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黴素類抗生素

氯黴素類抗生素

氯黴素類抗生素,英文全名chloram phenicols,包括有氯黴素甲碸黴素及無味氯黴素等。

藥品禁忌


新生兒可致灰嬰綜合症,故禁用。精神病人可致嚴重反應,故禁用。

注意事項


由於可能發生不可逆性骨髓抑制,本品應避免重複療程使用。肝、腎功能損害患者宜避免使用本品。
氯黴素類抗生素
chloram phenicols
氯黴素為廣譜抗生素,由於其對血液系統的毒性較大,故已較少用。外用其滴眼劑防治眼部感染。注意:①主要不良反應有粒細胞及血小板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等。②久用可致視神經炎、共濟失調及二重感染等。③有時有消化道反應。④新生兒可致灰嬰綜合症,故禁用。⑤精神病人可致嚴重反應,故禁用。⑥肌注易致嚴重反應。甲碸黴素抗菌譜與氯黴素相似,且不會出現再生障礙性貧血。但是腎功能不良時需減小劑量。兒童可服用無味氯黴素。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0.5g,每6小時一次。治療傷寒可用較大的劑量,病人體溫正常后應繼續應用2-3天,以防止複發,最高劑量不超過26g.兒童每日每千克體重25~50mg。

適應症


傷寒桿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流感桿菌布氏桿菌肺炎球菌等引起的感染。

性狀


白色至微帶黃綠色的針狀、長片狀結晶或結晶性粉末;味苦。

簡介


一種由委內瑞拉鏈黴菌(Streptomyces venezuela)中分離提取的廣譜抗生素。對許多需氧革蘭氏陽性細菌和革蘭氏陰性細菌、厭氧的擬桿菌、立克次氏體、衣原體及菌質體都有抑制作用,尤其對沙門氏菌屬、流感桿菌和擬桿菌屬等有良好的抗菌能力。
氯黴素於1947年首次分離成功,次年開始用化學方法合成,當時被作為一種療效較好的抗生素用於治療傷寒、立克次氏體病及其他感染性疾病,但不久即發現少數病人應用氯黴素后出現再生障礙性貧血。這是一種因藥物造成的病人骨髓造血功能障礙的嚴重併發症,因此該葯在臨床的廣泛應用受到限制。
但自70年代以來,對氨苄青霉素耐葯的流感桿菌和脆弱擬桿菌引起的感染被認識並逐漸增多,臨床治療較困難,而氯黴素對這類感染有較好療效,所以氯黴素在臨床治療中的地位又有了新的評價,認為氯黴素雖有骨髓毒性,但只要合理使用仍是一種很有價值的抗生素。現在臨床上主要用於上述感染性疾病和傷寒的治療,但在應用中要嚴格掌握適應症,使用合理劑量,嚴密監測毒性,達到安全有效用藥的目的。

化學結構


氯黴素的化學結構含有對硝基苯基、丙二醇與二氯乙醯胺三個部分(見圖),其抗菌活性主要與丙二醇有關。

性質及劑型


氯黴素為白色至微黃色細針狀或片狀結晶,無臭,味極苦,難溶於水,易溶於乙醇、丙酮,微溶於苯與石油醚。乾燥狀態下可保持抗菌活性5年以上,飽和水溶液在冰箱中或室溫避光條件下可保持活力數月,鹼性環境易破壞其抗菌活性,對熱很穩定。氯黴素琥珀酸酯的鈉鹽在水中溶解度大,宜作為注射製劑,其餘酯化物因除去苦味,可製成宜於兒童服用的混懸劑或粉劑。

抗菌範圍


氯黴素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在需氧革蘭氏陽性細菌中,對草綠色鏈球菌白喉桿菌炭疽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鏈球菌等均敏感,對D組鏈球菌則相對不敏感;在需氧革蘭氏陰性菌中,對流感桿菌、志賀氏菌屬百日咳桿菌、淋球菌及腦膜炎球菌均有良好抗菌作用,對沙門氏菌屬、大腸桿菌屬、奇異變形桿菌霍亂弧菌等亦敏感,而對粘質塞拉蒂(原譯沙雷)氏菌、腸桿菌屬、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則不甚敏感。許多厭氧菌包括消化球菌、消化鏈球菌產氣莢膜桿菌、梭形桿菌屬、脆弱擬桿菌等均能被其抑制。此外,對大部分立克次氏體、衣原體和菌質體均有效,但對綠膿桿菌、吲哚陽性變形桿菌、結核菌、真菌、病毒及原蟲則均無抑制作用。氯黴素經過長期臨床應用,各類細菌可不同程度地對其產生耐藥性,但是耐葯的程度則是因地因時而異。耐藥性產生的主要機理是菌體內帶有耐葯遺傳基因的質粒介導產生了氯黴素乙醯轉換酶,使氯黴素中丙二醇基因的3-羥位乙醯化,氯黴素因此不能與細菌核糖體的50S亞基結合而失去活性。這種耐葯遺傳基因還可通過結合或移位等方式傳遞給同屬或不同屬的敏感菌使其變為耐葯菌,不過,已獲得耐藥性的菌株,在停用藥物一段時間后,其耐藥性可以消失而重新變為敏感菌。

作用機理


細菌細胞的70S核糖體是合成蛋白質的主要細胞成分,它包括50S和30S兩個亞基。氯黴素通過可逆地與50S亞基結合,阻斷轉肽醯酶的作用,干擾帶有氨基酸的胺基醯-tRNA終端與50S亞基結合,從而使新肽鏈的形成受阻,抑制蛋白質合成。由於氯黴素還可與人體線粒體的70S結合,因而也可抑制人體線粒體的蛋白合成,對人體產生毒性。因為氯黴素對70S核糖體的結合是可逆的,故被認為是抑菌性抗生素,但在高藥物濃度時對某些細菌亦可產生殺菌作用,對流感桿菌甚至在較低濃度時即可產生殺菌作用。

體內代謝


氯黴素在胃腸道吸收良好,口服后1~2小時在血中即可達最高濃度。藥物在體內容易進入心包液、胸液、關節腔液、眼房水及腦脊液。眼局部滴用可使房水內藥物達到有效抑菌濃度,故氯黴素常製成滴眼劑使用。正常腦脊液內的藥物濃度可達血濃度的40~65%,當腦脊液有炎症時其濃度可與血葯濃度近似。由於氯黴素的親脂性強,腦組織中的濃度可達血葯濃度的9倍,因此,氯黴素特別宜於治療細菌性腦膜炎與腦膿腫。氯黴素進入人體后90%以上在肝內與葡萄糖醛酸結合形成代謝產物,此代謝產物無毒亦無抗菌活性,主要由腎臟腎小管分泌排出,當腎功能不良時,此代謝物在體內含量將增加,但因其無毒故不必減小氯黴素用量。體內具有抗菌活性的部分約為10%,此遊離氯黴素經腎小球濾過排出,其含量雖不甚高,但其濃度仍超過敏感細菌的所需治療濃度,故可用於治療泌尿等感染。當有肝功能不良時,體內的遊離藥物濃度可明顯增高,產生毒副作用的可能性亦顯著增大,故需嚴密監測血葯濃度並及時減小劑量。氯黴素的半衰期為1~4.5小時(平均3小時),嬰幼兒的半衰期較成年人長。蛋白結合率約為50~60%。氯黴素酯化物在體內水解不完全,個體間差異亦大,其血葯濃度一般較氯黴素低。毒副作用主要有以下幾類:①血液系統。再生障礙性貧血是最嚴重的一種,多在用藥后2~8周發生,死亡率超過50%。表現為不可逆地全部血細胞減少,多因出血、感染等因素死亡。其發生與用藥劑量無固定關係,發病機理尚不清,可能與遺傳有關。另一種為中毒性骨髓抑制,臨床表現貧血或伴有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其發生與用藥劑量密切有關,當血葯濃度超過25μg/ml時容易產生此併發症,但停葯后可恢復。其發病機理是骨髓細胞線粒體合成蛋白質的功能受到暫時抑制。②灰嬰綜合征。早產兒及新生兒接受大劑量氯黴素后引起的一種全身循環衰竭,表現腹脹、嘔吐、皮膚蒼白、紫紺、循環及呼吸障礙,常在發病數小時后死亡。其發病機理是早產兒或新生兒的肝臟葡萄糖醛酸的結合能力不足和腎小球濾過氯黴素的能力低下,使體內的遊離氯黴素濃度顯著增高,直接抑制細胞線粒體的氧化磷酸化過程。③消化系統。常有輕微噁心、嘔吐、腹瀉、納差等。④神經系統。少數病人可出現視神經炎或伴有周圍神經炎。極少病人有頭痛、抑鬱、精神障礙。

臨床用藥


由於氯黴素可引起嚴重的毒副作用,故臨床僅用于敏感傷寒菌株引起的傷寒感染、流感桿菌感染、重症脆弱擬桿菌感染、腦膿腫、肺炎鏈球菌或腦膜炎球菌性腦膜炎同時對青霉素過敏的患者。應用時療程避免過長,既往有藥物引起血液學異常病史的病人應禁用。所有應用氯黴素治療的病人在開始治療時必須檢查白細胞、網織細胞與血小板,並每3~4天複查一次,若出現白細胞減少應立即停葯。嬰幼兒應用氯黴素應十分謹慎,除非無其他藥物替代而必須使用時方考慮,有條件時可進行血葯濃度監測。甲碸黴素與氯黴素是同一類抗生素,僅是氯黴素苯環上的硝基為一甲碸基所取代,其抗菌譜與氯黴素相似。甲碸黴素主要從腎臟排泄,尿中活性濃度較氯黴素高,故腎功能不良時需減小劑量。雖然也有血液系統毒性,但均為可逆性變化,不出現再生障礙性貧血。有的國家認為其療效優於氯黴素,但中國認為療效並不優於氯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