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廟村

火廟村

火廟村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付店鎮南6公里處,松石路穿越全境,交通便利。石柱河川流不息,水利條件優越。全村總面積2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12.6畝。18個自然村、10個村民組,共有290戶、2850人。

歷史沿革


火廟村屬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付店鎮管轄的一個村。火廟村本名“火神廟”村,因村中在明朝末年修建火神廟,極其靈驗,遂以名之。明朝之前,名稱沿革史料記載極少,吉光片羽。火廟村西溝的紅椿寺在唐朝就修有廟宇,至今遺址尚存。以此推測,至少在唐朝時期,火廟村就有人類活動居住。據可靠史料,清道光縣令張道超在《伊陽縣誌》載,當時人口約三百人左右。火廟村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一直冠以火廟,但並不見經傳,歷史上一度稱謂石柱村。新中國成立后,約在六十年代,因為人口陡增,遂單獨設村至今。火廟村上接關帝村,下連松門溝村。西鄰泰山廟村,僅隔幾條山脈。
火神廟如今尚存,屢經興廢。老建築為清末所建,只存前後二殿,殿里神像早已毀棄,別無他物。惟屋頂的龍脊蛇漏,倍見當年威嚴。這個廟宇在解放前,曾作為八路軍的後方總部和醫療救助站,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後來,廟宇做過學校、隊房、藥店等。二千零二年,恢復廟宇功能,重塑神像。至今,門前存有民國石碑。
火廟村今有八個生產小隊:大步灣,河東,河北,火廟,豹子溝,北地,南地,東灣。

山川河流


火廟村山川眾多,極目遠眺,崇山峻岭,蜿蜒起伏,連綿不盡。山脈海拔多不足千米,層巒疊嶂,望不到邊際,置身其間,恍若驚龍飛鳳。河流稀少,一條石柱河從上而下,清澈見底,不足丈寬。夏天雨季,水勢飛漲,闊有三丈,驚濤駭浪。火廟村典型“九山,半水,半分田”。人口不多,土地稀少。多憑仗山勢,在山底開闢田地。大塊的沃野少有。山多,地少,水不足。農民靠天吃飯,倘若遇到乾旱年頭,顆粒無收。
火廟村屬溫帶季風氣候,夏季多雨,秋冬乾旱。十年八旱,人民生活困苦。
韭菜崖,石壯溝,高坡,銀洞溝,牛心朵,椿樹狗等山,較為著名。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為解決飲水和灌溉問題。村民曾在村南三元溝,修建一萬平米的大水庫。灌溉功用,稱頌一時。八十年代后,因無人管理,逐漸廢棄,至今尚存。2012年響應中央興修水利的號召,水庫今又翻新。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后,村民逐漸安裝自來水,告別掘井飲水,或下河挑水的老路子。自來水,多利用高山優勢,山半腰掘井,乘勢而下,省卻牽引費用。
有一水潭,名曰黑龍潭,威名遠揚。四壁山崖,一水穿過,有深潭。每逢夏日,村人多到此洗浴。傳說潭底有一深洞連至銀洞溝的龍王廟。文革時期,有摸鱉老張,曾遊歷此洞,殊未可知。地下有暗河,亦有可能。
銀洞溝古人曾開挖銀子。銀洞溝上行五里,有大石窯,可容千人。不知自然鬼斧神工,還是人工開鑿。
三、人文風俗
民風淳樸,人多憨實。歷史上,窮山僻壤,少與外界溝通來往。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修通到縣城的公路。九十年代末,才完成水泥固化改革開放后,人員流動。讀書上大學的人逐漸增多,到外務工亦多。
當地習俗主要有:
1、春節油條蒸饃,煮肉,貼對聯,唱戲,走親訪友等,與北方大多地方習俗同。以前春節走親訪友,攜帶竹籃或者柳條籃,塞滿油條或者饅頭,如今悉數拋棄,改為包裝品,水果、餅乾、牛奶之類。
2、農曆正月二十清早上墳,上墳所用物品與全國其他地方同。富貴者多擺雞鴨魚肉,貧窮者饅頭油條即可。上墳有別其他地方者,五色紙切成條狀,一頭捻細,綁在墳頭。其它,清除雜草,填埋黃表紙等。
3、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無論小孩大人,多在這一天理髮,取抬升之意。
4、五月初五端午節。此次習俗於他地稍有不同。早上煮雞蛋一鍋,鍋內加新挖的大蒜,艾草,金銀花藤。孩童皆戴五綵線或香囊,由父母提前做好,大清早起床后綁系。一直綁到六月六七月七,解開綁在瓜秧或葡萄藤上,據傳瓜會大而多,葡萄甜而豐盈。
5、農曆六月六,核桃灌滿油。過了六月六,山野的核桃基本成熟,可以摘打了。六月六這一天,流行回娘家,為人子女者,多置辦物品回娘家看看,走親戚亦可。
6、八月十五中秋節,小隆重,吃月餅,拜月,飲食風俗和其他地方同。
7、農曆十月初一,俗稱“十來一鬼節。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必在路口燒紙焚香禱告,祭奠亡人。與其他地方異。
8、農曆十二月初八,俗稱臘八。早上必煮臘八粥,和外地習俗同。至於,冬至吃餃子,亦和外地同。
另外本地的婚喪嫁娶,紅白喜事等,都格外重視熱鬧,禮節多兒繁瑣,有古之遺風。改革開放后,當地娶媳婦不易,花費頗豐,且有悔婚者,女方多害人不淺。

當地特產


農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夾雜大豆花生紅薯馬鈴薯高粱。山地高寒,芝麻和棉花在此地,長勢不好。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當地山林眾多,歷史上出產的“扁擔”十分有名,另外“鞭桿”也名震一方。木耳香菇、木頭曾名噪一時,后因封山育林,這些年基本沒有進展。
此地盛產的核桃、板栗柿子,地道美味。藥材尤多,山茱萸山姜血參桔梗山藥淫羊藿等上百種,藥材地道,至賤,多被收葯人控制牟取暴利

學校教育


民國以前,火廟村受教育的人極少,除了個別地主家的子女。民國后,開化文明,讀書人增多。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后,九年義務教育推廣,使大批人走進學校的殿堂,文化普及尤為可喜。
教育方面有一筆可圈點之處。文革結束后,農村開展掃盲班,讓不少婦女獲益,雖不能改變命運,但相夫教子,有文化氣息。
火廟村辦有學校,俗稱後學。大約從解放罷開辦至今,屢經興廢。歷史上人數曾突破三百人,並辦有初中和高中。後來初中高中撤消,加上打工人增多,學生一度減少到四五十人人,一個老師看管好幾個年級,讓人興嘆。
另外,河東辦有河東小學,今已廢。大步灣辦有小學,亦廢。
火廟村教育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曾經輝煌一時,培養了大批人才,而今逐漸走向衰敗。如今,小學四年級以上,要到付店鎮就讀,交通尤其不便。
火廟小學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做過翻修,將老房子一概推倒,建設二層三百米高樓。做工粗糙,至今屹立風雨,略顯破敗。二千年左右修葺食堂宿舍,面目一新。
火廟村小學有四絕,至今蕩然無存。一絕:深十米的老井。老井井壁石頭砌就,直徑約一米。井水清洌,甘甜可口。牽引井水,有轆轤。暑熱季節,多有人將西瓜放置井底,清爽冰涼;二絕:五十多年樹齡的柏樹。學校後院,有幾個青磚壘砌的八角花壇,花壇里有十來棵水桶粗的柏樹,古色古香,文化傳承氣息濃厚;三絕:芍藥薔薇紅。花壇旁邊有一叢陳年薔薇,花大紅賽芍藥,少見的品種;四絕:校前院有一棵歪脖子老柳樹,年歲很古,見證了學校的變遷。如今,這四絕在兩千年後,經過修葺和毀壞,全都消失不見了,徒讓人來一聲嘆息。

經濟收入


經濟作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當地木耳、香菇產量極大,多單門獨戶零散種植,勤快者亦可小康。後來在二千年左右,政府封山育林,看管極其嚴格,村民別無收入來源,多到外地打工謀事。當地人均耕地不足一畝,種植的莊稼僅夠吃飽,道路封閉,山高林密,別無經濟來源。偶爾賣一些藥材,山貨解決油鹽問題。
火廟村,十有八九的成年人到廣東江浙等發達地區務工,逢年過節回來,老人留守,空村嚴重。出外的同時,解決了經濟困難。另外,本地一些能人逐漸富裕起來,開礦,辦選礦廠,富裕者不亞於大城市,資產達百萬千萬之多。在開礦辦選礦廠的同時,污染嚴重,得於經濟利益,少有人管,危害不淺。
當地礦藏豐富,據說地底全是鉬礦。另外鉛鋅礦,螢石礦等,多有人開採。

發展趨勢


火廟村有得天獨厚的山水風光,將來從旅遊方面入手,可提高經濟收入。曾經有縣領導作此設想,後來不了了之。
除了旅遊,發展菌類,也是當地突破困境的一種方式。
火廟村,一塊未經開發的世外桃源,宛如大山深處的秀女,純樸天然,有的是天地大美。期待有志之士,前來旅遊觀光洽談

奇人奇事


民國以前山鄉僻壤具體人物不可考。民國時期,豫西山區盜賊日熾,火廟村亦有參與者,後來曾有人做至國民黨的將領。
新中國成立后,石柱村有一叫水旺(水娃)的官當到中央政府委員,因文革時被下放老家,批鬥過恨。後來平反后,再未和家鄉聯繫,在九十年代死去。
文化大革命時期,豹子溝有一紅衛兵極其有名,叫“長勇”,曾至北京面見毛主席。然而,氣焰極盛,亦在文革時,斗死不少文化人士。
文化大革命時期,有人路經火廟村南場菜地,偷盜兩條辣椒,被活活斗死,一時成為奇談。
文化大革命時期,有人將毛主席紙像,放置在凳子上,差點被打死。
豹子溝王久長先生,教書六十年,為人勤懇,恪守職責,桃李滿天下,多被後人稱頌。
東灣組王延、王菊花夫婦,吃糠咽菜,含辛茹苦在改革開放后,培養三個大學生,在當地一時傳為美談。
火廟村有老嫗得病,兒子三人,無人看管照理,冬夜投河而死,著實可嘆。
火廟村老地主的兒子栓金,天生大傻,令人生憐。文革時期,斗死他的親人,惟留一母,壽至一百零五歲,為當地壽星。上世紀九十年代,拆除他們家老房子時,在火坑中發現銀元一罐,悉被村人搶奪私吞。

大事記


二千零三年左右開始修建大步灣水庫,蓄水量達億立方米,淹沒良田二千畝,房屋一百五十多座,河東村幾乎悉數遷移至付店鎮上。
農村悉數實行醫療保險,中央政策,惠及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