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川頭鎮
遼寧丹東市寬甸縣下轄鎮
大川頭鎮位於遼寧省丹東市寬甸縣城北部,風景秀麗的國家級自 然保護區-白石砬子山下,距縣城17公里,是蒲石河、南股河發源地,寬甸縣城水源地,全鎮總面積236平方公里,住有滿族、朝鮮族、土家族、蒙古族等民族。全鎮總人口1.1萬人,7個行政村,79個村民組。
寬甸之名源於寬甸子,始於渤海時期。因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宜於耕種、狩獵而取其名。明時曾寫作“寬佃”,后改為“寬奠”(堡)。取穩固內地與邊疆聯繫,據膏腴,扼要害,邊防永定之意。清光緒二年(1876年)設“寬甸”縣,名稱迄今未變。“甸”、“佃”、“奠”都是一字音轉,是根據自然地理特徵而命名。清光緒二年(1876年)設寬甸縣,隸屬鳳凰廳管轄。民國元年(1912年)仍為寬甸縣,屬奉天省轄縣。1945年“九·三”勝利后,建立寬甸縣人民政府,安東第四公暑和第四軍分區設在寬甸。1946年,寬甸縣一度被國民黨佔領。1947年6月,恢復建立縣人民政府,屬安東省轄縣。1949年屬遼東省轄縣。1954年屬遼寧省管轄。今為丹東市轄縣。
大川頭鎮屬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具有雨雪充沛,暴雨集中,四季分明,冬季漫長;冬有嚴寒,夏無酷署;南北、高低氣候差異大、立體氣候明顯等特點。年平均氣溫6.5℃,極端最高34.7℃(1962年6月16日),極端最低-38.5℃(1959年1月4日),最大積雪深41厘米(1957年3月8 日),年平均日照2470.3小時,作物生長季1318小時,居丹東市第二位,縣城平均無霜期129天。為世界六大無污染區之一。
大川頭鎮
大川頭鎮
大川頭鎮
2006年,大川頭鎮實現社會總產值30610萬元,農業生產總值實現5610萬元,工業生產總值實現25000萬元,全口徑財政收入完成438.8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8%、10%、15%、57%,農民人均收入達到3140元。
在加強和鞏固農業基礎地位的同時,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合理利用土地,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真正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堅持“一個主導,兩個骨幹,四項輔助”的產業發展思路,各項產業齊頭並進,並取得了可喜的收穫。2006年,全鎮煙葉種植面積1300畝,創產值186萬元,增加農民收入120萬元,稅金37萬元;食用菌接種量達到212萬盤(袋)增加農民收入860萬元;畜牧業以養殖業為主,實現產值400萬元,農民可增收180萬元;山野菜種植面積達到430畝,農民可增收12萬元;乾鮮果面積達到2000多畝,增加農民收入50萬元;中藥材發展到3800畝,可增加農民收入70萬元。林業上加快生態建設步伐,強化保護管理,優化林木結構,2006年,植樹造林5348畝,並在全鎮全面鋪開林權制度改革,完成了全鎮林改面積的60%。農田水利上,以小流域治理為重點,治理面積2600畝,閘溝1條,修建谷坊1座,疏通河道700延長米,砌鐵絲籠壩200延長米。
在工業經濟發展中,大川頭鎮大力招商引資,發展外向型經濟,堅持“放寬路子,鼓勵發展;放活政策,保護髮展;放鬆環境,引導發展;放膽扶持,加快發展”的工作策略,2006年,大川頭鎮重點引資的企業有:營口廣利源冶鍊總廠在新豐村一組建成的廣利源鐵選廠,投資1700萬元;在頭道溝村建成的丹東紅星獸藥廠,投資350萬元。招商引資實現2050萬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46%。現在鎮內有東柏木業、龍聖合鐵選廠、廣利源鐵選廠、雙林鉬礦等規模企業,有力的推動了大川頭鎮工業經濟迅猛發展。社會公益事業邁出新步伐 向上爭取資金10萬元,為圈場子村橋頭至大川頭村街道兩側架設路燈55盞,總長3000米;投入資金9萬元,對鎮烈士陵園進行了維修改造;省農電局投資1000萬元的1萬千伏安變電所項目竣工,並正式投入運營;認真落實國家轉移支付和社會保障資金,2006年,兌現糧食直補資金20.4萬元,發放社會救濟對象補助資金26.7萬元,最低生活保障資金3萬元,幫助特困戶建房5戶,全鎮91 %的農民參加了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
大川頭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