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淖爾鎮
多倫淖爾鎮
多倫淖爾鎮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南部,是多倫縣所屬鎮,該鎮是中共多倫縣委、多倫縣人民政府駐地,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學技術中心。全鎮總面積513平方公里,南和豐寧縣、大北溝鎮接壤,西與大河口鄉毗鄰,北與蔡木山鄉交界。
東經115°51至116°54度,北緯41度至46度,42度至36度,是內蒙古自治區到北京直線距離最近的鎮。多倫淖爾鎮氣候屬中國東部季風區,中溫帶,半乾旱向半濕潤過渡地區的典型大陸性氣候,年平均降水量385.5毫米,年平均風速3.6米/秒,無霜期100天左右。
多倫淖爾鎮
2006年多倫縣淖爾鎮經濟實力不斷增長,全年農牧業生產總值4100萬元,增長了25%,工業生產總值550萬元,年增長9%,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5050元,農民人均收入2230元。
多倫淖爾鎮風光
多倫淖爾鎮
1923年中國共產黨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同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中國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國共兩黨和各革命階級的統一戰線正式成立。這時的古城多倫在“五四”運動的影響下,由嚴文遠、嚴文光、鄭荔奄、鄭建奄等一批留日學生、愛國知識分子及一些愛國仁人志士,在多倫城掀起了破舊立新,移風易俗的運動。他們改革教育模式,興辦新式學校,宣傳婦女解放、男女平等
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影響。古城的變化,引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重視,李大釗同志先後派陳鏡湖、韓麟符等來到多倫城,組織建立共產黨的組織。1925年冬,李大釗在張家口主持召開了農工兵大同盟成立大會,會後李大釗認為應該建立一支自己的武裝,這一想法得到蘇聯大使館的支持,李大釗同志派出30多名共產黨員為骨幹,組織起內蒙古特別民軍3個縱隊,在多倫城集結並以多倫城為大本營進行集訓。特別民軍在多倫集結后,李大釗親自來這裡檢閱了這支由中國共產黨人發起、組織和領導的早期革命武裝。這支隊伍軍紀嚴明,不擾民、不害民、官兵一致,軍民一致,深受當地人民的擁護和愛戴。1925年12月當馮玉祥將軍向奉系反動軍閥進攻時,特別民軍配合馮玉祥部給奉軍以很大的打擊,戰績顯著,開創了察哈爾、熱河等北方地區的大好局面。後來奉系軍閥勾結晉系、直系兩大軍閥,聯合起來四面圍擊馮玉祥的國民軍,特別民軍與馮部一起奮力抗擊,終因寡不敵眾,損失慘重,不久向西突圍。特別民軍西撤時,編入馮玉祥的部隊,而後參加五原誓師大會,攻西安、出潼關、下河南與廣州北上的北伐軍會師鄭州。1927年,蔣介石發動“4·12”反革命政變后,馮、蔣聯合起來。馮玉祥“禮送共產黨出境”時,特別民軍的幾位共產黨領導人先後離開馮部。後來陳鏡湖、韓麟符先後犧牲,多倫諾爾的中共黨組織遭到破壞。但共產黨人播下的革命種子,為推動西北軍抗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們中的很多人以後加入了八路軍隊伍。
1933年7月,吉鴻昌將軍親率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主力,打響收復被日軍侵佔的軍事重鎮多倫之戰。7月12日,經過五天五夜的浴血奮戰,一舉收復淪陷72天的多倫城,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舉國振奮,使當時低靡的抗日熱情受到了極大的鼓舞。
多倫淖爾鎮氣候屬中國東部季風區,中溫帶,半乾旱向半濕潤過渡地區的典型大陸性氣候,年平均降水量385.5毫米,年平均風速3.6米/秒,無霜期100天左右。
多倫淖爾境內水資源非常豐富,有常年性河流47條,大小湖泊23個,水域總面積16.2萬畝,在總面積不到錫林郭勒盟1.9%的土地上,其地表水的徑流量卻佔全盟的近一半。恬靜靈秀的姑娘湖、風光旖旎的西山灣、涇渭分明的黑風河與閃電河以及連接津倫人民友誼的灤河水共同繪成了高峽平湖,蕩舟扶槳,水禽飛翔,漁歌互答的多倫水域風光圖。
多倫有亞洲唯一倖存下來的天然原始榆樹林;有沙漠中的地下森林。現存35萬畝天然次生林中盛產楊、榆、樺、楓木和沙棘、山杏、榛子、稠李等。至身四季之林,感受春之鵝黃、夏之濃綠、秋之斑斕、冬之妖嬈,心曠神怡。
多倫淖爾鎮地處渾善達克沙地南緣,具有邊緣沙地的典型地貌,這裡並非黃沙漫漫,赤地千里,而是黃裸的沙地中,散落著點點翠綠。耐旱的天然榆樹疏林,蒼勁挺拔,青綠的沙生灌叢,團團簇簇,加之沙地上生存的灰椋鳥、喜鵲、斑翅山鶉、狍子、狼、沙狐、赤狐、艾虎、小毛足鼠、三趾跳鼠和黑線倉鼠等哺乳動物,構成了動物、植物互相依存,沙化綠化相互競爭的風景線。
多倫淖爾鎮處於錫林郭勒天堂草原南端,擁有413萬畝的天然草場。夏季,綠色的草原像一塊巨大的地毯平鋪在大地上,處處花香裊裊,奼紫嫣紅,把草原裝點得異常美麗。深秋,金黃色的草原上,大針茅和克氏針茅的果實吐出縷縷白色長須,就像一條條輕紗在草原上飄舞,徜徉其中,藍天、白雲、大草原,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往返。
土地總面積3773平方公里(566萬畝),其中耕地面積118萬畝(糧油45萬畝,種一年生草30萬畝,其餘退耕還林還草),草場211萬畝。多倫淖爾鎮境內屬粟鈣土區,有土類7個,亞類14個,土屬29個,土種59個。
野生動植物繁多,共有野生植物58科282屬571種。有各種鳥獸31科49種,主要有黃羊、狍子、狼、狐、獾、貉、野兔等;棲息的鳥類主要有天鵝、大鴇、大雁、喜鵲、沙雞、烏鴉、蒼鷹、百靈等,其中大河口鄉紅花山所產百靈鳥,以歪爪為特徵,以噪音嘹亮,善學百鳥音而聞名。
1996年被列為國家13個重點找礦區之一。非金屬礦藏主要有18種,其中儲量豐富的有優質褐煤、石灰岩、珍珠岩、沸石、瑪瑙石、水雲母、螢石,火山岩。金屬礦藏中鐵礦,鉛、錫、錳、銀、金礦藏也均有發現並在進一步做地質工作。
從17世紀末到20世紀初,多倫淖爾在成為內蒙古地區“喇嘛教之都”的同時,逐漸發展成為“旅蒙商之都”,有商號4000多家,是當時的塞外商埠。1995年,山西會館被列為內蒙古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多倫淖爾也成為蒙古族人民敬仰的藏傳佛教聖地之一。
多倫淖爾縣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隸屬錫林郭勒盟,是內蒙古自治區距離北京市最近的旗縣。多倫淖爾鎮總面積3773平方公里,人口10.5萬,由於處陰山山脈、大興安嶺余脈和渾善達克沙地的交匯處,多倫淖爾鎮旅遊資源獨具特色,境內除有天然草場、次生林、河流、沙漠、湖泊等旅遊資源外,據地質學家考證,多倫淖爾鎮城駐地是世界上現有較大的環形隕石坑,存有百餘座火山口,現已發現的火山錐遺址距今已有2萬多年,形成了複雜地質結構和獨特的自然風貌。藍天白雲下的草原,錯落有致的沙地,含蓄秀雅的湖泊,涓湍分明的河水和別具風格的原始森林,加之宜人的氣候,分明的四季,是旅遊避暑、休閑、觀光、狩獵的理想之地。縣內有建於清代仿故宮中和殿的“善因寺”和仿承德護國寺的“匯宗寺”,還有“山西會館”、“三官廟”等古建築,城外有燕秦長城遺址區、遼代古墓群。以外大河口灤源殿、漠南遊樂園景點以及大渡口、呼痕湖等自然保護區更是引人入勝。
大渡口生態旅遊景區佔地7萬畝,有綿延五十餘華里的蒙古高原斷裂帶,深平均100米左右,峽谷之間最寬處1公里,最窄處400米左右,峽谷內產楊、榆、樺、楓和沙棘、山杏、山丁、歐李等,並且有近百棵自然生長的百年雲杉,峽谷中有蜿蜒曲折的蛇皮河,是灤河上游主要支流,峽谷兩側是較平坦的草原,是野生動物棲息的地方。同時景區內風光秀麗,峽谷內春天是杏樹、山丁等野生樹木盛開季節,呈粉紅色,夏天是碧綠色,秋天是金黃色,冬天是銀白色,全年皆可開展旅遊項目。
西山灣沙島景區
多倫淖爾鎮西山灣沙島景區位於多倫淖爾鎮城30公里,沙島景區緊依西山灣環庫旅遊路,三面環水,有一條自然形成的沙梗通往島上,長約50餘米,西山灣水庫蓄水量豐富時,沙梗被水淹沒,沙島成為湖中島,遊客可以沿著沙梗淌水到島上遊玩,水位低時,水梗顯露出來,沙島與陸地連為一體。沙島景區沙、水、草相融,景色異常優美。
從17世紀末到20世紀初,多倫淖爾在成為內蒙古地區“喇嘛教之都”的同時,逐漸發展成為“旅蒙商之都”,有商號4000多家,是當時的塞外商埠。1995年,山西會館被列為內蒙古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爾也成為蒙古族人民敬仰的藏傳佛教聖地之一。
多倫淖爾具有蒙漢文化交融的民俗特點。主要民俗文化有蒙漢結合的民間歌舞,關帝廟祭祀活動,察哈爾婚禮演出等。主要節慶及活動有每年六月十五旅遊節(廟會),那達慕大會的博克、賽馬、射箭;正月十五弄花燈,耍龍燈、踩高蹺、舞青獅、跑旱船等。
多倫民間有段順口溜說:“多倫莜面搗燒酒,山珍海味都不如,莜面小酒品美味,香得人們口水流。”莜面的營養價值非常高。莜麥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鈣、鐵、磷等礦物質的含量在同類糧食作物中最高,而且莜麥含糖量低,不僅是糖尿病患者不可缺少的食物,而且還可促進膽固醇的代謝,對人體的衰老、高血壓等病都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經臨床測定,一市兩莜麥粉相當於10—15丸益壽寧、脈通的主要成份,其醫療作用與“冠心寧”相當。莜面獨特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充分體現出了民間菜肴的保健養生價值,也給繁忙的現代都市人帶來了鄉間民俗的純樸自然和五穀雜糧的泥土清香。
康熙巡邊享用的美食――鍋餅:相傳清康熙帝巡邊途經多倫淖爾鎮二蹬泉一帶時,因多日勞奔於野外,人困馬乏,於是進入一百姓家借宿。飯桌上,主人向皇帝獻上莜面鍋餅,饑渴交加的康熙吃到鍋餅感覺從未吃過這麼美味的食品,甚至超過了宮廷御宴。從此,多倫莜面鍋餅經常出現在宮廷宴桌上。鍋餅是一面蒸一面烤制而成,其灶具古老(過去用的是大鍋,直徑1米左右),燃料也很講究,如果您想自己動手做出一鍋餅子來,體驗皇帝巡邊生活,就請到多倫來!
莜面美食之窩子:莜面窩子是在瓷片或鐵片上推制而成。推出來的面片非常薄,薄得見日,而且自然成卷,將其擺放在籠屜里整體看似蜂窩,因此得名為莜面窩子。
冬春季,多倫農家腌制的酸白菜、酸圓菜相對比較充裕,主要用來做麵湯。蒸好的莜面窩子泡入牛羊肉腌酸菜湯,再放一些油炸辣椒調拌著吃,其味道極美。窩子湯分為冷湯和熱湯,分別在夏季和冬季食用。冷湯原料一般為新鮮蔬菜、花椒油、醬油、醋、食鹽。在炎熱的夏天,享用一碗冷湯莜面窩子,頓時讓你感到格外清涼舒適。
不用擀麵杖做出的餃子:來到多倫,想體驗一下自食其力,動手做一頓莜麵餃子吃,拿擀麵杖,那你就多此一舉。因為,莜麵餃子皮均手捏而成,其薄度和光滑度一點不亞於白面擀出來的餃子皮。那你又開始擔心,會不會包完一頓餃子,手上會粘很多面,洗不掉怎麼辦?有道理,但這點請放心,因為莜面具有“不粘面”之稱,不僅不粘手,連盆、面板、刀子都不粘。怎麼樣,百聞不如一見,請來這裡體驗一下吧!
塞上江南之佳肴――“灤河全魚宴”。“灤河全魚宴”指整桌菜肴全部以灤河鮮魚為主要原料,經過燒、烤、烹、煮、煎、炸、燉等多種方式,烹飪而成的宴席。整個席面菜肴少則幾道,多則數十道,樣樣不同,各各有別,花色味道,別具特色。是魚類菜肴的大薈萃。色、香、味、形無不誘人食慾。偶爾再“錦上添花”,來點內蒙古大草原純天然山野菜,葷素結合,濃而不膩,淡而不薄,風味清鮮。飯菜全部選自灤河源頭西山灣水庫、大河口水庫自然野生魚的可食部分做原料,保證原汁原味。品種主要有:鯽魚、鯉魚、鰱魚、草魚、鯰魚、武昌魚、大銀魚、雅羅魚(俗稱華子魚)等,深受遊客青睞。
苦菜是一種藥用食用兼具的無毒野生植物,一年生草本,藥名叫“敗醬草,民間俗稱苦菜。多倫苦菜屬沙地苦菜,其抗旱能力較強,有清涼解毒、消炎利尿、排膿去淤消腫等功效,又是天然、綠色、無污染、無公害的食品,近年來逐漸成為飯桌上的貴客,為人們享用。黃花既是一種名貴的菜肴,又是一種價值很高的中草藥。它含有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及碳水化合物。多倫的黃花主要分佈在縣城以北的地區。隨著人們生態意識的加強,食用黃花大部分來自家植,所以這裡的野生黃花得到了很好的保護。
多倫的野生蘑菇富含蛋白質、氨基酸、多種礦物質,其營養價值比一般蔬菜、水果要高,是純天然無污染的健康食品。
蕨菜又叫如意菜。生長在內蒙古地區的很多地方。春季生出嫩葉,捲曲如拳,有黃色羽狀複葉。蕨菜營養豐富,除含澱粉、脂肪、蛋白質外,還含有豐富維生素、胡羅卜素等。葉莖呈貓爪形時為最佳食用期,炒食、煮湯、熗拌、鹽漬,清淡鮮美。蕨菜可清熱解毒、安神利尿,具有一定的藥理功效。蕨菜不僅受到國內人群的喜愛,而且也得到了國外很多地區人民的喜歡。多倫蕨菜主要產在北部地區。
沙棘是一種野生葯食用植物,為中國傳統蒙、藏葯和中藥的常用藥,有利於免疫,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多倫地處渾善達克沙地南緣,具有沙棘生長良好的自然條件,是內蒙地區天然沙棘植物主要產地。內蒙古宇航人高技術產業有限公司致力於沙棘系列營養品、功能食品、藥品的開發與經營,並從事沙棘良種培育和資源建設。其主要產品――宇航人沙棘油遠銷國內外,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高度認可。
回族飲食是一個品種繁多,技法精湛,口味多樣,風味獨特的龐大飲食體系,在中國食壇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羊肉水餃、清真糕點等清真食品,在吸收中國傳統烹調文化精髓並加以創造性發展後進入中國商業領域,獲得了各民族的歡迎。多倫是一個回族比較聚集的地方,有著悠久的清真飲食文化。
手扒肉是蒙古族傳統的食肉方法之一,因食用時不用筷子而得名。斟酒敬客,吃手扒肉,是草原牧人表達對客人敬重和愛戴之情的傳統方式。當你踏上草原,走進蒙古包后,熱情好客的蒙古人便會將美酒斟在銀碗或金杯中,托在長長的哈達上,唱起動人的敬酒歌,款待遠方的貴客,以表達自己的誠摯之情。
蒙古族烤全羊是熱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慶祝重大節日和婚娶等喜慶之日款待尊貴客人的傳統食品。“全羊”必須是綿羊,以二三歲的羯羊為上品。只用不帶蹄子的四肢(兩條前腿各帶四條肋骨)、腰背部和尾巴、胸腔骨和去掉下頜的頭。吃時,通常要配幾盤熱菜、牛羊肉內臟做的冷盤和奶食品。羊烤至棕紅色,油亮並不斷吱吱作響,香氣撲鼻。
多倫淖爾鎮地處錫林郭勒草原南端,渾善達克沙地南緣,陰山北麓東端與大興安嶺西南余脈交匯處,複雜的地質結構,形成了特殊多樣的自然風貌。這裡有寧靜秀美的湖泊,激流澎湃的河流,神秘莫測的森林,浩瀚無邊的大漠。多姿多彩的高原地貌和生態環境以及遠古文明和文物古迹等為人們提供了一個生態休閑、草原觀光、沙地探險、民俗古迹遊覽的絕好去處。多倫諾爾正逐漸成為京津地區的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成為北京的天然後花園。
自2000年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啟動以來,政府確定了抓住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緊緊依託國家環京津地區風沙源治理工程,重點建設好“兩線、三區、兩帶、一荒”的建設。從2000年起,計劃用5—6年時間,使210萬畝沙地得到全部圍封和有效治理。在多倫淖爾鎮建立起比較完備的林草植被體系,使森林覆蓋率達到20%以上,建立起保護京津地區的綠色屏障,從而達到“為北京地區治沙源、為天津地區涵養水源、為本地區培財源”的目的,以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林業發展總體思路。
多倫淖爾鎮政府帶領多倫淖爾鎮各族幹部群眾,在多倫淖爾鎮範圍內展開了聲勢浩大的生態建設,幾年來,通過退耕還林、飛播造林、人工造林、封山(沙)育林、圍欄封禁、採種基地建設等綜合治理有效措施共完成京津風沙源治理任務46.85萬畝,退耕還林完成55.5萬畝,多倫淖爾鎮林業生態建設呈現出良好發展勢頭,取得了明顯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多倫淖爾鎮生態環境質量有了明顯改善,林草植被增加較快,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森林、灌草資源的大幅度增長,為進一步發展多倫淖爾鎮沙產業、旅遊業,拉動地方經濟增長,提高農民生活、生產水平具有巨大推動作用。
內蒙古距首都北京最近的旗縣,航線距離180公里,距承德、張家口、錫林浩特三市公路距離均在280公里左右,已形成了暢通的公路網路。京倫大道、多承公路、多克公路等七個出口今年打通后,多倫淖爾鎮將一躍成為全盟交通最便利的旗縣。
多倫淖爾鎮郵電通訊業發展迅速,全部實現市話交換程式控制化,光纜傳輸數字化,DDN、分組交換數據通訊業務普及,ETS無線接入網全部建成,移動、聯通兩大通訊網路覆蓋多倫淖爾鎮。
多倫淖爾鎮境內供電系統與蒙西電網對接,建有110千伏和35千伏的變電站。裝機分別為1260千瓦和3200千瓦、年發電量1288.7萬度的兩座水電站,同時併入大網運行。
從2002年開始,多倫淖爾鎮鎮大力開展招商引資項目,已經有大唐國際、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協鑫集團和福建超大現代農業集團4家上市企業在該縣投資,項目涉及礦產開採和奶製品兩大類。隨著大唐國際多倫煤化廠、超大集團奶牛繁育、協鑫集團煤炭開發、伊利集團奶粉等項目開工建設,預計到“十一五”期末,多倫淖爾地區生產總值將達到80億元,財政收入將達到10億元。王久玲對記者說:“儘管我們現在還不富裕,但是多倫淖爾鎮人民都卯足勁兒搞工業發展,相信再過幾年,你們再來多倫淖爾縣的時候,這裡已經大變樣了。”縣域經濟正處在農牧業經濟為主向式業型經濟過渡時期。2006年,多倫淖爾鎮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3.7億元,近三年增長1倍多,開創了工業主導經濟發展的新格局。財政收入達到1.54億元,三年增長5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42億元,三年增長16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年純增20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三年純增1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