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自然科學獎

1901年設立的國際獎項

諾貝爾自然科學獎包括物理學獎、化學獎和生理學與醫學獎,自從1901年設立以來,已屆百年,各國共有380多位在以上學科有重要發現和發明,為人類作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榮獲此項舉世矚目的權威性國際大獎。

歷屆獲獎者名錄


物理獎

1901年 W.C.倫琴(德國人)發現X 射線
1902年 H.A.洛倫茲、P. 塞曼(荷蘭人)研究磁場對輻射的影響
1903年 A.H.貝克勒爾(法國人)發現物質的放射性
P.居里、M.居里(法國人)從事放射性研究
1904年 J.W.瑞利(英國人)從事氣體密度的研究並發現氬元素
1905年 P.E.A.雷納爾德(德國人)從事陰極線的研究
1906年 J.J.湯姆森(英國人)對氣體放電理論和實驗研究作出重要貢獻
1907年 A.A.邁克爾遜(美國人)發明了光學干涉儀並且藉助這些儀器進行光譜學和度量學的研究
1908年 G.李普曼(法國人)發明了彩色照相干涉法(即李普曼干涉定律)
1909年 G.馬克尼(義大利人)、 K . F. 布勞恩(德國人)開發了無線電通信
O.W.理查森(英國人)從事熱離子現象的研究,特別是發現理查森定律
1910年 J.O.范德瓦爾斯(荷蘭人)從事氣態和液態議程式方面的研究
1911年 W.維恩(德國人)發現熱輻射定律
1912年 N.G.達倫(瑞典人)發明了可以和燃點航標、浮標氣體蓄電池聯合使用的自動節裝置
1913年 H.卡麥林·昂尼斯(荷蘭人)從事液體氦的超導研究
1914年 M.V.勞厄(德國人)發現晶體中的X射線衍射現象
1915年 W.H .布拉格、W.L.布拉格(英國人)藉助X射線,對晶體結構進行分析
1916年 未頒獎
1917年 C.G.巴克拉(英國人)發現元素的次級X 輻射的特徵
1918年 M.普朗克(德國人)對確立量子理論作出巨大貢獻
1919年 J.斯塔克(德國人)發現極隧射線的多普勒效應以及電場作用下光譜線的分裂現象
1920年 C.E.紀堯姆(瑞士人)發現鎳鋼合金的反常現象及其在精密物理學中的重要性
1921年 A.愛因斯坦(德國人)發現了光電效應定律等
1922年 N.玻爾(丹麥人)從事原子結構和原子輻射的研究
1923年 R.A.米利肯從事基本電荷和光電效應的研究
1924年 K.M.G.西格巴恩(瑞典人)發現了X 射線中的光譜線
1925年 J.弗蘭克、G.赫茲(德國人)發現原子和電子的碰撞規律
1926年 J.B.佩蘭(法國人)研究物質不連續結構和發現沉積平衡
1927年 A.H.康普頓(美國人)發現康普頓效應(也稱康普頓散射)
C.T.R.威爾遜(英國人)發明了去霧室,能顯示出電子穿過空氣的徑跡
1928年 O.W 理查森(英國人)從事熱離子現象的研究,特別是發現理查森定律
1929年 L.V.德布羅意(法國人)發現物質波
1930年 C.V.拉曼(印度人)從事光散方面的研究,發現拉曼效應
1931年 未頒獎
1932年 W.K.海森堡(德國人)創建了量子力學
1933年 E.薛定諤(奧地利人)、P.A.M.狄拉克(英國人)發現原子理論新的有效形式
1934年 未頒獎
1935年 J.查德威克(英國人)發現中子
1936年 V.F.赫斯(奧地利人)發現宇宙射線
C.D.安德森(美國人)發現正電子
1937年 C.J.戴維森(美國人)、G.P.湯姆森(英國人)發現晶體對電子的衍射現象
1938年 E.費米(義大利人)發現中子轟擊產生的新放射性元素並發現用慢中子實現核反應
1939年 E.O.勞倫斯(美國人)發明和發展了回旋加速器並以此取得了有關人工放射性等成果
1940年 1942年 未頒獎
1943年 O.斯特恩(美國人)開發了分子束方法以及質子磁矩的測量
1944年 I.I.拉比(美國人)發明了著名氣核磁共振法
1945年 W.泡利(奧地利人)發現不相容原理
1946年 P.W.布里奇曼(美國人)發明了超高壓裝置,並在高壓物理學方面取得成就
1947年 E.V.阿普爾頓(英國人)從事大氣層物理學的研究,特別是發現高空無線電短波電離層)阿 普爾頓層)
1948年 P.M.S.布萊克特(英國人)改進了威爾遜雲霧室方法,並由此導致了在核物理領域和宇宙射線方面的一系列發現
1949年 湯川秀樹(日本人)提出核子介子理論,並預言介子的存在
1950年 C.F.鮑威爾(英國人)開發了用以研究核破壞過程的照相乳膠記錄法並發現各種介子
1951年 J.D.科克羅夫特(英國人)、E.T.S.沃爾頓(愛爾蘭人)通過人工加速的粒子轟擊原子,促使其產生核反應(嬗變)
1952年 F.布洛赫、E.M.珀塞爾(美國人)從事物質核磁共振現象的研究並創立原子核磁力測量法
1953年 F.澤爾尼克(荷蘭人)發明了相襯顯微鏡
1954年 M.玻恩在量子力學和波函數的統計解釋及研究方面作出貢獻
W. 博特(德國人)發明了符合計數法,用以研究原子核反應和γ射線
1955年 W.E.拉姆(美國人)發明了微波技術,進而研究氫原子的精細結構
P.庫什(美國人)用射頻束技術精確地測定出電子磁矩,創新了核理論
1956年 W.H.布拉頓、J.巴丁、W.B.肖克利(美國人)從事半導體研究並發現了晶體管效應
1957年 李政道楊振寧(美籍華人)對宇稱定律作了深入研究
1958年 P.A.切倫科夫、I.E.塔姆、I.M.弗蘭克(俄國人)發現並解釋了切倫科夫效應
1959年 E .G. 塞格雷、O. 張伯倫(美國人)發現反質子
1960年 D.A.格拉塞(美國人)發現氣泡室,取代了威爾遜的雲霧室
1961年 R.霍夫斯塔特(美國人)利用直線加速器從事高能電子散射研究並發現核子
R.L.穆斯保爾(德國人)從事γ射線的共振吸收現象研究並發現了穆斯保爾效應
1962年 L.D.蘭道(俄國人)開創了凝集態物質特別是液氦理論
1963年 E. P.威格納(美國人)發現基本粒子的對稱性以及原子核中支配質子與中子相互作用的原理
M.G.邁耶(美國人)、J.H.D.延森(德國人)從事原子核殼層模型理論的研究
1964年 C.H.湯斯(美國人)、N.G.巴索夫、A.M.普羅霍羅夫(俄國人)發明微波射器和激光器,並從事量子電子學方面的基礎研究
1965年 朝永振一郎(日本人)、J. S . 施溫格、R.P.費曼(美國人)在量子電動力學方面進行對基本粒子物理學具有深刻影響的基礎 研究
1966年 A.卡斯特勒(法國人)發現和開發了把光的共振和磁的共振合起來,使光束與射頻電磁發生雙共振的雙共振法
1967年 H.A.貝蒂(美國人)以核反應理論作出貢獻,特別是發現了星球中的能源
1968年 L.W.阿爾瓦雷斯(美國人)通過發展液態氫氣泡和數據分析技術,從而發現許多共振態
1969年 M.蓋爾曼(美國人)發現基本粒子的分類和相互作用
1970年 L.內爾(法國人)從事鐵磁和反鐵磁方面的研究
H.阿爾文(瑞典人)從事磁流體力學方面的基礎研究
1971年 D.加博爾(英國人)發明並發展了全息攝影法
1972年 J. 巴丁、L. N. 庫柏、J.R.施里弗(美國人)從理論上解釋了超導現象
1973年 江崎玲於奈(日本人)、I.賈埃弗(美國人)通過實驗發現半導體中的“隧道效應”和超導物質
B.D.約瑟夫森(英國人)發現超導電流通過隧道阻擋層的約瑟夫森效應
1974年 M.賴爾、A.赫威斯(英國人)從事射電天文學方面的開拓性研究
1975年 A.N. 玻爾、B.R.莫特爾森(丹麥人)、J.雷恩沃特(美國人)從事原子核內部結構方面的研究
1976年 B. 里克特(美國人)、丁肇中(美籍華人)發現很重的中性介子– J /φ粒子
1977年 P.W. 安德林、J.H. 范弗萊克(美國人)、N.F.莫特(英國人)從事磁性和無序系統電子結構的基礎研究
1978年 P.卡爾察(俄國人)從事低溫學方面的研究
A.A.彭齊亞斯、R.W.威爾遜(美國人)發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1979年 S. L.格拉肖、S. 溫伯格(美國人)、A. 薩拉姆(巴基斯坦)預言存在弱中性流,並對基本粒子之間的弱作用和電磁作用的統 一理論作出貢獻
1980年 J.W.克羅寧、V.L.菲奇(美國人)發現中性K介子衰變中的宇稱(CP)不守恆
1981年 K.M.西格巴恩(瑞典人)開發出高解析度測量儀器
N.布洛姆伯根、A.肖洛(美國人)對發展激光光譜學和高解析度電子光譜不做出貢獻
1982年 K.G.威爾遜(美國人)提出與相變有關的臨界現象理論
1983年 S.昌德拉塞卡、W.A.福勒(美國人)從事星體進化的物理過程的研究
1984年 C.魯比亞(義大利人)、S. 范德梅爾(荷蘭人)對導致發現弱相互作用的傳遞者場粒子W±和Z 0的大型工程作出了決定性貢 獻
1985年 K. 馮·克里津(德國人)發現量了霍耳效應並開發了測定物理常數的技術
1986年 E.魯斯卡(德國人)在電光學領域做了大量基礎研究,開發了第一架電子顯微鏡
G.比尼格(德國人)、H.羅雷爾(瑞士人)設計並研製了新型電子顯微鏡——掃描隧道顯微鏡
1987年 J.G.貝德諾爾斯(德國人)、K.A.米勒(瑞士人)發現氧化物高溫超導體
1988年 L.萊德曼、M.施瓦茨、J.斯坦伯格(美國人)發現μ子型中微子,從而揭示了輕子的內部結構
1989年 W.保羅(德國人)、H.G.德默爾特、N.F.拉姆齊(美國人)創造了世界上最準確的時間計測方法——原子鐘,為物理學測量 作出傑出貢獻
1990年 J.I.弗里德曼、H.W.肯德爾(美國人)、R.E.泰勒(加拿大人)通過實驗首次證明了夸克的存在
1991年 P.G.熱納(法國人)從事對液晶、聚合物的理論研究
1992年 G.夏帕克(法國人)開發了多絲正比計數管
1993年 R.A.赫爾斯、J.H.泰勒(美國人)發現一對脈衝雙星,為有關引力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機會
1994年 BN.布羅克豪斯(加拿大人)、C.G.沙爾(美國人)在凝聚態物質的研究中發展了中子散射技術
1995年 M.L.佩爾、F.萊因斯(美國人)發現了自然界中的亞原子粒子:Υ輕子、中微子
1996年 D. M . 李(美國人)、D.D.奧謝羅夫(美國人)、R.C.理查森(美國人)發現在低溫狀態下可以無摩擦流動的氦- 3
1997年 朱棣文(美籍華人)、W.D.菲利普斯(美國人)、C.科昂–塔努吉(法國人)發明了用激光冷卻和俘獲原子的方法
1998年 勞克林(美國)、斯特默(美國)、崔琦(美籍華人)發現了分數量子霍爾效應
1999年 H.霍夫特(荷蘭)、M.韋爾特曼(荷蘭)闡明了物理中電鍍弱交互作用的定量結構.
2000年 阿爾費羅夫(俄羅斯人)、基爾比(美國人)、克雷默(美國人)因其研究具有開拓性,奠定資訊技術的基礎,分享今年諾 貝爾物理獎。
2001年 克特勒(德國)、康奈爾(美國)和維曼(美國)在“鹼性原子稀薄氣體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以及“凝聚態物質性質早期基礎性研 究”方面取得成就。
2002年 雷蒙德·戴維斯(美)、小柴昌俊(日)、里卡爾多·賈科尼(美)在天體物理學領域做出的先驅性貢獻,打開了人類觀測宇宙 的兩個新“窗口”。
2003年 阿列克謝·阿布里科索夫(美俄雙重國籍)、維塔利·金茨堡(俄)、安東尼·萊格特(英美雙重國籍)在超導體和超流體理論 上作出的開創性貢獻。
2004年 戴維·格羅斯、戴維·波利澤、弗蘭克·維爾澤克(均為美國人)這三位科學家對夸克的研究使科學更接近於實現它為“所有的事情構建理論”的夢想。
2005年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約翰·L·霍爾、哈佛大學的羅伊·J·格勞貝爾,以及德國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大學(簡稱慕尼黑大學)的特奧多爾·亨施研
究成果可改進GPS技術
2006年 約翰·馬瑟喬治·斯穆特(均為美國人)發現了黑體形態和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擾動現象
2007年 阿爾貝·費爾(法)彼得·格林貝格爾(德)先後獨立發現了“巨磁電阻”效應。這項技術被認為是“前途廣闊的納米技術領域的首批實際應用之一”。

化學獎

1901年 J. H. 范特·霍夫(荷蘭人)發現溶液中化學動力學法則和滲透壓規律
1902年 E. H. 費雪(德國人)合成了糖類以及嘌噙誘導體
1903年 S . A . 阿倫紐斯(瑞典人)提出電解質溶液理論
1904年 W . 拉姆賽(英國人)發現空氣中的惰性氣體
1905年 A .馮·貝耶爾(德國人)
從事有機染料以及氫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
1906年 H . 莫瓦桑(法國人)從事氟元素的研究
1907年 E .畢希納(德國人)從事酵素和酶化學、生物學研究
1908年 E. 盧瑟福(英國人)首先提出放射性元素的蛻變理論
1909年 W. 奧斯特瓦爾德(德國人)從事催化作用、化學平衡以及反應速度的研究
1910年 O. 瓦拉赫(德國人)
脂環式化合物的奠基人
1911年 M. 居里(法國人)發現鐳和釙
1912年 V. 格林尼亞(法國人)發明了格林尼亞試劑 —— 有機鎂試劑
P. 薩巴蒂(法國人)使用細金屬粉末作催化劑,發明了一種製取氫化不飽和烴的有效方法
1913年 A. 維爾納(瑞士人)從事分子內原子化合價的研究
1914年 T.W. 理查茲(美國人)致力於原子量的研究,精確地測定了許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R. 威爾斯泰特(德國人)從事植物色素(葉綠素)的研究
1916---1917年 未頒獎
1918年 F. 哈伯(德國人)發明固氮法
1919年 未頒獎
1920年 W.H. 能斯脫(德國人)從事電化學和熱動力學方面的研究
1921年 F. 索迪(英國人)從事放射性物質的研究,首次命名“同位素
1922年 F.W. 阿斯頓(英國人)發現非放射性元素中的同位素並開發了質譜儀
1923年 F. 普雷格爾(奧地利人)創立了有機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頒獎
1925年 R.A. 席格蒙迪(德國人)從事膠體溶液的研究並確立了膠體化學
1926年 T. 斯韋德貝里(瑞典人)從事膠體化學中分散系統的研究
1927年 H.O. 維蘭德(德國人)
研究確定了膽酸及多種同類物質的化學結構
1928年 A. 溫道斯(德國人)研究出一族甾醇及其與維生素的關係
1929年 A. 哈登(英國人),馮·奧伊勒 – 歇爾平(瑞典人)闡明了糖發酵過程和酶的作用
1930年 H. 非舍爾(德國人)從事血紅素和葉綠素的性質及結構方面的研究
1931年 C. 博施(德國人),F.貝吉烏斯(德國人)發明和開發了高壓化學方法
1932年 I. 蘭米爾(美國人)創立了表面化學
1933年 未頒獎
1934年 H.C. 尤里(美國人)發現重氫
1935年 J.F.J. 居里,I.J. 居里(法國人)發明了人工放射性元素
1936年 P.J.W. 德拜(美國人)提出分子磁耦極矩概念並且應用X射線衍射弄清分子結構
1937年 W. N. 霍沃斯(英國人)從事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C的結構研究
P. 卡雷(瑞士人)從事類胡蘿蔔、核黃素以及維生素 A、B2的研究
1938年 R. 庫恩(德國人)從事類胡蘿蔔素以及維生素類的研究
1939年 A. 布泰南特(德國人)從事性激素的研究
L. 魯齊卡(瑞士人)從事萜、聚甲烯結構方面的研究
1940年—1942年 未頒獎
1943年 G. 海韋希(匈牙利人)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技術研究化學和物理變化過程
1944年 O. 哈恩(德國人)發現重核裂變反應
1945年 A.I.魏爾塔南(芬蘭人)研究農業化學和營養化學,發明了飼料貯藏保養鮮法
1946年 J. B. 薩姆納(美國人)首次分離提純了酶
J. H. 諾思羅普,W. M. 斯坦利(美國人)分離提純酶和病毒蛋白質
1947年 R. 魯賓遜(英國人)從事生物鹼的研究
1948年 A. W. K. 蒂塞留斯(瑞典人)發現電泳技術和吸附色譜法
1949年 W.F. 吉奧克(美國人)
長期從事化學熱力學的研究,物別是對超溫狀態下的物理反應的研究
1950年 O.P.H. 狄爾斯、K.阿爾德(德國人)發現狄爾斯 – 阿爾德反應及其應用
1951年 G.T. 西博格、E.M. 麥克米倫(美國人)發現超鈾元素
1952年 A.J.P. 馬丁、R.L.M. 辛格(英國人)開發並應用了分配色譜法
1953年 H. 施陶丁格(德國人)從事環狀高分子化合物的研究
1954年 L.C.鮑林(美國人)闡明化學結合的本性,解釋了複雜的分子結構
1955年 V. 維格諾德(美國人)
確定併合成了含硫的生物體物質(特別是後葉催產素增壓素
1956年 C.N. 欣謝爾伍德(英國人)
N.N. 謝苗諾夫(俄國人)提出氣相反應的化學動力學理論(特別是支鏈反應)
1957年 A.R. 托德(英國人)從事核酸酶以及核酸輔酶的研究
1958年 F. 桑格(英國人)從事胰島素結構的研究
1959年 J. 海洛夫斯基(捷克人)提出極普學理論並發現“極普法”
1960年 W.F. 利時(美國人)發明了“放射性碳素年代測定法”
1961年 M. 卡爾文(美國人)
提示了植物光合作用機理
1962年 M.F. 佩魯茨、J.C. 肯德魯(英國人)
測定了蛋白質的精細結構
1963年 K. 齊格勒(德國人)、G. 納塔(義大利人)
發現了利用新型催化劑進行聚合的方法,並從事這方面的基礎研究
1964年 D.M.C. 霍金英(英國人)
使用X射線衍射技術測定複雜晶體和大分子的空間結構
1965年 R.B. 伍德沃德(美國人)
因對有機合成法的貢獻
1966年 R.S. 馬利肯(美國人)
用量子力學創立了化學結構分子軌道理論,闡明了分子的共價鍵本質和電子結構
1967年 R.G.W.諾里會、G. 波特(英國人)
M. 艾根(德國人)
發明了測定快速 化學反應的技術
1968年 L. 翁薩格(美國人)從事不可逆過程熱力學的基礎研究
1969年 O. 哈塞爾(挪威人)、K.H.R. 巴頓(英國人)
為發展立體化學理論作出貢獻
1970年 L.F. 萊洛伊爾(阿根廷人)發現糖核苷酸及其在糖合成過程中的作用
1971年 G. 赫茲伯格(加拿大人)從事自由基的電子結構和幾何學結構的研究
1972年 C.B. 安芬森(美國人)確定了核糖核苷酸酶的活性區位研究
1973年 E.O. 菲舍爾(德國人)、G. 威爾金森(英國人)從事具有多層結構的有機金屬化合物的研究
1974年 P.J. 弗洛里(美國人)從事高分子化學的理論、實驗兩方面的基礎研究
1975年 J.W. 康福思(澳大利亞人)研究酶催化反應的立體化學
V.普雷洛格(瑞士人)從事有機分子以及有機分子的立體化學研究
1976年 W.N. 利普斯科姆(美國人)從事甲硼烷的結構研究
1977年 I. 普里戈金(比利時人)主要研究非平衡熱力學,提出了“耗散結構”理論
1978年 P.D. 米切爾(英國人)從事生物膜上的能量轉換研究
1979年 H.C. 布朗(美國人)、G. 維蒂希(德國人)研製了新的有機合成法
1980年 P. 伯格(美國人)從事核酸的生物化學研究
W.吉爾伯特(美國人)、F. 桑格(英國人)確定了核酸的鹼基排列順序
1981年 福井謙一(日本人)、R. 霍夫曼(英國人)確定了核酸的鹼基排列順序
1982年 A. 克盧格(英國人)開發了結晶學的電子衍射法,並從事核酸蛋白質複合體的立體結構的研究
1983年 H.陶布(美國人)闡明了金屬配位化合物電子反應機理
1984年 R.B. 梅里菲爾德(美國人)開發了極簡便的肽合成法
1985年 J.卡爾、H.A.豪普特曼(美國人)開發了應用X射線衍射確定物質晶體結構的直接計演演算法
1986年 D.R. 赫希巴奇、李遠哲(中國台灣人)、J.C.波利亞尼(加拿大人)研究化學反應體系在位能面運動過程的動力學
1987年 C.J.佩德森、D.J. 克拉姆(美國人)
J.M. 萊恩(法國人)合成冠醚化合物
1988年 J. 戴森霍弗、R. 胡伯爾、H. 米歇爾(德國人)分析了光合作用反應中心的三維結構
1989年 S. 奧爾特曼, T.R. 切赫(美國人)發現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1990年 E.J. 科里(美國人)創建了一種獨特的有機合成理論——逆合成分析理論
1991年 R.R. 恩斯特(瑞士人)發明了傅里葉變換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維核磁共振技術
1992年 R.A. 馬庫斯(美國人)對溶液中的電子轉移反應理論作了貢獻
1993年 K.B. 穆利斯(美國人)發明“聚合酶鏈式反應”法
M. 史密斯(加拿大人)開創“寡聚核苷酸基定點誘變”法
1994年 G.A. 歐拉(美國人)在碳氫化合物即烴類研究領域作出了傑出貢獻
1995年 P.克魯岑(德國人)、M. 莫利納、F.S. 羅蘭(美國人)
闡述了對臭氧層產生影響的化學機理,證明了人造化學物質對臭氧層構成破壞作用
1996年 R.F.柯爾(美國人)、H.W.克羅托因(英國人)、R.E.斯莫利(美國人)
發現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稱布基球)C60
1997年 P.B.博耶(美國人)、J.E.沃克爾(英國人)、J.C.斯科(丹麥人)發現人體細胞內負責儲藏轉移能量的離子傳輸酶
1998年 W.科恩(奧地利)J.波普(英國)提出密度泛函理論
1999年 艾哈邁德-澤維爾(美籍埃及人)將毫微微秒光譜學應用於化學反應的轉變狀態研究
2000年 黑格(美國人)、麥克迪爾米德(美國人)、白川秀樹(日本人)因發現能夠導電的塑料有功
2001年 威廉·諾爾斯(美國人)、野依良治(日本人)
在“手性催化氫化反應”領域取得成就巴里·夏普萊斯(美國人)在“手性催化氧化反應”領域取得成就。
2002年 約翰-B-芬恩(美國人)、田中耕一(日本人)在生物高分子大規模光譜測定分析中發展了軟解吸附作用電離方法。
庫特-烏特里希(瑞士人)以核電磁共振光譜法確定了溶劑的生物高分子三維結構。
2003年 阿格里(美國人)和麥克農(美國人)研究細胞隔膜
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以色列科學家阿龍·切哈諾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國科學家歐文·羅斯,以表彰他們發現了泛素調節的蛋白質降解。其實他們的成果就是發現了一種蛋白質“死亡”的重要機理。
2005年
三位獲獎者分別是法國石油研究所的伊夫·肖萬、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羅伯特·格拉布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理查德·施羅克。他們獲獎的原因是在有機化學的烯烴複分解反應研究方面作出了貢獻。烯烴複分解反應廣泛用於生產藥品和先進塑料等材料,使得生產效率更高,產品更穩定,而且產生的有害廢物較少。瑞典皇家科學院說,這是重要基礎科學造福於人類、社會和環境的例證。
2006
美國科學家羅傑·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轉錄的分子基礎”研究領域所作出的貢獻而獨自獲得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

生理學醫學獎

1901年 E.A.V.貝林(德國人)從事有關白喉血清序法的研究
1902年 R.羅斯(英國人)從事有關瘧疾的研究
1903年 N.R.蘇森(丹麥人)發現利用光輻射治療狼瘡
1904年 I.P.巴甫洛夫(俄國人)從事消化系統生理學研究
1905年 R.柯赫(德國人)從事有關結核的研究
1906年 C.戈爾季(義大利人),S.拉蒙·卡哈爾(西班牙人)從事神經系統精細結構研究
1907年 C.L.A.拉韋朗(法國人)發現並闡明了原生動物在引起疾病中的作用
1908年 P.埃利希(德國人),E.梅奇尼科夫(俄國人)從事有關免疫方面的研究
1909年 E.T.科歇爾(瑞士人)從事有關甲狀腺的生理學、病理學以及外科學上的研究
1910年 A.科塞爾(德國人)從事蛋白質、核酸的研究
1911年 A.古爾斯特蘭德(瑞典人)從事有關眼睛屈光學的研究
1912年 A.卡雷爾(法國人)從事有關血管縫合以及臟器移植方面的研究
1913年 C.R.里謝(法國人)從事有關抗原過敏性的研究
1914年 R.巴拉尼(奧地利人)從事有關內耳前庭裝置生理學與病理學方面的研究
1915-1918年 未頒獎
1919年 J.博爾德特(比利時人)有關免疫方面的一系列發現
1920年 S.A.S.克勞(丹麥人)發現了有關體液和神經因素對毛細血管運動機理的調節
1921年 未頒獎
1922年 A.V.希爾(英國人)從事有關肌肉能量代謝和物質代謝問題的研究
O.邁爾霍夫(德國人)從事有關肌肉中氧消耗和乳酸代謝問題的研究
1923年 F.G.班廷(加拿大人), J.J.R.麥克勞德(加拿大人)發現胰島素
1924年 W.愛因托文(荷蘭人)發現心電圖機理
1925年 未頒獎
1926年 J.A.G.菲比格(丹麥人)發現菲比格氏鼠癌
1927年 J.瓦格納·姚雷格(奧地利人)發現治療麻痹的發熱療法
1928年 C.J.H.尼科爾(法國人)從事有關斑疹傷寒的研究
1929年 C.艾克曼(荷蘭人)發現可以抗神經炎的維生素
F.G.霍普金斯(英國人)發現維生素B1缺乏病並從事關於抗神經炎藥物的化學研究
1930年 K.蘭德斯坦納(美籍奧地利人)發現血型
1931年 O.H.瓦爾堡(德國人)發現呼吸酶的性質和作用方式
1932年 C.S.謝林頓,E.D.艾德里安(英國人)發現神經細胞活動的機制
1933年 T.H.摩爾根(美國人)發現染色體的遺傳機制,創立染色體遺傳理論
1934年 G.R.邁諾特,W.P.墨菲,G.H.惠普爾(美國人)發現貧血病的肝臟療法
1935年 H.施佩曼(德國人)發現胚胎髮育中背唇的誘導作用
1936年 H.H.戴爾(英國人),O.勒韋(美籍德國人)發現神經衝動的化學傳遞
1937年 A.森特·焦爾季(匈牙利人)發現肌肉收縮原理
1938年 C.海曼斯(比利時人)發現呼吸調節中的機理
1939年 G.多馬克(德國人)研究和發現磺胺葯
1940-1942年 未頒獎
1943年 C.P.H.達姆(丹麥人)發現維生素K
E.A.多伊西(美國人)發現維生素K的化學性質
1944年 J.厄蘭格,H.S.加塞(美國人)從事有關神經纖維機制的研究
1945年 A.弗萊明,E.B.錢恩,H.W.弗洛里(英國人)發現青霉素
1946年 H.J.馬勒(美國人)用X射線使基因人工誘變
1947年 C.F.科里,G.T.科里(美國人)發現糖代謝中的酶促反應
B.A.何塞(阿根廷人)發現腦下垂體前葉激素對糖代謝的作用
1948年 P.H.米勒(瑞士人)發現併合成了殺蟲劑DDT
1949年 W.R.赫斯(瑞士人)發現動物間腦的下丘腦對內髒的調節功能
A.E.莫尼茨(葡萄牙人)發現切割腦部前葉白質對精神病的治療意義
1950年 E.C.肯德爾,P.S.亨奇(美國人),T.賴希施泰因(瑞士人)發現腎上腺皮質激素及其結構和生物效應
1951年 M.蒂勒(南非人)發現黃熱病疫苗
1952年 S.A.瓦克斯曼(美國人)發現鏈黴素
1953年 F.A.李普曼(美國人)發現高能磷酸結合在代謝中的重要性,發現輔酶A
H.A.克雷布斯(英國人)發現克雷布斯循環
1954年 J.F.恩德斯,T.H.韋勒,F.C.羅賓斯(美國人)研究脊髓灰質炎病毒的組織培養與組織技術的應用
1955年 A.H.西奧雷爾(瑞典人)從事過氧化酶的研究
1956年 A.F.庫南德,D.W.理查茲(美國人),W.福斯曼(德國人)開發了心臟導管術
1957年 D.博維特(意籍瑞士人)從事合成類箭毒化合物的研究
1958年 G.W.比德爾,E.L.塔特姆(美國人)發現一切生物體內的生化反應都是由基因逐步控制的
J.萊德伯格(美國人)從事基因重組以及細菌遺傳物質方面的研究
1959年 S.奧喬亞,A.科恩伯格(美國人)從事合成RNA和DNA的研究
1960年 F.M.伯內特(澳大利亞人),P.B.梅達沃(英國人)證實了獲得性免疫耐受性
1961年 G.V.貝凱西(美國人)確立“行波學說”,發現耳蝸感音的物理機制
1962年 J.D.沃森(美國人),F.H.C.克里克,M.H.F.威爾金斯(英國人)發現核酸的分子結構及其對信息傳遞的重要性
1963年 J.C.艾克爾斯(澳大利亞人),A.L.霍金奇,A.F.赫克斯利(英國人)發現與神經的興奮和抑制有關的離子機構
1964年 K.E.布洛赫(美國人),F.呂南(德國人)從事有關膽固醇和脂肪酸生物合成方面的研究
1965年 F.雅各布,J.L.莫諾,A.M.雷沃夫(法國人)研究有關酶和細菌合成中的遺傳調節機構
1966年 F.P.勞斯(美國人)發現腫瘤誘導病毒
C.B.哈金斯(美國人)發現內分泌對癌的干擾作用
1967年 R.A.格拉尼特(瑞典人),H.K.哈特蘭,G.沃爾德(美國人)發現眼睛的視覺過程
1968年 R.W.霍利,H.G.霍拉納,M.W.尼倫伯格(美國人)研究遺傳信息的破譯及其在蛋白質合成中的作用
1969年 M.德爾布呂克,A.D.赫爾希,S.E.盧里亞(美國人)發現病毒的複製機制遺傳結構
1970年 B.卡茨(英國人),U.S.V.奧伊勒(瑞典人),J.阿克塞爾羅德(美國人)發現神經末梢部位的傳遞物質以及該物質的機理
1971年 E.W.薩瑟蘭(美國人)發現激素的作用機理
1972年 G.M.埃德爾曼(美國人),R.R.波特(英國人)研究抗體的化學結構和機能
1973年 K.V.弗里施,K.勞倫茲(奧地利人),N.廷伯根(英國人)發現個體及社會性行為模式(比較行為動物學)
1974年 A.克勞德,C.R.德·迪夫(比利時人),G.E.帕拉德(美國人)從事細胞結構和機能的研究
1975年 D.巴爾的摩,H.M.特明(美國人),R.杜爾貝科(美國人)從事腫瘤病毒的研究
1976年 B.S.布盧姆伯格(美國人)發現澳大利亞抗原
D.C.蓋達塞克(美國人)從事慢性病毒感染症的研究
1977年 R.C.L.吉爾曼,A.V.沙里(美國人)發現下丘腦激素
R.S.雅洛(美國人)放射免疫分析法
1978年 W.阿爾伯(瑞士人),H.O.史密斯,D.內森斯(美國人)發現限制性內切酶以及在分子遺傳學方面的應用
1979年 A.M.科馬克(美國人),G.N.蒙斯菲爾德(英國人)開發了用電子計算機操縱的X射線斷層掃描儀(簡稱CT掃描儀)
1980年 B.貝納塞拉夫,G.D.斯內爾(美國人),J.多塞(法國人)從事細胞表面調節免疫反應的遺傳結構的研究
1981年 R.W.斯佩里(美國人)從事大腦半球職能分工的研究
D.H.休伯爾(美國人),T.N.威塞爾(瑞典人)從事視覺系統的信息加工研究
1982年 S.K.貝里斯德倫,B.I.薩米埃爾松(瑞典人),J.R.范恩(英國人)發現前列腺素
1983年 B.麥克林托克(美國人)發現移動的基因
1984年 N.K.傑尼(丹麥人),G.J.F.克勒(德國人),C.米爾斯坦(英國人)確立有關免疫抑制機理的理論,研製出了單克隆抗體
1985年 M.S.布朗,J.L.戈德斯坦(美國人)從事膽固醇代謝及疾病的研究
1986年 R.L.蒙塔爾西尼(義大利人),S.科恩(美國人)發現神經生長因子以及上皮細胞生長因子
1987年 利根川進(日本人) 闡明與抗體生成有關的遺傳原理
1988年 J.W.布萊克(英國人),G.B.埃利昂,G.H.希欽斯(美國人)對藥物研究原理作出重要貢獻
1989年 J.M.畢曉普,H.E.瓦慕斯(美國人)發現了動物腫瘤病毒的致癌基因源出於細胞基因
1990年 J.E.默里,E.D.托馬斯(美國人)
從事對人類器官移植、細胞移植技術的研究
1991年 E.內爾,B.薩克曼(德國人)發明了膜片鉗技術
1992年 E.H.費希爾,E.G.克雷布斯(美國人)發現蛋白質可逆磷酸化作用
1993年 P.A.夏普,R.J.羅伯茨(美國人)發現斷裂基因
1994年 A.G.吉爾曼,M.羅德貝爾(美國人)發現G蛋白及其在細胞中轉導信息的作用
1995年 E.B.劉易斯,E.F.維紹斯(美國人),C.N.福爾哈德(德國人)發現了控制早期胚胎髮育的重要遺傳機理
1996年 P.C.多爾蒂(澳大利亞),R.M.青克納格爾(瑞士人)發現細胞的中介免疫保護特徵
1997年 S.B.普魯西納(美國人)發現了朊蛋白(PRION)並在其致病機理的研究方面做出了傑出貢獻
1998年 R.羅伯特,L.伊格納羅,F.墨拉德(美國人)發現“一氧化氮”是心血管系統中傳播信號的分子
1999年 G.布洛貝爾(德國人)識別蛋白質在細胞內活動的信號方面取得研究成果

獲獎人群


不信教,全部

獲獎觀點參考資料


拉韋朗
拉韋朗
現在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球體,懸浮在宇宙中,不停地自轉和繞太陽公轉。但古代的看法則完
全不同,古代人們認為地球是平的,四周被大水圍繞,只要一直往前走,一定會走到大地的邊緣;同時,當時認為地球是被支撐和固定不動的,太陽系的所有星辰都以地球為中心旋轉。地球是如何被支撐的呢?印度人認為在地面之下,有力大無窮的四隻大象支撐著,大象則站在象徵力量的烏龜的背上,烏龜又趴在首尾相銜的眼鏡蛇上面。至於眼鏡蛇又被何物托住,就不得而知了。巴比倫人則把地球當著在海上浮著的一座空山,並相信地球內部十分黑暗,是人死後的住處。這些觀點現在看來十分幼稚、可笑,但古代能提出如此的假說已是相當傑出的了。
歷史學家通常認為第一個提出地球是圓的這個觀念是希臘人。公元前六世紀,希臘哲學家兼數學家畢達哥拉斯就說地球是圓的。首先定出地球兩極、赤道和回歸線的位置、劃齣子午線和經緯度的也是希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