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塞詩歌
邊塞詩歌
目錄
這類詩的思想內容極其豐富:可以抒發渴望建功立業、報效國家的豪情;可以狀寫戍邊將士的鄉愁、家中思婦的離恨;可以表現塞外戍邊生活的單調艱辛、連年征戰的殘酷;可以宣洩對黷武開邊的不滿、對將軍貪功啟釁的怨情;可以驚嘆描摹邊地絕域的奇異風光和民風民俗。而詩中流露的也可能是矛盾的複雜的情感:慷慨從軍與久戍思鄉的無奈;衛國激情與艱苦生活的衝突;獻身為國與痛恨庸將無能的悲慨。
近幾年學術界對唐代邊塞詩涉及的一些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成為古典文學研究的一個熱點。這既有助於古代文學研究的深入,但也形成了一種習慣性的認識:似乎僅唐代才有邊塞詩。這種把邊塞詩作為唐代文學專利品的看法是很難令人苟同的。
邊塞即指邊疆的概念,應該說是伴隨著國家的出現而產生的。公元前21世紀夏王朝的建立,標誌著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的正式形成。夏王朝的最高統治者不但建立起強有力的國家機器,而且不斷發展和擴大其統治領域,可見疆域一開始便成為統治階級非常感興趣的中心問題。經過殷商到西周,統一的奴隸制國家政權越來越得到鞏固和發展,疆域的劃分逐步比前代明晰。如《詩經·大雅·江漢》“江漢之滸,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徹我疆土。……於疆於理,至於南海。’”這裡敘述周宣王派召虎領兵征伐淮夷之事,從中可見周人邊疆觀念與意識在文學實踐中得到一定的反映。
邊疆這個概念反映了古代中國同四周少數民族之間的複雜關係。歷代統治者對本王朝疆界的劃定以及派兵駐守邊疆,其目的就是“攘夷”。所以,民族關係的發展始終伴隨戰爭,而戰爭又促進了民族間的交流與融合。這一點早在周代就表現得十分突出。西周到春秋中葉,社會矛盾一直很尖銳,矛盾演化的結果必然導致戰爭,形式主要有西周“攘夷”與春秋“爭霸”兩種。這些戰爭歸根到底源於邊界問題,實質上是邊境戰爭。有了邊境戰爭,必然就有邊塞生活。這些戰爭與生活反映到文學里就是《詩經》中的邊塞詩章。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一)
林暗草驚風,
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
沒在石棱中。
(二)
月黑雁飛高,
單於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
大雪滿弓刀。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鬥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營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萄入漢家。
青海長雲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一)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二)
天兵下北荒,胡馬欲南飲。
橫戈從百戰,直為銜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隴頭寢。
何當破月氏,然後方高枕。
(三)
駿馬似風飆,鳴鞭出渭橋。
彎弓辭漢月,插羽破天驕。
陣解星芒盡,營空海霧消。
功成畫麟閣,獨有霍嫖姚。
(四)
白馬黃金塞,雲砂繞夢思。
那堪愁苦節,遠憶邊城兒。
螢飛秋窗滿,月度霜閨遲。
無時獨不見,流淚空自知。
(五)
塞虜乘秋下,天兵出漢家。
將軍分虎竹,戰士卧龍沙。
邊月隨弓影,胡霜拂劍花。
玉關殊未入,少婦莫長嗟。
(六)
烽火動沙漠,連照甘泉雲。
兵氣天上合,鼓聲隴底聞。
橫行負勇氣,一戰凈妖氛。
燕台一望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
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沙場烽火連胡月,海畔雲山擁薊城。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一)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嬰禍羅。
君已富土境,開邊一何多。
棄絕父母恩,吞聲行負戈。
(二)
出門日已遠,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豈斷,男兒死無時。
走馬脫轡頭,手中挑青絲。
捷下萬仞岡,俯身試搴旗。
(三)
磨刀嗚咽水,水赤刃傷手。
欲輕腸斷聲,心緒亂已久。
丈夫誓許國,憤惋復何有!
功名圖麒麟,戰骨當速朽。
(四)
送徒既有長,遠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勞吏怒嗔。
路逢相識人,附書與六親。
哀哉兩決絕,不復同苦辛。
(五)
迢迢萬里余,領我赴三軍。
軍中異苦樂,主將寧盡聞。
隔河見胡騎,倏忽數百群。
我始為奴僕,幾時樹功勛。
(六)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七)
驅馬天雨雪,軍行入高山。
徑危抱寒石,指落層冰間。
已去漢月遠,何時築城還。
浮雲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八)
單於寇我壘,百里風塵昏。
雄劍四五動,彼軍為我奔。
擄其名王歸,系頸授轅門。
潛身備行列,一勝何足論。
(九)
從軍十年余,能無分寸功。
眾人貴苟得,欲語羞雷同。
中原有鬥爭,況在狄與戎。
丈夫四方誌,安可辭固窮。
昨夜秋風入漢關,
朔雲邊月滿西山。
更催飛將追驕虜,
莫遣沙場匹馬還。
回樂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
一夜徵人盡望鄉。
歲歲金河復玉關,
朝朝馬策與刀環。
三春白雪歸青冢,
萬里黃河繞黑山。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誓掃匈奴不顧身,
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
猶是春閨夢裡人。
澤國江山入戰圖,
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
塞下秋來風景異,
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
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簡析】在路上遇見回京的使者,請他捎句話給家人不要挂念,這是人之常情,但通過詩人表達出來就深了一層,結句尤讓人覺得似含有無數悲辛。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簡析】這首詩是對戰爭所造成的不幸的控訴,人人讀了都感到沉痛!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簡析】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契丹李盡忠反叛,武則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軍討伐,陳子昂隨軍參謀,到了東北邊地。武攸宜根本不懂軍事,陳子昂進諫,不僅沒被採納,反而被貶斥,因此登幽州台抒發失意的感慨。全詩以廣闊的胸襟,慷慨悲涼的情調,感時傷事,弔古悲今,不假修飾,其立意、氣勢和思想、感情,千百年來一直引起人們強烈的共鳴。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簡析】這首詩描繪了邊塞的風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層轉入戍卒與思婦兩地相思的痛苦。開頭的描繪都是為後面作渲染和鋪墊,而側重寫望月引起的情思。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簡析】該詩表現了征戰的殘酷,又表現了徵人視死如歸的樂觀曠達精神,使人覺得悲愴而又豪壯,是痛苦,也是自我解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