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玉小集
搜玉小集
《搜玉小集》一卷,是現存唐代人編選唐詩的資料共13種中的一種。從入選詩人多為初唐高宗、武后時代作者推測,可能編者去此時代也不遠。從所選詩人的生活年代看,大致可推定此集的編選年代最晚不晚於天寶末年。全書選詩六十二首,作者三十四人,多為初唐詩人。此書不以體分,也不以人統篇,編次參差,次第混亂,重出疊見,莫能得其體例。大約編者讀詩時把當時公認的佳制名篇隨手記了下來,名為“搜玉”,實際上並未盡搜括尋覓之力。
《搜玉小集》選錄了不少初唐詩壇的優秀詩作,對於我們今天研究初唐詩有一定的價值。如魏徵的《述懷》(中原初逐鹿)、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宋之問的《度大庾嶺》《登岳王台》、李嶠的《汾陽行》、蘇味道的《觀燈》、崔顥的《古意》(十五嫁王昌)等,這些都是見諸當時筆記記載,為當時人所稱道的。
臣等謹案:搜玉小集一巻,原本不著撰人名氏。考鄭樵通志藝文畧已載之,則其來甚舊,當為唐人所輯無疑。舊目題凡三十七人,詩六十三首,此本但三十四人,詩六十一首。蓋毛晉重刋所釐定,所注考證頗詳。然胡鵠等三人,有録無詩,晉並刪其姓名,已非缺疑存舊之意。又人缺其三,而詩僅缺其二,不足分配三人,必有一人之詩溷於他人者。則所訂亦未確也。其次第為晉所亂,不可復考。既不以人敘,又不以體分,編次參差,重出疊見,莫能得其體例。徒以源出唐人,聊存舊本,以備參訂焉。
乾隆四十六年二月恭校上
○奉和御制平胡 裴漼
○同前 韓休
○西征軍行遇風 崔融
北風卷塵沙,左右不相識。颯颯吹萬里,昏昏同一色。馬煩莫敢進,人急未遑食。草木春更悲,天景晝相匿。夙齡慕忠義,雅尚存孤直。覽史懐浸驕,讀詩嘆孔棘。及茲戎旅地,忝從書記職。兵氣騰北荒,軍聲振西極。坐覺威靈逺,行看祲氛息。愚臣何以報,倚馬申微力。
○塞垣行 崔湜
疾風卷溟海,萬里揚沙礫。仰望不見天,昏昏竟朝夕。是時軍兩進,東拒復西敵。蔽山張旗鼓,間道潛鋒鏑。精騎突曉圍,竒兵襲暗壁。十月邊塞寒,四山沍隂積。雨雪雁南飛,風塵景西廹。昔我事討論,未嘗怠經籍。一朝棄筆硯,十年操矛戟。豈要黃河誓,須勒燕然石。可嗟牧羊臣,海上乆為客。
○大漠行 前人
單於犯薊堧,驃騎略蕭邊。南山木葉飛下地,北海蓬根亂上天。科斗連營太原道,魚麗合陣武威川。三軍遙倚伏,萬里相馳逐。旌斾悠悠靜瀚源,鼙鼓喧喧動盧谷。窮徼出幽陵,吁嗟倦寢興。馬蹄凍溜石,胡毳暖生氷。雲沙泱漭天光閉,河塞隂瀋海色凝。崆峒異國誰能托,蕭索邊心常不樂。近見行人畏白龍,遙聞公主愁黃鶴。陽春半,岐路間。瑤台苑,玉門關。百花芳樹紅將歇,二月蘭皋綠未還。陣雲不散魚龍水,雨雪猶飛鴻雁山。山障連綿不可極,路逺辛勤夢顏色。北堂萱草不寄來,東園桃李長相憶。漢將紛紜攻戰盈,胡冦蕭條幽朔寧。韓君拜節偏知逺,鄭吉驅旌坐見迎。火絕煙沈右西極,谷靜山空左北平。但使將軍能百戰,不須天子築長城。
○將軍行 劉希夷
將軍辟轅門,耿介當風立。諸將欲言事,逡廵不敢入。劍氣射雲天,鼓聲破原隰。黃塵塞路起,走馬追兵急。彎弓從此去,飛箭如雨集。截圍一百重,斬首五千級。代馬流血死,殘兵抱鞍泣。古來養甲兵,有事常討襲。乘我廟堂運,坐使干戈戢。獻凱還帝亰,軍容何翕習。
○從軍行 賀朝
朔胡乗月寇邊城,軍書揷羽刺中亰。天子金壇拜飛將,單於玉塞振佳兵。騎射先鳴推任俠,龍韜決勝佇時英。聞有河湟客,愔愔理帷帟。常山啟霸圖,汜水先天策。銜珠浴鐵向桑乾,釁旗膏鼓指烏丸。鳴雞已報闗山曉,來雁遙傳沙塞寒。直為寸心從苦節,隴頭無水長嗚咽。邊樹蕭蕭不覺春,天山漠漠長飛雪。魚麗陣接塞雲平,雁翼營通海月明。始看晉幙飛鵝入,旋聞齊壘啼烏聲。自從一戍燕支山,春光幾度晉陽關。金河未轉青絲騎,玉筯應啼紅粉顏。鴻歸燕相逐,池邊芳草綠。已見氛清細柳營,莫更春歌落梅曲。烽沈灶減靜邉亭,海晏山空肅已寧。行望鳳亰旋凱捷,重來麟閣畵丹青。
○燕歌行【已見國秀集,異同註明】屈同
漁陽八月塞草腓,徵人相對並思歸。雲和朔氣連天暗,蓬雜驚沙散野飛。此時天地隂埃徧,瀚海龍城皆血戰。兩軍鼓角暗相聞,四面旌旗看不見。昭君逺嫁已年多,南使頻來尚不和。漢兵候月秋防塞,朔騎乗氷夜渡河。河塞東西萬餘里,地與亰華不相似。燕支山上少光輝,黃沙磧里無流水。金戈玉劒十年征,紅粉青樓多怨情。厭得殊方乆為別,秋來但聽擣衣聲。
○塞外 鄭愔
荒壘三秋夕,窮郊萬里平。海隂凝獨樹,日氣下連營。戎斾霜疑重,邊裘寒更輕。將軍猶轉戰,都尉不成名。折柳悲春曲,吹笳斷夜聲。明年漢使返,須築受降城。
○紫騮 楊炯
○詠寳劒【向誤宋之問】崔融
○王昭君 盧照隣
合殿恩中絕,交河使漸稀。肝腸隨玉輦,形影向金微。漢宮草應綠,邊庭沙正飛。願逐三秋雁,年年一度歸。
○同前 東方虯
漢道方全盛,朝廷足武臣。何須薄命妾,辛苦事和親。
○同前 郭元振
聞有南河信,傳言殺畵師。始知君念重,更肯惜蛾眉。
○晩度天山有懐亰邑 駱賔王
忽上天山望,依然想物華。雲疑上苑葉,雪似御溝花。行嘆戎麾逺,坐令衣帶賒。交河浮絕塞,弱水浸流沙。旅思徒漂梗,歸期未及瓜。寧知心斷絕,夜夜泣胡笳。
○送公主和戎 徐彥伯
鳳扆憐簫曲,鸞帷念掌珍。虜庭遙築館,漢使逺和親。星去銀河夕,花移玉樹春。聖情凄割愛,駐蹕望征塵。
○古意【向誤崔湜】崔顥
十五嫁王昌,盈盈出畵堂。自矜年正少,復倚壻為郎。舞愛前溪綠,歌憐午夜長。門時鬬百草,度日不成粧。
○酬杜麟台春思 崔湜
○春閨 徐彥伯
○怨情 劉允濟
玉關芳信斷,蘭閨錦字新。愁來不自抑,念切已含嚬。虗牖風驚夢,空床月厭人。歸期倘可促,勿度柳園春。
○春怨 鄭愔
春朝物候妍,愁婦鏡台前。風吹數蝶亂,露洗百花鮮。試出褰羅幌,還來著錦筵。曲中愁夜夜,樓上別年年。不及隨蕭史,髙飛向紫煙。
○春閨 沈佺期
○秋閨 鄭愔
征客向輪台,幽閨寂不開。音書秋雁斷,機杼夜蛩催。虗幌風吹葉,閑階露濕苔。自憐愁思影,共作月徘徊。
○古意 沈佺期
○閨怨【國秀集作孤獨嘆】徐彥伯
切切夜閨冷,微微孤燭燃。玉盤紅淚滴,金燼彩光圓。暖手縫輕素,嚬蛾續斷弦。相思咽不語,囘向錦屏眠。
○怨辭【向誤張炫,或刻張紘】張汯
去年離別雁初歸,今日裁縫螢已飛。征客未來音信斷,不知何處寄邊衣。
○秋閨 喬知之
南庭結白露,北風掃黃葉。此時鴻雁來,驚鳴催思妾。曲房理針線,平砧擣紋練。鴛綺裁已成,龍鄉信難見。窈窕九重閨,寂寞十年啼。紗窗白雲宿,羅幌月光棲。雲月隱微微,夜上流黃機。玉霜凍珠履,金吹薄羅衣。漢家已得地,君去將何事。宛轉結蠶書,寂寥無雁使。平生荷恩信,本為容華進。況復落紅顏,蟬聲催白鬢。
○擣衣篇 劉希夷
秋天瑟瑟夜漫漫,夜白風清玉露漙。燕山逰子衣裳薄,秦地佳人閨閣寒。欲向樓中縈楚練,還來機上裂齊紈。攬紅袖兮愁徙倚,盼青砧兮悵盤桓。盤桓徙倚夜已乆,螢火雙飛入簾牖。西北風來吹細腰,東南月映浮纎手。此時秋月可憐明,此時秋風別有情。君看月下參差影,為聽莎間斷續聲。絳河轉兮青雲曉,飛鳥鳴兮行人少。攢眉緝縷思紛紛,對影穿針魂悄悄。聞道還家未有期,誰憐登隴不勝悲。夢見形容亦舊日,為許裁縫改昔時。緘書逺寄交河曲,須及明年春草綠。莫嫌衣上有斑斑,只為思君淚相績。
○題河邊枯柳 王泠然
隋家天子憶揚州,厭坐深宮傍海陬。穿地鑿山開御路,鳴笳疊鼓泛春流。流從鞏北河分口,直到淮南種官柳。功成力盡人旋亡,運謝年移樹空有。當時彩女侍君王,帳殿旌門對柳行。青葉交垂連幔色,白花飛散染衣香。今日摧殘何用道,數里曾無一株好。驛騎江帆損更多,山精野鬼藏應老。深秋九月露為霜,日夜孤舟入帝鄉。河畔時時聞落葉,客中無箇不沾裳。
○折柳篇 許景先
春色東來渡灞橋,青門垂柳百千條。垂柳西連建章路,漢家禁苑紛無數。縈花始徧合歡枝,逰絲半罥相思樹。秦樓初日照南隅,柔條垂綠暎金鋪。寳釵新梳■〈髟上妥下〉鬢髻,錦帶交垂連理襦。自憐柳塞淹戎幕,銀燭長啼愁夢著。芳樹朝催玉管新,春風夜染羅衣薄。城頭楊柳已如絲,令年花落去年時。折芳逺寄相思曲,為惜容華難再持。
○長信宮樹 喬知之
阿娜當軒樹,■〈艹豐〉茸倚蘭殿。葉暎九春華,香搖五眀扇。餘花鳥哢盡,新葉蟲書徧。零落容自知,芬芳君不見。
○同蔡孚五亭詠 徐晶
章奏中亰罷,雲容別業歸。拂琴鋪野席,牽柳掛朝衣。翡翠巢書幌,鴛鴦立釣磯。幽棲可憐處,春事滿林扉。
○阮公體 前人
○贈蘇管記 杜審言
北地寒應苦,南庭戍不歸。邊聲亂羌笛,朔氣巻戎衣。雨雪關山暗,風霜草木稀。■〈羊月〉兵戰欲盡,虜騎獵猶肥。雁塞何時入,龍城幾度圍。據鞍雄劍動,搖筆羽書飛。輿駕還亰邑,朋逰滿帝畿。方期乗獻凱,歌舞共春暉。
○溫泉庄卧疾寄楊七炯 宋之問
移疾卧茲嶺,寥寥倦幽獨。賴有嵩髙山,髙枕長在目。茲山棲靈異,朝夕翳雲族。是日濛雨晴,反景入巖谷。羃羃澗畔草,青青山下木。此意方無窮,環顧悵林麓。伊洛何悠漫,川原信重複。夏餘鳥獸蕃,秋末禾黍熟。秉願守樊圃,歸閑欣蓺牧。惜無載酒人,徒把涼潭菊。。
○述懐 魏徵
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縱橫計不就,慷慨志猶存。杖策謁天子,驅馬出關門。請纓系南越,憑軾下東藩。欝紆陟髙岫,出沒望平原。古木吟寒雁,空山啼夜猿。既傷千里目,還驚九死魂。豈不憚艱險,深懐國士恩。季布無二諾,侯嬴重一言。人生感意氣,功名誰復論。
○暮秋言懐【上二首向誤宋之問】前人
○白帝懐古【向誤宋之問】陳子昂
○書懐 劉幽求
心為明時盡,君門尚不容。田園迷徑路,歸去路何從。
○桂陽三日述懐 宋之問
代業亰華裏,逺投魑魅鄉。登髙望不極,雲海四茫茫。伊昔乗休眄,常為人所羨。兩朝賜顏色,二紀陪歡宴。昆明宿昔侍龍媒,伊闕天泉復幾囘。西夏黃河水心劒,東周清洛羽觴杯。苑中落花掃還合,河畔垂楊撥不開。千春萬夀多行樂,柏梁和歌攀睿作。賜金分帛奉恩輝,風舉雲搖入紫微。晨趨北闕朝天去,夜出南宮把燭歸。載筆儒林多歳月,襆被文昌事吳越。越中山海髙且深,興來無處不登臨。永和九年佐海郡,暮春三月醉山隂。愚謂嬉逰長似昔,不言流寓歘成今。始安繁華舊風俗,帳飲傾城沸江曲。主人管弦清且悲,客子肝腸斷還續。荔浦蘅臯萬里餘,洛陽音信絕能疎。故園今日應愁思,曲水何能更祓除。逐伴誰憐合浦葉,思歸豈食桂江魚。不求漢使金囊贈,願得佳人錦字書。
○九日升髙 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人今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觀燈 蘇味道
○夜逰 沈佺期
今夕重門啟,逰春得夜芳。月華連晝色,燈影雜星光。南陌青絲騎,東隣紅粉粧。管弦遙辨曲,羅綺暗聞香。人擁行歌路,車攢鬭舞場。經過猶未已,鐘鼓出長楊。
○觀燈 王諲
暫得金吾夜,通看火樹春。停車傍明月,走馬入紅塵。妓雜歌偏勝,塲移舞更新。應須盡記取,說向不來人。
○夜光篇 王泠然
逰人夜到汝陽間,夜色冥濛不解顏。誰家暗起寒山燒,因此明中得見山。山頭山下須臾滿,歴險縁深無暫斷。焦聲散著羣樹鳴,炎氣傍臨一川暖。是時西北多海風,吹上連天光更雄。濁煙熏月黑,髙熖爇雲紅。初謂鍊丹仙灶裏,還疑鑄劒神溪中。劃為飛電來照物,乍作流星並上空。西山無草光已滅,東頂熒熒猶未絕。沸湯空谷數道水,融蓋隂崖幾年雪。兩亰貧病若為居,四壁皆成鑿照餘。未得貴游同秉燭,唯將半景借披書。
○催粧 徐璧
傳聞燭下調紅粉,明鏡台前別作春。不須滿面渾粧卻,留著雙睂待畵人。
○翦彩 沈佺期
宮女憐芳樹,栽花競早榮。寒依刀尺盡,春向綺羅生。弱蔕盤絲髮,香蕤結素成。纎枝幸不棄,長就玉階傾。
○人日剪綵 余延夀
閨婦持刀坐,自憐裁翦新。葉催情綴色,花寄手成春。帖燕留粧戸,黏雞待餉人。擎來問夫壻,何處不如真。
○三日岐王宅 張諤
○滿月 前人
社金流茂祉,庭玉表竒才。竹似因談植,蘭疑入夢栽。烏將八子去,鳳逐九雛來。今夜明珠色,當隨滿月開。
○太平公主山亭侍宴應制 李嶠
○岐王席上詠美人 張諤
半額畵雙蛾,盈盈燭下歌。玉杯寒意少,金屋夜情多。香豔王分帖,裙嬌勑賜羅。平陽莫相妬,喚出不如他。
○汾隂行 李嶠
君不見,昔日西亰全盛時,汾隂後土親祭祠。齋宮宿寢設儲供,撞鐘鳴鼓樹羽旗。漢家四葉才且雄,賓延萬靈服九戎。栢梁賦詩髙宴罷,詔書法駕幸河東。河東太守親掃除,奉迎至尊導鑾輿。五營夾道列容衛,三河縱觀空里閭。囘旌駐蹕降靈場,懐椒奠桂邀百祥。金鼎發色正焜煌,明祗曄曄摛景光。埋玉陳牲禮神畢,舉麾上帝乘輿出。彼汾之曲佳可游,木蘭為楫桂為舟。棹歌微吟彩鷁浮,簫鼓哀鳴白雲秋。歡娛宴賜洽羣后,家家復除戸牛酒。聲明動天樂無有,千秋萬嵗南山夀。自從天子向南關,玉輦金車不復還。珠簾翠羽長寂寞,鼎湖龍髯何處攀。千年人事一朝空,四海為家此路窮。雄豪意氣今何在,壇場宮觀盡蒿蓬。道傍古老長嘆息,世事囘環不可識。昔時青樓對歌舞,令日黃埃聚荊棘。山川滿目淚沾衣,富貴榮華能幾時。不見即今汾上水,唯有年年秋雁飛。
○代白頭吟【或刻宋之問集】劉希夷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洛陽女兒惜顏色,行逢落花長嘆息。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已見松栢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年年嵗嵗花相似,嵗嵗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紅顏子,須憐半死白頭翁。此翁白頭眞可憐,伊昔紅顏羙少年。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祿池台文錦繡,將軍樓閣畵神仙。一朝卧病無知已,三春行樂在誰邊。宛轉蛾睂能幾時,須臾鶴髮亂如絲。但看古來歌舞處,唯有黃昏鳥雀悲。
○明河篇 宋之問
八月涼風天氣晶,萬里無雲河漢明。昏見南樓清且淺,曉落西山縱復橫。洛陽城闕天中起,長河夜夜千門裏。復道連甍共蔽虧,畫堂瓊戶特相宜。雲母帳前初泛濫,水精簾外轉逶迤。倬彼昭回如練白,復出東城接南陌。南陌徵人去不歸,誰家今夜擣寒衣。鴛鴦機上疎螢度,烏鵲橋邊一雁飛。雁飛螢度愁難歇,坐見天河傾漸沒。已能舒巻任浮雲,不惜光輝讓流月。明河可望不可親,願得乘槎一問津。更將織女支機石,還訪成都賣卜人。
○韋長史輓歌 崔融
○度大庾嶺 宋之問
度嶺方辭國,停軺一望家。魂隨南翥鳥,淚盡北枝花。山雨初含霽,江雲欲變霞。但令歸有日,不敢恨長沙。
○過蠻洞 前人
越嶺千重合,蠻溪十里斜。竹迷樵子徑,萍匝釣人家。林暗交楓葉,園香覆橘花。誰憐在荒外,孤賞足雲霞。
○登越王台 前人
搜玉小集一卷(江蘇巡撫采淮本)
不著編輯者名氏。鄭樵《通志》巳載之,則其來舊矣。舊目題凡三十七人,詩六十三首,此本但三十四人,詩六十二首。蓋毛晉重刋所釐定,所注考證頗詳。然胡鵠等三人,有錄無詩,晉並刪其姓名,巳非缺疑存舊之意。又人缺其三,而詩僅缺其二,不足分配三人,必有一人之詩溷於他人名下矣。則所訂亦未確也。其次第為晉所亂,不可復考。旣不以人敘,又不以體分,編次參差,重出疊見,莫能得其體例。徒以源出唐人,聊存舊本雲爾。(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八十六·集部三十九·總集類一)
此書之毛病不僅在於編排上先後失次,而且一些入選詩人的姓氏也和《全唐詩》有所不同,如此書中的張禫,《全唐詩》中作張?;此書中的余延壽,《全唐詩》中作徐延壽,一時還難定孰是孰非。《新唐書·藝文志》載有《搜玉集》,與“小集”是否為一書,尚難確定,清何焯(義門)疑為偽托。傅增湘《藏園群書題記續集》言:“《搜玉》之名見於《通志》《通考》,然與今本撰人錄詩之數均不相合。此本經毛氏(指毛晉)刪並重訂,《四庫提要》頗議其非,以次第紊亂,參差重出,舊時義例,無可尋考也。”因而以為“義門以其書為後人偽托,其說宜可信矣”。
此書有明嘉靖刊本,毛晉重刊,收入《唐人選唐詩》,有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8年排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