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歐洲歷史的結果 展開
- 基礎含義
- 許海山所著圖書
歐洲歷史
基礎含義
歐洲最早的人類居住遺跡可以回溯到公元前35000年的歐洲舊石器時代。定居點、農耕技術和馴養家畜出現於前7000年的歐洲新石器時代早期。從最早的有文字記載的文明到前1200年文明暫時倒退消失,銅是製作工具和武器的主要金屬材料,歷史學家把該時期命名為青銅時代。
歐洲古典時期從前700年古希臘文字再次出現開始。羅馬共和國於前509年建立。羅馬帝國的領土約於公元150年到達最大。395年,羅馬帝國一分為二。476年,最後一個西羅馬帝國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被廢黜,歐洲進入中世紀時期。
當代歐洲1992年,歐盟成員國簽署了歐盟條約。1993年11月1日,《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生效,歐洲聯盟正式成立。
直立人和尼安德塔人在現代人類——智人出現后從非洲移居至歐洲。最早的歐洲人骨骼發現於喬治亞達馬尼斯,距今180萬年。最早的生物學上的現代歐洲人出現於公元前35000年。公元前7千年在巴爾幹半島已有原始人定居點的痕迹。中歐在公元前6000年,北歐部分地區在公元前5000至4000年到達新石器時代。公元前5508-2750年的庫庫特尼-特里波里文化是歐洲最早的大規模文明,也是世界最早的文明之一。
從新石器時代開始,義大利卡莫尼卡河谷就開始有了卡慕尼文明,留下了歐洲最多的超過35萬幅的壁畫。
歐洲的銅器時代,也叫青銅時代,是一段變化和混亂交錯的時期。最重要的事件是中亞民族大舉遷徙和入侵歐洲。主流學者認為他們是原始印歐人,但是也有幾種有爭議的其他看法。其他現象包括巨石崇拜的轉播發展,經濟上首次出現明顯的階級差別,以及與此相關的在巴爾幹地區的第一個已知的君主制政權。歐洲第一個著名的有文字記載的文明是克里特島上的米諾斯文明,以及隨後的希臘鄰近地區的邁錫尼文明,始於公元前2千年早期。
雖然早在公元前1100年愛琴海地區的人就懂得使用鐵器,但是直到公元前800年該技術還沒有傳播到中歐,除了石器時代的陶器群文化進化而來的哈爾施塔特文化之外。很可能是這項技術的優越性使得印歐人不久之後明顯在義大利和伊比利亞站穩了腳跟,足跡深入這兩個半島(羅馬建立於公元前753年)。
希臘人和羅馬人的影響表現在21世紀的歐洲的語言、思想、法律和思維方式中。古希臘是一群城邦的集合,從中發展出了早期的民主制度。雅典是最強大的和最發達的城市,從伯里克利時代開始就是知識的搖籃。公民論壇進行國家政策的辯論和立法,最著名的古典哲學家們從中產生,如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後者是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作為希臘馬其頓王國的國王,亞歷山大的軍事成就把希臘文化和知識一直傳播到印度河邊。但是在布匿戰爭中戰勝迦太基強大起來的羅馬共和國在這一地區崛起。希臘文明傳承到了羅馬文化中,雅典本身也被歸入元老院和羅馬人民(SPQR)的旗下。羅馬從阿拉伯一直擴張到不列顛尼亞。公元前44年當羅馬到達全盛時,領導人尤利烏斯·凱撒被懷疑破壞共和,意欲獨裁而遇刺身亡。在隨後的混戰中,屋大維篡奪了權力,收買了羅馬元老院。宣布共和國重生的同時,他實際上開始了羅馬國家從一個共和國到一個帝國——羅馬帝國的轉變。
帕特農神廟
希臘各城邦在黑海、地中海、小亞細亞、西西里和義大利南部的大希臘沿岸建立了大量的殖民地,但是在公元前5世紀向東部的擴張受到了來自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國的反擊。在希波戰爭中,希臘城邦結成了聯盟,並在普拉蒂亞戰役中戰勝波斯帝國,擊退波斯人的入侵。希臘各城邦結成了提洛同盟繼續與波斯戰鬥,但是雅典在聯盟中的領導地位促使斯巴達組織了針鋒相對的伯羅奔尼撒聯盟。兩個聯盟之間為希臘的領導權爆發了伯羅奔尼撒戰爭,伯羅奔尼撒聯盟獲勝。對於隨後的斯巴達霸權的不滿導致了科林斯戰爭爆發,底比斯領導的聯盟在留克特拉戰役中擊敗了斯巴達。亞歷山大大帝的征戰將希臘文化傳播到波斯、埃及和印度,也得到了這些國家的更古老的知識,開創了一個被稱為希臘化時代的新的發展時期。亞歷山大逝世於公元前323年,他的帝國分裂成許多希臘化文明國家。
西塞羅演說喀提林推翻共和國
在皇帝圖拉真(公元2世紀)統治時,帝國領土達到了最大,控制著近似5900000平方公里的陸地面積,包括不列顛,羅馬尼亞和部分美索不達米亞。帝國帶來了和平,文明和中央政府對治下領土有效的管理,但是在3世紀一連串的內戰消弱了它的經濟和社會力量。
在4世紀,皇帝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把國家分成了東西兩部分。雖然戴克里先殘酷迫害基督徒,但是君士坦丁還是於313年在米蘭敕令中宣布停止國家支持的對基督教的迫害,從而為帝國之後於380年將基督教作為國教埋下伏筆,使天主教會成為一個重要的組織。
羅慕路斯·奧古斯都於476年向日耳曼人投降
另外一些值得注意的時期如378年的阿德里安堡戰役,395年狄奧多西一世(羅馬帝國最後一次政治統一)逝世,406年日耳曼人在羅馬軍團撤回義大利阻擋亞拉里克一世時跨過萊茵河,408年斯提利科去世,以及隨後的西羅馬軍團瓦解,565年最後一位嘗試收復西羅馬的查士丁尼一世去世,以及632年後穆斯林勢力入侵。很多學者堅持認為比起“衰亡”來這些變化更適合被描述成一次複雜的轉變。隨著時間流逝關於羅馬帝國為何衰亡或者是否真的衰亡了提出了很多理論。
• 東歐
羅馬從公元前264年至公元180年擴張的各個階段
395年狄奧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為羅馬帝國國教,同時他也是最後一個統一的羅馬帝國的皇帝。從此之後,帝國一分為二:西羅馬帝國以拉文納為中心,東羅馬帝國(后被稱為拜占庭帝國)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西羅馬不斷受到日耳曼部落的掠奪(見:歐洲民族大遷徙),並在476年最終陷落於赫魯利人首領奧多亞塞之手。羅馬的權威在西部完全喪失,西部省份很快變成了一群日耳曼王國的拼湊集合。
但是羅馬城在羅馬天主教教會的監管之下,仍然是知識的中心,在西歐很大程度保留住了羅馬的經典思想。同時,在君士坦丁堡的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成功地將所有的羅馬法法典化成為《民法大全》(529-534)。在6世紀中,東羅馬帝國捲入了一系列致命的衝突之中,首當其衝的是與波斯薩珊帝國(見羅馬-波斯戰爭)的戰爭,隨後是新興的伊斯蘭教阿拉伯帝國(四大哈里發和倭馬亞王朝)的進攻。至650年,埃及、巴勒斯坦和敘利亞省已經落入穆斯林軍隊之手,倭馬亞王朝隨後在7世紀和8世紀分別征服了西班牙和義大利南部(見穆斯林佔領時期)。
• 西歐
在西歐,一種新的政治結構正在形成:羅馬帝國解體后的權力真空之下,當地建立起了平民和他們耕種的土地之間的等級制度。地主收取什一稅,並向當地的領主效忠。什一稅用於支付國家財政和戰爭支出。這就是封建制度,新的領主和國王不斷出現,其中最偉大的是法蘭克人的統治者查理大帝(查理曼)。
800年,查理曼作為大片領土的征服者,被教皇利奧三世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Imperator Romanorum),有效地加強了他在西歐的權力地位。查理曼的王朝是一個新的西歐日耳曼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開始的標誌。
在其國界之外,新的力量也在積聚。基輔羅斯公國在封疆擴土,大摩拉維亞在日益成長,而盎格魯人和撒克遜人則忙於保家戍邊。
中世紀一般從5世紀西羅馬帝國滅亡開始算起,到1453年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被穆斯林鄂圖曼土耳其攻陷為止。有些學者認為應該更早或者更晚。西羅馬帝國滅亡導致西歐政治體制崩潰,但卻形成了一個統一的基督教統治結構。基督教神權超越世俗政治權力。公元800年,查理曼大帝被羅馬教皇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西歐再次形成一個短暫政治統一時期,但是查理曼死後,他的後代將帝國瓜分,西歐重新陷入分裂。1054年,東西方基督教分裂為天主教與東正教。從11世紀末期開始,天主教西歐對穆斯林世界進行了長達2個世紀之久的十字軍東征,最終以失敗告終。天主教的神性受到質疑,人文主義的文藝復興首先在義大利萌發。
社會學家稱中世紀是封建主義社會,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也最先出現在義大利北方的自治城市經濟中。中世紀見證了北歐和西歐第一次大規模城市化的過程。許多現代歐洲國家把自己國家的起源追溯到中世紀的重大事件。現代歐洲的政治疆界在很多方面是這一混亂時期的軍事和王朝政治的產物。
中世紀早期跨度大約為從公元500年至1000年的五百年之間。在此期間,歐洲的大多數地區基督教化,緊隨羅馬淪陷和9世紀法蘭克帝國建立后的歐洲大陸卡洛林文藝復興其後的就是“黑暗時代”。與崛起的穆斯林世界發達的貿易車隊,或者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國宋朝相比,歐洲仍然蠻荒落後。公元1000年君士坦丁堡已有30萬人口,而羅馬當時僅剩3 5000人口,巴黎僅有2萬人口。伊斯蘭世界卻擁有一打從西班牙科爾多瓦到中亞的大型城市,前者是當時世界最大城市,擁有45萬人口。
很多人認為君士坦丁一世(公元306-337年在位)是第一個“拜占庭皇帝”。是他於公元324年把帝國首都從尼克美狄亞遷到拜占庭,並把後者重建為君士坦丁堡,也稱Nova Roma(“新羅馬”)。羅馬城本身從戴克里先治下開始就不再作為帝國首都。有人把帝國的起源追溯到狄奧多西一世統治時(379年-395年)和基督教正式取代羅馬異教,或者從他395年去世時東西方政治永久性分裂算起。其他人將其定為之後的476年,傳統上認為的最後一個西羅馬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被廢黜時,只剩下東方希臘化地區的皇帝作為帝國的唯一權威。也有人認為是希拉克略在位時(約620年)的帝國改組,拉丁文的頭銜和使用被正式改為希臘文。無論如何,這種轉變是逐漸的,至330年君士坦丁在他的新首都舉行落成典禮時,希臘化和不斷深入的基督教化已經開始。一般認為帝國於君士坦丁堡1453年陷落於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后滅亡。
公元541-541年,全國流行的查士丁尼大瘟疫折磨著拜占庭帝國,包括它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據估計查士丁尼大瘟疫使全世界1億人喪生。它使541年至700年間的歐洲人口減少約50%,可能也是阿拉伯人征服成功的原因之一。
814年法蘭克帝國達到全盛時
在東方保加利亞於681年建立,成為第一個斯拉夫國家。強大的保加利亞帝國是幾個世紀中與拜占庭爭奪巴爾幹控制權的主要對手,在9世紀成為了歐洲斯拉夫地區的文化中心。兩個國家大摩拉維亞和基輔羅斯在9世紀的東西斯拉夫地區分別崛起。在9世紀後期與10世紀北歐和西歐感到了迅速崛起的維京人的力量和影響,他們使用他們發達的航海船隻如長船等飛速地、有效率地掠奪、買賣、征服和殖民。匈牙利人掠奪了歐洲大陸,佩切涅格人席捲了東歐,而阿拉伯人掠過南歐。在10世紀中歐建立了幾個獨立王國,如波蘭和匈牙利王國。匈牙利人停止了掠奪,主要的民族國家也包括了巴爾幹的克羅埃西亞和塞爾維亞。接下來直到1000年的時期中,封建制度進一步發展,從而削弱了神聖羅馬帝國。
沉睡在黑暗時代的歐洲被新的教會危機所震動。1054年一場不可調解的宗教分裂在羅馬和君士坦丁堡這兩個尚存的基督教派別之間產生。
在11、12和13世紀的中世紀鼎盛時期,歐洲人口大量增長,帶來了與前一時期相比巨大的社會著政治變革。至1250年強健的人口增長極大地刺激了經濟,使其達到了19世紀之前再未重現的高度。
從約1000年開始,西歐經歷了最後的野蠻人入侵,政治上更為穩定。維京人在英倫三島、法國和其他地區定居,北歐基督教王國在他們的斯堪的納維亞故鄉也發展了起來。馬扎爾人在10世紀停止了擴張,至1000年,信仰基督教的中歐匈牙利王國被承認。除了短時期的蒙古人入侵之外,主要的野蠻人入侵都停止了。
在11世紀,阿爾卑斯山北部的人口開始移居至新的土地,某些在羅馬帝國末期回歸到野蠻狀態。在被稱為“大清除”的時期中,歐洲大量森林和沼澤被開闢為耕地。在同一時期移民也越過了傳統的法蘭克帝國邊界,到達了新的東歐前沿,越過易北河,在此過程中將德意志疆域擴大了三倍。十字軍在累范特建立了歐洲殖民地,從摩爾人手中征服了伊比利亞半島的大部分,諾曼人在義大利南部殖民,這些都是主要的人口增長和移居模式。
中世紀鼎盛時期產生了許多不同形式的學術、宗教和藝術傑作。這個時期經歷了西歐現代民族國家的崛起,義大利城市國家的興盛。仍然有強大實力的羅馬天主教會號召全歐洲的軍隊參加一系列的對佔領聖地的塞爾柱突厥人進行的十字軍東征。對亞里士多德作品的重新發現啟發了托馬斯·阿奎那和其他思想家發展起經院哲學。在建築學上,很多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在這一時期建造或完成建造。
描繪黑斯廷斯戰役的貝葉掛毯
進一步的變革在歐洲的權力重新分配之中開始進行。諾曼底公爵征服者威廉於1066年入侵英格蘭。諾曼人入侵由於若干原因在英格蘭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它通過引入一批諾曼貴族將英格蘭和歐洲大陸更緊密地連接起來,因此減弱了斯堪的納維亞的影響。它建立了歐洲最強大的王朝,創造了一個高度發達的政府系統。另外,基於島國,英格蘭發展出了一支強大的海軍,貿易關係遍布全球,包括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與許多關鍵的海上戰略據點如百慕大、蘇伊士、香港以及特別是直布羅陀。這些戰略優勢不斷增長,直到二戰之後都被證明具有決定性作用。
在東西教會分裂后,新成立的中歐王國波蘭、匈牙利和波西米亞等紛紛皈依西方基督教。羅馬天主教會發展成為強權之一,導致教皇與羅馬皇帝之間產生衝突。公元1129年羅馬天主教會建立宗教裁判所,用強制手段保證西歐人信奉羅馬天主教。宗教裁判所裁判異端(異教徒)令其懺悔。如其不從便判死刑。在此期間許多領主與貴族統轄教會。克呂尼的僧侶努力建立一所沒有領主和貴族的教會,並獲成功。教皇額我略七世繼承了僧侶們的事業,並訂下兩個目標:擺脫國王和貴族的控制,與增強教皇的權力。羅馬天主教會的教區由於異教王國(斯堪的納維亞、立陶宛、波蘭、匈牙利)的歸正,基督教收復安達盧西亞失地與十字軍東征迅速擴大。到15世紀歐洲大部分地區已經皈依羅馬天主教。
早期的文藝復興跡象在11世紀的西歐就已開始顯現,義大利重新開始進行貿易,使得諸如威尼斯和佛羅倫薩這樣的城邦的經濟和文化得以發展。同時,民族國家開始在法國、英格蘭、西班牙和葡萄牙形成,雖然它們的形成過程(通常以君主、貴族封建領主和教會的對峙為標誌)長達幾個世紀。這些新的民族國家開始使用自己的文化語言代替傳統的拉丁語。這一運動的主要人物包括但丁·亞利基利與皮桑夫人,前者以義大利語著書,後者雖然是義大利(威尼斯)人但移居法國以法語寫作。另一方面,實際位於德國和義大利的神聖羅馬帝國,進一步分裂成大量封建公國和小城邦,它們對帝國的服從只是形式上的。
蒙古帝國興起后的13與14世紀經常被稱為“蒙古時期”。蒙古軍隊在拔都率領下向西方擴張。被他們征服的西方國家包括俄羅斯全境(除了諾夫哥羅德成為附庸以外)、欽察地區、匈牙利和波蘭(仍然保留主權國家地位)。蒙古的記載顯示在由於窩闊台之死被蒙古召回之前,拔都計劃完全征服所有的歐洲諸國,以對奧地利、義大利和德國的冬季攻勢為起點。很多歷史學家相信僅僅由於窩闊台的死制止了歐洲被完全征服。在俄國,金帳汗國的蒙古人統治持續了近250年。
瘟疫
雖然有這些危機,14世紀仍然是一個在藝術和科學方面有著長足進步的時代。復興的對於古希臘和古羅馬文獻的興趣引起了後人所稱的義大利文藝復興。一個發現時代在這一時期末期發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擴張在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之後到達頂峰,切斷了歐洲和東方的貿易可能。歐洲人被迫尋找新的貿易路線,比如哥倫布1492年探訪美洲,又如達·伽馬1498年繞過非洲直航印度。
在14世紀早期,波羅的海成為了最重要的貿易航運中心。一個城市貿易聯盟——漢薩同盟——促進了波蘭、立陶宛和其他波羅的海國家的大片地區融入歐洲經濟,也幫助了東歐列強的崛起,包括立陶宛、波蘭、匈牙利、波西米亞和莫斯科大公國。
公認的中世紀結束時間一般定為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帝國被奧斯曼土耳其攻佔的1453年。土耳其人把該城作為他們的奧斯曼帝國的首都,該帝國一直延續到1922年,包括埃及、敘利亞和大部分巴爾幹國家。奧斯曼帝國對歐戰爭,有時也稱土耳其戰爭,在東南歐歷史上的影響舉足輕重。
15世紀末以來,以地理大發現、宗教改革、民族國家的崛起為標誌,歐洲進入近代時期。近代包括從中世紀到工業革命為止的三個世紀,大約從1500至1800年,或者從1492年發現新世界到1789年法國大革命為止。
這個時期的特點是科學的重要性上升,技術進步突飛猛進,世俗公民政治和民族國家異軍突起。資本主義經濟從義大利北部諸共和政體如熱那亞等開始萌芽發展。近代也見證了重商主義經濟理論的發展及佔據主導。自然,近代也代表了在大部分歐洲地區封建社會、農奴制以及羅馬天主教會的權威的衰落與最終消失。這一時期也包括了新教改革、災難性的三十年戰爭、歐洲對美洲殖民和歐洲獵殺女巫活動。
米開朗琪羅的《大衛像》
義大利的弗朗西斯克·彼特拉克,人稱第一名骨子裡的人本主義者,在1330年寫道:“我活著,但我寧願在另一年代重生。”他對希臘和羅馬古典文化情有獨鍾。在15和16世紀對古人的興趣有增無減,人們感到傳統文化正在消失,而古文化是復興所需的思想和意見的寶庫。馬提歐·佩梅力在1430年寫道:“現在每一顆會思想的心靈都確實應該感謝上帝允許自己誕生在一個新時代。”文藝復興產生了:一個學問舉足輕重的新時代。
文藝復興是日益增加的拉丁語和希臘語文本研究啟發,把希臘-羅馬時代作為黃金時代加以崇拜。這促使很多藝術家和作家開始把羅馬和希臘的例子作為榜樣創作自己的作品,但是這一時期也有很多創新,特別是在藝術的多面手如列奧納多·達芬奇筆下。很多羅馬和拉丁文材料在中世紀以前就已經存在。僧侶們在過去一千年裡一再抄寫舊的文本,並把他們收藏起來,但卻是為了別的目的。更多的材料在君士坦丁堡陷落之後大量從伊斯蘭世界流落進入義大利,後者繼承了這些通過征服取得的希臘和羅馬文字和知識,甚至嘗試在其基礎上進行進一步改良。人文主義者們一向自視為高級思想家,將恢復偉大的過去看作是一場文藝復興——一次文明本身的復生。
這一時期也確立了很多重要的政治先例。尼可羅·馬基亞維利的政治作品《君主論》影響了之後的專制政治和現實主義政治。同樣重要的是很多統治者資助和利用文藝復興的藝術作品作為自己權利的象徵。
總的來說,文藝復興可以被看作一場知識分子通過復興古代的思想,也通過新的思想方法研究和改良世俗社會的嘗試——近古時代在語言、思想和感覺上過於“哥特化”。
在這一時期天主教會的腐敗遭到新教改革的強力反彈。後者獲得諸多支持,特別是在尋求強國之路,擺脫天主教會影響的諸侯之間。馬丁·路德之後人物層出不窮,比如約翰·加爾文的加爾文主義在很多國擁有影響,英國國王亨利八世使英格蘭從天主教會獨立,另創聖公會(與一般看法不同的是這只是一半正確,他的女兒伊麗莎白一世完成了聖公會的組成工作)。這些宗教分歧導致由宗教和西歐野心勃勃、日益強大和中央集權的君主制國家發起和推動的一輪新的戰爭。
馬丁路德
中歐國家,如波蘭立陶宛聯邦和匈牙利,比起西歐更加寬容。雖然仍然規定天主教佔主導地位,它們繼續允許大量的宗教少數派保持自己的信仰。天主教徒、新教徒、東正教徒和猶太教徒在中歐各守一方。這個時期的另一個重要的發展是泛歐洲思想的興起。埃默里克·克呂瑟(Eméric Crucé,1623)提出了歐洲理事會的構想,目的是結束歐洲的戰爭。建立持久和平的嘗試沒有成功,雖然1518年所有的歐洲國家(除了俄羅斯和奧斯曼帝國,兩者不被看作是歐洲國家)在1518年倫敦條約中同意維持和平。幾年之後就再次爆發了好幾場戰爭。宗教改革也使得歐洲和平在幾個世紀之內成為不可能。
另外一個結果是歐洲至上主義。文明的概念來自於古希臘和羅馬:紀律、教育和城市生活是文明開化的必要條件;文明性是判斷歐洲人和非歐洲孰優孰劣的標準,歐洲自認優於其它大洲。當時存在蒙田等人發動的另一運動,認為歐洲之外的人是更好、更自然和更純樸的人。整個歐洲都建立了郵政服務系統,使得歐洲人文主義知識分子得以拋開宗教分歧互相聯合形成網路。但是羅馬天主教會查封了許多重要的科學著作;這導致了新教國家在學術上後來居上,因為查封書籍只在某一地區有效。弗朗西斯·培根和其他熱心科學人士嘗試以強調自然的統一建立歐洲的統一。
宗教改革對歐洲整體有著深遠的影響。不僅國家之間被宗教劃清界限,某些國家內被也被宗教紛爭四分五裂,並得到外敵的熱心支持。法國在十六世紀陷入這個深淵中,發生了一系列的名為法國宗教戰爭的衝突,最終以波旁王朝取得勝利而告終。英格蘭在一段時間內避免了這種情況,在伊麗莎白一世統治下,溫和的英國國教得以確立。現代德國的大部分當時在理論上的神聖羅馬帝國框架內由許多小的主權國家組成,教派分歧使得諸侯割據更加嚴重。波蘭立陶宛聯邦此時由於其宗教自由和大體上免於歐洲宗教紛爭而受到注意。
在15世紀的中世紀末,強大的由擁有中央集權的新君主們建立的世俗民族國家出現在法國、英格蘭和西班牙。另一方面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國會力量在不斷壯大,從波蘭國王手中奪過立法權力。新的國家強權也在別的國家特別是英格蘭受到國會挑戰。地區統治者、城市、農民共和國和騎士們合作組成的新型國家開始出現。
在歐洲近代早期,資本主義制度(通過重商主義)取代了封建制度,至少在西部歐洲成為經濟的基本組織形式。不斷擴張的殖民地促進了商業革命。這段時期現代科學的崛起及其在技術進步上的應用引人注目,並在工業革命中到達高潮。伊比利亞(西班牙和葡萄牙)以克里斯托弗·哥倫布在1492年為尋找通向東印度群島的捷徑向西的探險為首的對新大陸的開發,不久便受到了英國人和法國人開發北美的挑戰。新的貿易形式和不斷推進的地平線產生了新的政府、法律形式和經濟需要。
梅迪奇山莊外的海港
殖民擴張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中繼續進行(遇到過一些挫折,比如英屬北美以及隨後的墨西哥、巴西和其他國家在拿破崙戰爭前後的成功獨立)。西班牙控制了北美的一部分和大部分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和菲律賓;英國獲得整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印度的絕大部分,以及非洲和北美的許多地區;法國獲得加拿大的一部分和印度(幾乎全部在1763年巴黎條約中落於英國之手)、印度支那、非洲的許多地區以及加勒比群島;荷蘭獲得東印度群島(21世紀的印度尼西亞)和加勒比海中的一些群島;葡萄牙獲得巴西和幾塊非洲和亞洲的土地;隨後而來的列強如德國、比利時、義大利和俄羅斯也都取得了更多的殖民地。
這些擴張對於宗主國的經濟大有裨益。因為帝國並不穩如磐石,貿易一度甚囂塵上。至16世紀末,美洲的銀佔西班牙國家總預算的五分之一。歐洲國家之間的戰爭費用主要由殖民地的資金支付。但是,當時英屬殖民地收益最豐的奴隸貿易和西印度群島種植園,在18世紀後期的工業革命時期只佔大英帝國經濟總額的5%(但收益率更高)。
三十年戰爭進行於1618年至1648年,主要在今天的德國境內,大多數歐洲列強捲入其中。它開始於神聖羅馬帝國的新教和天主教諸侯之間的衝突,隨後逐漸演變成席捲大半個歐洲的全面戰爭,原因也不是一定和宗教有關了。在戰爭中雇傭兵被廣泛運用,它的主要影響是大片地區被搜尋糧草的大軍洗劫一空。大範圍的飢荒和傳染病流行使德意志諸侯國人口元氣大傷,低地國家和義大利情況稍好,很多地區強國瀕臨破產的窘境。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德國人口由於戰亂和與此有關的引發的疾病和飢荒死去。戰爭整整持續三十年,但是引發戰爭的矛盾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仍未解決。
在結束戰爭,允許國家決定自身宗教信仰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之後,獨裁成為歐洲大陸的普遍現象,但歐洲某些地方進行了以英國內戰,特別是光榮革命為先兆的憲政體制的實驗。歐洲的軍事衝突並沒有停止,但是對歐洲人的生活造成的破壞性影響下降。在發達的西北歐,啟蒙運動給予了新的觀點哲學上的支持,印刷術使得識字率不斷上升,造就了思想上的新的世俗力量。波蘭立陶宛聯邦由於其特有的准民主性“黃金自由”又一次成為例外。
東歐是瑞典、波蘭立陶宛聯邦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爭霸的戰場。在這一時期這三個國家逐漸沒落最終被新的開明君主專制國家—俄羅斯、普魯士和奧地利所取代。在19世紀到來之時它們成為了新的列強,三個國家瓜分了波蘭,瑞典和土耳其也分別向俄國和奧地利割讓大片土地。大量波蘭猶太人移民到西歐,在中世紀他們被放逐出的土地上建立起猶太人社區。
從1789年到1914年的“漫長的十九世紀”經歷了激烈的社會、政治和經濟變革,首先拉開序幕的是工業革命、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隨後是歐洲政治版圖在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上的重新劃分,民族主義的興起、俄羅斯帝國和大英帝國鼎盛時期的到來,同時伴隨著奧斯曼帝國的衰落。最後,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的崛起引發了一系列事件並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時到達最高潮。
1870年遍布倫敦天空的的煙囪
攻佔巴士底獄
在此時議會想建立君主立憲制,在隨後的兩年內通過了包括《人權和公民權宣言》、廢除封建制度和根本上改變了法國與羅馬關係的各種法律。起初國王對這些變化安然接受,受到人民的普遍歡迎,但隨後在外國入侵的威脅下反對王權的要求變得越來越強烈,國王被剝奪了權力,決定和家人一同溜走。他被人認了出來帶回巴黎。1793年1月,被判叛國罪而處死。
1792年9月20日,國民公會廢除了君主制,宣布法國為共和國。由於戰事緊急,國民公會組建了公共安全委員會,由雅各賓俱樂部的馬克西米連·羅伯斯庇爾領導,作為國家的行政機關。在羅伯斯庇爾領導下委員會實行了恐怖統治,在巴黎有4 0000人被處決,主要是貴族和被革命法庭審判的人,證據往往非常單薄。在其他地區,反革命叛亂被強力鎮壓。該政權在熱月政變(1794年7月27日)中被推翻,羅伯斯庇爾被處決。接手的政權中止了恐怖,放鬆了羅伯斯庇爾的比較極端的政策。
拿破崙
1804年12月4日,在一次暗殺行動失敗后,他把自己加冕為皇帝。1805年拿破崙計劃入侵英國,但是英國和俄羅斯與奧地利重新結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迫使他將注意力轉到歐洲大陸,同時將佔優勢的英國海軍艦隊從英吉利海峽引出的計劃失敗,法國在10月21日決定性的特拉法爾加海戰中戰敗,入侵英國的希望破滅。
1805年12月2日,拿破崙在奧斯特利茨戰役中擊敗了數量佔優的奧地利-俄國聯軍,迫使奧地利退出反法同盟(見普萊斯堡條約)並解散了神聖羅馬帝國。1806年第四次反法同盟建立,1806年10月14日拿破崙在耶拿-奧爾斯塔特戰役中擊敗普魯士,並穿越德國在1807年6月14日弗里德蘭戰役中擊敗俄軍。蒂爾西特條約在法俄之間瓜分了歐洲,並創建了華沙公國。
1812年6月12日拿破崙以70萬人的大陸軍入侵俄國。在精心布置的斯摩棱斯克戰役和博羅金諾戰役勝利之後,拿破崙佔領了莫斯科,卻發現城市已經被撤退的俄軍付之一炬。他被迫撤軍,在撤退的路上受到哥薩克的騷擾、疾病和飢餓的侵襲。只有2萬人在戰後活了下來。
至1813年局勢轉為對拿破崙不利。在1813年10月萊比錫戰役中敗於七國聯軍之後,他在六日戰役和巴黎淪陷之後被迫退位,在《楓丹白露條約》下被放逐到埃爾巴島。他在1815年3月1日回到法國(見“百日王朝”),建立起一支軍隊,但不出意料地在1815年6月18日在滑鐵盧戰役中敗於英國和普魯士軍隊。
柏林1848年歐洲革命
但是努力並無法阻止革命運動愈演愈烈:中產階級已經被法國大革命的民主理想深深影響,工業革命導致了重要的經濟社會變化,下層階級開始受到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和無政府主義思想的影響(特別是被卡爾·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闡述的觀點),對新型資本主義的嚮往則成為了自由主義。一些民族主義運動(在德國、義大利、波蘭、匈牙利等)的出現導致了進一步的動蕩,它們尋求民族統一和/或從外族統治下解放出來。
德意志統一
19世紀也見證了大英帝國作為世界第一個全球帝國的崛起和在拿破崙戰爭中的勝利,前者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工業革命。
從1914年到1991年的“短暫的二十世紀”,歷經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冷戰,包括了納粹德國和蘇聯的崛起和衰落。這些災難性的事件宣示了歐洲殖民帝國的終結,並吹響了廣泛的非殖民化的號角。1989年至1991年蘇聯的解體使美國成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引發了鐵幕的崩潰、德國統一和現仍進行中的歐洲一體化進程的加快。
同盟國紅色協約國綠色中立國黃色
在凡爾賽條約(1919)中戰勝國把相對苛刻的條款強加於德國,並在民族自決的基礎上承認在中歐已經解體的德意志、奧匈和俄羅斯帝國廢墟之上成立的新的國家(如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奧地利、南斯拉夫王國、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等),其中大多數國家捲入了局部戰爭中,當中規模最大的是波蘇戰爭(1919-1921)。在隨後的幾十年中,對共產主義的恐懼和1929-1933的大蕭條導致極端民族主義政府——有時被寬泛地定義為法西斯主義——在義大利(1922)、德國(1933)、西班牙(在1939年結束的西班牙內戰之後)以及其他國家如匈牙利的出現。
在“鋼鐵條約”中和墨索里尼的義大利結盟,以及與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之後,德國獨裁者阿道夫·希特勒在貫穿於1930年代後期的軍事競賽后,於1939年9月1日襲擊波蘭,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在起初的勝利(主要是1941年之前征服了波蘭西部、斯堪的納維亞大部、法國和巴爾幹),軸心國在1941年開始過度擴張。希特勒的意識形態對手是俄國的共產黨,但是由於德國未能戰勝英國以及義大利在北非和地中海地區的失敗,軸心國部隊被分割在西歐和斯堪的納維亞的駐地,同時還要進攻非洲。因此,對於蘇聯(和德國一起在1939-1940年瓜分了中歐)的襲擊並沒有用上足夠的力量。雖然一開始取得了成功,德軍仍然在1941年12月被阻擊在莫斯科地區。
接下來的一年風頭逆轉,德軍遭受了一系列慘重的失敗,例如斯大林格勒戰役和庫爾斯克戰役。同時,日本(1940年9月起與義大利和德國結盟)開始襲擊東南亞的英軍,1941年12月7日襲擊夏威夷的美軍;德國當時對美國宣戰,結束了過度擴張。戰爭在軸心國(德國、義大利和日本)和同盟國(大英帝國、蘇聯、美國)之間全面爆發。同盟國部隊在北非取得勝利,1943年進軍義大利,1944進軍被佔領的法國。1945年春德國本土被東線蘇軍和西線其他同盟國部隊分別進佔;五月上旬希特勒自殺,德國投降,結束了歐洲戰事。
這一時期的標誌還有工業化與有組織的種族滅絕。德國開始了對於超過1100萬人的有組織的大屠殺,包括大部分的歐洲猶太人和吉普賽人,以及幾百萬波蘭人和蘇聯斯拉夫人。蘇聯的強制勞動制度,強制人口驅逐政策,和烏克蘭大飢荒有著近似的死亡數字。在戰中和戰後幾百萬平民受到強制人口遷徙的影響。
冷戰時歐洲格局圖
同時,西歐開始逐漸進行政治和經濟一體化進程,希望統一歐洲,防止戰爭再次發生。這個進程最終導致了如歐洲聯盟和歐洲理事會等組織的誕生。1980年代團結工會運動削弱了波蘭的共產黨政府。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開始實施經濟改革和公開化政策,動搖了蘇聯在東歐的影響。蘇聯支持的政府相繼垮台,1990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統一了民主德國。
1991年蘇聯自己也解體了,分裂為15個國家,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在聯合國安理會的席位。最嚴重的分裂衝突發生在巴爾幹半島的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六個共和國中的四個(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和馬其頓)宣布獨立,多數情況下伴隨著一場激烈的戰爭,在某些地區一直持續到1995年。
在2006年黑山分裂出來成為獨立國家之後,前塞爾維亞自治省科索沃也於2008年宣布獨立。在後冷戰時期,北約和歐盟逐漸接納了大部分前華沙條約成員國。
1993年,歐盟成員國簽署了歐盟條約。由此“歐洲計劃”從具有諸多政治因素的經濟共同體轉變為更深層次的聯盟。
1985年的申根協定在其加入國之間實現了廣泛的的不需護照的邊界開放。
一種大多數歐盟成員國通用的貨幣——歐元——在1999年電子化創立,正式將每個加入國的貨幣聯繫在一起。新的貨幣在2002年投入使用,舊有貨幣退出流通。當時只有三個國家決定不加入歐元區(英國、丹麥和瑞典)。2004年歐盟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東擴,接納了10個新成員國(其中的8個是前共產黨國家)。另2個國家在2007年加入,成員國數量到達27個。
一個為建立歐盟憲法的條約於2004年在羅馬簽署,旨在用一份新的單一文件代替之前所有的條約。但是,它在法國和荷蘭的全民公決否決后一直未能被批准生效。在2007年,各方同意用一份修改而不是替代現有的條約的新的改進條約取代這個提議。該條約於2007年12月13日簽署,如獲批准將在2009年1月起生效。它將是歐盟擁有第一位常設的主席和外交部長。
2013年7月1日克羅埃西亞正式加入歐盟,成員國達到2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