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坡鎮

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下轄鎮

焦陂鎮,隸屬於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系歷史文明古鎮、歷史文化名鎮,春秋時為椒邑城,為楚國名將伍舉的封地。因陂塘兩岸廣種花椒吳茱萸等麻辣佐料;陂塘被廣泛喚作椒陂。伍舉奉命於城東挖掘通商渠,以便大船南通往淮河,北抵達潁河。唐永徽年間,潁州刺史柳寶積,率民於焦陂鎮北廣修椒坡塘,引潤河水溉田200傾,因陂塘中盛產焦米即宋朝后的茭白,又有焦陂之稱。五代時通商渠被潁州刺史‘’王祚‘’易名為清河北宋時焦陂成為汝陰十大鎮之首。元代末年遭兵焚夷城。明清二朝經濟發展緩慢。民國時期為阜陽縣三區所在地。

1954年設焦陂鄉,1958年成立公社,1984年改鄉,1992年建鎮。焦陂鎮位於縣城東北25公里處,常住人口4.06萬人(2020年)。鎮政府駐焦陂村,阜(南)朱(寨)公路、阜(南)中(崗)公路、阜(南)柳苗(柳溝、苗集)公路,省道S252公路南北過境。

地理位置


焦陂鎮位於縣城東北25公里處,東與本縣朱寨鎮張寨鎮接壤,西與柳溝鄉交界,南與黃崗鎮,北與許堂鄉相鄰。離縣城25公里,距阜陽市22.5公里。境內有潤河、陶子河、清河自西北向東流去,有新開河、通商渠舊河道及護村河若干條,泊、塘、池、盪大小不一,星羅棋布。古井古泉鎮村皆有遺存。鎮域面積67.7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63530人(2019年),耕地6.3萬畝,轄15個行政村168個自然庄,327個村民組。鎮政府駐焦陂村,距縣城23.5千米。阜朱、阜焦公路,省道S252過境。焦陂方圓十公里內遺址眾多,清真寺建於清代乾隆年間

醫療衛生


2019年末,焦陂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7個;病床18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9張。專業衛生人員98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5人;2019年,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8%,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85%。

人口


2021年,阜南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數公布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焦陂常住人口為4.06萬人。

文體事業


2019年末,焦陂鎮有文化團體5個,各類圖書室19個,藏書26000冊。
2019年末,焦陂鎮有體育場地8處,有各類健身器材48台(套)。
2019年末,焦陂鎮廣播入村率100%,有線電視用戶4390戶。

行政規劃


焦寨村朱郢村付庄村徐棚村曹庄民族村
王樓村張店村楊行村閆廟村焦陂民族村
田鋪村牛寨村杜郢村尹寨村三和民族村

自然氣候


地理氣候

焦陂鎮地處北亞熱帶北側、暖溫帶南緣,具有暖溫帶向北亞熱帶交接的過渡帶氣候特徵,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主要特點是四季分明,季風明顯,雨量適中,光照充足。既兼有南北氣候之長,即降水優於北方,光照優於南方;又兼有南北氣候之短,即降水集中且變異性大,旱澇災害頻繁。境內年平均氣溫15度,無霜期一般有222天,最多有265天,最少有179天,降水頗豐,但年、月、季之間變異大,年降雨量在900至950毫米。
焦陂地勢平坦,土質肥沃,適宜多種種植及養殖。水質甘甜清洌,礦質含量豐富,本地古井眾多,傳說古時鎮上有三十六眼泉,七十二眼井。井泉各村亦有兩三眼之多。今尚存清真寺北井、老街青石泉井、張店張寨井、張店東古井、金沙泉井等等,其中坐落在焦陂酒廠院內的古井,水位恆定,遇暴雨不溢,逢大旱不枯。稱為奇泉,又名九龍泉,取之煮茶,高出杯口而不外溢,用其釀酒,清香撲鼻而濃郁,北宋文豪歐陽修曾留有“九龍泉水一百尺,憑君汲井試烹之”,“焦陂八月新酒熟,秋水魚肥膾如玉”等佳句。
整個鎮地勢沿老清河中間高逐步向兩側傾斜,地勢較平坦,沿潤河,陶子河以低洼地為主,約佔全鎮耕地面積的五分之一。土質以黃土為主,較肥沃。由於具有以上條件,這裡適合各類農作物生長,春季多種植小麥油菜,秋季多種植玉米大豆水稻紅芋芝麻紅麻等糧食作物。
本地名優特產的種類繁多,焦半夏(因產在焦陂河兩岸而得名,為半夏中的上品,<本草綱目>中有詳記載),小磨麻油、粉絲、焦陂系列酒、牛羊肉等。
方圓十公里範圍內有劉堰遠古遺址,在焦陂鎮鎮東北方向3公里處。迎水寺夏商遺址,在焦陂鎮鎮北2.5公里。台家寺商周遺址,在焦陂鎮鎮東北9公里處。潤河古橋在鎮北8公里處,焦邑城商周遺址位於焦陂鎮鎮東1.5公里。焦寨漢、明遺址在焦陂鎮鎮南3公里處,有漢代和明代遺存。
著名人物有伍參、伍舉、伍奢伍子胥焦千之、常夷莆、張大同、張思洽等。留下足跡的有劉秀、鄧艾、柳寶積、黃巢、王祚、歐陽修、蘇東坡、呂公著、呂希純岳飛劉福通王保保張鶴鳴王斂福、郭堅等歷史人物。

特色景觀

2017年,焦陂入選第五批安徽省千年古鎮、千年古村落候選名單。
2018年,焦陂選為第五批安徽省千年古鎮、千年古村落。
焦陂古井眾多,其東嶽廟西北角,有老井一口,初時泉眼噴涌而出,深層的細沙也被衝出,在陽光下金光燦燦,百姓稱其為金沙泉。焦陂九龍泉位於鎮域東嶽廟東隅,焦陂鎮焦陂酒廠內水位恆定,遇暴雨不溢,逢大旱不枯,其水甘甜清洌,礦質含量豐富,用以煮茶,高出杯口而不外溢,用其釀酒,清香撲鼻而濃郁。古人早已用此水煮茶釀酒,東漢初年,漢光武帝“劉秀”數十萬人馬途經此地,不停飲用,卻飲之不盡,劉秀驚嘆於它的神奇,感嘆真乃奇泉也!北宋歐陽修任潁州太守時,頻臨焦陂,品酒賦詩,流連忘返,留有《憶焦陂》等多首詩篇。“焦陂八月新酒熟,秋水魚肥膾如玉。笑問漁翁酒家保,金龜可解不須錢。他《贈龍團與許道人》詩中就曾寫道:“不道姓名人不識,我有龍團古蒼壁。九龍泉水一百尺,憑君汲井試烹之。”歐陽修與焦陂、焦陂酒有不解之緣,在晚年離世之際,還不忘留下絕句:“冷雨漲焦陂,人去陂寂寞。唯有窗前花,鮮鮮高閣”。他與焦陂的佳話早已廣為流傳。
民國時期的郭堅任阜陽縣長時曾蒞臨焦陂。抗戰勝利后,阜陽縣長郭堅曾出資修井建亭,並用馬車拉九龍泉水飲用。焦陂前清秀才何顯為井亭撰寫一聯:庶吏共推尊,遠布仁風臨焦陂;實行新建設,永留遺愛作甘棠。意思是說:百姓官吏共同暢飲,仁政愛民的新風終於到了焦陂;大力開展新建設,父母官的恩澤將永久流傳。“遺愛作甘棠”句來自周成王輔臣之一的召公。他為輔佐周朝嘔心瀝血,政績也非常顯赫。他深入百姓之中,常常在甘棠樹下處理公務,深受百姓愛戴。後來百姓出於對他的懷念,不許任何人傷害他坐於其下的那棵甘棠樹。“甘棠遺愛”常被後世用來頌揚離去的地方官。1985年安徽省王郁昭省長到焦陂酒廠視察,對九龍泉水與焦陂酒大讚有加,現場揮毫作書,寫下:“奇泉神水,當今生輝”八個遒勁大字贈予焦陂酒廠。
古時鎮域廟宇眾多,東嶽廟位於鎮中焦陂酒廠北部、火神廟位於焦寨、楊公廟位於大楊庄通商渠舊河道西岸、熊家祠堂位於熊堂孜、清河廟位於徐棚。
望焦樓是明朝尚書張鶴鳴之子張大同的讀書處,在焦陂鎮的焦寨和王屯之間的四石村。
焦陂鎮原有望霍樓一座,明朝萬曆二年,潁州知州趙世相,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還是決定大修潁州城,將潁州南、北城牆合二為一,全部改用磚砌(古代城牆多為夯土,宋、明城牆也多是夯土包磚),並在城牆四隅各建角樓。瑤州(艾亭)、焦陽(焦陂)、潁水(地城)等各地舊城所存磚瓦多被徵用。
望霍樓被徵用后。明末明朝宰相張鶴鳴兒子張大同又蓋望焦樓。鐵佛寺原存一座唐磚七蓬塔,也被拆去。清康熙乾隆朝社會較為繁榮時期,在原址又重建了比較小的七蓬塔,乾隆時期清真寺也得以建造。因為焦陂古城的拆除,留下了“拆焦陽建阜陽”的說法。今阜南縣焦陽路,實際上就是焦陂路,焦陂有焦陽社區,上世紀八九十年的出的焦陂酒標誌中,也有焦陽二字隱在其中。
王屯為明代潁川衛王姓指揮使的軍屯和定居之所,此處還出土大量的漢代陶器殘片、漢磚瓦當、鐵制兵器、五銖錢幣等文物。
在民國時,實行去府留縣制,潁州府被撤,阜陽縣行使府的權力,焦陂劃為焦陂三區,當時焦陂七蓬塔上三層已殘破,廟宇多改為西學學堂。橫跨潤河、陶子河之青龍、白龍二橋也因戰爭被炸毀。
新中國成立后,因無人修繕而殘存四層的焦陂七蓬塔倒塌。
焦邑城址位於焦陂鎮東一公里。東周楚大夫伍舉食邑,明《中都志》載:“古城二,一在州東南椒陂鎮,一在州西陽橋下流。”明《潁州志》載:“古城二,一在州東南椒陂鎮東二里……置小衙門。
蘇東坡在阜陽做官期間,曾帶數千人在焦陂修河道建水閘,並留下了“千夫餘力起三閘,焦陂下與長淮通”的詩句。

歷史沿革


焦坡鎮
焦坡鎮
焦陂鎮系歷史悠久的文化古鎮,焦,一來源於焦姓;商周時期由晉地移入。二來源於水生植物焦胡米和花椒佐料,焦胡即雕胡,又稱菰、蔣,宋朝後稱茭白’;三來源於高台燋邱、焦崗,在潤河南北皆有高台。陂意為湖面或斜面,源於焦陂城東西兩處遍植焦胡的陂塘,因此近代以來也被誤寫成焦坡。石器時代即有淮夷先民在此生活。夏、商時期水災泛濫,先民多居住於高台土崗之上。西周時屬宋,位於宋、陳、蔡、州來之間,春秋時為楚所奪,椒邑城始為楚國名將伍舉封地。因陂塘兩岸廣種花椒、吳茱萸’等古時人們的麻辣佐料;被廣泛喚作椒陂塘,焦邑城也稱椒邑城。陂塘北有丘陵起伏,古時陂塘被喚作焦陵陂,丘被喚作焦丘。
東周楚靈王時期,為軍事需要,伍舉奉命於焦邑城東挖掘通商渠,以便大船南通淮河,北抵潁河。春秋末期楚國扶持蔡國復國,焦邑歸於下蔡,名椒陽城。秦代在陳郡、泗郡之間,焦陂屬汝南郡汝陰縣。漢代屬豫州汝陰縣。三國屬南郡汝陰,唐代屬河南道潁州,唐朝永徽年間,潁州刺史柳寶積,率民於焦陂鎮北廣修椒坡塘堰,引潤河水溉田200傾;疏浚了椒陂河塘,灌溉兩岸農田,使椒陂稻米大豐收,尤其是生活在淺水中的雕胡米,由於其焦黑焦黑的顏色,也被稱為焦米。唐末古城為黃巢軍所毀。五代十國時期,刺史“王祚”眼見歷經連年戰亂而荒廢的老城,田園盡荒,人們只得在陂塘中採收野生的焦米果腹,使他決心重整椒城,設新鎮於椒邑舊址西二里處,因人們以食用陂塘中的焦米為生,特取鎮名為焦陂,王刺史並對舊河道進行了清淤疏浚,因想提醒人們常清淤,而易名通商渠為清河。宋代屬京西北路潁州,北宋時置焦陂、永安二鎮,成為汝陰十大鎮之首,是歐陽修、蘇軾治理過河道的地方。北宋後期屬順昌。元代屬潁州潁水縣,元末於鎮西柳溝集爆發了界首人劉福通領導的起義,古鎮遭元兵焚毀。明代屬鳳陽府潁州。清代雍乾時期屬潁州府阜陽縣。明清兩朝經濟發展滯后,民國時期去府留縣,焦陂為阜陽縣三區所在地。1954年設焦陂鄉,屬阜陽市阜南縣。1958年成立公社,1984年改鄉,1992年建鎮。

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焦陂鎮狠抓基礎建設和小集鎮建設。已建成了30千伏變電所,自來水廠已覆蓋全鎮所有村莊,解決了百姓的飲水安全,建成了波爾山羊黃牛良種繁育中心,實現了“目”字型的商業街道布局,擁有山羊交易專業市場和牛羊肉專業街。希望小學、桃李小學、職高、中心校等學校,滿足了教學需求,村村通水泥工程全面覆蓋全鎮,河道整治效果顯著。
2018年,全鎮規模以上企業3家,總產值0.8億元,同比增長15%,全鎮工業總產值1.1億元,同比增長16%;固定資產技改投資0.42億元,同比增長20%。總投資3億元的萬畝焦半夏生態農業科技園已完成前期的試驗已獲得初步成功,可行性研究工作已經順利完成。
未來焦陂鎮將結合農村居民點分佈現狀,以規劃為引導,以集約用地、美化環境、完善功能為重點,實施村莊綜合整治工程。按照城鄉一體化的要求,結合新農村建設適度調整村落,對於區位條件差、發展潛力小的村莊進行撤併、遷移。推進全鎮交通、水利、民生工程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提高焦陂鎮基礎設施配套水平。充分發掘“千年古鎮”的歷史文化積澱,制定遵循歷史,符合實際的“千年古鎮”旅遊規劃。重塑歐陽修筆下“清河兩岸柳鳴蟬”“焦陂八月照水光,未到十里聞花香”等的自然美景。積極協調申報AAA級景區相關事宜。
建設美麗鄉村,提升道路沿線、村委駐地、溝河塘綠化水平。創建省級森林村一處。
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形成鎮西藥材焦半夏、鎮中釀酒高粱、鎮東花卉苗木等的農業基地。
做大工業經濟,推動焦陂酒業、鑫海源釀造、王樓酒坊等的品牌計劃。
做強第三產業,利用305省道的區位優勢,推進農業、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依託凱天花航,打造焦陂“牛羊肉”、“綠色有機蔬菜”,創建焦陂品牌。
推進全民創新創業。
焦坡鎮
焦坡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