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經辨證

六經辨證

漢代張仲景著《傷寒論》,將外感疾病演變過程中的各種證候群,進行綜合分析,歸納其病變部位,寒熱趨向,邪正盛衰,而區分為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六經病。幾千年以來,它有效地指導著中醫學的辨證施治。

六經病證,是經絡,臟腑病理變化的反映。其中三陽病證以六腑的病變為基礎;三陰病證以五髒的病變為基礎。所以說六經病證基本上概括了臟腑和十二經的病變。運用六經辨證,不僅僅局限於外感病的診治,對腫瘤和內傷雜病的論治,也同樣具有指導意義。

太陽病證治


臨床表現

《傷寒論》說:“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
概括:凡出現發熱,惡寒,頭痛,項強,脈浮等脈證,就叫太陽病。太陽病分為經證和腑證二類。經證為邪在肌表的病變;腑證是太陽經邪不解而內傳於膀胱所引起的病變。

病理機制

1、太陽經證:分為三型
(1)其人營衛不和,衛失固外開闔之權,肌表疏泄者為中風(即傷風,不是腦溢血)。
(2)其人衛陽被遏,營衛郁滯不通,肌表緻密者為傷寒。
(3)其人外受溫邪,津傷內熱者為溫病
中風: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表虛證)。
傷寒:發熱,無汗,惡寒,脈緊,體痛(表實證)。
溫病:發熱,口渴,不惡寒(里熱證)。
中風、傷寒、溫病,均屬表證,所以均有“發熱,頭痛,脈浮”,但其鑒別點是:
中風:脈浮緩,有汗,舌苔薄白。
傷寒:脈浮緊,無汗而喘,舌苔薄白。
溫病:脈浮數,發熱,口微渴,微惡寒,舌尖舌質紅絳。
2.太陽腑證:分為二型
(1)邪氣內入膀胱,影響膀胱氣化功能失調,以致氣結水停,小便不利,為蓄水證。
(2)熱結下焦,瘀血不行,以致鞭滿如狂,小便自利為蓄血證。
蓄水證:發熱惡風,小便不利,消渴,水入則吐,脈浮數。
蓄血證:小腹急結或鞭滿,如狂發狂。小便自利,身體發黃,脈沉結。
鑒別點:蓄水是邪入膀胱氣分,故只有小便不利而無神志癥狀。蓄血是邪入膀胱血分,故只有神志癥狀而無小便不利。

治則方葯

1.太陽經證治法
(1)中風:為太陽表虛證,是衛強營弱,營衛不和,治療中風只需調和營衛,汗出病解,可用桂枝湯
(2)傷寒:為太陽表實證,腠理緻密不得汗出,非開表發汗不足以祛邪外出,可用麻黃湯
(3)溫病:為內熱津傷,《傷寒論》未出方治,內熱原因甚多,凡傷津者,多屬陽盛生火而耗陰,加之陰血清涼之性不足,又多從肝、胃初起,固不當外發,發則捨近求遠,當以補中填精以充其所耗,涼血瀉熱為從急治則,表症得平,內耗得充,則人正氣不失;並尋六經邪之所湊,佐以攻伐以治之,多收內化之效。而邪之去路,當以寒涼開濁門以泄痢,得泄則中焦輕寒,而余陽借諸經反歸而致,則中焦熱可解,另得草船借箭之功,巧使天下太平。
2.太陽腑證治法
(1)蓄水:系膀胱氣化不行而致水氣停蓄,五苓散(茯苓豬苓桂枝澤瀉、白朮)具有化氣利水的功能,故為蓄水證主方。
(2)蓄血:系瘀血不行,熱結下焦,應攻瘀逐血,可根據輕重緩急,選用桃核承氣湯
3.太陽病兼證治法(1)太陽中風兼氣逆作喘,用桂枝湯加厚朴、杏仁治之。
(2)太陽病兼項背強几几(即拘急不舒),有汗屬表虛,無汗屬表實,虛用桂枝加葛根湯,實用葛根湯
(3)太陽病兼熱郁於內(內熱,煩躁,口渴),有汗屬表虛,無汗屬表實,虛用桂枝二越婢一湯,實用大青龍湯。
(4)太陽病內挾水飲(乾嘔,痰軟),如表實無汗,心下有水氣,證見發熱惡寒無汗喘咳乾嘔的,治以小青龍湯。如太陽中風而水氣僻積胸脅,證見發熱惡寒汗出頭痛,心下及脅部痞鞭滿痛,乾嘔短氣,表證已解的,用十棗湯(芫花、甘遂、大戟、大棗)攻之。
(5)太陽病兼里虛不足,如陰陽兩虛心中悸而煩者,治宜以小建中湯。如氣血虧乏,心力不繼,脈結代,心動悸者,治以炙甘草湯

陽明病證治


臨床表現

《傷寒論》說:“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
“傷寒三日,陽明脈大。”
“陽明病外證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
“傷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衣,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清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者,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則止后服。”
“陽明病,汗出多而喘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複利其小便故也。”
概括:凡出現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脈大等證,就叫陽明病。陽明病分經證和腑證二類;陽明經證是邪在胃中的病變;陽明腑證是邪在大腸的病變。

病理機制

1.陽明經證:外邪入里化熱,熱與燥相合於胃中,以致消爍津液,出現身熱、汗出、口渴引飲、脈洪大等。
2.陽明腑證:外邪人里化熱,與大腸的燥熱相合,以致津液被耗,燥結成實,阻滯於中,即產生潮熱、譫語、便秘、腹滿而痛、脈沉實等證。

治則方葯

當其高熱散漫之際,則以寒涼葯清熱為治,所以陽明經證主要用清法,可選用辛寒苦寒清解里熱的方劑;若熱與實結於大腸則以寒下藥為治,急下存陰,爭取時間,不使煎熬津液,所以腑證主要用下法,可選用苦寒瀉下的方葯。
1.陽明經證治法:陽明經證是里熱蒸騰所致,表裡俱熱,所以治宜石膏湯
2.陽明腑證治法:陽明腑證是邪熱已與大腸糟粕搏結成實熱證。治療的目的是排除燥實,清肅里熱。由於病變有輕重緩急的不同,所以陽明腑證的治法有三個方子:調胃承氣湯為瀉下緩劑,是治療腑實初起,結而未實,或津液受損以燥熱為主的證候,小承氣湯是治療腑實以痞滿實為主;大承氣湯是治療腑實以痞滿燥實為主。
“實則陽明,虛則太陰”,這是一句有實踐經驗的中醫諺語。陽明病可以轉變為太陰病,也就是抗病力由強到減弱的表現,預后不良;太陰病也可以轉變為陽明病,則表示抗病力由弱轉強,預后佳良。

少陽病證治


臨床表現

《傷寒論》說:“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
“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鞭,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
“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鞭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
概括:凡出現口苦、咽干、目眩,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脈弦細等脈證,就叫少陽病少陽證是邪在肝膽的病變。

病理機制

外邪侵犯肝膽,肝膽之氣火上逆而亢,以致出現口苦、咽干、目眩。邪在膽而逆(影響)在胃,故有喜嘔不欲食等消化功能失常。氣機不爽即發生胸脅苦滿。邪正相爭,正氣虛弱不能抗邪外出則往來寒熱。

治則方葯

1.少陽證治法
少陽病無太陽之表證,邪不在表,故不可發汗(若汗則耗傷津液,反使病邪內傳);無陽明之里實證,邪不在里,故不可用下法(若下則陰虛火動而易成驚);胸中無邪實,邪不在胸膈,故不能吐(若吐則傷陽成悸)。所以少陽有三禁(禁汗、禁下、禁吐)。少陽病的治療原則,應以和解表裡為主(即不發汗的解熱法),然而,少陽病多是有兼表兼里,可在和解的基礎上,兼用太陽汗法,或兼用陽明下法,隨證施治。
因為少陽病是邪居半表半里,有和解表裡作用的小柴胡湯為少陽病的正治方。
2:少陽兼證治法
(1)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痛,心下痞結,微嘔,是少陽兼太陽病,可用柴胡桂枝湯
(2)少陽證而復見腹滿痛,鬱郁微煩,心以下急,大便不通,舌苔干黃等,是少陽兼陽明裡實證,用大柴胡湯
(3)少陽病腹中拘急而痛,脈象浮1嗇沉弦,是少陽病兼里氣不足,先用小建中湯補虛,服藥后里虛得復,而少陽病證不減,再用小柴胡湯和解之。
(4)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等,是邪熱陷於少陽,水飲不化,當宜柴胡桂枝幹薑湯和解宣飲。
(5)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身痛不可轉側,是邪入少陽正虛神浮,可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6)熱氣(胃熱)上逆嘔吐、寒邪犯胃而腹痛,是上熱下寒,用黃連湯清上溫中。

太陰病證治


臨床表現

《傷寒論》說:“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鞭。”
概括:臨床上凡是出現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時腹自痛,脈緩弱等證,就叫太陰病。是脾虛濕盛,病在脾經病變。

病理機制

寒濕內阻,損及脾陽,或寒邪直犯脾經,損及脾胃都會影響水谷的消化和排泄,寒濕邪阻運化,故時腹自痛。寒濕犯胃故嘔吐。胃氣獃滯故食不下。寒濕不化,脾氣不升,故見自利。

治則方葯

1.太陰病正治法
太陰病因屬里虛寒證(脾胃虛寒,故其治療原則,當以溫法補法為主,以溫中散寒為重點。如表證偏重的,先行解表;里證為急的,先治其里。《傷寒論太陰篇》沒有肯定方子,我們根據里虛寒證來看,自當溫里為主,特補出理中湯為太陰病主方。
2.太陰病兼變證治法
(1)既有下利腹脹滿(太陰里虛證),又有身體疼痛(太陽表證),是里虛挾表,當先用理中湯溫里,然後再用桂枝湯治表。
(2)表證未解,而又有腹滿時痛,用桂枝加芍藥湯(桂枝湯加重芍藥用量),表未解挾有宿食而里實滿痛,用桂枝加大黃湯。

厥陰病證治


臨床表現

《傷寒論》說:“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
“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時安者,此為藏厥。”
“傷寒發熱四日,厥反三日,發熱四日,厥少熱多者,其病當愈,四日至七日熱不除者,必便膿血。”
“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復厥五日,其病為進,寒多熱少,陽氣退故為進也。”
概括:厥陰病在臨床上可歸納為四類:
(1)上熱下寒證:消渴,氣上衝心,心中疼熱為上熱證;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為下寒證。
(2)厥熱勝復證:為四肢厥逆與發熱交錯出現。
(3)厥逆證:就是四肢厥冷,輕者不過腕踝,重者可越過肘膝。
(4)下利吐噦證:熱利下重為濕熱下利;下利譫語為實熱下利;下利清谷為虛寒下利。乾嘔、吐涎沫、頭痛為寒飲嘔吐;嘔而發熱為發熱嘔吐;噦而腹滿為里實噦逆。

病理機制

病至厥陰,則肝木失調,心包也受邪犯,相火上炎為熱,心火不能下達為寒,所以有上熱下寒;在正邪交爭中,陽勝陰衰則熱多寒少;陰盛陽衰則寒多熱少,所以有厥逆勝復。病邪內陷,氣血紊亂,陰陽不能順接,所以有各種厥逆證。肝胃氣逆或濕熱下注或實熱壅結或脾胃虛寒,所以有吐利。

治則方葯

厥陰病為里虛而寒熱錯雜之症,其治法:上熱下寒者,治宜寒熱並用,厥陰寒證則宜溫里寒,厥陰熱證則宜清下熱,厥多熱少治宜溫陽。厥少熱多自愈。
1.厥陰病證治法
(1)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是寒熱錯雜證,治療也當寒溫並施,烏梅丸是厥陰病寒熱錯雜證的主方,又善治蛔厥證與厥陰久利。
(2)吐逆自利,食入即吐,氣味酸臭渾濁。本證也是上熱下寒,證情比較複雜,故也寒熱並投。上熱宜清,下寒宜溫,正虛宜補,用乾薑黃芩黃連人蔘湯(葯如方名)治之。
(3)下利不止,手足厥逆,咽喉不利,唾膿血。邪熱當清,寒邪當溫,正虛當補,郁陽當宣,寒熱雜呈,故用藥也當溫涼補散兼施,用麻黃升麻湯
(4)利下粘膩膿血,腹痛,里急后重,肛門灼熱,口渴,脈數有力,是熱性下利,故以大苦大寒的白頭翁湯治之,有很高的療效。
(5)血虛受寒,正氣被郁,手足厥冷,脈細欲絕,當歸四逆湯最為適用。
(6)乾嘔、吐涎沫、頭痛,為寒飲嘔吐,用吳茱萸湯。
2.厥陰病變證治法
(1)嘔而發熱,是病邪由陰轉陽的佳兆;法當因勢利導,用小柴胡湯和解之。
(2)下利譫語是實熱下利,厥陰邪熱外出,與腸胃之熱相合,因燥實尚未結鞭,故只宜小承氣湯緩攻之。
3.厥逆證治法
(1)下利厥逆,大汗出,身微熱而惡寒,小便利,脈微欲絕,陰盛陽微,陽氣有外脫之象,為寒厥證,急當扶陽抑陰,用四逆湯
(2)口乾、舌燥、煩渴引飲、小便黃赤,屬熱厥證,用石膏湯。
(3)膚冷、時靜時煩、得食嘔吐、常自吐蛔、為蛔厥,烏梅丸具有降逆止嘔,溫胃安蛔,故為蛔厥主方。

少陰病證治


臨床表現

《傷寒論》說:“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
“少陰病,惡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概括:少陰病是六經中最後層次和最危重的階段,多出現精神極度衰憊、欲睡不得,似睡非睡的昏迷狀態。少陰病是邪在心腎的病變,分寒化熱化二種。

病理機制

陰氣不足,故脈微。陰血不足,故脈細。虛弱萎靡故但欲寐。心腎水火不濟,病邪從水化寒,陰寒內盛,故出現一派寒化癥狀。若病邪從火化熱傷陰而陰虛陽亢,則出現一派熱化癥狀。

治則方葯

少陰病的治療原則,以扶陽,育陰為主法。寒化則扶陽,宜溫補法;熱化則育陰,宜兼清熱法。少陰兼表用溫經發汗法;實熱內結用急下存陰法。
1.寒化證
本證是少陰病過程中較多見的,其癥狀是:無熱惡寒,脈微細,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嘔不能食,治療當以回陽救逆為急務,宜四逆湯。
2.熱化證
以陰虛陽亢和陰虛火熱相搏二種為主:
①心煩、不得卧、口燥咽干、舌尖紅、脈細數、屬陰虛陽亢,宜清熱育陰的黃連阿膠湯
②下利、小便不利、咳嗽、嘔吐、口渴、心煩不得眠,用豬芩湯滋陰清熱,分利水氣。
3.少陰兼太陽表實證
發熱惡寒無汗、足冷、脈反沉,用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附子甘草湯(葯如方名)。
4.少陰兼陽明裡實證
口燥咽干,腹脹鞭滿而痛,不大便或下利清水,宜用大承氣湯急下存陰。
中醫辨證方法之一。以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來劃分疾病的深淺及邪正盛衰的辨證方法之一。漢代張仲景在《素問·熱論》等篇的基礎上,結合傷寒病證的傳變特點總結而成。適用於外感病的辨證。
六經即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六經病證即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是六經所屬臟腑經絡的病理變化反映於臨床的各種證候。六經辨證即以六經病證作為辨證論治的綱領,概括臟腑、經絡、氣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用以說明病變部位、性質,正邪的盛衰,病勢的趨向,以及六經病之間的傳變關係。
六經病證從病變部位上講,太陽病主表,陽明病主里,少陽病主半表半里,而三陰病統屬於里。三陽病證以六腑的病變為基礎,三陰病證以五髒的病變為基礎。所以說六經病證實際上基本概括了臟腑和十二經脈的病變。但由於六經辨證的重點,在於分析外感風寒引起的一系列的病理變化及其傳變規律,因而不能等於內傷雜病的臟腑辨證。從病變的性質與邪正的關係看,三陽病多熱,三陰病多寒;三陽病多實、三陰病多虛。可見,六經辨證也寓有八綱辨證的思想。
六經病證是經絡臟腑病理變化的反映,而經絡臟腑是相互聯繫的整體,故某一經的病變,很可能影響到另一經。所以六經病有相互傳變的證候。其傳變規律有傳經、合病、並病、直中等。
病邪從外侵入,逐漸向里傳播,由這一經的證候轉變為另一經的證候,稱為傳經。傳經與否,主要取決於受邪的輕重、病體的強弱和治療得當與否。傳經的一般規律有:①循經傳。就是按六經次序相傳,如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或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少陰→厥陰。②越經傳。不按上述循經次序,而是隔一經或隔兩經相傳,如太陽病不愈,不傳少陽而傳陽明或太陰。③表裡傳。是互為表裡的兩經相傳,如太陽傳少陰。
運用六經辨證,能正確地掌握外感病發展變化的規律,在治療上其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六經病證的治療原則,三陽病重在祛邪,三陰病重在扶正。

合病和並病


兩經病或三經病同時發生的為合病,例如太陽病傷寒證或中風證與陽明病同時出現,為“太陽陽明合病”。凡一經之病,治不徹底;或一經之證未罷,又見他經證候的,稱為並病。例如太陽病發汗不徹,因而轉屬陽明,為太陽陽明並病。凡病邪初起不從陽經傳入,而經中陰經,表現出三陰經證候的為直中。尚有里邪出表,由陰轉陽的傳變方式、為正氣漸復,病有向愈的徵象。
臨床上病情變化很複雜。上述六種病證既可單獨出現,亦可兩種或三種合併出現。如頭項強痛,惡寒發熱,四肢關節微痛等太陽病證既可與陽明病的身熱,口渴,下利黃色糞水,肛門灼熱等里熱癥狀同時出現,亦可在太陽病邪未盡的基礎上,進而出現嘔吐、胸脅苦悶等少陽病證。對於太陽與陽明合病可用葛根湯發汗解表、生津止利,而太陽與少陽並病時可用柴胡桂枝湯雙解太陽與少陽。
這個理解是錯的,太陽指六氣之寒水,少陰君火,少陽相火,厥陰風木,太陰濕土,陽明燥金。六氣代表環境之氣(地氣),天是五運。傷寒中的寒指的是冬天的太陽寒水之氣。一一zL3358

個人理解


1、 “陽”這個東西,類似能量的意思,當然不能完全說就是能量,但可以用能量來打比方。
平常狀態下的能量就記為中點,比如50焦耳,可以定義為0陽;那麼陽就有正負。稍多一些就是1陽,2陽,3陽;也叫少陽,陽明,太陽;稍少一些就是負1陽,負2陽,負3陽,也叫闕陰,少陰,太陰。太陰並不是負焦耳,可以看做0焦耳。
2、自生能等級。傷寒論所說的太陽,太陽病等中的太陽二字,是指人體單位(器官組織經絡等等什麼的)自己生產能量的能力,是一種能力等級,並同時指代具有這種能力等級的人體單位。暫時叫做自生能等級。如脾,太陰,估計就是自己不能製造什麼能量了。
3、外界也有能量,也有陽。如第1條的定義,傷寒中的寒就是“負陽”了,可能就是說外邪只有1焦耳的樣子了。
4、內外一接觸,能量就要傳遞啊。但是人體單位應保持在某一固定點(暫時叫做固有陽量);沒保持住,偏得太多,病就產生了啊。所以說太陽病,就是“太陽那些人體單位”放出的那麼多“陽”都沒有能抵擋得住外界的“負陽”,“太陽那些人體單位”的實際陽量遠遠少於應有的固有陽量,所以就病了。
其餘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