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常住院

僧侶開展大型法事活動的地方

少林寺常住院寬160米,長360餘米,佔地面積約57600平方米,為七進建築,依次是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方丈室、立雪亭千佛殿七進院落。這些也是少林寺旅遊的重要部分。少林寺常住院山門橫匾“少林寺”是清代康熙所題;大雄寶殿是全寺活動的中心;千佛殿是寺中最大的殿閣建築。少林寺常住院是主持和尚、執事僧進行拜佛、坐禪、誦經、接待、藏書、開展大型法事活動的地方,也是主持僧及各方執事僧居住、辦理內外日常事務的地方。

簡介


少林寺常住院是少林寺的核心,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建築之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2010年8月1日審議通過,將“天地之中”8處11項歷史建築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包括少林寺建築群(常住院、初祖庵塔林)、東漢三闕(太室闕、少室闕、啟母闕)和中嶽廟嵩岳寺塔會善寺嵩陽書院觀星台

寺院建築


天王殿

少林寺常住院
少林寺常住院
天王殿是少林寺院第二進殿宇,與大雄寶殿、藏經閣並稱三大殿。此殿原為少林寺山門,初建於元,明、清多次整修。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少林寺大修時,在此殿前另建一山門,原門改稱天王殿。可惜1928年毀於兵火。現在的天王殿是根據中國文物研究所提供的研究資料,於1982至1983年重建的。其平面布局仍以原址結構為準。新殿面闊五間,進深兩間,加前、后廊。少林寺天王殿為重檐歇山頂建築。上下層屋檐之間,懸掛由楚圖南題的“天王殿”風字匾(又稱豎匾)。門前半圓月台為原構,原址柱頂石,除個別崩裂外,均使用原有構件。殿內塑像內容、位置皆如舊制。殿前重塑了兩座高大的佛教金剛護法神像,殿後重塑了四大天王像,均栩栩如生。
四大天王是保護佛教、保護眾生的神。又稱護世四天王。在少林寺,自東向西以此為:身為白色、持琵琶者,名東方持國天王。身為青色、持寶劍者,名南方增長天王。身為紅色、持傘者,名西方廣目天王。身為綠色、拖塔者、為北方多聞天王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位於少林寺常住院的中間位置,是全寺佛事活動的中心。在古代又稱“三世佛殿”、“琉璃大殿”,通常簡稱為大殿、正殿、寶殿等。據唐《少林寺碑》“山間寶殿”、“妙樓香閣”等記載,大約從唐代起已在今址建造宮殿式的常住院,同時,也有了少林寺寺中的主殿和各類樓閣建築。金、元、明、清歷代,都曾對大雄寶殿進行過整修。1928年毀於兵火。1984年,由河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根據現場勘測資料、毀前有關照片以及老僧的回憶,設計重建,1986年告竣。新建的大雄寶殿是在原址上,完全按照原有柱子、牆體、佛台、前後門、月台等的位置和尺度,進行復原設計並建造的。大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為重檐歇山頂建築。殿內金柱下麒麟柱頂石、獅子柱頂石各一對,皆用整石雕刻而成,式樣與毀前相同。門匾“大雄寶殿”四字由趙朴初賜題。殿內供奉三世佛像,正中為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脅侍為文殊普賢兩菩薩,他們合稱“華嚴三聖”。左側為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又稱“大醫王師”,其脅侍為日光、月光兩菩薩;右側為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脅侍為觀音、大勢至兩菩薩,他們合稱西方三聖。佛像端莊肅穆、耐人尋味。其兩側新塑菩提達摩像及緊那羅王像,具有明顯的少林寺文化特色,與其他寺院有所不同。東、西山牆邊的神台上塑十八羅漢像,人物形象生動,姿態各異,表現出不同的人物性格。殿前月台及邊沿的石柱基本為原物。正面垂帶欄桿下端放抱鼓石處,用一龍一虎代替了抱鼓石,形式罕見,雕工精緻,是寺內重要石刻作品之一

鼓樓

鼓樓位於少林寺大雄寶殿西南側,與鐘樓對稱。原為轉輪藏閣。清代雍正十三年“藏閣”改為“鼓樓”。鼓樓建於元大德元年(1297年),歷時四年於大德四年(1300年)完工。樓上原貯藏經,後設輪式閱讀藏經的轉輪,因名轉輪藏。清代雍正十三年(1735年)重修時置巨鼓於樓上,改名鼓樓,與鐘樓一起成為寺院“晨鐘暮鼓”的場所。1928年,少林寺鼓樓原殿被石友三焚毀。1996年重建鼓樓,由河南省古建研究所依1920年少林寺鼓樓老照片並參考明代碑刻上鐘樓的線刻圖,照原式重新設計建造。1998年工程完工,同時新制巨鼓一面懸於鼓樓上。

鐘樓

鐘樓位於少林寺大雄寶殿東南側,創建於元至正五年(1345年),1928年毀於兵火。今天的鐘樓是1994年在原址上重建的。鐘樓通高27.51米。內部為三層樓閣。鍾架為自地面單獨建立的木構體系,與鐘樓結構分開,撞鐘的震動不會影響樓閣。鍾架上懸掛新鑄銅鐘一口,是仿照原鐘樓內已毀的鐵鐘設計,高2米,口徑1.7米,重一萬三千斤。原鐵鐘鑄於金章宗泰和四年(1204年),重一萬一千斤。原少林寺鐘樓內有明弘治元年(1488年)鑄造的地藏王菩薩鐵像一尊,高1.75米,身披袈裟,跏趺坐於寶裝蓮花座上。鐘樓被焚毀時,鐵像被損,經過修復后,仍供奉在鐘樓一層佛台上。

藏經閣

藏經閣又名法堂,位於少林寺大雄寶殿之後的中軸線上,為高僧講經說法和貯存佛經典籍之所。少林寺藏經閣現存《中華大藏經》、《龍藏》、《大正藏》、《高麗藏》及其他典籍計數萬冊。據碑銘記載,此閣創建於元代至正(1341-1368年)年間。少林寺藏經閣殿內原供達摩面壁石、法器及包括明代大藏經在內的5000餘卷佛經圖籍等。1928年,該殿被石友三焚燒,殿內經卷、武術書籍、達摩影石等俱被毀,僅存殿基及牆體石柱14根。現藏經閣是依據毀前資料,於1992至1993年間在原址上重新設計建造的。

方丈室

方丈室是寺中方丈起居與理事的地方。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9月30日,清高宗弘曆游少林寺時即以方丈室為行宮,故又稱“龍庭”。該室初建年代約為明初,經歷代維修,現存建築為清代遺物。今室內正中置1995年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時信徒贈送的雞血石“佛祖講法”浮雕,北壁內側置少林寺傳代世系譜。廓然堂又名官廳,《少林寺志》雲“廓然堂舊在方丈東,南向。明巡撫蔡汝南建,沈荃題額,今廢”。今門額改題“靜中靜”,為少林寺二十九代方丈行正法師(1914-1987年)圓寂前久居之所。方丈室正西為方丈退居,坐北向南,面闊三間,出前廊,為硬山式建築。方丈退居是離任后的方丈住所。退居室前有對聯“少室山下禪林靜,五乳峰前鐘磬悠。”東寮與西寮,在方丈院東、西兩側,為方丈院的東、西廂房,各為面闊五間的硬山式出前廊建築,是常住執事僧起居和處理佛事活動的場所。

立雪亭

立雪亭,原名“初祖殿”,又稱達摩亭。立雪亭原是初祖殿東西兩側的亭子,兩亭子被毀后,移名於初祖殿。據元代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所立《少林住持泰公禪師之碑》載,初祖殿(即今立雪亭)最晚當建於元代初年。但從現存結構特點及殿內石柱題記可知,今殿當為明正德六年(1511年)前後籌建,正德七年(1512年)后建成,明、清兩代多有維修。立雪亭面闊三間(11.37米),進深三間(7.39米),通高8.829米。平而近方形,是寺內唯一的一座單檐廡殿式建築。此殿雖小,但外形大方秀麗,具有較高的藝術性。立雪亭檐下用三踩單昂斗拱,平身科斗拱正背面、次間各用兩攢,側面各間均用一攢。南面明間裝四扇格扇門,左右為方窗。殿內懸有清乾隆皇帝御題“雪印心珠”橫匾。明間佛台上置木雕佛龕,本尊供明正德年間造的銅鑄達摩坐像。銅像前六祖塑像為近年新塑。殿內東南隅有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鑄造的鐵鐘一口。此殿於1983年進行了維修。外壁原有碑刻,現已移於碑廊等處。

千佛殿

千佛殿是少林寺最後一進大殿,也是少林寺現存最大的佛殿。因殿內繪有大型壁畫五百羅漢而得名。殿內供毗盧佛,故又稱毗盧閣。千佛殿明末重建。佛龕中供明代鑄造的毗盧佛銅像。神龕後面北壁及東、西兩壁,繪“五百羅漢朝毗盧”大型壁畫:壁畫高七米五,長四十二米,面積約三百二十平方米。其規模之大為全國同類壁畫中所罕見。五百羅漢形貌奇特,分為35組,各表達一個故事,據說色彩數年一更。整個三層畫面採用重彩平塗法,朱黑和諧,勾勒粗勁有力。線條簡煉,筆法流暢。東壁是明代雕刻的阿彌陀佛玉石像。殿內地面上有48個排列成深20厘米的陷坑,據說是少林武僧練拳習武的腳坑遺址。清代朝廷禁止民間習武,少林武僧只好選擇最隱蔽空曠的千佛殿習武。
千佛殿內供毗盧佛銅像,因此亦叫毗盧殿。殿內磚地上還保存著20多個直徑約4.5厘米的窪坑,是往昔寺僧練拳習武時的腳坑遺跡。腳坑分佈方圓不大,呈一條線狀,這是僧人刻苦練功的見證,也說明少林拳的所謂“曲而不曲,直而不直”的特點。千佛殿東側的白衣殿,三面牆繪有少林拳譜壁畫,壁畫長約20米,很生動地表現少林寺和尚練拳習武的情景。

六祖堂

少林寺院六祖堂位於大雄寶殿月台西側,與緊那羅殿相對。寺碑多稱該殿創建於明代。但據1936年中國營造學社劉敦楨先生等人在少林寺調查時發現的六祖殿前檐八角石上鐫刻的一段銘文可知,該殿創建於金泰和六年(1206年)。從殿毀前保存的照片看,原殿內中部有佛台與佛龕,中塑三像,觀音居龕中,兩側龕內塑達摩與慧可像。兩牆壁畫分別為十五人與十四人的禪師組像,皆由前後兩排坐像組成,前排各為八人,後排一為七人,一為六人,共計二十九人。該殿於明、清之際多有維修,1928年毀於兵火。今殿是1983年按原址復原設計並重建的,面闊三間,進深三間,為出前廊單檐硬山式建築。殿內塑像為殿重建以後所置。五尊玉雕像分別為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五大菩薩背面是泥雕“達摩只履西歸圖”。兩山牆下塑初祖達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像。另外,西牆下又塑達摩只履西歸像一尊。

少林寺齋堂

原名香積廚,位於大雄寶殿之東,坐東向西,正對大雄寶殿之東山牆。據唐貞元戊寅(798年)顧少連撰《嵩岳少林寺新造廚庫記》載,香積廚建於唐貞元間。後代多次改修。1928年毀於兵火。1995年在原址重建。齋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前檐下用三踩單昂斗拱,平身科斗拱明間攢,次間、梢間各一攢。現為本寺僧人的齋堂。與齋堂相對稱的建築為庫房,居大雄寶殿之西,坐西向東,正對大雄寶殿之西山牆。唐時即為存糧之地。唐以後經歷代改造,至1928年毀於兵火。1998年在舊址上重建。

少林寺觀音殿

位於少林寺常住院千佛殿的東側。觀音殿始建於清代,為硬山式建築,面闊三間,觀音殿又叫錘譜殿。觀音殿殿內供有白衣大士銅像,兩腿盤坐,二目微合,雙手合十,端莊慈詳,兩側侍立的是財神和龍女白衣大士銅像僅為少林寺所有,此像原在寺外南園白衣殿中,外面用泥包著,后移於此。觀音殿又叫錘譜殿。

文殊殿

位於立雪亭東側,面向西,與普賢殿相對。文殊殿殿內供有文殊菩薩,座下騎青獅,左右塑二童子像。文殊殿內靠北壁玻璃櫃內供有“達摩面壁影石”,高三尺許,光滑如卵,為後人摹刻。面壁石下有石刻偈語,為董其昌所書:“震旦雖闊別無路,要假兒孫腳下行,金雞喜銜一粒米,供養十方羅漢僧。”殿外檐下懸一鑄造的鐵雲板,是寺里作齋朝拜的工具。少林寺文殊殿1928年被焚毀,1983年重建。

疫情影響


合併相冊
合併相冊
2021年1月13日起,嵩山風景名勝區內少林寺常住院暫停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