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3條詞條名為李松林的結果 展開
李松林
代表作《控制與自主》
李松林,男,四川南部人,教育學博士,主要從事教育基本理論、課程與教學論研究。
2000年考入西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攻讀教育學原理專業碩士學位;2003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攻讀課程與教學論專業博士學位;2006年至今,在中央教科所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6年——2000年,在西昌電力局子弟校從事中學英語教學工作;2003年至今,在四川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任教。
1.《主體教育研究:視野、論域與方法》,《教育研究》2005年第8期;
3.《主體性與現代學校文化建設》,《中國教育學刊》2005年第2期;
5.《課堂教學行為分析引論》,《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年第4期;
6.《我國社區教育研究的歷史回顧及方法論思考》,《成人教育》2004年第10期;
7.《課堂場域中的權力運作與學生的生存境遇》,《教育科學》2006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教育學)2006年第12期全文轉載;
8.《控制與自主——課堂教學的權力品性研究》,《教育學報》2006年第6期;
9.《課堂場域中的權力運作》,《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教育學)2007年第5期全文轉載;
10.《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的幾個問題》,《中國教育學刊》2006年第12期;
11.《國外高考改革的新動向及其啟示》,《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第6期;
12.《學校的社區教育屬性及其功能分析》,《職教論壇》2006年第10期;
14.《發達國家高考改革的趨向與啟示》,《外國中小學教育》2007年第5期;
15.《知識性質的多維透視與課堂教學改革》,《山西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2005年第2期;
16.《教學活動的系統考察與研究方法論反思》,《外國中小學教育》2008年第1期;
17.《教學活動的生成過程及其功能屬性》,《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8年第1期;
(其他略)
1.《新課程下的課堂觀》,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合著)。
2.《控制與自主:課堂場域中的權力邏輯》,已入選“現代課程與教學研究新視野”文庫,並擬於2008年在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
1.《主體教育研究:視野、論域與方法》,《教育研究》2005年第8期;
2.《論回歸生活世界的教學論變革》,《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科版)2005年第1期,《新華文摘》2005年第11期轉載;
3.《論教學研究中的教學行為分析方法》,《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教育學》2005年第5期全文轉載;
4.《課堂教學行為分析引論》,《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年第4期;
5.《課堂場域中的權力運作與學生的生存境遇》,《教育科學》2006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教育學)2006年第12期全文轉載;
6.《控制與自主——課堂教學的權力品性研究》,《教育學報》2006年第6期;
7.《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的幾個問題》,《中國教育學刊》2006年第12期;
8.《國外高考改革的新動向及其啟示》,《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第6期;
9.《教學活動理論的系統考察與研究方法論反思》,《外國中小學教育》2008年第1期。
[1]李松林.追求更高質量的全面發展[J].四川教育,2021,(Z3):55.
[2]張燕,李松林,劉莉,譚坤銀,左楷,姒建明,杜冰,曹彩虹,楊莉,王慧,張希,姜雪燕,李也,謝麗雲,蔣琦,周雪,魏佳,劉城誠,劉星穎,楊紅霞,王捷,張琳玲,陳彥池.大概念統整下的項目化學習探究(筆談)[J].教育與教學研究,2021,35(05):94-128.
[4]李松林.以大概念為核心的整合性教學[J].課程.教材.教法,2020,40(10):56-61.
[6]李松林,賀慧.整合性:核心素養的知識特性與生成路徑[J].教育科學研究,2020,(06):13-17.
[10]李松林.全面發展教育的關鍵在於整合[J].教育科學研究,2019,(06):1.
[11]李松林.項目式學習優化學校育人模式[J].四川教育,2019,(11):34.
[12]李松林,賀慧,張燕.深度學習究竟是什麼樣的學習[J].教育科學研究,2018,(10):54-58.
[13]李松林.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機制與培育路徑[J].課程.教材.教法,2018,38(03):31-36.
[14]李松林.基於深度學習的課堂變革[J].四川教育,2018,(01):21-22.
[15]李松林.培育學科核心素養的三個教學問題[J].教育科學研究,2017,(08):5-9.
[16]李松林.深度教學的四個基本命題[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37(20):7-10.
[17]沈建峰,巴登尼瑪,李松林.文化分層理論下我國國民體質下降的歸因分析與省思[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1(02):53-59.
[18]李松林.基於學科的核心素養培育[J].四川教育,2016,(Z2):27.
[19]李松林.知識教學的突破:從知識到知識的知識[J].教育科學研究,2016,(01):60-64.
[20]李松林,巴登尼瑪.何為教學論研究的核心問題[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36(01):49-52.
[21]李松林.回到課堂原點的深度教學[J].基礎教育參考,2015,(16):46-49.
[22]李松林,賀慧.中小學校課程建設的頂層設計[J].課程.教材.教法,2015,35(06):8-12.
[23]李松林.深度教學的四個實踐著力點——兼論推進課堂教學縱深改革的實質與方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34(31):53-56.
[24]巴登尼瑪,李松林,劉沖.人類生命智慧提升過程是教育學學科發展的原點[J].教育研究,2014,35(06):20-24.
[25]李松林.論教師學科教材理解的範式轉換[J].中國教育學刊,2014,(01):52-56.
[26]李松林.現階段中小學校教育發展的四個方向[J].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0(05):81-85.
[27]李松林.實行深度教學推動大學課堂教學改革[J].中國高等教育,2012,(22):36-38.
[28]李松林.推進教學論研究的突破口[J].教育研究,2012,33(08):95-100.
[29]李松林.基礎教育區域性發展戰略與實踐——“基礎教育未來發展新特徵研究”專題研討會綜述[J].教育研究,2012,33(03):156-157.
[30]李松林.論課堂教學改革向縱深推進的著力點[J].中國教育學刊,2012,(02):28-31.
[31]李松林,賀慧.有效課堂學習的根本機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32(02):7-9.
[33]李松林.學校特色發展實踐的基本思路[J].教育科學研究,2010,(01):39-42.
[34]李松林.學校特色營建實踐模式分析[J].中國教育學刊,2009,(12):37-39.
[35]王偉,李松林.學校特色發展:實踐模式與現實途徑[J].中小學管理,2009,(09):36-38.
[36]王偉,李松林.學校特色發展的主要途徑[J].教育導刊,2009,(08):4-7.
[37]李松林,王偉.學校特色發展實踐的理論反思[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6(04):114-118.
[38]王偉,李松林.學校特色發展:內涵、結構、條件與狀態[J].教育學術月刊,2009,(07):6-8.
[39]李松林.美、法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動向[J].中國高等教育,2009,(10):61-62.
[40]李松林,燕學敏.地震后災區學校重建的幾點思考[J].教育研究,2009,30(04):43-47.
[41]李松林.美日災後學校重建的經驗及其啟示[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8,(12):11-14.
[42]李松林.課堂教學研究二十年:回顧、反思與重建[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28(31):37-40.
[43]李松林.我國台灣及美國和日本災後學校重建的啟示[J].中國教育學刊,2008,(11):13-16.
[44]李松林.論學生認識發展的活動機制[J].教育學報,2008,(05):53-57+91.
[45]李松林.論教學交往與學生的社會性發展[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5):133-137.
[46]李松林.論活動對發展的三條規律[J].當代教育科學,2008,(17):10-12.
[47]金志遠,李松林.日本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與發展:借鑒與啟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8,(02):70-72.
[48]李松林.教學活動的生成過程及其功能屬性[J].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8,(01):64-68.
[49]李松林,李文林.教學活動理論的系統考察與方法論反思[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8,(01):10-15.
[50]李燕,李松林.論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基本理念[J].教育探索,2007,(12):138-139.
[51]李燕,李松林.教學與生活關係的歷史透視與現實建構[J].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5):43-47.
[52]李松林,金志遠.教育場域:權力的運作與學生的境遇[J].當代教育科學,2007,(13):15-17+23.
[53]李松林.國外高考改革的新動向及其啟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7,(06):39-43+66.
[54]李松林.國外高考改革的新動向及其啟示[J].當代教育論壇(宏觀教育研究),2007,(06):129-132.
[55]李松林.發達國家高考改革的趨向與啟示[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7,(05):1-5+38.
[56]李松林.課堂場域中的權力運作[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01):36-39.
[57]李松林,金志遠.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的幾個問題[J].中國教育學刊,2006,(12):46-49.
[58]李松林.控制與自主——課堂教學的權力品性研究[J].教育學報,2006,(06):79-84.
[59]李松林,金志遠.學校的社區教育屬性及其功能分析[J].職教論壇,2006,(19):49-52.
[60]李松林.課堂場域中的權力運作與學生的生存境域[J].教育科學,2006,(04):37-40.
[61]李松林.中國有教學論流派嗎?——兼談我國教學論存在的幾個問題[J].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09):8-11.
[63]李松林.知識性質的多維透視與當代課堂教學改革[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2):7-11.
[64]李松林.課堂教學行為分析引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07):48-51.
[65]李松林.論回歸生活世界的教學論變革[J].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01):16-21+43.
[66]李松林.主體性與現代學校文化建設——基礎教育現代化發展第2屆學術研討會綜述[J].中國教育學刊,2005,(02):62-63.
[67]李松林.論教學研究中的教學行為分析方法[J].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1):109-113.
[68]李松林.我國社區教育研究的歷史回顧及方法論思考[J].成人教育,2004,(10):34-35.
[69]李松林.關於社區課程資源開發的個案研究[J].江西師範大學學報,2004,(01):91-94.
[70]李松林,黃首晶.關於社區課程資源開發的個案研究[J].教育科學,2003,(06):13-16.
1.第42批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學生髮展的活動機制及其應用研究”;
2.教育部“十一五”委託課題“國外高考改革的新動向及其啟示”;
3.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主體教育視野下外語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化研究”子課題。
《控制與自主》是2010年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松林。
李松林
2005年至2006年度全國寶鋼教育基金暨北京師範大學優秀學術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