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潯鎮康莊村

官潯鎮康莊村

康莊村位於官潯鎮西部,東鄰趙厝村,南鄰春建村,西鄰省爐村,北隔南溪與龍海市東泗鄉漸山村相望。小南溪流經村東,大南溪流經村西,康莊村處於河流沖積成的洲地和淤積的舊河道上,屬山下低洼地帶,易受澇災,以橫口墟、田中央、店仔街3自然村為最,人民政府於20世紀80年代協助村民,先後移建新村于山下公路邊和錦坑,只有地勢略高一些的橫口大社仍在原處。

基本介紹


衡山又稱橫口,位於漳浦縣北部,坐落於南溪中下游與赤嶺溪交匯處的沖積平原上,東、北兩溪交匯,如銀帶環腰,豐富的水資源也形成了金交椅湖、狀元湖、太湖尾等水面。村西、西南面有233的石棋山和海撥119,5米的寨山,相隔。又有華山麗水、萬山、崑山、任山、斗山、鵝山、馬鞍山、龜仔山、岩仔山、平碗山等諸山之勝,在行政區劃上西與省爐相隔、西南與春建相接,北與與龍海市的東泗鄉漸山村相望,東瀕赤嶺溪與趙厝,官潯相鄰。衡山在宋代屬嘉賓鄉欽賢里,明代屬二十八都橫口圖,清順治年間設橫口保,康熙三十九年(1760年)與橫內保(長橋、溪仔一帶)合併為橫內口保。民國23年設橫口保,屬於第四區(又稱北區)橫口聯保,民國29年,撤銷“區”一級,橫口聯保與長橋聯保合併為長橫鄉,民國33年橫口保改名康莊保,長橫鄉改名長橋鄉,福建省主席陳儀曾贈“康庄大道”匾。新中國初期,於1952年成立屬於第三區的橫口鄉,1956年,第三區改稱官潯區,橫口鄉改名康莊鄉。1958年9月,屬長橋公社的康莊大隊,1985年5月屬官潯公社,即現在官潯鎮康莊村的前身。
作為一個行政村,康莊全村有720戶,3056人,主要分佈於橫口、橫口圩、田中央、店仔街等四個自然村。形成了下城門、下埕、石路園、後山頭、磚仔埕、上埕、布政學、後壁溝厝、雞柳仔腳、沈厝、沈厝潭、西瓜地、松柏腳、大潭邊、潭邊、潭頭社、溪頭社、虎尾寨、下宏廟邊、南門上江、大宗邊、大井、下學、樟王公廟邊、紅行頂、清尹、潭仔尾、下江、大厝內、二宗埔沈坑、上帝爺廟、塗圍厝、新村、泰樓、樓前園、樓內、大學、任茂頭、大廟邊、人坂等四十幾個大大小小的自然村和社角。
橫口行政村擁有耕地2305畝,其中水田2150畝,農地155畝,並有大片山地。1970年建一座石陂攔赤嶺溪(小南溪橫口橋下一段稱赤嶺溪),引水灌溉“橫口大洋”稻田1500多畝。“橫口大洋”在“大南溪”之濱,常受洪水災害,從前已在南溪岸邊建一條防洪堤(俗稱杜圍),多次決口,屢修屢崩,解放后多次加固。又經過移沙造田,平整土地,現已形成了有防洪堤2,4公里,機耕路三縱三橫,灌溉渠“三進三泄”擁有2000餘畝穩產高產的水田。
橫口村傳統的農產品有稻穀番薯甘蔗荔枝、柑桔等。其中六十年代在漸元山西坪龜山定植的荔枝,就有烏葉、蘭竹桂味、燈香、紫娘鞋雙肩玉荷苞等優良品種;近年來在碗山發展的茶葉種植,品種有鐵觀音、黃旦、梅占等,有很好的聲譽。八十年代后,族人多有外出打工、發展者,約在800人以上,其中主要是到廈門地區。
橫口村在解放前就建有國民學校(初小),解放后辦完全小學,七十年代后兩次集資建新校舍。建築面積1650平方米,現小學有12個班級,附設初中6個班級,共有學生500多人,教職員工33人。解放以來有87人考上中師、中專及重點高中,有30人考上大專大學。
橫口是王姓閩南的重要聚居地和祖居地,根據史料調查整理,橫口王姓的來源主要是:王審知王延政,傳王繼成, 傳王振祥(宋翰林學士?) ,王振祥之子王元吉衍族於十五都(現深土鎮),在王(雄)厝、前王(雄)、后王(雄)曾衍成大族。一世祖元吉卒葬赤湖南峰山第二峰“一品山”,祖妣周氏葬在前雄龍身本山。王元吉傳至第三世王德麟(號余),生惠應(飭齋公、稱謨房)、惠添(原軒公稱良房),惠和(順齋公、稱肅房”)三子,開基橫山(雅稱衡山)之橫口社,為橫口始祖。
但除此之外,衡山(橫口)王姓還有二個來源:一是宋末王際隆四子王右輔,自同安卜居漳浦橫口;二是據海澄溪尾王姓古譜記載:溪尾王姓二世王議,字均禮,於宋末元初徙居漳浦橫口,至今每年橫口仍有一部分王姓到溪尾祭祖。形成多支王姓共居於橫口。但目前衡山主要認同惠應、惠和、惠添兄弟一支及王右輔一支。
明嘉靖間,王右輔後裔朴庵生有七子,除第六子留居衡山守祖,餘六子遷居浙江瑞安,其中四子欽旗,五子天富,七子欽宇公,以及二房侄文縉,文豐、文達、文闕、文夔、文泰諸公奉始祖妣柯氏共遷至瑞安四十七都塔石坳口,長子洋、三子質厚則居馬嶼塗。現王右輔後裔已分衍於瑞安縣馬嶼、塗三甲、浦口,蘇山,馬嶼街、下林、陶山,以乃騰奧、東山頭、塔石、坳口,塘奧、石龍、公洋,遠自平邑、北港,南塘嶺,象園,黃罵以及金鄉,河家,埭江,南管店,浦門,樂清玉環等地。
第六房雖留居衡山,但在當地找不到後裔,有人認為可能就現漳浦縣城的上王一帶,或稱侯山派。
橫口王姓始祖惠應、惠添、惠和三兄弟所傳後裔分稱謨房、良房、肅房。
惠應派下稱謨房,祖祠位於橫口城內,稱“燕翼堂”,建於明中晚期,座巽向乾兼辰戍三分,以磚埕、門廳、天井廡廊組成,堂中懸“武官”、“總兵”二塊木匾,埕前立二支旗杆石,面對七星池,祠前前置二座青石獅,故俗稱“石獅祖”。
謨房子孫一部分守祖,遷橫口附近的春建村新廟自然社、漳浦縣城上王萬年春,舊鎮鎮的秦溪、郭厝、營腳、玉厝、黃厝、東厝大石后社,盤陀鎮的官陂、雀埔、壇尾、水港、牛上埔(無象埔)、恆安寨(觀音寨)、草厝、倉里、和尚壠(榕樹壠)、樓仔腳、過壠,和美村的過溪、五里牌、盤陀圩中,上洞村的後埔,赤嶺鄉的山坪、彭林,六鰲鎮的上大沃、下大沃、下寮,石榴鎮的長興湖陂村(湖坡),赤湖前湖的霄厝、后湖的湖尾。龍海市東泗鄉的下溪坂港口、漳州市區等地。
惠添派下稱良房,在橫口城內有二座宗祠,為惠添四世純正於明成化年間建,,堂號世祀堂,前後二座,西南向,前座坐艮向坤兼寅申,後座坐寅向申兼艮坤,有十八個字型大小,二十八個門路,後座於1935年9月9日毀於火,神主移至前座。前座佔地650米,面闊18米,深25米,又有圍牆磚埕深7.5米,土木結構,以磚埕圍牆,門廳,天井廡廊,正堂組成,五開間,懸山頂,其中天井左側深3.3米。右側深4米,一頭大一頭小,頗有設究。大門設青石門鼓,牆內立有旗杆石四對,圍牆外為磚埕,稱貳宗埔。埕左邊立旗杆一支,右邊立二支,祠前置古井,祠邊開七星潭,祠聯:“歷仕十九年,兩郡恩膏及士庶;曾活八一命,畢生德澤庇兒孫。”白底藍字燈號“文武世家”、“萬邦總憲”。世祀堂對面是一座相對突出的石山,山中石洞甚多,有十八洞之說,建有一座仙峰亭。世祀堂是橫口王姓的主要宗祠。
世祀堂曾於1981年9月22日逢特大洪水災害倒塌,經族親募資重建,於1983年3月竣工。
世祀堂是橫口王姓處理家族事務和活動的中心。除了每年的春秋祭祀,正月十四,十五日穿燈腳,辦丁頭的活動最為熱鬧,十五日這一天,族人均集中於此。當年新婚之家都要備辦一碗祭品向祖宗獻祭,家族中六十歲的老人均要祠里拜祖,並集體賜以肉食,晚上當年新婚和當年新生的男丁均要到祠堂“過橋穿燈腳”祈求一生平安,健康長壽,事業興旺,並讓祖宗認識,當夜則在祠堂前搭戲台,演出歌仔戲,跳加冠,其樂融融。
良房世祀堂的子孫一部分守居橫口,大部分分衍於附近的省爐、南山兜、西邊,春建的大厝后、西邊、壁行、溪南,溪坂的山邊、西北,赤湖鎮的后蔡、赤嶺山平村的舊厝王村、后厝王村,綏安鎮內的下王“植槐堂”等。元代至正年間又分衍南靖金山鎮的水美(永豐里水美)。其後裔分別在鄰近的新內、大山、河乾、東盤、金山祠堂邊等28社。清初又有一支分衍於福清宏路鎮宏路村,一支分衍於閩侯祥謙村。
惠和的肅房祖祠稱“肅里堂”,肅里堂面向東南,與謨房燕翼堂并行,正對七星池,左側為三官大帝廟,祠以磚埕,門廳、天井廡廊組成,面闊三間,於民國間倒塌,因子孫大部分外遷,未再修。
惠和開基綏安鎮橋內村的旗石糞箕村、明末再分衍赤土鄉溪東村的苔溪嶺(上世紀五十年代建眉力水庫移民至前坂新苗村),散居於赤土的烏兜、下宮、下坂、西洋、井上村,六鰲鎮龍美的前湖村,此外,大量移居於廣東海陸豐及台灣等地。
明代漳浦橫口王氏又有一支分衍於海澄山後草尾社、玉枕驛里、十六石社,榜山柯坑社;清代分衍(惠應)東泗巷口社;(惠應)分程溪東婆樓社;(惠添)分內雲溪邊社等。清代有一支遷鄉城區芝山鎮甘棠村的山尾村。
除了王姓,康莊還有沈、葉、陳、林、李、何、趙、許、黃、翁、楊、謝、朱、方、劉、蔡、邱、等五十多個小姓,其中傅姓開基後趙尾,但較早消亡;沈姓數量較多,沈姓之祖為唐“開漳聖王”部將沈世紀第24世孫沈元興,於宋代居漳浦縣北門西巷后厝,生三子:景實、景秀、景善。宋末戰亂,景實、景秀流移他鄉,下落不明,景善避亂於大瑁山下蔡坑(今屬赤嶺鄉前園村),入贅進士蔡逢甲為婿,生一子積善(謚號),入贅橫口傅德坤為婿,後裔曾繁盛一時,聚居地稱沈厝,子孫有明萬曆二年進士沈汝梁,官至南京廣西道御史,明天啟二年進士沈兆甲,官至香河知縣等。現橫口沈姓不多,祖祠尚存,並有沈厝埕、沈厝潭、沈厝寨等地名。,後裔也有一部分改姓王;吳氏開基於牛兆宕,村敗,遷往橫口大洋;郭氏開基錦坑,后遷往漳州郭坑;陳姓開基錦坑,村敗,遷往湖西后洞村。趙姓開基於橫口圩,村敗后,遷回趙厝;鄭姓開基於豬頭壠,后村廢,鄭百萬的女兒嫁給了橫口王姓二房,嫁妝包括九湖十八侖的山地,水田從溪坂、省爐到橫口洋,並給女婿建一座大厝。橫口雖然以王姓為主,但當地小姓雜居者甚多,歷代也有一些入贅,招夫,養子、契房、附房、改姓者。
明代中期開始,家族盛極一時。明清兩代相繼出了王宜九、王賓、王會、王節、王仍戾、王仍縉、王仍輅、王仍鞶,王日仁、王睿、王壑、王志逵、王志遠、王志道、王澄世、王屏世、王煥世、王翼世等十八人仕,稱“十八頂烏紗”,堪稱漳浦望族。其中最著名的嘉靖十九年舉人,歷官曲江同知,道州知州的王會,其孫志逵、志遠、志道均科甲出身,官至顯位。其中王志逵萬曆二十八年舉人,歷任紹興府通判,雲南白鹽井提舉,次孫王志遠萬曆十七年進士、官至廣西布政,萬曆四十一年進士,左副都御史、南明間任吏部待郎的王志道,時稱三鳳齊鳴,祠堂中也因此高懸“文武世家”、“萬邦總賓”的大燈。
萬曆間因沿海倭患猖獗,名門巨族爭相建造城堡以自衛,橫口王姓家族亦聚族建造了橫口城。橫口城城牆石構,厚1米,上夯三合土城垛,城繞村子一周,呈不規則圓形,周長約600米,殘高3米,現大部分拆除,全城建有四座城門,俗稱大南門、董門、下城門、東門前,城門均石構平頂,未見城樓遺跡,城中心建王姓的大祠堂,祠堂前為一條穿城流過的小溪,被改造砌築為大小不一的七個圓形小池塘,自大至小依次排列,稱七星池,又依次俗稱為下江潭、清尹潭、潭仔尾、石獅潭、頂學潭、頂江潭、南城門潭等,遺址尚存。
清初,鄭成功部曾長期駐軍於城中,以此為根據地,抵禦清軍,城邊尚有鄭軍冶鍊鑄造鐵炮的遺址。
城之周圍小山上又有膠老寨、寨山寨、馬鞍寨等山寨,做為抵禦倭寇山賊的工事。清順治八年五月(1551年)鄭成功從廈門率中提督甘輝,中沖鎮藍登等十二鎮進軍南溪,漳州的清軍總兵王邦俊率騎兵一千,步兵二千到磁場灶迎戰,被鄭軍擊敗。八月二十日,鄭軍佔領漸山、官任、溪野、大本營駐橫口。橫口的漸元湖、馬鞍山、官任的下鐵爐等處,均是鄭軍煉鐵鑄炮的場所,地面常常可以找到鐵渣。後來鄭軍撒離時,其中二門鐵炮被村民沉於樓內圩的印石樓中深井中。
清嘉慶道光間,發生了一起從赤湖黃姓、陳姓開始的封建械鬥,後來逐漸發展到全縣絕大多數姓氏村莊捲入,形成了紅白旗二大陣營,維持到清同治年間近百年的大慘案,其間橫口村也未能倖免。恰在其時,橫口又發生了一件大事。
橫口基本以農業為生,由於聚居於南溪與赤嶺溪之間,以地理位置之便,與溪流結下了深厚的情結,每年正月初九,族中均有組織青年到溪岸邊,呼叫,稱“呼龍”,反映了橫口王姓族人與南溪和諧共處的良好祝願。而傍溪而居的橫口人,也與沿溪各村各姓氏保持密切的聯繫,歷史上南浦,程溪、長橋,官潯一帶的“穀米柴薪黃梨綠筍各土物”,均通過南溪經龍海白水營銷往廈門。後來由於發生了紅白旗械鬥,沿溪如溪坂社的翁姓,南山兜社、省爐社、西邊社、橫口四房南門社.二房城內社、田中央、橫口圩。山邊社的王姓;官任社、西山社的何姓共十一處、加上海澄縣沈坑社王姓。漸山社李姓,白水營陳姓,為了自衛,各自佔領了溪道,致使在五十多公里的溪道兩邊計有十四處關卡,向每船抽錢二三百至七八百文不等,其他如引水灌田等,亦在抽取之列。其抽取的資金則做為募壯丁巡輯之用。由於橫口與南浦許姓不同旗,便對許姓過往船隻除抽舊規外,加抽取每船七圓的費用。紅白旗械鬥平息以後,私抽船捐的例也未停止,與許姓積怨不斷加深。光緒十六年臘月,友愛許厝場的許百萬有十三船約五萬多斤的谷了要運到廈門,因許百萬本人不在船中,而下人又沒有帶錢交捐,船隻被扣。黃百萬藉此機會,聯合有關商戶告到福建巡撫衙門,巡撫、武狀元黃培松聞報大怒,急派漳州府捕役於正月初五包圍了橫口,打傷多人,捉走十多人,其中一人後來被斬首示眾,這起事件世稱“初五慘案”。事後,行府還於橫口溪口立下了告示石碑,永禁革私抽船捐。
現橫口村中還保存有十座炮樓,分別位於南門、董門、橫口圩前後、漸元下樓、許溪(或稱許溪鋶城)、店仔社、柑仔園等處,都是橫口這段歷史的見證。
橫口樓里圩樟樹下原有一座玄天上帝廟,稱長和宮,后遷建於橫口圩自然村。條石砌築,面闊三間,深一間,懸山頂. 廟中柱聯書“尺劍伏魔丹成九煉九秋九,囗囗佛果典祀三春三月三“落款為”清同治丁卯桂月穀旦王萬敬謝“。說明廟建造年代不遲於清同治年間。玄天上帝,或稱真武大帝,閩南民間俗稱為帝爺公,或上帝公,因為北方大神,道場在武當山北方尚黑,故舉黑旗,故廟宇或稱武當行宮,作披髮執劍,腳踏龜蛇,手下有三十六官將。但閩南一帶一般只於左右立康趙二元帥。同時以一鐵蒺藜代替其他官將。
玄天上帝的誕辰為三月初三及九月初九,逢誕辰,村民各自備辦供品,到廟中奉祀,而村中集中於廟中建一彩樓,並請歌仔戲唱一至三天,堪稱熱鬧。
橫口圩村中較大的廟宇為開漳聖王廟,始建年代不詳,重建於1931年,重修於是994年,廟座辛向乙兼戊辰,分金辛卯辛酉,闊14.4米,深11.米,面寬三間,進深三間, 梁架木結構,高浮雕青石龍柱。懸山頂,琉璃瓦屋面,飾以剪瓷雕,正面重修時改為水泥結構。門前設轉牆,飾以白條磚,廟正中祀開漳聖王陳元光,王媽,柔懿夫人,又配祀觀音佛祖,玄天上帝。兩邊則祀馬仁、李伯瑤。大門聯為漳州名書法家陳問丹寫對聯:唐史無人修列傳,漳江有廟祀將軍。大門匾書”衡山大廟”。
橫口開漳聖王誕辰為農曆二月十五日,由各家各戶預備供品到廟前奉祀,與鄰近的親戚朋友宴飲。平時族人亦有為某事到廟中供奉祈求者。
“開漳聖王”廟前有“大士爺”廟,祀“無主孤魂”,廟不大,但影響較大,每年七月二十三日普渡,附近村社按例均有彙集於此,聯合祭祀孤魂野鬼,事先用杉木搭建起一座高五丈的“孤棚“。其中東南方二支由趙厝、官潯、友愛等社負責,東北方二支由龍海東泗等村負責,西南方一支由省爐、下溪坂、官園等社負責,橫口村負責正西一支,孤棚搭好后,是日參與的各村善男信女均來敬獻孤飯,號稱有千斗白米飯疊在孤棚上,又請來和尚念經,超渡孤支持野鬼,下午開始唱歌仔戲,至當夜零時左右,佛事完成,參與的信眾便圍上前搶孤飯,將搶到的孤飯帶回家養豬據說長膘很快。
解放以後,由各村集中舉辦的大型普渡沒有了,改為各村自行祭祀,每逢是日,在廟前祭祀的,只有橫口村民。
橫口王姓也屬於赤嶺山坪頂村雨霽三官大帝廟的祭祀圈。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傳說明宣德年間,平空飛來一銅爐,懸於樹上,當地藍姓爭相燒香跪拜,但銅爐依舊掛於樹上,至一王姓婦女下跪,爐方落地,村民因建廟奉祀,並由藍王二姓共同參與管理,雨霽廟地屬復鍋金,屢建屢毀於火,只好改用祭台,或建有三官亭,台下又建有馬王公廟,王姓除橫口外,又有彭林王姓,藍姓的有大路邊,山坪、大行、吳山、油坑、石椅、學平、牛埕尾、赤嶺、前園等藍姓共屬一個祭祀圈,參加三十人組成的理事會,並有機會被選為大頭家。每年的正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在雨霽廟前舉行春祈醮,搶孤、輦藝、送王船、謝戲酬神、巡村等一祭祀活動。又有每三年舉行一次的更大規模的大熱鬧。
橫口王姓傳統的民間宗教活動內容豐富,但主要敬奉三官大帝,玄天上帝,開漳聖王,其中三官大帝的祭祀活動可能反映了王、藍二姓相處的特定的地理環境和歷史淵源,也是兩姓之間幾百年間和睦相處的證明。至於開漳聖王的崇拜,則可能與沈姓有關。沈姓先於王姓卜基於橫口,而沈姓亦為開漳聖王陳元光部將沈世紀的後裔,開漳聖王神系的崇拜在閩南,特別是先祖與陳元光一起入閩的姓氏後裔中極為普通。橫口西面5公里有一座始建於唐代的泗洲岩寺,至明萬曆間配祀了玄天上帝,清中期開始在漳浦民間影響甚廣,俗稱“溪仔帝爺”。與舊鎮甘霖廟,杜潯正陽宮並立為漳浦玄天上帝崇拜的主要廟門,橫口村的玄天上帝廟應該認為源自泗洲岩,傳入年代亦可能是清中晚期。農曆七月普渡是廣泛存在的民俗,一般以以十五中元日為正日,以七月中的任何一日奉行祭祀亦無不可。橫口地區以七月二十三日幾個村子合作普渡做醮,可能源自清中期的封建械鬥中,這幾個村子歸屬於同一陣營,他們在近百年之間,為謀求生存發展休戚與共,流血流汗過,具有微妙的歷史淵源和複雜的社會關係,可以說是王姓在橫口這一聚居地的歷史地理環境和社會關係的集中反映。
作為一個王姓在閩南地區一個主要的聚居以及王姓繁衍發展的中繼地,兒乎大半漳浦的王姓均源自橫口,又有分衍於雲霄,東山、漳州、龍海,福州閩侯、廣東海陸豐、浙江瑞安、台灣的桃園、台中、以及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等地均已衍為大族,歷來往來不絕,包括台灣,瑞安等處的宗親歷年來多次回到橫口祭拜祖先。
告示
頭品頂戴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左都御史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鹽課兼管船政福建巡撫卞, 、
為給示勒石永遠禁革事案,據汀漳龍道劉袋雲稟,據署南靖縣知縣金玉堂面稟。該縣各鄉社所由穀米柴薪黃梨綠筍各土物,由船運赴海澄縣轄之自水營圩,被橫口鄉王姓諸處沿途設卡截抽船費。所護穀米。如漳浦縣轄頂溪坂社翁姓,南山兜社、省爐社、西邊社、橫口四房南門社.二房城內社、田中央、橫口圩。山邊社各王姓;官任社、西山社兩何姓,共十一處、海澄縣沈坑社王姓。漸山社李姓,白水營陳姓,共三處,每處每船抽錢二三百至七八百文不等。追因橫口王姓籍與南靖縣許姓有隙,除抽舊規外,每船加抽洋銀七圓,各社效尤,民困益深等語,查得此項抽捐因咸豐年間土匪蠢動,各社於船貸經過時抽取錢文,為募壯丁巡輯之用,厥後地方安靖,抽夫停止,如無現銀.即指據勒贖,屢滋事端,大為商民之害。稟准派部勇營由省囗委修補知縣成心中會縣查禁拿辦,茲據報護首要王問字等名,各追繳原贓.另行訊疑詳辦,並請給示勒石,將私抽船規永遠禁革,前來查各鄉社自為保衛並一切只報修築等事,均應各歸各鄉自行籌辦,不得於經過船貨私抽船規,該處橫口鄉至白水營水程不過五十里,乃各社沿河設卡抽船費十餘處之多,觀復任意加抽種種,擾害是屬大於法紀,除飭將為首勒抽各犯分別訊究拿辦,其附和為從者,姑寬既往免予深究外,合行給示,勤石嚴禁,為此示仰,名社居民人等知悉,所有私抽船規,一律永遠禁革,嗣後均須各務正業,無論何處船貨經過,不得再立各項各色,私行設卡,抽取規費,倘再有前項情事,許被害人指名控告嚴拿重辦,本部堂言出法隨,決不寬容,各宜澶回,毋違特示。
光緒十七年三月 日勤石 立於橫口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