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庄街道
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下轄街道
常庄街道,隸屬於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地處薛城區南部,東鄰興仁街道,南與沙溝鎮接壤,西接濟寧市微山縣,北鄰臨城街道,轄區總面積為56.14平方千米。
2019年7月,常庄鎮撤鎮改常庄街道。截至2018年末,常庄街道戶籍人口為101551人。截至2020年6月,常庄街道下轄11個社區、38個行政村。
2011年,常庄街道財政總收入0.6億元,比上年增長16.0%。2018年,常庄街道有工業企業172個,其中規模以上1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67個。
1962年6月,建常庄公社,屬薛城區。
1984年5月,改常庄鄉。
1994年,撤鄉建常庄鎮。
2001年,金河鄉併入。
2019年7月,常庄鎮撤鎮改常庄街道。
常庄街道地處薛城區南部,東鄰興仁街道,南與沙溝鎮接壤,西接濟寧市微山縣,北鄰臨城街道,轄區總面積為56.14平方千米。
常庄街道境內河道屬淮河流域京杭大運河水系,主要河流有南北走向的薛城大沙河,從東向西注入微山湖,境內長5.8千米,流域面積13.5平方千米;南北走向的新薛河,境內長約4.9千米,流域面積12.7平方千米。
2011年末,常庄街道下轄2個社區、45個行政村:西苑社區、立新社區,常庄、單庄、前大庄、后大庄、周庄、店子、石壩、朱辛橋、糧滿、六爐店、孟嶺、姬庄、西麥、東麥、西姚山、東姚山、西小庄、何庄、邵庄、種庄、前洛房、吳庄、大辛庄、薛庄、四角樓、水寨、大山、小山、王莊、卜嶺東、卜嶺西、上於村、下於村、宋庄、付庄、西泥溝泉、東泥溝泉、東黃溝泉、西黃溝泉、孟庄、小辛庄、種樓、東辛庄、泉頭、漸彭;下設12個居民小組、168個村民小組。街道辦事處駐西姚山村湘江路8號。
截至2020年6月,常庄街道下轄11個社區、38個行政村。
下轄社區 | |
1.西苑社區 | 7.立新社區 |
2.東苑社區 | 8.西小社區 |
3.江南社區 | 9.香江社區 |
4.姚山社區 | 10東興社區 |
5.西興社區 | 11珠江社區 |
6.種庄社區, |
下轄行政村 | |
1.常庄村 | 20.單庄村 |
2.前大庄村 | 21.后大庄村 |
3.周庄村 | 22.店子村 |
4.石壩村 | 23.朱辛橋村 |
5.六爐店村 | 24.孟嶺村 |
6.姬庄村 | 25.西麥村 |
7.東麥村 | 26.何庄村 |
8.前洛房村 | 27.吳庄村 |
9.大辛庄村 | 28.薛庄村 |
10.水寨村 | 29.大山村 |
11.小山村 | 30.王莊村 |
12.卜嶺東村 | 31.卜嶺西村 |
13.上於村村 | 32.下於村村 |
14.宋庄村 | 33.傅庄村 |
15.西泥溝泉村 | 34.東泥溝泉村 |
16.東黃溝泉村 | 35.西黃溝泉村 |
17.孟庄村 | 36.小辛庄村 |
18.種樓村 | 37.東辛庄村 |
19.泉頭村 | 38.漸彭村 |
2011年末,常庄街道總人口6.90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8523人,城鎮化率70.4%。另有流動人口57人。總人口中,男性36103人,佔52.3%;女性32870人,佔47.7%;14歲以下10931人,佔15.9%;15—64歲5.19萬人,佔75.7%;65歲以上5722人,佔8.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6.84萬人,佔99.2%。2011年,人口出生率13.0‰,人口死亡率6.7‰,人口自然增長率6.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229人。
截至2018年末,常庄街道戶籍人口為101551人。
2006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完成11.6億元,同比增長30%;完成財政收入2700萬元,同比增長3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8億元,同比增長57.6%;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6.1億元,同比增長156%: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100元,同比增長10%。當今全鎮民營經濟業戶達到700多家,其中民營企業達到60餘家,年銷售收入千萬元以上的企業18家。上繳稅金過千萬元的企業2家,佔全鎮稅收總額的30%。已形成了玻璃、板紙、特色食品、建材裝飾批發等支柱產業群。
近些年來,鎮黨委、政府充分發揮區位優勢,認真落實各項優惠政策,推進非國有經濟的快速發展。深入實施工業化、城鎮化戰略,依託薛城經濟開發區和城鎮建設,大力招商引資,優化發展環境,為各類工業企業、商貿流通企業創造寬鬆的政策和設施環境。重點從規範、引導、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入手,加強協調與監管。成立了“個體私營經濟領導小組”,建立和完善統計報表制度、例會制度、信息反饋制度,並定期召開全鎮個體私營企業調度會,加大協調與監督力度。積極謀划發展民營企業的重大舉措,在審批機制、企業保護、投資環境、資金支持等方面支持鼓勵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常庄鎮發展民營經濟和現代服務業為重點。發揮區位優勢,以鐵鷹建材裝飾城為龍頭,引資啟動傢俱批發城、葯業物流中心建設,帶動二、三產業發展。引導民營企業調整結構、提升檔次、加大投入、壯大規模,提高民營經濟綜合素質。扶持做強聯興玻璃、匯興焊接等重點骨幹企業,使全鎮民營經濟快速蓬勃發展。
常庄鎮立足本鎮實際,適時調整招商戰略,加快經濟發展模式轉型,通過改造老企業,努力盤活存量土地,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按照既要引進項目又要保護耕地的原則,在老廠區改造、啟動閑置土地上做文章,牢牢抓住招商引資不放鬆,依託鎮內外資源,採取多形式,多渠道招商。由鎮招商投資辦對全鎮閑置資產統一摸底登記,全面清理破產企業、遷址單位等廠房,排查閑置土地,整合零星用地,盤活閑置資產。針對剛剛引進的一處木材加工企業和一處化工企業需要用地的實際,鎮黨委政府把佔地24畝、多年破產閑置的原金河砂輪廠、原金河針織廠,安排給東盛木業、創新化工兩家企業。這兩家企業已建成投產。既滿足了企業的需求,又節約耕地24畝。
常庄街道照片
用常庄鎮黨委書記孫衛鋒的話來說就是:“我們追求發展速度,更追求發展質量;追求今天的發展,更追求明天的發展。絕不能靠拼資源拼環境,盲目地追求發展速度。”常庄種“綠”有著深刻的思想基礎。
怎樣讓農民持續穩定地增加收入?一直是常庄鎮黨委、政府思考和致力破解的一大難題。他們思來想去,感到別無選擇,必須從夯實農業基礎抓起。據該鎮一位負責人介紹,自2003年以來,全鎮先後籌集2000多萬元資金用於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結合村村通工程,修建柏油路60多公里,沙石生產路100多公里,橋涵50多座。新建庫、池、壩7座,整理土地1·5萬畝,使80%的糧田變成旱澇保收的水澆田。
像如此不顯山露水的造福百姓的基礎工程,在常庄鎮不勝枚舉。諸如:65%的農民吃上了自來水;70%的村莊看上了有線電視;86%的農民加入了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五保老人全部由鎮政府集中供養……正是有了這種發展觀,常庄鎮才能堅持做到不搞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金角”、“銀邊”的臉面工程、急功近利的形象工程、而是腳踏實地去干那些造福百姓長遠利益的基礎工程。
2011年,常庄街道農業總產值達到3.5億元,比上年增長3.4%。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3.3萬噸,人均464.8千克,其中小麥1.6萬噸、玉米1.7萬噸。主要經濟作物有大豆、花生等。蔬菜種植面積0.5萬畝,產量7500噸,主要品種有白菜、蘿蔔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4萬頭,年末存欄2萬頭;羊飼養量0.6萬隻,年末存欄0.5萬隻;家禽飼養量19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529噸,其中豬肉454噸,牛肉10.1噸,羊肉13.2噸;禽蛋72.6噸。
截至2011年末,常庄街道累計造林1萬畝,其中防護林1600畝,經濟林60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30萬株,林木覆蓋率36%。2011年,水果產量100噸,主要品種有桃。
2011年,常庄街道工業總產值達到5.4億元。2011年,常庄街道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6家,職工3762人,實現工業增加值7.2億元,比上年增長17.8%。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1家,職工1125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6億元,比上年增長5.2%。
常庄街道因明代時期常姓於此定居建村,故名常庄。
常庄街道境內有省道S318經過。
常庄鎮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是北辛文化的發祥地。區位優勢獨特,是中國南北水、陸、空交通的咽喉要道,京滬鐵路、京福高速公路和即將建設的京滬高速鐵路貫穿全境,毗鄰京杭大運河、日照嵐山港口、徐州觀音機場、濟南機場、104國道、臨港物流中心,電信、郵政已與196個國家連通,形成了移動、數據、計算機網際網路、供水、供氣、供熱、供電、星級賓館等基礎設施配備齊全的格局。隨著棗莊新城的迅猛發展,未來的常庄鎮將集科工貿於一體,娛樂、商住、教育於一身,功能齊全、交通便捷、信息靈敏、容五州親朋,雲集四方商賈的開放城鎮。
立足打造魯南城市新門戶,全力建設12平方公里的城南生態新區。實施城中村改造,順利完成4個村、4200套、120萬平方米的和諧搬遷;開工建設安置小區120萬平方米,回遷安置1017戶;開發城市建設項目15項、150萬平方米。借鑒新加坡先進城建經驗,創新城市建管模式,高標準建設了鄰里中心;藉助生態新區建設,統籌考慮樓宇經濟、城市綜合體等要素,高水平規劃了珠江路金融商務區、綠洲一品嘉園等高端商業業態,繁榮了城市經濟;高標準完成了奚仲市民健身廣場、錦陽河景觀帶等市政工程,“六縱六橫”12條道路已全部通車,城市空間不斷擴展。
2011年末,常庄街道有幼兒園9所,在園幼兒400人,專任教師26人;小學9所,在校生2160人,專任教師23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7430人,專任教師35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高中1所,在校生4150人,專任教師243人。
2011年,常庄街道教育經費達2000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2000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000萬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4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0.2%、0.2%、0.2%、0.2%。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40%,比上年提高了5%。
2011年末,常庄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0個,衛生院1所;病床50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5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張,固定資產總值0.5億元。專業衛生人員100人,其中執業醫師31人,執業助理醫師11人,註冊護士44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人、執業助理醫師0.8人、註冊護士0.9人。
2011年,常庄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1戶,人數198人,支出2.3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00人次,共支出1.8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41戶,人數1156人,支出132萬元,月人均95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60人,支出16.8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22人,支出17.8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00人次,共支出10萬元;農村臨時救濟500人次,支出10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72人,撫恤事業費支出90萬元。社區服務設施64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2個,社區服務設施47個,其他社區服務設施5個。
常庄地處北溫帶,湖泊、平原、丘陵兼有,水源充足,民俗淳樸,山川綿秀,常庄自然風光旖旎,人文古迹薈萃,鐵道游擊隊紀念園成為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金河山公墓成為人民憑弔先烈之所,淵源流長的洛房泥塑民間藝術至今仍代代相傳,何庄古槐歷經千年,依然蒼翠如滴,潘龍湖畔遊人如織。常庄是鐵道游擊隊的故鄉,紅色旅遊讓人們永遠銘記這支隸屬於八路年一一五師蘇魯支隊的英雄隊伍,當年先烈們以薛城為中心,揮戈於百里鐵道線上,出沒於萬傾微山湖畔,與日寇浴血奮戰的動人事迹。薛城區與常庄鎮投資2億元,建成以鐵道游擊隊紀念碑為主題,以紀念廣場、甬道、八大景區、碑廊、紀念館、金山墓為主要景觀的鐵道游擊隊紀念園,建起佔地面積500畝,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的鐵道游擊隊影視城,以原貌老洋街、客棧、民居、火車站、鴿子樓等景觀,再現了當年鐵道隊劫軍列、打洋行、扒火車、炸橋樑,打得鬼子魂飛膽喪的真實場面。中共中央、國務院把它列入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成為“魯蘇皖”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中以“東進序曲,決戰淮海”為主題的濟南—濟寧—棗莊—臨沂—連雲港紅色旅遊線,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第三批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