚期和光緒時期盛行軟彩寫意畫,畫稿則出自明、清兩代的沈石田、唐六如、新羅山人、八大山人等著名畫家,但畫得很不像。
11、二這時紋飾還有五倫圖、二十四孝圖、司馬光擊缸、朱子治家格言、五子登科、狀元及弟、馬上封候、三星人、福祿壽等。
12、繪畫題材有:人物、山水、花鳥、蝴蝶、獅子、禽獸、雲蝠、龍雲、龍鳳、白菜、三果、八寶、八卦、博吉、鐘鼎、九桃、纏枝蓮花、纏枝壯丹、枝子花、喜字、壽字等。
13、紋飾中的喜字,在咸豐、同治和光緒時期都極為盛行,此種青花雙喜字特點,在幾個時期的表現手法有些不同。①在威豐時,雙喜字的字體,書寫的比較工整,筆道也較細;②同治時期,雙喜字的字體書寫的就不大工整,筆道漸寬起來了;③在光緒時期,雙喜字書寫的極不工整,不但筆道較寬,同時字體也變得模糊了。
14、這時期的耳飾主要有:獅耳、獸耳、象耳、蝸虎耳等。
15、彩地繪畫、彩地開光、彩地軋道及綠里、綠底等紋飾的品種不大時興了。
16、咸豐、同治時期,哥瓷器物上,特別盛行鐵花裝飾,光緒時較少。
17、光緒、同治時期,小雞、小博占的花紋裝飾較為盛行。
18、金字的喜字和雙喜字,在同治時比較盛行。
19、光緒、宣統時期,大博古、鐘鼎插花、枝子花、富貴白頭、天女散花比較普遍。
20、由咸豐開始直到宣統,除小部分瓷器製作較精細外,而大多數器物都較以前幾朝變粗,更不如雍正、乾隆時的瓷器那樣細緻。這時期的器物造型和以前也有所不同。屬於瓶、尊等各種類型的陳設減少,而多數器物都是日常生活實用品,如膽瓶、天球瓶、串帶瓶、將軍罐、粥罐、鳥食罐、香爐、魚缸、花盆、水仙盆、臉盆、一品鍋、捧合、節合、油合、扎斗、水壺、印合、筆洗、筆筒、帽筒、茶壺、茶碗、茶葉罐、酒溫、酒盅、盤、碟、扣碗、羹匙、煙壺、資枕、綉墩、掛屏、以及三星人、八仙人、觀音人等。到同治、光緒、宣統時期,膽瓶、茶葉罐、帽筒、茶壺、茶碗和成套的盤、碗等器物比較盛行。月旦瓶不僅有150件、300件、500件,還有1000件的大地瓶。
21、光緒中期以後開始盛行仿製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的各種造型的器物,包括青花、五彩、粉彩及一道釉的器皿,但仿品與真品相比都不相象。
22、咸豐時,官窯、民窯的器物大多數的年款是青花或紅彩款,以楷書為主,不帶邊框,“大清咸豐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字體規整,篆書圖章款極為少見。民窯器大多數無款。
同治、光緒、宣統官窯年款,大多數不帶邊框的“大清××年制”,六字楷書款。有一類書寫篆書體的“體和殿”或楷書體的“大雅齋”兩種款識。
同治、光緒民窯器物,大多不書年款,在有年款的器物中,除楷書體外,還出現一種色澤較為暗淡的紅戳子款,“××年制”、四字很不規則的篆書款,有陰文有陽文。
宣統官款,有青花、紅彩、赭彩與墨彩款。青花款均為楷書,字體工整清秀,色澤明快,為六字兩行堅寫式,無圈欄。民窯器物一般沒有年款。

款字辨偽方法

瓷器有款字據說始於宋代。宋瓷有“內府”二字者,其書法大致相類於“大觀”錢,偶爾有“政和年造”款字。元瓷惟官窯有“樞府”二字款識,民窯底有字者極少。明瓷款字花樣甚多。明代官窯瓷款多用“某某年造”字樣,也有用“制”字者。清瓷概用“制”字,用“造”字者極罕見。這些應是最基本的款字常識。
清代道光至光緒初年,瓷器款字作偽的手法還不甚高明,因而較易識破。這些瓷器偽款有一基本特點,就是愛挑揀歷史上稀見年號來作偽。三十年代,文物藝術品市場有一種仿越窯瓷,器底偽刻“太平戊寅”(258,三國吳會稽王孫亮年號)款字,以售偽。那時被用來作偽的較為有名的年代款字,有偽托“淳化”(990-994,北宋太宗年號)、“淳熙”(1174-1189,南宋孝宗年號)的仿磁州瓷。此外,一些歷史上短命王朝或者皇帝的年號,更是作偽者追逐的目標。例如明代的“建文”(1399-1402,明惠帝年號,僅四年)、“洪熙”(1425,明仁宗年號,僅一年)、“泰昌”(1620,明光宗年號,僅一年)等,這些偽托款字瓷器不但當時甚囂塵上,而且至今流毒甚廣。80年代初,倫敦拍賣市場上一件款字“建文”瓷器收藏品,經瓷器鑒定行家鑒別,即為30年代偽托之品。
有人認為,款字作偽自清同治光緒以迄民國,簡直是滿坑滿谷防不勝防。尤其是光緒以來,無論清康熙雍正乾隆以致上溯整個明代的瓷器款字無不有偽冒者。一些鑒定者想藉瓷器繪畫來辨其真偽,但是這些仿製品之繪畫,有的精緻到足以亂真的程度;另一些人則欲從瓷質方面進行辨偽,而偽品中瓷質之精者也能達到魚目混珠的程度。所以有專家認為,對這些仿製品,能夠加以辨偽的手段十分有限,僅能從瓷器胎釉上作一些考察。但是若非極細心的鑒定高手,也未必能夠鑒別出來。因為精於制偽者,所制必有一二特點與原物相同之處,鑒定者稍不留意,就會為這偽造的一二特徵所迷惑,誤以為真品。殊不知此偽器另有一些明顯的作偽處,竟至視而不見。可見瓷器款字辨偽確乎難矣。

紋飾鑒定

明清瓷器上的圖案紋飾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者包括所有的裝飾紋樣,狹義者專指些自然界中並不存豐的,人為製造的圖形,亦包括那些自然界中雖然存在,但通過人為加以變形,布局基本對稱的圖形,這類紋飾在明清瓷器紋飾中佔有重要位置。書共收有明清圖案紋飾器物五百餘件,根據其表現的內容分為:八寶、雜寶、寶杵、八卦、暗八仙、法輪、輪花、月華、結帶繡球、如意、瓔珞、饕飱、幾何、錦紋等十四大類,並對具體紋飾的時代風格進行闡述,如明代官窯的繪畫精細,民窯風格粗獷,早期的疏朗,中期的簡約,晚期的繁滿,並通過對比的方法,具體分析紋飾的時代特徵,使讀者對明清瓷器的圖案紋飾有一大致的了解,特別是前朝後代、官窯民窯、真品贗品之間的對比,對提高收藏者的鑒定水平有極大的幫助。
首先,要了解朝代的瓷器特徵。比如明代瓷器造型豐滿、渾厚、古樸,器型線條柔和、圓潤,給人以質樸、莊重之感。瓷器的胎體分為琢器和圓器,琢器指立體造型,如瓶、尊等都是比較厚重的;圓器指平面造型,如盤、碗等,其胎體也較清代厚重。明代青花瓷器早期暈散,中期漂亮,晚期發灰暗淡。明代所有瓷器露胎處多有火石紅痕迹的現象。器足形狀有直圈足、內斂圈足、卧足、台階式圈足、外傾內斜削式圈足、直切圈足、壁形足、平削圈足、淺圈足、刮削平足等。
然後就是要了解各代瓷器的款式。如明代以前景德鎮瓷器多不書款;永樂以後開始在官窯器物上書寫本朝年號款。與明代瓷器不同的是,在清代瓷器的造型中,順治、康熙的比較古拙、豐滿、渾厚,到了雍正時就顯得非常秀巧雋永,而乾隆時則顯規整,再到了嘉慶、道光以後則稚拙笨重。清代瓷器的胎體一般薄厚適中,圓器類則有厚有薄。
康熙時胎體體重,質地堅硬細密。雍正時有胎質輕薄、細潤潔白度高。道光以後的胎體厚笨、質地粗松。清代的琢器類腹、頸部接痕極為少見。清代瓷器中的大件器物和早期器物多為光滑的砂底,像順治、康熙時瓷器足型較為多樣,有雙圈層底、斜削式底、二層台式底、卧足等。清代瓷器中還要了解的是,康熙楷多篆少,雍正楷、篆並用,乾隆以後篆多楷少。晚期同治、光緒、宣統三朝又以楷書款為多,外圍以圓圈或方框格式。民窯款識,多隨意亂寫,字體草率。
明清瓷器上有一種常見的紋飾是梵文字。這種文字沒有一定的梵文知識,很難識別。許多玩瓷器的人,碰到這種紋飾或者避而不談,或者望字生義瞎扯一氣,很少有人能把它講清楚的。事實上,明清瓷器起初以梵文作為紋飾有它宗教上的用意,但瓷畫工匠未必真正懂得梵文,因此後來寫錯、瞎寫一氣也是常見的現象。所以,要弄清楚明清瓷器上梵文的含義,的確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本文對這種瓷器上的梵文談不上全面解讀,只是一種淺談。要研究梵文紋飾,有必要先對梵文文字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梵文原本是古代印度地區產生的文字,也是印度佛教使用的文字。梵文的書寫方式自古以來發生過較多變化,作為常識,我們需要知道它有三種影響較大的寫法:悉曇體、蘭札體與天城體。
梵文悉曇體是一種古老的字體,使用的時間大約是公元六世紀到十二世紀。南朝時期這種梵文開始傳入中國。到唐代開元年間,隨著善無畏、金剛智、不空等印度密教僧人的到來,悉曇體書寫的密教佛經在中國傳播。唐後期,日本留學僧空海來中國學習密教,又把密教和悉曇體梵文傳到日本。唐末、五代時,佛教在中國遭到毀滅性的打擊,悉曇體梵文也隨之消亡。但空海傳到日本去的悉曇體梵文卻一直作為國寶傳承了下來。所以今天,正宗的悉曇體梵文,印度學不到,中國學不到,只有日本能學到。梵文蘭札體出現於十一世紀左右。大約十世紀時,印度密教再次傳到西藏地區形成藏傳密教,藏族密教信徒書寫梵文時創造了蘭札體寫法。元代時,隨著藏傳密教傳入漢地,蘭札體梵文也在全國流行起來。藏傳密教在元、明、清三朝一直對中國社會有影響,尤其是對皇家影響巨大,因此蘭札體梵文也一直存在於中國人的生活中,明清瓷器上的各種梵文字,基本上都是蘭札體也就不奇怪了。如今,蘭札體梵文在西藏地區仍然廣泛使用,比如密教寺廟的壁畫、轉經輪上的六字大明咒等等,都用蘭札體書寫。

注意事項

識真與辨偽
摹古仿製之風自我國宋代開始,尤其是明清時期,仿古之風達到高峰,歷代都有仿古贗品或造假古董問世,清末、民國時尤甚。還有的贗品來自朝鮮、越南、日本、東南亞等國以及台灣地區。因此要辨別偽品或仿品是何朝代、時期、地區所仿(偽),其主要特點、手段、影響如何,是古代仿品、現代仿品或是做假古董。還要弄清楚是整體摹仿還是局部仿製,如有單仿造型、仿紋飾、仿釉色、仿款識之分,所呈現的仿品面貌特徵都有較大區別。在仿品中有的是同時代仿製(明仿明或清仿清),或后朝仿前朝器物(如清雍正朝仿明宣德朝),有的是歷代官窯仿官窯瓷,還有的是歷代民窯仿官窯瓷等。此外,明清時期景德鎮窯都有仿製宋代的五大名窯及仿越窯、龍泉窯青瓷等,都存在辨真偽的問題。如明代成化、正德朝就有仿寫前朝宣徳款器物,嘉靖、隆慶、萬曆朝也有大量仿明成化、宣徳、永樂官窯青花器物。到了清代,特別是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仿古瓷更加逼真,此後,仿古風益甚,且種類豐富多彩,數量也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這類古代仿品,有的歷史、藝術、科學價
值和製作技術水平很高,也有其較高的研究、收藏價值,因此對這類仿品瓷也要鑒別出其相應年代,弄清是仿自哪個窯口、哪個年代及其與真品的區別。
識真才能鑒假。在辨別真假之前,先要熟記歷代古瓷真品的造型(包括主要器型)典型特徵和總體風格及細微之處的特點,再將相似或存疑的實物與考古出土器物和館藏傳世真品進行比較,從紋飾、色調、胎釉、造型、工藝製作手法、款識字體寫法特點等幾方面情況綜合分析,看兩者之間在整體面貌及細部特徵是否自然相符,與真品有否內在的聯繫,能否表現出時代共性。然後再對照文獻資料考證,盡量找到仿品出處和時代依據。特別要仔細觀察器物的細部,這常是偽品露出破綻之所在。青花瓷裝飾藝術主要是以繪畫手法為特色的,故鑒定重點除上述幾方面外,觀察紋飾、畫風、筆法、彩料、青花呈色變化等顯得尤為重要。
分期與斷代
目前古陶瓷鑒定分期斷代法,以明清時期為例,還是習慣於先按大的朝代劃分,再按帝王年號細分。從器物斷代科學性看,實際上這種按小朝代劃分法不盡合理,因為按時代發展和器物變化規律來說,本應要有一個循序漸進過程,因此按照年代或時期(包括年限、時段)的早、中、晚劃分可能會更符合實際情況。從器物鑒定角度看,劃分的年限範圍越小就越準確。
元代以前的器物,定出大的朝代即可,不必按皇帝年號分期,但其中朝代較長的還可分出早、中、晚三期(如唐早期、宋中期、元晚期等)。明清距離現代較近,各種傳世品和出土文物都很多,在民間還有大量仿製品,情況較為複雜,因此要力求做到鑒定準確,盡量縮短時間跨度。下面的分期,分別把風格和年代比較相近的時代劃分在一起,其中年號時間較長的要再分期(如康熙60年還可分出早、中、晚三期),有的處於朝代或帝王更替期,也可以初期、末期稱之。
一、明代大體可分為五期
一期為明初,即洪武、建文,共35年。二期為明早期,又可分前後階段,前階段為永樂、洪熙、宣德,共33年;后階段為正統、景泰、天順,共29年,前後階段共62年。其中正統、景泰、天順三朝未見署官窯年款,瓷器風格亦有別於前後朝代,故又被稱空白期。第三期為明中期,成化、弘治、正德,共57年,正德後期已開啟晚明風格。第四期為明晚期,嘉靖、隆慶、萬曆、泰昌,共100年;第五期為明末,天啟、崇禎,共24年。
二、清代也可分為五期
一期為清初,順治,18年。二期為清早期,康熙、雍正,共74年。三期為清中期,乾隆、嘉慶,共85年。四期為清晚期,道光、咸豐、同治,共54年,也叫晚清時期。第五期為清末,光緒、宣統,共37年。
以上只是大致的年代劃分,另外還有幾種特定時期(特指)叫法,如鼎盛期青花瓷(以永樂、宣德朝“宣青”時期為代表)、空白期青花瓷(專指明正統、景泰、天順三朝無官窯款時期)、“克拉克”青花瓷(專指以明萬曆朝外銷西方的青花瓷)、轉變期青花瓷(以明崇禎朝青花精品瓷為代表)、高峰期青花瓷(以康熙時期“翠毛藍”青花為代表)、仿古瓷興盛期(以清康、雍、乾三代以仿明官窯瓷為代表)、偽品泛濫期(以清末民國初製作的贗品為代表),還有祥瑞瓷(專指天啟、崇禎時期帶日本風格的瓷器)、南明瓷(專指明末清初建立的南明政權瓷器)、洪憲瓷(以署“居仁堂制”款瓷為代表)、廣彩(專指清中期景德鎮制瓷胎運往廣州彩繪的外銷瓷)、淺絳彩(清末民初朱山八友彩繪瓷為代表)等。
三、明代洪武和天啟、崇禎,清代順治和光緒、宣統
分別處在朝代更替時期,器物具有過渡期的特徵。明代除了空白期三朝外,不見正式署帝王年號款的還有洪武、建文、洪熙、泰昌幾個朝代瓷器。洪武朝和空白期三朝只見到署干支年號款,建文朝4年,洪熙帝在位1年,泰昌帝僅在位30天,均無標準器傳世,其瓷器面目不清。改朝換代對器物風格的影響,就日常生活用品來說,這種變化是隨著人們的生活習慣和審美觀,以及新原料、新工藝、新產品、新科技的出現而變化的,是漸變式而不是突變式。
以上所說,主要是以青花瓷器的發展概況、時代典型特徵和器物總體風格來劃分的。但要注意在每個朝代更迭或過渡時期,前後朝代器物的面貌特徵大多相似,前代往往孕育著後代的雛形,後代亦常常帶有前代遺風,有的特徵是共有的,很難截然劃分清楚。
定窯口與產地
宋元以前,南北各地有許多著名窯口,如唐代長沙窯,五代越窯,宋代景德鎮窯、定窯、均窯、官窯、哥窯、汝窯、建窯、龍泉窯、耀州窯、磁州窯等,百花齊放。因此,元代以前瓷器比較重視窯口的鑒別,重點應從釉色、胎質、造型、製作工藝以及燒造方法入手。到了明清時期,彩瓷十分盛行,青花瓷器已發展成為生產的主流。除江西是產青花瓷大省外,各地還有許多生產青花瓷的窯口,如福建德化窯、漳州平和窯、雲南建水、玉溪窯、浙江江山窯等、廣東汕頭窯、揭陽窯等。這些地方瓷窯胎釉原料、工藝技術、窯爐結構及裝飾風格等各不相同,品種繁雜,互有特色。從風格面貌來看,既大體相近,又似是而非。
還有不少國外窯口,如朝鮮、日本、越南、東南亞等國燒造的產品,大多深受宋元明清的景德鎮窯、龍泉窯、磁州窯、定窯、建窯、德化窯、同安窯等窯口影響,生產與之造型、釉色、裝飾方面相似的白瓷、青瓷、青白瓷、黑釉瓷、青花瓷、五彩瓷等,有的與中國瓷器風格非常接近。這就要我們作出分析和判斷,先分出古瓷的產地是南方還是北方(南北方有燒木柴與燒煤炭之別),再定出分別屬於古今中外哪個窯口,最好還要辨別出窯口類別,如是屬於龍窯、蛋形窯、階級窯還是饅頭窯,以及窯爐結構和燒造原理,然後要弄清楚窯口起燒的具體年代、停燒或延續的時間,還有燒制瓷器的品種特色及其使用的主要工藝技術手段等(如是覆燒、支燒還是墊燒、或是芒口、澀圈、滿釉還是半釉等)。
明清以後,各地生產的青花瓷既有本地區特色,也有相互影響。胎釉、用料、製作工藝、燒造方法等都有所區別,但造型、裝飾手法、圖案題材內容等總體時代特徵還是基本一致的。在裝飾風格方面,主要受景德鎮窯的影響。在辨別窯口產地時,還要注意到各個窯口之間互相借鑒、影響、模仿及其傳承關係。
除了傳統的以產地命名窯口外,也有的是以人的姓氏來命名,如崔(國懋)公窯、周(丹泉)窯、年(希堯)窯、唐(英)窯等。還有以皇帝年號命名的,如宣德窯、成化窯、康熙窯、乾隆窯等。既有官窯和民窯、瓷窯和陶窯之分別,還存在官搭民燒或瓷陶混燒的情況,這些都需要搞清它的來龍去脈,並予以認真判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