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結核病

雞結核病

雞結核病(Tuberculosis)是由禽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avium)引起的一種慢性接觸性傳染病。本病的特徵是慢性經過,漸進性消瘦、貧血、產蛋量減少或不產蛋。剖檢時,可見各組織器官,尤其是肝臟、脾臟和腸道形成結核結節。本病在國內外都有報道。在養禽場暴發時,多呈慢性,生長發育和生產性能受到影響,產蛋下降和發生死亡,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但由於飼養方式不同,主要是飼養日期較短,肉雞填鴨等很快就會屠宰,較少發現;種禽飼養時間雖然長些,但污染面不大,發病率較低。

病原


本病的病原是禽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avium),是分枝桿菌屬(Mycobacterum)的一種,其特點是細菌短小,具有多型性。本菌細長、正直或略帶彎曲,有時呈桿狀、球菌狀或鏈球狀等。菌體兩端鈍圓,長1.0~4.0µm,寬0.2~0.6µm。本菌無芽胞,無莢膜,無鞭毛,不能運動;本菌對一般苯胺染料不易著色,革蘭氏陽性,有耐酸染色的特性,用萋-尼(Ziehl~Neelsen)氏染色法染色時,禽結核分枝桿菌呈紅色,而其他一些非分枝桿菌染成藍色,這種染色特性,可用於本病的診斷。
本菌為專性需氧菌,對營養的要求比較嚴格,必須在含有血清牛乳卵黃馬鈴薯甘油及某些無機鹽類的特殊培養基中才能生長。培養的最適宜生長溫度是39~40℃.最適培養基pH6.5~6.8。
從自然病例的病料進行初次分離結核菌時,要選擇特殊的培養基。在培養基中加入2%甘油,並置5%~10%的二氧化碳環境中培養,可促進其生長。結核菌生長較慢,在初次分離時,約經10~21天,可見長出圓形、隆起、表面光滑,有光澤,從淺黃到黃色,隨時間延長而變為鮮黃色的菌落;有些菌株在有的培養基中,長出光滑的、扁平、半透明的灰白色菌落。在甘油肉湯等液體培養基中,長出有顆粒沉澱、粘性菌膜的培養物。
結核分枝桿菌進行生化試驗時,對硝酸鹽還原、尿素酶、吐溫80水解、煙酸形成性等均為陰性;甘油能促生長,能還原亞碲酸鹽,接觸酶試驗陽性。這些生化特性有鑒別意義。
結核分枝桿菌表面含有多量類脂和蠟質成分,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較強,特別是對乾燥抵抗力最強。分泌物中的細菌,在乾燥環境中可存活6~8個月,在陽光下可活18~31天;細菌在糞便和水中活5個月,土壤中可存活2年或以上,直射太陽光照射1h減少,4h全部死亡;結核菌對濕熱抵抗力弱,60℃30min失去活力,對低溫抵抗力強,0℃以下活4~5個月。
細菌對化學藥劑的抵抗力也較強,對溶脂的離子清潔劑敏感;2%來蘇兒、5%石炭酸、3%甲醛、10%漂白粉、70%~75%酒精敏感。4%NaOH、3%HCl和6%H2S04中30min,有相對的耐性,活力不受影響,故在實驗中,常用此處理病料中的雜菌,培養基中也常加入,以達控制雜菌的目的。
結核桿菌對常用的磺胺葯抗生素均不敏感,鏈黴素環絲氨酸等抗生素和異煙肼、對氨基水楊酸、利福平等藥物,有抑菌或殺菌作用。

流行病學


禽結核桿菌主要侵害家禽和鳥類,豬亦有易感性;其次是牛、綿羊,人、狗、貓、鹿極少見。所有的鳥類都可感染禽結核。
試驗動物以家兔易感性高。
各種品種和不同年齡的家禽均可感染,因病程發展慢,故多在老齡淘汰、屠宰時發現。
病禽是主要傳染來源,病禽腸道的潰瘍性和肝、膽的結核病變排菌,通過糞便排出大量結核桿菌,呼吸道分泌物也可能排菌,排出的病菌污染飼料、飲水、禽舍、土壤、墊草和環境等,被健康的雞、鴨、鵝等採食后,主要經消化道感染。也可由吸入帶菌的塵埃經呼吸道感染。病禽與健康家禽同群混養,將病散播開。人、飼養管理用具、車輛等也可促進傳播。如果水源被污染,鴨、鵝放牧、嬉水以及野禽棲息,也可能被傳染。水禽的結核病有相當一部分是從病雞感染來的。
禽舍及環境衛生太差,消毒不嚴,管理不善,密度過大,陰暗潮濕,通風不良等均可促進該病的發生。

流行特點


禽類動物都可感染禽結核桿菌,兔、豬和水貂的易感性也很強。本病多為散發,發病率極低。雛雞比成雞易感,但發病雞多為成年雞。

臨床特徵


病雞精神沉鬱,食慾正常,但體重減輕。消瘦胸肌萎縮胸骨變形,體形變小,雞冠、肉垂和耳垂褪色萎縮。病雞常下痢,有的癱瘓

病變特徵


病雞肝腫大,有粟粒至大豆大的黃白色結核結節,有的融合成大結節。脾腫大數倍,散發多數黃白色硬實結節。小腸盲腸、肺、骨等組織器官均可見結核結節。

實驗室診斷


結核病灶送檢,進行組織病理學檢查:取結核病灶製成塗片,抗酸染色,進行病原學檢查。檢測雞群結核病感染情況時,可進行結核菌素試驗:向病雞一側內垂注射0.05毫升禽型結核菌素,另一側不注射以作對照,48小時后,注射側肉垂腫大。

預防方法


淘汰感染雞群,廢棄老雞舍、老設備,並進行徹底消毒。嚴禁從外地引進病雞,引進雞時要進行隔離檢疫。對患病雞群一般不主張治療,及時淘汰處理即可。

診斷鑒別


雞結核病雖在生產上造成一定損失,但多不進行專門的檢查和檢疫。當在剖檢死雞時,見到結核病變,才引起獸醫工作者注意所管理的雞群的發生情況。因此,本病的診斷,要結合流行病學、癥狀、病理變化、微生物學檢查及變態反應等方法,進行綜合分析和判定。
(一)現場診斷
患結核病的雞,多無明顯的癥狀,即使被感染后發病,也是一般的病狀,不具有特徵的診斷價值。僅根據臨診癥狀很難確診。臨診上,可見病禽不明原因的日漸消瘦,貧血,產蛋下降或停止,又不能確診為其他慢性病時,可懷疑有結核病的存在。
(二)病理學診斷
在病雞死亡或撲殺時,在禽體的有關組織器官,多常見於肝、脾、腸道等臟器上,有典型的結核病灶。採取結核結節進行病理組織學檢查時,可見到典型的肉芽腫變化。參見病理變化內容。需要強調地說,病理變化有很好的診斷價值。
(三)微生物學診斷
1.塗片、鏡檢採取病死禽或撲殺禽的結核病灶病料,直接作成抹片,染色,鏡檢。由於本菌具有抗酸染色的特性,多採取萋—尼(Ziehl—Neelsen)氏染色法染色,在鏡檢抹片病料時,見到單個、呈對、成堆、成團的紅色桿菌,可初步診斷為禽結核病
2.分離培養取病死禽或撲殺病禽的病料,經用一定濃度的酸或鹼(4%NaOH或6%H2S04)處理30min(以除去其他微生物污染)離心沉澱,取沉澱物作成乳劑,進行培養。初次分離多用固體培養基,要滿足5%~10%C02的培養條件。結核桿菌生長較慢,要經過2周以上培養,才能見到細菌生長。一般基層獸醫單位多不進行培養檢查,需要進行時,培養基地選擇和方法,請參閱專門的資料。
對分離的結核桿菌,要進一步鑒定時,還可進行生化特性的檢查。病原部分介紹的內容有鑒別意義。
(四)動物接種
病料經處理稀釋后,給雞或家兔靜脈接種0.1ml細菌,可在30~60天內死亡,剖檢可見肝、脾腫大和病變。皮下或肌肉注射同劑量時,則病程緩慢,最後仍可發生死亡。王鐋禎等1979年用禽型結核桿菌,人工感染雞、家兔、豚鼠、鴿獲得成功,不同的感染途徑,病變不相同。他們還用禽結核桿菌進行人工感染綿羊、山羊和豬的試驗觀察。
(五)變態反應
變態反應是對禽結核檢疫的較好的一種方法。
診斷禽結核時,用禽型結核菌素0.1ml,注射於雞的肉髯皮內,48h檢查時,與對側肉髯比較,注射側出現腫脹和發紅,判定為陽性反應。
變態反應主要用於雞和火雞,水禽少用。雞隻患病,消瘦、貧血、缺乏蛋白飼料,病雞也可不出現反應。
(六)血清學方法
用於禽結核診斷的方法有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全血凝集試驗、平板凝集試驗等。
(七)鑒別診斷
診斷本病的最簡單、最方便、又最特異的方法是屍體剖檢,但某些細菌病、真菌病腫瘤等,可出現部分與結核相似的肉眼病變,細菌病如禽傷寒副傷寒、亞利桑那病、大腸桿菌病(肉芽腫)、禽霍亂彎桿菌病等;盲腸肝炎;真菌病如麴黴菌病等。
鑒別要點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1.流行病學特點、癥狀、病理變化及防治;2.屍體剖檢及組織學檢查;3.病原檢查,包括寄生蟲檢查,病原學檢查十分重要,在已知的禽病中的其他疾病,沒有抗酸染色特性的病原;4.血清學檢查。應用以上幾個方面的知識和檢查,綜合分析,作出診斷。

防制措施


根據雞結核病的特點,可採取以下一些方面的預防措施。
1.養禽場的雞、鴨、鵝等發現結核病時,應及時進行處理。病死禽焚燒或掩埋。
2.禽舍及環境進行徹底清掃和消毒。清除的糞便,堆積發酵,漚肥。如地面飼養的水禽,清除糞便,用火鹼水消毒,如為泥土地面,應鏟去表層土壤,消毒和更換新土;污染場地要想徹底清除病原是困難的,病原在土壤中保持毒力達數年之久。
3.如禽群不斷出現結核病禽(如屍體剖檢時見有結核病變),應將病禽和消瘦、產蛋少或不產蛋的老齡禽淘汰。因為這些禽(雞)可能是患病禽(雞),產蛋也少,老齡,從經濟角度上考慮,也無多大飼養價值,將全群淘汰更為有利。
4.患結核病的蛋雞群,在第一個產蛋高峰后,把雞群中的全部雞隻淘汰,是最經濟、最好的措施。因為老雞產蛋少,病情嚴重得多,老雞死亡也多,是最危險的傳染源。
5.必要時,用禽型結核菌素對種禽和珍稀禽(鳥)作變態反應或快速平板凝集反應進行檢查,出現陽性反應的禽鳥,應予淘汰,以清除傳染源。快速平板凝集反應適用於基層禽場採用。全群淘汰更為理想。
6.病禽的蛋不能作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