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陽八景
湖南衡陽市的旅遊景點
耒陽八景
村陵煙雨暗蒙蒙,易口漁翁樂融融。
紫氣騰騰馬阜嶺,白雲靄靄鹿歧峰。
東洲桃李爭春色,西湖荷花映水紅。
更有蔡池雙月美,夕陽斜照耒江東。
此詩寫得可好,膾炙人口,猶如八幅畫圖展現在人們眼前,令人神往。八行詩寫盡八景,足見詩人之奇才!不過,此八景詩實為胡文壁《耒陽十景》的高度濃縮,只有“青麓回瀾”、“高岡芳草”二景未入“八景詩”,大概是七言律詩體例的限制吧!不然,再續兩行,又有何不可呢?
自然風光,名勝古迹,看似靜態,實處動態。隨著時間向前推移,原始經濟的不斷開發利用,八景有的變好了,有的不復存在了。在這變來變去的過程中,我們似乎聽到了耒陽在前進的腳步聲。步其原韻,撰成《古八景的新貌》一詩:
杜陵復修古色濃,易口農家樂無窮。
神農落戶馬阜嶺,森林公園鹿歧峰。
古八景詩的繪聲繪色的生動寫照,受到了大眾的喝彩,遂引來了作者是誰之爭。光緒十一年版的《耒陽縣誌》上,只有八景詩的載體,未署作者姓名,一直在耒陽流傳。到20世紀80年代初,耒陽政協主編的《耒陽文史資料》第一期,突然發表了張玉聲先生的短文,第一公開提出古八景詩的作者是李楚漁先生,並未提出任何依據。後來便以訛傳訛了。更具影響的是1997年李氏家族紀念李楚漁誕辰110周年,印行了《懷念李楚漁》一書,也說是李楚漁創作了“八景詩”。據我考證,李楚漁是1882年出生的,1885年《耒陽縣誌》問世,他才只三歲。在編修舊志的起始之年,李楚漁先生尚未出世。漫說三歲孩童能創作如此複雜的“八景詩”,豈不是下天下第一神童了嗎?真是天方夜譚!
史載7歲的駱賓王創作了著名的《鵝》詩:“鵝、鵝、鵝,曲脛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青波。”詩寫得很好很好,但此乃觸景生情,內容極為簡單之作。正確的說法是:光緒20年(1894),李楚漁先生12歲了,他十分愛好詩詞,偶得《耒陽縣誌》,便抄錄了“八景詩“,被族人誤為李楚漁先生的作品,遂以訛傳訛了。民國後期,直至共和國之初期,李楚漁先生還活著。據說他一生創作了《長沙詩文集》、《衡陽詩文集》、《湘潭詩文集》,可唯獨沒有“耒陽詩文集”!
“八景詩”的作者到底是誰?我說是舊《耒陽縣誌》編纂先生們的集體作品!舊志的形勝、古迹、山川之類,大多有“八景十景”之圖,並附有詩文,名為“詩畫配”。康熙《黎城縣誌》凡例稱:“志與史不現,史兼褒誅,重垂成。志則志其佳境奇迹,名人勝事,以彰一邑之顯。”是故,志書為裝點名勝,炫耀鄉里,均有八景、十景之內目。就這樣,“八景詩“便由編纂先生們產生了。衡州的八景、郴州的八景、其他州府的八景、十景詩都是不署名的集體作品,就是這個道理。
耒陽八景
凌雲塔位於城區東北的青麓山巔,東懸耒水,又名青麓塔、青龍塔,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建,塔高七級31米,通體用青石、青磚砌成,塔頂為鑄鐵空心葫蘆,門窗檐穹狀,浮雕人物、雲氣、瑞獸。山高塔高,登塔眺望,一邑風光,盡收眼底,聯云:“舟小如松,橫織江中錦繡;塔尖似筆,倒寫天下文章。”現湘耒高速公路聯絡線從塔前經過,交通極為便利。
耒陽八景
杜甫公園的前身是東洲,又叫花洲、靴洲、鴨婆洲、鴛鴦洲、位於城區耒水中流偏東,距東岸一水之隔又生成一小洲,便形成大小不一的兩洲,四面環水,雅稱為鴛鴦洲。所謂靴洲,傳為杜甫舟上郴州,在此掉了一隻靴,人們打撈上岸葬於洲上而得名。所謂鴨婆洲,是說江水暴漲,難沒其洲,小洲如鴨,浮遊於汪汪洪水之中而得名,似有水漲鴨高之感。所謂花洲,是說春天一到,洲上百花齊放,桃李爭艷,柳絮輕飛,鶯歌燕舞。2000年耒陽市政府將此改建為杜甫公園,使之錦上添花。更為引人注目,是從西岸到東岸的中部,建造了一座宏偉狀觀的張飛索橋,方便遊客跨過耒水,觀賞水上風光后,再遊覽杜甫公園景色。遊客漫步張飛索橋,流光溢彩,彩旗飄飄,星沉河漢,水天一色,不禁唾口而出聯語;
上下影搖波底月;
往來人渡鏡中橋。
杜甫公園,美景如畫。金色太陽,光芒四射,普照公園:杜甫塑像,仰首望天,愛國愛民,令人觀瞻;千手觀音,普渡眾生,南海觀音,救苦救難;觀音坐蓮,美貌動人,令和尚還俗;哪吒鬧海,降服龍宮,鼓舞少年鬥志;二龍戲珠,數對起舞,足見極樂的龍世界——東方樂園。巨大恐龍,興雲吐霧的中華民族精神;美若天仙,不卑不伉,樂樂大方的芙蓉女子,亭亭玉立。如此等等,誠可謂:
園裡風光景色秀;
橋下玉帶波光寒。
湖南省耒陽市蔡倫紀念園是耒陽市委、耒陽市人民政府修建的紀念偉大的造紙術發明家蔡倫的重要場所,位於耒陽市蔡侯路蔡子池畔,佔地116畝,投資1.4億元人民幣,於2001年8月28日重新對外開放,是國家重要的旅遊景點。
紙和造紙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東漢元興元年(105年),蔡倫利用廉價易得的樹皮、廢麻、舊 布、破魚網作原料,造出了質輕、價廉,適於書寫的植物纖維紙,史稱“蔡侯紙“,取代了笨重的簡牘和昂貴的縑帛,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傑出的貢獻,千百年來備受人們尊崇紀念。園內現存的蔡侯祠、蔡子池、石臼以及園內現存的蔡倫造紙作坊,是蔡倫總結前人經驗,發明造紙術和人們世代應用傳播造紙術的重要歷史見證物,是研究蔡倫和造紙工藝歷史的重要的實物資料。新中國成立以來,蔡倫紀念園已成為弘揚科學、傳承文明、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受到中央領導的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郭沫若、周谷城、胡繩、周光召、毛致用等先後為蔡倫墓、蔡倫紀念館、蔡倫紀念園、科技發明家廣場題字。1985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蔡侯祠、蔡倫墓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國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共青團中央、解放軍總政治部將蔡侯祠(蔡倫紀念館)命名為百個“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蔡倫青銅塑
像高3.7米,由廣州美術學院胡博教授設計,廣州大觀環境雕塑工作室承製。蔡倫形象劍眉郎目、天庭飽滿、高大魁偉,表現了泱泱大國的風度;蔡倫席地而座是根據他所處年代的座勢習慣,他左手放在一疊紙上,右手長袖自然垂落在右膝上,微偏的頭凝視遠方若有所想,表現了發明家特有的聰明睿智、堅韌不拔的性格和不屈不撓的精神。蔡子池
長方形,長190米,寬47米。相傳蔡倫回家鄉傳授造紙術時修建。池水清澈,波光粼粼,綠樹成蔭。後來岸傾池塞,一片荒涼。1949年至今,耒陽市人民政府曾幾次修茸,池岸砌石條,池周綠樹婆娑,石砌堤橋(寬2米,長47米)。月夜石橋上,則見雙月映影,蕩漾池中。耒陽八景詩有:“唯有蔡池雙月美”。1997,在橋上修建石亭,名“雙月亭”又名“思侯亭”。
“懷聖台”
佔地2000平方,呈半月形。檯面鋪麻石1600平方,台周邊鑲嵌漢白玉護欄99.8米。浮雕牆半徑19米,弧長55米,有效畫面43米。展示了蔡倫孜孜不倦、專心致志發明造紙的全過程,突出“普及萬 邦,莫非倫紙”的偉大貢獻。“懷聖台”始建於2001年8月,由時任市委書記雷良玉同志定名。
碑廊
長66.8米,寬3.6米,半合式仿古園林建築,呈“之”字形布局。碑廊有圓柱44根,大理石碑75 塊,碑文內容由建設記、古今名人名著對蔡倫的評價等組成,並留有餘地給後人續記。施工工藝採用中國傳統建築金龍合璽彩繪,整個碑廊雕龍畫鳳,流光溢彩。碑廊始建於2001年8月。
蔡倫造紙作坊
2001年8月,在原址按照東漢建築風格重建蔡倫造紙作坊,相傳為蔡倫授徒造紙處。坊內展示了漚料、搗料、抄紙、榨紙、分紙、烘(或晾、曬)干紙的古老造紙工序。並藏有傳為蔡倫傳授造紙術時的搗料用的石臼:“即蔡倫舂紙臼”。來者可親自操作,體驗這一古老造紙工藝技術,並可將親自造出的草紙留作紀念。
香爐寶鼎
蔡倫紀念園內有處六角亭,亭內有漢白玉石雕“寶鼎”,分上、下兩部分,上部分四角攢尖 頂,額陰刻“寶鼎”二字,有聯陰刻云:“爐內千年火,瓶中萬代香。”為清乾隆年間續置,石刻“清乾隆三十五年仲春修建”。中部呈鼓狀,下置須彌座,狀頗古雅,至晚當為唐代物。此鼎原傳有二,今僅存一,是耒陽人民為祭祀蔡倫燒錢紙用的。
蔡侯祠
原為東漢造紙發明家蔡倫(公元63—121年)故宅,後人就其宅基建祠,紀念蔡倫。《水經注》載:“(耒水)西北經蔡洲,洲西即蔡倫故宅,旁有蔡子池”。
蔡侯祠始建年代不祥,元至元四年(1338年)耒陽知州陳宗義重修。後幾經興廢,現存建築為清代重 修,古樸典雅。佔地面積408平方米,座南朝北,磚木結構。分三進兩院,前廳三間單坡小青瓦頂,兩側有走廓,中軸為甬道有屋蓋與中廳相連;中、后廳三間懸山頂,亦有走道、甬道相連。大門石額“蔡侯祠”,石聯:“芳池月映,故宅風存”。
蔡倫古井
深18.3米,直徑0.9米,筒式堅井,黃泥硬土井壁,井邊麻石鋪面,長3.9米,寬3.9米,相傳為蔡倫飲水之井,水清味甘質甜,有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之說,后蔡倫為官遷京,資姓移居此地,後人飲水思源,持在原地修茸拓建,以示紀念。
蔡倫墓
建於東漢末年,是蔡倫的衣冠冢。墓為單室券頂磚室墓,墓室高2.2米,長7.84米,寬2.7米,花崗岩墓圍,有墓門、階梯入墓室,磚有漢墓常見的幾何形紋飾。2001年8月,耒陽市人民政府在墓前建一座護碑亭。墓碑正面刻有郭沫若1959年題“蔡倫之墓”;背面刻有耒陽市人民政府為蔡倫寫的碑文。
發明家廣場位於耒陽市區西湖路獅子嶺下。由長沙市建築設計院設計,廣場規劃用地面積340畝。由東廣場、西廣場(市政廣場)和蔡倫商城步行街組成,其中發明家廣場由耒陽市經濟開發區投資承建,總投產6000萬元。於2001年元月5月開發籌建,2001年9月5日竣工並交付使用,建設期歷時8個月。
東廣場突出崇尚科學、傳承文明的主題。矗立了高14.7米的蔡倫大型主銅像,此外還有袁隆平、黃道婆、莫爾頓、牛頓、愛迪生、諾貝爾等古今中外31位著名發明家銅像及大理石像。四大浮雕柱和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工藝浮雕牆再現愛因托芬、樂德萊、法拉第、富蘭克林、達·芬奇、李冰、魯班、華佗、張衡等古代發明家業績和古文明光芒,漫步其中,感受科學氛圍,寓教於樂。西廣場以市政辦公和園林觀賞為主。彩色噴主為。彩色噴泉、音響、燈光組織於廣場中。形成了雕塑為點、綠色為片、美化為面的總體格局。廣場南、北區規劃為商業步行街,總佔地62000平方米,東區規劃為大型商貿中心,規劃建設賓館、影劇院等現代標誌性建築,使廣場成為旅遊、休閑、娛樂、-的多功能市民文化廣場。
蔡子池位於南城區,相傳為東漢蔡倫造紙時浸洗麻頭、破布、樹布的池子,池約20萬畝,四周麻條石砌成,池子正中處東西向築石橋一座,分成南北二池。星朗月明夜晚,閑步石橋上,流漣石亭,可見到南北池中各有月影,故有“蔡子池上雙月美”的佳名。池南有蔡侯祠、寶鼎。現已建成蔡倫紀念園。該園集文物古迹、文化娛樂於一體,是人們活動、休憩的勝地,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
環秀樓位於城區五一廣場東南側,緊臨耒水,又名望江樓、奎星樓、八角亭,建於明洪武九年(1376)。歷清、民國,多次修葺,1995年市政府按原樣進行了修葺。今樓高四層30米,底八卦形,頂盔式,八角雕獸飛檐懸鈴。樓吊盆式頂,彩繪人物、山水、瑞獸栩栩如生。
鹿岐峰,位於湖南省耒陽市城區2.5公里處的耒水東岸,緊臨京珠高速公路。三面環水,峻峭挺拔,層巒疊嶂,文化底蘊濃厚,交通便利。為耒陽八景之首,有詩“白雲靄靄鹿岐峰”之句,相傳為漢名儒蘇耽悟道升天之所。史載明狀元羅洪先在修鍊成道之地。譽為耒陽的“蘇仙嶺”。
鹿岐峰方圓近十平方公里,山有兩峰,海拔近300米,中有小峰相連,一峰形似筆架、一峰又似一對突兀的羊角,故又稱筆架山、羊角仙。二峰之上分別建有耒陽電視台與耒陽教育電視台發射架,實在大煞風景。爬上峰頂,極目四望,峰頂四季雲霧繚繞,山中古木參天,如入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