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讀者理想藏書

中國讀者理想藏書

因而,一部好的推薦書目,要能滿足時代讀者的需要。也就是說,這些推薦者是深受"t歐美中心論"t的影響的。對於外國名著,中國推薦者與外國推薦者有不同的看法。

內容介紹


素質教育要求我們閱讀中外名著。哪些書才是最應讀的中外名著?有人將胡適等開過的共80個推薦書目做了一次統計,排列出《中外名著排行榜》。這就是中國讀者理想藏書的新穎之處。它會循序漸進地向你介紹最應讀的中外名著。
本書作者將胡適、錢穆、魯迅、海明威、毛姆、托馬斯·曼,近年來北京大學教授、哈佛大學教授等開過的共80個經典書目做了一個統計,排列出《中外名著排行榜》。以這個《中外名著排行榜》為依據,給中國讀者推薦理想的藏書,分首批推薦、二次推薦、三次推薦三個層次。作者對最切要的首批推薦、二次推薦圖書共800餘種名著作了提要,取材嚴肅,曉暢可讀。涉及文、史、哲、政、經、法、科技等多種領域,側重傳統經典和近代名著,優秀的當代作品也包含在內。一冊在手,既可作為構建家庭藏書的參考讀物,又可作為隨時瀏覽的枕邊書,一窺中外經典名著的大略。
◆目錄
1,中國小說(上篇)
2,中國小說(下篇)
3,英國小說
4,法國小說
5,俄蘇小說
6,美國小說
7,其他國家小說
8,中國散文
9,中國詩歌
10,外國詩歌
11,戲劇
12,外國其他文學體裁
13,中國文學合集(上篇)
14,中國文學合集(下篇)
15,中國文化
16,中國文學理論與藝術
17.外國文化、文藝理論
18.中國歷史(上篇)
19.中國歷史(下篇)
20.外國歷史
21.外國人物傳記
22.天文、地理、遊記
23.中國哲學(上篇)
24.中國哲學(下篇)
25.中國學術
26.外國哲學(上篇)
27.外國哲學(下篇)
28.宗教
29.倫理學
30.心理學邏輯學、社會學31.中國科學技術
33.中國政治、經濟、軍事、法律34.外國政治、軍事
35.外國經濟
36.外國法律
◆序言:書的選擇
不少讀書人都認為:圖書典籍浩如煙海,在閱讀時會遇到圖書的選擇與鑒別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人們往往通過書目,來了解圖書典籍的狀況,明曉讀書的門徑。清代學者王鳴盛就曾說過:"t目錄明,方可讀書;不明,終是亂讀"t(《十七史商榷》卷七)。書目,特別是那些指導閱讀性的推薦書目,在我們購書、藏書和讀書時可提供重要幫助。
然而,由於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約,推薦書目的推薦性往往並不十分公允、準確與客觀。
首先是時間方面的因素。讀書是時代需求的一種反映,不同時代的讀者對讀物的選擇是不同的。120年前,張之洞編的《書目答問》面世,很受當時學子的歡迎,100多年過去了,今天的一般讀者,不會再依據《書目答問》去讀書了。而在1924年,章太炎開列的《中學國文書目》,今天也不適合中學生了。書目中開列的《二程遺書》、《十駕齋養新錄》、《申鑒》等書,恐怕學文科的大學生也沒有讀過。因而,一部好的推薦書目,要能滿足時代讀者的需要。
其次,推薦書目受推薦者的知識與興趣的影響。1923年,清華一批要出國留學的學生,為了短期得到國學常識,請胡適擬定了一個有關國學的書目。胡適開列了《一個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選書較多,偏重哲學史、文學史方面,史部書一概摒絕,有如《資治通鑒》這樣的書亦未入選,當時梁啟超就認為胡適這個書目"t文不對題"t。30年後的1953年,北京圖書館開列了一個《中國古代重要著作選目》,選書20種。這個書目是經過郭沫若俞平伯何其芳等人審訂過的。既然稱為"t古代重要著作"t,那麼如《周易》、《論語》等哲學、思想方面的著作一本未選,這是很令人困惑不解的。
再次,推薦書目的推薦者受偏見或意識形態方面的影響。1945年,英國作家奚普(Harace Shipp),不加時間地域與主題的限制,只就"t最重要的書"t,選出十本"t震撼世界的書"t,這裡沒有中國人的書。1985年,美國《生活》雜誌在數以百萬計的讀者中,開展評選《人類有史以來的二十本最佳書》,這裡也沒有中國人的書。美國圖書館學家唐斯(Robert B.Downs)曾寫過一本《改變世界的書》,書中選擇了從文藝復興到20世紀中葉出版的16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書籍,其後他又寫了一本《自1492年以來塑造現代文明的111種傑出名著提要》。這兩本書都沒有收錄中國人的著作。在後一本書的《導言》里,作者雖然承認東方的經典,"t其中有許多書同樣對西方產生了深遠的影響"t,但這些書還是被"t略去了"t。另一位美國專欄作家費迪曼(C.Fadiman)曾出版《一生的讀書計劃》,向18歲到80歲的讀書人推薦了100部名著,這100部名著也都是歐美人的著作。作者在該書的《前言》里坦陳:"t我所讀過的東方典籍,並不能在我心中燃起火焰。這也許是因為世界觀的限制所致。我曾試讀紫式部(日本《源氏物語》的作者)、《可蘭經》、《一千零一夜》、《聖薄伽梵歌》、《奧義書》以及其他十餘種東方古典,都不能獲得樂趣。因此,老實說,我無法論述這些典籍。"t就我們所知,漢籍很早就在東南亞流傳併發生廣泛影響。17世紀以來漢籍被譯介到歐美逐漸增多,在文學、哲學、思想等多方面都受到人們的重視。然而這些中國典籍仍然被上述推薦者所忽略,這確實是"t世界觀的限制所致"t。也就是說,這些推薦者是深受"t歐美中心論"t的影響的。
也許,任何一部推薦書目都不可避免地帶有推薦者的主觀性和偶然性。然而,對於讀者來說,準確、客觀地去了解、選擇、閱讀真正的世界名著,往往是十分必要的。
有鑒於此,我們收集了80種中外推薦書目(中國的推薦書目54種,外國的推薦書目26種),運用了計量的方法,對這80種書目所推薦的書進行統計,以各書被推薦次數的多少為序,列出四份目錄:《中國名著排行榜》、《外國名著排行榜》、《中國推薦者眼中的外國名著》、《外國推薦者眼中的外國名著》。這些書目不帶有我們的主觀性和偶然性。因而,它在推薦名著方面,應該說更加公允、準確與客觀。依據上述排行榜,我們看到,在中國著作中,排名第一是《詩經》(幾個月前,我讀到一位紅學家寫的一篇文章,大意是說,不讀《紅樓夢》,就不配做一個中國學人。從這個排行榜來看,《紅樓夢》並不像這位紅學家所說的那麼重要),莎士比亞的作品在外國著作中排名第一。這兩種作品都是用韻文寫成的,看來韻文更受人們的歡迎。當然,僅僅是韻文還不夠,這要看它能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是不是真正優秀的。
就被推薦的中國著作而言,排在前十名的是:
《詩經》《史記》《莊子》《老子》《論語》《孟子》《韓非子》《楚辭》《左傳》《荀子
這十種書都是公元前的著作,最晚成書的《史記》距今也有2000餘年了。這或許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讀書人的一種珍古典重基礎的心理。長期以來,中國學人強調辨章學術、考鏡源流,以上這些著作,真正是中國學術之源。同時,正如韓國學者韓仁熙、李東哲所說,這些"t古典名著,都反映出古代生活與文明,並歷代而下,不斷被加入新的闡釋和理解,其影響一直延伸到今天,而許多求知活動所涉及的領域正是依靠這些闡釋和理解建構起來的"t(《影響中國歷史的三十本書》韓文本譯後記,漢城:知永社1993年)。這些書之所以被推崇,它們也有別於那些暢銷書。時下出版界總樂於追求淺易、有趣與可讀性強的讀物,並不注重書的深度與可能產生的影響度。相反,這些被推薦的書內容艱深,也談不上有趣,但其思想、內容或概念被廣泛傳播,不少人是通過"t二渠道"t(如介紹性書籍、譯本、媒體或課堂)去了解它們而非閱讀原書的。因而,這些書在現時代仍具有很強的生命力。
就被推薦的外國著作來看,排在前十名的是:
莎士比亞作品《聖經》《對話錄》(柏拉圖)《荷馬史詩》《物種起源》(達爾文)《戰爭與和平》(托爾斯泰)《哈克貝利·芬歷險記》(馬克·吐溫)《紅與黑》(司湯達)《草葉集》(惠特曼)《神曲》(但丁)
以上十種除《物種起源》外,都可以被看成是文學作品。在我們收集的這80種推薦書目中,54種中國書目共推薦外國著作800餘種;26種外國書目,若除去漢學家魯惟一的《中國古代典籍導讀》,其餘25種只推薦了中國著作2種(《老子》與《論語》)。對於外國名著,中國推薦者與外國推薦者有不同的看法。就中國書目中推薦的外國著作,依推薦次數的多少,可列出一份《中國推薦者眼中的外國名著》目錄,排在前十名的是:
莎士比亞作品《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奧斯特洛夫斯基)《紅與黑》(司湯達)《神曲》(但丁)《對話錄》(柏拉圖)《荷馬史詩》《簡·愛》(夏洛蒂·勃朗特)《社會契約論》(盧梭)、《浮士德》(歌德)《高老頭》(巴爾扎克)
同樣,我們也列出了一份《外國推薦者眼中的外國名著》目錄,排在前十名的是:
《聖經》莎士比亞作品《哈克貝利·芬歷險記》(馬克·吐溫)《對話錄》(柏拉圖)《戰爭與和平》(托爾斯泰)《白鯨》(麥爾維爾)《草葉集》(惠特曼)《物種起源》(達爾文)《荷馬史詩》《隨筆集》(蒙田)
以上兩個目錄,除莎士比亞作品與《對話錄》兩種相同外,其餘8種都不同。中國推薦的十本書中沒有美國人的書,外國推薦的十本書中有3本美國人作品(當然,這也與我們所收外國書目的國別不平衡有關)。對法國人,中國推薦者更喜歡司湯達與巴爾扎克,外國推薦者則更喜歡蒙田。同是俄蘇作家,中國推薦者欣賞奧斯特洛夫斯基,而外國推薦者則更看重託爾斯泰與陀思妥耶夫斯基(他的《卡拉馬佐夫兄弟》在《外國推薦者眼中的外國名著》目錄中列第1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