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法師

唐朝時期凌雲寺主持

海通法師出生於唐代,曾為凌雲寺主持,主修過樂山大佛

人物生平


檀萃《楚庭稗珠錄》載:“播州的海通法師,於唐玄宗開元年間(713年)創修樂山大佛”。唐代上元初年(674年),一位十二歲播州子弟爬山涉水,出家來到了嘉州,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在凌雲山找到了修行的理想地方,搭起一間茅屋修行。師從於高僧,法名海通。海通本名清蓮,取自“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意思,二十四歲時離師遊歷天下遍訪名山、名師,歸后出任凌雲寺主持。
凌雲寺坐落樂山城東江邊,那裡是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匯流之處,水勢極為湍急,江水如萬馬奔騰,吼聲震天,洪汛期間經常發生舟毀人亡的慘劇。
復,興嘆,奈。景,悲痛,夜沉思,普濟眾,慈悲懷,宏願,“奪險慈,易暴浪流”,建造雙彌勒佛像,讓它日日夜夜、萬世千載面對浩浩三江,安瀾鎮濤,保佑蒼生。藉助佛的法力鎮住水患,普度眾生,庇佑行人和過往的船隻。
在唐武則天時代,武則天自稱彌勒降世,對民間有廣泛影響。海通造佛,距武則天辭世僅十餘年,受此影響造彌勒大佛。彌勒佛為未來佛,寓意未來的安寧,正符合法師江邊造佛的本意。
為了募集資金,海通法師雲遊天下,四處化緣,足跡遍及江河湖海,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募集到了開工的資金,劈山建佛工程得以開展。消息一傳開來,遠近的能工巧匠都爭先恐後的雲聚到了凌雲山。到了開工的那一天,千錘擊石,喊聲震天,場面真是千古少見。一方方巨石從高高的山岩上墜落江中,激起千重巨浪,那些深藏在江底的興風作浪的水怪,都驚慌地竄出水面,倉皇逃遁。海通在大佛開工后,又肩負起了籌措資金的重擔。他心懷宏願,一衣一缽,足行千里,八方募化,歷經艱辛,終於滿載而歸。
冬去春來,歲歲年年,大佛的輪廓越來越清楚,三江匯流處也越來越平靜。然而,地方上的貪官污吏,見財起意,以海通擅自建佛、破壞風水為由,存心敲詐錢財。一日,嘉州郡守聽說海通手裡有一大筆錢財,就帶了一大批隨從前來討要。海通面對威脅,毫不畏懼,斷然拒絕了,他斬釘截鐵的說:“自目可剜,佛財難得!”海通高傲和蔑視激怒了貪財如命的郡守,他不相信會有人有膽量挖出自己的眼珠,他惱羞成怒的說:“那你就挖出來看看!”面對寡廉鮮恥的郡守,海通威嚴的盤腿坐定,端起一隻銅盤,毫不猶豫的剜出自己的一隻眼珠放在上面,默默地舉到郡守面前。這就是史書上說的“自抉其目,捧盤致之”。
頓時,郡守大驚失色,嚇得失魂落魄,倉皇逃下山去。海通舍己獻身的浩然正氣感天動地,更激發了光大人民的造就大佛的雄心。被海通法師威武不屈的人格和為信仰捨身求法“專誠一意,至忘其身”所震駭,郡吏“悔而驚走”。驚恐之餘,他們終於良心發現,羞愧不已,“奔走祈悔”,樂山大佛的建造工程得以順利進行。
史書記載,海通法師開山鑿佛時,“人夫競力,千錘齊奮。大石雷墜,伏螭潛駭。巨谷將盈,水怪易空。”熱火朝天的場景,一直持續了近百年。工程進行到大佛的頭部時,海通就圓寂歸天了。但法師捨身護法普度眾生的精神依然激勵鼓舞著後人。可惜“全身未畢,禪師去世”。乃又先後經過唐開元年間四川節度使仇兼瓊、唐貞元年間四川節度使韋皋繼續開鑿......。大佛自唐玄宗開元初年(713年)動工,至唐德宗貞元十九年(803年),樂山大佛終於竣工完成,前後歷經90年之久。大佛雕鑿於岷江南岸凌雲山棲鸞峰臨江一面的崖壁上,坐東朝西,據近年較精確的測量,其高為60.8至於61.3米之間,頭直徑10米,高度4.7米,眉長3.7米,眼長3.3米,頸高3米,耳長7米,指長8.3米,腳寬8.5米。腳背上可圍坐百餘人,是迄今世界第一的石刻大佛像。其體型魁偉高大,比例勻稱,巨細和諧,令人嘆為觀止,使人們看到了唐代精絕的雕鑿技藝。
後人為紀念樂山大佛的創建人海通法師,把他當年住過的山洞稱為“海師洞”,在洞內塑造了他的塑像:盤膝而坐,神情堅毅,手上托著盛了一隻眼珠的玉盤。塑像背後刻著幾個字:“海通法師,唐代貴州人”。600年前才有貴州之名,唐代無貴州名,此塑像張疑為近代所塑。
因此,有人說,如果沒有播州的海通法師,可能就沒有聞名世界的樂山大佛。

主要成就


播州與四川
公元前8至5世紀前後的春秋時期,現在的遵義市所轄地域,先後或分別屬於牂柯、巴、蜀、鱉、鰼等邦國戰國時期,今遵義一帶屬於“大夜郎國”範圍。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於夜郎地置牂柯郡。公元581年隨國公登基為隋文帝建立隋朝。隋文帝有“吞滅江南(陳國)之志”,統一神州,結束東漢以來三百年紛爭割據的局面。第二年,在隋臣蘇威的推薦下,升河州世襲千戶侯田宗顯黔中太守“率張楊邵安李何冉謝朱覃”十大姓漢軍在清江流域開闢“黔中”軍政一體的轄區,暗中經營“黔中”軍事武裝根據地。十大姓漢軍經六年努力,將黔中地區夯實成為隋文帝消滅南京陳國最為堅實地處優勢的軍事根據地。這為六年後楊廣、楊素、楊俊統兵從“黔中”三峽以數千戰艦順江東下僅四個月滅亡陳國奠定了戰略先機。開闢“黔中”十大姓漢軍將士們繼續留守“黔中”,歷經二十來年,“黔中”的軍政中心,也由清江流域的恩思(今恩施)移到黔江(即烏江流域下游)彭水。隋帝大業二年(公元606年)在彭水建黔安郡署治,直至隋朝滅亡。到唐高祖於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一統天下時,黔安郡的漢軍們順應歷史潮流歸附唐廷,唐高祖敕田世康(田宗顯之子)為黔州刺史。到貞觀元年,田世康率軍南進開拓烏江流域,黔州漢軍首先佔據了盛產水銀、硃砂的務州(今務川);又於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田世康令十大姓中楊氏為主體的漢軍,沿著洪渡河溯江而上佔領羅蒙之地,將羅蒙改名為播州。當時播州地方偏僻,人口稀少,總計戶不到五百,人口不過二千。《新唐書·地理志》。播州之名,歷經五代、宋、元到明朝末葉,存在了962年。所以人們常習慣用“播州”來代稱古代的遵義。
播州,唐貞觀三年(639)定名后,斷斷續續使用了962年。播州與四川地理相鄰,歷史上諸多原因使播州最早隸屬四川行政區。可是明清兩代,四川與貴州兩省劃歸管屬,相爭不休。直到清雍正四年(1726)經雲貴總督鄂爾泰奏,第二年播州改隸轄貴州,相爭告段落。涉及兩省邊界少數地區調整,直到民國時期才園滿解決。
牛騰布教
西南地區的漢傳佛教,中心區域在巴蜀,雲貴是它的輻射區。四川地近陝、甘,是西南地區距離中原最近的地方,越過秦嶺,大巴山便可到達古都長安洛陽,往西則是“絲綢之路”的咽喉重地河西走廊,因此,北傳佛教進入中國較早傳入巴蜀。四川又有“蜀身毒道”與印度相通,南傳佛教經雲南也可到達巴蜀,以此造成巴蜀佛教在西南最先崛起。在東漢時期,佛教在四川留下許多遺跡。兩晉時已對黔北有影響。而興起則在唐代。唐代牛騰在牂牁大布佛教。《太平廣記》卷112引唐《牛肅記聞》云:“牛騰,字思遠,唐朝散大夫郟城令,棄官從好,精心釋教,從其志者終身。常慕陶潛五柳先生之號,故自稱布衣公子。即侍中、中書令河東侯炎之甥也。侯姓裴氏,未弱冠,明經擢第,再選右衛騎曹參軍。公子沉靜寡言,少挺異操,河東侯器其賢,朝廷政事皆訪之。”牛騰,清儉自守,德力過人。著名詩人王勃即出其門下。畢生精心研究佛教。其舅父裴炎,官至中書令,因忤逆武后,武則天光宅元年(684年)問斬,株連九族。牛騰貶謫牂牁建安縣丞。據鄭珍莫友芝、王燕玉考證,建安在現甕安餘慶之間。謫居三年(685~687年),他從三個方面“大布釋教於牂牁”:其一,以縣丞之尊,身體力行親身敬佛行戒,“口不妄談,目不妄視,言無偽,行無頗”,以至“夷僚漸漬其化”,普遍開始信仰佛教,並把牛騰視為大慧大賢之人而加以敬護。其二,使佛教聞於牂牁官吏,深入黔北人心,在牂牁上下層社會中產生廣泛的影響。其三,“置道場數處”,創建了數座佛寺道場。牛騰創建了哪些佛寺、道場,雖然史缺記載,無跡可考,然在黔北所建的唐寺,或多或少都與牛騰“置道場”、傳佛教的影響有關,對黔北地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較大的推動。晉、唐時代,佛教的發展即已遍及四川全境,黔北由於與四川接壤,且政治、經濟和文化又與四川聯繫緊密,乃最早得四川佛教風氣之先,故桐梓金錠山寺興建早於牛騰布教、貴州唐代佛寺多集中於黔北絕非偶然;川黔僧人相互往來,深入其地,亦意中事,如播州的海通禪師之到四川樂山建造彌勒大佛即可證之。
自牛騰布教牂牁前後,牂牁已有10餘座佛寺興建,亦開始有佛像的鑄造,並有僧人的活動。在唐代,鄰省川滇佛教空前發展,大有問鼎中原之勢,牂牁佛教亦受其影響,故唐代佛寺的興建大都集中於與四川相鄰的黔北地區:桐梓建有金錠山寺、玄鳳寺、興旺寺、三座寺,仁懷建有景福寺、永安寺,正安建有大成寺、蟠溪寺,遵義建有大悲閣,沿河建有福常寺等。唐時牂牁興建的佛寺當不止這些,然史志有記載者僅限於上述10餘座。
1、桐梓金錠山寺。寺約建於唐貞觀十六年(642年)前。民國《桐梓縣誌·輿地誌·寺觀》載:“金錠山寺,在城南三十里洞子河,內有唐貞觀中鐵磬,同治初賊亂磬失。”民國《續遵義府志·古迹志》云:“磬在桐梓城南金錠山寺內,鑄有貞觀十六年等字,同治中寇亂或失去。”“鐵磬”乃佛寺中用於佛事的法器,按理應先有佛寺才鑄此法器,故金錠山寺當建於唐貞觀十六年之前,是貴州有文獻可查的最早的一座佛寺。金錠山寺早於牛騰布教40餘年之前興建,當與四川佛教的影響有關。隋唐時期,四川佛寺興建蓬勃而起。今桐梓縣地,在唐貞觀年間分屬今夜郎縣地和播州帶水縣地,地當川黔交通要衝,故其地受四川佛教影響而興建金錠山寺絕非偶然。
2、桐梓玄鳳寺。民國《桐梓縣誌·輿地誌·古迹》載:“燕子崖石刻,在城東六十里,溱七甲崖磴上有供佛,額鏨‘玄鳳寺’三大字,後有‘乾符元年’字,不甚顯。”乾符元年即唐乾符元年(874年),可知玄鳳寺至少建於唐乾符元年以前。
3、桐梓興旺寺。民國《桐梓縣誌·輿地誌·古迹》載:“在夜裡后河壩,相傳唐時榮懿縣城隍廟在此,后遷白鷺埡,改靈通寺。”考唐榮懿縣屬唐溱州,唐貞觀十六年(642年)置,治所在今桐梓之北的渝黔界上,故興旺寺當建於貞觀十六年之後,由城隍廟演變而來,詳情無由獲考。
4、桐梓三座寺。三座寺是唐乾符三年(876年)楊端平播后他的嗣孫修建的,距今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該寺在元田壩文筆山上,由三座廟宇組成:長壽寺,又名古遵殿(今紅軍紀念塔處)、青都觀(今倉庫)、瓦廟子(今學校),三座寺地名也由此而來。從山下到山上有石板小路通達,將三座廟宇串聯在一起,形成鼎立之勢。青都觀由兩間大殿和一個天井大院組成對稱格局,瓦廟子規模次之,但都是建築平常的小廟;惟長壽寺居高,佔地寬,建築雄偉壯觀。長壽寺由東皇殿、三尊殿、觀音殿組成,東皇殿供地藏王,三尊殿中立釋迦牟尼像,殿上層有地母王母、瑤池金母金像。觀音殿供觀音像。清貢生李正乾《古尊殿碑記》云:“關西夫子楊震十七代孫太師公楊端奉命平為播郡,后襲宣慰使司履其地,平原坦途突起巒峰,始成玉宇,出東皇大殿於今,后國中以肅瞻視,以覺人心焉。傳至十五世貴州同知儀兵元帥楊佑領軍至此,又複壯觀。十六世奮勇將軍孟奇公鎮石壺關時,同壯大觀。……后萬曆庚子年經貢天麟培補成功,而後以至梁嚙檀禿,半損金容玉像,壁破門圮,惟見風掃月燈。經首正性補換東皇帝尊,十殿之朝五顯赫重,西天祖四方之護法森嚴,兼之長官狐李二姓共動盛典,告厥成功。”考楊端入據播州(今遵義、桐梓、綏陽、正安一帶)為土官在唐乾符三年(876年),其在位時間從乾符三年直到唐末天復年間,故長壽寺當建於唐乾符三年至天復年間(876—902年)。至15世楊佑又重修。楊佑乃l3世楊粲之第三子,生活於南宋末年。其後又經明萬曆二十八年(l600年)和明季的兩次重修,遂使長壽寺名重一方。可惜至民國37年(1948年)寺內齋婦不慎失火,一夜間將長壽寺燒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