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會

鐵血會

鐵血會,清某革命組織,早在辛亥革命前,即在孫中山先生的號召下,在北方建立“鐵血會”和“北振武社”等革命組織。

鐵血會簡介


先父丁開嶂生於1870年,原名作霖,字小川,河北省豐潤縣南青坨人。少時讀書於鄉間私塾。20歲左右應遵化州鄉試得中秀才。后入北京京師大學堂甲班第一班攻讀。畢業時獲“奏獎”文科舉人。後任河南大學海軍地理教授。
早在甲午戰爭時期,先父目睹清廷腐敗,國事日非的情景,經常激憤得頓足捶胸。他常常呼喊:“奇恥大辱,孰過於斯!”於是立下了鼎革之志。
1894年,孫中山在海外創建興中會,鼓吹推翻清朝封建統治,建立共和中國。這時先父正在大學讀書,改革社會的激情如火益烈,便在同學中秘密聯繫,提倡效法古人,匯聚英雄豪傑,共同救國救民。
20世紀初,沙俄帝國加緊侵略我國東北,掠奪財富,殘害人民。先父忍無可忍,遂與同學朱錫麟、譯學館學生張榕相約各自出關組織革命軍,抗俄救國。朱錫麟創立東亞義勇隊,但不久被瀋陽清兵將領曾琪抓獲。張榕創立關東獨立自衛軍,後退避天津。先父創立抗俄鐵血會,為避敵人耳目,易名為丁開山,他以抗俄鐵血會首領的名義撰寫檄文,刊登在上海《大陸》雜誌,傳布東北三省
檄文云:“俄人者,自咸豐以來,私移界碑,竊我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已為萬國所不取,公法所不韙。近又虎狼蓄心,蛇蠍肆虐,踞我關東三省儼為已有。奴隸我官府,牛馬我人民,剝食我資財,淫掠我婦女。種種禽獸之行,神人共憤;色色野蠻之狀,天地難容。……倘再不振吾精神,殲除醜類,結吾團體,掃蕩腥羶,將來必滅盡我身家,殄絕我族類,較英制澳洲而更痛,美毒黑奴而倍殘。有鑒於斯,創立本會。糾合海內外學生、將弁及直、奉、吉、黑四省之綠林領袖。痛心疾首,透爪裂目,必食俄人之肉,寢俄人之皮而後快。以此同化之師,和親之眾,一朝齊發,電疾風馳,遍地合攻,瀾翻水涌……務使二十世紀之萬國記載,大書特書曰:‘中國抗俄鐵血會,大敗俄羅斯於東清而後止。’急急特檄。”
檄文發出后,東北三省抗俄鐵血會群情激憤。他們在各地相繼開展丁“田立本支檯子之戰”、“冷振東牛家屯之戰”、“宋三霸狼頭山之戰”、“杜立山鐵嶺東南及遼陽西四十五里地之戰.”、“劉奎武溝幫子臨近摩天嶺之戰”等一連串激烈的抗俄戰鬥,給沙俄入侵者以沉重的打擊。
戰後第二年,先父丁開嶂與鐵血會眾首領秦宗周、丁東弟、劉興訓、王治增等議論北方形勢,認為只依靠東北一部鐵血力量,不足包圍清都北京,於是在張家口地區以“救命軍”的名義創立革命軍,進一步壯大鐵血會的力量。並在北京杭辛齋辦的《中華報》上刊載檄文,傳佈於長城以北。檄文闡明主張,為上救國命,下救民生事,號召全國英雄烈士,皆應拋頭顱、灑熱血,警醒獨立魂,喚起自強魄,凡愛國豪傑皆應聯名入會。
此後,數年之內,鐵血會的各地組織一面不斷發展壯大;一面就地開展動員群眾改革社會的活動。在1906年的冬天,先父丁開嶂為了革新社會,發展科學文化,振興中華,在家鄉大力興辦新學。他發動群眾,破除迷信,宣傳科學,帶領村民推掉村南廟中的神像,改廟宇為學校。此舉遭到頑固派勢力“香火會”中的王憲堂、韓松桐、孫恩榮等人的反對。他們到寧河縣告狀。先父那時已到北京為學校籌辦教材。寧河縣衙傳人時,拆廟骨幹丁保河代替先父到寧河過堂,結果官司打輸了。先父在北京接到信后,找到袁世凱力爭。袁世凱不得不通知豐潤縣衙<南青坨村隸屬豐潤、寧河兩縣所轄),逮捕了王憲堂(王是出頭告狀的人),拘 6個月。罰參與告狀的人各100元。父親將打官司的結果在學校門外掛牌公布。村民喜氣洋洋,送兒入學。
這樣,贏得了破除迷信興辦新學的首次勝利。此事對附近各村影響很大。所罰款資全部用於助學,學生課本、制服,全部半價發給學生。成績優秀者,還發給獎學金。開支均由罰款支付。因此影響到村中一些舉人、秀才也情願協助開辦新學。舉人丁子元、丁保河,秀才艾奎生等,都熱情到校教書,而且不要分文薪金。為了解放婦女,提倡男女平等,使婦女獲得學習文化的權利,先父丁開嶂在家裡騰出一間房屋,開辦女子學校,由丁保河任教。當時到校就讀的有男生120多人,女生20多人。先父經常到校向男女學生講授抗清救國的革命道理。在他的教導下,學生不僅學到文化,並增強了愛國熱情。如女學生丁淑明、丁淑紅、高允昭等,幾次到坨上、大張各庄、小張各庄等附近村鎮宣傳解放婦女,提倡婦女放足的革命主張。這一年冬天,先父加入了中國同盟會(屬於煙台支部)。
1907年,為進一步壯大革命組織,廣泛發動群眾,先父丁開嶂又以提倡擺齋,戒煙戒酒為名,在黑龍江、吉林、遼寧、綏遠熱河察哈爾、內蒙、外蒙、河北、山西等地發展鐵血會組織。並在家鄉成立北振武社(在三官廟的門額上親書“北振武社”4個大字。同時也把這裡作為鐵血會總部)。至此,抗俄鐵血會改名為北洋鐵血會。先父任總理,丁東弟協助他。此外還有馮雲峰、唐自起、黃際隆、龐希德、秦宗周、王治增、李蘭廷、陳熙泰等28路領袖,,分為京東、京北、邊外、關東4個支部。
北振武社成立期間,先父在村南戲樓上自己出錢唱戲4天。戲樓兩側高懸一幅先父手書的對聯:“上下五千年,帝霸皇王轉眼盡歸淘汰路;縱橫十萬里,勞農兵士翻身群登競爭台。”每天開戲之前和場幕之間,先父攜各路領袖及革命友人秦宗周、黃際隆、丁東弟、冷蔚森等登台演說革命。他由歷代帝王說起,盡數封建社會殘害盤剝勞苦大眾,造成中國人民災難深重的幾千年歷史,道出今日列強蒼蠅吮血的悲慘現狀,指出農工商學兵只有團結起來。推翻清朝統治,建立共和國家,才是振興中華的出路。先父嗓音洪亮,情感激昂,說理透澈,台下聽眾無不稱讚。

發展概況


會後,向北方各地發布了《北振武社啟》的文告。文告說:“我北方同志血尚未涼,心猶未死,安忍坐視同胞沉淪苦海,如秦越之不關痛癢乎?況國民為國家之成份,國家為國民之集體,未有民弱而國獨強,能不受外人之欺者;亦未有國弱而民獨存,能不遭外人之毒害者。欲保吾身須先強吾國,欲強吾國,須強吾民。吾民強斯吾國強,吾國強斯吾身不至東低首於侏儒,西下氣於碧眼黃須之族矣。所以,我方同志,奮袂而興,欲步曾君(指南振武社創始人曾少青)後塵,殄絕北方罌粟,先在敝村南青坨成立北振武社。”文告發出以後,各路領袖枕戈待旦,以圖大業。
暴動起義 威振京畿
1911年4月,黃興等發起的廣州起義失敗后,先父丁開嶂意識到北方革命團體的義務和責任,奔走於北京、天津、保定等地,會同北方豪傑劉汝賢、馬德潤、劉星楠、陳之驥等,策劃起義,得到廣泛贊同。
5月,又與秦宗周、黃際隆、丁東弟、王丕顯商議,準備乘清軍秋季操練,京城空虛無兵之際,在北京起義。以鐵血會京東部軍為發難軍,關東、邊外、京北三部軍援助,這時先父腿部正患膿瘡,無法走路。秦宗周、黃際隆二同志立即奔向鐵血會的四個支部,通知各路軍準備起義。各地領袖紛紛趕來與先父籌劃計議。
10月10日夜,武昌起義,清廷停止秋操,清軍返回都門,城內四處戒嚴。鐵血會準備幾個月的京畿起義,沒能進行。10月12日,丁東弟任鐵血會先鋒,東走關內外,西遊京、津、通、張,通知各部軍進一步加強各方面的工作,準備再舉義旗
在此期間,鐵血會已成北方革命的砥柱。南北革命要人,前來我家與先父聯繫的與日俱增。10月19日夜,湖北軍政府派往北方主持革命的代表胡鄂公,同孫諫聲一道乘大車來到我家,與先父及馮雲峰、李蘭廷、陳熙泰等各路領袖聯繫,舉行灤州暴動。先父同意分批集中鐵血會各地有槍成員到灤州、天津,準備參加灤州暴動。不久先父帶槍趕到天津,在天津法租界小白樓設立鐵血軍軍部,任軍長。召集鐵血會眾首領集會,加強各地組織建設,建立四部軍。永、遵、通、薊共4萬人,為京東部軍;張家口、古北口內外5000人,為京北部軍;朝陽、熱河萬餘人,為邊外部軍;錦、廣、義、寧南至營口5萬人,為關東部軍。並著手籌劃灤州暴動的方略和軍火購置工作。鐵血會首領丁東弟、馮雲峰、李蘭廷、陳熙泰等穿梭於灤州、天津及各部軍之間,辦理鐵血會成員分批集中於灤州和其他各地暴動的準備工作。
11月24日,馮雲峰帶領鐵血會東北成員50人抵達灤州。不久,李蘭廷、陳熙泰所集合的鐵血會成員50人也抵達灤州。
12月29日,先父經過在灤州與加入革命團體擔任灤州暴動指揮的清軍管帶王金銘施從雲、張建功多次計議之後,帶著王、施、張給北方各革命團體的快電來到灤州,要求各革命團體的首領立即前往灤州指導革命。其他一些革命團體的首領白毓昆熊朝霖、陳濤等應邀分批前往灤州。
12月30日下午,鐵血會首領李蘭廷、陳熙泰由灤州趕到天津,轉達灤州駐軍王、施、張意於1912年1月2日獨立的事宜。
1912年1月2日,灤州駐軍宣布獨立,正式成立“北方革命軍政府”,推王金銘為大都督,張建功為副都督,施從云為總司令。此時,灤州駐軍十有八九皆為鐵血會成員。先父又派鐵血會永(平,即今蘆龍)遵(化)部部長孫鼎臣、炸彈隊隊長李輔廷、副隊長鬍珍率領各地聚於灤州的鐵血會成員入城共同防守。
1月5日,通永鎮總兵王懷慶領兵沿鐵路兩側向我灤州革命軍夾擊。我灤軍前敵指揮陳濤,利用地勢頑強阻擊。接著王懷慶率鐵甲火車趕來襲擊。陳濤命令灤河炮兵發炮轟擊。我灤軍城防衛戍司令劉漢柏率別動隊策應。王懷慶軍中炮車翻,死傷遍地,大敗而去。
1月8日拂曉,王懷慶與第三鎮統制曹錕合力向灤州大舉進攻。灤軍內部七十九標標統岳兆麟、第三營管帶張建功叛變,灤州革命軍腹背受敵,於是乘火車西進。剛到雷庄附近,火車出軌顛覆。埋伏在這裡的王懷慶部隊四面出擊。都督王金銘、總司令施從雲、參謀陳洪慶、孫鼎臣指揮灤軍苦戰,后均被俘遇難。
先父丁開嶂率馬隊50多騎,由西面趕來援救。到雷庄西北,陰雨路黑,彈雨中不見灤軍,他就與敵兵展開血戰。先父正面攻擊,丁竹欽、王丕顯從左右兩處進攻。時間不大,敵人敗退。先父率隊追擊,敵人又以猛烈炮火轟擊。先父見勢難以抵抗,便撤回。
永、遵部副部長唐自起與部將劉駿率部下300人打算沖入灤州南門援救。趕到城下,見灤軍敗下來,於是率隊向南撤去。王懷慶軍追到楊各庄,唐自起與部下劉駿扭頭截擊,王懷慶軍大敗,死傷50多人,潰退而去。
這次暴動,先父率領的鐵血會,無論灤軍中的成員,還是其他各地的同志,均能拚死作戰,付出了極大的犧牲。
幾乎在灤州暴動的同時,鐵血會還進行了張家口起義。1911年12月24日,鐵血會京北部軍司令秦宗周與部將馬壯、蘆占魁各領一支軍,會合了山西民軍計劃起義於陽高天鎮大同。馬壯、蘆占魁部下與山西民軍同駐山西境內,秦宗周率軍駐於張家口內,防止清兵北出。不料12月26日山西民軍高志清等由天津向張家口押運軍火時,被清兵捕獲,敵人通過嚴刑鞫訊,獲得舉事名單。察哈爾都統黃懋澄,知道強逮不妥,遂假意請秦宗周及部將李鴻恩、尹德威來府議事,然後捕獲。1月7日,與民軍首領共6人,被腰斬於署前河套內。
1912年1月11日,通州鐵血會先鋒丁東弟、鐵血會張家灣分會長王治增,召集鐵血會成員王丕謨、王丕顯、王丕承、王斌、楊兆林、蔡德辰、張文炳、雷茂林等在張家灣王治增家開會,商定於17日舉行通州起義,然後與在灤州清軍中潛伏的張樹聲、李滋懋、李子峰等合兵直搗北京。不料被內奸告密,15日深夜,王治增、王丕承、楊兆林、張文炳、雷茂林、蔡德辰、王斌等7人同時被捕,慘遭殺害。
1月29日夜,先父丁開嶂和鐵血會成員同北方一些革命團體於天津起義,因號炮鳴放時間提前,致使起義失敗。以後鐵血會成員又分別在瀋陽和河北遵化相繼起義,均在清政府殘酷鎮壓下失敗。褚炳望、潘競物、王安國等鐵血會會員英勇獻身。
鐵血會成員在各地舉事中屢屢受挫,同志們成批慘遭殺戮,群情激憤異常。鐵血會唐山支部長黃際隆建議成立炸彈隊。他說:“開平總兵王懷慶是京東軍民革命大障礙,不先除掉他,革命沒有成功之日。殺掉他,其部必大亂,然後調邊外部軍由冷口、喜峰口入關,佔領開平,這樣不只報仇雪恥,就連北京、天津、通州也不難攻破。”先父及眾人都贊成他的主意,唐自起、王文冷、龐希德、王丕漠、丁東弟等都踴躍加入炸彈隊。他們分路前往開平,各行其暗殺之事。不料敵探王彬混入鐵血會,知道了刺殺計劃,當日報知王懷慶。唐自起、龐希德在開平車站剛下車,即被王懷慶捕獲。王文冷懷揣炸彈2枚、手槍1支、尖刀1把,奮勇闖入開平總兵衙門行刺,亦被逮捕。王懷慶於是派馬隊四處緝拿鐵血會首領,懸萬元巨賞緝拿先父,馬隊包圍了我的家,先父不在家中,他們大肆搶掠,在外院牆上大書“剿拿革命黨”5字之後離去。馬隊來到大官沽堼,黃際隆被捕。王懷慶為了鎮壓革命,恫嚇先父及家屬,令囚著黃際隆的囚車從南青坨南街經過。人們看見黃際隆雙手釘在大車壓廂之上,神態自若。不久黃際隆、龐希德、唐自起、王文冷等人一齊被王懷慶殺害於開乎,並懸首示眾多日。黃際隆的屍體運回時,仍令從南青坨南街經過,以再次施加威脅。
然而挫折和失敗及王懷慶大肆屠殺,並沒有嚇倒先父及鐵血會眾人。相反人心愈憤,他們四處活動,加入鐵血會的人員一時大增,他們發誓與清廷不共戴天。先父召集四部軍將領,齊集於天津,舉行軍事會議。會議決定,由各部軍精選壯士3000,潛入北京,乘舊曆年除夕半夜時分,分路攻擊清廷各衙門。四部軍各由所在地方樹旗,宣告獨立。並且包圍北京,援助城內起義同志。規定嚴明軍紀,“有動民間寸草者,殺無赦”,以示正義之師秋毫無犯。南北鐵血軍將士一致推舉先父丁開嶂為中華民國軍政府北部軍臨時大元帥。
2月2日,改組鐵血軍軍部為軍政府。推舉葛熙榮為參謀部長、郭鳳山為軍務部長、孫陽蔭為交涉部長、王丕謨為文牘部長、巴紹成為軍需部長、張雨農為財政部長、劉樞坦為執法部長、丁東弟為招待部長、杜海寰為聯絡部長、王寰為調查部長、朱恪瑗為偵探部長、張傑三為暗殺部長。並推舉張鑄堂為京東方面軍總司令、佟明禮為副司令,該軍於除夕夜,由唐山薊州山海關等地樹旗;推舉姜錫訓為關東方面軍總司令、劉連升為副司令,該軍於除夕夜由錦州、營口、新民府等地樹旗;推舉陳玉甲為京北方面軍總司令、董作新為副司令,該軍於除夕夜,由張家口、古北口樹旗;推舉杜春嶺為關外方面軍總司令、韓自佐為副司令,該軍於除夕夜,由朝陽、熱河及直奉交界處清河門等地樹旗。京北方面軍副總司令董作新未到職,暫由陳玉甲兼任。先父丁開嶂撰寫《討清檄文》傳於東北各地。
檄文曰:“……孫中山同盟海外,欲救祖國淪亡;黃克強數起域中,恐步非洲分裂。方令霹靂一聲,武漢之江山還我,從此烽煙四起,京師之宮闕歸誰?時也,乾坤旋轉,日月重新,志士群興,軍人奮作,魯甲將北興而牧馬,晉兵欲東出而叩關,蘇皖之捷報頻傳,閩浙之凱歌已唱。秦、蜀、滇、黔早擊自由之鼓,漢、湘、粵、桂群翻獨立之旗。……氣勢驚神,何難懾滿酋魂魄?精誠貫日,定能復我祖山川。……倘非四面楚歌,爭存亡於一線,惟恐九州禹跡,將吞噬於六強。……”
民政部大臣趙秉鈞,探知鐵血會勢力,東極遼河,西達晉北,南臨渤海,北盡朝陽,全軍約10萬人,並將在舊曆除夕各地舉事。趙報告袁世凱,袁恐事發,總統當不成,乃於2月 12日強迫宣統退位。於是鐵血會不得不放棄全軍舉義的宏圖。
2月16日,先父與鐵血會各首領會集。大家一致表示,今共和雖然實現,而大權落入殺我無數北方革命同志的巨賊袁世凱手中。大家立誓:袁世凱敢有稱帝野心,改變國體時,我們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起兵討之。旋即發款遣散200多鐵血會會員回家。大家悼念完死難的同志后,揮淚告別。

鐵血會”即告結束


自此,歷時18春秋的“。但它布下的革命火種未熄,此番壯舉在我國近代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頁。
身殘抱筆 老驥伏櫪
先父丁開嶂自辛亥革命建立中華民國之後,回歸故里豐潤縣南青坨。因右臂染丹毒,不幸致殘。但他壯志不已,把自己一生的宏願寄託於七寸羊毫。以左臂著書,揮灑其平生大志。當他看到我們的國家雖歷盡劫難,但終因當時革命不徹底,加之以後國民黨反動派的背叛革命,日軍的入侵,人民生活仍陷深淵。他因力不從心,便痛心欲絕。這在他老人家寫的一首《水調歌頭·國難》中,充分地表達出來:
遼疆突陷落,四境起悲歌。不知寧粵牆鬩,兩府幾時和。拔劍一呼風動,起舞天高月靜,誰負魯陽戈?天下吾儒事,奮起脫漁蓑。榆關潰,燕塞破,痛如何。憑高北眺,心頭恨比亂山多。欲呼中原鐵騎,踏陷扶桑萬里,挾策莽奔波。對鏡莫傷老,壯志挽銀河!
在日本帝國主義入侵后,他為了光復祖國河山,用左臂寫出了《收復東北大計劃》。在這本著作中,他談了當時的形勢,提出自己的禦敵主張,以及如何收復我東北遼、吉、黑三省的方法步驟。文中力主國共合作,共同驅除日軍,以使我金甌不缺,人民康泰……。他著有《天籟餘音》數卷,寫了歷代戰史及一些人物論述,其中有《秦始皇并吞六國論》、《王莽論》等重要篇目。他為了表達自己愛國主義思想及抗戰主張,還寫下了《中國英雄大戰史》、《灰燼餘翰》等著作。
身殘著書,他歷盡了痛苦。據家鄉父老回憶:先父用一條布帶縛住右臂,左臂抱筆,寫到更深夜靜。據《天籟餘音》記載,他回歸家鄉后稱自己的住處為“獨醒廬”,自號“卧虎先生”。每當寒月臨窗,樹搖疏影,萬籟俱寂,他便正襟端坐桌旁,執筆行文,把自己的胸臆流入字裡行間。至今翻閱他左臂親書的《天籟餘音》殘稿,不禁暗暗欽佩先父“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的精神。看那每一篇端莊雋秀的墨跡,令人驚嘆不已!
先父一生留下了近百萬言的著作,有的靠私資出版印刷;有的是手稿(其中有檄文、政論、詩詞、文告及講義等)。可惜在日本侵入華北,父親離家與當地革命志士結交外出后,家人恐日軍見書引禍,便將他老人家兩車多的藏書拉到村西焚燒。先父回來后,痛惜萬分,揮淚疾呼:“毀書勝過毀我!”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又將戰亂后僅余之書,再次銷毀。至此,先父的藏書與其著作,幾乎蕩然無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