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

公曆平年

1917徠年,公曆平年,共365天,52周零1天。農曆丁巳年(蛇年),閏二月,共384天。

奇特曆法


8月24日七夕,恰逢處暑,下一次在1936年。

綜合大事記


1~6月份

1月1日胡適在《新青年》上發表文章,主張破除舊的文學規範,創造一種全新的文學面貌。
1月1日南通軍山天文台發布天氣預報。
1月4日蔡元培任北京大學校長,實行大學改制。1月9日俄國各城市舉行罷工反對戰爭。
1月30日《甲寅》日報發表李大釗的文章,反對將尊孔寫入憲法。
2月1日陳獨秀在《新青年》上發表《文學革命論》一文,揮起文學革命大旗聲援胡適。
3月月初段祺瑞辭職出走天津,使府院之爭愈演愈烈。
3月8日俄國二月革命。王室被推翻。
3月14日北京政府宣告:對德斷絕外交關係,收回天津、漢口德租界,停付賠款與欠款。
3月15日俄國二月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勝利。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統治俄國長達300多年的羅曼諾夫王朝徹底覆滅。
4月月初胡適與陳獨秀聯手倡導新文學運動。
4月6號美國對德國宣戰,正式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
4月15日黃興國葬嶽麓山
4月17日列寧在布爾什維克會議上作了題目為《論無產階級在這次革命中的任務》的報告,即《四月提綱》
中旬川軍與滇軍在成都混戰。
4月19日第一批中國華工到達法國勒阿弗爾,華工軍團投入一戰戰場。在整個一戰期間,華工軍團沒有正式作為軍隊參戰的記錄,而是主要負責後勤和工兵的職責。
5月3日俄國臨時政府發生第一次危機。
5月6日中華職業教育社在上海成立,黃炎培為辦事部主任。
5月23日黎元洪免去段祺瑞的國務總理兼陸軍總長職務。黎元洪就任總統並任命段祺瑞為國務總理以後,由於段祺瑞企圖把黎元洪作為傀儡,因而發生總統與總理爭權鬥爭,習稱府(總統府)、院(國務院)之爭。這個鬥爭在對德宣戰問題上公開爆發。當時,日本慫恿中國對德宣戰,以求進一步控制中國。段祺瑞親日,企圖借參戰得到日本的經濟、軍事援助,以加強實力。美國則要求中國暫勿對德宣戰。親美的直系軍閥和黎元洪反對參戰。1917年4月25日,段祺瑞在北京召開督軍團會議,向黎元洪和國會施加壓力,脅迫他們同意參戰。5月7日,國務院向國會提出對德宣戰案。8日,國會開會討論宣戰案。10日,在段祺瑞授意下,由流氓、乞丐、軍警包圍國會,毆辱議員,脅迫國會當天通過宣戰案,遭到拒絕。19日,段祺瑞策動各省督軍要求黎元洪解散國會。至此,府、院之間的對立不可調和。黎元洪免去段祺瑞職務,段祺瑞則通電各省,不承認免職令。皖系和追隨皖系的督軍紛紛宣布獨立。直系馮國璋採取觀望態度。黎元洪不得已,於6月1日召張勳來北京調解。張勳進京后,擁立清廢帝溥儀復辟。黎元洪避居日本使館,並電請馮國璋代理總統職務,任段祺瑞為國務總理。府、院之爭的結果,非北洋系的黎元洪下台。
5月28日北京政府任李經羲為國務總理。
5月29日八省宣告與政府脫離關係。
6月1日黎元洪召張勳入京共商國是。
6月7日張勳率辮子軍自徐州北上進京。
6月12日黎元洪被迫解散參眾兩院。

7~12月份

7月1日愛新覺羅溥儀再次登基,頒布了多條新政,意圖恢復大清。俄國七月事件
7月3日段祺瑞偕同徐世昌等人,以討伐張勳。
7月6日馮國璋在南京宣布就任代理大總統,任段祺瑞為國務總理。
6日孫中山偕朱執信等人開始護法活動。
同日,北京南苑航空學校校長秦國鏞駕機向皇宮投彈3枚。
7月12日討逆軍進入北京,張勳逃入駐京荷蘭公使館。愛新覺羅溥儀在全國人民的聲討聲中再次寫下了退位詔書,也證明了清王朝不可能恢復的事實。
14日號稱遠東第一俱樂部的上海“大世界”娛樂中心正式開業。
17日俄國爆發七月流血事件。
21日海軍總司令程璧光等在上海發表護法宣言。
8月14日北京政府正式向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宣戰,廢除中德、中奧條約。
18日孫中山在廣州黃埔公園宴請南下國會議員,協議在粵召開非常會議。
9月1日國會非常會議選舉孫中山為大元帥,唐繼堯、陸廷榮當選為元帥。
18日湘南宣告獨立,組成護法軍。至此以南北對峙為主要形式的護法戰爭拉開了戰幕。
10月6日湘南戰事開始。兩廣出兵援湘。
20日國內第一家自建百貨大樓先施公司在上海正式開張。
11月2日由美國羅伯特·藍辛和日本特別使團團長石井菊次郎,在洛杉磯簽署了《藍辛——石井協定》。
11月6日彼得格勒武裝起義開始了
1917年
1917年
11月7日俄國爆發了由革命導師列寧領導無產階級的十月革命。在列寧和托洛茨基等人的領導下,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領導工人士兵發動武裝起義,建立了第一個蘇維埃政權國家——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其中中國1500餘名華工參加革命,編為“中國團”。
9日毛澤東舉辦的湖南一師工人夜校正式開學。11日夏威夷前國王利留卡拉尼女王去世。
15日段祺瑞向代總統馮國璋提出辭職。
18日湖南第一師範學生毛澤東解圍長沙。
22日馮國璋免去段祺瑞國務總理職,至此,段祺瑞二次內閣倒台。
本月全國各地宣告獨立護法。
12月2日七省督軍團在天津聚會,決議出兵西南。
6日曹錕、張懷宣、張作霖等10人聯名電請北京政府頒發明令,討伐西南。
25日馮國璋宣告正式停戰。
12月月底大約4000名俄國中東護路隊員被中國方面遣送回國。

其他

本年各地農民不斷聚眾起事。四川德陽縣人民起事;陝西保安、延川、安定等縣人民起事;滇西各地人民起事;吉林舒蘭縣;四川懋功縣;安徽等人民起事。
本年范旭東在塘沽設立永利制鹼公司,1934年改名為永利化學工業公司,是中國最大的私營化工企業。

傳統節日


臘八節(農曆臘月初八):1917年1月1日(星期一)
小年夜(農曆臘月二十三):1917年1月16日(星期二)
小年(農曆臘月二十四):1917年1月17日(星期三)
除夕(農曆臘月二十九):1917年1月22日(星期一)
春節(農曆正月初一):1917年1月23日(星期二)
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1917年2月6日(星期二)
春龍節(農曆二月初二):1917年2月23日(星期五)
清明節(農曆閏二月十四):1917年4月5日(星期四)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1917年6月23日(星期六)
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1917年8月24日(星期五)
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1917年9月1日(星期六)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1917年9月30日(星期日)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1917年10月24日(星期三)
寒衣節(農曆十月初一):1917年11月15日(星期四)
下元節(農曆十月十五):1917年11月29日(星期四)

出生人物


辜振甫
辜振甫
辜振甫
辜振甫(1917年-2005年)台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字公亮,台灣彰化縣鹿港人,祖籍福建省惠安縣,曾擔任首任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1990年11月21日—1996年6月8日),中國台灣知名企業家。
王永慶
王永慶
王永慶
王永慶(1917年-2008年)台灣企業家,台塑企業之創辦人,中國台灣台北人,祖籍福建安溪。生於台灣日據時期台北近郊的直潭(今屬台北縣新店市)、逝世於美國新澤西州。為台灣著名的企業家、台塑集團創辦人,被譽為台灣的“經營之神”。
艾拉徠·費茲傑拉
艾拉·費茲傑拉
艾拉·費茲傑拉
艾拉·費茲傑拉EllaJaneFitzgerald(1917-1996)美國爵士樂女歌手,爵士三女伶之一的急智歌后EllaFitzgerald,被譽為「爵士第一夫人」。她除了炫技之外,唱腔韻味也十分搖擺。被公認為20世紀最重要的爵士樂歌手之一,與比莉·霍利戴(BillieHoliday)和莎拉·沃恩(SarahVaughan)齊名。曾贏得13個葛萊美獎,並分別被前美國總統里根和喬治·H·W·布希頒贈國家藝術勳章和總統自由勳章
貝聿銘
貝聿銘
貝聿銘(1917-)美籍華人建築師,1983年普利茲克獎得主,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貝聿銘作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廂、法國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中國香港中國銀行大廈,蘇州博物館,近期作品有卡達杜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約翰·肯尼迪
約翰·肯尼迪
約翰·肯尼迪
約翰·肯尼迪JohnFitzgeraldKennedy(1917-1963)美國第35任總統,美國著名的肯尼迪家族成員,他的執政時間從1961年1月20日開始到1963年11月22日在達拉斯遇刺身亡為止。肯尼迪在1946年—1960年期間曾先後任眾議員和參議員,並於1960年當選為美國總統,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當選總統,也是美國歷史上唯一信奉羅馬天主教的總統和唯一獲得普利策獎的總統。
安德魯·魏斯
安德魯·魏斯
安德魯·魏斯
安德魯·魏斯AndrewWyeth(1917-2009)美國當代重要的寫實主義畫家,以水彩畫和蛋彩畫為主,以貼近平民生活的主題畫聞名,作品已被相當多的博物館、藝廊重視與收藏,包括了美國國家畫廊。
李煥
李煥
李煥
李煥(1917-2010)中國國民黨政治家,台灣當局“台灣地區行政機構負責人”(1989~1990)。曾經擔任台灣當局台灣地區行政機構負責人、“台灣當局領導人辦公室資政”、“教育部部長”、“國立”中山大學校長,國民黨秘書長等職,為中國國民黨資深黨員。先後畢業於台灣政治大學、中央幹部學校研究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研究所。曾任瀋陽日報社長。到台灣後任政治大學等校教授。
阿匹婆
阿匹婆
阿匹婆
阿匹婆(1917-2009)本名林呂有,台灣女演員,台灣資深電影人。出生於桃園大溪。18歲加入新劇團,藝名為愛心與林愛。戰後初期,轉至“黑貓歌舞團”擔任要角。後來,她與台灣第一位武術指導林太郎(林一清)結婚,成為當時演藝圈的一段佳話。
朴正熙
朴正熙
朴正熙
朴正熙(1917-1979)大韓民國總統,號中樹,朝鮮族,韓國慶尚北道人,1917年11月生。他亦曾經用過“岡本實”和“高木正雄”這兩個日本名。他是韓國第3任、第5至第9屆總統,由1961年上任至1979年逝世,長達18年。
海因里希·伯爾
海因里希·伯爾
海因里希·伯爾
海因里希·伯爾HeinrichBoll(1917-1985)德國作家,生於科倫一雕刻匠家庭。1939年入科倫大學學習日耳曼語文學,同年應徵入伍,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曾負過傷,當過俘虜,對法西斯的侵略戰爭深惡痛絕。1985年逝世。海因里希·伯爾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7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逝世人物


斐迪南·馮·齊柏林
斐迪南·馮·齊柏林
斐迪南·馮·齊柏林
斐迪南·馮·齊柏林FerdinandGrafvonZeppelin(1838-1917)德國飛艇建造者,德國貴族、工程師和飛行員。出生於巴登大公國的康斯坦茨(Konstanz,GrandDuchyofBaden)(現屬於德國巴登-符騰堡州)他是人類航空史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發明了齊柏林飛艇(Zeppelinairshipclass)。同時他還創建了齊柏林飛艇公司(Zeppelinairshipcompany)。
埃德加·德加
埃德加·德加
埃德加·德加
埃德加·德加EdgarHilaireGermaindeGas(1834-1917)法國印象派畫家,1834年生於巴黎,原名為埃德加·依列爾·日耳曼·德加(EdgarHilaireGermaindeGas)。他出身於金融資本家的家庭,他的祖父是個畫家,因此他從小就生長在一個非常關心藝術的家庭中。代表作《會計師和女兒們》(CountLepicandHisDaughters)作品,《舞蹈課》,《費爾南德馬戲團的拉拉小姐》,《調整舞鞋的舞者》。
瑪塔·哈里
瑪塔·哈里
瑪塔·哈里
瑪塔·哈里MataHari(1877-1917)荷蘭女間諜,在世界間諜史上,瑪塔·哈里算是最富傳奇的間諜之一。從默默無聞的鄉下女子到轟動巴黎的脫衣舞娘,直至左右逢源的雙重女間諜。即便在死去以後,她仍然被人評說,其經歷還被拍成電影。瑪塔·哈里不僅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會,而且在她的故鄉呂伐登,還建了博物館,許多婦女還把她當作反抗男性霸權的先驅來紀念。
1917年
1917年
愛新覺羅·奕劻(1838~1917),清末大臣,滿族。清高宗弘曆曾孫,慶僖親王永璘孫,不入八分輔國公綿性子。為人貪鄙好賄。1884年,擔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進慶郡王。1894年,被慈禧封為慶親王。1898年,成為鐵帽子王。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與李鴻章代表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1903年,為首席軍機大臣,仍總理外務部。1911年,為內閣總理大臣、弼德院總裁。清朝滅亡后,遷居天津。謚法是密。
1917年11月17日,法國雕塑家羅丹逝世,享年77歲。羅丹,1840年11月12日出生於法國巴黎。在20世紀初已經馳名全世界,被譽為雕刻史上最偉大的肖像雕刻家、現代的米開朗琪羅。主要作品有:《青銅時代》《思想者》《雨果》《巴爾扎克》《地域之門》等。著作有《藝術論》等。
多米爾·普特尼克
多米爾·普特尼克,塞爾維亞著名將領、元帥
劉永福(1837—1917),字淵亭,漢族客家人,清末民初軍事人物,原是反清的黑旗軍將領,1883年率黑旗軍參加中法戰爭,屢次大敗法軍。甲午戰爭期間,奉命赴台抗日,但最終失敗。1895年5月25日台灣割讓后,擁立巡撫唐景嵩為台灣民主國總統,自稱大將軍。同年6月自立為大總統。1917年1月病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