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蕃邊界
唐蕃邊界
唐蕃邊界,指的是唐王朝與吐蕃的邊界。
目錄
7~9世紀間﹐唐與吐蕃和戰無常﹐軍隊進退靡定﹐邊界曾有過較大的移動。每逢唐與吐蕃通使﹑議和﹑盟誓﹐劃定邊界往往是會商的重要內容。邊界談判有四次達成協議﹐所定邊界貫穿於唐朝主力軍隊駐地與吐蕃長期控制或佔領的地區之間﹐而唐的某些屬國如西域羈縻府州和南詔等與吐蕃的分界問題似乎沒有列入協議。就北段邊界論﹐從7世紀中葉到8世紀中葉一百年間﹐雙方大致以今青海省東北部黃河為界﹔從8世紀中葉到9世紀中葉一百年間﹐東移至六盤山﹑隴山一線。在邊界兩側﹐雙方設柵立城﹐部署戍軍﹐中間存在一段“空閑”即緩衝地帶。在界上適當地點﹐雙方可以派專使宣布達成的約定﹐迎接對方的來使或會商問題。就南段邊界論﹐則亘兩百年間大體以大渡河支流梭磨河以下及大渡河上游﹑中游為界。但毀盟情況經常出現﹐僅最後一次長慶會盟(821~822)所重申的邊界得以基本維持近三十年﹐不過這時吐蕃與唐都已走向衰亡﹐雙方已無暇顧及領土的擴展與收復了。
唐與吐蕃在634年開始通使時﹐介於兩者之間還存在著臣服於唐朝的吐谷渾以及黨項﹑白蘭等羌族部落。吐蕃只有用武力控制羌族部落和擊破吐谷渾后﹐才會與唐發生衝突。藏文古籍稱松贊干布收東方的rtsa mi shingmi為屬民﹐此大約指松州(今四川松潘)西北唐屬羌部而言。650年(敦煌藏文寫卷作649年)松贊干布去世﹐祿東贊及其子孫相繼秉政長達五十年。這個家族特别致力於北上拓展領土。為了解決吐谷渾與黨項諸部的最後歸屬問題﹐從659年(唐顯慶四年)起唐蕃在今青海境內展開激戰﹐吐蕃採取了攻勢。663年吐谷渾為吐蕃所破﹐其復國的希望因 670年(唐咸亨元年)唐軍在大非川(今青海共和西南切吉平原)一役失利而完全破滅。隨後﹐今青海省東北部黃河兩岸成為雙方爭奪的戰場﹐唐隴右(今湟水﹑大夏河及洮河流域)﹑劍南西境都受到吐蕃兵鋒的威脅﹐白龍江上游和岷江上游諸羌族羈縻州也紛紛易手。吐蕃避開駐守河湟及甘州﹑涼州一帶的唐的精兵﹐或從吐谷渾在青海湖以西的故土西向﹐或從護蜜(今阿富汗瓦罕山谷)北上聯合西突厥部落攻擊唐於闐﹑焉耆﹑疏勒﹑龜茲等軍事重鎮。670年吐蕃攻陷龜茲﹐唐罷安西四鎮﹐天山以南﹑昆崙山以北的東西通商道路遂被切斷。吐蕃大相祿東贊孫欽陵當國﹐向武後派來的使臣提出議和條件﹐即唐必須放棄四鎮﹐使西突厥十姓部落獨立﹐“既不款漢﹐又不屬蕃”﹐實際上要求對西域西突厥餘眾及諸國的絕對支配權。武後果斷地拒絕﹐四鎮成了雙方長期爭奪的重點。唐出兵力爭﹐得而復失﹐至692年(唐長壽元年)收復。史載器弩悉弄(676~704年在位)即位初年吐蕃的疆域雲﹔“其地東與松﹑茂﹑嶲接﹐南極婆羅門﹐西取四鎮﹐北抵突厥﹐幅圓萬餘里﹐漢魏諸戎所無也。”松﹑茂﹑嶲(茂﹑嶲之間實際應有雅﹑黎二州﹐史文省略)等州轄地大體當今岷江上游﹑大渡河中游及安寧河流域。
神龍盟誓 7世紀末祿東贊家族失勢﹐贊婆﹑弓仁降唐﹐唐用贊婆及其部眾守涼州(今甘肅武威)。從此﹐吐蕃開始進攻涼州﹐唐也進攻附於吐蕃的姚州(今雲南姚安北)諸部﹐又自龜茲出兵攻擊吐蕃。吐蕃贊普棄隸贊(704~754年在位)與唐中宗(705~709年在位)即位年次相繼﹐雙方表示願意締姻和好﹐在706年(唐神龍二年)舉行第一次盟誓﹐唐宰相及吐蕃大臣在誓文上籤署了名字。710年金城公主出嫁吐蕃贊普﹐邊境上烽煙暫息。稍後﹐吐蕃賄賂邊將楊矩向唐取得“九曲”(或雲在今青海黃河一小支流茫拉河流域內)作為公主湯沐邑﹐此地水草豐美﹐宜於放牧﹐地非廣闊﹐卻成為吐蕃逾界構築的橋頭堡壘。
第一次議界──河源議界 吐蕃向唐第一次提出議定兩國地界在714年(唐開元二年)﹐這時吐蕃代替贊普棄隸贊攝政的祖母沒祿氏已經故去﹐贊普親政。唐蕃雙方雖然在定界﹑盟誓程序先後上有分歧﹐然而畢竟各派大臣到河源(可能指河源軍境內﹐今青海西寧東南)晤面。唐方使臣帶去神龍二年的誓文﹐可知誓文內容必然涉及邊界劃定問題。議界失敗﹐同年七月吐蕃進攻蘭州﹑渭州﹐第一次深入渭源縣(今甘肅渭源東北)﹐搶掠唐放牧的軍馬﹐引起唐玄宗的憤怒。此後唐玄宗多次拒絕吐蕃方面提出的重立盟誓﹑雙方君主親署盟書等請求﹐以駐涼州的河西節度使﹑駐鄯州(今青海樂都)的隴右節度使﹑駐成都(今屬四川)的劍南節度使作為進攻吐蕃三方面軍隊的長官﹐幾乎動用全國鎮兵的一半在今河西走廊﹑青海東部﹑四川西北以及中亞爭戰﹐並遣將在湟水﹑黃河沿岸增設軍鎮﹐修築城堡﹐步步西進。
第二次議界──赤嶺立碑 729 年(唐開元十七年)唐軍攻下久已淪沒於吐蕃的石堡城(一名鐵刃城﹐在今青海湟源南)﹐次年﹐雙方通使言和。這是唐與吐蕃再次討論邊界問題﹐金城公主在中間起了促進和解的作用。734 年(唐開元二十二年)在赤嶺(今青海湟源西日月山)各自樹立界碑﹐碑有兩方﹐分別用漢蕃文字記敘修好經過。立碑后﹐各派使臣共往磧西(龜茲)﹑河西﹑劍南及吐蕃邊境﹐歷告邊州守將:“兩國和好﹐無相侵掠。”漢文碑文雲:“赤嶺之外﹐其所定邊界﹐一依舊定。”所謂舊定大概指的是神龍二年盟誓上所定的邊界。赤嶺顯然是傳統的交界地點﹐674年(唐高宗上元元年)婁師德出使吐蕃﹐吐蕃東面軍隊統帥贊婆即自赤嶺持牛酒迎勞。
但這次約定很快地被破壞了﹐在唐河西的涼州﹑隴右的鄯州﹑劍南的茂州(今四川茂汶)﹐雙方爭奪要塞﹐互相侵擾。在西域方面﹐天寶六載(747)唐將軍高仙芝以極艱苦的高原長途行軍﹐越播密川(今帕米爾高原南阿姆河支流噴赤河上游)攻破吐蕃屬國小勃律(今克什米爾吉爾吉特雅辛河流域)﹐此後﹐又破突騎施﹑羯師(今巴基斯坦北部之奇特拉爾)等吐蕃與國﹐保障了安西四鎮和西域屬國的安全﹔同時﹐另一將軍哥舒翰在749年(唐天寶八載)再次攻下石堡城﹐收河西九曲﹐但唐對吐蕃的與國南詔用兵失敗﹐失去了姚州﹑嶲州(今四川西昌)。南詔叛唐獨立並依附吐蕃﹐使吐蕃無南顧之懮﹐得以專力於北方的開拓。
755年(唐天寶十四載)﹐安祿山叛唐﹐唐在西北駐軍東撤禦敵﹐吐蕃乘虛大舉東進﹐唐隴右諸州縣相繼被佔領﹐763年(唐廣德元年)還一度攻佔唐首都長安十天。756~762年間(唐至德元載到寶應元年)﹐肅州刺史劉臣壁寫給吐蕃大臣的信說“且吐蕃東有青海之隅﹐西接黃河之險﹐南有鐵嶺之固﹐北有雪山之牢”﹐則依然持唐人觀念﹐認為黃河﹑雪山(祁連山)應為漢蕃邊界﹐但此時已被吐蕃鐵騎衝破了。761年(唐肅宗上元二年)﹐在劍南任彭州刺史的高適上疏說:“茂州而西﹐經羌中至平戎數城﹐界於吐蕃也。”平戎城在維州(今四川理縣東北)西﹐與松州西岷江江源處的甘松嶺同為唐蕃邊境上的要害地點。松州這時已陷於吐蕃﹐維州在十餘年後再陷於吐蕃之手。
吐蕃佔領隴右後﹐唐的西境﹐“盡於潘原(今甘肅平涼東四十里)”。潘原在涇州(今甘肅涇川北)與原州(今寧夏固原)交界處。原州已為吐蕃佔領﹐吐蕃戍摧沙堡(固原西南六盤山上)。中間可能隔著緩衝地帶。蔚如水(今寧夏清水河)自南向北縱貫原州﹐這一流域霜期長﹐農業不發達﹐然而宜於畜牧﹐所以吐蕃騎兵久屯於此。
由於隴右居民大量東徙﹐吐蕃新佔領的地區地廣人稀﹐軍需供給困難﹐所以吐蕃的游弋軍隊繞過唐重兵防守的涇州﹐北上攻靈州﹑鹽州﹑慶州﹐直至勝州﹐掠取秋稼﹔另外又偕南詔攻茂州﹑黎州﹑雅州。吐蕃不僅東取隴右和劍南西山﹐攻關內﹐又西略河西﹑西域。764年陷涼州﹐766年陷甘州﹐776年取瓜州﹐781年陷沙州壽昌縣﹐至787年沙州投降﹐全有河西。790年﹐又攻佔北庭﹐一兩年後又佔有安西(龜茲)。但很快又相繼為回鶻所佔。
第三次議界──清水會盟 780年唐德宗繼位﹐雙方覓求緩和﹐於 783年(唐建中四年)春在清水(今甘肅清水西北)會盟。漢文盟文中詳細規定邊界﹐稱:“今國家所守界﹐涇州西至彈箏峽(今甘肅平涼西北涇水上游)西口﹐隴州西至清水縣﹐鳳州西至同谷縣﹐暨劍南西山大渡河東﹐為漢界。蕃國守鎮在蘭﹑渭﹑原﹑會(今甘肅靖遠)﹐西至臨洮﹐東至成州﹐抵劍南西界磨些諸蠻﹐大渡水西南﹐為蕃界。其兵馬鎮守之處﹐州縣見有居人﹐彼此兩邊見屬漢(蕃)諸蠻﹐以今所分見住處﹐依前為定。其黃河以北﹐從故新泉軍(今甘肅景泰東北﹐黃河北岸)﹐直北至大磧﹐直南至賀蘭山駱駝嶺為界﹐中間悉為閑田。盟文有所不載者﹐蕃有兵馬處蕃守﹐漢有兵馬處漢守﹐並依見守﹐不得侵越。其先未有兵馬處﹐不得新置﹐並築城堡耕種。”這是第三次議定的邊界。依盟文﹐大體上黃河以南﹐自北往南一線﹐從今六盤山中段開始到隴山南端(中間穿過涇水源頭﹑渭水中游)﹐然後穿西漢水﹑白龍江﹐循岷江上游西到大渡河﹐再循河南下﹐在此線以東歸唐管轄﹐以西歸吐蕃管轄。這樣吐蕃切斷了長安通向河西涼州及劍南松州的三條要道?包括大夏河﹑洮河﹑渭水上游﹑西漢水上游的一大片農業地區﹐唐則被迫承認這一既成事實。黃河以北﹐則應吐蕃贊普的要求﹐北從大漠﹑南至賀蘭山﹐依自然地形劃為邊界線。閑田或稱“空閑”﹐是雙方議定脫離接觸的地帶。“中間悉為閑田”﹐可以解釋為整個這條線包含了雙方隔絕的空地﹐也可以理解為黃河以北或黃河以南(吐蕃佔領的原州﹑會州與唐靈州﹑鹽州﹑慶州之間)存在一段空隙。敦煌古藏文歷史文書稱頌乞黎蘇籠獵贊在位時“國威遠播﹐隴山以東﹐均入於掌握”﹐指的是吐蕃軍隊攻入隴山以東唐關內道諸州的情況。
清水會盟這一年的冬天﹐唐內部發生涇原兵變(見朱泚﹐吐蕃逾界助唐﹐界碑撲倒﹐又乘機攻陷鹽州﹑夏州﹐故清水會盟所締造的和平很快被破壞了。但其間雙方仍然互派使節商談盟會定界問題﹐吐蕃還要求唐割讓安西﹑北庭。787年(唐貞元三年)唐蕃繼盟於平涼﹐發生了吐蕃劫盟事件。此後﹐吐蕃軍隊多次逼近唐京畿﹐每值秋冬﹐輒劫取收穫﹐還將唐治下居民擄走以補充其兵源或農牧業勞動力的不足﹐唐軍輪番“防秋”﹐疲於奔命。吐蕃主力仍然長駐原州﹑會州。史記吐蕃往往將擄獲的人口牲畜帶走﹐逾彈箏峽或清水境的安化峽西去﹐可知彈箏峽﹑清水仍然在吐蕃長期控制的地帶的東界上。
第四次議界──長慶會盟 9世紀初﹐吐蕃國力日趨衰弱﹐國內主和派僧俗官員的意見左右了對唐的政策﹔唐在採用聯合回鶻﹑南詔﹑大食﹐孤立吐蕃的戰略上又取得極大的成功﹐因此吐蕃迫切要求重新議界講和。從810年(唐元和五年)白居易起草的與吐蕃宰相兩份敕語看﹐唐廷在議和中堅持要求歸還安樂﹑秦﹑原三州。在821~822年 (唐長慶元年至二年)雙方舉行了歷史上有名的長慶會盟﹐儀式分別在長安﹑邏些(今西藏拉薩)舉行。漢文盟文雲:“中夏見管﹐維唐是君﹔西裔一方﹐大蕃為主。”而吐蕃贊普方面先寄給的盟文雲:“蕃漢兩邦﹐各守見管本界﹐彼此不得征﹐不得討﹐不得相為寇讎﹐不得侵謀境土。若有所疑﹐或要捉生問事﹐便給衣糧放還。”又在邏些樹碑﹐其西面碑文漢文雲:“今蕃漢二國所守見管……”﹑“彼此驛騎﹐……蕃漢並於將軍谷交馬﹐其綏戎柵以東﹐大唐祗應﹔清水縣以西﹐大蕃供應”。
近人推測將軍谷大抵在清水縣東去隴山的道路上﹐而綏戎柵又在將軍谷以東。這樣﹐綏戎柵與清水縣城間應是一段緩衝地帶﹐位於此地之中心應是將軍谷﹐即雙方使人依循舊路往來﹐中間交換驛馬的地點。所以長慶會盟所議定的仍然是前此清水會盟已定的邊界。827年(唐大和元年)唐於隴州之汧陽(今陝西千陽西北)西北築臨汧城。《舊唐書》雲:“鳳翔西北界接涇原﹐無山谷之險﹐吐蕃由是徑往入寇”。由此可知﹐吐蕃軍隊猶屯駐六盤山以東之原州﹐牧馬蔚茹川﹐時或東來﹐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總算停息了。
唐收復隴右河西 9世紀40年代﹐吐蕃國政紊亂﹐至848年沙州張議潮逐吐蕃守將﹔次年秦﹑原﹑安樂三州及原州七關吐蕃守將降唐﹔后二年張議潮以瓜﹑沙﹑伊﹑肅﹑鄯﹑甘﹑河﹑西﹑蘭﹑岷﹑廓十一州圖籍歸唐﹐861年又收復涼州。吐蕃對隴右﹑河西的統治瓦解。但唐室也處在悍兵作亂﹑農民起義的困境之中﹐對上述收復的諸州﹐不暇治理﹐僅僅“名存有司”而已。所以880年還發生原州所轄縣城為吐蕃攻破的事情﹐這裡的吐蕃也只是存留在當地的部眾。此後在隴右﹑河西﹐唐﹑吐蕃﹑回鶻﹑黨項所屬各族人民雜居共處﹐在經濟上相互依存﹐文化上互相影響﹐民族融合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唐朝滅亡后﹐中原出現了分裂割據的局面﹐吐蕃也分裂為許多互不統攝的地方勢力集團﹐直到13世紀中原漢地和吐蕃各部先後併入元朝版圖﹐即不存在邊界。至於藏族傳統認為朵思麻的東界為白塔(在今甘肅永靖境洮河口與大夏河口之間的黃河北岸)﹐朵甘思的東界為達孜多(今四川康定)﹐僅標誌其為漢藏民族文化的接觸點﹐並非邊界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