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氏文集序
蘇氏文集序
《蘇氏文集序》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所寫的一篇散文。這篇序言分為四段。第一段先簡略地交代了編輯《蘇氏文集》的過程。第二段論述了政治的盛衰與文章的盛衰並不完全一致。第三段寫蘇舜欽不顧世俗的反對嘲笑,特立獨行,抗流俗而寫作古體詩文。末段文章繼續哀嘆蘇氏的不幸,年僅不惑而亡,確是令人極為痛心的。這篇序言抑揚頓挫,慷慨詠嘆,不僅議論風發,而且富於情韻。
蘇氏文集序
予友蘇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遺稿於太子太傅杜公 之家,而集錄之,以為十卷。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歸之,而告於公曰:“斯文,金玉也。棄擲埋沒糞土,不能銷蝕。其見遺 於一日產,必有收而寶之於後世者。雖其埋沒而未出,其精氣光怪已能常自發見,而物亦不能掩也。故方其擯斥摧挫、流離窮厄之時直,文章已自行於天下。雖其怨家仇人,及嘗能出力而擠之死者,至其文章,則不能少毀而掩蔽之也。凡人之情,忽近而貴遠。子美屈於今世猶若此,其伸於後世宜如何也?公其可無恨。”
予嘗考 前世文章、政理之盛衰,而怪唐太宗致治幾乎三王 之盛,而文章不能革 五代 之餘習。后百有餘年,韓、李之徒出,然後元和之文始復於古。唐衰兵亂,又百餘年,而聖宋興,天下一定,晏然無事。又幾百年陽,而古文始盛於今。自古治時少而亂時多。幸時治矣,文章或不能純粹,或遲久而不相及婦。何其難之若是歟?豈非難得其人歟!苟一有其人,又幸而及出於治世,世其可不為之貴重而愛惜之歟!嗟吾子美,以一酒食之過,至廢為民而流落以死。此其可以嘆息流涕,而為當世仁人君子之職位宜與國家樂育賢材 者惜也。
子美之齒少於余。而予學古文,反在其後。天聖之間,予舉進士於有司,見時學者務以言語聲偶撾裂,號為時文,以相誇尚 氣而子美獨與其兄才翁及穆參軍伯長,作為古歌詩、雜文 旭。時人頗共非笑之,而子美不顧也。其後,天子患時文之弊,下詔書,諷勉學者以趨於古焉。由是其風漸息,而學者稍趨於古焉。獨子美為於舉世不為之時,其始終自守,不牽世俗趨舍,可謂特立之士 也。
子美官至大理評事、集賢校理而廢,後為湖州長史以卒,享年四十有一。其狀貌奇偉,望之昂然,而即之溫溫,久而愈可愛慕。其才雖高,而人亦不甚嫉忌。其擊而去之者,意不在子美 也。賴天子聰明仁聖,凡當時所指名而排斥,二三大臣而下,欲以子美為根而累之者,皆蒙保全,今並列於榮寵。雖與子美同時飲酒得罪之人,多一時之豪俊,亦被收采,進顯 於朝廷。而子美不幸死矣。豈非其命也!悲夫!
1.亡后四年:蘇舜欽慶曆八年(1048年)去世。此文作於皇祐三年(1051年),前後四個年頭。
4.銷蝕:腐蝕損壞。
5.見遺:被遺棄,不被重視。
6.精氣光怪已能常自發見:精氣光怪,指靈氣和發散出來的斑斕光芒。自發見,自己散發出來。
7.方其擯(bìn)斥摧挫之時:擯斥,被排斥。摧挫,受攻擊,遭挫折。
8.嘗能出力而擠之死者:指攻擊、誣陷蘇舜欽的王拱辰等人。據《宋史紀事本末》慶曆五年記載,蘇舜欽當時任監進奏院,循例祀神,以伎樂娛賓,王曙之子集賢院校理王益柔又在宴席上戲作傲歌。御史中丞王拱辰一向嫉恨范仲淹和杜衍,蘇、王皆范仲淹所薦,蘇又是杜衍之婿,為了藉機攻擊范和杜,王拱辰於是暗中指使御史魚周詢、劉元瑜舉秦此事,彈劾蘇、王等人。蘇舜欽被革職為民,王益柔被貶為監復州酒稅。同席被斥者十餘人,皆知名之士。不能少毀而掩蔽之,不能有一點點攻擊詆毀之詞,也不能掩蓋住蘇氏文章的光芒。
9.無恨:不要感到遺憾。
10.考:考察。
12.革:改變。
13.五代:指梁、陳、齊、周、隋五個朝代。
14.余習:留下來的習俗。唐初詩文沿襲了五代浮靡纖麗的文風,所以說“不能革五代之餘習”。
15.韓、李之徒出,然後元和之文始復於古:韓指韓愈,李指李翱。韓愈,字退之。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李翱,字習之,他是韓愈的弟子,師從韓愈,積極推行古文運動。元和,唐憲宗李純的年號。復於古,韓愈等人提倡寫奇句單行的散文,反對偶句雙行的駢文,對文風、文體和文學語言進行了全面改革,主張以秦漢文為宗,所以說“復於古”。這場古文運動主要在元和年間推行和實踐,所以稱“元和之文始復於古”。
16.唐衰兵亂,又百餘年,而聖宋興:唐衰兵亂,指唐代衰落,唐末黃巢舉行起義,嗣後出現梁、唐、晉、漢、周五代時期。又百餘年,這是指由唐懿宗咸道元年(860年)到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其間共101年,故稱“百餘年”。一定,指天下統一。晏然,天下安定太平。又幾百年,這是指由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到歐陽修作此序的宋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其間92年,故稱“幾百年”,意即為接近一百年。
17.以一酒食之過,至廢為民而流落以死:以一酒食之過,因為一場宴席的過失,此指蘇舜欽因祭神宴客而被彈劾事。所以下句說“廢為民”,指革職為民。
19.樂育賢材:高興地培育賢材。語出自《詩經·小雅·菁菁者莪序》。序文說:“《菁菁者莪》,樂育材也。君子能長育人材,則天下嘉樂之矣。”這話的意思是說,蘇舜欽之死,會使當時處在應為國家樂育賢材職位的仁人君子感到痛惜。
20.齒少於余:年齡比我小。
21.擿(tī)裂:割裂。
22.時文:指宋時流行的律賦。
23.誇尚:誇耀推崇。
24.雜文:這裡指古文。
25.非笑之:譏笑他們。
26.下詔(zhào)書,諷勉學者以趨於古焉:諷勉,教誨鼓勵。近古,指接近古代,即學習古文。宋仁宗曾在天聖七年(1029年)、明道二年(1333年)、慶曆四年(1044年)下詔禮部,要革除時文之弊。
27.特立之士:指志行卓越,與眾不同的人。
30.意不在子美:言王拱辰等人誣陷、彈劾蘇舜欽,意在打擊杜衍、范仲淹等人。
31.欲以子美為根而累之者,皆蒙保全:欲以子美為根而累之者,想要以蘇舜欽之事為根由,而牽累的那些人。
32.列於榮寵:列於受寵重用的榮耀地位。
34.進顯:職位晉陞,地位貴顯。
我的朋友蘇子美死後四年,我才得到他生平的文章遺稿收集抄錄。子美是杜家的女婿,我便把這部文集歸還他家,並告訴杜公說:“這些文章是珍貴的金玉。即使被丟棄埋沒在糞土中,也不會消磨腐蝕的。將來一定有人收藏珍愛它。即使它被埋沒,沒有顯露出來,它的靈氣、奇異的光芒常常自動地顯現出來,外物也不能掩蓋它。所以當子美遭排擠挫折的時候,他的文章已經傳於天下。即使他的怨家仇人,以及曾經出力排擠,把他置於絕境的人,對他的文章卻一點都不能貶低、遮蔽。大凡人們的感情,都是輕視近代,看重古代,子美困窘地生活在今天,文章還如此受人重視,將來他的文章該會怎樣受到人們的喜愛啊!杜公您可以沒有遺憾了。”
我曾經考察前代文學、政治的興盛衰落,很奇怪唐太宗將國家治理得興盛太平,接近三代聖王盛世時代,可是在文章方面,卻不能革除齊梁等朝浮靡文風的殘餘習氣。此後一百多年,韓愈、李翱這些人出現,這之後元和年代的文章才恢復了古代傳統。唐朝衰亡,戰事繪亂,又過了一百多年,大宋興起。又過了幾百年,古文才在今天興盛起來。文章或不能純正精粹,或過了很久還趕不上時代的步伐。為什麼如此困難呢?難道不是因為難以得到那能夠振興文風的人才嗎?可嘆我的朋友子美,因為一頓酒飯的過失,以致罷官為民,流落異鄉而死,這真是令人嘆息流淚啊。
子美的年齡比我小,可是我學習古文而在他之後。天聖年間,我見到當時學習寫文章的人,追求文辭聲調對偶和摘取古人文句,稱之為“時文”,還以此相互誇耀推崇但唯獨子美和兄長寫作古體詩歌和雜文,當時的人都非議譏笑他們,但子美卻不為理睬。後來,天子擔憂時文的弊端,發布詔書勉勵寫文章的人學習古文,從此那種推崇時文的風氣漸漸停止,而學寫文章的人也逐漸趨向古文了。只有子美在全社會都不寫古文時卻努力去寫,他始終獨自堅持,真可以算得是個具有獨立見解的人了。
子美做官升到集賢較理就被撤職,後來任湖州長史直到死去,享年四十一歲。他的形貌奇特魁偉,看上去高傲的樣子,可是接近他卻感到和藹可親,時間長了更加令人喜愛仰慕。他的才能雖然很高,可是別人對他也不怎麼嫉恨。他們攻擊他、把他排擠走,用意不在打擊子美本人。全靠皇上聰明仁聖,凡是當時被指名受排斥、從兩三個大臣往下、有人慾借蘇子美事件對他們進行株連陷害的人,都被保全下來了,現在都得到了榮耀恩寵。當年跟子美一起飯酒獲罪的人,很多都是聞名一時的傑出人物,現在都重新被收錄選用,在朝廷上擔任顯要職位。可是唯獨子美不幸死了,難道不是他的命運嗎!悲衰啊!
蘇舜欽字子美,他是北宋著名的詩人、古文家,他面對當時的浮靡文風,獨立不阿,和穆修一起提倡古文,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者。在圍繞慶曆新政的政治鬥爭中,蘇舜欽受到守舊派的攻擊、誣陷,被貶黜而歸,不幸早逝。這篇散文作於宋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是歐陽修在整理、編集亡友蘇舜欽遺稿之後寫的序言。
文章開篇,先簡略地交代了編輯《蘇氏文集》的過程,接著,著重寫了作者對蘇舜欽岳父杜公說的一段話。以豐城龍泉、太阿寶劍的精光上沖鬥牛為喻,說明蘇氏詩文的精光連陷害他的冤家仇人都無法掩蔽,並預言其必將大放光彩於後世。先從文學方面對蘇氏作了極高的評價,充滿著讚賞之情。
接著,序文論述了政治的盛衰與文章的盛衰並不完全一致,從古以來治世少而亂世多,一旦面臨治世,而文章跟不上政治,那是由於不愛惜文學人才的緣故。由此自然地引出蘇舜欽的遭遇,歐陽修發出沉重的嘆息:“嗟吾子美,以一酒食之過,至廢為民而流落以死;此其可以嘆息流涕,而為當世仁人君子之職位宜與國家樂育賢材者惜也!”政敵小題大做,為了一頓酒食的小過失,竟將一代英才摧殘至死,無論是從私人感情方面來說,還是從為國家培育人才方面來說,都要令人扼腕痛惜、痛哭流淚而不能自已也1這一段文字,既申之以理,又動之以情,真是情理交融的好文章。
三段,寫蘇舜欽不顧世俗的反對嘲笑,在時文盛極一時、舉世不寫古文之時,特立獨行,抗流俗而寫作古體詩文。歐陽修將他譽為“特立之士”,這個稱號蘇舜欽確實是當之無愧的。
末段,文章繼續哀嘆蘇氏的不幸,年僅不惑而亡,確是令人極為痛心的。接著,回憶蘇氏的狀貌和為人,雖僅寥寥數語,卻極精彩傳神:“其狀貌奇偉,望之昂然而即之溫溫,久而愈可愛慕。其材雖高,而人亦不甚嫉忌。”如此和藹可親、奇偉傑出的一代英才,卻不幸死於政治鬥爭的漩渦中。特別是此文最後,寫到其他因蘇氏一案受牽連的人都一一復職,“今並列於榮寵”,“而子美獨不幸死矣,豈非其命也!悲夫!”序文就在這樣的哀悼聲中結束,令人有哀音繞粱、三日不絕於耳之感。
這篇序文是歐陽修文章中的精品。因為蘇子美是歐陽修志同道合的好友,又是極為難得的人才。這樣一位有特立獨行的有志之士,卻橫受冤屈以致罷廢而死。所以為他的文集作序,先從其文章的價值說到其不幸遭遇,為其鳴不平。全文把敘事、議論、抒情融為一體。在稱呼上,“予友蘇子美”,“嗟吾子美”,“而子美獨不幸死矣”,語含悲哀,催人淚下;在結構上開合變化,一浪高似一浪,一層深似一層;在語言上,長短句、正反意,錯綜變化,一唱三嘆,充分表現散文的音節美,值得反覆吟誦玩味。
明·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鈔·宋大家歐陽文忠公文鈔》卷十六:“予讀此文,往往欲流涕。專以悲憫子美為世所擯死上立論。”
清·儲欣《唐宋十大家全集錄·六一居士全集錄》卷五:“唏噓流涕,典則森然。諸序中匠心之構。”
清·沈德潛《唐宋八家文讀本》卷十一:“序中極言有文無命,徘徊惋惜,令後人讀之,猶覺悲風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