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姓

源於春秋時期的姓氏

木姓是現行較常見姓氏。今浙江溫州,上海松江,天津武清,河北雞澤、辛集,山東東平、平邑,遼寧清原,山西太原,陝西韓城,廣東澄海,雲南瀘水、河口、邱北以及大理北部等地均有分佈。漢族、白族藏族獨龍族納西族、僳僳族等多個民族有此姓,目前木姓漢族居多。有出自子姓,為春秋宋國大夫孔金父之後,以端木賜祖字為氏。有出自端木姓,為春秋時衛國人端木賜之後,為避仇所改等。

姓氏源流


溫州木氏宗祠
溫州木氏宗祠
木(Mù)姓源出有七:

子姓

端木賜
端木賜
為春秋時宋國大夫孔金父之後,以祖字為氏。春秋時宋國有大夫孔金父,字子木,其支孫有的以祖字“木”為姓,稱為木氏。
商代晚期有木侯,子木,為商王後裔。

端木姓

春秋時孔子高徒端木賜第九代孫端木肇,為避秦始皇焚書坑儒之禍所改。據《元和姓纂》上記載,端木姓是孔子弟子端木賜的後代。端木賜字子貢,衛國人,在孔子眾多弟子中,他有口才而能料事,又善於生財,所以,家累千金。在春秋政壇上,端木賜也是一位重要人物,歷任魯、衛諸國宰相,曾經遊說吳國,出師敵齊以存魯。端木賜是當時的衛國人,根據史書考證,他便是端木氏家族的始祖,其後世子孫“以王父字為氏”而姓端木。其後曾省文為端氏;或避秦仇改稱為木氏,形成了另一支木氏。
元和姓纂
元和姓纂

百濟國

唐高宗時,朝鮮半島百濟國重歸唐,其族人中有木氏。

回族

據《中國回族大辭典》載,回族中的木姓,主要取自經名之首音。如“木八刺或木沙刺福丁之後裔,姓木。”有一部分木姓,也出自沐姓。如:“明初,因木氏鎮守雲南有功,被皇帝賜姓‘沐’。明亡后,沐氏後裔為避災禍,有些又改沐為木。”又據《同治年間陝西回民起義歷史調查記錄》載,明清時,木姓回族在陝西咸陽還形成了一個聚居點——木家村。該村在50年代時,還立有“國子監太學生木際豐(慶生)”的石碑,立碑時間為乾隆十年(1745年)。木姓回族主要分佈在雲南、陝西。

納西族

出自明朝時雲南納西族貴族阿甲阿得
木姓淵源
木姓淵源
朱元璋賜姓木。明代以前,納西人是沒有姓的,名字實行父子聯名四個音字制。明洪武十六年,納西首領阿甲阿得歸順朱明王后,在朝覲時,朱元璋問他要個什麼姓,阿甲阿得直率的說要跟皇上一個姓,旁邊的官員連忙的使眼色,他急忙改口說請皇上恩賜。朱元璋沒有計較:“你的心意我明白,從朱字中分出一個木,表明你是朱家骨幹,木字上加人字就是朱,表明你是朱家人,就賜你木姓木姓吧”。從此納西族有了第一個漢姓木。阿甲阿得之後代子孫相傳姓木,稱木氏。木氏認為,木姓為皇帝所賜,只能為木氏貴族專用,對百姓木氏仿朱元璋另賜了個“和”姓。“和”表示木上添一撇,為戴上木家草帽,旁邊加一口,為背上木家筐籃。“和”即奴僕、勞者。所以納西人有“官姓木,民姓和”之說。木氏歸明以後,逐步接受漢文化,並有了漢字之諱。木姓建築古城時,如果仿照漢城四周高築牆,則木字就變成了“困”字,因此木氏自然就不願築城牆。

其他

出自南方少數民族中有木氏。
白族、蒙古族木華黎的後裔以木為姓、東鄉族、僳僳族、景頗族有木氏。

遷徙分佈


木姓望居吳興郡(三國時置郡,相當於今天的浙江省臨安至江蘇省宜興一帶)。
子貢第九代孫端木肇為避秦禍,去端留木改為木姓。五代十國時期木昌(魏伯公)從福建遷徙到浙江瑞安,后遷到(永嘉)溫州七楓巷,期壽公遷到溫州市郊大羅山半腰半山,江浙木姓皆出自大羅山木姓大宗。
------據溫州半山木氏宣統三年宗譜記載
木姓名人

木楹

木增
木增
宋代人,官浙東帥府參謀,百姓稱頌其德政。

木增

明代詩人。麗江土知府木青長子,萬曆二十六年(1558年)襲父職,被稱為“木天王”。有軍事、文學才幹,政治開明,維護祖國統一。在職20年間,多次出征,勢力西及邊疆,北達理塘。先後向進行輸軍餉及助陵工銀二萬餘兩,赴京陳言邊政大事,大力引進漢族及白族先進生產技術,辦作坊,開金銀銅礦,吸收漢藏的宗教與文化。被明朝視為滇南的屏藩,歷授雲南、廣西、四川等布政使司的左、右參政頭銜。愛好漢文化,工詩能文,善書法,著有《芝山雲過集》、《山中逸趣集》等,著名文人董其昌徐霞客、博宗龍、唐泰等分別為其詩文作序和跋。所著《芝山雲過集》六卷收入《四庫全書》。

木待問

木待問(1140-----1212),永嘉人(今溫州)。宋大儒鄭伯熊學生,南宋端明殿學士、文學家洪邁女婿。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狀元。歷官著作郎、太子詹事,知太平州寧國府婺州、福州,煥章閣、謨顯閣待制,禮部尚書。浙江省永嘉(今溫州市)人,字蘊之。卒於位,終正議大夫(從三品),贈少師(從一品)、光祿大夫(正三品),溢文簡。木待問立朝上言改革吏治,輔佐東宮太子勸講治國之本,多有表見,深受皇上恩寵。出守地方官,政績顯著,民吏交歡,同僚多讚譽。然木待問也有不檢點之事,受政敵譴責貶斥。
木待問長於寫詩節錄其《千里思》云:
君行千里輕所歷,
妾弛千里心匪石。
春房酌酒意息息,
愁不在離愁在憶。
鴛鴦瓦上昏無色,
鸚鵡杯中坐更積,
燈前獨坐制君衣,
淚濕剪刀裁不得。
《謝和越王浩賦榮慶堂韻》
聖明天子高三皇,
曹儒密侍熏天香。
邇英日日御儲床,
漠訓勤誦披雲章。
自慚載筆陪班行,
訖篇錫資超異常。
可慶之語榮親傍,
青宮妙墨漂中堂。
鐫碑侈賜昭八方,
帝師下顧衡蓬光。
龍階驗哄喧京坊,
錦囊傑句界楊王。
珠磯袖出親傳筋,
一門趨走如群羊。
前瞻幾寫肪綉裳,
撫摩諸子容溫庄。
相期事業為忠良,
戒之力學無荒唐。
傅爾後業久且長,
此思溟海難籌量。

木天駿

南宋浙江省瑞安人,字德遠;嘉熙年間進士,歷官建昌守、大理宗丞。教授永州時,闡明張栻(號南軒理學,頗有成就。

木玉璋

木玉璋作品:《人類的金色童年》
木玉璋作品:《人類的金色童年》
1931年生,雲南省福貢縣人,僳僳族名錢傅增。1953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學院第一期軍政幹部訓練班。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所副研究員,現離休反聘,研究僳僳族音節文字及其文獻。曾師從傅懋勛先生,參加了語言調查,民族識別,新僳僳文字方案的設計和推廣。主要論著有:"僳僳語語法綱要"、"談僳僳語詞頭a"、"僳僳族原始記憶方法和音節文字"、"僳僳族語言文字概況"、"僳僳語概況"、"僳僳漢詞典"、"僳僳語簡志"、"僳僳語中pat mo neil m、a色一詞的淺識"、"恆乍綳故事中的"沙尼"一詞及其姓氏"、"僳僳話語材料"、"汪忍波與僳僳音節文字"、"僳僳族語言文字研究概況"、"老僳僳文、新僳僳文"、"中國少數民族語言音檔僳僳語"、"中國少數民族語言音檔僳僳語祿勸方言武定話"、"《藏緬語音辭彙》僳僳語"、"僳僳語數詞的構成和用法"、"僳僳族音節文字的研究及發掘清理工作"、"僳僳族音節文字中的曆法"、"僳僳族音節文字及其文獻"、"僳僳族音節文字文獻內容概述"、"僳僳族音節文字造字法特點簡介"、"僳僳族音節文字文獻彙編"、"僳僳族音節文字及其文獻研究",《僳僳族首領木必入怒江史跡初探》、《僳僳族詩的藝術特色的文化價值》、《記述接角裴阿欠老人點滴事》、《僳僳族和姓氏和命名方式初探》。僳僳語譯著有:"偉大的祖國"、"偉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共產黨三十周年"、"慶祝峨僳山彝族自治縣成立"、"中蘇友誼"、"生命進行曲"等。

木義富

男,1933年8月生,江蘇省南京市人,漢族。高級經濟師。1952年畢業於郵電部華東郵電學校,曾任北京市電信局三三局、四四局、五五局電力機務員、電力室班長。在此期間曾獲模範工作者、先進生產者稱號。1957年任北京市市內電話局團委書記、黨委宣傳部副部長。1964年任北京市電信學校校長、黨總支書記。l978年兼任北京市電信局教育處長。1983年任北京市電信管理局工會主席。1987年主持成立北京市電信職工技術協會兼任該會會長。1994年退休,現任技協顧問。曾寫過《依照法律開展技協活動》、協好職工技協的經濟實體,增強基層工會實力和活力》、《一手托兩家,共同發展》、《職工技協在大發展中需探討的幾個問題》等多篇論文,並在《中國職工技術導報》等刊物登載。在推動職工技術協作活動開展方面,發揮了很好作用,北京電信職工技協連續12年被北京市職工技術協會授予先進單位稱號。我我該玲,女,1951年2月生,江西宜豐人,漢族。1966年參加甘肅生產建設兵團。1972年進天津第一金屬工藝品廠做過工人,當過幹部。1974年被選拔入天津財經學院工業管理系工業會計專業學習,畢業后留校在馬列部任教、教哲學。1984年考入南開大學哲學系攻讀碩士學位,三年後繼續攻讀博士學位,於lop年畢業取得哲學博士學位。此後在天津社會科學院哲學所進行研究工作。l992年調到天津城建學院管理系任系副主任、副教授。1994年始到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工作,歷任教務處副處長,哲學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現為哲學教研部主任、教授。參加工作以來,在工作中始終保持高度的事業心和進取精神,2次獲校(局)級先進,多次獲教學質量和科研成果獎。自從進入哲學領域,發表了說史亞傑發生認識論的科學性質》、柱體的多種功能及其對主體的意義》、《主體範疇的具體性》、《關於集體主義原則的思考》、《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理想的可能性》、《關於實踐作為標準的思考》等近50篇論文,參編、主編《當代人生哲學》、《價值值導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等十多部著作,約計170餘萬字。

木沙

木沙
木沙
這位青海石油管理局駕駛員的平凡而普通的名字在柴達木戈壁油城被人們廣為傳頌著。請看他所創造的一串串驚人的數字:1981年——1988年連續8年累計完成6443765個噸公里,為國家創造經濟價值1224315.35元,上繳盈餘476711.52元,節約油料36729公斤、節約材料費25320.95元,8年完成了18年的任務,按工作定額考核,提前跨入了21世紀。1989年他駕駛的41——01147號大田野拖車完好、出勤率為99.1%;周轉量完成855794個噸公里,完成計劃的232.2%;節約油料5424公斤,節約材料費用4727.75元。木沙1969年開車以來,始終戰鬥在柴達木盆地內,一心一意為井隊送水、送泥漿、送油、送鑽具、送生活用品。1988年12月中旬的一天,深夜一點多鐘。一陣敲門聲將木沙驚醒,得知北山6058隊鑽井用的鑽挺斷了,他馬上開車裝上鑽鋌為井隊送去。當行至北山溝的陡坡時,由於路面有冰,車輪打滑上不去,他把車上準備應急用的鐵杴取下來,一杴上一杴上往路面上墊,一直用了3個多小時才將路面墊好。這時,他渾身都凍麻木了。他咬著牙繼續向前行駛,將鑽挺及時送到井場。木沙出車時,為了節約時間,他都帶上乾糧和水壺,餓了啃上幾口子饃,渴了喝上幾口涼開水,長年跑野外,使他患了較嚴重的胃病,但他從未因病而影響工作。20年來,木沙同志共安全行駛了949845公里,相當於繞著地球行駛了20多圈。蘇源是海南省汽車運輸總公司七○一車從一個普通的汽車司機,在33年裡安全行駛了200萬公里,把近百萬個旅客送到了目的地。蘇源的青春是在單調枯燥的公路上度過的,是在常忘了吃飯休息的保養車工作中度過的。幾十年來,蘇源很少在家過春節。那年春節,他特意跟調度要了休假。家人知道后。把年貨備得比往年都豐盛。除夕中午,車隊長到他家告訴他,路上有車壞了,要他去駁車。隊長深感內疚地說:“你們是最有資格吃這頓團圓飯的,但車隊實在找不出人來了。”蘇源二話沒說,匆匆地打起行李上路了。200萬公里,是地球與月球距離的五倍多。而蘇源的200萬公里是在海南險要的山路、惡劣的氣候中跑出來的。為了讓旅客更安全,他自己時常會遇到危險。他曾被皮帶咬掉半截手指,曾從幾米高的車頂上摔下來。他還常把家人拉來擦洗車。並每年無報酬地多出勤幾十天,僅1988年就多出勤45天。蘇源愛車如命。有一輛車他開了17年,行駛百萬公里后性能依然良好。這些年,他為國家節約大量保修費,僅1987、1988兩年就節約1萬多元。18年他為國家創利潤61萬元,節約汽油近6萬公升。

郡望堂號


1、郡望
吳興郡:三國·吳寶鼎元年置郡,治所在烏程。相當於今天的浙江省臨安、餘杭德清一線西北,兼有江蘇省宜興等地。唐亦曾改浙江省湖州為吳興郡。
2、堂號
木待問中狀元致仕后,南宋孝宗皇帝御賜木氏“榮慶堂”於潘山木氏大宗祠堂。
潘山木氏大宗對聯:
溫州木氏大宗“榮慶堂”
溫州木氏大宗“榮慶堂”
: 大門:系出勾芒綿世澤 秀鍾羅峟啟人文
甌邦推舊族 晉室肇宏基
山深留瑞蔭 徑曲聚嘉祥
前進:洪水懷襄故居無恙 名山隱逐高節長留
左廂:才萃一家洵推人瑞 榮親三世奚待郊封
右廂:科列宏詞文思壯采 堂標榮慶御筆揚芳
大堂:
氏避秦仇因遁世而徙南去端留木 派傳閩省旋遷居而適永自郡移山
名仕作名師發朱蔡微言俊義一時沾化雨 醇儒為醇吏守建昌片土士民千載戴仁風
始於晉發於周而隆於宋派派宗支期似宋 寄在滕遷在郡而定在山綿綿孫子振諸山
------南宋狀元木待問為宗祠撰聯

通用對聯


五言通用聯
官聲傳東浙;
理學闡南軒。
——佚名撰木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人木楹,官浙東帥府參謀,百姓稱頌其德政。下聯典指南宋瑞安人木天駿,字德遠,嘉熙年間進士,歷官建昌守、大理宗丞。教授永州時,闡明張栻(號南軒)理學,頗有成就。
七言通用聯
談空客喜花含笑;
說法僧閑鳥亂啼。
——木增自題木府萬卷樓聯
華名已透金閨籍;
麗藻新摛玉岳篇。
——佚名撰木府萬卷樓[側門]聯
筆如玉筍霜氣銳;
硯是銀湖墨浪潮。
——佚名撰木府萬卷樓[側門]聯
鸞鶴在霄時現影;
芝蘭出地自生香。
——佚名撰木府土知府木氏夫婦寢室聯
令人驚訝的是土司夫婦竟是分床而居的,但這符合納西人的生活習俗。納西族聚居地麗江,歷來有“女人的天下,男人的天堂”之稱,這裡離女兒國瀘沽湖很近,每家都是女人當家,種田、收割等力氣活兒都是女人的事,男人在家只是打牌喝茶聊天,樂哉悠哉,許多窮人都是兄弟共妻。當這個女子屬於兄弟中的一個人時,另外幾個往往遠走他鄉,因此並不存在什麼爭風吃醋。另一方面,納西夫婦分床而居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婦女要起早貪黑地下地幹活兒,不與丈夫住在一起更可以使他休息好。最有成就的第十九代土司木增的書法掛在正房牆上,一看那浪漫、瀟灑飄逸的書法就知道木增不僅是一位賢明的土司,更是一位當之無愧的書法家。
官拜五朝扶聖主;
世居三甸守規恢。
——佚名撰木府議事廳[廊柱楹]聯
議事廳氣勢恢宏、十分壯觀,三個匾額竟都是“誠心報國”。議事廳的正中有一個虎皮座椅,那是土司的座位,座椅前方兩三米處的天花板上繪著一個活靈活現的龍頭。講解員說:土司之所以把座椅鋪上一張虎皮,還是在暗示自己無心從政、只想當個佔山為王的土司而已。而上方的金龍,則意味著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在皇上的眼皮地下進行,自己不想也不可能犯上作亂。
權鎮鐵橋垂法遠;
兵威桐柱賜恩多。
——佚名撰木府議事廳聯
峰常絢彩何須夢;
天自書云為紀祥。
——佚名撰木府三清殿聯
第十九代土司木增曾出家,倒長松樹的位置正是木增出家修行的地點。這棵松樹有三、四米高,所有枝杈無不向下生長,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起茅盾的名篇《白楊禮讚》,設想一下,如果茅盾先生看到這棵樹的話,也會驚嘆不已——這棵樹那種向下生長的勢頭就像其它樹木枝杈一律向上那樣自然天成,令人嘆為觀止。
玉壘千年存古雪;
金沙萬里走波瀾。
——佚名撰木府三清殿聯
金畫滾龍蟠御字;
玉音璽篆煥雲靄。
——佚名撰木府玉音樓聯
木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字逼鐘王,才追李杜;
氣凌萬仞,伸厲九霄。
——佚名撰木府萬卷樓[側門]聯
念叨封疆,出萬金而佐餉;
情關廊廟,陳十事以輸忠。
——佚名撰木府議事廳聯
蟬脫濁穢中,浮遊塵埃外;
高蹈蒼山上,消遙解脫林。
——佚名撰木府三清殿聯

麗江古城


木氏府

麗江木府
麗江木府
麗江古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遺產,而木氏府署(簡稱木府)是麗江古城文化之“大觀園”。納西民族首領木氏自元朝(1253年)世襲麗江土知府以來,歷經元明清三代22世470年,在西南諸土司中以“知詩書好禮守儀”而著稱。
木府位於古城西南隅,明代其建築氣勢萬千,徐霞客曾嘆木府曰:“官室之麗,擬於王者”。可惜大部分建築毀於清末兵火,倖存的石牌坊也毀於“文化革命”(1966-1976)。1996年大地震后,世界銀行慧眼識寶,貸巨款相助重建木府,麗江能工巧匠精心設計施工,經三年時間,使木府如鳳凰涅磐般再現於世。
木府佔地46畝,中軸線長369米,整個建築群坐西朝東,“迎旭日而得大氣”。木牌坊上大書“天雨流芳”四字,乃納西語"讀書去"之諧音,體現納西民族推崇知識的靈心慧性;石牌坊通體皆石,結構三層,是國內石建築的精品;議事廳端莊寬敞,氣勢恢弘,是土司議政之殿;萬卷樓集兩千年文化遺產之精粹,千卷東巴經,百卷大藏經,六公土司詩集,眾多名士書畫,皆是翰林珍奇,學苑瑰寶;護法殿又稱后議事廳,是土司議家事之殿;光碧樓乃後花園門樓,史稱其建築“稱甲滇西”;玉音樓是接聖旨之所和歌舞宴樂之地三清殿木氏土司推崇道家精神的產物,而獅山古柏深處,還有木氏土司祭祀天,祖,大自然的場所,木府充分體現了納西民族廣納多元文化的開放精神。
從元代木氏家族的幾代土司所任職銜及管轄區域可幀超木氏家族自元以來,就已成為滇西北能夠左右局勢之雄強,這為木氏家族統治勢力後來的延續、鞏固和發展,奠定了基礎。這不能不說是一大歷史背景。明中央王朝的庇護、褒賞扶持。自本得始至明末懿,木氏土司共傳承十四世,他們依次是:
木得(阿木阿得)木初(阿習阿牙)木土(阿牙阿秋)
木森(阿秋阿公)木嵌(阿地阿習)木泰(阿習阿牙)
木定(阿牙阿秋)木公(阿秋阿公)木高(阿公阿目)
木東(阿木阿都)木旺(阿都阿勝)木青(阿勝阿宅)
木增(阿宅阿寺)木懿(阿寺阿春)
均為麗江土知府職。明代木氏家族之所以長盛不衰,勢力範圍越擴越大,至明萬曆年間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主要是明中央王朝對其重用和扶持的結果。麗江是滇藏交通樞紐和門戶,同時又是雲南納西族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木氏家族在這一地區的政治、軍事實力強大,成為明中央王朝管理和控制滇西北地區理想的依靠力量。木氏家族代代恭順聽命於朝,以剿殺征戰稱功,示效忠誠;世世進京朝貢不絕,得朝廷封賜恩賞。

木氏府署

鳳詔每來紅日近;
鶴飛不到白雲間。
——佚名撰木府大門聯
萬捲圖書天祿上;
四時雲物華中
——佚名撰木府萬卷樓[正門]聯
萬卷樓實際上就是木府的書房。這是一代文臣木增土司所引以為豪的地方。其間藏有中華兩千年文化遺產之精華,千卷東巴經,百卷大藏經,六公土司詩集,眾多名土書畫,可謂翰林珍奇、學苑瑰寶集於一樓。萬卷樓”四面有門,門門有聯,聯聯有韻。木增,號生白,是個善於詩詞文賦的文學大家。他一生寫下1000多篇詩文,收入《嘯月堂詩》、《山中逸趣》、《光碧樓詩抄》等6部集子,有詩1000多首收入《四庫全書》和《雲南叢書》。他還寫作了30多首詞,20多篇辭賦,是磨些族第一個創作此類作品的作家。木增還是個書法家。草書對聯“談空客喜花含笑;說法僧閑鳥亂啼”傳世至今被麗江市博物館收藏。木增為倡導漢文化,特蓋“萬卷樓”,廣集百家之書,其用心良苦,堪稱楷模。對於木氏土司作家群的詩文造詣,歷史上已有“文墨比中州”、“共中原之旗鼓”之美譽。這是木氏土司對外開放新和,吸收外域外族先進文化的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