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
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
《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是中國歷史學家向達的代表作,最初在民國22年(1933年)由哈佛燕京社出版。1956年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向達將他從1926年到1954年間發表的23篇論文整理成集,取名《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
唐政府不斷地將這些歸順的異族集中遷入內地,同時又維持這些異族的習俗和和信仰。這種異域文化必然對周邊的華夏民族產生影響。特別是唐都城長安,大量異域人士的定居,使唐長安呈現一種多文化的景象。關於唐代社會的“胡化”傾向,眾多前輩學者已有精闢的論述,特別是向達先生在其《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一書中,對唐代長安、洛陽的“胡化”現象,包括服飾、飲食、宮室、樂舞、繪畫、宗教、遊樂等諸多方面做了詳盡的考察。
本書收錄作者關於中西文化交流史(並不局限於唐代)和目錄學的代表性論文23篇,按內容可以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四篇,主要討論唐代中外文化關係史和國內西南少數民族的歷史;第二部分十篇,屬—於敦煌學的範圍;第三部分三篇,主要討論攝山佛教石刻和明清之際傳人中國的西洋美術;第四部分六篇,屬於目錄學範圍。
前言
作者致辭
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
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
唐代刊書考
唐代紀載南詔諸書考略
南詔史略論
記倫敦所藏的敦煌俗文學
論唐代佛曲
唐代俗講考
西征小記
兩關雜考
莫高、榆林二窟雜考
羅叔言僻《補唐書張議潮傳》補正
記敦煌石室出晉天福十年寫本《壽昌縣地境》
攝山佛教石刻小紀
攝山佛教石刻補紀
明清之際中國美術所受西洋之影響
關於三寶太監下西洋的幾種資料
漢唐間西域及海南諸國古地理書敘錄
方玉潤著述考
明清之際之寶卷文學與白蓮教
記牛津所藏的中文書
記巴黎藏本王宗載《四夷館考》
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
一 敘言
二《流寓長安的西域人》
三《西市胡店與胡姬》
四《開元前後長安之胡化》
五《西域傳來的畫派與樂舞》
這章考證了西域繪畫、音樂、舞蹈對中原的影響,著名的西域樂人包括白智通、白明達、康阿馱、安馬駒;著名的西域畫家有曹仲達、僧吉底俱、僧加佛陀。向達認為唐吳道子的畫風受西域凹凸畫派影響。西域傳來的樂器有龜茲樂師曹剛的琵琶,李謨的橫笛,王花奴羯鼓,王麻奴觱篥等。舞曲有《阿連》、《柘枝》、《胡旋》、《胡騰》、《涼州》、《綠腰》,還有經龜茲傳入中國的伊朗寒冬撥水舞《蘇莫遮》,又經中國傳入日本。
第二部分
六《長安打毬小考》
七《西亞新宗教之傳入長安》
八 長安西域人之華化
附錄一:《柘枝舞小考》
附錄二:《盩厔大秦寺略記》
1919年考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1924年任商務印書館編譯員。1930年任北平圖書館編纂委員會委員。1933年兼北京大學講師。1935年秋到牛津大學鮑德利(Bodley)圖書館工作。1936年秋轉倫敦,在英國博物館東方部檢索敦煌寫卷和漢文典籍。1937年赴德國訪問柏林科學院及各地博物館,考察劫自中國西北地區的壁畫、寫卷。同年末赴巴黎,研究法國國立圖書館館藏敦煌遺書。1938年返國,先後任浙江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教授兼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導師。1942年中央研究院等組織西北史地考察團,任考古組組長。1942年9月至次年7月及1944年,兩次考察河西走廊古迹文物。抗戰勝利后,任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兼掌北大圖書館。建國后,任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圖書館館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歷史研究所第二所副所長等。1951年赴新疆天山南北考察東西交通遺址及石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