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原滿族自治縣

遼寧省撫順市下轄縣

清原滿族自治縣隸屬於遼寧省撫順市,地處遼寧省東部山區,與吉林省梅河口市接壤,是遼寧省的東大門,屬於兩省四市七縣交界地帶,東與吉林省東豐縣梅河口市柳河縣毗鄰,南與新賓滿族自治縣接壤,西與撫順縣、鐵嶺縣交界,北與西豐縣、地理坐標為東經124°20′06″—125°28′58″,北緯41°47′52″—42°28′25″,全縣總面積為3932.96平方公里。清原縣處在中溫帶亞濕潤區內,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雨熱同季,四季分明。冬季漫長寒冷,夏季炎熱多雨。

截至2010年,清原滿族自治縣轄9個鎮、5個鄉,共188個行政村。截至2020年11月1日,清原滿族自治縣常住人口為238890人。有滿族、漢族、朝鮮族、回族、蒙古族、錫伯族等29個民族。2010年,清原滿族自治縣地區生產總值(GDP)達940296萬元,比2005年的224300萬元增長4.2倍,年均遞增33.2%。

2020年6月30日,列為“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歷史沿革


清原戰國時屬燕國的遼東郡,秦及漢初襲舊。
西漢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為玄菟郡高顯縣地,后屬平州玄菟郡;三國西晉隸屬無變。東晉南北朝屬前燕、前秦、後燕。
從北燕至隋為高句麗所據。
唐初屬新城地。唐高宗總章元年始屬安東都護府。後為渤海扶余府的轄境。
遼初屬優州,會同二年(938年)始為東京道咸州東境地。
金初此地屬東京咸平縣。天德二年(1150年)起屬咸平路成平縣。
元初屬開元路開元府,至元二十四任(1287年)屬遼陽行省開元府,元貞二年(1296年)屬遼陽行省開元路。
明洪武始屬遼東都指揮使司開元三萬衛所轄。正統三年(1438年)清河以南屬建州衛地,其餘所屬不變。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后金政權建立后,此地為明、后金割據區。
清初,康熙起奉天府屬開原縣。清代為開原、興京兩縣相間之地。
民國初年(1912年)底開原縣境,后因此地位於柳河、興京、海龍三縣交界處,距縣城較遠,難以控制,便於民國十四年(1925年)析開原、海龍、柳河、興京以及鐵嶺五縣各一部分,置設治局,同年八月升為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七月正式定名為清原縣。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改奉天省為遼寧省,清原縣直隸遼寧省為三等縣。偽滿大同元年(1932年)三月公布省公署官制,復改遼寧省為奉天省,仍隸奉天省為丙類縣。
東北光復后,建立了共產黨領導下的縣人民政府。
1946年,國民黨佔領此地,為安東省所轄。
1948年,重新解放,劃歸遼東省管轄。
1954年,劃歸遼寧省所轄。
2000年遼政[2000]83號批複:撤銷南八家朝鮮族鄉、清原鎮,合併設立清原鎮;撤銷甘井子鄉、南山城鎮,合併設立南山城鎮。
2000年,清原滿族自治縣轄9個鎮、5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17842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清原鎮86489紅透山鎮31656草市鎮15367南山城鎮27393南口前鎮23428夏家堡鎮27936英額門鎮16645灣甸子鎮15635大孤家鎮18983敖家堡鄉9765北三家鄉14796土口子鄉14154大蘇河鄉8595枸乃甸鄉7000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清原滿族自治縣地處遼寧省東部山區,與吉林省梅河口市接壤,是遼寧省的東大門,屬於兩省四市七縣交界地帶,東與吉林省東豐縣、梅河口市、柳河縣毗鄰,南與新賓滿族自治縣接壤,西與撫順縣、鐵嶺縣交界,北與西豐縣、開原市相連,地理坐標為東經124°20′06″—125°28′58″,北緯41°47′52″—42°28′25″,縣城西距省會瀋陽120公里。全縣總面積為3932.96平方公里。

氣候

清原滿族自治縣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寒夏熱。年平均氣溫為5.3℃。7月份最熱,平均氣溫22.9℃;1月份最冷,平均氣溫-16℃。極端最高氣溫37.2℃,極端最低氣溫-37.6℃。無霜期130天左右。東部南部高寒山區無霜期110至120天。初霜一般在9月中旬出現,終霜在5月中旬。11月中旬土地封凍,3月下旬至4月上旬化凍,4月下旬化通。最深凍土層169厘米左右。全年總日照時數為2419小時。春夏多西南風,秋冬多西北風。一般風力3至4級,最大風力7至8級。年平均降雨為806.5毫米,多集中於7、8、9月。這三個月降雨量佔全年總降雨量的60%以上。日最大降雨量為116.8毫米。年蒸發量為1275毫米。

土壤

清原滿族自治縣於1981年對全縣的土壤進行了全面系統地普查。其結果是:全縣土壤分為6個土類(暗棕壤、棕壤、白漿土、草甸土、沼澤土、水稻土)11個亞類(暗棕壤、棕壤性土、棕壤、潮棕壤、白漿土、草甸白漿土、草甸土、草甸沼澤土、泥炭沼澤土、淹育型水稻土、沼澤型水稻土)35個土屬(酸性岩類暗棕壤、基性岩類暗棕壤、酸性岩類棕壤性土、耕型酸性岩類棕壤性土、基性岩類棕壤性土、石灰岩類棕壤性土、砂頁岩類棕壤性土、酸性岩類棕壤、耕型酸性岩類棕壤、耕型砂頁岩類棕壤、坡積棕壤、黃土狀棕壤、耕型黃土狀棕壤、坡洪積潮棕壤、耕型坡洪積潮棕壤、耕型黃土狀潮棕壤、坡積白漿土、耕型坡積白漿土、黃土狀白漿土、耕型黃土狀白漿土、黃土狀草甸白漿土、耕型黃土狀草甸白漿土、耕型砂質草甸土、耕型壤質草甸土、草甸土型菜園土、耕型草甸沼澤土、泥炭沼澤土、耕型泥炭土、埋藏泥炭土、耕型埋藏泥炭土、草甸土田、棕壤田、腐泥沼澤土、草甸沼澤田、泥炭沼澤田)76個土種,反映了全縣的土壤全貌。

水文

清原滿族自治縣是渾、清、柴、柳四大河流的發源地。境內主、支流共有103條,總流長183公里。其中渾河,境內流長83公里,是大夥房水庫最上游。清河,境地內流長40公里,是清河水庫最上游。柴河,境內流長35公里,是柴河水庫最上游。柳河,境內流長25公里,是吉林磨盤山水庫最上游。

地形地貌

清原滿族自治縣景觀
清原滿族自治縣景觀
本縣地處遼東山地丘陵區,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吉林哈達嶺山脈在縣境北部呈東北西南走向。最高峰莫日紅山海拔1013米。南部為連綿起伏的群山峻岭,屬龍崗山山脈,海拔在800米左右。中部為渾河谷地,平均海拔在200-400之間,起伏不平,是本縣主要耕作區。氣候特點
清原縣處在中溫帶亞濕潤區內,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雨熱同季,四季分明。冬季漫長寒冷,夏季炎熱多雨,年平均氣溫3.9-5.4度,最冷出現在1月,最熱出現在7月,一月平均氣溫-16℃,最低氣溫-37.6℃;七月平均氣溫22.8℃,最高氣溫36.5℃。大於10度的年活動積溫2497.5-2943.0度。無霜期120-139天,平均日照2433小時,年降水量700-850毫米,降雨量集中在6、7、8月份,植物生長季在4-9月。
水文狀況
清原縣境內河流、水庫眾多,遼河的一級支流渾河、清河、柴河與松花江的源頭之一柳河發源與清原縣境內,境內河流密布、水源充沛,共有主、支流103條,總流長183公里,水質清純甘洌,出境水斷面全部達到國家二類水質標準。清原縣擔負著涵養和供應瀋陽、撫順、鐵嶺、遼陽、鞍山、盤錦、營口等遼寧中部城市群及吉林省海龍、輝南樺甸、吉林市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用水的重要使命,是遼寧省重要的水源涵養林和用材林基地,全國九大重點水源地之一。
渾河在境內主河道全長111.9公里,為清原縣的最大水系,占境域內總面積的59.8%,佔下游大夥房水庫的51%。清河、柴河、柳河水庫的庫容都超二億立方米。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清原滿族自治縣景觀
清原滿族自治縣景觀
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品種多,分佈廣,開發潛力較大。已發現和探明的有金、銅、鐵、硫化鐵、蛭石硅石螢石鉀長石、大理石、石灰石、水晶石、雲母、粘土、草炭土等25個礦種。現有主要礦產儲量:金17噸,銅37萬噸,鐵1646萬噸,石灰石5934萬噸,大理石2.2億立方米,硫化鐵67萬噸,草炭土605萬噸。

水資源

清原是渾、清、柴、柳四大河流發源地。年平均降雨量810.8毫米,地表水流量10.5億立方米。現已建成中小型水庫55座,庫容10,450萬m3,據初步勘查設計,全縣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4.8萬kw,開發水力發電站21座,裝機容量28.24萬kw,年設計發電量59521萬kw.h。目前已建成水電站7處,其中紅河二級水電站裝機5000kw,年發電1481萬kw.h。

森林資源

全縣有林面積366萬畝,其中人工林169萬畝。主要有柞、樺、楊、紅松落葉松等202個樹種。森林總蓄積量2,129萬立方米,林木年生長量70萬立方米,年採伐量22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67.7%。清原已成為遼寧省重點商品材基地和水源涵養林基地。

野生植物資源

清原山多林密,野生資源種類繁多,用途廣泛。山野菜主要品種有蕨菜、刺嫩芽猴腿廣東菜大葉芹、水芹菜桔梗等,年自然生長量2萬多噸;野果有山梨山核桃山裡紅山荊子山葡萄、獼猴桃、山李子等,年自然生長量2.4萬噸;野生食用菌有小灰蘑、榛蘑、松樹傘、黃粘團、榆蘑、趟子蘑、掃帚蘑、大腿蘑等,年自然生長量5000噸;野生編織植物有胡枝子、白柳條、油條等,年自然生長量10多萬噸。

中藥材資源

清原特產名貴中藥材有山參、園參、牛黃、鹿茸林蛙蝮蛇五味子、月見草、刺五加貫眾、細辛、黨參、木通龍膽草黃柏、馬兜鈴、貝母、紫草、黃芪等560種,資源量達17萬噸。

行政區劃


截至2010年,清原滿族自治縣轄9個鎮、5個鄉,共188個行政村。
轄區詳情
清原鎮紅透山鎮南口前滿族鎮大孤家滿族鎮夏家堡滿族鎮
草市鎮南山城鎮灣甸子鎮英額門鎮
土口子滿族鄉北三家滿族鄉敖家堡鄉大蘇河鄉枸乃甸鄉

人口民族


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清原滿族自治縣總戶數102542戶,總人口336169人,比第五次人口普查318277人增加17892人,比“五普”增長5.6%。全縣共有29個民族。其中滿族191460人,漢族94390人,朝鮮族3254人,回族616人,蒙古族419人,錫伯族122人,壯族29人,白族20人,畲族8人,黎族5人,維吾爾族4人,侗族4人,景頗族4人,達斡爾族4人,哈尼族3人,苗族3人,彝族3人,高山族3人。
2021年6月,撫順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清原滿族自治縣常住人口為238890人。

經濟


綜述

清原滿族自治縣景觀
清原滿族自治縣景觀
農業以栽種水稻、玉米、大豆、
煙草為主。白柳條、黃杏條為省內重點產區。境內高山林茂,樹種繁多。水量豐富,是遼寧省水源重點涵養地區。山野菜資源量大,蕨世、剌嫩芽、猴腿等有大量出口。山果類資源以山楂、山梨、山葡萄為釀酒的上好原料。野生中草藥材有幾百種,五味子為遼寧特產,在國內外享有盛譽。野生菌類蘑菇、木耳視為珍品土特產。
清原縣是遼寧中藥材生產大縣,全國遠規定的633種大宗藥材,清原就有104種,其中人蔘、遼細辛遼五味、北龍膽等都屬中藥材佳品。
工業有冶金、建材、化工、機械、造紙、紡織、食品、釀造、製藥等部門。地下礦產有金、銅、鐵、梳化鐵、硅石、理石、至石、石灰石、煤炭、雲母等20餘種,擁有礦點100餘個,其中紅透山銅礦規模最大,為省內聞名企業。
2010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2.3億元,增長35.3%;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7.1億元,增長32.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7億元,增長39.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6.5億元,同比增長20.4%。
2010年,清原滿族自治縣地區生產總值(GDP)達940296萬元,比2005年的224300萬元增長4.2倍,年均遞增33.2%。
2010年,清原滿族自治縣財政一般預算收入72089萬元,比2005年10876萬元增加61213萬元,年均遞增46.0%;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48103萬元,比2005年39176萬元增加108927萬元,年均遞增30.5%。財政收入佔GDP比重由2005年的4.8%上升到2010年的7.7%,增加2.9個百分點。

第一產業

農業以栽種水稻、玉米、大豆、煙草為主。白柳條、黃杏條為省內重點產區。境內高山林茂,樹種繁多。水量豐富,是遼寧省水源重點涵養地區。山野菜資源量大,蕨世、剌嫩芽、猴腿等有大量出口。山果類資源以山楂、山梨、山葡萄為釀酒的上好原料。野生中草藥材有幾百種,五味子為遼寧特產,在國內外享有盛譽。野生菌類蘑菇、木耳視為珍品土特產。
清原縣是遼寧中藥材生產大縣,全國遠規定的633種大宗藥材,清原就有104種,其中人蔘、遼細辛、遼五味、北龍膽等都屬中藥材佳品。
2010年,清原滿族自治縣完成農業總產值(按當年價計算)293082萬元,比2005年138214萬元增加154868萬元,年均遞增16.2%,農業增加值完成152725萬元,年均遞增17.2%。
2010年,清原滿族自治縣大牲畜存欄7.3萬頭,比2005年9.3萬頭減少2萬頭;生豬存欄5.9萬頭,比2005年8.1萬頭減少2.2萬頭;家禽存欄大幅度增加。家禽存欄725.5萬隻,比2005年189.7萬隻增加535.8萬隻,增長3.8倍,年均遞增30.8%;肉類總產量達到44541噸,比2005年4543噸增加39998噸,增長9.8倍,年均遞增57.9%。

第二產業

工業有冶金、建材、化工、機械、造紙、紡織、食品、釀造、製藥等部門。地下礦產有金、銅、鐵、梳化鐵、硅石、理石、至石、石灰石、煤炭、雲母等20餘種,擁有礦點100餘個,其中紅透山銅礦規模最大,為省內聞名企業。
2010年,清原滿族自治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個數達到225戶,比2005年99戶增加126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現價)達到152.23億元,比2005年增加143.1億元,增長15.6倍,年均遞增75.4%;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46.8億元,比2005年增加19.5億元,增長21.3倍,年均遞增81.1%。
2010年,清原滿族自治縣房屋竣工面積較2005年增長84.4萬平方米,其中,住宅56.2萬平方米。

第三產業

2010年末,聯通、移動、電信三家公司行動電話總數為15.9萬戶,比2005年4.5萬戶增加11.4萬戶,增長3.5倍,網際網路用戶達到19787戶;2010年,全縣擁有電話機76116部,比2005年79052部減少2936部。
2010年,清原滿族自治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20.5億元,比2005年9.19億元增加11.31億元,年均遞增17.4%;外貿出口完成1629萬美元,比2005年3918萬美元減少2289萬美元,下降58.4%。
2010年,清原滿族自治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619237萬元,比2005年253914萬元增加365323萬元,年均遞增19.5%;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229466萬元,比2005年111501萬元增加117965萬元,年均遞增15.5%。

文化


古迹

全縣已發現古城堡9座,古文化遺址4處,石棚址2處,石棺墓70餘座,還有柳條邊遺址等。
雙砬子山城
雙砬子山城位於英額門鎮長春屯村雙砬子山東端山頂上,山高67米,山城周長600米。這裡曾出土石器和鐵钁以及鐵鏃等器物,定為戰國至漢代的山城。
高力城
高力城位於英額門鎮大林子村北1.5華里處的高山頂上。城址長100米,寬70米。暴露遺物有:夾沙紅褐灰陶片、器底、橋狀耳、三角環耳、豆柱、石斧、石刀等,定為戰國至漢代的山城。
下煙溝山城
下煙溝山城位於北三家滿族鄉下菸溝村西300米處的山峰上。周長200米。由於沒發現遺物,未能斷代。
陰城子
陰城子位於南口前滿族鎮白草甸村南1華里處的山頂上。面積為2000平方米,城牆高2米。出露的器物有罐、壺、盆等夾沙灰陶殘片。定為漢代的遺址。
小山城
山城位於縣城東南古城子村東1華里處的山頂上,周長160米,暫未斷代。
南山城
南山城位於南山城鎮南山城村東100米處的山上。城址面積3000平方米。根據暴露的陶片和殘石刀等遺物,斷為戰國至漢代的城址。
西大山山城
西大山山城位於灣甸子鎮尖山子村西約500處的西山上,根據採集的文物斷為戰國至漢代的城址。
楊木林山城
楊木林山城位於夏家堡滿族鎮楊木林村南500米處的山峰上。城址周長625米,壕底寬4米,壕深3米。南北各一城門。根據採集到的夾沙紅、褐、灰陶器片和石斧等遺物,斷為戰國至漢代的城址。
張家溝山城
張家溝山城位於土口子滿族鄉土口子村西北約500米處的高山上。內城周長120米,外城周長250米,現保存完整。因無實物考證,未能斷代。
楊木林文化遺址
楊木林文化遺址位於夏家堡滿族鎮楊木林村南200米處的坡台地上。在地表散見大量紅、褐、灰陶片、石器和殘缺器物等。斷為戰國至漢代的文化遺址。
邱家窩棚文化遺址
邱家窩棚文化遺址位於紅土廟滿族鄉邱家窩棚村北200米處的山坡上。散見有罐、壺、鼎等器物殘缺陶片。還有完整石斧兩件。因證據不充分,未能斷代。
一面山文化遺址
一面山文化遺址位於大孤家滿族鎮一面山村東100米處的山坡上。面積1萬平方米。發現有陶片、陶鼎足、豆柱等。斷為春秋至戰國的文化遺址。
老田家大地文化遺址
老田家大地文化遺址位於甘井子鄉下堡村南約400米處的狹長台地上。根據遺物考證,斷為戰國至漢代的文化遺址。
榔頭溝石棚
榔頭溝石棚位於蒼石滿族鄉榔頭溝村北500米處的高力廟山的山頭上。現狀為四塊條石板。在山下500米處東山頭上還有一處與此同樣大小的石棚,已倒塌,只剩一條側石,兩處遙相對峙。斷為青銅器時代的石棚遺址。
大邊溝石棚
大邊溝石棚位於灣甸子鎮大邊溝村東山頂上。石棚上蓋已坍塌。根據遺物,這為青銅器時代的石棚遺址。
石棺墓
到1981年,清原滿族自治縣已發現70餘座石棺墓。多數在渾河、清河、柴河流域北岸的山坡或山腳下,極少數在山頂上。石棺構造多是用6塊石板砌築而成,規格不等,大棺長2.5米到3米,寬1.5米。小棺長1.6米至1.8米,寬60至80厘米。隨葬品有陶器和其它器物。石棺造型,有的精工細作,素麵平整;有的稍有加工,石板薄厚不等。根據石棺中出土的器物,定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墓葬。

名優特產

細辛
細辛:別名細參,煙袋鍋花,萬病草。細辛是遼寧省名貴的地道藥材,分佈面廣,產量多,質量好,素以“遼細辛”著稱,不僅馳名全國,而且暢銷國外。撫順市境內清原、新賓、撫順縣均有分佈的灌木叢內,山溝底部稍濕潤的地方以及林緣地帶。
紅南果梨
紅南果梨系南果梨芽變,由撫順市特產研究所1989年發現於遼寧清原縣構乃甸鄉南果梨園。紅南果梨果形近圓形,平均單果重111.4克,最大果重180克。果實陽面鮮紅色,果面平滑富有光澤。果點較大而密,近圓形。梗窪較淺近於乎坦,有溝紋;萼窪較深,萼片脫落或宿存。果梗短而細,果心較小,果肉乳白色。採收後果肉較硬,甜脆。經10~15天後熟,果肉變黃白色,肉質細,柔軟多汁。
龍膽
龍膽是清原特產之一。為多年生草本,全株綠色稍帶紫色。高30~60厘米,根莖短,簇生多數黃白色具橫紋的細長根,莖直立,單一粗糙。葉對生,基部葉甚小,中部及上部的葉卵形或卵狀批針形,長2.5~8cm,寬0.4~3.5cm,葉緣及葉被主脈粗糙,基部抱莖,主脈3~5條,花常2~5朵簇生於莖頂及上部葉腋;花冠深藍色至藍色,鐘形,5裂。
清熱燥濕,瀉肝膽火的功效。
清原馬鹿
清原馬鹿是在引進天山馬鹿的基礎上經過30多年的風土馴化,經五個世代人工系統選育而成,其特點是:①體形高大,體質結實。成年公鹿體重約320公斤,成年母鹿體重約240公斤,屬大型鹿種。②鹿茸產量高。培育出的0號和36號種公鹿產茸分別為52和45市廳。被稱為世界之最。③成品茸優質率高、品質好。優質率93%,粗蛋白63.7%,氨基酸31.6%④遺傳性能穩定,繁殖成活率高,使用年限長。

交通


清原滿族自治縣境內,沈吉鐵路橫貫縣境,有9個停車站,2個乘降所,縣城距撫順98公里,202國道經由清原縣境達93公里,乘車由縣城至瀋陽桃仙機場僅需90分鐘,縣城至四周鄰縣公路均為黑色路面,縣境內有國、省、縣、鄉各級公路32條,總長971公里。
截至2010年,清原滿族自治縣公路總里程達到1221公里,其中,等級公路1044公里。2010年完成路基改造247.4公里,新增油路70.1公里,完成公里綠化579.2公里。

社會


教育事業

2010年末,清原滿族自治縣有高級中學2所,初級中學14所,職業高中1所,小學50所,特殊學校1所。全縣中小學在校學生28504人。十一五期間累計報名高考人數為5160人,升入全國大中專院校總人數為4434人,升學率為85.9%。

社會保障

2010年,清原滿族自治縣納入城鎮社會養老保險、農村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人數分別達到10761人、12136人、14211人和13309人;
2010年,清原滿族自治縣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1616人,比2005年8130人增加13486人,年均遞增21.6%;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達到215897人,參合率達到94.2%,受益人達到113798人。

文化事業

2010年,清原滿族自治縣共舉辦大型群眾性文化活動32場,比2005年15場增加17場,文化娛樂場所達190餘家。
2010年末,清原滿族自治縣有線電視用戶達到8.2萬戶,比2005年7.7萬戶增加0.5萬戶,有線電視節目94套。

醫療衛生

2010年,清原滿族自治縣擁有衛生機構23個,其中,醫院19個,應有醫療床位962張,衛生技術人員1158人。

旅遊


景點

清原山川秀美,風光綺麗,是溯古追源,探幽訪勝的絕佳旅遊聖地,森林公園、紅河旅遊度假區、夏湖風景區古樸濃郁,自然質樸,在這裡可以遊歷山野風光,可以沐浴山澗清泉,可以登峰遠眺,也可以泛舟清上,熱情淳樸的滿鄉人民誠邀九洲賓朋,來關愛清原,浮舟商海,共創輝煌。
紅河電站景區
清原滿族自治縣景觀
清原滿族自治縣景觀
距清原鎮西地16公里處的紅河電站,風景優美,融山、水、洞、崖、島峽於一體,集奇、險、壯、絕、趣於一身,每年吸引了大批外來遊客觀旅遊。
夏湖風景區
夏湖風景區位於清原鎮斗虎屯村北國營第七二五庫,距縣城10公里,距沈吉鐵路和202線公路15公里。總面積700公頃,其中山林面積400公頃。整個景區由山巒、河流、谷地構成。山峰最高海拔513.6米,最低海拔246米,山勢身姿秀美、千變萬化。河流呈S形貫穿全境,流長8000米,河谷平均寬80米,最寬處150米,最窄處30米。主要自然景觀有“聖人讀書”、“蒼松迎客”、“鵝池”、“釣魚台”、“龍鬚瀑布”、“棧道虹橋”。
莫日紅風景區
莫日紅,最高處海拔1020米,為撫順境內最高峰。在1977年航拍,80年出版的1:5萬等高線地圖上,該山叫“摩離紅”。莫日紅的北坡,也是鐵嶺的母親河——柴河的源頭之一。
莫日紅北的夏家堡鎮邊上柴河北岸有一座“狐仙洞”。
在莫日紅山頂,海拔850米的地方,有一處軍事基地,該基地是我國在建國初期興建的針對前蘇聯的戰備設施,始建於50年代,經歷20多年的建設,在70年代投入使用,由於國際形式的變化和中蘇關係的變化,於80年代廢棄,現在還殘留一些營房和防空洞,其他的能有利用價值的東西,都被當地的村民”廢物利用“了。只留下一些殘垣斷壁,還讓人多少能感受到當年的規模和氣勢。
渾河源森林公園
渾河源森林公園位於撫順市清原滿族自治縣灣甸子鎮,總面積8240公頃,是遼寧“母親河”渾河的源頭所在。主要旅遊景點有:后樓、望塔、渾河源頭、二頂子、滑雪場、狩獵場、小沙河科研示範林、沙盤室和動物標本室等。
松山仙洞風景區
松山仙洞原名為“山岩井”,座落在卧龍崗的飛來峰山腰,系長白山余脈,是遼寧省繼本溪水洞后發現的又一處天然洞,其奇特的地理地貌構成了別緻的旅遊資源。總面積500餘畝。
松山仙洞風景區位於清原滿族自治縣北三家鄉下寨子村境內,在國道202線邊緣,距縣城11公里。山中因一自上而下的“天然井”而得名“山岩井”。明神宗萬曆11年25歲的努爾哈赤被尼堪外蘭兵將圍困在“山岩井”,由仙人指點迷津而脫險,努爾哈赤將“山岩井”封為仙洞,流傳至今。據考古專家確認,此洞歷史悠久,早在夏、商、周時期便有人類在此生息繁衍。
洞內千姿百態,險景環生。有通天直洞,有入地怪洞;洞內有大面積鐘乳石幔、石斧、陶片、人工木製品、獸骨等遺存。石壁結構酷似天娃降生,石漫溪水,冰山石瀑,神牛望月,母子象,神龜拜觀音等等。山上植被茂密,多生獼猴桃、五味籽、山葡萄、山野菜、蘑菇等。小桃紅、金達菜、百合花與松濤輝映,美不勝收,分外宜人。懸崖上有數十棵600多年以上的古松,還發現有植物化石的跡象。山下有豐富的礦泉水龍泉,與千米外的虎山佛洞相通,自古以來流淌不息。這裡被稱為東北的黃山;桂林的蘆笛岩,可謂是探險旅遊的奇特景觀,令人流連忘返。
紅河峽谷漂流
紅河峽谷漂流是清原紅河峽谷國家森林公園一部分,距縣城20公里,距撫順市100公里,距瀋陽市150公里。經過兩年開山鑿石,鋪路架橋,在連綿起伏崇山峻岭中硬是開出一條路來。起點在峽谷源頭沙河屯下水后,在25公里長的峽谷中部按國家AAAA級標準建起服務區,修建了上岸碼頭、更衣間、沐浴室、鍋爐房、餐廳、住宅、休息室、購物中心等,為遊客提供周到服務。紅河峽谷漂流從大蘇河鄉沙河子屯起,至腰站溝溝口,全長12.8公里。該河段集雨面積784平方公里,水量充沛且水質清澈無污染。漂流區河寬20-50米不等,平均水深1米左右,落差適中,有緩段和急流段各2o個,緩段悠閑自在,急段有驚無險。漂流區兩岸森林茂密,怪石聳立,山珍野禽,怡然自得,一派原始景象。河流順山勢而下,千迴百轉,曲徑通幽,大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感覺,風景極其獨特,是我國北方罕見的天然漂流場所。漂流期可達4個月左右。紅河漂流全長12.8公里,漂流時間約兩小時左右,漂流區一派原始景象,兩岸高山峽谷,森林茂密,連綿起伏,奇石疊峰聳立,山珍野禽隨處可見。漂流區河寬20-50米寬不等,平均水深1米左右,落差適中,有緩段和急流段各20個。緩段悠閑自在,急流段有驚無險,河水清澈順山勢而下,千迴百轉,曲徑通幽,風景極其獨特,是我國北方罕見的天然漂流場所,人稱“中國北方第一漂”。漂流期從5月20日開漂到“十一”黃金周過後停業。紅河峽谷漂流是久居大城市的人們返樸歸真回歸大自然的好去處。到此漂流將給您帶來悠閑、驚險、神奇的健身樂趣。峽谷內天工雕琢的“迎客壁”“雞冠岩”“雙龍艄”“獸山奔海”“雙乳峰”“滴水壺瀑布”“雷劈岩”“和平灘”“白石灣”“變色河”“回水渦”“小龍門”,大自然鬼斧神工,神奇造化。林內300多種動植物競相繁衍,和諧共存,生機盎然,風情萬種的原始風貌,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該項目已被列為遼寧省、撫順市旅遊重點項目,2004年7月1日已正式漂流對外開放。紅河峽谷漂流不同於其它地方的漂流,紅河峽谷貴在純真與自然,因為它開發的時間非常短,基本上沒有人為因素的改變,所以你看到的一山一水一樹都是自然的。紅河峽谷漂流全長12公里,使用高強度橡皮筏漂流,每隻筏乘4-6人不等,2人開漿,正常漂流時間大約在3個小時左右。因為紅河峽谷迂迴迭盪,所以水流有緩有急,緩時如平靜之湖面,需要划漿才可以前行,急時落差有近1米,橡皮筏會上下顛簸,輕則讓遊客全身濕透,重則會讓人落水,其中趣味繁多。紅河峽谷淺灘處只剛剛沒腳,深處則有2米左右,淺灘處橡皮筏上的遊客可以用水盆、水瓢等物品盛水相互嬉戲,無論老少,玩這種遊戲均興奮異常。紅河峽谷兩岸呈丘陵地勢,山不高,山勢迂緩漫延,兩岸青翠樹木鬱郁匆匆,夾雜著山間清新空間和當空的驕陽,偶然間還會看到有山間的溪流飛瀑,非常適合大都市緊張的人們放鬆疲憊的心情。

代表人物


趙鵬大

趙鵬大教授,男,1931年5月生,滿族,遼寧清原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國際高等學校科學院院士,博士生導師,地質勘探學家、數學地質學家、地質教育家。195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系,1958年在莫斯科地質勘探學院研究生畢業並獲副博士學位。長期從事礦產普查與勘探、數學地質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現任中國地質大學校長、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長、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名譽校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及地質勘探、礦業、石油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中國地質學會礦產勘查專業委員會及數學地質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湖北省政協委員、湖北省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國際定量地層委員會表決委員、IAMG雜誌《不可再生資源》(NonrenewableResources)編委及IAMG雜誌《計算機與地學》(ComputersandGeosciences)通訊編委,中國地質大學學報——《地球科學》主編。曾任國際地質數據委員會亞洲地區代表、國際數學地質協會專門委員

艾宏韜

艾宏韜,1935年1月出生,遼寧清原人,195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現任職於鄭州工程學院化學化工系,政協河南省委員會常務委員。政府特殊津貼享受者。
長期從事高校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在化學學科多項領域中均有建樹。在表面化學領域提出離子吸附理論,代表性論文有《決定電位離子吸附理論模型》、《非決定電位離子吸附理論》、《固液界面離子吸附活化能的測定原理》等;在物理化學和分析化學領域提出離子交換反應理論,代表性論文有《交換基R的均勻理論模型》、《交換基R的非均勻理論模型》、《離子交換吸附平衡及其動力學》等;在油脂化學及油脂精細化工領域提出油脂氫化理論,代表性論文有《油脂氫化的動力學模型》、《迭代作圖法求算油脂氫化反應速率常數》、《油脂氫化反應中碘值變化的理論研究》等。

姜乃夫

姜乃夫,1958年生,88年畢業於中國書畫函授大學。中國中外名人文化研究會會員、學術委員、中國書畫家聯誼會會員、遼寧美術家協會會員、撫順農民書畫研究會常務理事、清原文聯常委、國畫學會會長。
“綠色的夢”合作在中國林業部、中國美協舉辦美展入選展出。“白梅”獲94年國際中華書畫攝影藝術大展,繪畫優秀獎。“滿乾坤”獲95中國體育書畫大展優秀獎。“春”97中國當代美術家邀請展、優秀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社會文化司、港澳台文化事務司頒發“97香港回歸書畫展”佳作獎。《雨荷》由中國美協、中國詩書畫研究院主辦美展展出(紀念張大千畫展),《柳意春聲》入展“全國第一屆花鳥畫展”,主辦中國美協。
清原縣交通便利。沈吉鐵路橫貫清原縣境,有9個停車站,2個乘降所,縣城距撫順98公里,202國道經由清原縣境達93公里,乘車由縣城至瀋陽桃仙機場僅需90分鐘,縣城至四周鄰縣公路均為黑色路面,縣境內有國、省、縣、鄉各級公路32條,總長971公里。基本上形成了以國道202線為主骨架,以清原鎮為中心,縣鄉公路相銜接,輻射全地區,通達周邊市縣,晴雨無阻的公路交通新格局。

獲得榮譽


2019年9月,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