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西望
陝西省斯諾研究中心副主席
這一時期,張西望去得最多的是中央檔案館。 1964年暑假,正在上高中的張西望成為學生打工族中的一員。 “文革”時期,張西望是一個中學生。
目錄
張西望(筆名西嶽),男,生於丁亥年正月,陝西武功人。
張西望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后留校任教,從事教學科研管理,后調入中共陝西省委黨刊社工作。曾任《支部生活》雜誌編輯、《共產黨人》雜誌副主編、《當代陝西》雜誌副總編輯。副廳級職務。正高級職稱。現任陝西省斯諾研究中心副主席、陝西周原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農村通鑒》主編、《新西部》雜誌高級顧問、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邀研究員。
張西望在全國和地方新聞媒體如《人民日報》、《工人日報》、《羊城晚報》、《黨建》雜誌、《民主與法制》雜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陝西日報》、《當代陝西》雜誌等發表文章、著述、作品600餘篇,獲獎80餘次(其中在全國獲獎18次)。許多優秀之作被人民日報出版社、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氣象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陝西人民出版社等編入20多種專集。
張西望撰寫的長篇通訊報道的四位先進人物被中央有關部委和省委、省政府作為重大典型推向全國。其中《秦嶺之巔一面高揚的旗幟》受到中央領導同志重視,並先後作出重要批示。
主要著作有當代作家文集《西望長安滿眼春》(作家出版社出版)。
西嶽,好美的一座山(一)(作者 春藤)
西嶽華山,北瞰黃河,南牽秦嶺,“遠而望之若花狀”,自古以來以雄偉、巍峨、險峻、秀麗而聞名於世。
筆名西嶽的張西望,從小就與西嶽華山結下了不解之緣。孩提時代,父母為他起了個與華山西峰相同的名字。以後,駐村幹部將他更名為希望。大學畢業留校工作,他覺得這兩個字使用頻率太高,便改為西望。西嶽這個筆名,是他從事新聞出版工作以後總編為他取的。這是他發表文章最常用的筆名。在陝西乃至全國,西嶽似乎比張西望叫得更響。
張西望傾情西嶽華山,中學時代就開始攀登華山,至今已創下十多次的登山記錄。每次登山,都有新感受、新收穫。他愛華山,登華山,寫華山,拍華山。華山是他的雕像,給他睿智;華山是他的榜樣,給他力量。掛在書房的那幅西嶽華山照片,是他本人的攝影作品,表達了他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
張西望在一篇登山日記中寫到:“我讚美西嶽,因為西嶽是我心中最美的一座山。人生在世,就應當像西嶽華山那樣,堅韌不拔,志存高遠,頂天立地,樸實無華。”
一
西嶽華山以千錘百鍊,堅韌不拔的氣勢,贏得了雄偉與壯美。長期奮鬥在新聞戰線上的張西望,以不畏艱險,勇於攀登的精神,宣傳報道了許多重大事件和典型人物,歌頌了這個偉大的時代,樹起了一面又一面旗幟。
張西望採訪的事件通訊,涉及重大政治活動、經濟建設成就、社會熱點問題等諸多方面。他的作品題材重大,內容豐富,手法新穎,許多曾在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受到有關領導部門的重視。他寫的每一篇事件通訊,都凝聚著他的職業責任感和吃苦耐勞精神。
毛澤東在延安窯洞創造的精神財富,拓寬了當代人的胸懷;毛澤東揮舞過的老钁頭,又開出了一片新天地。改革開放以來,陝北老區經濟建設的再度輝煌,促使張西望又一次踏上了這塊神奇的土地。
初冬的陝北,朔風怒號,寒氣襲人。張西望一行四人,走遍了陝北的山山峁峁,溝溝梁梁。老紅軍的熱炕上,傳出了他們攀談的笑語;星羅棋布的油井旁,留下了他們奔走的足跡。每到一個地方,張西望都和大家一塊商量報道角度,確定採訪內容,鼓勵大家克服困難,挖掘新的素材。
在靖邊縣,張西望被這裡的石油天然氣開發規模所震動。毛主席轉戰陝北到過的青陽岔,40多年後一下子打成43口油井。以靖邊為中心的陝北大氣田控制面積3200平方公里,儲量已達1300多億立方米,為世界級大氣田。張西望他們在天然氣開採的井架下追上了縣委書記李三原,了解到第一手資料。張西望聽得認真,記得詳細,每一個環節都不放過。晚上,他又找到住在縣招待所的廣東、福建客商,請他們暢談投資打井的經歷和感受,一直到深夜才休息。
毛主席當年住過的小河溝,深藏在群山的褶皺里,無論從哪個方向進出都得爬山。車到山前,無法通行。幾公里遠的山坡,他們一鼓作氣爬了上去。令人驚奇的是,這個地方居然也能打出石油!毛主席當年的老房東詼諧地說:“毛主席灑過尿的地方,現在都出石油。”張西望一面與老房東興緻勃勃交談,一面仔細參觀採油工地作業。生動鮮活的革命故事和創業事迹,深深地打動著他的心。
這次採訪,歷時半月,驅車萬里。回到西安,張西望顧不得休息,又和大家一起商量提綱,整理材料,完成了長篇通訊《陝北是個好地方》。他們為搜集到大量鮮為人知的革命史料而興奮,也為改革開放以來陝北經濟建設的蓬勃發展而振奮。
在華縣、華陰,張西望看到洪災給渭河兩岸人民帶來的巨大災難,焦慮萬分。三門峽水庫建成后,渭河下游泥沙淤積,潼關高程抬升,12條南山支流多數成為地上懸河。這次因渭河入黃不暢,支流倒灌,導致石堤河、羅紋河多處決口,淹沒大片村莊、農田,造成巨大損失。面對突如其來的“03”大洪水,當務之急是疏散庫區群眾,安置災民,再后就是生產自救,重建家園。所見所聞,使張西望開始思索:渭河是黃河的最大支流,是陝西人民的母親河,為什麼屢屢給人民帶來災難?於是,他把報道的重點放在了渭河治理方面,著手寫一篇述評性的通訊。
他深入渭河流域一些重點市、縣,和領導同志一起座談,和受災群眾一起討論。同時。走訪了省水利廳、黃河管理委員會、西北水利科學研究所等單位,向專家和科研人員請教。以後,又專程去國家水利部,聽取水利專家和權威人士的意見。
在調查研究和深入思考的基礎上,張西望寫出了長篇通訊《思考渭河》,包括渭河水患產生的原因、當前防洪減災的重要性和統籌規劃綜合治理三個方面的內容。文章史料翔實,論理充分,受到有關職能部門重視和社會關注。
張西望以英雄人物的精神宣傳報道英雄人物。在他的筆下,英雄人物栩栩如生,先進事迹生動感人。不論是重大典型還是凡人小事,他都費了一番苦心。他所寫的人物通訊,30多篇在省內產生過一定影響,許多人物被樹為行業先進典型。朱顯發、陳素華、魚新平、邵小利等四位先進人物被作為重大典型在全國推出。
1991年春節剛過,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高俊良(曾任中宣部副部長)向他推薦了商洛地區氣象局政工幹部陳素華的先進事迹,並指名讓他前去採訪。當時,並沒有現成的事迹材料,僅有陳素華的一篇學習體會文章。看來,要完成這次採訪任務,還需要經過一番艱苦努力。
陳素華所在的單位在秦嶺南麓的東龍山上,工作條件十分艱苦。她身患癌症,先後動過三次大手術,但仍頑強地堅持在工作崗位上。張西望來到氣象局的第一印象是,能長期呆在這個地方就很不容易,一個癌症患者就更了不起!
採訪開始,陳素華很不習慣。儘管不斷啟發引導,她還是離不開單位工作這個話題,對自己的事迹避而不談。張西望只好改變方法,先找領導職工談,又找親朋鄰里談,同時翻閱她的工作記錄和相關資料,初步理出了一個頭緒。然後,再找陳素華核對事實,追問細節。這樣,通過深入細緻地採訪,先進人物的典型事迹,終於在他的腦海連成一片。
夜深人靜,他攤開稿紙,開始苦戰。先列提綱,再攏素材,然後一氣呵成。初稿寫成,又作了兩次大的修改。整整一個星期天,他完全處在高度緊張的狀態。當6000多字的長篇通訊抄完后,已是星期一的凌晨3點鐘。上班后,總編看過這篇通訊后,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連聲說:“不簡單,速度快,質量高!”
報道陳素華事迹的長篇通訊《大山的女兒》發表后,時任省委書記張勃興當即作出重要批示,號召學習陳素華的崇高精神、堅強意志和優秀品質。省委領導同志的重視,更激發了張西望的採訪熱情。他第二次來到商洛,進一步發掘陳素華的精神境界,寫出了《大山的女兒》續篇,使陳素華的典型事迹廣為傳頌。不久,省委、省政府作出關於開展向陳素華同志學習的決定。國家氣象局在北京召開授予陳素華“全國氣象系統模範工作者”大會時,特邀張西望參加。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主席、國家氣象局局長鄒競蒙讚揚他說:“非常感謝你宣傳了陳素華這樣的先進典型,你為全國氣象系統做了一件大好事!”七一前後,陳素華的先進事迹在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展出,從而使這一先進典型推向全國。
《大山的女兒》是新聞界公認的優秀作品,先後被多家報刊轉載,被陝西人民出版社編入《三秦先鋒譜》,被氣象出版社編入《情灑商洛》,被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編入《全國地方黨刊優秀作品選》,被成都科技出版社編入《中國優秀編輯記者獲獎作品選》。被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國家氣象局評為第一屆“全國氣象好新聞”一等獎,被全國黨刊研究會評為1991年度全國黨刊優秀稿件一等獎。
在張西望的新聞生涯中,報道佛坪縣岳壩鄉黨委書記朱顯發用鮮血和生命譜寫實踐“三個代表”時代壯歌的長篇通訊《秦嶺之巔一面高揚的旗幟》,可以說是一個頂峰。
這篇通訊受到中央領導同志溫家寶、曾慶紅的高度重視,他們分別在通訊首頁作出重要批示。溫家寶同志的批示為:“那些深深地愛著人民,為了人民的利益獻出自己一切以至生命的人,人民永遠愛戴和懷念他們。”曾慶紅同志的批示為:“朱顯發同志的事迹甚為感人,他以自己實際行動實踐了‘三個代表’。請商陝西省委,如何宣傳其事迹,讓大家向他學習。同時望關心他親屬的生活。”隨後,省委書記李建國、省長賈治邦也作出重要批示。中央領導和省委領導同志的重要批示,對宣傳朱顯發同志的典型事迹和開展向朱顯發同志學習活動產生了重要的指導和推動作用。
陝西省委追授朱顯發同志“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作出關於開展向優秀共產黨員朱顯發同志學習的決定。省政府批准朱顯發同志為革命烈士。根據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的安排部署,中央各大新聞媒體紛紛派出記者赴佛坪採訪,進行宣傳報道。向朱顯發同志學習,忠實實踐“三個代表”,加快建設西部經濟強省的熱潮,在三秦大地迅速興起。
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張西望認為,中央領導和省委領導同志的重要批示,是對英雄人物的肯定,也是對自己的最高獎賞。中央高層決策人物對一篇新聞通訊作出重要批示並不多見,應當說是組織工作和思想戰線的一件大事。這不僅體現了對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視,同時也是對新聞工作者的鼓勵。
朱顯發作為重大先進典型推向全國,也使張西望經受了一次考驗和鍛煉。張西望說:“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歸功於英雄人物,我個人沒有什麼值得誇耀的。英雄人物的事迹感動了我,我只是盡了新聞工作者的一份職責。”
張西望發掘和報道朱顯發的英雄事迹,完全出於對重大新聞線索的敏感和熱心。2002年6月,一場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給佛坪縣帶來了滅頂之災。張西望在編髮稿件時得知朱顯發抗洪搶險英勇獻身之後,立即拿定主意,親自去佛坪採訪這一重大典型。當夜他和幾位同志加班編排完抗洪專版已經是凌晨4點多鐘。回家休息了兩個多小時,清晨7點鐘便又動身向佛坪進發。
災后的佛坪,滿目瘡痍。縣委的同志聽說張西望要去岳壩鄉採訪朱顯發,便好言相勸:“岳壩地處偏遠山區,道路全被沖毀,車輛根本無法通行。你們在縣上召開個座談會,看看材料就行了!”張西望卻堅定地說:“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到岳壩去一趟,要不,怎麼能得到第一手材料!”縣上的領導勸不住他,只好派了兩名同志陪他們一同前往。
張西望一行四人,挽起褲腿,爬山趟河,歷盡艱辛。有一個路段,由於山體滑坡,無法行走。當時正值中午,火辣辣的太陽烤著濕地,蒸得人全身都不舒服。他們抓著樹榦,踩著淤泥,小心翼翼,如同走鋼絲一般。在一個村子旁邊,修路的農民知道他們來採訪朱顯發,爭相用摩托車送他們一段路程。不到一米寬的山路,雨水泡過之後十分鬆軟。駕駛員稍有疏忽,就會翻下十多米深的山崖,發生車毀人亡的悲劇。冒險闖過來后,張西望他們拿出40元錢作為答謝,塞給四位騎摩托的農民。豈料,他們卻把錢硬甩了回來:“都到啥時候了,還講什麼錢!”
他們長途跋涉9個多小時,終於在當天傍晚到達目的地。岳壩鄉政府已被洪水沖毀,鄉幹部安排他們住在臨時租用的供銷社閣樓上,並用稀飯、饅頭、鹹菜慰勞他們。大災之後,這就是最好的招待。飯後,他們不顧一路疲勞,立即趕到朱顯發同志獻身的地方,請鄉長田建洲講述英雄犧牲的經過。接著,召開幹部、群眾座談會,走訪朱顯發的親屬及朱顯發生前救助的貧困戶。這天正好是七一黨的生日,他們感到,以實際行動紀念這個節日顯得特別有意義。
返回西安后,張西望一連兩天,足不出戶,連夜奮戰,揮筆寫成了長篇通訊《秦嶺之巔一面高揚的旗幟》。這篇通訊在《當代陝西》發表。隨後,陝西日報全文轉載,《機關黨的工作》全文刊登,陝西人民廣播電台全文播出。分別被編入《風口浪尖寫人生》、《三個代表在三秦》等書。張西望後來與他人合寫的通訊《飽蘸熱血寫人生》,也在人民日報頭版發表。西安話劇院以此內容編排大型記實話劇《風雨彩虹》在省內外演出。
二
西嶽華山聳入雲天,志存高遠,倍受世人敬仰。張西望把事業看得高於一切,凡事都力爭高起點,大跨度。不論是策劃辦刊還是籌謀重大舉措,他都奉獻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1990年春,《共產黨人》雜誌社籌劃出刊“繼承和發揚延安精神”專號,領導班子決定,委派張西望和另一位同志去北京,聯繫請江澤民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題詞。事關重大,非同小可。有人對他們說:“江總書記日理萬機,重任在肩,哪有時間給一個地方雜誌題詞!”身為副總編的張西望聽罷此言,沒有泄氣,想憑著一股熱情,闖一闖,試一試。
他們3月21日到達北京,當天就電話聯繫,四處奔忙,投入緊張細緻的工作。這件事需先報告中央辦公廳秘書局。他們找到中辦秘書局的一位同志,經疏通渠道,很快與江總書記辦公室接上了頭。當晚,張西望按規格改定了呈送江總書記的報告公函,找人用微機大字型大小列印出來。報告內容大致是:在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甚囂塵上之時,延安精神也受到責難。您擔任總書記之後,十分關心延安老區建設,號召發揚延安精神,第一站就到陝西視察和指導工作,使陝西幹部群眾深受感動。陝西是延安精神的發祥地,陝西省委機關刊物《共產黨人》雜誌擬出刊“繼承和發揚延安精神”專號,敬請您在百忙之中為本刊題詞或對本刊記者發表談話。
3月23日清晨,他們迎著和煦的春風,乘車直奔中南海。按照預約的時間,上午9點,他們準時趕到江總書記的辦公地點。在會客廳,兩位秘書熱情地接待了他們。秘書尹慶民看了報告公函說,題詞和發表談話,可以選擇其中一個內容。江總書記今天正在參加全國人大會,回來后我們一定報告此事。經請示同意后再具體擬定個東西。
等了好幾天,音信渺然。張西望怕事情落空,便又趕到中南海西門值班室,給尹秘書打了電話。尹秘書告訴他,江總書記已經愉快地接受了請求,會在方便時題詞。聽到這個消息,張西望喜出望外。4月2日,他又寫了一封信,表達了企盼江總書記早日題詞的心情。信件送至中辦機要局后不久,他們便返回西安。
正當雜誌社全體同志翹首等待之際,4月9日下午,開完全國人大會的省委宣傳部部長王巨才(現任中國作協黨組副書記),從北京帶回中辦秘書局給陝西省委的函件和江總書記的光輝題詞:“延安精神永放光芒。”這是江澤民同志任總書記以來首次為一家報刊題詞,含意深刻,意義重大。這不僅是對陝西黨刊,而且是對整個陝西工作的關懷並寄予厚望。
《共產黨人》雜誌專號扉頁刊登了江總書記的光輝題詞,並發表了張西望起草的評論《親切關懷,巨大鼓舞》,陝西主要媒體同時報道了這一消息。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成立大會上,著名畫家李琦將他收到的這期專號轉送給新華社記者何平(現任新華社副社長),便有了中央新聞媒體的廣泛宣傳。江總書記的題詞,經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等新聞媒體宣傳后,傾刻間在三秦大地成為熱門話題,在全國產生了巨大反響。
1991年4月,張西望被抽調在陝西省委農村社會主義教育辦公室宣傳組擔任組長。他提議並擬訂拍攝以農村社教為題材的電視專題片《春雨》的計劃。這個計劃經省上領導在全國12省市彙報會上彙報后,引起江澤民總書記和政治局常委宋平同志的重視。江澤民同志稱讚這種做法很好,並詢問了專題片的主要內容。在中央領導的關懷和省委領導的支持下,張西望主持拍攝了電視專題片《春雨》,宋平同志題寫了片名。
拍片期間,他帶領攝製組跑遍了關中、陝南、陝北各地。田間地頭,山鄉農舍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每到一地,張西望就立即召集幹部、群眾座談,選擇內容,確定鏡頭。岐山縣兩個鄉過去被一條大溝隔阻,交通不便。社教期間,幹部群眾自籌資金修建大橋。攝製組趕到那裡時,天氣突變,狂風大作。是頂風拍攝還是打道回府?張西望像臨戰的指揮員一樣,大聲喊道:“只要群眾堅持幹活,我們就要堅持拍攝。這正是捕捉鏡頭的大好時機!”他和大家一起下到溝底的壩面上,圓滿完成了拍攝任務。
奔忙了兩個多月,拍攝的素材帶長達10多個小時。張西望過去常看電視專題片,但真正策劃製作還是第一次。為了保證質量,他請西安電影製片廠顏學恕、西安人民廣播電台許琴作導演和配音,請著名作家陳忠實、肖雲儒當參謀。剪輯時,他一直堅守在機器旁,一個鏡頭一個鏡頭地選擇、取捨,反覆琢磨,仔細推敲,常常一熬就是一個通宵。肚子餓了,半夜三更敲開飯館大門。廚師從冰雪堆里刨出豬肚之類,搞幾碟冷盤。大家喝著啤酒,感到苦中有樂。回到工作室,又繼續投入緊張的工作,全然忘記了是白天還是黑夜。
經過一個多星期的艱苦鏖戰,《春雨》大功告成。張西望和省委社教辦一位同事把專題片送到中南海宋平同志辦公室。宋平同志看后,作了充分肯定,批示轉送中央辦公廳主任楊德中和國家廣播電視局副局長田聰明(現任新華社社長),讓他們安排在中央電視台播放。1992年4月22日至24日,三集電視專題片《春雨》在中央電視台播出,與全國觀眾見面。
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70周年的日子裡,張西望發起並協助美編籌辦了《黨旗飄飄》攝影大賽。這次大賽由共產黨人雜誌社和中國攝影家協會陝西分會聯合主辦。省委宣傳部部長王巨才專門到雜誌社找張西望和美編,商定攝影展的名稱和徵稿辦法,並提出讓他撰寫《前言》。張西望既組織策劃,又擔任評委,除了精心篩選作品,還要參與布置展館。這次活動擔任評委的有許多著名攝影家和知名學者,全國30多個省市攝影工作者送來了300多幅作品。對於張西望這位業餘攝影愛好者來說,無疑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
七一這天,攝影展開幕式在西安美術家畫廊舉行,省委主要領導同志和各屆代表剪綵。展出7天,先後近2萬人觀看了展覽。7月中旬,攝影展移至北京,在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展出。中央有關領導、陝西在京工作的老同志和首都各屆人士前往參觀,中央電視台等新聞媒體作了報道。此後,展出作品精選137幅,編成大型畫冊《黨旗飄飄攝影作品選》(薄一波同志題寫書名)出版發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事多,喜事多。香港回歸祖國,是舉世矚目的重大事件。為了配合這一重大事件宣傳,張西望提出了編輯《喜迎香港回歸祖國專版》的構想。
他召集編採人員,集思廣益,很快列出宣傳提綱。內容包括:鄧小平同志的重要論述、“一國兩制”的理論文章、“百年雪恥賴國力”等7篇專訪、香港問題形成和中英談判內幕等史料、香港現狀和經濟發展介紹、歌頌香港回歸的文藝作品。經過各方努力,不到半月,所約稿件如期集中到他的案頭。
張西望把辦好這期專版作為政治任務來完成。他一連3天連軸轉,精心修改了每一篇文章,編排了欄目,選發了精美的封面和內文照片,做到了內容充實,文圖並茂。這期雜誌出版后,贏得了廣大讀者的普遍讚揚。
1997年夏天,三秦大地迎來了又一個大豐收。張西望由此得到啟發,設想籌劃一次農村致富帶頭人到省委書記省長家裡做客活動。主意拿定,他便貿然給時任省委書記安啟元寫了一封報告函。沒想到,這份手抄的便函卻受到重視並被批准。經與省長程安東辦公室聯繫,程省長也欣然同意。
緊張的籌備工作說來簡單,但確定參加做客的人員卻需要做深入細緻的工作。他先從比較有名的農民企業家、致富帶頭人中間選出一部分,再請各地市組織部門推薦一部分,拿出初步名單,然後與書記、省長辦公室協商,最後確定了9名同志。隨之具體安排了活動日程,並逐一通知到人,請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做好發言準備。
6月22日下午,省委、省政府大院迎來了一批農村基層的布衣之客。省委書記省長邀請的9位農村致富帶頭人成為省城座上賓。張西望引導大家來到安啟元家門口時,早已迎候在那裡的安書記與客人一一握手。在一個半小時的座談中,大家無拘無束,開懷暢敘。安書記從廚房端出切好的西瓜,親手分送到每一個人手中。大家說,只要我們上下一條心,就能把陝西人民的生活搞得和沙瓤西瓜一樣甜蜜。程省長在會客廳以公僕的身份熱情地接待了客人,虛心聽取了大家發展農村經濟,致富奔小康的好經驗、好做法。農民的殷切期望和領導的深情囑託,構成了新時期幹群關係的新樂章。
這次活動,搭建起省委領導和農民朋友溝通的連心橋,一時在全省傳為佳話。省內和中央一些報刊就此作了述評報道,被譽為新聞工作者製造新聞的典型事例。
三
西嶽華山歷經風雨滄桑,雷電霹靂,依舊巍然屹立,頂天立地。張西望摯愛事業,道路坎坷,卻精神不倒,無怨無悔。他挺起不屈的脊樑,始終以蓬勃向上的精神狀態,面對現實,面對人生。
1985年春天,陝西省委書記馬文瑞調任全國政協副主席,離陝前擬選秘書隨同調往北京,省委一位老同志推薦了張西望。馬文瑞先後找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白進勛和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毛生銑徵求意見,兩位部長一致同意。省委組織部當即進行考察,並將考察材料報送馬文瑞同志。
張西望從陝西師大調入省委黨刊社的前一年,省委辦公廳曾選調省委領導同志擬任秘書,省委科教部與陝西師大黨委組織部將他作了推薦。1981年4月,省委創辦《支部生活》雜誌,省委宣傳部幹部處通過協商,正式把張西望調入省委黨刊社。現在又有人推薦他做領導秘書,他想著自己也許與秘書工作有緣。再說,先後推薦的有12個人,馬文瑞最終選擇了他,也算是一種幸運。
馬文瑞到京后,按照中央《關於嚴格按照黨的原則選拔任用幹部的通知》精神,向中央組織部領導報告此事,並給當時分管組織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委員習仲勛寫信,提請解決張西望的調動問題。根據馬文瑞和中央組織部有關領導商定的意見,先借調張西望到北京工作。
張西望在北京3年間,除處理日常事務和文字材料之外,主要是幫助整理陝甘寧邊區黨的建設方面的史料。馬文瑞14歲參加革命,在陝北特委的革命活動中起了重要的領導作用,是功勛卓著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張西望感到,把我黨在延安時期這一段歷史和陝甘寧邊區黨的建設史料,通過回憶錄的形式反映出來,是一件非常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
馬文瑞年事已高,但思維清晰,記憶力很好。每次布置工作事項,總是井井有條,有板有眼。對於革命經歷中的每件事、每個人,記得都很清楚。張西望與馬文瑞一談就是好幾個小時,常常連散步時間也不放過。有一天晚上10點多鐘,馬文瑞把張西望找來,說要講述陝甘東區的革命鬥爭,他已想了一個大致輪廓。在將近3個小時的交談中,馬文瑞興緻勃勃,毫無倦意。張西望聚精會神,不時提問。第二天,記錄的筆記略經整理加工,一篇文章便脫稿而出。
這一時期,張西望去得最多的是中央檔案館。中央檔案館在北京西山,他在那裡一呆就是個把月。剛開始提檔案時,填好目錄索引,一星期後才能正式提取。張西望耐不住性子,再三要求提前時間。檔案館的同志看他心情迫切,便答應縮至3天。以後,他便成了檔案館的常客。也許因為陝西人的緣故,張西望感到陝甘寧邊區和黨中央、毛主席在陝北革命13年的黨史資料十分珍貴,又十分親切。他每查找、收集到一份珍貴資料,就如同礦工開出礦藏一樣,如獲至寶。
1986年冬天,張西望跟隨馬文瑞去雲南、四川、湖北考察,仍然帶著整理黨史資料的任務。有一天下午,大家去昆明附近參觀一座古迹。張西望便提出讓另一位秘書陪同前往,自己留下來繼續抄稿。從清晨到晚上,他一口氣竟抄完了近2萬字的稿子,使得雲南省委接待處安排列印的同志為之驚嘆。馬文瑞看到最後修改列印的定稿,高興地說:“今年,我們干成功了兩件大事。一是西望同志寫成回憶錄《抗日戰爭時期陝甘寧邊區黨的建設》,二是謝晉同志拍齣電影《彭大將軍》。”《抗日戰爭時期陝甘寧邊區黨的建設》一文由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編入《陝甘寧邊區抗日民主根據地》大型叢書,又由陝西人民出版社編入《馬文瑞文選》出版。
1987年9月,正在北戴河的張西望突然接到所在單位打來的電話:職稱評定工作已經開始,要申報就趕快回陝。張西望是個事業型幹部,來北京前既無職務又無職稱,這次錯過機會,自然於心不忍。他向馬文瑞說明情況,馬老理解他的心情,同意他暫時回去一段時間,事情辦完儘快返京。臨行前,張西望已從習仲勛的秘書那裡得知,他調入北京一事已經批准同意,批件已轉中組部調配局。是繼續做秘書工作,還是重操本行?權衡之後,他最終還是選擇了後者。
張西望回到了久別的陝西黨刊社,當年11月評上了編輯職稱。1988年5月,又被任命為共產黨人雜誌社副主編。北京借調期間那一段工作,只是作為一種人生經歷,留在他那深遠的記憶里。
擔任雜誌社領導職務后,張西望將大量精力放在了提高刊物質量方面,策劃了好幾期有影響的專集,寫出了不少有影響的文章。他與主編商定,並經上級部門批准,將《支部生活》改名為《共產黨人》,採用延安時期毛澤東同志為中共中央機關刊物《共產黨人》的題字手跡(張西望從中央檔案館帶回),以體現黨刊特色和地方特色。經過一年多的運行,他又覺得雜誌開本小,容量少,主張將32開本改為16開本。在討論多次難以定奪時,張西望特意請來宣傳部主管副部長方傑到會,並在會上闡述了改刊的三大好處。方部長聽后,表示同意,並簽發報批。第一次出刊的16開本《共產黨人》雜誌,面目一新,贏得了廣大讀者的歡迎。
1990年4月,共產黨人雜誌社由原來的處級建制提升為副廳級建制,《共產黨人》雜誌由省委組織部、宣傳部主辦的黨員教育讀物變為陝西省委機關刊物,張西望被任命為共產黨人雜誌社副總編兼編輯一室主任(正處級)。在探索省委機關刊物如何適應改革形勢,創辦全國一流黨刊方面,張西望提出了許多新的設想和建議。他提出將細碎繁雜的欄目改為版塊式結構,以黨建主線貫串全刊的設想得到採納,並由他主持實施,使刊物一改舊觀。
張西望在擔任副總編期間,盡職盡責,力求創新,獨當一面,工作出色。當時的兩位副總編,實行輪流擔任執行總編。每當輪到他時,他都從總體上全面考慮刊物內容,並努力在深度上有所突破,形式上做到豐富多彩,使黨和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省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動有所反映。審定稿件時,他總是認真負責,精益求精。經他審定簽發的稿件,從未發生政治原則錯誤或重大責任事故。
張西望的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在他從北京返回陝西這幾年間,得到較為充分地顯露。從事新聞事業的自豪感,似乎填補了他未調北京工作的某些缺憾。以後,馬文瑞同志仍然關心張西望的工作和進步,張西望也經常借出差機會去看望馬文瑞同志。
事隔多年,張西望去新華社國際部聯繫提供國際觀察方面的稿件事宜,找到新華社辦公廳陳援朝。他是張西望在中央新聞學院新聞幹部進修班學習時的班主任,對張西望的業務能力和處事為人比較了解。閑聊之間,陳老師又舊話重提,鼓勵他到北京發展,並答應向有關新聞單位推薦。如果能在首都施展才華,張西望何樂而不為?
陳援朝引薦他去中辦秘書工作雜誌社工作,而張西望積極準備調往中辦秘書工作雜誌社時,陝西省紀委一位領導找他談話,要調他去黨風與廉政雜誌社擔任總編,同時解決副廳級待遇。又一次面臨重大抉擇!考慮再三,他表示願意去黨風與廉政雜誌社工作。考察很快進行,結論為:一是個人才,二沒有任何問題。經省紀委常委會討論通過,並將材料報送省委組織部。過了好幾個月,遲遲沒有消息。後來據說,是因為解決個人待遇與提升雜誌社級別兩個材料沒有分開呈報而被擱置。儘管如此,省紀委領導仍然沒有捨棄這個人才,動員他先平調過去,緩后解決職級問題。考慮到《共產黨人》雜誌的社會影響,考慮到自己當時的事業前景,張西望還是放棄了去黨風與廉政雜誌社的機會(別的同志去后不到一年職級得以解決)。此時,再回頭聯繫去中辦秘書工作雜誌社時,中央機關機構改革已全面開始,調京工作一事無從再提。是決策失誤,還是時運不佳,連張西望自己也難以說清。
有人曾為張西望惋惜:“如果當時繼續留在馬文瑞身邊,職務早都解決了。以後再派往外地,也許副省級幹部都當上了!”也有人曾為張西望打圓場:“既然熱愛業務工作,就不要在乎什麼職級待遇。發揮個人優勢,爭取業務成就的路子沒有錯。”對於這些,他一笑了之。回首往事前塵,他坦言:“我是一個業務幹部,轉來轉去,還是不離本行,命運鎖定我只能從事業務工作。只要我能在業務方面有所作為,也算是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平心而論,張西望工作能力並不差,業務水平更無可挑剔。可在人生關鍵的幾步,機遇總是與他失之交臂。有人戲稱他“學富五車,仕途不達。”事實確實如此。處在黨政機關的事業單位,業務人才無所適從並不奇怪。張西望卻別無選擇地定格在這樣的工作環境,把畢生最寶貴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新聞出版事業。他執著追求,淡泊名利,寬厚待人,與世無爭,在同事朋友中留下了很好的口碑。功過是非,他不願評說。艱難境遇,他坦然面對。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仍矢志不渝,義無反顧。美國著名教育家戴爾·卡耐基說:“一個人事業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於他的專業技術,另外的八十五要靠人際關係和處世技巧。”由此,他領悟到,自己要取得成功,也必須依靠專業特長和行為科學的結合來實現。
1999年,中央下發文件進行報刊整頓,治濫治散,張西望極力擁護,並致信省委領導,提出機關大院刊物整頓和創辦全國一流黨刊的設想。但是,當機關大院三刊合一(省委組織部《先鋒》、辦公廳《當代陝西》併入《共產黨人》,成立新的當代陝西雜誌社,歸省委組織部管理),重新組建當代陝西雜誌社領導班子時,他卻因領導職數所限,由原來的副總編排為社委。對此,他毫無怨言,不計較個人得失,而是以大局為重,自覺維護班子團結,配合主要負責同志努力提高辦刊質量,一如既往地認真編髮稿件,下基層採訪,出色地完成每一項工作任務。有同志說:“張西望的職位降低了,工作的勁頭卻比以前更大了。”
就在這年9月,全黨“三講”教育活動全面開始。組織決定抽調他參加省委“三講”巡視組,他二話沒說,堅決服從。下午上班時接到通知,4點便按時趕到指定地點接受培訓。他先後被派往省建設廳、省政協開展“三講”教育巡視工作。“三講”教育結束時,省建設廳、省政協的領導和同志們都給了他很高的評價。
2002年7月,中央頒布《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張西望去北京參加中組部《條例》徵文協調會,隨《條例》培訓班的同志一起在人民大會堂小禮堂聆聽胡錦濤總書記和曾慶紅同志的重要講話,心情十分激動。2003年8月,省委組織部重新調整當代陝西雜誌社領導班子時,張西望被任命為副總編。對於這一安排,他已經很知足,也非常感謝領導。他知道,自己錯過了最佳年齡段,也沒有什麼奢望。只要有工作的權利,能發揮自己的業務專長,在有生之年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微薄之力,就已經心滿意足。
張西望是黨和人民培養起來的業務幹部。偌大世界,沒有靠山,一生全憑黨的培養和個人奮鬥。他也是太熱愛新聞出版事業,才錯過了其他方面提拔任用的機遇。好幾次都因潛心本職工作,未能抓緊周旋或任其自然而失去機會。如今,張西望在省委黨刊社已經度過了25個春秋,在正處級崗位上也呆了16個年頭。當年共事的同志,職級待遇都得以解決,惟有他還是原地踏步。面對同志朋友或驟升美任,或斗量萬金,或漂洋過海,他心理上有時難免有些不平衡。他的命運,也許代表了黨政機關中事業單位一般業務幹部的共同命運。
對於這一點,他能夠理解,也能夠正確對待。他既沒有跑官要官的勇氣,也不願刻意爭得領導賞識。腳踏實地,不事張揚的他,依舊在平凡的崗位上,努力干好本職工作。他不止一次地表白:“面對新的形勢,每個人都在用心調整自己的思想坐標和精神狀態。黨刊工作者更應當有自己的追求,自己的形象。當官的,幹事的,都是社會的需要。我們只有真正認識自己所從事的平凡工作是黨的事業的一部分,才能積極進取,奮鬥不止,全身心地投入黨刊宣傳工作,創造一流的工作業績。”(註:2006年夏,省委組織部任命張西望為省委當代陝西雜誌社社務委員,副廳級職務)
四
西嶽華山裝扮了祖國的錦繡河山。它那胸襟寬闊,樸實無華的品格,千百年來令人讚頌。張西望在成績面前不自傲,在困難面前不屈服,虛懷若谷,泰然處之,表現出了非凡的人格魅力。
2004年3月,張西望為方便社會交流製作的大名片,概括了他的工作業績和業務成果。他曾以古典文學研究和文學創作見長,由於工作需要又愛上新聞出版事業。20多年來,編髮稿件3000餘篇,其中在省級獲獎130餘次(一等獎48次),在全國獲獎52次。籌劃編輯專集專號30餘冊,許多專集專號被中央和地方報刊作過評介。在全國和地方40多家報刊、電台電視台如人民日報、工人日報、羊城晚報、《民主與法制》、《黨建》、中央電視台等發表文章、著述、作品560餘篇,獲獎80餘次(其中全國獲獎12次)。許多優秀之作被人民日報出版社、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陝西人民出版社等編入20多種專集專著。他的經歷事略先後載入《中國專家大辭典》《中華人物辭海》《世界名人錄》《世界文化名人辭典》等10多種辭書。
近幾年來,他一直深入研究如何改進黨刊宣傳工作這一重大課題。他感到,黨刊姓黨,是一個嚴肅的政治刊物,但不能老是板起面孔號召人、教訓人,而要不斷探索生動活潑的形式,來宣傳嚴肅的主題。有一次,他發現中國青年報、《青年一代》雜誌等青年類報刊,報道形式多樣,手法新穎,格調清新,就選出一些文章和版面,認真研究,細心琢磨,虛心學習人家的長處,並在採訪和辦刊實踐中應用操作。與此同時,他堅持採訪一個事件,撰寫一篇文章,研究一個問題,把寫稿的過程,作為一個學習提高的過程。他說:“知識深似海,學習無止境。只有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才能適應發展的新形勢。”
2000年10月,張西望隨同中國學者代表團赴美參加海倫·斯諾國際學術研討會,提交了學術論文《簡論海倫·斯諾的記者生活與新聞修養》,發表了題為《海倫,我們心中的豐碑》的演講。隨後,在洛杉磯、華盛頓、紐約等七個城市進行學術訪問。每到一地,他都十分關注新聞媒體的現狀與發展。在明尼阿波利斯參觀全美最大的12家報紙之一、5家最大網站之一的明星論壇報(StarTribune)時,他對這家報紙的稿件來源、采編流程、發行渠道、讀者反映、政府管理諸方面進行了詳細了解,深感許多東西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明尼蘇達州公眾電視台(tpt)是全美著名的一家電視台。在采編室座談時,他被一名編輯人員的精神所感動。他叫邁克爾(Michael),柯林頓總統訪華前夕,曾率攝製組赴西安拍攝了長達4小時的資料片,播出后倍受觀眾歡迎。邁克爾為適應工作需要,堅持每天練習中文。接待訪問團時,講著一口流利的漢語。張西望對一起參觀的同行深有感觸地說:“國外的傳媒手段確實先進。我們在學習新聞媒體先進技術的同時,更應當學習采編人員的敬業精神。”
張西望從小就養成了勤奮好學的優良品質。上小學后,他一改調皮淘氣的習性,變得文靜乖巧。放學回家,不是幫大人幹活,就是坐在炕邊看書寫字。那年寒冬臘月,他跟母親住在外爺家。一天晚上,降了一場罕見的大雪。第二天,雪已沒過大人膝蓋。年幼的張西望起床后就要去學校。母親心疼地對他說:“雪太大了,今天就不要去上學了!”張西望卻執拗地說:“哪怕凍掉腳趾頭,也不能缺課!”他頂風冒雪,趕了五六里路,不知跌了多少跤,摔了多少跟頭。趕到學校時,棉褲、棉鞋都結了冰。那天上午,離家遠的同學幾乎都沒有到校。
1964年暑假,正在上高中的張西望成為學生打工族中的一員。那年,他剛滿16歲。家境貧寒使他不得不依靠在西北農學院農場幹活掙得學費。盛夏的農場果園,烈日當空,密不透風,真像一個大蒸籠。他每天赤著脊樑,汗流浹背,打埂、剪枝。一天下來,短褲竟能擰出水來。每天7角錢的報酬,吃4角留3角,整個暑假也只能攢到10多元錢。他的父親遠道來看望兒子,沒說幾句話,就傷心地勸他回家。他對父親說:“我已經長大了,干體力活已經習慣了。”說完又操起鐵杴,繼續幹活去了。
“文革”時期,張西望是一個中學生。他為“動亂”導致國民經濟崩潰而痛心,又為耽擱自己學業而怨恨。1969年,張西望返鄉當了民辦教師,堅持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每年夏收秋忙,他都回隊參加生產勞動,幹活不要工分。每到星期天,他就去起牲口圈,推起糞車不鬆手。遇到搶時灌溉,兩天三夜不睡覺。有一年冬天,生產隊打機井,他晚上趕到工地,要求和大家一起干。隊長看他身單力薄,便安排他在井上照看電閘。可他非要下到井底。一連幾個夜晚,他都是在半人深的泥水裡,鏟泥裝筐,一直干到天亮。正式抽水這天,隊長拍著他的肩膀說:“這眼井也有你的一份功勞!”
大學時代,城市的優越環境並沒有淡化張西望的戀鄉情結。一有機會,他就回到魂牽夢縈的武功老家。有一年夏忙季節,晚上剛趕回家的張西望正與兒時的農民朋友拉家常,忽然聽說鄰村麥垛著火。他不假思索,急匆匆趕往現場。麥場成了火海,大家忙作一團。他搶過水桶,一個箭步衝進火場。腳下的電線浸水后噼里啪啦直冒火花,他全然不顧。兩個多小時的緊張戰鬥,他一直穿梭在救火的人流里。等大火完全撲滅,他渾身上下全都濕透了。回到家時,已是凌晨2點多鐘。
1975年,張西望因品學兼優留校工作。分配具體單位時,陝西師大黨委辦公室、宣傳部、教務處三家都想要他,最後還是黨委書記叢一平一言敲定,才安排他到教務處從事教學、科研管理。當時,揭批“四人幫”成了全黨全國的頭等大事,張西望又被抽調到黨委辦公室,專門組織師生揭批“四人幫”。負責具體工作的只有他一個人,整天跑上跑下,忙得不可開交。全校性批判大會,領導講話需要他起草,各系代表發言需要他落實,會場的布置也得他親自上手。有一次,人民日報、陝西日報準備報道陝西師大揭批“四人幫”,推動教育革命大發展的經驗,張西望連夜突擊,梳理素材,一直熬到第二天拂曉。
在組織廣大師生揭批“四人幫”的同時,張西望認真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政策,做了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中文系教授霍松林,在全國知名度很高。“文革”中受到錯誤批判后,一直沒有很好啟用。張西望專門找到學校主管領導蔣寧談及此事。蔣寧同志十分重視,當即指示他進一步了解具體情況。張西望深入中文系,廣泛聽取師生的反映,回來后再次向領導作了彙報。不久,學校為霍松林落實了政策,在廣大師生中深得人心。這一時期,陝西師大一大批曾被錯批錯斗的教師、幹部獲得了新生,重新走上了工作崗位。
張西望從走上新聞行業起,就嚴格遵守職業道德,嚴格要求自己。1985年3月,張西望採訪寶雞石油機械廠廠長王道純。臨走時,廠長助理聽說他準備看望一位老同志,就特意從餐廳拿來2瓶茅台酒(半斤裝),塞進他的提包,算是替他看人買的禮物。那時煙酒供應緊張,高檔煙酒更是難得。當時,他說什麼也不收,推辭不過,只好先帶走。一月之後,王道純的事迹在雜誌上刊登,張西望便專程趕到寶雞石油機械廠,利用中午飯後時間,直接來到餐廳。值班的同志看他遞過2瓶酒,不解其意,表示不能接收。張西望只好寫了一張便箋,連同那2瓶酒,放在櫃檯上,轉身離去。事後,有人說他過於認真。他解釋說:“記者報道人家就要人家東西,顯得太掉價,心裡也不是滋味,總覺得欠了人家一筆賬。”
2001年春節后,一位武功老鄉來西安找他聯繫事情,帶了兩對縣工藝廠出品的銅鶴。張西望對這件工藝品很欣賞。他知道,澳門回歸祖國時,陝西省贈送的禮品“八極元和”就是這個工藝廠生產的。家鄉的工藝廠能有這樣的技術水平,他也引以自豪。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他對來人說:“銅鶴精美,作個紀念可以,但不能白要,錢一定得付!”臨走時,他硬是給了這位鄉黨1000元錢。
2001年夏天,全國10省市發起“紀念建黨80周年革命聖地行”,張西望參加了貴州、四川段的採訪活動。全團數他年齡最大,大家都稱他為“老前輩”。長途行車,緊張採訪,使他力不可支,但他從未叫苦,一直堅持到全程結束。張西望踏上貴州遵義這塊土地,渾身就迸發出無限熱力。在這座普通的二層小樓,黨中央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的領導地位,成為我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偉大轉折。他一邊參觀,一邊思索,當晚就寫出了《歷史在遵義轉折》一文。四川廣安是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的故里。這座現代化新型城市的經濟發展,使他驚嘆不已。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學技術館、四川長虹集團、貴州益康醫藥集團,都給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婁山關地勢險要,山高林密。他和年輕人一起,一直爬到山頂。他要親身領略一下革命先輩的戰鬥精神,接受一次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
張西望評聘為編審職稱是2001年12月。時年他已54歲。歲月的滄桑爬上了他的額頭,但並沒有磨滅他生命的光華。他沒有把正高職稱看作一種榮譽,而是看作一種責任。他認為,只有拿出在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高水平的業務成果,才能成為名副其實的高級人才。此後,他在認真鑽研新聞理論的同時,一連寫出了好幾篇在社會上頗有影響的文章。
天地有正氣,巋然見精神。2004年5月,張西望參加單位組織的“三項學習教育”集體外出考察活動,去陝南返回西安途中,不幸發生嚴重車禍。好在搶救及時,他與死神擦肩而過。張西望戰勝了精神上和肉體上極大的折磨和痛苦,頑強地活了下來。大難不死,可謂生命奇迹。病情基本好轉后,他毅然堅持上班,投入工作。當年10月,他先後奔赴四川雅安和浙江台州採訪黨代會常任制試點經驗,年底又率團去海南參觀學習。張西望在生命考驗面前表現出來的魄力和毅力,真是難能可貴,令人敬佩。
在當前開展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張西望把參加這次活動看作自己重新學習提高的極好機會,反覆思考像自己這樣大半生從事新聞出版工作的人如何永保共產黨員的先進性。他在《立足本職工作,爭當合格黨員》的體會文章中寫道:“我一定要克服‘船到碼頭車到站’的念頭,力爭做到思想上不掉隊,行動上不掉隊。”
西嶽華山,奇險天下第一山,滿目勝景不絕看。筆名西嶽的張西望,勇於攀登不停步,人生希望在明天。張西望對事業的執著追求,始終也不會放棄。他常以此自勉:“為事業奮鬥,永遠沒有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