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敬鉁

朱敬鉁

秦世子朱敬鉁(1555年1月2日-1560年1月14日)是明朝秦宣王朱懷埢之嫡二子,生母元妃崔多,《明史》、《明實錄》、《國榷》均未載此人。

人物關係


人物簡介


明朝皇帝 據《秦世子朱敬鉁壙志》記載,朱敬鉁生於嘉靖三十三年十二月十日(合1555年1月2日),生而天資聰慧,秦宣王十分喜愛他。嘉靖三十七年賜名朱敬鉁,待他長大后才封世子。
朱敬鉁
朱敬鉁
不過,在嘉靖三十八年十二月十七(合1560年1月14日),朱敬鉁因痘疹薨逝,年方六歲(虛歲),葬咸寧縣高望之塬,追封為秦世子。
後來庶兄長秦靖王朱敬鎔隆慶三年(1569年)嗣封秦王,未有追封謚號給朱敬鉁。

父朱懷埢


秦宣王朱懷埢(1524年-1566年)是明朝宗室朱惟燫之子,輔國將軍朱秉柎之孫,鎮國將軍朱誠潤之曾孫,追封秦王朱公銘玄孫。他在嘉靖二十七年嗣封秦王,追封父親為秦端王,祖父為秦順王,曾祖父為秦恭王。朱懷埢在嘉靖四十五年死,謚號宣,他的兒子秦靖王朱敬鎔繼承他。

明朝皇帝


明朝皇帝 太祖朱元璋(1328-1398)
朱敬鉁
朱敬鉁
年號洪武”1368年稱帝,在位31年
太祖朱元璋,安徽鳳陽人,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在大將徐達常遇春等人的指揮下一舉攻陷元大都--北京,宣告了元朝的滅亡。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稱帝,改元洪武,建立了明王朝,朱元璋是為明太祖。他死於1398年,時年71歲。
惠帝朱允炆(1377-1402)
年號“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
惠帝,太祖孫,皇太子朱標的次子,朱元璋在世時,大封王室,20多個兒子均封為親王,分駐各地,惠帝登基后,進行削藩,以統一軍事,惹惱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說被燒死,一說外逃。
成祖朱棣(1360-1424)
年號“永樂”1402年即位,在位23年
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以入京除奸為名,發動了“靖難之役“。經過四年的戰爭,在1420年打敗惠帝統治集團,奪取了明朝政權,建元永樂,是為明成祖
1421年遷都北京,並下令編纂了《永樂大典》。死於1424年,時年65歲。
仁宗朱高熾(1378-1425)
年號“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仁宗,明成祖長子,仁宗政治比較清明,採取一些緩和社會矛盾的措施。在位1年,死於1425年,時年48歲。
宣宗朱瞻基(1398-1435)
年號“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
宣宗,仁宗長子,他和其父一樣,比較能傾聽臣下的意見與仁宗並稱“仁宣之治”,宣宗時君臣關係融洽,經濟也穩步發展。宣宗死於1435年,時年38歲。
英宗朱祁鎮(1427-1464)
年號“正統”“天順”(1435-1449;1457-1464)在位,在位23年
英宗,宣宗長子,即位時才9歲,被宦官王振專權,1449年,瓦喇大舉南侵,王振愜英宗親征,英宗被俘,史稱“土木之變”,1450年,被放回,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死於1464年,時年38歲。
景帝朱祁鈺(1428-1457)
年號“景泰”1449年即位,在位9年
宣宗次子,英宗被俘后被擁立為帝,即位后,用于謙為兵部尚書,粉碎了瓦喇對北京的進攻,迫使瓦喇放回英宗,英宗放回后,景帝將其軟禁,直到1457年,景帝病危時,英宗才又被擁為帝。景帝死於1457年,時年30歲。
憲宗朱見深(1447-1487)
年號“成化”1464年即位,在位24年
憲宗,英宗長子,憲宗好方術,溺於女色,致使宦官“奸欺國政”。1487年,憲宗死,時年41歲。
孝宗朱佑樘(1470-1505)
年號“弘治”1487年即位,在位19年
孝宗,憲宗三子。孝宗“更新庶政,言路大開”,使英宗朝以來奸佞當道的局面,得以改觀。被譽為“中興之令主”。死於1505年,時年36歲。
武宗朱厚照(1491-1521)
年號“正德”1505年即位,在位17年
武宗,孝宗長子。好逸樂,貪女色,是明朝有名的荒唐皇帝,因荒淫過度,死於1521年,時年31歲。
世宗朱厚璁(1507-1566)
年號“嘉靖”1521年即位,在位46年
世宗,憲宗孫,父興獻王。世宗前期頗有一些作為,誅殺宦官,節用寬民,但後期荒淫無度,政治腐敗,多次爆發農民起義世宗因服丹藥中毒死,時年60歲。
穆宗朱載垕(1537-1572)
年號“隆慶”1566年即位,在位7年
穆宗,世宗第三子。在位7年,死於1572年,時年36歲。
神宗朱翊鈞(1563-1620)
年號“萬曆”1572年即位,在位48年
神宗,穆宗第三子。即位時才10歲,由皇太后陳氏李貴妃主持政務。神宗親政后,深居宮中,荒淫享樂,政治腐敗,神宗時,北方努爾哈赤建立后金,窺視中原。神宗死於1620年,時年58歲。
光宗朱常洛(1582-1620)
年號“泰昌”1620年即位,在位1月
光宗,神宗長子。是一個貪財好色的皇帝,由於淫慾過度,即位當天就病倒了,后因服用丹砂過度而亡。時年39歲。
熹宗朱由校(1605-1627)
年號“天啟”1620年即位,在位8年
熹宗,光宗長子。在位時任用宦官魏忠賢,致使政治腐敗。努爾哈赤乘機攻佔瀋陽。熹宗死於1627年,時年23歲。
思宗朱由檢(1610-1644)
年號“崇禎”1627年即位,在位17年
思宗,光宗第五子。即位后,誅殺魏忠賢,頗為勤政,勉力振作,無奈積重難反,各地農民起義不斷爆發,北方皇太極又不斷騷擾入侵,又崇禎性多疑,剛愎自用。終於在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在景山自縊身亡。時年35歲。死前於蘭色袍服上大書“勿傷百姓一人”。

朱姓起源


圖片
圖片
1、朱姓始成於西周,是古帝顓頊高 陽氏之後。古帝顓頊的玄孫陸終有6個兒子,第五子名安,大禹賜曹姓。周武王滅商建立周朝后,封安的後裔曹挾在邾(今天山東省鄒城市一帶),建立邾國,附庸於魯國。邾國又作鄒國,亦稱邾婁,有今山東費縣、鄒城滕州、濟寧金鄉等縣地市,建都於邾(今山東曲阜東南南陬村),公元前614年邾文公遷都於繹(今山東鄒城東南紀王城)。到了戰國中葉為楚所滅,邾國貴族以國為氏,就是邾氏,后邾國君主支庶子孫又去邑為朱姓。
2、另據<>記載,鮮卑族竭燭渾氏朱可渾氏,在孝文帝時住在洛陽,他們一起改為朱姓。
3、《元和姓纂》記錄說舜時有一個大臣名叫朱彪(一作朱虎),他的後人以朱為姓。由此看來,帝舜時代就已經有了朱姓。居住在閩、粵等沿海地區的朱氏,從明代開始陸續有人移居台灣,進而又有人遠徙東南亞歐美一些國家和地區。
4、宋國的開國君主宋微子啟(商紂王的庶兄)有裔孫朱暉,原以國名為氏,稱宋氏春秋時,諸侯滅宋,其後裔逃至碭(今安徽省碭山縣),改宋氏為朱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