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五明扇的結果 展開
- 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 小說啞舍中的古董
五明扇
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五明扇是古代儀仗中用的一種掌扇。晉時只限於帝王使用,由2名宮人拿著站在皇帝後面。又指團扇。或泛指扇。
古扇。傳虞舜所作。晉崔豹《古今注·輿服》:“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堯禪,廣開視聽,求賢人以自輔,故作五明扇焉。秦、漢公卿、士大夫,皆得用之。魏·晉非乘輿(皇帝)不得用。”盧思道《美女篇》:“時搖五明扇,聊駐七香車。”神宮中亦有之。宋陸遊《老學庵筆記》卷九:“天下神霄,皆賜威儀,設於殿帳座外面南東壁,從東第一架六物,曰錦繖、曰絳節、曰寶蓋、曰珠幢、曰五明扇。”《古今小說·游酆都胡母迪吟詩》:“絳綃玉女五百餘人,或執五明之扇,或捧八寶之盂,環侍左右。”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扇早載舜帝作“五明扇”。五明扇古稱為“箑”,形狀如“闔”(《說文》解釋:‘闔門扇也’),由他人持之,立張擁身,以示廣開求賢之門。到了殷周則出現用野雞尾羽製成的“雉尾扇”,這些長柄扇用於貴族儀仗,為出行遮塵納涼,到了周代,從障扇儀仗便知尊卑:“天子八扇,諸侯六扇,大夫四扇,士二扇”。所以“障扇”亦稱“仗扇”。仗扇並非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拿在手中的扇子,而類似於懸掛在座椅上方用繩子牽盪搖動取風的一種工具。時至今天,我們到偏遠的山間鄉村,還能在理髮店等地方見到這種用人力拉動取風的扇子。
追本溯源探“五明”。五明扇即平扇,現代人稱之為團扇。平扇由障扇演變而來,是一種不能開合摺疊、形狀保持平面而不能變化的扇子。如紈扇、羽扇、竹篾扇、蒲葵扇等等。蒲葵扇又名蒲扇、葵扇、棕櫚扇、麥草扇、芭蕉扇等,是一種以棕櫚樹葉、蒲草、麥桿為主材編製而成的扇子。
元代陸友《研北雜誌》:“《唐韻》‘棕’字注云‘蒲葵也,乃棕扇耳’。以其似蕉,故亦名芭蕉扇,產閩廣者多葉圓大而厚,柄長尺外,色淺碧,乾則白而不枯。土人採下陰乾,以重物鎮之使平,剪成圓形,削細篾絲,雜錦線緣其邊,即仍其柄以為柄,曰‘自來柄’,是為粗者。有截其柄,以名竹、文木、洋漆、象牙、玳瑁為之,飾以翠蝶銀花,緣以錦邊,是為細者。通稱之曰蒲扇,或曰芭蕉扇,實一物也。”
清王廷鼎《杖扇新錄》:“古有棕扇、葵扇、蒲扇、蕉扇諸名,實即今之蒲扇,江浙呼為芭蕉扇也。”這種扇輕便風大,價格低廉,從古到今深受人們喜歡。
綜上文所述,產自福建、廣東的蒲葵扇多為陰乾的棕葉,經過壓平、剪切,以篾絲、棉線纏邊等簡單工藝加工而成,手把仍是以柄為柄的“自來柄”。這種葉子既圓大又厚實的扇子,屬於低檔的粗品,在江浙一帶被稱為“芭蕉扇”。還有一種扇子也是用棕葉編製的,手把採用名竹、文木(一種木紋細密,色如黑色水牛角的木材,即南方特有的黑檀木。)、象牙、玳瑁等名貴材料,扇面以翡翠銀花裝飾,並以真絲錦帛沿邊,這種扇子稱作蒲扇,是質量上乘的精細產品。
扇子有較詳細的文字記載始於漢晉時期。公元三百年前後,也就是王羲之所處的東晉年間,(王羲之,公元303年出生,卒於公元361年。)紹興流傳下一則古老的歷史故事。據史書《晉書》第八十卷記載:“性愛鵝,會稽有孤居姥養一鵝,善鳴,求市未能得,遂攜親友命駕就觀。姥聞羲之將至,烹以待之,羲之嘆惜彌日。又山陰有一道士,養好鵝,羲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云:「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贈耳。」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其任率如此。嘗詣門生家,見棐幾滑凈,因書之,真草相半。後為其父誤颳去之,門生驚懊者累日。又嘗在蕺山見一老姥,持六角竹扇賣之。羲之書其扇,各為五字。姥初有慍色。因謂姥曰:「但言是王右軍書,以求百錢邪。」姥如其言,人競買之。他日,姥又持扇來,羲之笑而不答。”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王羲之題扇以後,隨手將毛筆一丟,這支筆順風飛到了附近的一條小巷子內,後人為紀念王羲之,就將這條弄堂改名為“筆飛弄”。被譽為我國“學界泰斗”的蔡元培先生故居就在筆飛弄內。王羲之題扇的這座橋,人們便叫它“題扇橋”。而王羲之為躲避老嫗繞道而走的另一條弄堂,人們就將其取名為“躲婆弄”。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目前所見最早的實物扇子為春秋戰國時期的扇子,系1982年3月出土於湖北沙洋縣十里鋪鎮馬山磚廠一號戰國墓之竹扇。其扇形如古代之單邊門扇,有如今之菜刀形。該扇距今已逾兩千年以上,製作之精良,工藝之完美,令人嘆服。當時的扇子形狀是單邊門扇形狀的,這種扇子又稱作“戶扇”。我們的祖先在烈日炎炎的夏季,隨手獵取植物葉或禽羽,進行簡單加工,用以障日引風,故扇子有“障日”之稱。戰國秦漢時期,一種半規形的“便面”---形似單門扇的扇子(亦稱做“戶扇”,單抱門扇半遮面,便於窺視。)成為當時扇子的主流。上至帝王,下至平民均使用它。當時的扇子在帝王階層多用作為儀仗用的長柄“仗扇”,(又謂“障扇”或“掌扇”,),而平民百姓所用的扇子謂短把的“戶扇”。
“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到了西漢後期,王宮貴族間又出現了一種名為“合歡”的扇子出現。“合歡扇”又名“紈扇”、“宮扇”、“團扇”、“平扇”,特點是扇面材料主要採用素白色真絲面料,以扇柄為中軸,左右對稱似圓月。紈扇以竹木為架,面成圓形或橢圓形,用薄絲絹糊成。中原一帶有“齊紈楚竹”之說,即以山東的絹面和湖南的竹子製作的紈扇。漢時十分流行這種紈扇,並賦詩頌之。漢《怨歌行》五言詩“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寫的就是漢成帝妃子班婕妤手摺“合歡”扇的情景。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那麼,老嫗所賣的到底是一把什麼樣的扇子呢?這種扇子現代民間是否還有存在?製作工藝是否已經失傳?
一.棕葉蒲葵扇
扇子以兩片棕樹嫩葉為基材編結而成。棕櫚樹葉在紹興也稱作為棕竹葉,故此,這種扇子也稱作棕櫚扇或棕竹扇。在當地,這種棕葉扇還有一個非常美麗而響亮的名字“韓妃扇”。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隋朝末年,新昌縣尚未建制。今新昌縣境在剡縣(嵊州市)的東南部,屬越國之窮荒絕徼,還是一片荒無人煙的荒山野嶺,人跡罕至。從戰亂中逃出來的楊白到了這裡,雖然已經看不到兵戈刀劍血染荒蕪的場面,但心中還是隱隱地感覺到,身為帝后貴族,卻日夜擔心有人謀害追殺,千里迢迢,一路抱頭逃竄,為了一條生命,比平常百姓經歷了更多的磨難,付出了更多的代價。在這荒蕪人際的彩煙(現謂“雙彩鄉”)山區,楊白料想追兵已遠,便稍稍喘了一口氣,他不想再逃了。再說逃出深山,去繁華都市也是不可取的。跟隨楊白一起出逃的人,也覺得彩煙山這地方適宜隱居,“諸王中知此地深僻,可從避患,遂投兵保守此地,三次往來,故地名為三渡。”就在此地停下腳步吧。
於是,彩煙山響起了人類活動的頻繁的腳步,篳路襤褸,以啟山林,山中有了一支落居的楊姓部落。瀝江三渡,彩煙山腳,也就成了新昌境內最早有人類居住的一個村落。經過近一千四百年、五六十代的繁衍生息,如今,這裡已經是一個具有18000多人口的楊氏大族了。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楊氏後裔所居之地屬新昌偏僻山區,舊時交通極為不便。楊姓後裔們日常生活物資的進出全靠手提肩挑。俗語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山區的農作物主要是玉米和茶葉,兼種一些水果和素菜。餘下來的就是那些原始的山林。所謂“吃的玉米糊,走的鵝卵路,白天砍柴禾,晚上抱老婆”,身處深山野坳,文化生活極度匱乏。人們利用農閑季節,上山採伐一些棕樹葉脈,也就是現代人們常用的“山棕”,編製用於擋風遮雨的“蓑衣”和棕繩。棕樹葉子牢固柔韌,具有山棕那樣經久耐用,不怕日晒雨淋的性能,是編結扇子的上好材料。
每年的農曆十月廿六日,回山鎮白王殿要祭祀隋王朝末代皇帝隋煬帝的後裔榮王楊白,還會在白王殿前舉行廟會。人們將利用農閑季節手工編結的棕葉扇子拿到廟會上出賣,以換取一些油鹽醬醋之類的生活必需品。為了讓扇子更加具有吸引力,人們還特意為扇子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韓妃扇”。
韓妃扇的製作工藝並不太複雜,棕櫚樹葉是扇子的主材。據接待我們的制扇藝人楊梅燕老師介紹,棕葉需採用棕樹稍之嫩葉,每樹一年只能採集一至兩片,采多了棕樹就會枯死。再說,每採摘一片棕葉,就少了一片山棕。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用棕櫚樹葉子編製的蒲葵扇具有柔軟輕便、美觀大方、牢固耐用、百折不斷、水煮不爛的獨到好處。據楊師傅說,這種扇子只要不是人為的原因,使用百年是沒有問題的,人們以扇子遮光擋日,細雨當傘,坐地為席,悶熱採風,有些人一輩子就用一把扇子。足見其實用性能之高強,使用年代之久遠。
經現場實時觀察,一把蒲葵扇單編結就足足化了兩個小時,如果加上棕葉採摘、清洗、蒸煮、晾曬、選料、剖條等工序的時間,平均下來,估計一天時間最多也就只能編結一到兩把扇子。筆者曾經在大佛寺見到過一賣扇農婦手執幾把棕竹葵扇叫賣的場面,除了偶爾有扇子收藏愛好者詢價以外,成交者甚少,基本無人問津。可見此種扇子已失去市場。其主要原因除了原材料來源稀少以外,價格高昂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二。玉竹篾絲扇
清王廷鼎《杖扇新錄》:“篾絲扇:來自嶺表,削竹青細如縷,織成如布,光滑無痕,方、圓、六角均有之。積五六年,色自紅潤,風來倍涼,雅品也。”
“嶺表”指接壤“嶺南”的邊緣地區。嶺南包括福建、江西、廣東、廣西、湖南一帶。大體分佈在福建武夷山、廣西東部至廣東東部和湖南、江西五省區交界處。是中國江南最大的橫向構造帶山脈,是長江和珠江二大流域的分水嶺,是天然屏障。南嶺山脈阻礙了嶺南地區與中原的交通與經濟聯繫,使嶺南地區的經濟、文化遠不及中原地區,被北方人稱為“蠻夷之地”。
嶺南古為百越之地,是百越族居住的地方,秦末漢初,它是南越國、閩越國的轄地。紹興,在春秋戰國時期是吳越國的國都。吳越國位於福建的武夷山麓北側的長江流域,離中原地帶較近,相對來說,在與中原交往的地域優勢上,比嶺南山區在交通上要方便的多。而“嶺表”,從字面上分析應該理解為進入嶺南的“表地”,是接壤嶺南的地帶,而不是嶺南的腹地。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舜是我國遠古時代的部落聯盟領袖,姓姚,名重華(諧音“中華”),史稱虞舜。虞舜繼位於公元前2255年,在位48年。虞舜執政時,天下太平,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虞舜是我國人民心目中一位賢明的聖帝,舜耕歷山、孝感動天的故事,久為人們所傳頌。
“五明扇,舜所作也。”舜為廣開視聽求賢自輔,曾製作五明扇。那麼,為什麼稱之為“五明扇”?哪五明?歷史上沒有一個詳細的記載。筆者以為,要搞清楚起名為五明扇的因果,須以虞舜的生平來加以分析。
唐堯帝經常徵求四岳部落的意見,而且設立“謗木”,讓平民可以發表意見,並設立多項政權組織,要求薦舉賢人,一旦發現人才精英就會加以任用。終於,堯帝發現了一位“孝感動天”的舜,在廣泛徵求各部落首長的意見以後,讓位於虞舜。
毋庸置疑,虞舜王發明“五明扇”的目的在於“既受堯禪,廣開視聽,求人以自輔”。是集中百姓的智慧,廣泛吸納有益的意見,從而達到良好的治國目標。
由此推斷,虞舜王在繼位后,在“謗木”的基礎上發明“五明扇”,象徵著“集思廣益、聚人守位、養成群生、奉順天德、治國安民”的深重意義,是虞舜文明治國的五大理論基礎,也是重華(中華)兒女走向人類文明的重大創舉。
那麼,虞舜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的出生地及陵墓又在哪裡?五明扇的發源地在什麼地方?當初扇子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舜、禹的功績都和治水有關。《孟子.滕文公》中說:“當堯之時,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當堯之時,水逆行,泛濫於中國”。中華大地上的江河,大都是發源於西部,滾滾東流。不論水大水小,都不會“橫流”、“逆行”,只有在海侵時,海水由東向西倒灌,才會出現“橫流”、“逆行”的現象。所以,舜、禹治的並不是滔滔的長江、黃河之水。那時的洪水實際上是海侵,就是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到陸地上來。洪水退後,地面一片淤泥,不加以治理,就不便耕種。舜、禹當時治理的,正是這種田間水渠的管理。
據史料考證,自黃帝至堯,是母系氏族社會,在生產發展史上屬漁獵時代。自虞舜開始,父權制逐漸形成,並開始進入農耕社會,舜即是這一社會轉型時期的部落聯盟首領,是承前啟後的關鍵人物。舜的父親姓媯,因為舜做了堯的女婿,按母系氏族社會的規矩,舜是入贅於堯,不能再姓媯,即以出生地姚丘的“姚”為姓氏,名重華,字都君。歷史上有關虞舜出生地眾說紛紜,而在紹興、上虞、餘姚一帶涉及虞舜的地名就多達18處。
最早談及舜之出生地的,是先秦典籍《孟子》:“舜出生於諸馮,東夷之人也。”漢代學者趙歧在《孟子》句下有注云:“諸馮地名也,負(靠)海也,在東方夷服之地”。明確地指證“東夷”之“諸馮”地處海濱,而非中原內地。晉代文人周處有《風土記》,內亦云“舜東夷之人,生姚丘”。《會稽舊記》云:“去虞(指上虞古縣治)三十里有姚丘,(姚丘村,位於上虞握登山下。)即舜所生也”。
據西晉周處的《風土記》記述:“(舜)耕歷山,而始寧、剡二縣界上,舜所耕田于山下,多榨樹,吳越之間,名柞為櫪,故曰歷山”。不僅指明“歷山”在“始寧、剡二縣界上”,還解釋了取名“歷山”是因浙江一帶常把“榨樹”稱為“櫪樹”的緣故。“始寧”位於現在的嵊州北部、上虞南部,地域範圍包涵了上浦鎮、章鎮鎮和三界鎮等地。縣治就設在嵊州的三界鎮,即剡溪的終點,曹娥江的起點。“剡”,古縣名。西漢置治,位於今嵊縣西南、新昌一帶。
分析了虞舜的出生地和零陵地,回過頭來我們再來分析“五明扇”的發源地以及形狀、用材和功能。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在江蘇、浙江、安徽一帶還有一種稱做“龍鬚草”的植物,紹興方言稱其為“蓑草”(音suōcaó)或“燈芯草”。龍鬚草的莖呈扁壓狀細柱形或線形,先端漸尖,近基部稍粗,表面光滑,淡黃綠色,縱直細紋理,質堅實而柔軟。斷面黃白色,中央有白色疏鬆的髓,但不發達。氣無,味淡。以乾燥均勻、帶綠色者為佳。龍鬚草是一種中藥,具有清熱安神的功能,可用來治療小便不利,尿道發熱刺痛,腎炎水腫,失眠,心悸,心煩等症。龍鬚草不生節、纖維長、拉力好、色澤乳白,是造紙、編織、紡繩的優質原料,也是編織扇子的優質材料。
扇和箑可能是讀音上面的區別,是吳越方言和中原地區語音的區別。箑的讀音在紹興方言中為“蓑”(suò)。
晉代崔豹的《古今注·輿服》記:“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堯禪,廣開視聽,求人以自輔,故作五明扇焉。秦,漢公卿,士大夫,皆得用之。魏,晉非乘輿(皇帝)不得用。”舜為廣開視聽求賢自輔,曾製作五明扇。從秦至漢都在沿用,虞舜立此扇的目的在於向外界表明吸納賢才的主張,但到了魏晉之時卻成為皇帝的專用工具。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而在紹興民間,直至新中國成立初期還有這一痕迹存在。筆者幼時看到過民間在結婚迎娶新娘的隊伍中有人手握長柄“障扇”,並在扇面上貼上寫有新郎姓氏的大紅喜帖,以喻多生“長孫”之意。“長孫”諧音為“障扇”。
扇子被普及為納涼工具始於秦漢時期,在西漢後期,偏在一側的扇柄開始移到中間,成為以扇柄為中軸,竹木為架,左右對稱,形似圓月的“平扇”,謂“合歡”,即今日之紈扇、蒲葵扇、團扇。這對後世來講,是一個具有深遠影響的變化。
【翟羽舊傳名,蒲葵價不輕。花芳不滿面,羅薄詎障聲。御熱含風細,臨秋帶月明。同心如可贈,持表合歡情。】唐代詩人李嶠的一首《扇》詩將平扇歷史、價值、功能等描繪的淋漓盡致。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平扇的發展歷史少有文字記載,難以查考。我們只能以漢字“箑”和“扇”來解讀。從字形看來,“箑”從竹,而“扇”從羽,最原始的扇子當以竹編羽輯為之。而事實上,羽毛和竹子確實是古代做扇子的主要材料。以楊雄《方言》“東箑西扇”的觀點來推斷,東多竹扇、西多羽扇的格局在歷史人物故事當中亦能體現出來。
從漢魏以來的辭賦中,我們都能看到多處提及扇。曹植有《扇賦序》,道及曹操得到皇帝賞賜的上方竹扇。晉代陸機有《羽扇賦》,專門頌詠羽扇。可見在漢魏時期,竹扇和羽扇已經十分流行。羽扇大多以禽羽製成,種類繁多,如雉尾、鳳羽、鵲翅、鶴翎、鵝毛、鵰翎、孔雀尾、鷹羽等等,一般多用鵝毛、鵰翎為主要原料。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有關平扇的趣聞和掌故歷來不少。傳說諸葛亮輕搖羽扇指揮千軍萬馬,唐伯虎巧畫扇面智得秋香,更有趣的是,大書法家王羲之在紹興戢山腳下為以賣扇為生的老嫗題扇的故事。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從上文中我們不難看出,古代人們用羽毛製作扇子用於消暑納涼已經非常普及。軍事指揮家們鍾愛以羽毛扇作為運籌帷幄、拂暑納涼、擋風遮雨的工具。而用竹子加工的竹篾扇子,因為製作工藝複雜而被當作貢品。漢魏時期的曹植在《扇賦序》有“昔吾先君常侍,得幸漢桓帝,時賜尚方竹扇。其扇不方不圓,其中結成文,名曰九華扇。”的表述。
曹植(192—232)是安徽亳州人,魏武帝曹操的兒子。西漢成帝的時候已經有九華扇行世,而且被朝廷用作賞賜之物,顯得十分珍貴。曹植的曾祖父曹騰任中常侍時,曾得到漢桓帝所賜九華山扇一把,這把扇子傳至曹氏後代,曹植得以親見,心有所感,發而為文,揮筆寫下了對後世具有深遠影響力的《扇賦序》。
安徽亳州離九華山很近,曹植幼年時代看到過竹篾扇子的生產過程,對扇子的製作工藝比較了解。他在《扇賦序》中寫道:以前我的曾祖父曹騰在給先帝漢桓帝做的常侍時候,皇帝賜御用的竹扇一把。這把扇子形狀不方不圓,介於方圓之間,扇面織有花紋圖案,並在扇面上寫有一些文字,此扇名叫九華扇。神竹生長於人跡罕至的九華山的高峰上,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面對著碧綠的湖水,揚起白色的微波,背對著幽深的山澗。竹竿中空而通,長滿了翠葉而成為竹林。將竹剖成片,再將竹篾分解成屢屢絲線的形狀,如同虯龍蜿蜒曲折,彷佛紅雲朦朦朧朧。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後篾絲舒展精盡,才構成多層華美的圖案。然後浸在白芷、杜若香草中,接著放入藥草川芎,再放入青木香,最後上貢給蘭池皇宮。隨著潔白的手腕緩緩搖動,帶來略有寒氣的惠風。涼風變得迅疾,紛紛飄動,則像細膩爽滑、屢屢柔順的綾絹。
我們從《扇賦序》對“九華扇”的論述上可以看出,當時的竹篾扇子的製作工藝水平已經是相當高了。而"其扇不方不圓,其中結成文"更證實了其扇“不方不圓”,是一把正六邊形,扇面織有圖案、寫有書法的藝術品。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六角竹篾扇的扇面編織以九支篾絲,自中間起編;每三支為一組分不同方向向外編製,邊編邊添加篾絲,編織完成以後需要收邊。收邊可是一項難度極高的工藝,稍有不慎脆弱的篾絲就會斷掉。為節約工時,現在一般都採用竹條沿邊的辦法解決。方法是將事先準備好的細竹條中間起槽,然後將剪接好的扇面用黃魚膠緊密地黏固在凹槽內。最後,將竹條的兩頭插入扇子手把上預留的洞孔內,這樣,一把六角扇子就基本完成了。
五明扇探源
筆者由此大膽推測,“五明扇”的發源地就在虞舜的出生地——紹興。
五明扇
五明扇——《古今注》所云,表明中國扇子的歷史至少已有3000年以上。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講究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古代扇子還蘊涵著我們先人的聰明睿智和創造精神。據載,唐時長安人丁緩,曾經製造過一種“七輪扇”,稍加用力即可運轉,使人感到涼爽。這種扇子或許就是現今吊扇、台扇的鼻祖了。
中國古扇最堪稱道的,是它的文化內涵。中國古扇在中華文化長期的熏陶下,形成了世界獨有的“扇文化”,反過來,“扇文化”又成為中華瑰麗文化的一部分。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表現心理
扇子還被古人用以表現某種心理狀態。蘇東坡用“雄姿英發,羽扇綸巾”描寫周瑜瀟灑倜儻的風度。杜牧則以“輕羅小扇撲流螢”描寫少女們的活潑姿態和歡樂情緒。唐人王建的《調笑令》“四扇,四扇,美人並來遮面”,以詼諧的情緒描寫了美人以扇遮面的悲切心理。而“夏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的民謠,則藉助一把扇子,把不勞而獲的剝削者的可憎面目,入木三分地刻畫了出來。
扇子也常常被古人用於“暗示”的功能。諸葛亮扇不離手,其扇子寓意著大智大慧。濟公手搖的扇子,代表著救世濟人的無邊法力。孔尚任《桃花扇》里的“宮扇一柄”,則顯然是情意的象徵……
文化內涵
唐伯虎《小橋流水扇面》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