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

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

《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是2009年重慶出版集團、重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向達。本書講述了當唐朝武功全盛之時,居住於西北的大量游牧民族或被迫歸附、或主動請歸。

內容簡介


《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是中國歷史學家向達的代表作,最初在民國22年(1933年)由哈佛燕京社出版。1956年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向達將他從1926年到1954年間發表的23篇論文整理成集,取名《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
唐政府不斷地將這些歸順的異族集中遷入內地,同時又維持這些異族的習俗和和信仰。這種異域文化必然對周邊的華夏民族產生影響。特別是唐都城長安,大量異域人士的定居,使唐長安呈現一種多文化的景象。關於唐代社會的“胡化”傾向,眾多前輩學者已有精闢的論述,特別是向達先生在其《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一書中,對唐代長安、洛陽的“胡化”現象,包括服飾、飲食、宮室、樂舞、繪畫、宗教、遊樂等諸多方面做了詳盡的考察。
本書收錄作者關於中西文化交流史(並不局限於唐代)和目錄學的代表性論文23篇,按內容可以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四篇,主要討論唐代中外文化關係史和國內西南少數民族的歷史;第二部分十篇,屬—於敦煌學的範圍;第三部分三篇,主要討論攝山佛教石刻和明清之際傳人中國的西洋美術;第四部分六篇,屬於目錄學範圍。

章節目錄


前言
作者致辭
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
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
唐代刊書考
唐代紀載南詔諸書考略
南詔史略論
倫敦所藏敦煌卷子經眼目錄
記倫敦所藏的敦煌俗文學
龜茲蘇祗婆琵琶七調考原
論唐代佛曲
唐代俗講考
西征小記
兩關雜考
莫高、榆林二窟雜考
羅叔言僻《補唐書張議潮傳》補正
敦煌石室出晉天福十年寫本《壽昌縣地境》
攝山佛教石刻小紀
攝山佛教石刻補紀
明清之際中國美術所受西洋之影響
關於三寶太監下西洋的幾種資料
漢唐間西域及海南諸國古地理書敘錄
方玉潤著述考
明清之際之寶卷文學與白蓮教
記牛津所藏的中文書
記巴黎藏本王宗載《四夷館考》

前兩部分章節簡介


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
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
第一 部分
一 敘言
二《流寓長安的西域人》
此章詳細敘述流寓長安的於闐尉遲氏、疏勒裴氏,龜茲白氏,昭武九姓:康、安、曹、石、米、何、火尋、戊地、史。
三《西市胡店與胡姬》
此章敘述寓居長安西市的的回鶻商人、九姓胡商娶妻生子,經商賣酒為生,侍酒胡姬李白詩詞中多次詠胡姬。
四《開元前後長安之胡化》
描寫了長安胡風大盛,居所有胡式水簾涼亭;服裝有胡衣、胡帽、胡拖裙、胡冪離、回鶻小腰衣;食品有燒餅、胡麻餅、搭納、畢羅(印度手抓飯)、油煎餅﹔飲料有高昌葡萄酒、波斯三勒酒、龍羔酒等。
五《西域傳來的畫派與樂舞》
這章考證了西域繪畫、音樂、舞蹈對中原的影響,著名的西域樂人包括白智通、白明達、康阿馱、安馬駒;著名的西域畫家有曹仲達、僧吉底俱、僧加佛陀。向達認為唐吳道子的畫風受西域凹凸畫派影響。西域傳來的樂器有龜茲樂師曹剛的琵琶,李謨的橫笛,王花奴羯鼓,王麻奴觱篥等。舞曲有《阿連》、《柘枝》、《胡旋》、《胡騰》、《涼州》、《綠腰》,還有經龜茲傳入中國的伊朗寒冬撥水舞《蘇莫遮》,又經中國傳入日本。
第二部分
六《長安打毬小考》
唐太宗唐玄宗唐宣宗穆宗、敬宗嗜好打毬,即今日波羅毬(polo)。波羅毬由波斯經土耳其斯坦傳入中國﹐“毬”之唐音“渠幽切”仍保留波斯語原音。波羅毬經中國傳入朝鮮、日本。
七《西亞新宗教之傳入長安》
祆教北魏神龜中傳入長安。長安布政坊建胡祆祠建於武淂四年。景教貞觀九年(635年)傳入長安,詔建大秦寺於義寧坊。唐武后延載元年波斯人拂多誕傳摩尼教入中國。
八 長安西域人之華化
附錄一:《柘枝舞小考》
附錄二:《盩厔大秦寺略記》

作者簡介


成就

向達(1900-1966),字覺明,筆名方回、佛陀耶舍,湖南淑浦人,土家族,敦煌學家。

生平

1919年考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1924年任商務印書館編譯員。1930年任北平圖書館編纂委員會委員。1933年兼北京大學講師。1935年秋到牛津大學鮑德利(Bodley)圖書館工作。1936年秋轉倫敦,在英國博物館東方部檢索敦煌寫卷和漢文典籍。1937年赴德國訪問柏林科學院及各地博物館,考察劫自中國西北地區的壁畫、寫卷。同年末赴巴黎,研究法國國立圖書館館藏敦煌遺書。1938年返國,先後任浙江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教授兼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導師。1942年中央研究院等組織西北史地考察團,任考古組組長。1942年9月至次年7月及1944年,兩次考察河西走廊古迹文物。抗戰勝利后,任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兼掌北大圖書館。建國后,任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圖書館館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歷史研究所第二所副所長等。1951年赴新疆天山南北考察東西交通遺址及石窟寺。

成果

譯有《斯坦因西域考古記》;著有《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敦煌》(與常書鴻等合著);編有《敦煌變文集》(與王重民等合編)、《大唐西域記古本三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