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王村

山東省濰坊市青州市高柳鎮下轄村

許王村,位於青州市最北部,北陽河的西岸。許王、史家、紅星三村緊密相連,形同一村,過去統稱為“圍子里”。距青州城50華里;離廣饒壽光臨淄各約35華里,是名副其實的四縣邊區。北與廣饒縣大王鎮吳家村緊鄰接壤;東與大王鎮蘇廟村一河之隔;省道青墾路在村東跨河而過,向南1公里便是省道濟壽路、東距東紅高速路口僅2公里;西距臨淄區皇城鎮3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明、清至民國初期時隸屬青州府壽光縣。

歷史沿革


青州市朱良鎮許王村
許王村
許王村
1939年至1945年屬益壽臨廣四邊縣,1945年秋屬益壽縣,1952年併入益都縣,1958年屬益都縣陽河人民公社,1976年屬段村人民公社,1984年社改鄉屬青州市陽河鄉,1992年元月鄉鎮合併屬青州市朱良鎮,2007年8月鄉鎮再次合併后屬青州市高柳鎮。
元末,趙姓先民即來這陽河西岸的渡口邊上定居,始稱“趙家河口”。後來許姓、王姓也陸續來此安家落戶,(王姓是在明朝洪武二年由山西省洪洞縣遷徙來此)。后因許、王兩姓人丁日盛,遂改村名為“許王村”。故當地有“先有趙家河口、後有許王兩家”之說。只是這其中的許姓早已外遷至益都縣城北的裴橋村,現村中已無後人居住。
李姓則是分兩次先後遷至許王村的,最先是由壽光縣斟灌庄的一支於清康熙年間遷入。因其祖上屬於有名望的大戶家族,為顯示身份的尊貴以及與其他李姓的區別,稱之為“宅戶李”。至明洪武二年,由河北省棗強縣先行移民到濱州市楂根李村的一支李姓,爾後又遷居到廣饒縣大王鎮西李村,清嘉慶年間由八世二公成芳攜子侄搬來許王村定居,后李氏家族人丁日盛,繁衍成為本村望族。
明朝永樂年間,史姓兄弟七個(龍、鳳、虎、豹、象、瑞、吉)從河北直隸棗強縣移民到山東青州府,其中二公(鳳)來到壽光縣城西許王村南而居,立村名為史家村。
劉姓則是清道光年間由陽河村遷至許王定居的,迄今有二百餘年歷史。鞠姓是由廣饒縣大王鎮的鞠家莊遷來。
到清朝同治年間,整個村莊才基本定型,形成了有三條東西大街、十餘條巷子、衚衕的中等規模的村落,到民國時期已擁有居民1500餘人。祖輩們按照來此定居的先後和自然分佈劃分了居住區域:史姓居住在前街;李姓居住在中街和後街的西半部;劉姓、王姓、趙姓分別居住在中街和後街靠近河岸的東部。三村六姓宗族的先民們相聚而居,相互照應、和睦相處、親如一家。縱觀三村原有的街巷衚衕、民居分佈原貌,我們的祖輩從房舍定址、排水防澇、街路交通等諸方面都有了一個較為協調統一、科學合理的布局。無論從風水學或建築美學的角度來看,都可以說是恰到好處、相得益彰。
古圍牆
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捻軍作亂,為防禦捻軍騷擾,各地鄉紳、團練督辦各村修建圍牆,因三村緊密相連且無明顯界限、村民交叉相居,共同所築的土圍牆更將三村緊密的連為一體,型同一村,故稱圍子里。圍牆下寬八米,上寬三米高約3米,就地取土築牆、分層夯實而成。牆的南、西、北三面均是2米多深、5餘米寬的大溝,東面圍牆就是加固加高的陽河河壩,陽河儼然成了三村防務的護城河。
為方便人們出行和安全起見,圍牆四周設立了5個大“寨門”:後街、前街東西兩頭各設一個,中街只在西端留有一個,南邊另開有一個小門。兩個東寨門都設有閘板、腰桄,以防陽河水滿倒流。各寨門上方額匾刻有“人和寨”三個大字,寓意三村百姓和睦團結之意。寨門晝開夜閉,有鄉丁村勇在圍牆上站崗巡邏,圍牆對防禦強人騷擾、保障村民安全起了重要作用。正因為先民的勤勞智慧和團結,才有了“圍子里”這樣一個祥和的村落,才有了後人們繁衍生息的風水寶地!
通濟橋:許王村位於老壽光縣城的西部,地處交通要道,正沖後街東寨門的陽河灘里有一石橋,曰“通濟橋”,是由萊州登州通往濟南府的最近路線和必經之路。無論是車馬挑夫、行人客商,東來西去都要經過此橋。據村中老人記憶,此橋在清同治年間曾進行過較大規模重修,所立的橋碑在文革時期被毀。為修橋募捐者而立的兩塊功德碑,就砌立在本村“三官廟”的前牆窗下,上面詳細的刻有捐資者姓名和捐銀數目,捐資者大都為陽河兩岸四里八村的百姓乃至壽光城裡的商賈紳士,可惜這兩塊石碑現已不知去向。
大汶口文化遺址:1985年冬,青州市博物館館長夏明采,來許王村指導村級整黨時,在村北的土灣周圍村人稱“后灣子”,發現了大量的反映古人類生產、生活的古文化層堆積遺存,後來被考古部門認定為新石器時代後期的大汶口文化遺址——“許王遺址”。其出土的陶器和磚瓦碎片樣本現存於青州市博物館。
商號作坊和貿易:清末民初,受洋務運動的影響,資本主義的萌芽在這個小小的村莊開始顯山露水,短短几年中,圍子里各村的小手工作坊、小商號已發展到10幾家。有染坊、油坊、酒坊、銅絲籮網廠、捲煙坊、洋布店、飯店、饅頭火燒房、還有賺取外匯的“髮網坊”等等,村內林立的商號店鋪,無不向人們昭示著昔日圍子里的繁榮和輝煌,
許王大集:許王村歷史上農糧興旺,小作坊、小商號眾多,加之周圍村莊密集,又地處通濟路要道,商賈過往頻繁,實乃集市貿易之佳地。故有村內鄉紳和熱心人士出面組織,於1905年二月二正式立集貿易,每逢農曆的“二、七”為集日廟會期間,有馬戲團、木偶戲、拉洋片等助興,玩雜耍的、說書的、唱戲的、賣小孩玩具食品的、做賣各種當地小吃的都有,非常熱鬧。並約定每年農曆的二月二、十月一為許王廟會(物資交流大會)。集市規模日益擴大,特別是糧食市和牲畜市,更是交易紅火,遠近聞名。遠至墾利、臨淄、臨朐的客商都來趕會交易。文革時期集市被當作資本主義而被迫停止取消。改革開放后的1987年秋,許王大集重新恢復。
染坊:許王有李東升(李昭勝的祖父)、李樹田(李懷勝的祖父)兩家染坊從事布匹印染生意。並且由自己製版刻制套版圖案,印刷大花包袱(以前男女婚嫁必用)、被褥面料和衣料,產品圖案優美、手藝精良,他們兩家幾乎承攬了方圓十幾公里之內的整個印染生意,享有很好的聲譽。現在他們的後人依然傳承了他們的手藝,在現代化的文明進程中,繼續為鄉親們營造著質樸而又別有風韻的美感!
酒坊:在許王前、後街各有一家酒坊。前街店主叫李遴魁(李昭明的曾祖父),字型大小為:“萬豐源”。後街一家是“泉盛永”,店主是李洪謨(系李星輝的祖父)。兩家酒坊因規模較大,都各自設有廠房,自製酒麴,釀造各種糧食酒。酒質醇正芬香,從不摻假使水,常常顧主盈門供不應求,生意很是紅火。
劉家衚衕:在後街東頭路南,靠近河崖有一條衚衕,裡面住著八戶純一色的劉姓人家,故人稱“劉家衚衕”。劉姓家族兄弟眾多,人丁興旺,所做生意也紅紅火火。有劉心田開設的銅絲籮網廠,專門製作用來篩面用的銅製籮底;劉勤書開的“捲煙坊”生產當時人們稀有而鍾愛的“煙捲”;劉相倫開辦的饅頭、火燒房,生意相當紅火(那時的饅頭可不是咱老百姓的主食哦)。劉氏家族的這些產品,在當時可都算得上是與時俱進的時尚產品!劉家衚衕口的大門上有兩塊大匾,分別刻有“五世同堂”、“五世同修”,印證了那個時期圍子里百姓安居樂業、享受天倫的太平景象。
王家店:與劉家衚衕毗鄰的就是這有名的“王家店”,由店主王憲章和他的兩個兒子王文昌、王文明父子三人一同經營打理。店門坐南朝北,店內房間寬敞明亮,後有大院和栓馬棚,以利過路客商停車歇馬。因此店緊靠通濟橋,交通便利,又有許王大集為依託,特別是他們的飯菜可口、價格便宜、招待熱情周到,過往的客商都願意來此打尖留宿,是一處久負盛名的客棧。
戲箱:李紹曾(李樹東的祖父)經營戲劇演出道具的租賃業務,字型大小“萬豐齋”。其子李洪文對京劇服裝頗有研究,他秉承父業並更捨得投資購置新款時尚的戲妝、道具,每逢春節元宵節、二月二、三月三、九月九等節日,農村的社火廟會、戲曲演藝活動很多,戲衣道具租賃業務收入頗豐,50年代曾在壽光京劇團隨團演出。萬豐齋的戲箱最後發展到40多箱,能夠滿足三四個劇團同時開場使用。李洪文還經常為一些公益演出提供無償服務,李姓老莊西李村起集唱大戲,他無償提供戲妝使用三個多月,深得西李村父老的讚許。可惜這些寶貴的文化財產在文化大革命時被列為“破四舊”對象,被造反派的一把大火毀於一旦!
網房:頭腦精明的李洪文由於常隨戲班外出,他見多識廣,善於捕捉商機。當時他發現髮網是一個熱銷品,這是一種歐美女性和我國上層名流女人罩發用的飾品,是用人發人工結扣織成,當地有豐富的人發資源和廉價的手工勞力,於是他很快就成立了一處專門從事加工髮網的“網房”。為加快交貨速度,他採取分散加工、集中包裝銷售的模式,圍子里與周圍村莊的農婦們都來領活加工,交貨驗收合格后即付現大洋。由於掙得是外國洋人的錢,原先叫掙“外塊”,現在稱“出口創匯”,並且是訂單加工,無風險,利潤很是可觀。隨著業務量的不斷增大,“萬豐齋”還發行了“鄉票”,票額為3元、5元、10元三種,成為它的流通輔幣,持此鄉票可到“萬豐齋”兌換銀元大洋。這在當時周圍鄉間所開的商鋪是極為罕見的。
油坊:李聯甲(李樹英的曾祖父)和兒子李本友,開辦油坊,壓榨豆油並釀製醬油、醋,豆油在當時除食用外,還用作點燈、照明,銷路很好,生意很是興旺。
洋布店:李來廷開設洋布店專營進口的洋布,生意也不錯,後來被日本鬼子放火燒了。李來廷後來經大王西村的李耀階(國民黨師長)介紹去了濟南的汽車運輸公司當了主管會計,46年濟南戰役前去了台灣,后定居台中市
藥鋪診所:許王藥鋪系李錫誠、李東甫父子所開,字型大小“益元堂”。李錫誠自幼攻讀四書五經,少年時習中醫,學成后自開診所,並讓兒子便抓藥邊學醫。父子二人忠厚助人,醫德高尚,對窮人格外照顧,無錢看病的先不要錢,等到年底或有錢時再結賬。有很多鄰村的人也仰慕他的美名請他去看病,他同樣不計名利不圖回報。四一年日寇包圍村莊搜查八路的地下印刷廠,父子二人寧死不說出洞口的位置(因洞口就在所開藥鋪的東鄰),雙雙被鬼子殘忍地刺殺在街頭。
紅色圍子里:
抗日戰爭時期,圍子里是有名的紅色堡壘村。由於處在益、壽、臨、廣四縣邊區,離敵人的控制範圍相對較遠,又有相對完整的防禦體系——圍子牆,因此我黨和八路軍的一些重要機關常設在村內,諸如下面將述的益北行署、益北完小、報社、兵工廠等。我黨一些重要的軍政負責人,如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三支隊司令員楊國夫、渤海軍區政委景曉村;渤海行政公署主任李人鳳華東野戰軍第九縱隊司令員許世友等都曾率部在此駐紮、指揮戰鬥,四邊縣長趙治安及秘書趙子美領導的地方抗日武裝更是經常駐防圍子里,巷裡坊間都留下了他們戰鬥和生活的足跡。
益北行署、四邊行政辦事處:1939年10月成立抗日民主政權—益壽臨廣四邊縣行政辦事處,主任杜振東。1940年4月,中共清河地委決定撤銷四邊行政辦事處,成立益壽縣委和益北行署(縣級),屬清河行政專員公署。轄膠濟鐵路以北的益都縣各區及壽光五區。益壽縣委書記韓洪甫,組織部長劉旭東,組織幹事是郭華、郭民兄弟(南星落人);宣傳部長張魯泉,宣傳幹事趙子美、胡為新,民運部長李明村。李有典、史錫三(史延恩)為益北行署正副主任。
益北行署、四邊行政辦事處辦公常駐史家村史緒純家的二層小樓里(解放后改為村辦民校)。同年7月原中共山東分局第一區委書記林浩視察益壽縣期間,在許王村主持召開了清河、膠東兩軍區軍隊黨的代表會議。1942年撤銷益北行署,重建四邊縣行政辦事處(同年8月正式改稱四邊縣政府),縣長趙治安,秘書趙子美。1945年8月益壽臨廣四邊縣撤銷,復建益壽縣。1954年益壽縣撤銷,所轄區域分別劃歸益都縣和壽光縣。
秘密兵工廠:一九三九年清河區委在許王村原小學學堂院內,設立一處秘密地下兵工廠,主要製造手榴彈地雷,為打擊日寇發揮了重要作用。兵工廠由20餘人組成,分冶鍊組、木工組、製藥組、成型安裝組。冶鍊製造時,兩人拉著大風箱,化鐵汁灌入模型製作外殼。安裝組負責裝葯、上柄、裝箱等。此工廠生產的彈藥主要負責供應渤海縱隊三支隊、獨立營、縣大隊、特務營及各村“青抗先”的彈藥補充。由於形勢的惡化,一九四一年兵工廠遷移至河北斜里庄修械所。一九七四年,在許王小學學堂內的原兵工廠舊址發現一尊當年化鐵汁用的坩堝,現存於青州市博物館。
秘密報社印刷廠:一九三八年中共清河區委利用圍子里有利的防禦在許王、史家兩村的交合處,秘密設立了一處地下印刷廠(即清河專署情報總站第一辦事處)。主要承擔中共清河區委機關報《群眾報》的印刷任務。《群眾報》於1939年夏秋之交創刊,開始發行不定期的油印小報。1940年4月在許王村南的葛家口村成立報社,劉洪軒任社長,印刷廠的日常工作由王世階負責,報紙由原來的油印改為石印16開的日報。1977年許王村李昭明將其祖父保存的“清河專署情報總站第一辦事處”一枚印章獻給青州市博物館收藏。
該報社印刷廠原址位於史家村村民史升安院中的地洞內(文革期間已塌陷)。地洞呈長方形,長7.5米,寬3米,高2.5米,操作間22.5平方米。通氣口通到鄰戶史雲仙家的水井中。分別有三個隱蔽性極好的通道,現在唯一能找到的一通氣口在許王村李芝廣家。報社分為通訊部、編輯部、發行部和印刷部,地洞內放置三台石印機,有23名工作人員日夜不停的進行排版印刷。印刷工人有:葛本勝(葛口村)、史世祥(史雲濤之父)、鄧洪德(大王鄧家)等人。因小孩不會被人注意,所以組織上特地安排本村兒童團負責望風、放哨,史中奇(兒童團長)、史延春(兒童團宣傳委員)等當時都能經常進入地下印刷車間。
1940年8月1日報社在許王村召開了創刊一周年慶祝大會。《群眾報》后改為《渤海日報》。她為宣傳我黨的抗日主張、反對侵略、揭露日寇暴行、喚醒民眾抗戰救國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一九四一年,日偽軍探聽到有關情報后,多次搜剿圍子里。妄圖一舉剷除摧毀地下印刷廠,由於洞口極為隱蔽及群眾基礎比較好,始終沒有被敵人發現。但在敵人多次的圍剿中,為了保護印刷廠的安全,圍子里共有十餘無辜群眾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燒掉了十餘戶的房屋50多間。敵人把未能及時逃出村的老弱病殘群眾集中趕到一起,並把十幾位老人捆綁起來,引逼利誘老人們說出洞口在什麼地方,老人們都異口同聲的說“知不道!”“不知道!”,敵人惱羞成怒,殘忍地用刺刀把他們戳死在大街上!他們分別是史成學、史宗人、史美紅、李相賢、李洪喜、李東義之祖母,李錫誠、李東甫父子及其女婿。此後圍子里成了敵人的眼中釘肉中刺,並企圖扒掉用以掩蔽抗日軍民的土圍子牆,在以後日偽發動的三次大的掃蕩中,又有數十位村民慘遭殺害!圍子里人民為抗擊日寇侵略做出了巨大犧牲!
與此同時,我地下黨在前街史家村史延益家還開設了一家“大眾藥鋪”,對外以診所為名,實則是八路軍的一處秘密地下交通站,藥鋪下面有一洞口,直通地下印刷廠。當時在診所的醫生和抓藥的有花文海、李文山、王文漢等。
益北完小:1939年益北完小在許王村(今紅星村)成立,直屬益北行署管轄。校舍租用兩宅相通的民房(劉相湯的北屋、劉世祿的東屋)。校長花杏村,教師有王凌文、王百琴、霍岷垣、劉法禹。最初招收了一個班,學生50人。以後擴大到2—3個班,達到10餘人。學生一般在十六七歲,來自西到臨淄卧石、東至壽光張高、南到馬庄、北到劉集,方圓10多公里範圍內的村莊。益北完小是我黨在益都北部辦學最早、規模最大的公立學校,培養出的學生大部分都參加了革命,成為我黨在本地區軍地工作的骨幹人才。
北海銀行及四邊流通輔幣:1940年北海銀行清河支行曾在許王村和高家村分別設立秘密印鈔廠,印製發行北海銀行鈔票和“益壽臨廣四邊縣流通輔幣”(簡稱“四邊幣”)。貨幣面值分一角、二角、五角三種,在根據地範圍內流通,也可兌換其他貨幣。該貨幣的發行為根據地的經濟發展、粉碎敵偽經濟封鎖、方便人民生活,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1943年該印鈔廠遷至河北省田家莊。

地理環境


許王村是山東省濰坊市青州市高柳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70781109271,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370781。郵政編碼為261000,長途電話區號為0536,車牌號碼為魯G。許王村與史家莊村、彭家村、紅星村、永和村、葛家口村、曲家屯村、王木村、北星落村、東八戶村、南星落村、西八戶村、趙家營村、陽河村、郝家屯村相鄰。

人口民族


人口

許王三村居民共有1500餘人,有李、史、劉、趙、王、鞠六姓。許王李姓為主,占本村人口的95%,約750人、趙姓40餘人、鞠姓一家;史家村是清一色的史姓,有400餘人;紅星以劉姓居多,人口300餘,王姓、趙姓約50人。其中許王、紅星原為一村,因劉姓大部分村民都集中在村的東邊依河壩而居,故稱“東頭”,直到人民公社化后的1962年,劉姓才從許王(生產大隊)中析出,獨自立村,定名為一個時代色彩很強的名字—紅星村(大隊)。

經濟


許王村附近有段村烈士祠青州古城、青州雲門山、青州仰天山國家森林公園、青州泰和山風景區等旅遊景點,有青州柿干青州蜜桃青州銀瓜、青州山楂青州敞口山楂等特產。

代表人物


古代人物

科舉文人:圍子里人傑地靈,人才輩出。明清科舉時期,先後出了三十餘位舉子秀才:
李謙吉,庠生
李書林,監生
李玉魁,武生。
李錫疇,監生。
李墅清,李安之之父,監生。
李安之,字竹村,增生。
李向榮,庠生。
李棠,列貢生。
李玉魁,武生。
李煒,字維赤,廩生
李溫恭,增生。
李芳榮,庠生。
李儒林,武生。
李墨林,監生。
史元良,誥封宣武都尉,其妻為誥封恭人。
史佐青,字輔臣,庚午科武魁(即武舉人)。
史元璋,字奉峩,敕封宣武都尉。
史元臣,字冠卿,敕封宣武都尉。
史元善,貤封宣武都尉。
史宗周,字公溥,太學生(在“國子監”讀書進修的生員)。史儀,字正國,登仕郎
史自東,字蒲高,修職郎
史宗儒,武庠生。
史在德,字懋官,庠生。
史輔清,字佐臣,武庠生。
史保清,字景輔,武庠生。
史萬慶,字善亭,庠生。
史可美,字尊五,登仕郎。
史萬珠,字媚川,庠生。
史萬里,字鵬程,登仕郎。

現代人物

革命英烈榜:圍子里三村廣大群眾受革命環境的影響,都積極投身於抗擊侵略者的正義戰爭中去,尤其是眾多的熱血青年,他們積極參加各種抗日組織,有的為八路軍跑情報(李佃元、李樹梅),有的參軍參戰,英勇殺敵,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抗戰壯歌。全村有數十位優秀兒女先後為國壯烈捐軀,僅正式在冊的革命烈士就有10名,他們是:劉世榮、李子端、李書春、李秀英、史雲驥、史世華、史世安、史延溫、史延良、史緒貴。他們是圍子里人的驕傲和光榮,歷史和後人會永遠記住他們。
劉世榮青州市許王村人,一九二二年二月生,一九三九年九月參加革命,生前任渤海區直屬團三營幹事,一九四六年犧牲於廣饒縣河村。
李子端青州市許王村人,一九三二年五月生,一九四○年九月參加革命,生前系四邊縣廣二區區中隊戰士,一九四一年犧牲於廣饒縣大王鎮菜園村。
史世安青州市史家村人,一九二二年七月生,一九四○年四月參加革命,生前系膠東五旅獨立團戰士,一九四○年犧牲於萊陽縣徐家夼。
史延良青州市史家莊人,一九一八年十月生,一九四○年六月參加革命,一九四二年二月入黨。生前系四邊縣壽五區武工隊戰士。一九四四年犧牲於廣饒縣
史延溫青州市史家莊人,一九一六年九月生,一九四六年十月參加革命,生前系益壽縣獨立營戰士,一九四七年十二月,犧牲於本縣張裴村。
史世華青州市史家村人,一九二八年四月生,一九四五年三月入黨,一九四三年三月參加革命,生前任十六軍四十六師一三八團班長,一九四九年一月淮海戰役犧牲。
史雲驥青州市史家莊人,一九二○年二月生,一九四二年五月參加革命,生前任二十八軍八十四師二五二團二營四連副班長,一九四九年四月犧牲於江蘇姜塔區大壩村。
李書春青州市許王村人,一九二一年四月生,一九四八年八月參加革命,生前系渤海縱隊戰士,一九四八年十一月犧牲於淮海戰役。
李秀英青州市許王村人,南下軍轉幹部,解放后在上海工作時犧牲,
史緒貴青州市史家莊人,解放後任無棣縣稅務局會計,1952年被國民黨殘匪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