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文化
三峽文化
三峽文化是一種地域文化,是生活在三峽地區的人類團體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山水景觀旅遊文化:以峽谷、喀斯特地貌和河湖瀑泉為特色
水電旅遊文化:以峽江、大壩為依託
建築旅遊文化:以傳統民居、佛寺道觀、水庫大壩、現代橋樑為載體
民俗旅遊文化:以巴楚文化為底蘊
飲食旅遊文化:以川味、山野味和重慶火鍋為特色
名人旅遊文化:以古代文豪、美女、武將、貶官和近現代政治家、軍事家、學者等文化
軍事旅遊文化:以古戰場和抗戰遺跡為載體的
移民文化:三峽地區是歷代移民的走廊和集散地。形成民族融合,生活習俗相互吸取,形成民族混同。
三峽景觀的另一特色是無論什麼景觀,人文色彩都特別濃,有許多古今名人都在這裡留下過出色的詩歌曲賦。唐宋明清都有大詩人流連忘返,有的居住經年。
比如唐朝的李白,便曾在公元725年、759年三次遊覽三峽。725年,年方25歲的李白,駕著一葉輕舟在三峽中急駛,寫下了“桃花飛綠水,三月下瞿塘”的名句。759年李白已經58歲,又兩次來三峽,那首有名的《早發白帝城》就是此時寫下的。“詩聖”杜甫,從765年至768年,先後滯留三峽地區三年,他傳留後世的詩共437首,其中有三分之一是描寫三峽風光的。所以有學者說:“三峽造就了半個杜甫”(《中國三峽文化》)。公元819至820年,白居易曾在忠縣當了兩年忠州刺史,他有關三峽的若干詩篇都是此時寫成的。宋朝詩人蘇東坡,1059年隨父、弟共游三峽,共留下三峽詩篇六七十首,他們父子三人還把在三峽的唱和詩編成一本《南行集》專集。南宋詩人陸遊,於1169至1172年先後有三年在夔州任職,他的大部分有關三峽的詩篇也是這時寫成的。各朝各代的名人名詩,把三峽裝扮得特別富有詩意。美麗的風景配合上那些絕妙的詩詞,使後人把三峽稱為“詩鄉”。據說奉節有位民間詩人,正準備把奉節的大東門民居建築群,整個遷移出庫區,原封不動建一座“詩城博物館”,讓人們有機會永遠記住歷代名人與三峽的關係。三峽地區另一種特殊的鄉土文化就是三峽也是我國一種文體“竹枝詞”的故鄉。據專家考證,竹枝詞又名巴渝辭,實際上最早是巴蜀三峽地區的一種民歌,自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代就在川楚一帶流行,戰國詩人宋玉有一篇《對楚王問》,其中有幾句話說:“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郢中即今湖北,這種“下里巴人”的歌舞,表演起來合唱的達到數千人,可見受當時川楚民間的歡迎程度。古書記載,武王伐紂時,南方少數民族有一支巴人的軍隊,他們一邊戰鬥一邊歌舞,這種表演形式到南北朝隋唐時就演變成為“竹枝詞”。每逢節日,眾多演唱群眾手執竹枝,邊歌邊舞,慶祝豐收。大概到唐朝時,三峽地區普遍流行著“竹枝詞”這種民歌,唐朝許多詩人都親身觀看過這種表演。像中唐詩人劉商有一首詩說:“天晴露白鐘漏遲,淚痕滿目看竹枝”,薛能則有詩曰:“春來還似去年時,手把花枝唱竹枝”。唐朝詩人還利用“竹枝詞”的風格,創新成文人詩中的一種新體裁,杜甫和劉禹錫是開創竹枝新風的兩位大家。杜甫在三峽期間,潛心研究這種民歌體裁,用這種文體創作自己的竹枝詞。他所寫的《夔州歌十絕句》,便是新的竹枝詞的成功嘗試,有幾句曰:“中巴之東巴東山,江水開闢流其間。白帝高為三峽鎮,夔州險過百岸關”,就特別通俗易懂、琅琅上口。中唐以後,對竹枝詞改造做出更大成就的是劉禹錫。他公開以“竹枝詞”名義為詩,篇幅達到11首,被後人贊為“竹枝正宗”。以後的歷代文人都創作了許多竹枝詞,蔚為風氣。三峽地區還有“田歌”“山歌”和“號子”,都帶有地方特色,號子是峽江勞動人民的一種特有歌聲,因職業不同而又分為“船工號子”“抬工號子”“鹽工號子”等多種,這些號子,唱出了三峽地區勞動群眾豐富多彩的生活,成為三峽文化的一部分。
三峽的民族民俗文化中,娛樂習俗和喪葬應當特別提到。三峽古老民風中有春遊踏歌和龍舟競渡的傳統習俗。那裡的春日旅遊和踏歌,在宋朝稱為“踏跡”或“踏磧”,其時男女老少,都到野外山間暢遊歌舞,十分熱鬧。宋朝王十朋有一首《人日游磧》描寫當時的盛況說:“好邀蜀風俗,夔人貧亦游,今日日為人,傾城出江皋”,夔州即今重慶奉節,人日是指正月初七,古代稱為“人勝節”。詩中說這一天因為立春已至,夔州“傾城”出動,“貧”人也互相邀請,可見當時盛況。龍舟競渡是三峽地區各個江城更繁盛的節日活動。學者們考證,至今流行在我國南北各地水鄉的龍舟競渡,發源地就是三峽地區。當時應為古代當地民族的圖騰祭祀日。這是上古時代一種對龍的崇拜形式。後來由於楚國愛國詩人屈原之死才改為紀念屈原了。在清朝時,川峽地區更盛行有大小端午的說法,五月初五為小端午,五月十五更有一次大端陽,屆時三峽各地的成千上萬觀眾到屈原故鄉看龍舟競渡盛況。人們高唱著巴楚地區民歌,追念屈原:“為國捐軀投汨羅,船游江心來找你。招你魂魄歸故國,招你魂魄歸三閭”。三峽地區的古老葬俗則有懸棺葬和船棺葬,這兩種葬法都是將死者屍體裝在船形的棺里,懸到崖洞里,據說在重慶巫溪縣的斷岩上一共橫挑著25具漢代的葬棺,從江中遠遠望去,蔚為壯觀。據學者考證,這種懸棺葬自戰國時代起,是古代巴民族的一種葬俗。而這些自戰國以來的古老的懸棺遺跡,至晚從唐朝就被當作奇觀發現,在唐朝詩人孟郊《峽哀》的詩中就有“樹根鎖枯棺,孤骨裊裊懸”的描寫,宋初編的《太平御覽》更明確記載:“唐將王果,舟行三峽,望見懸岩中間有物似棺”。前面說過,三峽本是古代西南民族巴人活動的地區,巴人相對中原的華夏民族而言,屬於古代少數民族。三峽古文物中也有許多古巴人的民族特色。據考古學家考證,早在新石器時期古巴人部族群落就已存在,能算作夏朝時期巴人的活動遺址的在今湖北宜昌白廟地區,那裡有相當於夏代的白廟巴人遺存。商周時期明顯的巴人遺址有重慶開縣的余家壩、雲陽李家壩和涪陵小田溪等處,但發現文物最多的還是戰國以後的墓葬。巴人墓葬文物有明顯的民族特色,銅器上常常有虎形飾紋和飾件,有的刻畫在青銅兵器上,有的作為器物的鈕蓋。有一件虎鈕於,是古代巴人的典型器物。在出土的巴人器物上,還出現了若干近似文字的圖案,有8個接近漢字,被考古學家稱為神秘的尚不可解的“巴蜀圖語”。巴人的全部歷史,至今尚是歷史之謎,只在古文獻中有零星記錄,如《後漢書·巴郡南郡蠻》有記:“廩君死,魂魄世為白虎,巴氏以虎飲人血,遂以人祠焉”;唐朝的《蠻書》記有:“巴氏祭其祖,擊鼓而祭,白虎之後也”,都和考古發現巴人古銅器上以虎紋虎鈕表示巴人有虎圖騰崇拜相吻合。相信,未來學者們會寫出一部完整的巴人歷史的。可以肯定的是,三峽文化中有濃厚的古代巴人文化的成分。
三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