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涼粉的結果 展開

涼粉

食物

涼粉是一種食物,主要原材料是涼粉草、大米、紅薯和豌豆,以醬油、醋、辣椒油而食,清涼爽滑,為夏季風味食品。

涼粉的吃法一般有兩種,一是涼拌,二是煎粉。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稱北宋時汴梁已有“細索涼粉”。

做法


做法一

用料
食材用量
白涼粉50克
芒果一個
黃桃罐頭一片
960克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準備好材料和分量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取乾淨的小碗,放入50克涼粉和100克水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混合成涼粉漿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奶鍋里放入850克的水,我放的多了一點點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大火加熱把水煮開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黃桃和芒果切成小塊的顆粒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轉小火繼續加熱,倒入白涼粉漿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繼續大火煮開涼粉2分鐘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把做果凍用到的模具洗乾淨濾干水分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模具里倒入三分之一的涼粉水,放入適量的果粒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繼續倒入涼粉水到模具的9分滿,放涼凝固成形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想吃的時候脫模就可以了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很Q彈,在家也可以做好吃的果凍

做法二

用料
食材用量
豌豆澱粉250克
清水(濕潤用)250克
清水1250克
以下為一碗涼粉的調料用量
辣椒油3勺
香麻油1/2勺
花椒油1茶匙
藤椒油1茶匙
花椒粉1/2茶匙
大蒜6粒
生薑1小塊
白糖1/4茶匙
豆豉15克
醬油1勺
香醋(選用)少量
少量
花生碎1茶匙
榨菜粒(或咸大頭菜粒)1茶匙
蔥花1茶匙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咱們先來熬涼粉。250克豌豆澱粉,250克清水,另外再準備5倍分量的清水,1250克。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250克豌豆澱粉先與250克清水攪拌混合,預防沉澱。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鍋里倒入另外1250克清水,小火燒熱。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在燒水的同時,緩緩倒入開始濕潤好的豌豆粉漿。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此時,可以轉大火,不停的打著轉,攪拌粉漿。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這個時候,我們看到粉漿已經轉半透明的狀態,再轉中火,手裡的木勺不能停,防止粘鍋和起團。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鍋里的粉漿已經呈透明狀,並且不停的冒著泡泡,差不多接近尾聲。話說我一隻手攪拌,一隻手拍照,也是醉了。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涼粉熬好了,黏稠濃漿,關火。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將熬好的涼粉倒入一個盆里裝好,表面刮平,自然冷卻。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在冷卻涼粉的時候,我們來準備調料,他們分別是:辣椒油、花椒油、藤椒油、香麻油、花椒粉、生薑、大蒜、白糖、醬油、鹽、香醋(選用)、豆豉、花生碎、榨菜粒、蔥花。這是我展示的調料,每份涼粉的調料用量,詳見配料表。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調料的近景圖再來一張,它們都是一碗好涼粉的關鍵。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特別介紹旋子涼粉少不了的一種好調料---豆豉。將豆豉用擂缽搗成蓉,是正確處理方式,有了這一味調料的加碼,涼粉想不好吃都難啊。生薑和大蒜也搗成蓉。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辣椒油、花椒油、藤椒油、香麻油、花椒粉、姜蒜蓉、白糖、醬油、鹽、香醋(選用)、豆豉蓉,兌在一個碗里。
步驟十四
步驟十四
步驟十四
冷卻好的涼粉,倒扣,光滑細膩的表面。如果裡面還沒有涼透徹,可以用冷水浸泡一會兒。
步驟十五
步驟十五
步驟十五
先介紹一下我們的刮涼粉神器:涼粉刮子,用鐵皮做的,很有趣。
步驟十六
步驟十六
步驟十六
涼粉刮子在水裡浸一下,開始刮涼粉,如圖,稍微用力按壓,就刮出來了。
步驟十七
步驟十七
步驟十七
就這樣圍著圈兒的刮,長短隨自己喜歡。
步驟十八
步驟十八
步驟十八
刮完一輪,涼粉刮子沾點水,再重複步驟。
步驟十九
步驟十九
步驟十九
刮好的涼粉裝盤。
步驟二十
步驟二十
步驟二十
兌好的調料澆在涼粉上,撒花生碎和榨菜粒。
步驟二十一
步驟二十一
步驟二十一
喜歡蔥的,再撒一些蔥花,拌勻。一碗旋子涼粉,承載了幾代人童年的記憶。

做法三

用料
食材用量
白涼粉一盒
紅糖3小塊
1200克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準備做涼粉的材料和分量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取乾淨的小碗,放入50克涼粉和100克水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混合成涼粉漿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奶鍋里放入850克的水,我放的多了一點點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大火加熱把水煮開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轉小火繼續加熱,倒入白涼粉漿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繼續大火煮開涼粉2分鐘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涼粉倒入耐高溫的玻璃碗里放涼轉入冰箱冷藏數小時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奶鍋里放入250克水和紅糖塊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中火加熱溶化紅糖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紅糖徹底溶化后關火,放涼後轉入冰箱冷藏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吃的時候把涼粉切成小塊,加入適量的紅糖水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可以加入一些葡萄乾或者枸杞之類點綴
步驟十四
步驟十四
步驟十四
Q彈順滑,這個夏天最經濟的解暑甜品

吃法


涼粉
涼粉
涼粉的吃法一般有兩種:一是涼拌,二是煎粉。宋·孟 元老《東京夢華錄》稱北宋時汴梁已有“細索涼粉”。製作方法:將綠豆粉泡好攪成糊狀,水燒至將開,加入白礬並倒入已備好的綠豆糊,放涼即成。白色透明、呈水晶狀。
涼粉
涼粉

涼拌

涼粉[食物]
涼粉[食物]
涼拌的時候並不 用刀子切涼粉,而是用一個特製的圓形的象淺勺般上面布滿圓孔的的鐵皮——鎪子一圈圈在涼粉上盤旋,粉條就從那一個個圓孔中出來了,然後裝在碗里,加上紅色的辣椒水、綠的的荊芥、麻油、香醋、細鹽、大蒜汁等調料。

煎粉

涼粉[食物]
涼粉[食物]
煎粉和涼拌相比有點複雜,那是個手藝活兒,賣煎粉的並不賣涼粉。煎粉要有爐子和鍋的,賣煎粉的爐子很小,但是卻是一個真正的農家柴火爐子,用泥巴打成的爐膛,不用煤炭做燃料,只用麥干、豆秸之類。鍋是平底的黑鐵鍋。賣家先將涼粉切成麻將大小,然後在鍋里放上油鹽蔥姜之類,用文火將涼粉煎成金黃,香氣四溢,讓人垂涎。”
另外,還有一種煮涼粉的吃法,這種吃法一般是在四川地區。把涼粉過水煮了之後,就上碎芹菜和蔥,澆上炒制的醬料,又香又辣。對於煮涼粉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醬料,如果醬料沒有炒制好,那麼煮涼粉也不好吃。

分類


遵義豌豆涼粉

豌豆涼粉的製作很特別,其吃法也與眾不同。豌豆涼粉的製作複雜,工序多、時間長,技術也十分講究。它的原料是豌豆,多少根據需要而定,製作過程是先將準備好的豌豆用清水淘去雜質、泥沙、碴子,然後用溫水浸泡24小時,冬天可以適當延長三四小時,熱天可以縮短四五小時,熱天時間長了豆子會發酸,這樣做出來的豌豆涼粉味道差。待豌豆泡脹后,就可以用石磨推成豆漿,也可用打漿機代替。磨好的豆漿過濾后可用一大盆裝好,或用其他乾淨的器皿裝,為了避免不衛生的東西掉進漿內,需在上面蓋上蓋。
涼粉[食物]
涼粉[食物]
一般情況下10個小時左右,溫度保持在18°C,豌豆涼粉便會自行沉澱,使盆中或器皿中的豆漿形成底層白粉,中層黃粉,上層清水的結構。冬天豆粉的沉澱時間可以長一些,隨時注意觀察,沉澱即可將白粉取上來待用;夏天更要注意不能讓豆漿的沉澱的時間過長,底層的白粉翻泡上來,豌豆涼粉提不出白粉就無法做了。所以掌握豌豆粉沉澱時間和溫度至關重要。沉澱好的豌豆粉層次清晰,起豌豆涼粉要先把表面上的那一層清水潷掉,用一乾淨器皿潷出中層的“黃粉”,最後取出直接製作涼粉的“白粉”。
攪涼粉時,先在鍋內燒開相應比例的水,氫取起來的“白粉漿”徐徐注入沸水裡,同時,用預先備好的寬、長80cm左右的竹片或木片在鍋里攪動。不可用金屬鍋鏟攪,用金屬鍋駝機鏟攪涼粉容易將鍋巴鏟翻和在涼粉里,影響豌豆涼粉的味道。攪豌豆涼粉時動作要快,要勻,不能讓豌豆粉在鍋里出現“羊子疙瘩”,否則會影響豌豆涼粉的質量。攪勻豌豆涼粉還要看是否能掛得起“牌”,即用攪拌的木片吊起已熟的豌豆涼粉,看能否在片子上掛得住。如果熟漿像線一樣往下淌,說明稀了,冷卻后無粘力,如果熟漿一點也不往下淌滴,說明過稠,冷卻后吃起來口感不鮮嫩。最理想的是熟漿既能在片子上掛得住,又能有節奏地一塊塊往下掉,這才算正好的火候。攪好的涼粉在起鍋進要在盛的器皿內撒上少許冷水,再把涼粉舀在器皿內進行冷卻后便可以食用了。

寧波涼粉做法

薜荔籽加茄子適量,放在布袋裡擠,擠下來的水就會變涼粉(大概就是這樣)。吃的時候可以加薄荷汁,加糖,依個人喜好吧。

廣式涼粉做法

【原料】:大米1500克涼粉草500克,選用新鮮涼粉草做的稱青涼粉,乾涼粉草做的稱黑涼粉。
【加工方法】
1先將大米浸泡4小時,磨成米漿備用。
2.先用清水浸洗涼粉草,洗凈後放下用鍋加水把涼粉草煮軟。
3.待煮熟之後把鍋里的汁留著備用,把鍋里的涼粉草拿出(拿出的時候,把草上像膠狀的物質弄到先前鍋里的汁液里,再拿去過第二次水)
4.涼粉草拿出之後待涼,然後放進清水裡搓,把它的精華都搓出來(草里的汁液就在水裡了吧,涼粉草上的膠狀物是精華),之後涼粉草就可以扔了。
5.將第二次過水和先前鍋里備用的汁液混合,倒在一起。然後用隔渣袋子隔渣把汁液里的渣都隔去,隔到最後布袋裡就剩渣了(渣沒用要扔掉),就可以把汁液下鍋煮了。
6.把汁液放到鍋里煮,期間記住要不停地攪拌,千萬不要粘底。
7.要到粘米粉出場了,把粘米粉用水兌開,不要黏稠狀,要兌到液體狀...等鍋里汁液快熟的時候倒進鍋裡面,不停攪拌(前後攪拌)。
8.汁液表面有大泡泡就表示熟了,要把泡泡撈掉,都是髒東西。
9.最後把汁液倒進容器,等涼了凝固后就大功告成了徹底冷卻后即為晶瑩剔透、富有彈性的黑綠色食品,將其切成簿簿的小塊。根據各自的口味,佐以蜂蜜、白糖或醬油辣椒水,滑溜爽口,風味獨具一格,可解渴也可充饑,長期食用,具有清熱解毒、降壓抗癌之功效。

潮汕草粿做法

潮汕草粿為黑色涼粉狀,通常熱食。喜加黑糖,白糖或蜂蜜亦可。
1.在鍋中放7500克的水,再放下500克整棵的草粿草,10克食用純鹼
2.大火燒開后,用小火熬至草粿變成爛漿,這時候用密勺把鍋中草粿草的草枝過濾掉
3.過濾后再放爐上煮滾,並隨即撈去面上的浮沫雜質,這時候就用雪粉調成濕粉水,進行勾芡
美味的涼粉
美味的涼粉
4.勾芡后,鍋中的草粿還是稀稀水水的,但不能碰它,把它倒入陶缽中,待其溫度退至 70℃左右時,自然會凝結。

四川米涼粉

製作材料
製作材料
步驟
1、選料:無霉變的普通大米均可,也可用碎米作原料。
2、浸泡:把大米洗凈除去雜物,用水浸泡4-5小時。同時另取潔白、純凈的優質石灰,加水溶化成飽和石灰水,讓其自然澄清,取其上清液裝好備用。
3、磨漿:大米浸泡后,連水帶米在石磨(鋼磨或粉碎機)上磨成米漿,盛入鍋中。
各式涼粉成品
各式涼粉成品
4、熬煮:用旺火將鍋中米漿熬沸,然後以小火熬煎,並用一木棒在鍋中不斷攪動。這時把事先準備好的石灰水緩緩注進鍋中,使米漿凝固。石灰水的用量,可根據對涼粉老嫩程度的不同 要求略有差別,以做到無苦澀味為宜。一般1kg大米用100-200g飽和石灰水。加過石灰水的米漿還須熬一下(不斷攪動,以防糊鍋),當用鍋鏟挑起一點米漿,其粘度恰好處在似滴非滴狀態,並在鏟上呈一處狀,表示火候已到,應及時舀出。盛在瓷盆中,讓其自然涼透后,翻倒在有清潔濕布的案板上即可。
5、取食:拌以醬油、醋、蒜泥、味精、油辣子等不同佐料,即成各式清涼、爽滑的涼粉。若拌以豆豉醬,則可製成四川涼粉之正宗——川北涼粉

漿水涼粉

此涼粉非彼涼粉。具體做法是,先將蕎面倒入水中反覆過濾,揉搓,去掉麵筋后攪拌煮熟,盛入碗、碟、盤子之中,等涼好后即可使用。上好的涼粉白嫩而富有彈性。食用時先將涼粉切成條狀,放入碗中,再加入漿水,放上胡麻油炸的韭菜,蒜苗,鹹菜,一碗清溜溜、白嫩嫩、涼絲絲的蕎面涼粉就做好了。

織金蕎涼粉

有一種涼粉是織金人極喜愛並且別處是吃不到的,叫蕎涼粉。蕎涼粉是用苦蕎面做的,做法好像比較麻煩,我當年曾經想把貴州的小吃搬到深圳,叫媽媽幫我去打聽過這蕎涼粉的做法。苦蕎有非常高的營養價值及食療功效,《本草綱目》記載:苦蕎味苦,性平寒,能實腸胃,益氣力,續精神,利耳目,煉五臟渣穢;《千金要方》等記載:可安神、活氣血、降氣寬腸、清熱腫風痛、祛積化滯、清腸、潤腸、通便、止咳、平喘、抗炎、抗過敏、強心、減肥、美容等功效。
吃蕎涼粉時用一個鐵制布滿小孔的球面鐵片在一大塊蕎涼粉上刮,一次刮出若干條比米粉稍粗的涼粉,如此反覆幾次,每次刮出的涼粉相互交叉放入碗中。然後蘸著用蒜蓉浸泡的清水,干炒的黃豆,自製的霉豆腐搗成的漿,辣椒面等做成的蘸水吃,還可選是否在蘸水中加一個皮蛋,口感順滑,味道獨特。

信宜鮮涼粉

廣東涼粉不是北方說的那種涼粉,信宜鮮涼粉也被當地人直稱叫做涼粉草,在廣東算是一種食療。涼粉草清熱解暑。能治中暑,感冒,高血壓,肌肉、關節疼痛。
涼粉[食物]
涼粉[食物]
信宜鮮涼粉製作必備原料:新鮮涼粉草、大米、山泉水或井水。可選原料:番薯葉汁、西瓜汁、蘋果汁或鮮橙汁。
【成份比例】鮮涼粉草與大米比例是1 :1.5。大米與水比例是1 :5 磨漿。涼粉草加水1 :2 煮熟取汁。
【涼粉做法】把大米浸泡后,連水帶米磨成稀米漿備用。把鮮涼粉草煮熟搗爛,入紗袋榨取膠狀汁液,再把稀米漿與鮮涼粉汁下鍋煮沸,然後一邊兌一邊用勺子攪拌,當攪至稀糊狀時就倒進盛器,凝固後置於涼水中加速冷卻而成。
以前在信宜鄉村中做涼粉,很多人家是加進番薯葉汁的,目的是減少使用米漿,節省糧食,使涼粉更碧綠爽脆。有人經不斷探索,加入西瓜汁、蘋果汁或鮮橙汁等做成各式果味涼粉。
信宜鮮涼粉製作考究,用料獨特,涼粉既能“解渴”,也可“下菜”。信宜鮮涼粉以山美水美聞名於天下,碧綠如凍,涼粉草清香鮮芳自然,拌以薑汁紅糖漿而食,涼脆爽滑,涼盈盈、冰颼颼、令人置身清涼境界,是清熱解暑的上等甜品。信宜鮮涼粉還可以用炒花生、芝麻、蔥花、醬油、香油涼拌或以生蔥煎炒,成為席上菜肴。
信宜鮮涼粉以水口鎮雙獅墟的甜品水涼粉著稱。有民歌唱:雙獅墟涼粉糖,清心潤肺涼喉朧。

隴東涼粉

以蕎麥仁兒(不是蕎麥麵粉)為原料。基本製作方法是,將蕎麥仁兒用水泡軟,再裝在乾淨的布袋中,放在水盆里搓洗;將搓出的面水倒入鍋內燒開,盛入盆內晾涼,白色的麵糊就會冷凝成白色半透明,晶瑩透亮,且富有彈性的果凍狀物。切塊,或用特製的涼粉摟子刮成長長的細涼粉條兒,加油鹽醬醋、辣椒油、油炸蒜泥等等調料,即可食用,光滑鮮香,清爽可口,是夏季消暑、開胃的最佳食品。

漢中涼粉

漢中涼粉
漢中涼粉
涼粉有熱涼之分,涼粉在前,熱涼粉在後。關於涼粉的出現,漢中流傳著一個故事:清咸豐十年(1860)的某一天,咸豐帝聽到宮外有人叫賣:“酸咸麻辣香,消暑是良方,若是吃一碗,三天心中涼。”咸豐隨太監走出宮外,見一賣涼粉的被團團圍住,大家吃得正香。咸豐立即要了碗,調的是芝麻醬、辣椒面、蒜泥、芥末、陳醋。吃完后又要了一 碗,連聲稱好。但身上未裝銀兩,只好脫下黃馬褂說:“明日拿上這件衣服到宮門口換取涼粉錢吧!”第二天賣涼粉的向門官說明情況,咸豐特意賞賜紋銀三百兩,並留賣涼粉的在宮廷專門向御廚傳授製作涼粉的絕技。
其實製作涼粉的方法非常簡單。以豌豆、胡豆扁豆(檳豆)為原料,浸入水中泡脹磨漿,去掉粗渣,經漂濾沉澱,摻入適量清水置鍋內燒火加熱,邊攪邊煮,呈漿糊狀時舀在盆里,冷卻后就成涼粉。由於漢中人吃膩了涼粉,於是獨出心裁變個形式,趁涼粉沒有冷卻之前佐料熱食,便稱為吃“熱涼粉”。吃法比較講究,在同一盆中的涼粉可分為兩種,即塊片和糊狀,可任選其一,或兼而食之。
熱涼粉的調料與涼粉調料迥然不同。事先要配製,熬好調料湯,把大香、花椒、胡椒等加水煮沸,再加入油鹽和少量乾粉,熬成稀糊。食用時不用鹽、醬、醋,只要在熱涼粉碗里澆上紅油辣椒和調料湯就行了。味香色佳,經濟實惠。尤其冬日之晨吃一碗熱涼粉,頓神志清爽,一身輕鬆,餘味無窮。
承德一帶居民食用涼粉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人們所以喜歡食用涼粉,不僅因它味美消暑,還因為它含有豐富的營養!

毛臉涼粉

毛臉涼粉做法
毛臉涼粉主要採用綠豆製作!將洗乾淨的綠豆用井水浸泡,磨製成漿,用祖傳工藝加工成涼粉狀,切絲裝盤。用菜油和紅辣椒製成辣椒油,配以豆、醬、花椒粉、大蒜泥、小蔥、芝麻、花生、香菜、醬油、醋、味精等製成調料淋入切好的綠豆涼粉中而成。從而食用!

榮昌黃涼粉

榮昌(中國畜牧科技城)黃涼粉,起榮昌黃涼粉,那可是80萬榮昌人一年四季都離不開的美食,既價廉又物美。榮昌人到了外地,想起最多的小吃莫過於它,回來后最先嘗的也必是它。
黃涼粉須是本地產的豌豆做出的才正宗。說也奇怪,那黃涼粉切成土豆樣的細絲,竟能成條不爛,軟而不斷,調成咸鮮、微辣帶麻,姜、蔥、蒜香味突出的味道,吃起來有粉質感,且口裡有股豌豆的清香味。因不放醬油(醋憑個人喜好),用鹽巴和豆粉做成的黏稠鹽欠,將各種佐料均勻地粘附在涼粉上,吃起來自然入味。

四川綠豆涼粉

1)準備綠豆的澱粉,在大賣場和超市裡有賣。準備1個1/2杯的量杯。
2)盛出1/2杯的綠豆澱粉到小鍋里,再用同一個量杯,倒6份涼水到小鍋里,也就是說,澱粉和水的比例是1:6,用什麼工具來量並不重要,把比例弄好了就行。另外,關於比例,有人喜歡1:5,有人喜歡1:7。
涼粉[食物]
涼粉[食物]
3)把澱粉和涼水攪開攪勻,也就是攪成水澱粉的樣子。放到灶上,一邊加熱,一邊不停地攪動,等到鍋里的混合物全部變得透明,就是好了,關火。註:關於攪動,一開始水還沒熱的時候,可以 比較慢地攪,等到開始熱了的時候,就要不停地攪動。還要加少量的白礬
4)把加熱完的混合物倒入一個容器里,慢慢涼卻。全部涼下來的時候,就可以很容易地倒扣出來了。若是想涼得快一些,可以中間放到冰箱的冷藏室里,涼后拿出。但是,在冰箱里放久了的話,會比較硬,就不好吃了
5)把涼好的涼粉扣出在切熟食的案板上,切成喜歡的大小,放在容器里。
6)拌上喜歡的調料――四川人喜歡辣的,所以,放的是蔥、蒜、生抽醬油、香油、鹽、醋、辣椒油,拌勻以後,開吃!

川北涼粉起源

清朝末年創立於南充。創始人謝天祿在南充渡口搭棚賣涼粉,其涼粉細嫩清爽,佐料香辣味濃,逐漸賣出了名氣,謝家便世代相傳專賣涼粉,后正式辦起川北涼粉店。現已流傳全省,成為著名小吃。

青海涼粉

青海風味食品。用豌豆粉熬成稠糊,冷卻后凝成塊狀,切成條,用醋、油熗辣子、蒜泥、芥末、鹽等佐料拌著吃;也可以和蔥花用油炒熱,再佐以醋、辣子、鹽等調料拌著吃。最有名的是在西寧北大街設攤經營的殷姓老人,人稱“殷涼粉”。去世后其配方秘法沒有傳人。

確山豌豆涼粉

確山涼粉作為一種地方特色小吃在當地延續了上千年。據清康熙年間的鄉土志記載:“豫中驛城之南,有一地盛產豌豆之涼粉,色若琥珀,口感爽滑,彈性適中,食之有清熱、驅火、涼血之功效。”
涼粉用料講究,上等的涼粉一般選用本地特產的鐵豌豆,俗名葯豌豆。這種豌豆,種植不易、產量低,所以格外的金貴。其豆形如綠豆大小,色澤黝黑,質地堅硬,內質堅如鐵,硬若石。存放起來老鼠不咬,蟲子不叮。
製作涼粉時首先要將豌豆淘洗乾淨,清水浸泡兩天,泡軟后,用石磨將其磨成豆漿。將上面的虛沫撇走扔掉,留下好漿進行發酵。24小時后,置一鐵鍋於灶上,內倒適量清水,下面用麥秸火燒。水開后,將發酵好的豆漿緩緩倒入鍋內,用一木勺進行不停地順時針攪拌。等鍋里的粉漿燒開了,灶內的燒火立即變小,只需少許麥秸燃燒,使灶內有微火存在,使鍋內的粉漿一直處於輕微滾動的保溫狀態。1個小時后,粉漿已經熟透,麥秸火熄掉。用木勺將粉漿舀出倒入提前洗乾淨的瓦盆中。倒滿一盆后,用一白布覆蓋放到一邊等其放涼。12小時后,掀開白布,盆內涼粉已成。將其盆倒扣於案板或鍋蓋之上,晶瑩如玉的涼粉就呈現在你的面前。用一利刀,沾清水少許,劃下一塊,放在手裡輕輕晃動,感覺如羊脂和田之玉在手心裡顫動。
製作好的涼粉刷成條狀,用蒜汁及當地獨特的芝麻醬調拌,炎炎夏日,來一碗,爽滑無比,真是解暑美味。

阜陽豌豆涼粉

原料是豌豆粉,晶瑩剔透的,Q的像果凍。

巧家涼粉

昭通涼粉
昭通涼粉
巧家涼粉主要是以蕎麥為原材料,蕎麥分為甜蕎和苦蕎,兩種都可以用來做涼粉。基本做法是:首先把成熟的蕎麥曬乾,再把蕎麥在磨上磨成小顆粒,然後把它放在盆里,用水泡3小時至6小時左右,讓後用個紗布袋把它裝好,在盆里揉出蕎麥的汁來,把這汁放到鍋里煮,熟后倒在盆里直到冷卻,冷卻后就可以吃了。這裡的人們把這種涼粉稱為蕎涼粉,蕎涼粉的顏色像荔枝的肉的顏色,無論是哪裡的人吃到都會感覺和其他地方的涼粉很不一樣,感覺清爽可口,不像豌豆涼粉那樣有麵粉的味道,吃它是涼拌最好吃,作料主要是芝麻油,用菜籽油炒熟的辣椒面,鹽巴,味精,醋,醬油等和其他地方差不多。涼拌時還有一種輔料就是酸湯,巧家的高山一帶有蘿蔔,把蘿蔔泡製半年左右,蘿蔔泡製的水變成酸湯,和涼粉放在一起吃就別有一番風味了。

潼南涼粉

潼南涼粉和上面這個青海涼粉是不一樣的,主要有豌豆粉,和紅苕粉兩種,都是涼拌的。
潼南涼粉又數雙江陳涼粉最具特色,它起源於雙江鎮
陳涼粉已有100多年的製作歷史,陳家後人陳中貴充分繼承和發揚了祖傳工藝,其製作的涼粉因其味道鮮美深受群眾和遊客喜愛。
陳涼粉的製作以優質白豌豆為主料,以菜油、紅辣椒、豆、醬、花椒粉、大蒜泥、小蔥、芝麻、花生、醬油、醋、香菜等為輔料。
將白豌豆用井水浸泡,磨製成漿,用祖傳工藝加工成涼粉狀,切絲裝盤。
用菜油和紅辣椒製成辣椒油,配以豆、醬、花椒粉、大蒜泥、小蔥、芝麻、花生、香菜、醬油、醋、味精等製成調料淋入切好的涼粉中而成。

山西渾源涼粉

渾源涼粉以山美水美人美聞名於天下,北嶽恆山就在該縣,而很多人了解渾源卻是從一碗普通的涼粉開始的。吃過渾源涼粉的人都忘不了它那獨特的味道。渾源涼粉用土豆澱粉加工製作,這是其筋道的根源。渾源涼粉的香更香在它的配料上,在渾源的每一個涼粉攤上都有三罐,即:醋、蔥鹽、辣椒油。還可以酌情增加當地特產豆腐乾、蓮花豆、熏雞蛋等。清泠泠的涼粉、紅通通的辣椒油、炸得金黃酥脆的蓮花豆,切成菱形嚼起來特別筋斗的豆腐乾,看上去就是色香味俱佳,禁不住讓人胃口大開。
而使渾源涼粉之所以稱為渾源涼粉的就是其特有的蓮花豆、豆腐乾和辣椒油。蓮花豆香酥可口,豆腐乾嚼得過癮,而辣椒油則口感香辣,不同於其他辣椒的干辣,所以渾源涼粉風味獨特。

青島涼粉

青島獨有的以海菜、石花菜鹿角菜反覆暴晒而後加水熬製成的涼粉,其主要成分是食用纖維和海藻多糖,可以降血壓、降血糖,是一種健康小食品;青島涼粉性涼,可以清涼瀉火,因此是消暑的清涼小吃;也有人說青島涼粉還能吸收人體內的鉛汞等有害元素,收清肺化痰、排毒養顏的功效。
食用時可加入鹹菜末、胡蘿蔔末、黃瓜條、香菜段、蔥花、蒜泥、生抽、醋、香油、精鹽、味精、蝦皮調製。

應縣涼粉

涼粉[食物]
涼粉[食物]
應縣與渾源為鄰縣,很多人知道應縣是因為舉世聞名的應縣木塔。而事實上應縣還有一道非常好吃的小吃,那就是涼粉。但應縣涼粉在縣內暢銷,於國內卻近乎無名,原因在於它不易保存,通常只有到當地才能吃到正宗的應縣涼粉。
應縣涼粉號稱“軟、頑、筋”,皆因應縣涼粉光滑如水。就是因為這點,應縣人都說喝涼粉。應縣涼粉用土豆澱粉製成,調料與渾源涼粉相近,各家各有風格。平時浸泡在清水中,喝時撈出,且不易久存,故應縣涼粉通常現做現賣,甚少遠銷。
應縣涼粉不僅能加入豆腐乾,煮雞蛋等食物。通常店內還有油酥餅出售,
美味異常,故縣內行人多有喝涼粉吃油酥餅解飢者。

家常涼粉

材料:綠豆澱粉70克(也可用豌豆澱粉或紅薯澱粉)、涼水500克、香菜適量、蒜末1大匙、蔥花1/2大匙、鹽1/4小匙、生抽2大匙、康樂醋1大匙、糖1小匙、熟芝麻1小匙、芝麻油2大匙、辣椒油適量。
做法:
1 綠豆澱粉加入150克水調勻至無粉顆粒狀;
2 鍋里倒入剩餘的350克清水燒開,轉小火;
3 緩緩倒入澱粉液,一邊倒一邊用勺子攪動;
4 邊煮邊攪拌至鍋里冒泡關火;
5 倒入抹過油的耐熱容器里使其冷卻成型,如想縮短時間可放入冰箱冷藏室;
6 成型后倒出,切成合適的形狀;
6 將蒜末、蔥花、芝麻油放入碗里,微波爐中低火加熱20秒出香味后取出;
7 加入鹽、生抽、康樂醋、糖、熟芝麻、辣椒油調勻;
8 將調好的料汁林在涼粉上,撒上香菜末拌勻即可。

營養價值


夏季吃涼粉消暑解渴;冬季熱吃涼粉多調辣椒又可祛寒。
豌豆:
在豌豆莢和豆苗的嫩葉中富含維生素C和能分解體內亞硝胺的酶,可以分解亞硝胺,具有抗癌防癌的作用。豌豆與一般蔬菜有所不同,所含的止杈酸、赤霉素和植物凝素等物質,具有抗菌消炎,增強新陳代謝的功能。在荷蘭豆和豆苗中含有較為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防止便秘,有清腸作用。
1、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豌豆中富含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尤其是含有優質蛋白質,可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和康復能力。
2、防癌治癌豌豆中富含胡蘿蔔素,食用后可防止人體致癌物質的合成,從而減少癌細胞的形成,降低人體癌症的發病率。
3、通利大腸:豌豆中富含粗纖維,能促進大腸蠕動,保持大便能暢,起到清潔大腸的作用。
綠豆:
1、綠豆中所含蛋白質,磷脂均有興奮神經、增進食慾的功能,為機體許多重要臟器增加營養所必需;
2、綠豆中的多糖成分能增強血清脂蛋白酶的活性,使脂蛋白甘油三酯水解達到降血脂的療效,從而可以防治冠心病、心絞痛;
3、綠豆中含有一種球蛋白和多糖,能促進動物體內膽固醇在肝臟中分解成膽酸,加速膽汁中膽鹽分泌並降低小腸對膽固醇的吸收;
4、據臨床實驗報道,綠豆的有效成分具有抗過敏作用,可治療蕁麻疹等疾病;
5、綠豆對葡萄球菌以及某些病毒有抑制作用,能清熱解毒;
6、綠豆含豐富胰蛋白酶抑製劑,可以保護肝臟,減少蛋白分解,從而保護腎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