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脈

怪脈

怪脈指無胃神根,節律紊亂,無從容和緩感覺的脈象

總述


又稱真臟脈敗脈、死脈、絕脈。多見於疾病的後期,臟腑之氣衰竭,胃氣敗絕的病證。

十怪脈


中國元代危亦林所著《世醫得效方》曾列出十怪脈:一曰釜沸,二曰魚翔,三曰彈石,四曰解索,五曰屋漏,六曰蝦游,七曰雀啄,八曰偃刀,九曰轉豆,十曰麻促。
釜沸:脈在皮膚,有出無入。如湯涌沸,息數俱無。乃三陽數極,無陰之候。朝見夕死,夕見朝死。
魚翔:脈在皮膚,頭定而尾搖。浮浮泛泛,三陰數極曰亡陽。當以死斷。魚翔脈似有似無。
彈石:脈在筋肉間,闢辟湊指,促而堅。乃腎經真臟脈見。遇戊己日,則不治。曰:彈石硬來尋即散。
解索:脈如解亂繩之狀,散散無序。腎與命門之氣皆亡。戊己日篤,辰巳日不治。
屋漏:脈在筋肉間,如殘溜之下,良久一滴,濺起無力。狀如水滴濺地貌。胃氣榮衛俱絕,七八日死。
蝦游:脈在皮膚,如蝦游水面,杳然不見,須臾又來甚急。又依前隱然不動。醒者七日死,困者三日死。
雀啄:脈在筋肉間,連連湊指。忽然頓無,如雀啄食之狀。蓋來三而去一也。脾元谷氣已絕於內。醒者十一日死,困者六七日死。
偃刀:脈如手循刀刃,無進無退,其數無准。由心元血枯,衛氣獨居,無所歸宿。見之四日難療。
轉豆:脈形如豆,周旋展轉,並無息數。臟腑空虛,正氣飄散,象曰行屍。其死可立待也。
麻促:脈如麻子之紛亂,細微至甚。蓋衛枯榮血獨濇。輕者三日死,重者一日殂矣。”

七絕脈


明·李梴《醫學入門·死脈總訣》說:“雀啄連來三五啄,屋漏半日一滴落,彈石硬來尋即散,搭指散亂真解索,魚翔似有又似無,蝦游靜中跳一躍,更有釜沸涌如羹,旦占夕死不須葯。”即除去3種不常見的偃刀、轉豆、麻促脈,被後世醫家稱為七絕脈。
①釜沸脈,脈在皮表,浮數之極,至數不清,主脈絕。
②魚翔脈,脈在皮表,似有似無,如魚在水中遊動,多為三陰寒極,陽亡於外之候。
③蝦游脈,脈在皮表,如蝦游水,主大腸氣絕。
屋漏脈,脈在筋肉之間,脈極緩慢,且間歇不勻,見於胃氣營衛將絕。
⑤雀啄脈,脈在筋肉間,脈來數急,脈律不齊,主脾氣已絕。
解索脈,脈在筋肉之間,脈律不齊,乍疏,乍密,多為腎與命門之氣皆亡。
彈石脈,脈在筋肉之間,脈來如指彈石,毫無柔和軟緩之感,為腎氣竭絕之象。以上7種怪脈多數是心臟器質性病變造成的,除極少數怪脈外其餘均可救治。

怪脈的現代研究


十怪脈雖複雜,但總體是反映心血管疾病的危重脈象為多。不外乎是心率的過快過慢,或快慢交替出現,有時是快慢不均,長短不一,脈搏間歇,或脈力大小有異的脈象。
1、脈率的異常:十怪脈中絕大多數為快速心律失常,如釜沸脈、魚翔脈、蝦游脈、麻促脈,其脈率常在160次/分以上。而解索脈、轉豆脈、彈石脈、雀啄脈脈率多在90-150次/分之間。少部分十怪脈為緩慢型心律失常。如屋漏脈,脈率在20-40次/分,平均35次/分左右。
2、脈律的異常:屋漏脈、彈石脈、轉豆脈、偃刀脈多數脈律規則,解索脈、麻促脈、魚翔脈、雀啄脈、蝦游脈脈律多不規則。而解索脈、麻促脈、雀啄脈更有其不規律性,解索脈來散亂無序,麻促脈來零亂如麻,雀啄脈來亂如雀啄穀粒,為頻發的一個正常脈搏之後,接連出現三次以上快速而稍弱的搏動,有時是5-6次快速搏動,甚至可出現較長時限的歇止,而釜沸脈脈律基本規則。
3、出現的特徵:釜沸、雀啄二脈均具有突發、突停的特點。解索脈可陣發也可持續性發作,短則數秒,長者持續數月數年。蝦游脈持續時間較短,常僅數秒、數分,但極易出現心室顫動,心搏停止。魚翔脈發作后可很快轉化為麻促脈,蝦游脈。而麻促脈、蝦游脈往往是心搏停止的前兆,也是臨終前脈象。
4、十怪脈的指感:
釜沸脈:脈位浮無力,如水開之沸騰。
解索脈:如解亂繩,脈力不等、快慢無常。
魚翔脈:浮面無力,似有似無,如魚之翔水。
雀啄脈:三五不調,陣發如鳥雀啄食。
蝦游脈:浮弱無力,時隱時現,如蝦之游水。
麻促脈:極細如麻,微弱如風卷殘竹。
彈石脈:脈管堅硬,甚者紆迴曲長,指若彈石。
屋漏脈:充盈有力,脈緩如雨後屋漏滴水。
偃刀脈:脈堅管細、弦緊如刀刃。
轉豆脈:應指圓滑流利,旋轉如豆粒。
脈診的指感來說,古人對十怪脈的描述比較混亂,如果一時難以掌握,筆者建議認真掌握結、代、促、奇、疾脈的指感標準。十怪脈雖複雜也不外乎是結、代、促、奇、疾脈的不同組合形式而已。
5、十怪脈產生原理
釜沸脈:產生於陣發性室上性(含部分室性)心動過速。
雀啄脈:產生於短暫的陣發性、房性、心動過速室性心動過速
魚翔脈:產生於室性心動過速。
蝦游脈:產生於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
麻促脈:產生於多源性室性心動過速。
解索脈:產生於心房纖維顫動
彈石脈:產生於橈動脈硬化及重要臟器的動脈粥樣硬化
偃刀脈:產生於重症高血壓合併動脈硬化。
屋漏脈:產生於完全性或高度房室傳導阻滯,極度緩慢的結性逸搏、心房靜止、病態竇房結綜合症
轉豆脈:產生於嚴重貧血、惡性腫瘤或變態反應性疾病等。
6、十怪脈的臨床意義:
十怪脈也見於嚴重的水、電解質紊亂,如低血鉀或高鉀血症,臨床上出見於某些藥物中毒或過量,如去甲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過量,奎尼丁過量,洋地黃中毒、銻劑中毒、氯奎中毒、中藥附子中毒,夾竹桃中毒、洋金花中毒等。有時由於人的情緒過份激動、過度緊張、驚恐、激怒、惡夢、過度疲勞、過度刺激偶有釜沸脈、雀啄脈、解索脈的發生,但多為一過性,待至病因素解除,脈象即可轉為正常。