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濟渠
隋唐大運河的首期工程
通濟渠(唐宋時期稱作汴河徠、汴水),始建於隋朝,是隋唐大運河的首期工程,連接黃河與淮河。
通濟渠自河南省鄭州市滎陽的板渚(今汜水鎮)出黃河,經鴻溝、蒗盪渠、睢水溝通了江蘇盱眙境內的淮河,全長650公里,共流經3省6市,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魏、晉后開封以上河段改稱汴水,自開封以下河段改稱蔡水(蔡河)。
2009年1月8日,通濟渠商丘南關段發掘出城市河市區河岸,這是中國大運河考古首次發現城市河岸,也是通濟渠考古發現的最大的碼頭遺址。通過清理河岸遺存可以發現當時建築密集,貿易繁榮,堪比北宋著名畫作《清明上河圖》所描繪的場景,為隋唐至北宋時期中國大運河歷史研究增添重要考古材料。
通濟渠
公元前364年,梁惠王欲稱霸諸侯,從山西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遷都大梁(今開封市西)。遷都后兩次興工開鑿運河:公元前360年,魏國曾在黃河圃田(今鄭州市中牟縣西)間開鑿一條大溝,引黃河水入圃田,又從圃田開鑿運河用於農田灌溉;公元前339年,魏國又從大梁城的北部開鑿大溝引圃田水灌溉農田,這就是鴻溝最早開鑿的一段。鴻溝的主幹,以魏都大梁為中心,從今滎陽縣以北,和濟水一起分黃河水東流,經過魏都大梁,折向東南再經過陳都宛丘(今淮陽縣),向南注入潁水,而潁水下流注入淮河。另有丹水成為鴻溝的分支,從大梁東流到彭城(今江蘇徐州市)注入泗水;睢水從大梁以南自鴻溝分出東流,經過宋都商丘(今商丘市睢陽區),經安徽宿縣,江蘇睢寧縣以北,注入泗水;濊水也在大梁以南從鴻溝分出向東南流,經過蘄(今安徽宿縣南)而流入淮水。這樣以大梁為中心,就構成了濟、汝、淮、泗之間的水運交通網。大梁憑藉優越的水利交通條件,初步顯露出它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成為“諸侯輻輳”的魏國國都。魏國滅亡后,鴻溝不斷遭到毀棄,秦漢南北朝之際,這裡先後出現過沙水、蔡水、汴水、官渡水、莨盪渠等名稱的河流,儘管這些河流並不是一個河床,可走向都是自開封附近或南或東,大體上都是東南走向,流入淮河。
公元605年,開掘的隋唐大運河的首期工程,連接了黃河與淮河,稱之為“通濟渠”,貫通了洛陽到揚州,作為中華帝國最鼎盛時期的交通大動脈,“樞紐天下、臨制四海,舳艫相會、贍給公私。”
公元605年,楊廣力排眾議,下令由傑出工程專家宇文愷主持,開鑿大運河,主要是開鑿通濟渠和永濟渠。“發河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通濟梁,自西苑引谷、洛水達於河(黃河),自板諸引河通於淮”,長1000多公里。通濟渠施工時,充分利用了舊有的渠道和自然河道,但因要行龍舟,龍舟舟體巨大,運河必須鑿得很深,否則無法通行。如此浩大而艱巨的工程,楊廣要求的時間卻極短。從3月動工,到8月就全部竣工了,創造了人類開鑿運河的奇迹。當然,這種奇迹的創造,付出了血的代價。在鑿渠和造船過程中,“役丁死者什四五”。官員以車載死丁,“東至城皋,北至河陽,相望於道”。
通濟渠開通后,楊廣立刻從洛陽登上龍舟,帶著后妃、王公、百官,乘坐幾千艘舳艫,南巡江都。因此,隋朝時稱通濟渠為御河。
通濟渠
這十幾萬人的“流動宮殿”,穿州過縣,遊山玩水,樂壞了皇帝、嬪妃,忙壞了地方官吏,害苦了黎民百姓。
隋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楊廣決定三游江都。當時,全國已經民不聊生、烽煙四起,一些耿直之臣上書勸諫,結果多人被殺。當楊廣所乘龍舟行至梁郡(今商丘)時,官紳帶領一些群眾攔路上書諫阻,結果同樣慘遭處死。就是在那次巡遊到達目的地江都后,失道寡助的楊廣被“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勒死在江都行宮。
610年,隋煬帝繼續開鑿江南運河,使得鎮江至杭州段通航。
至此,以京都洛陽為中心,通過通濟渠、永濟渠兩大渠道,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總長2700公里的中國南北大運河全線貫通。
通濟渠鄭州段
通濟渠
通濟渠
隋煬帝開鑿的大運河從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開始挖掘,以不到六年便完成了。使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河流得以溝通,全長兩千多公里。它以洛陽為中心,西通關中盆地,北抵華北平原,南達太湖流域,東至淮海。對隋朝以後南北物資的交流,經濟的發展,起過極為重要的作用。
大運河共分四段。第一段是廣通渠,引渭水從大興城(長安)到潼關,長一百多公里。第二段是大業元年開鑿的通濟渠,從洛陽西苑引谷水、洛水到黃河,再從板渚(今滎陽縣東北)引黃河水東南流,經成臬、中牟、開封、陳留、杞縣、寧陵、商丘、夏邑、永城、宿縣、靈壁,到盱眙北,達於淮河。同年,隋煬帝又徵發淮南民夫十多萬人開通山陽瀆,引長江水經揚子(今江蘇儀征縣)到山陽(今江蘇淮安縣)與淮水通,通濟渠連同山陽瀆,全長一千多公里,成為溝通黃河、淮河、長江的重要通道。第三段是大業六年(公元610年)開的江南運河,從京口(今江蘇鎮江)南至餘杭流入錢塘江,全長四百公里。第四段是大業四年(公元608年)開的永濟渠,引沁水東北通涿郡(今北京)。可見,無論從規模、長度或從地理位置上講、通濟渠在整個大運河系統中都佔有重要地位。通濟渠在唐朝以後稱汴河。
通濟渠到元代才湮塞,《開封府志》卷五《汴河》:“隋大業元年,開通濟渠,自板渚引河,歷滎澤入汴,又自大梁之東,引汴水入泗,達於淮。渠廣四十步,渠旁皆築御道,樹以柳,名曰隋堤,一曰汴堤。宋定都汴梁,汴水穿都中,有上水門、下水門,歲漕江、淮、浙、湖之粟六百萬石達京師。常至決溢,設官司之。元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黃河決,始淤塞。舊府治南有汴梁故跡,即其地也。”
通濟渠
《宿州志》(清。光緒何慶釗等修撰)卷三《輿地誌》:(汴水)南渡后漸湮。元泰定初,黃河行故汴渠,仍於徐州合泗水,至清口入淮。而泗州之汴口遂廢,汴水湮塞,埇橋亦廢。
《宿州地區志》“元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黃河行故汴渠,仍在徐州合泗水至清口入淮,泗州之汴口遂廢,汴水湮塞,宿州埇橋亦廢。”
《宿州市志》“泰定帝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汴水復於徐州與泗水合流,至清口入淮,原流經宿州城的汴水湮沒,埇橋由此廢。”
通濟渠
隋唐大運河開通之後,運河岸邊的一些碼頭及舊城因運河的航運而迅速發展與繁榮了起來,如運河南端的杭州,長江岸邊的江都,運淮匯合處的楚州(今淮安),運黃匯合處的汴州(今開封)及運河中途的宋州(今商丘)。而通濟渠,更是連接黃河文明與淮河文明的一段大動脈。當時,通濟渠兩岸的城鎮商業繁榮、店鋪林立。當時的宋州,迅速發展成為全國聞名的大都市,至北宋時,因其繁榮與興盛而被建為南京。
大運河的通航促進了商丘的繁榮。大運河通航后,商丘成了唐、宋時期中原乃至北方前往南方的重要通道,盡顯交通樞紐地位。唐玄宗時期,爆發了“安史之亂”,叛軍南下必須經過睢陽(商丘)城。唐代名將張巡以數千老弱病殘之軀,抗擊叛將尹子奇統領的10萬大軍達10個月,極大地消磨了叛軍的意志,延遲了叛軍南下速度,保住了江南百姓免受戰亂之苦。
通濟渠是大運河重要的一部分,除洛陽至黃河的一小段外,通濟渠絕大部分是“引黃入淮”,因黃河水攜帶著大量的泥沙,所以要經常疏浚。唐、北宋時期,朝廷都成立了專門的部門,負責疏通河道。北宋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為解決通濟渠的淤積問題,進行了一次較大規模的清淤工作。在引黃河水處,向西開渠50里,引伊洛水入汴河,改善了水質。據記載,通濟渠在唐、北宋時期的航運地位顯著,每年的漕運量由唐初的20萬石,逐漸增大到400萬石,最高達700萬石(約合今11.62億公斤)。
通濟渠開通航運后,商丘城市規模迅速擴大,城市人口顯著增加,至唐代時已成為全國的大都市之一。盛唐著名詩人杜甫、李白等紛紛慕名到商丘遊覽,並對當時商丘的繁華用詩詞大加讚頌。杜甫在《遣懷》詩中寫道:“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名今陳留亞,劇則貝魏俱。邑中九萬家,高棟照通衢。舟車半天下,主客多歡娛……”李白在《梁園吟》中寫道:“舞影歌聲散綠地,空餘汴水東流海。”劉昭允說,從這些千古傳誦的佳作中,可以隱約看到一座繁華大都市的景象:道路四通八達,汴水(即大運河)直達於海,舟車來往,絡繹不絕。城內街道寬闊壯觀,住著達9萬戶的居民。每當夜幕降臨,酒館茶樓高朋滿座,燈火通明,歌舞相伴,客人開懷暢飲…
南宋時期,隨著政治中心南移,通濟渠的漕運地位逐步減弱,再加上每年缺少清淤治理,運河河床逐漸淤塞斷流。據《攬轡錄》記載,北宋滅亡后50年,南宋名臣范成大出使金國的時候,“河已塞”,大部分河段已經斷流。元、明、清時期,朝廷再修大運河的時候,將河道直接取直,由北京直通蘇杭。通濟渠越來越落寞,成了一些文人騷客吟詩填詞、寄託哀苦的荒草堤。歷史意義
通濟渠
古通濟渠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一項宏偉工程,是祖先留下來的重要歷史文化遺產,對研究隋唐宋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及當時的水利史、航運史、造船技術、陶瓷技術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通濟渠鄭州段
全國政協文史委會實地察看商丘古城南關碼頭遺址
遺址核心內容包括一段長約60米的河岸及大面積伸向河道內的突堤遺存面,距地表深4.2~5.2米,遺存面上車轍和行人的足跡清晰可見,已清理出的河岸高度約5米,均為夯土築建,這為真實了解隋唐至北宋時期通濟渠的使用時間、河道變遷、疏浚歷史,以及河岸的築建方法、加固方式、加高過程、用料選擇等提供了考古實物資料。
全國各地的史學家齊聚商丘考察通濟渠商丘段
通濟渠商丘夏邑段是通濟渠沿線重要的河道與水工遺存,展現了隋唐宋時期通濟渠河道巨大的規模尺度、形制與工藝,反映了河道歷史的線路與走向。
該遺址發現了規模較大的河堤文化遺存和河道遺存,主要包括:堤頂寬25米的早、中、晚三個時期上下疊壓的南側大堤遺存、堤頂寬30米的北側大堤遺存、兩堤之間寬約100至120米的河道遺存、晚期大堤外側多個時期堆築的大堤外護坡遺存、黃沙土粘土混合築成的晚期大堤頂面密集分佈的木樁、遺跡等。由晚期大堤表面發現的典型宋代清釉瓷碗片推測,大堤的築建使用年代為唐宋時期(公元7至12世紀)。
三個時期上下疊壓的大堤遺存反映了此段運河在唐宋時期(公元7至12世紀)持續進行修築與維護的情況。幾個時期築建的規模巨大的護坡大堤和木樁痕迹,證明了大運河在使用過程中經常清淤疏浚的歷史事實,反映了大運河大堤在使用期間得到經常性維修保護,加固清理的情況,是大運河通濟渠段作為宏大尺度的水利工程的考古證據,也印證了史書記載大運河大堤築建時使用樹樁加固大堤的史實,反映了隋唐宋時期通濟渠河道巨大的規模尺度,是中國古代水利工程高超水平的直接見證。
此外,在南側大堤外側發現了順沿河堤方向修建的古代道路遺存,寬約16米,印證了史書中關於大運河堤外為官道的記載,為中國古代交通史研究提供了考古資料。
通濟渠
客徠源市場廣闊
通濟渠連接了長三角地區和中原城市群。長三角是中國最主要的旅遊客源地之一,運河中部也靠近山東經濟區,西接關中城市群。隨著人們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景區文化內涵的開發將成為衡量其生命力的重要指標。該地文化內涵豐富,具有很大的優勢。
旅遊資源豐富
政府的大力支持
河南十分重視旅遊業的發展。河南在全國率先提出“旅遊立省”的戰略構想,對旅遊發展極其重視。大運河申遺一旦成功,城市知名度將有極大提高,會給沿岸城市帶來很大的經濟效益。各地政府都高度重視,積極採取保護措施。在國家和省有關部門的統一領導下,許多市文物局已制定出下一步工作方案,形成了規範性的文件,依照行政法規進行保護。
有大城市依託
大運河沿岸的鄭州、洛陽和開封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經濟實力較為雄厚,都是中國著名的旅遊城市,旅遊業發展相對成熟,具備相對豐富的經驗,可為通濟渠段的開發更好獻計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