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神經損害
視神經損害
視神經損害是視神經傳導通路內某種病因所致傳導功能障礙的疾病。
視神經屬於中樞性傳導束,視神經損害系視神經傳導通路內某種病因所致傳導功能障礙的疾病。
病因病理病機
視神經損害
2.視野缺損可分為兩種:①雙顳側偏盲:如為腫瘤壓迫所致兩側神經傳導至鼻側視網膜視覺的纖維受累時,不能接受雙側光刺激而出現雙顳側偏盲。腫瘤逐漸長大時,因一側受壓重而失去視覺功能則一側全盲,另一側為顳側偏盲,最後兩側均呈全盲。②同向偏盲:視束或外側膝狀體以後通路的損害,可產生一側鼻側與另一側顳側視野缺損,稱為同向偏盲。視束與中樞出現的偏盲不同,前者伴有對光反射消失,後者光反射存在;前者偏盲完整,而後者多不完整呈象限性偏盲;前者患者主觀感覺癥狀較後者顯著,後者多無自覺癥狀;後者視野中心視力保存在,呈黃斑迴避現象。
視神經損害
(optic nearomyelitis)病前幾天至兩星期可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可首先從眼癥狀或脊髓癥狀開始,亦可兩者同時發生,通常一眼首先受累,幾小時至幾星期後,另一眼亦發病。視力減退一般發展很快,有中心暗點,偶爾發展為幾乎完全失明。眼的病變可以是視神經乳頭炎或球后視神經炎。如系前者即將出現視乳頭水腫,如系後者則視乳頭正常。
脊髓炎癥狀出現在眼部癥狀之後,首先癥狀多為背痛或肩痛,放射至上臂或胸部。隨即出現下肢和腹部感覺異常,進行性下肢無力和尿瀦留。最初雖然腱反射減弱,但跖反射仍為雙側伸性。感覺喪失異常上或至中胸段。周圍血白細胞增多,血沉輕度增快。
視神經損害
(optic neuritis)可分為視乳頭炎與球后視神經炎兩種。主要表現急速視力減退或失明,眼球疼痛,視野中出現中心暗點,生理盲點擴大,瞳孔擴大,直接光反應消失,交感光反應存在,多為單側。視乳頭炎具有視乳頭改變,其邊緣不清、色紅、靜脈充盈或紆曲,可有小片出血,視乳頭高起顯著。視乳頭炎極似視乳頭水腫,前者具有早期迅速視力減退、畏光、眼球疼痛、中心暗點及視乳頭高起小於屈光度等特點,易與後者相鑒別。球后視神經炎與視乳頭炎相似,但無視乳頭改變。
(optic atrophy)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兩種。主要癥狀為視力減退,視乳頭顏色變蒼白與瞳孔對光反射消失。原發性視神經萎縮為視神經、視交叉或視束因腫瘤、炎症、損傷、中毒、血管疾病等原因而阻斷視覺傳導所致。繼發性視神經萎縮為視乳頭水腫,視乳頭炎與球后視神經炎造成。
視神經損害
(見視野缺損)。
(一)雙顳側偏盲
視神經損害
2.顱咽管瘤(craniopharyngioma)主要表現為兒童期生長發育遲緩、顱內壓增高。當壓迫視神經時出現視力視野障礙。由於腫瘤生長方向常不規律,壓迫兩側視神經程度不同,故兩側視力減退程度多不相同。視野改變亦不一致,約半數表現為雙顳側偏盲,早期腫瘤向上壓迫視交叉可表現為雙顳上象限盲。腫瘤發生於鞍上向下壓迫者可表現為雙顳下象限盲。腫瘤偏一側者可表現為單眼顳側偏盲。顱骨平片有顱內鈣化及CT、MRI檢查和內分泌功能測定,臨床多能明確診斷。
3.鞍結節腦膜瘤(tuberde of sellae arachnoid fibroblastoma)臨床表現以視力減退與頭痛癥狀比較常見。視力障礙呈慢性進展。最先出現一側視力下降或兩側不對稱性的視力下降,同時出現一側或兩顳側視野缺損,之後發展為雙顳側偏盲,最後可致失明。眼底有原發性視神經萎縮的徵象。晚期病例引起顱內壓增高癥狀。CT掃描,鞍結節腦膜瘤的典型徵象是在鞍上區顯示造影劑增強的團塊影像。密度均勻一致。
(二)同向偏盲 視束及視放射的損害可引起兩眼對側視野的同向偏盲。多見於內囊區的梗塞及出血出現對側同向偏盲、偏身感覺障礙和顳葉、頂葉腫瘤向內側壓迫視束及視放射而引起對側同向偏盲。上述疾病多能根據臨床表現及頭顱CT檢查明確診斷。
病因治療:能找到病因,如細菌感染引起者,應用能透過血腦屏障的抗生素。梅毒、結核引起者,應用驅梅、抗癆葯。由副鼻竇炎、齲齒、扁桃體炎等引起者,應消除病灶。皮質激素:皮質激素能減輕組織的炎症反應及減少組織水腫,減輕視功能的損害和縮短病程。在無全身和局部禁忌症的情況下,開始時採用大劑量衝擊療法,以後減量漸停。①全身用藥:地塞米松10~20mg或氫化可的松100~200mg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鹽水500ml靜滴;或強的松80mg,每日1次口服。②局部用藥:強地松龍0.5~1ml或地塞米松5mg球后注射,隔日1次或1周1次,按病情決定。
血管擴張劑:地巴唑、煙酸、蘆丁等口服,妥拉蘇林、654-2肌注或球后注射。
中醫中藥:中醫根據辨證施治原則,採用辨證分型治療。氣滯血郁證予疏肝解郁、行氣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