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汛
酒汛
(三)一滴水,一滴叫作“酒”的水,具有一種攝人心魂的力量。酒不醉人人自醉,荒謬的酒,濃縮了人間的荒謬。為此,有人認為這是當今中國酒患的第一大黑洞。
《酒汛》以電視片解說詞風格,縱覽中外酒事,警示沉醉人生,是關於“酒之潮汛”的描述與預警的政論類圖書。分引子、猴子造酒、文化長韻、友好之敵、追尋原罪、黃金鎖鏈、歷史警示、心中之酒、酒的哲學、利益亂象、因果鏈條、遏制狂潮十二個部分,用大量的數據、事例,從哲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政治學等多方位追問和思考酒帶的悲劇,抒發了作者奔放的激情和沉鬱的思辨,既有思想,又有文采。
段文華,男,江西省崇仁縣人,作家、未來學家、曲藝家。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寫作,著有理論專著《宏微論》《首腦軼事啟示錄》(合作)等;先後在《人民文學》《青年作家》《作家》《創作評潭》《人民日報》《工人日報》等報刊發表文學藝術作品逾210萬文字,結集出版中、短篇小說集《那夢·那人·那歌》;長篇小說《夢歌》《苦旅》《血地》《無路之路》;報告文學集《脊樑的肖像》(合作)、《危言集》《背著責任行走》和長篇報告文學《注入心靈的激情》等。
這是一部視角獨特,具有很強感染力的紀實文學作品。它以“酒”作為敘述元素,以一種俯仰天地古今的內在衝動和感悟,描述了酒與健康,酒與家庭,酒與社會,酒與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和國家興亡的內在聯繫與流變,是一部關於酒文化的百科全書。
酒,是人類社會最為持久、廣泛和普遍的一種文化現象,它的誕生幾乎與人類的歷史同步,它的身影遍及人類社會的每一個角落,貫穿所有的人類社會形態。所以,有人戲謔地說,酒,它恰好與“久”同音,是否意味著古人在給這種神秘而奇妙的液體取名時,就預知了它與人類共生的持久命運?
中國是個有著5000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它的文化形態豐富多彩,諸多國粹悠久深遠,而酒文化,是其中最為古老且影響深遠的文化現象之一。從釀造、儲藏、運輸、飲用,一直到品鑒、欣賞、讚美、珍愛以及厭惡、憎恨、查抄、封禁……國人對之使用了幾乎所有的人類智慧和情感,使得這一文明果實的魅力歷久而彌新。酒是物質的,但也滲透了精神的價值,因此可以說,酒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雙重創造!
人們為酒寫下的文字,汗牛充棟,不勝枚舉。但恕筆者淺陋,像《酒汛》這部將人類關於酒文化方面的知識(除去酒的純物質性特徵)全部囊括進來,並貫穿作者的哲學、美學、文化人類學、政治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多方位的追問和思考,兼以詩性的筆墨敘述之、分析之的,筆者還是第一次見到。
酒的產生,本身就是一個遙遠而難以追溯的謎,作者鉤沉搜羅,將相關的考證、分析和推理一一陳列於我們眼前,具體就有猴子造酒說、巫師通靈說、神話人物創造說、先民無意發現說……酒的誕生頗具神秘色彩,酒的功用和影響更是千姿百態、千奇百怪。酒給人類增添了歡樂、陶醉、靈感和狂歡。作者也以新的觀念和審美取向,給予了深刻的描述。歷史上有很多亡國喪生的例子,從夏朝的末代君主夏桀到商朝的商紂王(帝辛),到古代羅馬帝國……直至蘇聯的崩潰瓦解,都有酒的影子在暗中發揮作用。夏桀“為酒池可以運舟”,令三千人作牛飲,多有“醉而溺死者”;商紂王的“酒池肉林”;古羅馬帝國的奢侈酒宴;蘇聯一位學者曾這樣說:“酒精奪走了蘇聯超級強國的地位”“我們所生產的鋼雖然居世界第一位,但喝得半醉的我們,卻做不出一把好鏟子”——這樣的悲劇在歷史上不斷上演,讓人不能不疑惑人的理性究竟是否存在?!
健康的酒文化,講究“禮”,講究“德”,講究節制和優雅;頹廢的酒文化,則宣揚奢侈,提倡放縱,催生貪婪!人類創造的文明和物質成果,扭曲為“瘋狂的盛宴”,如同給自己的脖子套上一條“黃金鎖鏈”。
作者在論證歷史的同時,冷峻地直面現實。他把過往的歷史警示和現實中與酒相關的利益亂象參照對比,發出了“讓我們的民族走出‘猴子悲劇’”的仰天慨嘆!體現了一種沉甸甸的歷史感和滄桑感,一種涌動著激情的智慧和思考。
這部書的寫作特點較為鮮明,採用了近似於電視政論片解說詞的手法,將一切精奧思想都蘊含於語言之中。這樣做大概是為了更好地抒發作者奔放的激情和沉鬱的思辨。它不同於專業學者那種堆砌術語、佶屈聱牙的作品,也不同於文學家單純的描繪與抒情,既有思想和考據的價值,又有辭采和文華的風韻,讓人可一氣讀完而不覺乏味。
能夠獲得知識性、思想性的閱讀快感,這樣的書即是一本成功的書。酒,曾經“輕易地征服了整個世界”,而《酒汛》能否征服你的閱讀欲?打開此書,即能驗證。
2013年5月2日於抱朴齋
一顆數萬年前的野果,幸運地被棲居深山的猿猴採摘放入“山窪”中,使之自然發酵成“酒”。人類繼承了猿猴的創造、發明,並利用酒活捉猿猴,供人欣賞、玩耍和活吃“猴腦”。猴子造了酒又死於酒,其創造力和悲劇性命運,給人類留下耐人尋味的思索。
酒,沒有語言和文字,可當它誕生后,便形成了一種文化,讓人類除了勞動、睡覺、繁衍外,還知道了“醉”。有了醉,就有了詩歌,有了對生命和萬物的崇拜,有了節日與勝利的狂歡。同時,還有了酒誥、酒禮、酒令以及酒樓、酒吧、酒坊、酒旗、酒器……它走進皇宮大典,又融入民間風情,延綿幾千年仍佔據我們的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和一切感覺所掌控的情緒和內心。
人們對酒的認識有許多誤區。當人們把酒當作“親密朋友”時,許多人並不知道,那些被人們津津樂道的美酒佳話背後,隱藏著眾多慘苦的災難,多少人把自己的名字提前刻在了墓碑上,全世界每年因酒致病、死亡人數觸目驚心。過量地飲酒,就像兇惡的敵人一樣在默然中殘害著我們的肌體和生命,不由分說地撕碎了人們煞費苦心的美麗構想,把人們不願接受的一個個悲劇當作禮物,猝不及防地塞進我們的懷裡。
雖然飲酒是和男女相戀一樣令人爽快的事,但無限度的酗酒,卻成了禍害社會的一大元兇。從酒後滋事、酒後鬥毆、酒後強姦到酒後搶劫、酒後殺人、酒後車禍……人們目睹了太多的悲劇和死亡,全世界每年因酗酒犯罪的案件讓人聞之悚然。沒有人知道有多少凄淚染濕衣襟,又有多少沉重的悲傷和黑夜一起墜入深淵。
酒宴,是何方神聖在揮霍?當每年以數千億元的公款吃喝鑄成一條璀璨、沉重的黃金鎖鏈,套在貧窮瘦弱的中國人脖子上時,也許人們感到的並不是美。面對瘋狂的盛宴,人們從心裡發出的是讚頌?悲歌?還是憤詞?在你目睹那一幕幕“酒桌腐敗”的場景之後,你將聽到社會的回聲。
書寫史書的材料,不只是芳香的墨汁,歷史的許多章節,是用美酒和腥味十足的血水寫就的,平日花天酒地、揮霍百姓血汗,其結局,都要用君王的鮮血來完成。那些在史書上因酒亡國的終結者,他們的血跡,難道不足以成為人們前行的警示嗎?
酒杯背後不含秘密與動機的故事,因為無趣,將被人們漠視與遺忘。而生動的
酒世界里,一定擁有一個又一個快速消失的事件,迅捷逐利的陷阱,深藏不露的陰謀……它們由那個 隱匿於心中之酒有意無意地製造出來,使之變得引人入勝,生動無比。
哲學是人生觀的學問。人們在認識酒的過程中,留下了許多先哲和當代有識之士的心音與沉思,留下了時代的嘆息、歷史的警示、文化的行腳……這是寓含禪意的心靈覺醒、醉意產生的思想火花,也是酒文化寫在人們記憶中的史詩。當歷史的風雨、歲月的煙塵消散之後,我們看到的,乃人類認識酒的精神歷程和思想蹤跡,它是內心的宗教、人類精神的胎記。
酒本是灌注於人的精神世界中一種生命節奏,發自性情、補於修養,可觀今天之酒人酒事,均成了某些人滿足私慾和利益角逐的疆場。許多關係網的死結靠酒解開、許多利益交易靠酒融通……為牟取暴利,有人製造假酒、販賣假酒、走私名酒,運用“黑嘴”機構炒作,連“評優”也成了陰謀家的較量,頻繁的假酒事件偷走了人們的安全感,讓人類的貪慾在酒面前暴露無遺,讓道德和正義在內心昏昏沉睡。
地球把一個神奇的、可以詩意地居住和生活的環境給了我們,可在人們的掠奪和享受的貪婪下,人類記憶深處最美好的生活景象正在飄逝。席捲全球的酒潮,給人類生態文明帶來了災難性惡果,讓生命之初的純潔受到了玷污。自然之神開始把我們過多佔有的東西拿回去,製成寓言符號,讓世界反覆出現一個個噩夢。
當今世界許多國家在酒的狂潮湧入那道危險的閘門之前開始覺醒,以禁酒為精神指引,深入地思索人類如何在大地上詩意地棲居的難題。2012年12月4日,中國新一屆領導頒發了以“禁酒令”為主要內容的《八項規定》,以一種冷峻的理智提煉文化良知,於“酒桌”上颳起了政壇新風,遏制泛濫於中華大地上的酒汛,使之變成一種清醒的社會行為,讓世界從這裡開始聆聽東方古國的空谷絕響,讓我們的民族走出“猴子悲劇”,在通往“中國夢”的幸福道路上變得更為堅實!
(一)
酒,是一種奇妙的瓊漿,是水的藝術精華,它輝映著人類物質與精神生活的神奇世界,保留了水的血緣又有著火的基因,它是水與火的組合,陰與陽的結晶。
面對這香醇甘洌的美酒,你彷彿是在瀏覽一幅透明的畫卷,欣賞一曲無聲的旋律,身心陶醉,超凡脫俗,大有“酒不醉人人自醉”的奇妙美感。
然而,當你舉杯痛飲之際,你有沒有看見大量的宮殿倒塌之後,大量的湖泊乾涸之後,大量的焰火散盡之後,唯有一條酒的長河依然奔流如注,貫通古今,激蕩著記憶的血脈……
沒有酒,人類也許將大幅度萎縮;沒有酒,激情與憂傷也許將難以鼓動與消解;沒有酒,也許會減少一些犯罪但也會減少更多的創造;沒有酒,也許歷史將不堪卒讀而不像現在這樣每頁都在顫抖。
酒本意是一種意境,為了投奔那意境我們才投奔了酒。為了那爆炸式的歡樂,為了在一瞬間超越自己,為了那奇妙的知覺和縹緲的仙意,多少人面對酒杯,顯露出赤裸裸的可愛可憎可敬可笑可歌可泣的本性來。馬爾庫塞費力地爭奪“最後的莫希幹人”,而酒卻輕易地征服了整個世界。
鄉村釀酒的作坊;農家造糯米酒的炊煙;鄉鎮小酒廠,國營大酒廠;直到國外現代化酒廠。
聖馬丁小鎮,一酒館內立著一座古雕塑——這是象徵希臘神話中的酒神:他左手提著酒桶,右手舉著酒杯。袒胸挺肚,面露憨笑。
旋轉的舞廳,燈紅酒綠的酒吧。
面帶醉意的各種膚色的男女。
從青藏高原的青稞酒、黃土地的老白乾,到歐洲阿爾卑斯山下的啤酒及德國古老名貴的葡萄酒,千百年來流傳至今,久盛不衰。那個傳說中叫杜康的人已經死了幾千年,可他那瓶酒卻成了觀世音的凈瓶,灑上一滴便涌成酒海滔滔。
這些色彩紛呈的液體,決非晴空雨花,當西方世界都在拉響“禁酒”的警報時,那些含有酒精的液體,卻潮水般地向我悠悠華夏湧來。
這不是黃河之浪,也不是長江之水。這是涌動在黃土地上的洶洶酒汛。酒汛正為人們訴說著許許多多關於酒的故事。
(二)
毫無疑問,酒不是某一個人的發明,它最早應為上天賜予人類的最好禮物,是大自然在果糧飄香時的無意之為。無人驚擾的糧食、漿果,經歷了陽光、雨水、風霜的浸染,散發出歲月醞釀的味道。人們終為其芬芳所誘,為其散香所引,啜之、飲之,最終不能放棄,而人為釀之。
這就告訴我們,酒是從自然狀態中躍出空桑,君臨大地的。可在各民族關於酒的神話傳說中,發現酒的人大都是婦女。怒族傳說中的酒是仙人賜的,其膜拜的仙人,是女性形象的鐘乳石;景頗族的酒,是人類始祖寧貫杜的母親乳汁所化……而漢族卻流傳著杜康造酒的傳說:相傳在幾千年前的周朝,有一位牧羊人叫杜康,以竹筒裝小米粥充飲。一次,他把粥筒掛在樹杈上,竟忘半月余,待取飲之,醇香撲鼻,甘甜味美,米粥已發酵為酒。自此,他棄牧釀酒,成為酒的最早發明者。然而,史書《世本》《戰國策》中卻記載著“儀狄始作酒醪”;還有所謂“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即認為是天上酒星開始釀造的。
這些動人的文獻記載和古老的神話傳說,深深嵌刻在人們的文化傳統與社會習慣中,世代傳習,凸顯了酒與人類起源和文化傳承的密切關係,它為我們注入的激情和能量,足夠在我們胸中建設一個精神家園。那麼,到底是誰發明了酒?歷代文人學者,不斷進行探索、考證。
(三)
一滴水,一滴叫作“酒”的水,具有一種攝人心魂的力量。它穿越了大多的時光,漸漸成為一種文化符號,被賦予了更多的情感意義與價值依託。它既可以聚集萬人,喝得轟轟烈烈;也可以一己獨酌,喝得悠長而神秘。酒入愁腸,愁上添愁;酒入情懷,如火如荼。酒取於水之精、物之髓,是至情至性之物,飲酒也就成了至情至性的情感運動。如果你心中歡樂,酒使你的歡樂瀰漫出來,讓歡樂達到不可收拾的程度;如果你心中悲苦,酒使你悲苦愈濃郁,彷彿天下蒼生,唯己為最;如果你渴望創造,酒便遣萬物於筆端,並提供那妙不可言的靈機一刻;如果你對誰恨之入骨,酒便在你心中燃燒,要麼使你擲杯而起,手刃仇敵,要麼使你穩如泰山,心裡卻嚼碎對方,暗中狠過一通“嗜血復仇”的癮……
總之,酒讓你內心情感翻倍,大幅度地擴張自我;酒是陰柔的、綿軟的、物質的、形而下的、無形無色的,一旦與人結合,它又變成陽剛的、火辣的、精神的、形而上的、有形有質的……因此,一個“醉”字,差不多就是一個縮寫的世界,一種濃郁的詩意!
(四)
有人對李白的死進行了考證,認為他確實是死於“酒”。
民間早有其“撈月落水”“騎鯨升天”的傳說。“撈月”“騎鯨”雖事涉無稽,但值得玩味的是人們寧肯捨棄醫學科學的探求,而驅馳自己的想象,這實在太有深意。
英國傑出的戲劇家蕭伯納有一句名言:“知識不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為科學。”但一切就如此簡單么?
我們無法解答酗酒者的種種心理健康問題。因為種種看似不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是隱性的心理危機。但透過上述種種現象,我們已看到了酒對一個人身心的危害與毀滅。人類酗酒的下場,會比猴子更妙嗎?
(五)
酒本無罪,正如利器,到了歹徒手中便成了殺人越貨的兇器,有罪的正是我們“萬物之靈的人”。
酒不醉人人自醉,荒謬的酒,濃縮了人間的荒謬。這不是酒的迷誤。世界的一切迷誤,都是人性的迷誤。
我們社會上形形色色的酗酒者,無論是酒神酒仙酒聖,還是酒徒酒民酒鬼酒桶酒漢酒罈酒瘋子……都是精神變態、靈魂扭曲的社會病兒。
這病兒只能自救,因為無葯。
如果我們不要求一個人首先對自己負責,能相信他還會對別人負什麼責?如果我們不要求一個人首先珍惜自己的生命,還真的指望他會珍惜別人的生命?如果我們不鼓勵每個個體都努力成為清醒者,那麼我們整體合起來又是什麼?
遏制酗酒,不僅在於生理,更在於心理。
心理的世界無比廣闊。
酒是好好的酒,清澈而溫存;世界是好好的世界,充實而空靈。就看你怎麼去面對酒杯,面對世界。真正的醒醉是由人不由酒的。
(六)
漫天的浮躁並未消退,酒宴一幕比一幕熱鬧,其奢華場面與“文化”二字漸行漸遠,與濃濃腐敗味、蠢蠢愚昧態,烈烈諂諛風越走越近,特別是在公款消費的助推下,官場上的飲酒之風可謂登峰造極。
長期以來,“行賄受賄要不得,吃吃喝喝沒問題”的觀念在一些幹部中盛行,他們把酒桌危害看得太輕,認為只要利益不裝進口袋,就不算腐敗,吃了喝了揪不著,抓不住。於是,“端起了酒杯,忘記了口碑”,任意揮霍,且理直氣壯。可一旦“老虎”現出原形,必將在民眾中產生顛覆性的認知影響,讓民眾大跌眼鏡,進而想象“老虎”在背後是怎樣的聲色犬馬花天酒地,並由此產生對政府部門的關聯性質疑和臆想。這種危害程度,顯然不是“蒼蠅”所能達到的。
“奢侈”正在成為鴉片。然而,許多人卻低估了這種畸形“吃喝”現象的“輻射力”,沒有看到京城出現的“最低消費”現象已在潛移默化中腐蝕著社會。這種大吃大喝在渲染奢靡中誘發著一種畸形的消費觀念和形態,並進而形成一種以炫耀奢華為榮的價值判斷標準——“最低消費”的高低成為判定對客人是否尊重、主人是否有地位的標誌。從而,對整個社會的價值體系產生了不可低估的負面影響,給社會帶來傷痛。
(七)
中國是個發展中國家,糧食儲備率雖高於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糧食安全線標準,但從歷史的數據來看,在1985年至2010年的26年間,糧食增產率有9年為負數。據海關統計,2011年我國進口糧食包括小麥、玉米、大米三大作物品種合計1077.5萬噸,同比增長294.5%;2012年我國進口大米2316萬噸,同比增長3.1倍,為2000年以來最高值。中國屬世界農產品進口大國。按《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2008—2020年)》預測,到2020年我國糧食需求總量為527億噸,每年至少要增加糧食40億公斤以上。因此,我國糧食供需只能說處於緊平衡脆弱狀態。
毫無疑問,保障糧食安全仍面對許多挑戰:我國城鎮化、工業化進程加快,人口呈剛性增長,人口增長與耕地減少、水資源短缺的矛盾長期存在,而出售土地,成了中國發展的主要資金來源。1979年,我國耕地面積為13476萬公頃,到2008年末減少到12171.59萬公頃,年均減少40多萬公頃耕地。長江流域人均耕地還不到0.84畝,而每年人為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2012年6月14日《江西日報》報道:江西省貴溪市鴻塘鎮羅家村486戶、1860人,沒有一分耕地。
中國是個人口大國,儘管農業人口佔80%以上,但吃飯或溫飽問題一直是國家和人民面臨的一個難題。而在每年還須進口大量糧食養活13億芸芸眾生的情況下,我們每年卻要耗費1500萬噸糧食釀酒。這些糧食超過了1997年年進口糧食的總量;相當於北京1100萬人口3年多的口糧,從1980年到1997年,全國每年糧食的增長還遠遠不夠一年釀酒的消耗量。為此,有人認為這是當今中國酒患的第一大黑洞。
虛妄的土地上只能結出虛妄的果子。在這塊古老的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現已有輕工、商業、民政、化工等10多個部門興建的各類酒廠5萬多家,加上各地興建的鄉鎮小酒廠和個人辦的釀酒作坊,形成了各自為政的格局。按照《中國釀酒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到2015年,全國白酒總產量將達到960萬千升,但僅2011年一年,白酒產量就已“達標”,還超過60多萬千升。
(八)
新的希望已經起航,新的希望開始照亮現實。2012年12月,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出台了《八項規定》《六項禁令》,在“吃喝”上颳起了一股“勤儉節約,反對奢侈浪費”的政壇清風,神州驟起肅貪廉政大潮。它不僅在黨員中激起了強烈反響,而且吹響了促使人們對照檢查、深刻反思的動員令。
古往今來,中華民族一直沒有停止過追尋夢想的腳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夢想,需要凝聚起億萬人的力量,激發出億萬人的熱情,需要遏制眼下這股泛濫在中華大地的酒潮,這不僅僅是康復百萬個家庭,也不僅僅是重新恢復我們的廉潔之風,而是要改造我們的國民性,拯救我們腳下的這塊土地!
我們腳下這塊土地有百功而無一罪,它不應當沉淪。
我們腳下這塊土地相當古老,它祈望煥發青春。我們能幫助它的只有一點,讓它休養生息,減輕它身上的重負。
兩千多年前繁盛一時的樓蘭古國,以太多的人口和大肆消費破壞了自己的生存環境,從而毀滅了自己的文明,變成了生命的禁區。
土地貧瘠,人口眾多,大吃大喝,文明衰落。
加速這種貧困的是愚昧,是酒文化的變異、民族文化的貧窮。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再也沒有比沒有土地沒有文化更為貧困的了!
國強才有文化大國,國不強則只有文化古國而已。
人類的不幸要靠人類自己去救治,不敢正視不幸的人,就永遠不能救治自己。
一個不會行走在斑馬線上的民族便無法行走在世界的前列。文明是一切昌盛的前提。
猴子醉酒才招來猴子的悲劇,中國必須在與其自身醉態的拼殺中,走出猴子的悲劇。
這是無可避免的選擇,伴隨的將是無可避免地崛起!歷史深沉地凝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