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星航
中國古陶瓷藝術大師
任星航,1955年生,河南省禹州市人,中國陶瓷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古陶瓷藝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鈞瓷柴燒工藝復原人。
任星航不僅復原了宋代雙火膛結構鈞瓷窯爐,而且恢復了鈞瓷柴燒這一久已失傳的傳統技藝。任星航創作的鈞瓷作品,被公認為最接近宋代鈞瓷的審美標準,從而成為當代鈞瓷藝術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平盤鳳凰涅槃”,2014年熱播電視劇《大河兒女》編劇高滿堂在接受採訪中表示:“《大河兒女》中那對“龍鳳盤”就是從這個寶貝鳳盤演化而來”,“這隻鳳盤,就演化成《大河兒女》中那對神秘而承載了許多恩怨的“龍鳳盤””。
![任星航](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0/3/m03190252d0ccfa291da4886e4c7e7b65.jpg)
任星航
任星航出身鈞瓷世家,為任氏鈞瓷第七代傳人,幼年即跟從祖父任書田、父親任堅學習鈞瓷燒制,系統地繼承了任氏家傳制鈞絕技,完整地掌握了窯爐建造、釉料配製、造型、燒成等一系列鈞瓷燒制工藝,且在窯爐設計及燒成工藝上有著極深的造詣。
![任氏鈞瓷家族譜系](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6/2/m6228c3800945173834242114957af3c4.jpg)
任氏鈞瓷家族譜系
任堅(1922年——1990年),鈞瓷藝術大師,生前系中國硅酸鹽學會會員學會理事、中國古陶瓷研究會會員、河南省硅酸籌委會委員、禹州市政協委員、河南省勞動模範先進生產者、國營禹州市建築衛生陶瓷廠副廠長。
![任星航作品“鳳凰涅槃”](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5/d/m5dcb447ba52144da6b14d135fde95016.jpg)
任星航作品“鳳凰涅槃”
任堅先生的墓誌銘中寫道:“先生為人襟懷坦蕩磊落光明,忠正廉潔是其風骨,無私無畏耿性天成,光風霽月同儔咸仰,高山景行後來皆碑。雖蒼口不遺一老,而先生已足千秋。先生生平嘔心瀝血,精研鈞陶工藝,宏才遠志,開揚國粹寶光,五十餘稔孜孜求索,乃探驪得珠,極工盡巧。繼往開來,百載難得一秀。裕后光前,為國貢獻良多。鈞苑失英明者,同悼鈞都人傑,後世永宗。”
任星航遵循任堅遺命,子承父業,致力於鈞瓷創作,成功復原了宋代雙火膛結構鈞瓷窯爐,並恢復了鈞瓷的柴燒工藝,父子兩代為鈞瓷藝術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仿宋代雙火膛窯爐](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a/1/ma1fa277f3ef382fa14c4ac7992127fce.jpg)
仿宋代雙火膛窯爐
1980年,任星航進入禹縣國營第二瓷廠工作。在鈞瓷二廠期間,任星航設計發明了煤燒雙孔無匣缽隧道陶瓷窯爐,開創了日用瓷無匣缽燒制的先例,獲國家發明專利。1991年,禹州市成立鈞瓷研究所,任星航出任技術副所長。1993年成功研究設計了煤燒無匣缽間歇鈞瓷窯爐,使鈞瓷燒制首次脫開了匣缽的制約。同年,帶領鈞瓷二廠研究團隊設計並建造了液化氣燒鈞瓷窯爐,完成了鈞瓷燒造史上的一項重大改革。液化氣窯爐以節能環保、降低勞動強度、成品率高等優勢,在禹州瓷區迅速推廣,幾乎取代了全部傳統煤燒鈞瓷窯爐,對禹州市鈞瓷事業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在這些窯爐的建造過程中,任星航逐漸成為鈞瓷窯爐設計第一人,因而,復原宋代窯爐的重任也落在任星航的肩上。
從2003年開始,任星航花了兩年多時間,建起了全國第一座鈞瓷窯爐博物館,共有唐、宋、元、清等不同時代的鈞瓷窯爐16座,這些窯爐成為鈞瓷燒制活著的歷史。
![任星航作品](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e/9/me99b3960191295cb7794f98787661b13.jpg)
任星航作品
![任星航作品“蟠龍瓶”](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3/4/m3417f154953754ca55744192d98558f8.jpg)
任星航作品“蟠龍瓶”
在創作的同時,任星航也潛心於鈞瓷的理論研究。自2000年起,任星航在《河南工人報》、《許昌日報》、《工藝美術》等報刊上發表論文多篇,所著學術論文《柴燒鈞瓷燒成工藝初探》、《清代鈞瓷窯變現象揭秘》(與人合作)先後在2005、2009年《國際古陶瓷研討會論文集》發表。所著《鈞藝千秋》一書,被河南省民協收入“根脈書系”叢書,2008年由中原出版傳媒集團、中原農民出版社出版發行。2010年10月,《任星航鈞瓷作品集》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和女兒任英歌合著的《鈞瓷》一書,由清華大學陶系主系編,即將由黑龍江出版社出版發行。
![任星航](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c/c/mcc26afd7f8c0225973341ac5a0b218af.jpg)
任星航
(2)、主持設計設計建造了液化氣燒鈞瓷窯爐,是鈞瓷燒造史上的一項重大革命;
(3)、恢復了各個歷史時期產生過重大影響的鈞瓷窯爐,如:唐代麻斗窯柴燒“唐鈞”窯爐、宋代雙火膛柴燒鈞瓷窯爐、清代炭燒鈞瓷窯爐、近代倒焰窯鈞瓷窯爐和直焰窯鈞瓷窯爐,並恢復其燒成工藝,填補了鈞瓷傳承史上“鈞瓷工藝技術斷代”的空白;
(1)、柴燒工藝:柴燒技藝是鈞瓷傳統燒制技藝中的重要一種,柴燒鈞瓷的窯變,由於木柴燃燒火焰長,火苗柔和,溫差小,燒成速度緩慢,常呈現出溫潤如玉和色彩斑斕的意境,其藝術效果遠勝煤或炭燒制的鈞瓷。后因北宋滅亡,宋室南遷,柴燒鈞瓷的製作工藝逐漸失傳。任星航歷時數年,恢復了柴燒工藝。其柴燒鈞瓷作品,玉潤典雅、開片精巧別緻,窯變景觀神奇絕妙,呈現出宋鈞的藝術特色。
(2)、手拉坯:傳統鈞瓷仿古器型,非手拉坯不能得其神韻。而手拉坯成形要求手工技術水平高,勞動強度也較大,而任星航的作品,大多採用手拉坯製作,造型規整方正,端莊大氣。
(3)、釉色:釉水的配製是各個窯口的秘中之秘,也是最能影響鈞瓷效果的因素之一。任星航先生繼承了任堅先生的在釉料配製方面的經驗,潛心於釉料的配製。任星航作品所施釉水,釉色瑩潤,清麗淡雅。達到了“雨過天晴雲破處,夕陽紫翠忽成嵐”藝術效果。
任星航鈞瓷藝術中心選擇於西山文化藝術產業聚集區,位於中間建築的藝術家工坊。藝術中心面積200平方米,陳列著任星航先生不同時期的經典作品,通過作品及影像、文字資料,全面地展示了任星航先生從藝四十多年來的藝術成就和創作的心路歷程。
![任星航](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0/f/m0fc7d3ebb794e239b5348e11f5645fe8.jpg)
任星航
1997年
3月,禹州市人民政府籌辦“中國神垕鈞瓷珍品(日本)展”,任星航作品入選。
6月,任星航被命名為“河南省民間工藝美術大師”。
1999年
![與沈鵬先生在一起欣賞鈞瓷](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a/5/ma5fa3475ac542aaaf7e4b24db93a8c5c.jpg)
與沈鵬先生在一起欣賞鈞瓷
5月,任星航參加上海第五界國際古陶瓷研討會,其仿宋鈞作品在會上受到中外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會上,任星航被接納為中國古陶瓷委員會委員,被授予“中國古陶瓷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6月,任星航與全國古陶瓷委員會主任葉宏明在杭州會晤,進行學術交流。
2000年
2001年
![與韓美林先生在一起](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7/b/m7b661c4555087ec8c9a4289cc6456662.jpg)
與韓美林先生在一起
4月,任星航作品《壽桃》被全國婦聯副主任顧秀蓮同志收藏。
6月,任星航鈞瓷作品《毛澤東坐像》被軍事科學院邵華少將收藏,
邵華少將將她的三幅攝影作品親筆簽名,贈予任星航。
6月,著名美術大師韓美林帶助手到“星航鈞窯”進行聯合創作,共
成功燒制出韓美林先生設計造型的鈞瓷藝術品數十種。韓美林先生為任星航題詞“神鬼造化”。
7月,任星航赴北京與韓美林先生會晤,協商共同開發“禹山牌”鈞瓷一事。韓美林先生親書委託書一份,授權任星航治印一方“星航美林制陶”。
7月,禹州市人民政府下發(2001)101號文件,對向北京人民大會堂提供候選花瓶的企業和個人進行了表彰,“星航鈞窯”被評為一等獎。
![任星航與馮驥才先生在欣賞鈞瓷](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7/8/m7889ddb2cca691fbca548ad3c685cce0.jpg)
任星航與馮驥才先生在欣賞鈞瓷
10月,任星航赴北京出席全國”創業之星“代表會,受到國家領導人姜春雲、楊汝岱等同志的接見併合影留念。
10月,韓美林先生為“星航美林鈞瓷館”題寫館名,並為“星航鈞窯”題詞:“眾爐之首”。
12月,“星航美林鈞窯館”落成開館。
2002年
4月,禹州鈞瓷學會經禹州市科協批准成立,任星航當選為首任會長。
![任星航和古陶瓷專家葉宏明](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c/9/mc9ab3868748ccefb2a148b17b4a5d47f.jpg)
任星航和古陶瓷專家葉宏明
8月,河南《豫情時報》刊發題為《韓美林“看上”一位鈞瓷藝人》的文章,介紹韓美林先生與任星航與藝術合作。
8月,韓美林先生與任星航合作的“禹州市星航美林鈞瓷有限公司”經有關部門批准正式成立。
8月,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編《河南工藝美術圖志》出版,收入任星航及王春鳳女士作品多件,並刊發題為《深得宋鈞神韻的星航鈞瓷》的介紹文章。
11月,任星航赴上海參加國際古陶瓷學術研討會,會議上,被推選為全國古陶瓷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12月,CCTV3套播出鈞瓷專題片《走進幕後》,片長20分鐘,重點介紹了任星航的鎮窯之寶《蟠龍瓶》,給予了極高的藝術評價。
2003年
1月,記述任星航鈞瓷藝術歷程的作品《漫漫鈞瓷路》出版。
3月,任星航作品觀音瓶《江山多嬌》被中央軍委八一大樓收藏。
4月,畫冊《星航鈞瓷詩品》印製完成並出版。
5月,任星航散文《制鈞說誠》、《惜土如金》、《回憶我的父親》、分別在河南工人報、許昌日報、工藝美術上發表。
6月,任星航、王春鳳女士被授予“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7日,河南人大副主任鍾力生為公司題“鈞瓷生輝,中華一絕”。
9月,任星航被推選為“全國企業改革之星”。
12月,任星航散文集《鈞瓷暢想》出版。
2004年
6月,任星航設計的新型“煤氣混合抽屜窯爐”建成試燒成功。
6月,任星航潛心多少設計的仿宋代雙乳狀柴燒鈞瓷窯爐開始建造,標誌著禹州市鈞瓷窯爐博物館工程正式啟動。
9月,仿宋代雙乳狀柴燒鈞瓷窯爐建成並開始試燒。
11月,柴窯首次成功素燒。11月22日,首次釉燒,23日達到預期溫度住火,24日出窯。入窯60件作品,有20餘件具宋鈞特徵,10餘件經自然窯變形成美妙自然景觀。至此,任星航矢志恢復的柴燒鈞瓷工藝重現鈞苑!
2005年
3月,任星航被河南省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工作委員會等機構授予企業“特別貢獻獎”。
9月,任星航參加中原文化上海行活動,作品《葵花盆》獲金獎,個人榮獲金鼎獎及成就獎。
11月,任星航赴上海參加2005年國際古陶瓷會議,其論文《柴燒鈞瓷燒成工藝初探》被收入會議論文集中。
11月,“星航鈞窯”被河南省工藝美術協會評選為“中國名窯”。
2006年
4月,任星航、王春鳳被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吸收為會員。
5月,任星航成為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河南省候選人。
6月,在景德鎮中國藝術大師作品展上,任星航榮獲“中國收藏家最喜愛的陶瓷藝術大師”稱號。
7月,任星航作為“河南省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在《大河報》上公示。
11月,河南省民協舉行“河南省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命名大會,為傳承人頒發證書。任星航被正式命名為“河南省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
2007年
1月,任星航被中國文聯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中國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稱號”。
1月,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五大名窯藝術專業委員會成立,任星航被任命為主任兼秘書長。
2月,任星航作為中國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受到河南省衛視邀請,參加訪談節目《對話中原》,就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作介紹了自己的工作和研究成果。
3月,CCTV10科教頻道《人物》欄目攝製組來禹州專訪任星航,開始製作任星航的專題節目。
4月,河南省政府下發文件,公布河南省第四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獲獎名單。任星航對仿宋代柴燒鈞瓷及燒成工藝的恢復獲“優秀作品獎”,並由省政府頒發了證書和獎金。
5月,CCTV10科教頻道《人物》欄目播出《傳承大師系列——鈞瓷大師任星航》,深度地展示了任星航恢復柴燒工藝的心路歷程。
6月,任星航赴京參加“中國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命名活動。
2008年
1月,任星航獲世界民間文藝家頒發的“金飛鷹獎”。
5月,任星航著《鈞藝千秋——鈞瓷傳人任星航自述》由中原農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8月,河南電視台八套《非常人物》欄目播出“只緣身在鈞瓷中——任星航”專題片。
9月,中國禹州第五屆鈞瓷文化節上,“星航鈞窯”被評選為第二屆“中國鈞瓷名窯”。
11月,林斌先生著《鈞瓷英魂——任堅傳》由中原農民出版社出版。
2009年
3月,第九屆古陶瓷科學技術國際討論會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召開,任星航出席會議,任星航與任紀衛先生二人合著論文《清代鈞瓷窯變現象揭秘》,被收入論文集中。
4月,“星航鈞窯”被認命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
9月,任星航的鈞瓷作品參加“2009閩龍杯全國陶瓷原創設計大獎賽”中部賽區(汝州)賽事,作品“侈口罐”榮獲三等獎。
2011年
4月,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屈盛瑞司長在相關部門領導陪同下到考察“星航鈞窯”。
4月,在浙江義烏舉行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藝術作品展”上,任星航作品《蟠龍瓶》榮獲金獎。
4月,在福建莆田的中國工藝美術品百花獎評選活動中,任星航作品《珠玉瓶》獲得金獎。
10月,《星航鈞瓷作品集》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
![高滿堂在星航鈞窯採風](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2/f/m2ffcb099eab81f4838c45141b79af5fe.jpg)
高滿堂在星航鈞窯採風
2012年
1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頒牌儀式”在文化部隆重舉行。任星航代表星航鈞窯出席了頒牌儀式。
2月,任星航作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的工藝傳承人,參加了由文化部等16個相關部委共同舉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成果大展,任星航受到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中宣部部長劉雲山、文化部部長蔡武等領導同志的接見。
4月,北京“任星航鈞瓷藝術中心”正式對外開放。
4月16日,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工藝美術館承辦的2012年“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任星航先生及弟子劉紅生、任英歌的三件作品受邀參展。
4月29日,任星航鈞瓷藝術亮相“第七屆藝術北京博覽會”經典北京板塊。在3天的展會期間里,鈞瓷的參展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不僅觀眾多驚嘆於傳統工藝美術的魅力,河南衛視也因為鈞瓷第一次參加“藝術北京”而做了專門的新聞報道。
4月30日,2012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評選在福建莆田工藝美術城揭曉,河南省鈞瓷藝術大師任星航、王春鳳及弟子劉紅生的3件鈞瓷作品榮獲金獎。
5月,任星航及弟子劉紅生參加由台灣發展研究院和台灣工藝發展協會主辦的“守正出奇唐宋名瓷現代傳人與台灣陶藝名家交流展”。
8月,中央電視台“發現之旅頻道”《文化大視野》欄目兩集文化紀錄片《鈞窯魂》(后更名為《鈞窯神韻》)開機儀式在禹州市星航鈞窯舉行。《鈞窯魂》是一部意在向世人展示當代鈞瓷大師任星航藝術理念、成長故事的文化專題紀錄片。第一集名為《大師之路》,主要講述任星航的求藝、學藝故事,同時介紹鈞瓷藝術發展大背景;第二集名為《窯變之迷》,主要講述任星航在當代藝術文化發展背景下,對鈞瓷藝術的認識與發展以及他對宋代柴燒鈞瓷藝術復活中的巨大貢獻。
10月18日,任星航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公示名單。
10月27日,CCTV發現之旅頻道《鈞窯神韻》首映看片會在禹州市政府第三會議室舉行。當天,央視發現之旅頻道首播大型文化紀錄片《鈞窯神韻》。
10月30日,任星航鈞瓷作品“荷口碗”在嘉德秋拍“近現代陶瓷”專場開拍,最終以以9.7萬元成交。對於首次亮相頂級拍場的當代鈞瓷來說,這樣的價格值得市場關注,將當代鈞瓷工藝帶入人們視野,其意義遠大於成交結果。
12月15日,“星航鈞瓷藝術作品展”在榮寶齋舉行,這是榮寶齋首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專項展,也是任星航在北京舉辦的首次個人作品展。參加作品百餘件,大多著錄於2010年出版的《任星航鈞瓷作品集》中,有著較高的學術價值和藝術價值。
12月21日,任星航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名單,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鈞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2013年
6月6日,星航鈞窯“環保窯爐鈞瓷藝術專場展”,由任星航改進的環保型鈞瓷柴燒窯爐亮相。
2014年
6月6日,第三屆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薪傳獎頒獎儀式”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隆重舉行,任星航榮獲此殊榮。
6月25日,在北京盤古春拍“薪火溢彩”大師鈞瓷專場拍賣會中,任星航作品“益壽畫缸”以25.3萬元的價格成交,刷新了其個人記錄。
2018年
5月14日,入選第七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首屆中國(濰坊)民間藝術博覽會 獲獎1次
2015任星航 ·首屆中國(濰坊)民間藝術博覽會金獎 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