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龍首山的結果 展開

龍首山

甘肅省張掖市西北部山脈

龍首山,古稱甘浚山,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段北部,屬於天山余脈走廊北山的一部分。是河西走廊與阿拉善高平原的分界線。東部位於甘肅省金昌市,西段位於甘肅省張掖市。龍首山名來自主峰東大山山東的同名山峰,山形似龍首,故名龍首山。主峰東大山。歷史上,龍首山是河西漢民族政權與漠北少數民族政權的分界線、戰略要地。東端的龍首山金川巨型硫化銅鎳礦世界著名,鎳儲量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同時伴有10多種金屬和貴金屬。

龍首山及其主峰東大山為自然保護區,屬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置境域


龍首山,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段北部,屬於天山山脈東延余脈之走廊北山的一部分。西起臨澤縣板橋鎮東小北口(東小口子,古代板橋堡處),與合黎山相望,東跨金昌市金川區,至金昌市東界石羊河以西,北至內蒙古阿拉善右旗南部額日布蓋。是河西走廊與阿拉善高平原的分界線。長195公里,寬30-35公里,為西北-東南向的斷塊山,大部位於甘肅省金昌市,部分位於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甘州區山丹縣

主要山峰


主峰東大山
主峰東大山
張掖市龍首山西段主要山峰
山峰海拔(米)位置
東大山3616主峰,甘州區東大山保護區東南部
龍頭山(龍首山)3076山丹縣北東樂、清泉交界處
紅沙窩北山2148甘州區三閘鎮北紅沙窩林場北
南頂3678甘州區東大山保護區西南
斜坡山2085山丹縣清泉鎮與阿右旗交界
黑山2196山丹縣清泉鎮紅寺湖東北
大尖山2377山丹縣清泉鎮紅寺湖西南
北山2568山丹縣清泉鎮紅寺湖正南
毛兒刺大坂2828山丹縣老軍鄉西北角
頭道腰山2086山丹縣老軍鄉中部與陳戶鄉邊界
黑山子2125山丹縣老軍鄉西部部與陳戶鄉邊界
橫樑山2166山丹縣老軍鄉花草灘豐城堡附近
長溝堖2891山丹縣老軍鄉峽口東
紅山2280山丹縣老軍鄉青陽農場境內
獨峰頂2937山丹縣清泉鎮東邊界
東窪山2326山丹、阿右旗、永昌縣三縣交界
馬鞍山1722甘州區平山湖鄉北端
回子亂山1846甘州區平山湖鄉中部
龍首山南支脈金川峽一帶地貌
龍首山南支脈金川峽一帶地貌
(南支脈)位於繡花廟、水泉子北部,花草灘南部,東西長30公里,南北寬10公里,海拔2984米,南山坡度較陡,北有蘭新鐵路,南有甘新公路,是機動的防禦陣地。
金昌市境內龍首山南支主要山峰
山峰海拔(米)距永昌縣城(方向公里)備註
風門山2033東向19.0龍首山南支末端
黃家泉口東15.7下四壩至黃家泉要道
麻黃溝東東北永昌至河西堡公路經此
大坂溝東北金川東至河東堡馱道
馬蹄山2192北北東相傳山上有北宋楊家將馬蹄印
三道灣2293北北東75.0金川峽水庫大壩所在地
聖容寺山北北東9.5山上有唐代聖容寺
校場山1987北北東1.4山前原有清代演武場
武當山2219北北西8.0山頂原有真武廟
楊家大山2316北北西1.0縣城北山諸山最高峰
大山2200西西北平地而起,周多泉眼
龍大口子2323西西北16.0紅廟墩通毛卜喇要道
壕牆山2299北北西16.8因長城經此而得名
枸子山2643北北西24.5毛卜喇灘與花草灘界山
長溝2891西西北48.0永昌山丹分界線
十五里大坂2975西西北41.5通花草灘馱道
大渣子大坂2781西西北46.8紅山窯牧區之一
紅山2362西北33.0東西縱貫於紅山窯鄉中部
鷹窩溝頂2498河西堡鎮西近
龍首山(北支脈),永昌縣北山系龍首山向東延伸的部分,位於縣城北35公里處,東西長96公里,南北寬42公里,海拔2827米,是鎳都金川的屏障。自山丹縣入境,向東分佈於金昌市北部與內蒙古自治區阿右旗的邊界處。
·
金昌市境內龍首山北支主要山峰
山峰海拔(米)距永昌縣城(方向公里)備註
紅崖山1755東東北54.9清河、雙灣北部草原交接處
大口子1572東東北57.2永昌與民勤交接處
龍口山1736東東北50.4雙灣通清河要道
東水崖子東東北48.6放牧、行人飲水處
西山口東東北40.0寧遠堡至永寧堡車道
赤金山1763東東北37.8有鐵礦脈
花石口山1811東東北33.8寧遠堡至青山堡要道
青山1828東東北32.3山下有青山堡
西紅嶺1897東東北25.3
龍景山1880東北26.3河雅公路經此,產鎳、銅等礦
前山2827東北31.5寧遠堡西面的大山
東大山2175東北23.0蘊藏鐵礦
孩母山北27.0原有孩母寺
營盤頂2733北32.4
潮水山1856北47.0蘊藏石油
救命山2564北北西42.5山上有水有柴
鄂博掌2800北北西39.2原有蒙藏民插旗祭神的石堆
曹大坂梁2289北北西45.4產煤
成山掌3052北北西50.4龍首山北支最高峰
黃胡拉山2732北北西59.4永昌與內蒙分界線
高嶺2540北北西34.2蘭新鐵路芨嶺車站附近
大黑溝北北西36.9產水晶、磷礦石
尖山2477西北50.0山前有蘭新鐵路尖山站
火石嶺2576大紅灣東

峽谷盆地


水泉子峽,位於縣城西北,距縣城34公里,峽口全長10公里,最寬處3.5公里,最窄處2.5公里。北靠龍首山,南依大黃山,西與山丹縣接壤,甘新公路貫穿東西,是新疆通往內地的必經之道,也是外侵進犯,我必守,敵必爭之要地。此峽便於機械化部隊運動,有疏散隱蔽,攻防作戰的天然依託,但水源、天然植被缺乏。
花草灘,位於龍首山脈的兩大支脈之間,東起平口峽,西和山丹接壤,東西長40公里,南北寬15公里,總面積為600平方公里,交通方便,蘭新鐵路由東西穿越而過。地形平坦,便於機械化部隊行進,是反空降地域。
甘溝灘,位於大黃山和長溝山之間,東起水泉子,西至峽口,東西長25公里,南北寬5公里,總面積為125平方公里,甘新公路從中穿過,’地形開闊平坦,至峽口一帶逐漸收縮,是敵由西向東進犯的必經之路,是反空降地域。
西坡灘,位於金昌市西北方向,向南靠龍首山,東到河雅公路,北接寧遠堡鄉下四分村,西至曹大坂,東西長20公里,4南北寬115公里,總面積為300平方公里,是金昌市西北部的一片開闊地,便於機械化部隊行動和集結,是反空降地域。
此外,山丹縣大黃山與龍首山之間山間還有新河盆地。龍首山區的山間有白水泉盆地,紅寺湖是龍首山區的山間槽地。

資源狀況


林木資源

據清代史料記載,龍首山高山地帶及各河流下游兩岸,分佈小面積天然喬木林。在廣闊的荒漠地帶,生長有紅砂、珍珠、白茨、拘祀、虹柳、駱駝剌、沙拐棗等灌木。漢唐以後,河西戰亂紛繁,歷代官府不思保護林木,肆意濫墾、濫牧、濫伐、濫焚林木,祁連山前山天然森林遭到破壞,林線后移。走廊地帶的人工成片林,民國38年,只保存1.8萬多畝,四旁植樹也寥寥無幾。天然森林主要分佈於東大山和龍首山區海拔2700~3400米的陰坡和半陰坡。其餘地方乾旱缺水,僅生長一些零星小灌木或半灌木。
1990年,東大山自然保護區有天然林3.12萬畝;主要樹種為青海雲杉油松高山柳等,喬木林1.99萬畝,占林區有林面積的63.78%;灌木林1.13萬畝,占林區有林面積的36.22%。分佈在冰溝、中林溝、危鹿溝、黑溝及頭道、二道、三道溝等地。
山丹龍首山殘存的天然林面積,喬木2300畝,灌木4580畝。長溝山一坡松有小片天然林地約75畝左右。
東大山是甘州區唯一的自然森林區,列為甘肅省自然森林保護區。1956年和1962年,分別在東大山、龍首山建立國有林場和管護站,1978年合井為“自然保護區管理站”。1981年,東大山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17年,划入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山丹縣林業用地龍首山區0.688萬畝,天然林區以青海雲杉為建群樹種,千高聳而端正,葉濃密而青翠,成材木需百年時間。次之有祁連圓柏、山楊。花木樹種有杯腺柳、山丹柳、中國黃花柳、毛枝山居柳、紅花忍冬、鬼箭錦雞兒、小葉錦雞兒綉線菊、小櫱、水枸子、灰枸子、窄葉鮮卑木、茶蔗子、串地柏、金露梅、銀露梅等。凡未經踐踏破壞的灌木林,枝葉稠密,景色宜人。

草場資源

龍首山區的草場主要有幾類:
1、干荒漠草場,主要分佈在農業灌溉區以外的平山湖、花草灘等山間盆地沖積扇干沙床,面土壤為灰棕荒漠土、風沙土和鹽土,植被以旱生、超旱生及耐鹽植物為主,平山湖蒙古族鄉靠此類草場放牧駱駝和山羊及蒙古細毛羊。山丹縣境內,半荒漠植被類面積105.7859萬畝。主要分佈在紅石泉以東、青羊口以西蘭新鐵路兩側和白水泉灘、馬蓮井灘、柴鬍子灘、豐城堡灘、黃草灘、王家灘的緩平原與低丘陵上。
2、山地荒漠草場,主要分佈在東大山海拔2000米以下低山區,面積23.36萬畝,可利用面積13.82萬畝,植被以小灌木為主,載畜量4258個羊單位。此類草場於旱缺水,牧草生長極差。只能作為山羊、一駱駝的四季牧場和綿羊的春秋牧場。
3、荒漠化草原草場,主要分佈在東大山以西,海拔2000-2300米地帶,面積34.63萬畝,可利用面積26.94萬畝,植被以真旱生、多年生叢生草本佔優勢,其次為旱生、超旱生的小灌木和一年生草本,可食鮮草量每畝55.9公斤,載畜量為1.10萬個羊單位,這類草場地勢平緩,可作細毛羊的冬春場,山羊、駱駝的四季草場。
4、地草原草場,主要分佈在東大山海拔2350~2800米的北坡。植物以旱生、多年生木本植物為主,禾本科針茅屬佔優勢,可食鮮草量每畝65.8公斤,面積為22.05萬畝,可利用面積22.05萬畝,載畜量9933個羊單位。此類草場低暖避風,是基本的冬春草場。
5、山地草甸草場,分佈在東大山北坡海拔2800~3000米的地帶,以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為主,陰坡以灌木叢占絕對優勢,陽坡平緩地帶則以小灌木、莎草科、雜類草佔優勢,可食鮮草量每畝67公斤,面積1.31萬畝,可利用面積1.10萬畝,載畜量5070個羊單位。此類草場冬季寒冷積雪,不便利用,夏秋涼爽,是綿羊和山羊的夏秋優良牧場。
6、高寒草甸類草場,分佈在東大山海拔3000-3633米的山坡及平緩山頂,植被以冷中生、中旱生為主,可食鮮草量每畝62公斤,面積8893畝,可利用面積8893畝,載畜量3785個羊單位。這類草場由於山高寒冷,不便利用,只適於夏秋短期放牧山羊和氂牛

動物資源

青羊、豺(豺狗、豺狼),(岩羊、斑羚),廣佈於祁連山、大黃山、龍首山等多石的山岩地帶;
東大山、龍首山自然保護區有野生動物49種,其中鳥類36種,獸類13種。一級保護動物有雪豹二級保護動物有白臀鹿、岩羊、盤羊、黃羊、豬刑、零才琅、鵝喉玲等7種。
境內屬於國家重點一級保護的野生動物。獸類:雪豹(艾葉豹)、普氏原羚(灘黃羊)。
鳥類:黑鸛、玉帶海雕(黑鷹)、白尾海雕(黃嘴雕)、斑尾榛雞(柳雞)。二級保護的野生動物。
獸類:豺(豺狼)、馬熊(瞎熊)、馬鹿(獐子、香子)、白臀鹿(青鹿)、黃羊、藏原羚(山黃羊)、岩羊(石羊、青羊)。
鳥類:鳶(老鷹)、蒼鷹(黃鷹)、雀鷹(鷂子)、草原雕(大花兒雕)、藏雪雞(淡腹雪雞)、暗腹雪雞(高山雪雞)、藍馬雞(松雞)、鵰鶚(大貓頭鷹)。

礦產資源

龍首山東段,有色金屬礦產有銅、鎳、鉛、.鋅、鎢、鉍等6種。其中巨大型銅鎳礦床1處,礦點、礦化點10處。
金川鎳礦主要在寧遠堡鄉的自家咀一帶,儲量豐富的硫化銅鎳礦床,僅次於加拿大的薩德伯里,為世界第二大礦,居全國首位。這裡除富藏銅鎳外,還伴生豐富的鈷、鉑、鈀、鋨、銥、釕、銠、金、銀、.硒、硫等多種資源。
非金屬礦床有磷、石灰岩-白雲岩石英岩。石膏_粘土;膨潤土等礦種。其中大型礦床5處、中型礦床8處,小型礦床6處、礦(化)點10處。主要分佈於龍首山區。
石英岩有大型礦1處。中型礦1處,小型礦2處,礦點2處分佈於龍首山區,為沉積變質成因,礦體呈層狀產出。高石咀大型石英岩礦床投入開採,由金川公司作為冶金輔助原料利用。
螢石:有中型礦3處,小型礦1處,礦點2處,分佈於永昌縣城南的饅頭山,為中-低溫熱液礦床,礦體多呈脈狀產出,礦石質量較好,多為地方群眾開採。
龍首山西段,鐵礦主要分佈在山丹縣段內黑山頭礦區、三岔口赤鐵褐鐵礦點,礦點位於龍首山式向斜中,成礦時代加里東期及華力西期。礦體以裂隙充填為主,熱液交代次之。礦物有磁鐵礦、赤鐵礦、黃鐵礦,個別伴有含鍾礦物。三岔口赤鐵褐鐵礦點位於縣城北10.5公里處。礦化範圍東西長900米。礦體集中在西段450米內,東段僅有零星礦體出露,礦化寬50米,區內礦體9個,長2-3米,寬0.5-2米。儲量2.7萬噸。
水泥石灰岩礦已知礦產地小型2處(山丹縣龍頭山、放拉麻頂),礦點4處。為沉積變質型水泥石灰岩礦,分佈在龍首山區南緣地帶。含礦地層主要為震旦系及石炭系,因變質作用,灰岩多為大理岩或大理岩化灰岩,礦石一般含硅質較高,質量變化大。
白石關灣水泥石灰岩礦位於山丹縣城北東8.1公里處,礦點處在龍首山槽皺帶中。成礦時代為前震旦紀,屬沉積變質型礦床。含礦岩係為灰綠色雲母否英片岩夾石灰岩,白雲質灰岩。礦體呈層狀,長400米,寬約30米,礦石主要為方解石。儲量178.9萬噸,由鄉鎮企業開採。
硅石主要分佈在龍首山、黑水溝一帶,位於山丹縣城北。儲藏量為5838萬噸,山丹焦化廠、山丹農場、山丹農修廠建爐生產硅鐵
石英,主要分佈在龍首山和三家盤道、懸山等地,儲藏量1895萬噸。長石質石英砂,儲量50萬噸,主要在紅寺湖。

農產資源

髮菜髮菜古名“龍鬚菜”,俗名”頭髮菜”。是一種野生的陸生藻類植物。主要分佈於紅山窯、焦家莊、北海子、河西堡、寧遠堡鄉的低山荒漠地帶。一般在冬季枯草季節採集。永昌髮菜是甘肅著名的特產之一,它鮮美可口,回味雋永,營養價值很高,是筵席上的珍品,早在明清時期就有人採集食用。1950年以來,全縣平均每年可收購2000多斤,豐年可收4000多斤。1980年多達10900斤。大部分由外貿部門調集,遠銷港澳地區和東南亞各國。
麻黃一名草麻黃,主要產地是寧遠堡鄉的草大坂、三叉河、麻黃溝、青土井、紅窪、玉泉和河西堡鄉的平口峽、玉石,東大山等荒山地區。雨水多的年份,每年約產70至120萬斤,一般年份每年約產60萬斤。

文物資源

四壩灘遺址,位於縣城南5公里的四壩灘,在山丹農場西南、川口沙河東岸的高台地上。1947年春,培黎工藝學校在此開荒,發現夾砂紅陶罐,路易·艾黎曾請考古學家裴文中、何樂夫來此考察。1953年,安志敏來丹進行調查。文化堆積灰厚0.6—3米,出土文物有石斧、石刀和敲砸器等。陶器有單耳罐、雙耳罐、杯、壺、器蓋、小型器物,多素麵,也有少量划紋、繩紋。因首次發現於四壩灘,故名“四壩文化"。初步定為青銅期文化類型,是馬廠文化向西發展的一種文化。之後,在民樂東、西灰山,均發現相同器物與小麥種子,證明距今約4000年前的境內先民,從事農業生產已有相當水平,和後來活動在這裡的大月氏、匈奴族都不相同。遺址保護範圍2000平方米。1953年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重新公布。
龍首山下明長城遺址
龍首山下明長城遺址
漢長城(又稱塞),境內漢長城,東南接永昌水泉子段,從十五里口開始,經老軍、陳戶、位奇、清泉、東樂5個鄉18個自然村,逶迤北上龍首山脈東大山煙洞口,入張掖界,全長98.5公里。始建於西漢元鼎六年(前111年)。由壕溝、壕棱、自然河、烽燧、列障構成。全線以壕溝代替牆垣,唯老軍鄉硤口南口向東約3.5公里,由羊虎溝下游順柳溝山南麓以陡坡代替壕溝。存壕溝深0.8到3米,口寬5-8米不等;壕溝里沿有壕棱,呈土脊狀;烽燧除H8號燧座落於壕溝外側、海拔2172米的金山子制高點,其餘均築在里沿的壕棱上。底邊5米左右、高6米以下。燧間距離多為1.25公里。除硤口一列障築於壕溝對面、硤谷兩側的山上,其餘列障與壕棱上的烽燧相連。列障面積一般為100平方米左右。存壕溝全線共59.95公里,烽燧19座,列障3處。1981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壕溝兩側15米內。
明長城(俗稱邊牆),縣境內明長城起止地點、走向、經過鄉、村、地段、長度大致與漢長城同。漢長城在北側,明長城在其里,相距10-80米之間,平行延伸。嘉靖後期始建,隆慶六年(1572年)竣工。由黃土夯築的牆、墩(史稱墩台或隨牆墩)、列障構成。牆《甘鎮志·兵防》載:“大牆底寬一丈二尺,頂闊六尺,實台高一丈三尺五寸,裙牆三尺五寸,共高一丈七尺"。墩台覆斗形,夯層0.15-0.20米,底邊一般8-12米,高10米左右,內有松柏椎木,墩台里側與牆體里側標齊,外側突出。墩里10一30米處,有“一"字形排列的旗墩(或日煙墩)3-9座。存全、殘墩台64座(其中6座是加築漢燧沿用的),墩距一般為1.25公里。列障均與墩台相連,面積最大4.5萬平方米,最小131平方米,障牆多坍塌為土脊狀,僅存痕迹;由東樂鄉西屯村58號墩台至煙洞口一段9.5公里的明長城是在漢長城基礎上加築沿用的。除對漢燧用黃土包築外,明代還加修了與燧相連的列障和障壕、旗墩。明長城實存82公里。1981年列為甘肅省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長城兩側15米以內。
烽燧,有漢代(含明代加築沿用的)和明代的,共73座。這些烽燧星羅棋布、縱橫交錯地分佈在龍首山、祁連山北麓各山口、大黃山、大馬營草灘、甘涼古道以及堡寨、村莊附近,並大致按東西、南北走向分佈。類型分驛道烽燧、兵墩、陳望墩、苑馬燧、田墩等。
山羊堡遺址,在東樂鄉城西村西南、古弱水南岸高台地上,屬青銅器時代四壩文化類型。面積7.5平方公里,文化堆積灰厚0.5米。最早年代約4000年前左右,出土文物有石斧、單孔石刀等石器。陶器有單耳罐、雙耳罐、壺、杯、器蓋。地表散落大量夾砂紅陶片。紋飾多為略帶稀疏的划紋和繩紋。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仙堤古城遺址,在位奇鄉十里堡村西2公里古長城南側。晉代置縣,隋代併入刪丹縣。城垣坍塌為平地。遺址平面近似正方形,地表1米以下發現有灰層和大量陶片,地表散落陶片較多。收集東漢晚期陶罐2隻和一石磨上片(殘)。陶盆碎片上刻“寺”字。東北角殘存黃土夯築的城牆一段,殘高1米、厚8米,夯層0.15米,已嚴重破壞,保護範圍2.7萬平方米。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東樂城堡遺址,為東樂鄉政府所在地,面積13萬平方米,建於明弘治年間。平面呈長方形,中心道連東西門。城垣殘高6米,底寬5.5米,西南、東南、東北角墩尚存,周圍有護城河。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堡子城遺址,位於紅寺湖鄉大湖西北1公里處沙河西岸的沙灘上,面積1.6萬平方米,現場散落黑釉粗瓷碎片,為明代戍邊城堡。平面近似正方形,辟東門。牆體坍塌為土棱狀,底寬6米,殘高3米,四周似有護城河。
暖泉城堡遺址,在位奇鄉暖泉村。面積11萬平方米。元代始建,存遺址為明萬曆元年(1573年)擴建。平面呈正方形,中心道連東西門,東北角城垣連築有子城,內有枯井。城垣四角有角墩,外有護城河。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新河城堡遺址,為陳戶鄉東、西門村所在地。面積12萬平方米。建於明代。平面呈正方形,開東、西門,殘存牆體僅長50多米,底寬9米,殘高3米,四周有護城河。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草場窪古墓葬群,在清泉鄉境內龍首山口子內約.1公里許沙河西側的山坳內,面積4000平方米。出土文物有斜形“回"紋彩陶罐,三重波折文、二、三重橫、豎線紋彩陶杯,菱形橫線紋彩陶盆及網紋彩陶紡輪和素陶罐。屬馬家窯文化類型,約4000年前左右,系新石器時期土坑墓葬群。有重要歷史和學術價值,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山羊堡古墓葬群,在東樂鄉西屯村東南山丹古河道南岸的沙灘上。漢墓。中心墓群面積7.5平方公里。封土堆多為圓丘狀,部分被破壞,南緣有窯址兩處。出土文物有陶罐。地面散落大量子母磚塊、灰陶片。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峽口石刻,位於峽口村石峽谷中段東側。鐫刻於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鄢陵進士、刑部給事中陳柴書刻隸書大字“鎖控金川",鐫於高3米、寬2米的垂直石崖上。鐫字面積1.68平方米,4字各0.40平方米,落款“大明嘉靖三十二載吉。刑部郎中國口敕恤全陝前左給事中鄢陵陳柒"。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龍首山東段山間的聖容寺
龍首山東段山間的聖容寺
聖容寺,位於永昌縣城北直距10公里的山谷中北海子鄉金川西村轄地。寺初建於北朝周武帝保定元年(561)。建成后命名“瑞相寺”。隋大業五年(609)煬帝西巡,御筆改名‘‘感通寺”。中唐后,河西為吐蕃統治時改名聖容寺。多次重修和維修,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只存寺門和幾間殿宇,1953年被當地農民全部拆除。聖容寺遺址存寺院台基和瓦礫堆積。聖容瑞像身軀部分刻制在原寺正殿的石壁上,依山而立,非常清晰。佛首藏於永昌縣文化館;寺後山頂上和寺前隔河山頂上完整地保存著大、小唐塔各1座;寺前石崖上保存著西夏文等“六體”文字石刻。所存瑞像和唐塔均為甘肅全省所罕見,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1981年由省人民政府公布聖容寺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龍首山東段孩母山下新建寺院
龍首山東段孩母山下新建寺院
孩母山石窟,位於寧遠堡鄉西北約15公里的孩母山半山腰。石窟為天然生成,洞中供一石佛,下有甘泉,四季不涸不溢,洞頂有水珠不時下滴,發出叮咚悅耳之聲,古寺已毀,只存石窟,也已塌塞。1981年隨著寧遠堡鄉移交金昌市管轄。

地理環境


地質

龍首山大地構造為祁呂賀山字形前弧西翼北側,阿拉善台塊南部的邊緣隆起帶,南靠北祁連山地槽,為前震旦系地層組成。山體主要由南山系變質岩構成,為準平原的島狀山。龍首山山體由震且系及石炭系變質砂岩、板岩千枚岩及花崗岩等組成。加里東運動使該區折皺隆起成山,后經海西運動、燕山運動形成高大山體,尤其受喜馬拉雅運動的影響,使山勢更加陡峻,形成以構造侵蝕為主的斷塊上升的中高山地形。河谷發育呈樹枝狀分佈,多“V”字型溝谷和障谷、岩坎和跌水。花崗岩及混合岩分佈區,因球狀風化,山頂多為饅頭形。

地貌

山丹縣一段山地景觀
山丹縣一段山地景觀
龍首山西段山地海拔2000-2800米,僅主峰東大山和龍頭山海拔超過3000米(主峰在張掖東北,名東大山。最高峰3616米(一說海拔3633米))。山勢陡峻,中度刻切,深度一般500-700米,東西高,中間低,呈馬鞍形。山坡坡度20-30度;南坡陡,北坡緩。由於相對高度大,橫斷北部風沙再侵,拱衛了山前綠洲農田。又以南坡熱力反射,提高積溫,有利於山前農作物生長發育。龍首山東段,進入永昌縣境,山勢銳減,由西向東斷續延伸,逐漸低矮。海拔1600至2500米。最高峰是成山掌,海拔3052米。有枸子山、武當山、風門山、龍口山等,屬龍首山系的平行山脈和山間盆地。
龍首山西段最高峰(主峰)東大山
龍首山西段最高峰(主峰)東大山
龍首山山丹縣境內中段地貌
龍首山山丹縣境內中段地貌
龍首山東段最高峰成山掌
龍首山東段最高峰成山掌
龍首山北麓,與內蒙古自治區阿右旗接壤,屬於巴丹吉林沙漠邊緣地區。西段海拔較高,東段金昌市北部則海拔1700米以下,地勢平坦,戈壁茫茫,風積沙丘集中分佈於土窩鋪,面積約數平方公里。近山為波狀丘陵。海拔1500-2000米,最高達2283米。刻切深度50-100米,最大150米,波狀起伏。地形高處覆蓋0.5-5米的黃土,其它均為砂碎石、砂礫石,降水多的年份一年生草本植被較茂盛。
北麓在戈壁波狀丘陵,間有由少量泉水發育成小塊的紅寺湖綠洲、與平山湖綠洲,均有公路循歷史要道南通河西走廊。例如紅寺湖傾斜平原,北以趄坡山與內蒙古阿拉善右旗交界,東起坡拉麻頂、黑山山麓,西至蘆泉井,為巴丹吉林大沙漠邊緣,海拔1920-2300米,四面環山,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平均坡降4-5%。由於強度的風、水侵蝕,地表多溝谷,覆蓋0.5-1米黃土狀土,下部為砂碎石或砂礫岩,大多土層中含鹽。植被為小量灌木、半灌木組成的荒漠景觀。
金昌市區及龍首山東端
金昌市區及龍首山東端
龍首山南麓多衝積傾斜平原。從南至北有大馬營灘、黃草灘、於定灘、花草灘、青羊口灘和繡花廟灘等。海拔2400-3200米,向西北傾斜,地勢較平坦,土層較厚,植被較好,宜於發展畜牧業。石崗墩灘和山羊堡灘海拔1600-1800米,屬礫石戈壁平原,植被稀疏。中國鎮都一一金昌市的金川鎮,就坐落龍首山東北麓的傾斜平原上。
龍首山北麓,龍首山與合黎山之間,有東小口子,實則地形開闊,為河西走廊中段通往阿拉善高原的又一通道,也是巳丹吉林沙漠外溢向南侵入河西走廊的必經之路。張掖至高台間的走廊中段流沙,即由此而來。

植被

龍首山南荒漠草原地貌
龍首山南荒漠草原地貌
除龍首山主峰東大山和龍頭山,因海拔高度超過3000米,植被具有垂直地帶譜外,其它廣大地區為荒漠草原和草原荒漠化植被。另外在一些低掛地區有鹽化革甸和鹽化沼澤。自北向南依次為:為砂礫質荒漠:地下水深,砂礫質灰棕荒漠土,干一極干,半灌木自茨、紅砂、沙拐棗。為主,覆蓋度為5%-30%。荒漠草原:地下水深,灰棕荒漠土,乾旱,半灌木珍珠、紅砂、合頭草為主,覆蓋度5%-10%,放牧或人為破壞嚴重。鹽生荒漠草原:地下水深,鹽土,乾旱,半灌木珍珠、鹼柴、紅吵、合頭草為主,覆蓋度20%-30%,多為牧地。半荒漠草原:地下水淺,上層為鹽生土,潤-潮,草本為冰草、蘆葦、芨芨草、白茨主,覆蓋度20%-40%。山間少數綠州則分佈有草甸草原、沼澤草甸草原。
東大山主峰高3616米,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蒸發量大於1000毫米,平均氣溫為0℃,無霜期100天。由於氣候垂直差異,導致土壤、植被發生明顯變化。陰坡自下而上為山地草原、山地森林草原和高山草甸帶。陽坡為荒漠、山地草原和高山革甸。山地草原帶,分佈在陰坡海拔2400-2600米之間、陽坡2600-3200米地帶。陽坡2600米以下,陰坡2400米以下為荒漠帶。山地草原帶坡度較緩(平均20。左右),雨量偏少,氣溫較高,土壤為栗鈣土,厚而乾旱,有機質含量低(0-99厘米層為4.5%),土層為1.2米,優勢灌木小廉、忍冬、灰拘子、抄地楠、狹葉錦雞兒、木紫苑等。草本有繭繭草、克氏針茅、冰草等。另外在陽坡還分佈有零星的祁連圓柏,總面積占喬木林的1.67%。該帶因放牧頻繁,植被低矮、草原退化,有向荒漠化過渡之趨勢。
龍首山東段的高山草甸
龍首山東段的高山草甸
山地森林草原帶,分佈在陰坡2600~3350米之間,是青海雲杉分佈區。土壤為山地灰褐土,苔薛和枯枝落葉層厚3-8厘米(最庫為10厘米),有機質含量豐富(0-96厘米層為8.54%),質地為輕壤,土壤疏鬆,是涵養水源、調節徑流的主要地帶。主要樹種除青海雲杉外,還有山楊等,林下灌木有金露梅、抄地柏、吉拉柳、箭葉錦雞兒等。草本主要有珠牙事、苔草、棘豆等,苔薛植物有山羽醉。
高山灌叢革句帶,分佈在海拔3350-3660米之間。該帶氣溫低,商量較多,地勢平績,植被生長低矮。土壤為高山草甸和高山灌叢草甸土,有機質含量較高(0-94厘米層為7.5%),質地輕壤至中壤,土壤緊實,結構良好,含水量高,平緩處出現積水。植被主要有苔草、羊茅等。在海拔3200~3500米之間,出現團狀吉拉柳群落和吉拉柳-箭葉錦雞兒群落,混生有少量金露梅。
龍首山北麓為沙漠戈壁,接近綠洲北部有較平緩的剝蝕丘陵、麻崗植被複蓋度在15%左右,只散生耐寒、耐鹽鹼的駱駝蓬、紅砂、鹽爪爪等。
龍首山東段,除花草灘、大小青羊口灘、露泉灘等為龍首山的山間盆地,植被比較茂盛,屬半荒漠類草場,其餘多為石質低山丘陵,植物稀少,屬山地荒漠類草場。

氣候

龍首山東段,氣候乾燥多風,光照充足,溫差大,春季回暖慢,夏季無酷暑,冬季無嚴寒:年平均氣溫4.8℃,年平均降水量185.1毫米,年平均蒸發量2000.6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2884.2小時,日照率65%,年均相對濕度53%。大於或等於10℃年積溫2011℃,無霜期134天左右。全縣分為西南部高寒半乾旱區、中部溫涼乾旱區和北部溫暖乾旱區,從西南到東北,地區性氣候差異比較明顯,即海拔漸低,氣溫漸高,降水漸少,光照漸強。在夏季(7至9月)內有多陣性降水及雷暴,最大特點是氣候濕潤,.終年氣溫較低。

水文

龍首山區降水少,沿山河溝僅有少量季節性洪水,比如山丹縣的清水溝、小深井河、陰窪溝、柴湖溝等,水量沒有統計數據。早期盆地中有不少白水出露,已經基本乾涸。
地下水缺乏,地下徑流模數一般在0.5升/秒平方公里以下,且水質較差。主要分佈在:北部新河盆地,是大黃山與龍首山之間的山間盆地。地下水補給量5706立方米,排泄量6044萬立方米,開採3692萬立方米,潛水的補給來源主要是兩山區溝谷排出的地表徑流同灌溉水的入滲。盆地的中下段地區,即在馬營河畔的四壩灘,山丹河畔的城區以及豐城堡灘潛水資源也較豐富,單井涌水量一般在1000-5000立方米/晝夜,水質大多較好,礦化度小於1克/升。老軍鄉豐城堡一帶,有多層承壓含水層,局部自流,有噴井l眼,水質較好。
白水泉盆地,系龍首山區的山間盆地,由於盆地封閉性好,基本上形成了一個自求平衡的小水文地質單元。地下水補給量為370萬立方米,排泄量223萬立方米,已開採180萬立方米,潛水的主要補給來源是排出溝谷的雨洪徑流入滲與龍首山基岩裂隙水潛流補給,單井涌水量為100立米/晝夜左右,且水質較差,礦化度2-5克/升,含氟量1.2毫克/升。潛水埋深多為40-50米,流向自北東至南西,在南西邊緣處,潛水因受地質構造的影響,有少量以泉水的形式溢出地表。
紅寺湖是龍首山區的山間槽地,潛水的補給來源是山區基岩裂隙水與溝穀雨洪徑流的入滲,含水層厚度1-2米。馬蓮湖一帶有零星的上升泉。地下水補給量229.4萬立米,排泄量222.3萬立米,且礦化度大於2克/升,氟離子含量1-2毫克/升之間。

社會經濟


古代戰事

中統元年(1260年),忽必烈繼位,親王及部將有圖謀叛變者。陳兵關、隴地區的阿藍答兒、渾都海乘機發難,發動兵變。忽必烈遣宗王哈丹哈必赤、阿曷馬率兵征討。阿藍答兒、渾都海兵敗退據刪丹北境龍首山區,企圖憑險據守,以伺再起。此時,按竺邇年老卸職,由其長子徹理任元帥。當哈丹哈必赤、阿曷馬率軍抵刪丹時,按竺邇說:“現在內亂迭起,波及關、隴,還不是臣子們高枕無憂的時候啊!我雖年邁,尚能領軍破賊"於是,率軍出龍首山耀碑谷(龍首山大口子),與阿曷馬圍擊叛軍。時大風驟起,黃沙蔽日,晝如晦。按竺邇身先士卒,其勇不減當年,戰至黃昏,叛軍大敗,阿藍答JL,渾都海皆被生擒;捷報傳至京師,世祖忽必烈明詔褒獎,賜弓、矢、錦衣。

政權沿革

山丹地處河西走廊中部蜂腰地帶,祁連、龍首二山南北對峙,素有“走廊蜂腰’’、“甘涼咽喉’’之稱,絲綢古道由境內東西穿過,南可通青海,北可達蒙古,東西控扼甘、涼,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龍首山區開發歷史悠久,商周時期為西戒、西羌諸族牧地。春秋戰國至秦為烏孫月氏(肉支)牧地。漢初,北方匈奴族崛起,逐月氏族西遷,遂為匈奴族佔據,屬匈奴右地。西漢建置張掖郡刪丹、日勒、番和、驪軒、顯美縣和武威郡鸞鳥縣,開始了大量的屯田農墾,並逐步發展為古代絲綢之路上外商往來的重要聚集地,經濟繁榮,社會安定。后經三國魏、晉、南北朝戰亂紛爭,頻頻易政,到隋盛唐時期再次統一到中央政權下。西晉時,曾在山丹縣境北部龍首山區蘭池縣,縣治無考。後唐沒入吐蕃。北宋沒入西夏。元代置山丹州、永昌路,山北屬行中書省。明初,在龍首山南麓邊境屯兵設防之地改設衛、所,置山丹衛、永昌衛;山北“為邊外地”,東西蒙古諸部落曾先後雄踞此地。清,在山南置設山丹縣、永昌縣;山北蒙古和碩特部和準噶爾部爭鬥數年,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碩特部由清王朝“賜居”阿拉善地區,設置阿拉善和碩特旗。同治年間,陝甘回民反清鬥爭波及永昌,這裡遭到戰火洗劫。1961年,山北設阿拉善右旗。1981年2月,原永昌縣龍首山東南端寧遠鄉區域內的白家咀設置金昌市,永昌縣由武威地區行政公署划入金昌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龍首山南麓,是張掖市臨澤縣板橋鎮、甘州區靖安鄉、三閘鎮鹼灘鎮,山丹縣東樂鄉、清泉鎮位奇鎮、老軍鄉、金昌市永昌縣紅山窯鄉、焦家莊鄉、城關鎮、東寨鄉。永昌縣河西堡鎮、金川區寧遠堡鎮位於南北兩支之間的灘地。北麓為臨澤縣板橋鎮北部、內蒙古自治區的阿右旗阿拉騰朝格蘇木、甘州區平山湖蒙古族鄉、山丹縣紅寺湖鄉、阿右旗額日布蓋蘇木、金昌市金川區。

農牧業

龍首山區,以牧業為主。漢以前,此地先後有西戒、西羌、烏孫、月氏、匈奴等在南、北麓草原放牧。但考古發現,5000 年左右前己種植大麥、小麥、高疑、粟等農作物。西漢開始在南麓設置邊塞城池,遷民屯墾,晉至隋、唐至宋的少數民族割據時期有撂荒返牧的情況,特別是龍首山東段的永昌地區。宋於元代,都十分注重農業發展。明、清更加註重興修水利,由於山丹河、西大河、金川河等的灌溉,農業得到長足發展。主要分佈在山丹縣的李橋、位奇、陳戶、清泉、紅寺湖鄉,甘州區的安陽、花寨鄉,永昌縣的西大河、金川河灌區內,天生坑國營八一農場,以及山丹農場等耕地以灌耕灰鈣土為主,土壤速效養分低,作物一年一熟。糧食作物以小麥 為主,豆類作物比重較大,耕作粗放,農業生產水平較低。
而畜牧業在山區一直佔有比較大的比重。西漢時由於移民實邊及東西交通的開闢,民間禽畜品種,較前增加,唐末於邊境設市馬場,與羌、突厥諸族進行茶馬互市,山丹馬匹得以選優。元代,“括諸路馬’’規定所有色目人(除漢、蒙之外的少數民族)有馬者三取其二,漢民馬匹全部歸公,隱瞞互市者犯法,故民間多不養馬。明初,詔令民間養馬,境內馬匹日漸蕃息。清初,總兵官張勇於洪水開市,與青海蒙、藏等族通商,進行茶馬交易。境內政局相對穩定,畜牧業發展較快。龍首山西部的山丹縣紅寺湖鄉、甘州區的平山湖鄉,是縣政府確定為牧業鄉鎮。老軍鄉、位奇鄉的北部村莊半農半牧區。東段永昌縣境內主要要龍首山高山區草原帶,及海拔2100至2700米的花草灘、孤山子,枸子山—帶。面積為87.5萬畝,可利用面積744萬畝,以旱生植物為主。而山北內蒙古阿右旗地區一直都是少數民族游牧的地區。

冶金工業

永昌歷史上無有色金屬冶鍊工業,但有採礦業。據《永昌縣地名資料彙編》記載,境內因淘金、挖銀而命名的地名就有:大黃山北坡的金灣、金溝,龍首山北麓的金溝子、礦子溝、銀洞溝等。龍首山北側的雙井子牧場以東有東金場、西金場,祁連山皇城金洞溝、
金川鎳礦
金川鎳礦
金川鎳礦,國家在此設采,選、冶一體的聯合企業——金川有色金屬公司,有“鎳都”美稱。金川鎳礦的發現,不僅從根本上結束了中國缺鎳少鈷的歷史,而且使中國鎳鈷礦資源地質儲量一舉跨人世界前列。鄧小平、方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來到金川視察,稱讚金川是難得的“金娃娃”。1981年金昌市成立后,該地移交金昌市管轄。
1974年寧遠堡公社在龍首山北側建成水涮石廠,年產水刷石1400噸,水磨石5000噸。同年,寧遠堡、河西堡公社建立了砂石管理站、砂石場等企業,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向建築單位銷售。1990年全縣共有村辦採石礦7處,全年共采石灰石3萬噸,水涮石1000噸,鐵路基石6萬立方米。
鐵礦開採全縣境內共有9個鐵礦點,總儲量為80.34萬噸,主要分佈在龍首山獨峰頂、三岔口、大口子、紅寺湖、清水井及峽口驛一帶。1960、1970年代曾開採過,有儲量約70萬噸。礦床成因為沉積型和熱浪充填兩類。礦石主要為磁鐵礦、赤鐵礦和褐鐵礦,含量一般在30%,最低28%,最高可達54%。
石灰龍首山有豐富的石灰石,質量好,境內有較長的燒灰歷史。因銷售限制,多為個體生產。主要集中於清泉鄉,年產量3.5萬噸。

交通孔道

龍首山南北隔斷,憑少數峽口通行。原為馱隊小路,民國以後,逐步改造為現代公路。主要有:
山(丹)紅(寺湖)公路,全長27公里,1976年在原駝道的基礎上劈山整修,從清泉鎮經清水溝,穿越龍首山,到紅寺湖鄉,與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右旗相接,結束了紅寺湖鄉牲畜馱運的歷史,大大方便了南北物資、經濟的交流。
東段金昌市境內,向東經過金川峽的道路有兩條:一條從永縣城經金川東、三道灣,出韓家峽至河西堡,再出隘門至寧遠堡,全長約32公里,部分能通大車;第二條從永昌縣城經玉皇地、麻黃溝、河東堡、出隘門可達寧遠堡和雙灣,能通大車,全長約70公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已經建為河雅公路,此路可通武威和阿拉善。向西,經過龍首山與焉支山間的峽口的路是:從永昌縣城經水磨關、紅廟墩、崇崗堡、三條溝、王信堡、水泉子、繡花廟可達山丹縣城,全長100公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已經建為甘新公路。

自然災害


地震

張掖地區位於祁連山地震帶的中段。此地震帶呈北西西向展布,東端與南北地震帶相接,西鄰阿爾金山地震帶,北界在金塔、阿拉善以南,南界進入青海境內。帶內以北西西向深大斷裂為主,其次為北東向深斷裂和北北西向斷裂。其中北西西向斷裂在更新世以來具有強烈活動,是主要的孕震構造之一。
1954年2月11日8時30分,山丹發生7.3級地震,龍首山北紅寺湖為震中,震中地震烈度10度。中國科學院等18個部委的科學工作者,進行地震現場科學考察。大湖、高泉山、馬蓮井、亞馬頭一帶普遍出現地面裂縫,山崩滑,民房倒塌;雙窩鋪及大湖一帶,河槽和兩岸田地里有順河方向的大裂縫,河岸黃土普遍崩滑,沿河村莊民房,幾乎全部震倒,湖灘裂縫有小泉湧出。草溝、三十里堡、東樂舊城、大佛寺、小寨子一帶,建築屋牆壁裂縫,傾斜或倒塌。全縣壓死人50名,壓傷329人,並傷亡牲畜282頭,倒塌房屋7277間,人民財產損失極大。

山洪

龍首山西段,南北依山,中間低洼。雖年降水量少,但沿山地區常發生暴雨、山洪,且很洶猛,時有淹沒村莊農田,沖毀渠路林木,危及人畜財產,造成災害發生。
1987年6月11日,山丹縣龍首山、醋高山發洪,東樂鄉十里堡材30戶農民被淹,倒房75間,畜棚44間,損壞傢具多件,淹死驢2頭,13戶農民63人無家可歸。
1988年6月5-7日,祁連山、龍首山普降大雨,民樂縣降水量36毫米,童子壩渠衝壞20處,計1700米$海潮壩洪峰17立方米/秒,沖毀渠道23處,長185米p馬蕾墩沖毀渠道68米,建築物3處。
1989年7月10日,張掖市普降大雨,人祖山洪水猛發,靖安、三閘、烏江鄉32戶農民被淹。東大山口洪水15立方米/秒,沖毀國營張掖農場耕地1042畝,防護林200畝,沖壞 渠道、養魚池,直接經濟損失113.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