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五星椎

李瑞東等人所創太極拳流派

“太極五星捶”是王蘭亭、思新三、李瑞東等多位大師共同創編的。拳路共分四趟, 即春,夏、秋、冬。這趟拳的特點是走下盤功夫,把太極,形意,八卦的一些手法揉了進去。廣泛流傳在北京,天津,華北一帶,成為太極拳的一個重要派。

李式拳法


李式太極拳[太極五星椎(錘)]的創編由來及風格特點_馬金龍。"蘭亭和先生應允。"地盤拳"亦稱武太極,又名"太極八卦(法)奇門拳"。先生除創編三盤主拳外,還傳有"太極十三勢"、"太極十三丹"、"太極小架"、"太極大架"、"太極四門炮"、"太極老三推"。器械有:"太極白虎十三刀"、"太極青龍十三搶"、"太極清風劍"、"五戶斷門
槍"、"太極十三劍"、"岳家八母槍"、"清萍劍"、"太極常山派十三勢連環槍"、"六合槍"、"雪片刀"、"齊眉棍"。
顧名思義,是以拳直指(擊)敵襠部。而有先賢則認為:"此指襠捶是意在擊襠部外腎(即睾丸),但外腎位於襠內下垂者,皆以右拳由下後向前上崩打方順勁易中,如由後上往前下指打,則不相照也。但不能因此而炮製"斜中求正"的理論,任東歪西斜的拳勢在拳路中橫行,這就是沈壽老師說的"歪斜搖擺賴拳相""功夫越深,拳架越歪"了,也就是拳諺所說的"點頭哈腰,傳授不高"。以上五捶是以"捶"命名的拳式,所謂"太極五捶"典出於此。

李氏拳法由來


李式太極拳的創編者——李瑞東,姓李名樹勛,號瑞東,字文侯。河北省武清縣城關人,出生於清咸豐元年(1851)一個封建大地主家庭,有雄厚的經濟基礎,自幼酷愛武術,家中常有不少食客。人稱交友似孟嘗,每遇練武之人都要留在家中求習拳器。曾有河北饒陽戳腳門名師李老遂先生來,遂拜李老遂為師,為第一位老師,學習戳腳翻子拳。戳腳門專講硬、快、毒、狠手法,有八字訣:擒、攔、沾、拿、掀、壓、挫、拉。招套練法是五花、四剪、八翻等(金剛錘,九頭錘,十字錘、掃項錘、截骨錘)等手法。身法是欺、靠、吸、掃、拽、肩、肘、腰、胯、膝。步法是八卦自轉,跟、走、欺。腿法是踢鴛鴦、扁踹、撞、點、毒。變化多端。先生聰明學藝專心,待師意志專誠,李老遂便盡全力以藝授之。九年時間,以頗見功夫,碗口粗的木樁可一腳踢斷。
先生自學戳腳后,又與京都王子斌(大刀王五)結為金蘭之好,成為異姓兄弟。二人互相研習武藝,從而又得山東彈腳門許多妙處。
太極五星椎
太極五星椎
光緒六年(1880)四月二十八日,端王府總管王蘭亭,由京赴武清王慶坨辦事,途經武清城,投宿於先生家中(王與先生之父交厚)。晚飯後閑談時,先生因見王蘭亭足穿練功鞋,遂問王蘭亭是否也好拳腳。王蘭亭非常謙虛,忙說:“昔日學過幾日未成,多年不練,如今以無工夫矣,因在家教孩子們拳腳,一時匆忙忘了更換便鞋,兄實是才疏學淺,若非在弟處絕不敢妄言此道,恐惹人見笑。”先生又問:“不知吾兄所習何門,系何師傳授?”蘭亭答道:“系廣平府楊老師所傳太極門,專練八勢五步共為十三式。久仰弟台大名,只恨未得一敘,今日相逢不知可肯賜教?”先生典然許可。二人說著來到武術房。時天色已晚,二人即在燈下試手,剛一出手,忽然不見了王蘭亭身影。先生急轉身仍不見王蘭亭身影,忽聞背後其聲道:“我在此!”一連三次皆如此。最後竟被王蘭亭抓住腿倒立起來。三戰三敗,先生羞愧難當,幾乎愧極而死。急忙道:“京都有一最著名者姓楊名班侯,吾兄認識否?”蘭亭答道:“他非是外人,是吾師弟,乃楊老師次子也。”先生聞言,如夢方醒,急忙跪下道:“小弟甘拜下風,如吾兄不棄,願以師待之。”蘭亭聞言,急忙扶起道:“吾弟何出此言,言之太甚也。如不嫌棄愚兄願盡平生所學相授。可惜相遇之晚,楊老師已逝世,今拜為師兄弟,吾代師領拳可也。”自此李瑞東開始學太極拳。時年已二十九歲。后隨王蘭亭赴京學藝多年。由於先生功底深厚,因此深得楊式太極拳真髓。在《太極拳之源起》一書中,先生曾經清楚地記下了自己學太極拳真傳之經過:“自光緒初年,深得太極真傳,從先師兄學太極十三勢工夫,一載有餘,僅學會六十四勢拳架,又給拳譜一本,為初學之人所讀者。其篇雖數無多,而言簡意深。……后又授我八勢,五步、八法並單練,雙練,單行、雙行、單操、雙操、單殺、雙殺各層工夫,余發奮學習,又有二年之久。先師兄云:‘吾弟如是苦心練習,實屬可嘉,將來必無敵手矣……。’”
清光緒年間,嵩山少林寺,慧海法師(龍禪大和尚)練的是秘不外傳的“少林內廊秘法悟真派”拳術。內廊秘法拳是少林寺鎮山護寺的上乘功法,只有一定資格的並且武功有造詣的少數僧人秘密修鍊的功法。武功已達到爐火純青的慧海法師,聞知京都端王府總管王蘭亭盡得其師號稱楊無敵的太極拳宗師楊露禪的真傳而武功卓絕。決心赴京找王蘭亭切磋技藝來印證自己的工夫。但一經交手,被王蘭亭所折服,並結為摯友,虛心向王蘭亭學習太極拳的功法。為了回報,慧海法師主動提出願將秘不外傳的嫡傳“內廊秘法拳”盡數傳與王蘭亭,王蘭亭表示自己不喜歡剛硬的東西,你傳給我師弟瑞東吧!先生自此又得到慧海法師少林拳的真傳(這是第三位老師)。此少林拳有:六合八式,金剛八式,文功八式,武功八式,六十四路跑打,羅漢拳、五路佛拳等。從而先生又得以深研外家少林拳術。
先生和王蘭亭久聞內家拳名家岳青山(又名月二爺)身懷岳家拳絕技。二人隨至誠求教,拜為門下(第四位老師)。岳青山乃是岳飛的嫡傳後人。岳家拳自古不傳外姓,只在本族內傳習;如有傳外姓者,要按門規在祖師爺台前金盆放血,以正門戶。岳青山將岳家真傳“心意十二形拳”、“岳家八畝槍”、“勇戰心意槍”傳與先生和王蘭亭後,自此出家不再還鄉。岳青山出家后,先生和王蘭亭曾多次前往看望師母岳二奶奶。一次先生與王蘭亭前往探望師母,蘭亭曰:“師母輕功最好,這次您老得給我師弟露一手工夫看看。”岳二奶奶聞言,放下手中八十斤重的鐵拐棍說道:“好,你二人且在裡屋,我面朝內坐在外屋門欄,聽我擊掌,你二人速來追我。”蘭亭和先生應允。掌聲響后二人飛身追出,已不見師母身影。來到院中發現師母已坐在屋脊之上。老人偌大年紀,輕功如此高超,使二人驚嘆不已。
岳家拳術屬內家拳,練法、打法絕妙。以兇猛刁鑽見常。“心意十二形”拳術儘是吸取飛禽猛獸之絕技研習而成。岳夫子云:“吾門十二形拳取飛禽走獸,生龍活虎之神。飛走跳躍、文、義、理、悟而習文效,而練之外,身體內蓄精、氣、神。故云練成心意十二形天下無敵手也。”先生在練“心意十二形拳”時,常露出飛禽猛獸之絕技,使觀者心驚膽戰,不敢正視其態。先生練習操法時,常練熊形蹭背磨肩之功,在院中壘一丈多高的土坯牆,然後用背在牆上一磨一蹭,牆壁立時塌倒。曾有一富豪人家為少爺聘請武術教師,託人將先生請到家中,在談話中主人看先生身軀胖大,鼻尖扁平,說話齉聲,從外觀上有些看不起先生,並問:“先生有何等工夫?”先生已看出其意,並說:“我沒什麼大本事。”說著就往外走,走到大門影壁牆時回身抱拳向主人說聲“告辭了”,而這時已背貼影壁了。就見先生一磨一蹭,影壁牆立時倒塌,主人見狀甚為驚嘆,急忙施禮:先生請屋裡坐!先生揚長而去。先生不僅力大無比,輕功也頗見工夫,每天早晨起來散步,常以一手輕扶年幼兒子頭部,在沙土地面走過不留腳印。
先生在京時還向八卦掌名師學習“七星八卦掌”(第五位老師)后將此掌傳予弟子陳繼先等人。
最後,先生又得遇年過百歲的甘淡然(字霈林,系大俠甘鳳池的曾孫)向其學習“內家八卦奇門拳”。(亦稱八法奇門拳)。此時先生已經名師六位,盡得內外家拳術之精髓,可謂博學。
1890年前後,先生應聘作了北京端王府武師,在王府教拳數年。1894年,慈禧六十大壽時,端王帶先生及弟子李進修(號子勤)前去作祝壽表演。先生演練了一套劍術后,飛身躍上太和殿屋頂,露出了輕功絕技,慈禧讚歎:“真象一隻神鷹!”從此神鷹之稱傳遍京城。其弟子李進修練了一套“少林八勢”經過處腳下方磚皆碎裂,震驚宮廷。此後,先生受任宮中四品帶刀侍衛,每天在京傳授武功,數年後辭職回武清
先生一生經六大名師傳授武功,深得內外各派武術之精髓,又經幾十年純功磨礪。深感太極拳理之變化高深,練之熟則可以強其身,練之精則可以通其神。實乃強身之大用,防身之至寶矣。因而先生集中華武林各派之長,以太極之理而化之,獨創一新的流派——“李式太極拳。”李式太極拳法與眾家太極拳有所不同,總體按天地人三才,分為“天盤拳”三十六勢、“地盤拳”七十二勢、“人盤拳”一百零八勢。其中“天盤拳”亦稱“文太極”,為最上乘工夫,先生打拳時,兩腳似離地騰空,沒有深厚的內功輕功基礎是難以學成此拳的。因而“天盤拳”只有極少數人學成。先生次子李仲英是其中之一。“地盤拳”亦稱武太極,又名“太極八卦(法)奇門拳”。此拳招法多走奇門,為太極離、粘、隨之打法,見影打影、見形打形,與眾家太極區分尤為明顯。此拳現已極為罕見,李派現只有少數傳人尚精於此拳。“人盤拳”是文武相間剛柔相濟,稱為“太極五星椎(錘)”是李式拳代表作。先生除創編三盤主拳外,還傳有“太極十三勢”、“太極十三丹”、“太極小架”、“太極大架”、“太極四門炮”、“太極老三推”。器械有:“太極白虎十三刀”、“太極青龍十三搶”、“太極清風劍”、“五戶斷門槍”、“太極十三劍”、“岳家八母槍”、“清萍劍”、“太極常山派十三勢連環槍”、“六合槍”、“雪片刀”、“齊眉棍”。對練有“刀對刀”、“刀對棍”、“刀對槍”、“刀對長槍”、“棍對棍”、“槍對槍”。推手有:“太極合步推手”、“順步推手”、“活步推手”等。

拳法特點


其一,體松舒展,造型美觀
李式太極五星椎動作舒展大方,是由於吸收了楊式太極拳長處。在盤架子時,要求身體各個部位放鬆舒展,氣血暢通。即:頭正、肩沉、肘墜、手自然、跨抽、膝松、足平散。
頭部始終保持中正、放鬆。中正是外形,放鬆是大腦。排除雜念,心平氣和。呼吸自然。作法:下頜微收,意想百匯穴欲接天,頸椎自然舒直,正而不僵。有舒適感。謂:“虛領頂勁”。
肩要松沉放開,肩沉力到肘。肘墜力到手。手心一空力達指尖。放、松是指意,不在外邊。放是指骨骼要用意想無限的放長。如向前擊掌,欲想一掌擊到天邊。松是指肌肉,在盤拳過程中,各部肌肉都不能有繃緊僵滯的感覺。松如棉,但松而不懈。
肘是上肢的中節,非常關鍵。起著連接根節帶動梢節的樞紐作用。就像萬向接頭,靈活多變。手的力源來自肘的松放。在技擊當中肘起著重要作用。
手形要自然,五指之間要自然分開。不宜過大,指自然微曲,掌心自然內凹。拳不可攥得過緊。拳緊會影響前臂肌肉和肘關節的放鬆。只有在技擊接觸對方的一瞬間要求拳緊能增氣力。
李式太極五星椎對足的要求要鬆散,五指自然伸直放開,前進時腳跟先著地,然後腳掌、小趾、四趾、中趾、大趾依次著地。退步時,腳大趾先著地,然後二趾、中趾、四趾、小趾、腳掌,最後腳跟依次逐個著地,總之要先後有序
其二:剛柔相濟、體用兼備
李式太極五星椎總體為四趟,分為春、夏、秋、冬四節,在每節當中,都設有兩式爆發力很強的剛勁動作。如:第一節中的左右“虎撲子”,二節的“白鶴展翅”和“怪蟒翻身”。三節中的“金雞抖鈴”和“雙風貫耳”。四節中的“野馬擻毛”和“虎跳澗”等。一節中的“虎撲子”動作要求“起如舉鼎勢,落如掰磚形”提膝時意念用雙手將右腳拉起,兩掌逐漸變拳提至兩耳側,“后溪”對“太陽穴”右膝找“膻中”穴,右腳跟向前邁大步蹬出,同時雙手由拳變掌向前撲出,意在“祖竅”穴。動作勇猛剛烈,極具爆發力。二節中的“怪蟒翻身”是隨著翻身動作,兩手下按至胸前,身體下沉,兩腳同時震地,兩掌由胸前同時向前撞出,也是爆發力極強的剛勁動作。
除了少數爆發力很強的動作之外,“太極五星椎”整個套路貫穿著柔軟連綿的動作。例如:第一節中的“左右到雲端”式,以腰為中心,動作連綿柔軟,上下相隨、協調一致,拳譜講:“左右到雲端,起躦落又翻;敵進我便退,敵呆我發拳。”又如三節中的“玉女穿梭”做起來好似舞蹈中的卧魚動作,動作低下柔軟優美。但非舞蹈,它有著很強的技擊作用。歌訣曰:“玉女投梭穿肋法。”當對方出右拳向我頭部或胸部擊來,我用左前臂上架同時座身向右轉腰右腳后插。同時右掌擊向對方右軟肋。
其三,形多。李式太極拳法之代表,“太極五星椎”,內中包括十二種飛禽走獸之形。如:第一節的“到雲端”為猴形,身形後退,手向前擊。“燕子三抄水”形象逼真。要求胸脯找地穿出,實乃穿襠靠。“虎撲子”形似虎撲食,形象起如舉鼎,落如掰磚,勇猛剛烈。“斜飛式”為鷹形,好似空中盤旋,實乃靠勁。“織女紉針”為蛇形,前臂和大臂向前靠勁。第二節中的“青龍探爪”坐身手向前探出。實乃抓襠動作。“白鶴展翅”形似鶴在空中回頭轉身。“金雞獨立”形似雞在雪地高抬腿,歌訣曰:“金雞獨立腿高提”實乃撞襠動作。“怪蟒翻身”“野馬分鬃”等動作,都非常形象。
其四,捶法多,有撇身捶、迎面捶、搖身捶、搬攔捶、指襠捶、肘底捶、探馬捶、卧牛捶、栽捶等。
其五,拳架多。李式太極五星椎,集天、地、楊式彙編而成,爾三大類又有高、中、低三種架勢。適合不同年齡。不同體質的人練習,還有供拆開單練。又有剛、柔、快、慢、大、小、松、緊,中、平等九種架子。其技法內容有:蛇纏、鵲躍、雞啄、龍蟠、虎坐、貓撲、鶴舞、鷹拿、猴抓、羆蹲、熊經、燕輕、揉進等。講究練理、練勢、練氣、練機的要領。夫人本理以造勢。根據拳理盤架子。即勢以運氣內外協調,借氣以生機,技擊運用,行機以達理。技擊符合拳理。不練勢則勢不穩,不練氣則氣不接,不練機則機不靈,不練理則理不純。以意念引導動作為基本原則。
其六,勁法多。有八種剛勁,十二種柔勁,八剛勁:弓勁、箭督、風猛、炮燃、雷震,電閃、山崎、鋼硬。如箭中必透七孔而後矣。如炮之燃火,務求穿山透壁之功。如牆之倒塌,欲避而不能。如迅雷之猛烈而無掩耳之功夫。如大風之強猛草木俱偃矣。
十二柔勁:輪轉、平準、球滾、膠粘、磁吸,木漂、水流、金柔、綿軟、針尖、絲纏、籮底、籮中崩豆、弓圓箭遠,隨風使船、順水推舟。
其七,步難。李式太極五星椎以中下盤動作居多。要求有較強的腿部功夫。楊式太極拳步法,一式完畢多以重心后移再向前接下一式。而李式則多以腰帶腿直接向前接下一式。因而演練時腿部極累。
其八,打法風格突出。楊式為沾、連、粘、隨之發力。而李式則不僅有沾、連、粘、隨,而且又發展有離、粘、隨之打法。楊式太極發力時為哼、呵、咳三氣。而李式則為“五氣”。先生講:“頭有五星、口有五氣。身有五方,手有五訣,腳有五步。懷抱太極,頭頂三清,手分八卦,腳踩五行,靜如山嶽,動似雷風,微得神力,氣通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