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宿聯句
同宿聯句
《同宿聯句》,是由唐代著名詩人、文學家韓愈與孟郊共同創作的五言古詩的聯句的集合,凡一十七韻,三十四句,其中韓愈獨作八韻,一十六句,孟郊獨作九韻,一十八句。公元八百零三年(唐德宗貞元十九年),韓愈被貶為陽山縣令,至公元八零六(唐憲宗元和元年),韓愈移職江陵法曹,不日又返回長安任國子博士,是年夏秋之際(《昌黎先生詩文年譜》:“詩有‘槐密鶩長蔭’句,乃是年夏秋間作。”),韓愈與孟郊同宿一處,相為聯句而成此詩。古人嘗此詩評曰:“造句多峭。以篇短,更覺意緊切。”(朱彝尊語)。后收入《全唐詩》、《韓愈集》。
同宿聯句①
自從別君來,遠出遭巧譖(愈)2。
斑斑落春淚,浩浩浮秋浸(郊)3。
毛奇覩象犀4,羽怪見鵩鴆(愈)5。
朝行多危棧6,夜卧饒驚枕(郊)7。
生榮今分逾8,死棄昔情任(愈)9。
鵷行參綺陌10,雞唱聞清禁(郊)11。
山晴指高標12,槐密鶩長蔭(愈)13。
直辭一以薦14,巧舌千皆舌今(郊)15。
匡鼎惟說《詩》16,桓譚不讀讖(愈)17。
逸韻何嘈嗷18?高名俟沽賃(郊)19。
紛葩歡屢填20,曠朗憂早滲(愈)21。
為君開酒腸,顛倒舞相飲(郊)。
曦光霽曙物22,景曜鑠宵祲(愈)23。
儒門雖大啟,奸首不敢闖24。
義泉雖至近,盜索不敢沁25。
欲知心同樂,雙繭抽作紝(郊)27。
註釋:
2 孫汝聽云:“遠出,謂得罪謫陽山令。”
3 孫汝聽云:“斑斑,淚落貌。謂感春而墮淚也。秋浸,秋潦。《莊子》:‘大浸稽天而不溺。’”文讜云:“謂道出湖湘。”方世舉云:“公徙江陵,過洞庭湘水,時當秋也。”按:韓愈貞元十九年十二月謫陽山令,二十年春過湘中。永貞元年自陽山徙掾江陵,十月過洞庭湖,故云。錢仲聯云:“王勃詩:‘春淚倍成行。’”朱彝尊云:“奇。”
5 孫汝聽云:“羽族之怪者,則見鵩鴆。”文讜云:“漢賈誼為長沙王傅,有鵩鳥飛入誼舍,止於坐隅,鵩似鴞,不祥之鳥也。誼自傷以為壽不得長,為賦以自廣。晉灼曰:‘《異物志》云:有鳥似雞,體有文色,土俗因名之鵩。不能遠飛,行不出域也。’鴆,《廣志》云:‘其鳥大如鴞,紫綠色,有毒,頸長七、八寸,食蝮蛇,雄名運日,雌名陰皆,以其毛歷飲食,則殺人。’”祝充云:“《楚辭》:‘吾令鴆為媒。’註:‘運日也,羽可殺人。’”朱彝尊云:“象犀鵩鴆,對妙。”
7 孫汝聽云:“驚枕,怪惡夜鳴也。”
8 孫汝聽云:“生榮,謂生還而榮已逾分矣。”何焯云:“先轉下。”
9 孫汝聽云:“往者棄之於死,情未嘗不安。任,謂安也。”方世舉云:“《詩·陟岵》:‘上慎旃哉!由來無死。’又:‘上慎旃哉!由來無棄。’”何焯云:“次結上。”朱彝尊云:“倒應,轉有味。”
10 孫汝聽云:“鵷鷺之行,謂周行也。參,間廁也。綺陌,言阡陌相錯如綺綉然。阡陌,道塗也。南北曰阡,東西曰陌。”文讜云:“鵷,鳳屬,引以自喻,取其威儀。綺陌,謂朝列之所,謂其入為國子博士也。”方世舉云:“北齊《燕射歌辭》:‘懷黃綰白,鵷鷺成行。’”蔣抱玄云:“《三輔故事》:‘長安有八街九陌。’梁簡文帝詩:‘三條綺陌平。’”
11 孫汝聽云:“雞唱,雞人之唱。《周禮·雞人》:‘大祭祀夜呼旦以 百官。’清禁,謂省中也。”
13 文讜云:“京城十二衢夾道皆植槐柳。鶩,馳也。”
14 魏懷忠云:“薦,進也。”
17 方世舉云:“《後漢書·桓譚傳》:‘帝方信讖,多以決定嫌疑。譚上疏諫。其後有詔會議靈台所處,帝謂譚曰:吾欲讖決之,何如?譚默然良久,曰:臣不讀讖。’”
18 孫汝聽云:“韻,聲韻。嘈嗷,大聲貌。”方世舉云:“中山王勝《文木對》:‘嘈嗷鳴啼。’”
19 孫汝聽云:“《論語》:‘有美玉於斯,求善價而沽諸?’”方世舉云:“《淮南·俶真訓》:‘緣飾《詩》《書》,可買名譽於天下。’《廣雅·釋詁》:‘賃,借也。’”朱彝尊云:“俟沽從待賈來,賃字下得尤妙。”
21 朱熹云:“‘朗’,或作‘亮’。方云:‘張協《七命》:野曠朗而無塵。潘岳《寡婦賦》:愬空宇兮曠朗。’”孫汝聽云:“曠亮,開豁也。早滲,言忘其憂,如物滲漏也。”文讜云:“滲,《說文》曰:‘下漉也。’猶雲以寫我憂。”方世舉云:“《廣雅·釋詁》:‘滲,盡也。’”
22 孫汝聽云:“曦光,日光。曙,朝時也。”
23 孫汝聽云:“曜,光。鑠,銷也。”文讜云:“祲,妖氣也。”方世舉云:“《周禮·春官·眡祲》:‘掌十輝之法,以觀妖祥。一曰祲。’鄭注:‘祲謂陰陽氣相侵漸以成災也。’《釋名》:‘祲,侵也,赤黑之氣相侵也。’”錢仲聯云:“張衡《西京賦》:‘流景曜之韋華曄。’李善註:‘景,光景也。’”
24 韓醇云:“闖,馬出門貌。”文讜云:“闖,從門窺頭也。”
25 文讜云:“《唐文粹》云:‘河間公穿井於京城垣之次陽門通莊之右偏,名曰義泉。邵真為之記,時大曆六年三月一日也。’《說苑》曰:‘水名盜泉,仲尼不飲。’”孫汝聽云:“不敢汲也。”錢仲聯云:“《舊唐書·地理志》:‘置夷州於黔州都上縣,天寶六年,改義泉郡。’按:詩但虛用。《說文》:‘索,草有莖葉可作繩索。’按:此指汲綆也。”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沁假借為浸。”程學恂云:“必心知如此,氣感如此,乃可言同音之樂。東野詩中所謂‘乃可論膠漆’,不虛也。”
26 朱熹云:“‘口音’,或作‘音’,本或作‘相叫吟’。吟去聲讀。趙德麟本同。”文讜云:“《韓子》:‘師涓(曠)為晉平公援琴而鼓,一奏有玄鶴二八來,集於郭門,再奏而列,三奏延頸而鳴,舒翼而舞。’曹植《鶴賦》曰:‘聆雅琴之清均,記六翮之末光(流)。’司馬《長門賦》云:“白鶴噭而哀號。’喑,應聲也。”孫汝聽云:“揮,彈也。口音,鳴相應也。”
27 祝充云:“紝,織也。”文讜云:“言無窮也。”孫汝聽云:“言二人同心相樂,如雙繭作紝絲也。”方世舉云:《釋名》:‘,抽也。抽引絲端出細緒也。’《記·內則》‘織紝組訓。’”錢仲聯云:“《說文》:‘紝,機縷也。從系,壬聲。’”朱彝尊云:“新。”
評說:
朱彝尊曰:“造句多峭。以篇短,更覺意緊切。”
貞元八年(792年),韓愈登進士第,兩任節度推官,累官監察御史,因論事被貶陽山。歷都官員外郎、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軍司馬,參與討平“淮西之亂”。其後又因諫迎佛骨一事被貶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贈禮部尚書,謚號“文”,故稱“韓文公”。元豐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並從祀孔廟。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一生著述頗豐,文學造詣極高,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後人將其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在舊《廣東通志》中被稱為“廣東古八賢”之一。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後人寫作極有指導意義。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進學解》、《順宗實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