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稚

泰山美術館館長

張傳稚 ,女,1958年4月10日生於山東省泰安市,畢業於鄭州煤炭管理學院,研究生畢業於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現任泰山美術館館長兼中國國家畫院泰山寫生教學中心主任、泰安市收藏家協會主席、《泰山美術》主編 。2009年被北京大學聘為文化產業研究院項目主管,2011年被山東大學管理學院聘為碩士生兼職導師。與國家畫院、中國美協合作策劃實施“百名書畫家寫泰山”、“書畫大家走進泰山”、“沈鵬書法精英班泰山詩創作展”等多次大型書畫活動。

人物評價


張傳稚
張傳稚
文化圈內人士形象地稱為“泰山文化責任人”,一些國學學者、藝術家則稱她為“泰山文化使者”。啟功先生題寫:“泰山青松”、“花好月圓”;楊善深先生題:“隨遇而安”;文懷沙先生題寫:“政、清、和”“儒、釋、道”;沈鵬先生題:“博大不讓土,崇高不求同,不以眾山小,群山仰一宗。”;盧禹舜先生題寫:“厚德載物” ;劉文西先生題:美在人間;范揚教授欣然寫下“欲寫高深無限意,溪邊有客抱琴來”並戲稱她為“藝術家的知己”、“泰山的知音”。

人物經歷


1978年在山東煤管局辦公室工作,直到1992年主動要求,離開機關,
張傳稚與晁海、包洪波、王本傑、郝振剛等
張傳稚與晁海、包洪波、王本傑、郝振剛等
創辦企業,成為省直機關第一個下海吃螃蟹的人。1992年正式創辦大都實業有限公司。《山東畫報》以《下海下海》為題大篇幅報道了她下海的事迹,十年貿易讓她掘到第一桶金。
1998年她開始介入文化產業,創辦泰山美術實業有限公司。之後相繼成了大都書畫院、泰山美術館,並在國內許多大師的幫助支持下,精心打造泰山美術館。從而打造出在泰安、在山東、在北京,甚至在全國有名的泰山美術館,蜚聲業界。

個人事迹


王克煜撰文《一剪寒梅傲雪中》,記錄了中國國家畫院泰山教學寫生基地主任、泰山美術館館長張傳稚的人生軌跡。
玉蕊含苞美,春光蒞此臨。披霜明傲骨,沐雪見冰心。”“翩翩俊影暗香裁,傲骨冰心映雪開。不畏風刀霜劍苦,只傳花信喚春來。”“淡淡寒香寂寂身,冰清未肯染纖塵。披霜頂雪花開苦,只為人間報早春。”……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詠梅贊梅嘆梅。梅的傲骨,梅的高雅,梅的暗香,讓我們感嘆大自然的造物弄人,寒冷冰凍退卻人的心卻改變不了梅的心,在百花凋謝的時候,梅與冰雪頑強的抗爭,苦痛后是更熱烈的綻放。由此看來,梅列中國繪畫四君子之首,理應當之無愧!
泰山腳下有一位質樸、優雅的女人,就像《上海一家人》那個主人公若男,淳樸大方,不驕不飾、做事內練而不事張揚,簡樸不失身份;行事利落,熱情奔放,又頗具章法;堅強自信,做事追求完美……
她用自己的堅強、自信、大氣、靈感,書寫了多姿多彩的人生經歷。機關十年,她是初露鋒芒;下海十年,她是厚積薄發;做文化十年,她是得心應手。三個十年,三個領域,步步走得前瞻,樣樣做得有聲有色。
1976年她上山下鄉,參加工作分配到省煤管局,前後14年的時間,已歷練成為一個有思想,有膽識,有作為,能獨當一面比較成熟的機關幹部,1992年她成為省直機關第一個下海經商的人,《山東畫報》以《下海!下海……》為題用大篇幅報道了她下海的經歷,十年商海嘗試人生一種新的經歷和磨練。1998年她開始介入文化產業,又是十年的時間,她一手打造出在泰安、在山東,甚至在全國知名的泰山美術館,蜚聲業界。
說到這裡,或許很多人已經猜出她就是——泰山美術館館長張傳稚女士。她用
張傳稚和沈鵬在泰山
張傳稚和沈鵬在泰山
發自肺腑的一種感動,用一顆赤誠之心,宣傳泰安,傳播泰山文化,在泰山文化史上打造了一個個知名品牌,留下一串串不可磨滅的足跡。張傳稚因此被文化圈內人士形象地稱為“泰山文化責任人”,一些國學學者、藝術家則稱她為“泰山文化使者”。
也正是因為這些,啟功、文懷沙、楊善深、劉文西、沈鵬、白雪石、黃苗子、劉炳森、盧禹舜、范揚、曾來德等,或率弟子來泰安寫生創作,或來泰舉辦藝術品展覽,爭相為泰山、泰山美術館和張傳稚留下許多溢美之辭——從啟功先生題寫:“泰山青松”、“花好月圓”;到楊善深先生題:“隨遇而安”;從文懷沙先生題寫:“政、清、和”“儒、釋、道”到沈鵬先生題:“博大不讓土,崇高不求同,不以眾山小,群山仰一宗。”
感悟泰山 傳承文化
打開泰山美術館網站,簡介中寫道:泰山美術館寫生基地,是中國美術家寫生基地,也是中國國家畫院唯一批准掛牌的教學寫生基地。地處泰山登山主盤道孔子登臨處,臨池樂地、古樹參天、環境優雅、空靈靜謐,用於接待藝術家來泰山採風創作、休閑旅遊。泰山美術館以弘揚泰山文化、繁榮民族藝術為己任,立足泰山、力主專業、力求學術。竭力打造專業的藝術展覽、交流平台。為藝術家提供寫生、創作、展覽、系統的服務。建館以來,已成功舉辦了藝術之源泰山行、三屆泰山美術論壇、山水百家與泰山百景等全國性大型藝術創作活動,在藝術界產生了較好的影響。
現在看來這個夢想正越來越清晰的成為現實中的一步一步。
張傳稚與文懷沙先生交談
張傳稚與文懷沙先生交談
張傳稚並不是泰山人,因為工作關係常來泰安出差,較多機會接觸賓館、酒店業,敏銳的商業眼光讓他下決心在泰安經營酒店。1993年一個全新的酒店——新大都飯店在東嶽大街開業了,她的前任總經理就是剛剛離開煤炭局機關不久的張傳稚女士,且一干就是十年。從小就酷愛文化藝術,曾夢想當作家的張傳稚,開始以泰山人自居。可是在給越來越多的客人們接觸中,常常被客人的話深深地刺痛著:“你們泰山雖然歷史文化悠久,積澱很深,但是文化產業貧乏,傳播速度緩慢,抱著一座金山,不會運作宣傳……”“泰山是五嶽獨尊,是中華文化精神的象徵。”張傳稚蒼白無力地反駁著,也在一遍一遍地思索著,是啊!尤其泰山當代文化幾乎是個空白,除了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馮驥才的《挑山工》等幾篇散文以外,繪畫藝術方面成就不突出。特別是守著一座書法藝術寶庫、其開發利用並不充分。泰山畫派,只是作為一個美好的願望,遙遙無期地存在人們心中。一句一句對話,一次一次的觸動,深深地震撼著張傳稚那顆炙熱的心,她為有這麼好的條件、這麼寶貴的文化資源而不得以充分開發利用而深感惋惜。
“我要擔當起這份社會責任!”懵然之間,張傳稚做出這樣的選擇。她的性格決定了她做事的速度和所找到的切入點,說做就做。
千禧年的一次慶祝活動,即與中國美協合作策劃實施了一場大師雲集、高規格、高品位的大型藝術創作活動;劉大為何家英、湯文選、杜滋齡、劉炳森、王學仲沈定庵龍瑞趙衛等68位著名藝術家到場,天津電視台、湖北電視台專題報道了這次活動,啟功先生因身體原因雖未到場,但為“泰山美術館”題寫館名匾額。首次嘗試的成功令她激動、感動、怦然心動;也使她信心倍增。決意放開手腳,展奔思緒,插上理想的翅膀,輔以嚴謹務實的態度,飛得更高些。
劉文西(右)在泰山美術館創作
劉文西(右)在泰山美術館創作
張傳稚就是憑著這種感動,開始廣泛大量的查閱泰山的資料文獻。於是一個商人成了大學圖書館的常客,收藏了一些線裝書,還有了一批教授學者朋友。很快,張傳稚不但對泰山有了全面深刻的了解,而且還有了自己的一些獨特的設想。泰山為五嶽之首、中華十大名山之先,被聯合國確定為人類自然文化雙遺產,它同長城長江黃河一起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且蘊涵、滲透和代表著中華文明的延伸和發展,尤其是它古老、豐富、厚重的文化,儒、釋、道三教合一的神秘;神山、聖山、文化山的三大特質以及國泰民安、積極向上發展的內涵成為帝王封禪、文人題詠、民眾朝聖、香客崇拜和嚮往的聖地,中國文化史的縮影;特別是它那“高而可登、雄而可親、松石為骨、清泉為心、呼吸宇宙、吐納風雲、海天之懷、華夏之魂”的獨特景觀和文化魅力,成為藝術家們創作的精神源泉。它那秀麗景觀和深厚的文化積澱,成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藝術寶庫。基於泰山的名氣和影響,可以邀請內地和港澳當代知名的美術家集聚泰山腳下,既是眾多藝術家的夙願,又是繁榮民族文化、發展中華美術的一件好事,更是宣傳泰山,推動泰安文化、旅遊事業發展,提高泰安知名度的難得的機會。
張傳稚與徐悲鴻夫人靜文女士(右)
張傳稚與徐悲鴻夫人靜文女士(右)
有了對泰山的這份誠摯感悟,有了對泰山的這份美好設想,加上她那份寧折不彎的勁頭,張傳稚一發不可收。僅2002年連續舉辦了八個畫展,3月熊伯齊書、畫展、5月褚大雄畫展、7月與杭州江南書畫院舉辦“藏畫於民”聯展、8月朱全增林海鍾畫展、9月陳傳席畫展, 11月仲迎曦(旅日畫家)畫展,12月王書俠孟鳴聯展。泰城市民簡直是目不暇接,有了直接接觸高雅藝術的機會,著名藝術家,高雅藝術品走進百姓的生活,市民的業餘生活以及藝術品市場變得多姿多彩。泰山美術館的名字不斷出現在媒體上和市民的熱議中。
然而,隨著各項活動的開展,張傳稚又陷入了更深的思考,必須搭建一流藝術交流平台,舉辦高品位的展覽,建立和完善推出人才的機制,提高泰安整體藝術創作水平, 把文化和產業結合起來,打造知名的文化品牌;這就需要讓泰安的人才走出去,國內的高水平的藝術家走進來,挖掘人才資源共同書寫泰山文化的大文章。基於這種認識升華提高,她深感使命的意義,責任的重大,道路的寬闊,也激發起了更高的熱情,制定出更遠大的目標。
對話大師 書寫泰山
泰山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如何打造一個品牌,搭建一個平台,以吸引全國藝術家到泰山展示才華?這是一個重大的課題。需要政府、團體、藝術家等多方面的努力,
張傳稚與劉大為先生
張傳稚與劉大為先生
才能得以完美的破題。
張傳稚不等不靠,身體力行,盡其全力,加快了泰山美術館的建設。彈指十年,她一擲數百萬,從無到有,一直到建成泰城最專業的美術館。有了“橋樑”和“載體”,就要通過橋樑呼應品牌的打造,通過載體承接文化投入,通過平台聯繫高端與終端,通過活動創造自身活力。
大廈平地而起,剩下的就是引鳳了。讓國內知名文化藝術家到泰山,為泰山創作!這恐怕比建幾座大廈難得多。張傳稚絞盡腦汁,煞費苦心,運籌帷幄,一切似乎在她的掌控之中……從1998年到現在,幾乎每月她都拜訪一位文化藝術大師,從文懷沙到啟功,從楊善深到沈鵬,從龍瑞到陳傳席,從盧禹舜到曾來德等等……她都是坐上客,有的一年一趟,有的一月可能兩趟,真誠的交往,結下深深的友誼,他們談論泰山文化,談論泰山書法、談論泰山刻石,交流感悟,彼此心心相通……
2004年4月,張傳稚審時度勢,向中國美術家寫生基地管理委員會申請,在泰山建立了寫生基地,張傳稚親自擔任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在全國重要風景名勝區均設有寫生基地,泰山作為中華十大名山之首,被眾多藝術家嚮往已久。原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協顧問劉文西親自題寫“中國美術家泰山寫生基地”的牌匾。泰安新大都飯店承擔了中國美術家來泰山體驗生活、寫生、創作的任務。4月18,泰山美術館舉辦“藝術之源泰山行”暨中華泰山美術論壇活動,同時為中國美術家泰山寫生基地揭牌。中國美協常務副主席劉大為來了,原美協副主席劉文西來了,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董風基,原省軍區政委何法祥,泰安市委書記來了,他們相聚泰山美術館,參加學術論壇,出席揭牌儀式。
中國美協選派的100多名藝術家,雅集凌高峰,相聚玉皇頂,感受泰山之壯美、文化之魅力,從奮力的登攀中獲取創作靈感,揮毫潑墨,創作了三百多幅以泰山為題材的作品、八萬多字的美術理論文章。著名書畫家、詩人庄培森先生登岱頂后詩興大發,濃筆重墨填浪淘沙一首:“翰墨聚岱頂,百代大觀拔地通天,白雲漫,碧霞祠上裊祥煙,祈福不斷。唐摩崖高懸,石刻燦爛,高山流水和琴弦,竹林寺下松濤喚,國泰民安。”
藝術家們從美學意義上,尋找泰山之魂,進而領悟了泰山文化,發揚泰山文化。47年前曾來過泰山的著名畫家、美術家劉龍庭意味深長地說:“如今舊地重遊,深感泰山文化的厚重,深感泰山文化在中國文化中不可動搖的地位和分量。泰山安,則國家安,這就是泰山文化的歷史作用。”
張傳稚與第一代油畫大師馮法祀(右二)
張傳稚與第一代油畫大師馮法祀(右二)
翌年10月29日,第19屆世界詩人大會在泰安舉行,泰山美術館同時舉辦第二屆中華泰山美術論壇。這次為中國歷史上首次世界詩人大會, 大會名譽及國際主席陳香梅、王光英、李國彝程萬琦季羨林、高占祥等, 大會主席范光陵。出席中外詩人約1000人, 參與人數5萬餘人。
2007年註定是泰山美術館大發展的一年,也是泰山大收穫的一年!在張傳稚的積極申請下,經中國國家畫院考察論證並批准,中國國家畫院全國唯一的教學寫生基地落戶泰山美術館,這是迄今為止國家畫院在國內設立的第一個教學基地。也是國家畫院這座藝術高峰與五嶽之首泰山極頂的高峰對接。中國國家畫院前身是中國畫研究院,畫院曾雲集李可染葉淺予何海霞等眾多藝術大家。中國國家畫院認為,泰山悠久的歷史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積澱起來的,教學寫生基地落戶泰山,實現了一流名山與一流藝術機構兩座高峰的結合。中國國家畫院表示,將定期組織高層次的美術理論研討、帶領研究生學員到泰山寫生創作,借泰山人文與自然之靈氣,創作更多傳世佳作,為古老的泰山增色,為泰安發展增輝。也必將對泰安、山東的美術事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對繁榮文藝創作、弘揚泰山文化也有深遠意義。
4月26日,中國國家畫院泰山教學寫生基地授牌儀式暨第二屆藝術之源泰山行活動舉行。中國對外經濟文化交流協會會長肖武男為基地揭牌。本次活動以“人文泰山,國泰民安”為主題,以“藝術之源追溯泰山,美術創作潑墨當代”為主線,以“弘揚泰山文化,遞進中華文明,構建和諧社會”為主旨,緊扣“閱盡千年文化史,讀盡萬年文化章,惟有泰山文化源遠流長”主題,著力打造“人文泰山,國泰民安”的繁榮景象。這次活動的目在於,探討文化藝術成長動力,激發藝術發展潛在力量,促進中華美術事業進步,提升藝術創作質量。一是藉助泰安市被批准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泰山被批准為國家首批“5A級風景名勝區”這一契機,探索藝術之淵源,進一步提升泰山的知名度,進而擴大泰安的影響;二是為東嶽泰山留下巨筆,填補大型“國畫泰山”的歷史空缺;三是用“中國國家畫院泰山教學寫生基地”落戶泰安的社會傳導效應,以畫會友,廣交朋友,著力提高泰安、泰山的美譽度和公信力,以此構建泰安高層面招商引資平台,通過“藝術搭台”,
張傳稚與楊善深討論經石峪石刻
張傳稚與楊善深討論經石峪石刻
塑造活力泰安新未來。
來自國內的100多名頂尖美術精英再次登上泰山,品味東方文化的瑰麗,體驗五嶽獨尊的峻險,享受泰山極頂的風光,欣賞中華文明的詩篇。泰山,這座屹立東方的聖山,這部通古鑒今的石書,這軸風光無限的畫卷,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體,集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於一身,造化天成,雄渾神秀。感其貌,念其史,悟其魂,馳目放懷,心曠神怡。“雲天登泰山,絕頂凌高峰。遠眺乾坤大,浩氣貫長虹。”大師們沉浸此情此景中,寄情于山水之間,暢懷於筆墨之中,為泰山傳神而抒寫,為泰山雄美而放歌。
12月9日,在張傳稚舉辦的第三次“泰山美術論壇”上,中國書協名譽主席沈鵬先生親自主講,無疑將論壇又推上一個新的歷史高潮。著名書畫家曾來德導師及沈鵬書法精英班36名書法家學員紛紛登壇,以泰山博大精深的文化為背景,以泰山的人文和自然美學為基礎,縱論泰山的人文自然之美,尋找領悟泰山文化,發揚光大泰山文化……
之後,張傳稚協助泰山風景區在后石塢建立中國國家畫院教學寫生點。2008年4月16日,著名山水畫家、國家畫院常務副院長盧禹舜教授率40名弟子,到泰山進行為期十天的寫生創作。在張傳稚女士的積極影響和倡導下,中國國家畫院山水教研室、著名畫家范揚把泰山列為2008年的創作課題!
默許泰山 打造品牌
許多美術館的展覽功利性很強,張傳稚卻不惟浮名薄利。泰山美術館既辦大師的書畫展,也辦館藏精品展,還為新人辦推薦展,而且面向市民永久免費開放。總之,張傳稚致力於建設一個一流的美術館。十年泰山美術館,早已鋒芒初露,名聲大震。國內外知名畫家紛紛前來,推介作品,舉辦展覽。如今,泰山美術館已經成為泰山文化的一張名片。
如今在張傳稚的努力下,一流的泰山,一流的畫院,一流的大師與一流的美術館,已經對接聯手,一張碩大宣紙已經鋪開,如何豐富泰山的繪畫理論、創作出以泰山為題材的藝術精品、凝聚一批藝術人才、提高泰安整體的創作水平,已經有了良好的開端。泰山畫派也許不再是一個遙遠的夢……
白雪石為泰山美術館題名
白雪石為泰山美術館題名
張傳稚對人們的願望不棄不離,她熟知孔子的一句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在邀請美術團體採風寫生的同時,她注重邀請著名書畫大師來泰山舉辦聯展個展。僅中國美協副主席、理事級的畫家就有劉文西、霍春陽、范揚、於志學唐勇力、江碧波、龔建新、馬波生朱理存賈平西、何水法、賈廣建等親臨泰山美術館留下墨寶,讓泰城人民大飽眼福。還先後舉辦了熊伯齊、陳傳席、褚大雄、湯立趙佔東張寶珠、劉明波、宋豐光、張宏斌、馬西光等書畫展。僅2006年泰山美術館就舉辦了十幾個畫展。期間,影響較大、學術水平較高的展覽有《泰山墨韻——范楊工作室師生作品展》;《微雲起泰山——曾來德藝術中心畫家書法班、書法高研班作品展》;在市政大廳舉辦《泰山巨幅書畫展》,展出20餘幅國內著名畫家聯手創作的泰山題材的巨幅作品;為促進國際間的文化藝術交流,泰山美術館還舉辦了旅日畫家仲迎曦個人書畫展、中日文化交流展。2007年12月9日,沈鵬書法精英班泰山主題詩創作展在泰山美術館新館開展。展出了全國36位書法家,其中包括17名中國書協理事的泰山詩創作作品。一時,引起國內美術媒體廣泛關注,受到國內美術界高度評價。然而,誰會知道這次高規格的展覽和大規模的創作竟源於張傳稚對曾來德教授的一次感動。當時,國家畫院新開一個沈鵬書法精英班,作為教學部主任和書法篆刻創研室主任、精英班導師的曾來德談到了學員的構成、未來書法的發展、泰山書法的地位等等……。張傳稚聽后一諾千金:“曾主任,這60萬學費我們美術館承擔了。只要您多創作一些以泰山為主題的作品、而且把這些作品永久陳列在泰山美術館……”曾來德被張傳稚傾心泰山文化的高貴品格深深地打動了,不僅答應把“泰山主題詩創作”定作教學課題,還提筆寫下“默許泰山”四個大字。
張傳稚還是泰山藝術家的知己。泰山美術館引進畫家簽約機制,推出宣傳本土書畫家, 為他們無私提供施展才華的舞台。近年來,張傳稚利用與高端美術團體、美術媒體聯繫廣泛的優勢,重點推介本土畫家王書俠、劉鋼教授。短短几年,兩位藝術家走出山東,走向全國,先後入圍國家級美展並獲獎。王書俠教授創作的長卷《東嶽泰山圖》被國家級出版社出版在全國發行,並被列為中國十大山水長卷珍藏系列之一。2007年創作的《雄峙天東》入選中國金陵百家,受到劉大為、何家英、孫克等著名藝術家、美術評論家的高度讚譽,並在中國美協2007年展覽中獲優秀獎,這是以泰山為題材的寫意山水畫創作尚屬首次。
張傳稚與國學大師文懷沙
張傳稚與國學大師文懷沙
一個完整的當代藝術博物館,應在學術、教育、休閑三大功能形象上做文章。學術功能形象要求高層次高眼光,以嚴格的美術史態度開展工作,引起學術界認同和重視;教育功能形象要求美術館的高品位藝術品、展示方式以及美術教育手段滲透於社會大眾的參與行為之中,讓大眾在美術館中獲得潛移默化的美育熏陶;休閑功能形象是通過美術館典雅優美的環境和藝術氣氛,以及所提供的獨有的服務項目,營造一個愉悅輕鬆的文化休閑場所。張傳稚在美術館相繼設立了泰山來德藝術中心、沈鵬書法精英班作品陳列館、泰山范揚藝術中心,讓高端書畫藝術家落戶泰安,紮根泰山。
張傳稚籌備中的美術專業國際修學項目正在順利進行、且招收的學員全是國外學生,第一批俄羅斯學員即將開學;首選中國十位頂尖大師的永久藝術陳列館正在籌備中……
心繫泰山 服務大眾
泰山美術館這個品牌已經在業內叫響,成了泰安的文化界的一張王牌。
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視察泰山教學基地
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視察泰山教學基地
雖然張傳稚不是泰安人,但是她早已根植泰山,深深愛著這片古老而又年輕的土地。她早已默許泰山,傾心泰山文化事業。有人說,她是泰山的知己,深知泰山的份量、藝術的真諦;有人說,她會用全部的精力,不懈的追求,打造與名山匹配的泰山美術;有人說,她是優秀的經紀人,在取得藝術價值的前提下,更注重美術的市場價值;有人說,她傾心培育藝術,植根於市場繁榮的沃土……因此,弘揚泰山文化,打造泰山品牌,泰山美術館首當其衝。
文化是多元的,藝術領域是廣泛的,在泰城有眾多收藏愛好者活躍在藝術品市場上。但與外地相比,市場不規範,隊伍不集中,投資行為不專業,大家有強烈的願望,建立自己的協會,卻沒人挑頭成立,也沒人可提供活動場所,辦公場地,他們找到了張傳稚,文化使者的責任感再一次激發了她幹事的熱情,由她出資註冊資金,由她提供場地,辦事人員,由她出任法人代表,成立泰安市收藏家協會。協會理事會理事大多是泰安市市直機關離退休老幹部和大企業的一把手。藉助每年一屆的泰山國際登山節,張傳稚以協會和泰山美術館的名義,自己出資舉辦了兩屆民間收藏精品展,為廣大收藏愛好者免費提供展示、交流、交易的機會,極大的推動和促進了泰城藝術品市場的成熟和壯大。她也像旋風一樣把眾多收藏愛好者集聚在協會這個隊伍里。培訓藝術品收藏、鑒賞知識,舉辦小型藝術品拍賣會,組織外出參觀,創辦協會名刊,豐富多彩的活動為泰城的藝術品市場增添了活力和情趣。
張傳稚與周佩珠女士
張傳稚與周佩珠女士
泰城以及周邊地區的收藏愛好者都知道,在泰山文化廣場有一個泰山古玩城,都知道那裡藝術品豐富、交易規範、商家店鋪享受著良好的經營環境和周到放心的服務,卻不知道打造這座古玩城的人是誰?這又是張傳稚介入文化產業后的又一次大手筆,她出資幾十萬元把文化廣場閑置的飯店裝修改造為古玩城,吸引了眾多收藏愛好者入城經營,每周六一次的藝術品集市也圍繞泰山古玩城而不斷擴大規模,泰山腳下增添了一處多功能的文化場所,經過張傳稚的努力,泰山古玩城已成為對周邊地區影響力較大的文化品牌和藝術舞台。
為活躍泰安老年文化藝術活動,泰山美術館連續三年為老年書畫工委舉辦“俏夕陽”書畫展。與媒體聯合舉辦泰安少兒書畫大獎賽,在泰安藝術界產生積極的影響……
張傳稚和解詠全合影
張傳稚和解詠全合影
傍晚時分,獨自漫步泰山盤道之上,聽著費玉清的“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望著天上點點繁星閃爍,山腳下梅園似還隱隱浸透著花香。記得花開時,數十種梅花,爭奇鬥豔,香氣襲人,熾烈肆逸,那濃烈的芳香不僅吸引了泰城居民,中外遊客也駐足觀看。今天又是一個好天氣!
相信我們有張傳稚這樣的傾心泰山文化的人,有對泰山嚮往已久藝術大師,有生長在泰山腳下的美術界同仁,有泰安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泰山這篇文章就會越做越大,最終形成泰山畫派,產生大師級的領軍人物,終將無愧於泰山,無愧於時代!
回想著和張傳稚每一次接觸,每一次談論,話題一直是泰山文化,沒有商氣,沒有銅臭,更沒有自己,但心裡卻隱隱約約覺得我已全然得到答案,今天泰山美術館蒸蒸日上的地位,足以證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就是十年磨一劍的苦功在支撐著如今的一切,腦海里浮現出的還是一句關於梅花的老話“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社會評價


張傳稚被文化圈內人士形象地稱為“泰山文化責任人”,一些文化藝術大師學者則美譽為“泰山文化大使”。想當年,“梅花大使”王成喜用梅花傳情,與蔣經國先生結下深厚友誼,建立新的“國共”合作關係,如不是蔣先生過早的去世,恐怕台灣的歷史就會重寫。也正是因為這些,啟功、文懷沙、楊善深、劉文西、沈鵬、劉炳森、盧禹舜、范楊、曾來德等,或率弟子來泰安寫生創作,或來泰舉辦展覽,爭相為泰山、泰山美術館和張傳稚留下許多溢美之辭——
啟功先生題:“泰山青松”、“花好月圓”;
楊善深先生題:“隨遇而安”;
文懷沙先生題:“政清和”;
沈鵬先生題:“博大不讓土,崇高不求同,不以群山小,群山仰一宗。”、“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范楊先生題:“待我五嶽歸來,收拾河山”……
記得唐代苦吟詩人賈島有詩云:“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今天,把這首詩拿來形容泰山美術館館長張傳稚女士,是再恰當不過了。張傳稚的泰山美術館自開業迄今已經十年。十年的風雨歷程,十年的不懈求索,泰山美術館不僅見證了泰山文化發展的歷史,更鑄就了一把輝煌燦爛的文化之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